2016-2017年最新审定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1)》 :教学反思(名校内部资料)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能够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理解并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如何将问题抽象化,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具、植树问题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笔记、参与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植树的重要性,引出植树问题的背景。
2.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行动改变环境。
第二步:概念讲解1.介绍植树问题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树木的种类、生长规律等。
2.讲解植树问题的应用场景,如公园、校园等场所需要进行植树。
第三步:解决问题1.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植树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逐步推导出解决方法。
第四步:展示成果1.学生展示他们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2.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法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思维方式。
六、课堂练习1.请学生完成一道关于植树问题的练习题,检验他们的掌握程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七、课堂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植树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八、作业布置1.布置植树问题相关的作业,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2.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法。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实际操作植树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锻炼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激发他们对环保的兴趣和行动力。
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在参与植树问题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植树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植树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分析不同植树情况下的数量关系,找出规律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植树造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①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植树问题,找出关键信息:植树棵数、间隔数、总长度。
②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讨不同情况下的植树问题,总结规律。
③引导学生发现:当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 1;当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当只栽一端时,植树棵数=间隔数。
3. 巩固练习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②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让学生上黑板展示解题过程,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4. 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强调关键点:找出关键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运用公式。
5. 作业布置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②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植树问题,使他们掌握了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学生探讨不同情况下的植树问题,总结规律。
在“探究新知”环节,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来探究植树问题,并总结出不同情况下的规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通过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百分数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植树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百分数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如何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应用。
2.培养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百分数的含义和运用。
2.如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应用。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2.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百分数的概念。
例如:一根绳子长10米,剪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实际的植树问题,如:一个公园要种100棵树,已经种了80棵,还有多少棵没有种?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一些实际的植树问题。
如:一个小区要种200棵树,已经种了150棵,还有多少棵没有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应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如:一个班级有50人,男生占30%,女生占多少?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植树问题(第1课时)-人教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第1课时)-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和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植树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植树的意义。
2.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在一条直线上植树,每隔一定的距离植一棵树,我们应该如何计算需要植多少棵树呢?”3.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整数、分数、小数等。
2.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植树问题的案例,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植树问题,如利用整数乘法、除法等。
4.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植树问题。
三、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利用整数乘法、除法等。
2.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练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如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植树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解决方法的关键步骤。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
2. 教学PPT。
3. 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植树问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导入1. 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通过例题讲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 发放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课堂练习题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四、案例分析1. 引入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
2. 讲解案例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植树问题的解题技巧。
通过课堂练习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案编写日期:2023年02月24日重点关注的细节: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关键。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题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植树线路的长度和树的间距在解决植树问题时,首先要确定植树线路的长度和树的间距。
植树线路的长度是指植树的总长度,可以是直线、曲线或者多边形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植树问题(第1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植树问题(第1课时)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植树问题(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107页至第108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植树问题,包括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了解公式及其应用,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运用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实物和练习题,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我们要在学校的操场上种树,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3.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具体的例题来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公式的运用。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孩子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出植树问题的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词语,以便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在一条长为200米的路上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他一共种了多少棵树?答案:小明一共种了41棵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植树问题的知识,同时我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拓展阅读和练习,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如果我们要在学校的操场上种树,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让他们意识到植树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这个环节,重点关注孩子们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以及他们能够提出哪些相关信息。
新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一)》示范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
2.经历构建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过程,渗透“化繁为简”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
3.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模型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任务,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请大家伸出右手,张开手指,指一指间隔在哪里?5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发现了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
师:同学们特别善于总结,发现了我们手指间隔的规律。
生活中也有很多和间隔有关的问题,我们在数学上把它称为“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二、探究新知(一)出示例题,理解题意师: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的植树节是哪一天?(3月12日)在这一天的植树活动中,同学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例1)同学们在长100 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m栽一棵(两端都要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师:这个问题中有哪些关键词?预设:一边,每隔5 m,两端都要栽。
师追问:“两端都要栽”是什么意思?想一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呢?你是怎么想的?预设1:20棵。
全长100 m,每隔5 m栽一棵,共栽100÷5=20(棵)。
预设2:我认为是21棵,因为题目中写着“两端都要栽”,所以要再加1棵,算式是100÷5+1=21(棵)。
预设3:我认为是22棵,因为题目中写着“两端都要栽”,所以要再加2棵,算式是100÷5+2=22(棵)。
(二)画图感受,化繁为简师:我们得到了3个不同的结果,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教师追问:你们都用100除以5,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出的是什么?(预设:间隔数)同意吗?师:用总长除以间距,就可以求出间隔的个数,对不对?那它们不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师:也就是说,间隔数与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到底是加1,还是不加,还是加2呢?接下来,我们要好好来研究一下,到底间隔数与棵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师:我们来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关系啊?预设:画一条线段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植树问题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植树问题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类型,理解在封闭线路上植树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并掌握在封闭线路上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2. 难点:如何将植树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直尺、圆规、计算器等。
2.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植树节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引出植树问题。
2. 探究(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在封闭线路上植树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植树的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关系。
3. 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在封闭线路上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4. 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在非封闭线路上植树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植树的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关系。
6.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在封闭线路上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在讲解计算方法时,应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3. 在练习环节,应注重题目的多样性,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
2. 《小学数学教学论》。
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教学过程可能因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因素有所不同。
)在以上的教案中,探究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关键时期,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第1课时 植树问题(1)五上数学人教版大单元教学课件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1课时 植树问题(1)
环节一 关于“你植们树知节道”3你月们12又日知是道什些么什节么日呢吗?
这一天,某小学组织五年级的学生外出植树,他们在植树 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环节二 1 同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
到底画哪图种检方验法一对下呢。?
100m太长了,我先用20m来检验。
5
5
55
20÷5=4 4+1=5(棵)
我用25m来检验。
555
55
25÷5=5 5+1=6(棵)
我用30m来检验。
5
5
555
5
30÷5=6 6+1=7(棵)
我用35m来检验。
55
55
55
5
35÷5=7 7+1=8(棵)
填写表格,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在一条全长2km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要安装),
每隔50m安装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教材P105 做一做T1)
2km=2000m
2000÷50+1=41(盏)
41×2=82(盏)
答:一共要安装82盏路灯。
发展 性作业
3.每相邻两面红旗之间插有3面绿旗,5面红旗之间一共 有多少面绿旗? (5-1)×3=12(面) 答:5面红旗之间一共有12面绿旗。
(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 的问题是什么?
独立尝试解决,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1 同学们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 (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00÷5=20(棵)
植树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 1;只栽一端时,植树棵数=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在一条线段上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新知(1)出示例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讨论。
(2)引导学生发现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出示例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讨论。
(4)引导学生发现只栽一端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5)出示例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讨论。
(6)引导学生发现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形成规律。
4.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与植树问题相关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课后作业环节,布置与植树问题相关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植树问题(第一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植树问题(第一课时)》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在一条直线上植树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在一条直线上植树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间隔的概念。
2. 解决实际问题,将植树问题应用于生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具(如树木图片、直线模型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数学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植树节,让学生了解植树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知道在植树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吗?二、探究新知1. 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在一条直线上植树的方法。
2. 引导学生观察植树问题中的间隔,让学生理解间隔的概念。
3.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在一条直线上植树的方法,总结规律。
三、实践应用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植树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如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和倾听他人意见。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植树问题中的间隔,理解间隔的概念。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在实践应用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课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新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第一课时《植树问题》。
(教材第106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全长与间距、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全长与间距、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本,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上课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五个好兄弟,长短各不一,紧捏在一起,干活齐用力。
这个谜底会是什么呢?对,我们很容易猜到是手。
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请同学们伸出左手,五指张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手上蕴藏的数学知识吧!请大家想一想,4根手指间有几段间隔呢?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一起来数一数,4根手指间有3段间隔。
那5根手指间有几段间隔呢?对。
有4段间隔。
同学们,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与间隔有关的例子呀,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路两旁的路灯有间隔;空中飞翔的大雁有间隔;正在行进的队列有间隔;校园里面的树之间也有间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引入,同时用探索双手中的数学问题这个游戏,增加了孩子们学习本课的兴趣,从而引出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二.探究新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今年同学们一起参与了植树节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生1:20:棵吧!生2:21棵才对。
同学们你的想法和男孩一样:还是和女孩一样呢?生3:都是猜的。
无凭无据不验证可不行。
生4:一图解千愁,我们动手画画吧!生5:可是100米那么长的路,要5米一段,5米一段的分,等我们分好太阳都要下山了。
《植树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植树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概念:植树问题是指在一定长度的线路上,按照一定的间隔植树,求植树的数量或者间隔的长度。
2. 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植树的数量与间隔的关系,以及植树的数量与线路长度的关系。
3. 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根据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的概念,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植树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植树问题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发现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
5. 应用拓展: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植树问题》2. 板书内容:植树问题的概念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根据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完成练习题。
2. 拓展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引导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概念,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课后作业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巩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植树问题(1)教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06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难点: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年9月1日我们就要入住期盼已久的新校园了,同学们高兴吗?目前我们的教学楼和综合楼已经竣工。
接下来还要绿化美化新校园,请你们帮助总务主任算一算:2、出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学校准备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种)。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今天我们一起去解决数学中的植树问题,愿意吗?(板书:植树问题)二、解决问题,寻找规律。
1、理解信息。
请看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预设:从以下几点理解题意⑴什么是“一边植树”?⑵能解释一下“两端要种”吗?(板书:两端要种)追问:与“两边要种”意思一样么?⑶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生:就是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师:两棵树之间的一段距离,我们也可以看作一个间隔。
2、猜想。
师:如果这条路的一边用一条线段来表示,请你口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20棵或21棵)你们都是怎么想得?听起来,好像都挺有道理,到底哪个答案是对的?大家能用更加直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吗?(画图)3、化繁为简.⑴化繁为简师:(课件演示)请看,“两端要种”,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每隔5米种一棵……大家看,种了多少米了?生:20米师:一共要种多少米?(100米)照这样一棵一棵,一直画到100米?你有什么感想?生:……师:这样一棵一棵画下去,方法是可以的,但棵数太多了,太麻烦了,那有什么更简单的方法吗?生:……师:好办法,把100米先变成20米,这样每隔5米画一棵,画的棵数就少多了,问题也就变简单多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1)》教学设计第1课时植树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106例1,完成教科书P107“做一做”第1题和P109“练习二十四”第1、2、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等数学活动,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2.经历和体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当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教学重点: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好不好?(课件出示)学生们会回答:手。
师: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像这类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我们称为植树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1)]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学校开展“美化校园”的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认真地植树呢。
在植树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一些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6例1)1.理解信息。
指名学生读题,并要求学生说出从题中知道的信息。
师:谁能说一说“一边”“两端要栽”的含义?师小结:“全长100m”是指小路的总长;“一边”是小路的一侧,指小路的左边或右边;“每隔5m栽一棵”是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简称“间距”;“两端要栽”指小路的起点与终点处都要栽。
2.试算。
师: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谁来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算法引导学生回答通过验证来寻求答案。
我们可以把这条路看成较短的20m、25m、30m……通过画图得出规律,再根据规律求100m的路要植树的棵数,这在数学上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化繁为简法。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教学设计 (1)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教学设计 (1)2、掌握解决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的方法,理解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了解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的方法,理解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研究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相关歌曲,引导学生进入植树问题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
二、解题设疑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的情况,提出问题: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三、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学生自主探究,可以通过画图、试验等方式,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透过现象找到规律。
四、活用规律,解决问题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五、全课总结,理顺知识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进行总结,理顺知识,加深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探究过程、听取学生的解决问题思路、收集学生的作品等方式进行评价,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以便他们能够发现并理解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包括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并从中研究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此外,通过探索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学生可以初步体会化复杂为简单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方法。
情感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惯,感悟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研究的成功喜悦。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例1(两端要栽)》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两端要栽)》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栽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通过探索,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了解两端要栽:棵树=段数+1的道理。
一、导入学校开展“美化校园”的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认真的植树呢。
在植树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一)二、导学活动一:探索规律活动任务:讨论“在全长2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25m可以栽几棵?你发现什么规律?”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把活动一呈现出来,指定一个小组读一读。
2.自主学习:认真读题,独立思考,画一画图,找出规律。
3.小组讨论:由组长带领,先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并总结形成小组的意见。
4.展示分享:各小组统一意见后代表展示分享,其余补充。
5.梳理提升: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梳理出规律并板书出来。
活动要求:1.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思考,进行补充式交流。
2.台上交流时,全班同学要认真倾听,积极质疑。
3.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强化:从图上可以看出,20m的小路,每隔5m栽一棵,因为两端要栽,所以栽了5棵树,一共有4个间隔,棵树比间隔数多1;25m的小路,每隔5m 栽一棵,因为两端要栽,所以栽了6棵树,一共有5个间隔,棵树比间隔数多1。
所以我们发现的规律是棵树=间隔数+1,间隔数=路的总长÷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即20÷5=4(个),4+1=5(棵)。
25÷5=5(个),5+1=6(棵)。
过渡语:用我们发现的规律,不画图,你知道30m、35m、100m要栽几棵树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解决课本例1的问题吧!活动二:解决问题活动任务:讨论“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植树问题(第1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植树问题(第1课时)-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不同情况下植树棵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不同情况下植树棵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植树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2. 提问:植树节我们要植树,那么植树时要注意些什么呢?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植树要注意树与树之间的距离、植树的总数等。
二、探究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1. 出示教材例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一条直线上植树,如果植树的总数是10棵,那么树与树之间的间隔数是多少?2.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植树棵数=间隔数 1。
4. 出示教材例2,提问:如果要在一条直线上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共植树20棵,那么这条路的长度是多少?5. 学生根据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独立计算出路长。
6. 教师点评,强调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三、解决实际问题1. 出示教材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3. 针对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强调解题关键。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出示拓展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圆形花坛上植树,每隔2米植一棵,共植树30棵,求花坛的周长。
3.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拓展题。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教材练习题。
2. 观察身边的植树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植树问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植树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植树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在一条线段上植树时,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 1;只栽一端时,植树棵数=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只栽一端时,植树棵数=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情况,正确计算植树棵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一条直线上植树的棵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树问题》。
2. 探索新知(1)出示例1:在一条直线上植树,间隔为5米,共植树多少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 1。
(2)出示例2:在一条直线上植树,只栽一端,间隔为5米,共植树多少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只栽一端时,植树棵数=间隔数。
(3)出示例3:在一条直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栽,间隔为5米,共植树多少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
3. 巩固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植树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问题(1)》教学反思
一、数学方法的渗透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直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到底能让学生留下些什么?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能够单纯的解题重要还是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更为重要。
我想每位老师都能得出一个正确的解答: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与方法更为重要。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了两个数学思想:化复杂为简单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研究、验证。
在例题中数字100米较大,我们可以转化为较简单的数字去探究规律。
(2)“植树问题”的本质就是对应问题,只要明确了“间隔”与“树”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突出“一一对应”的思想,再以此为基础并通过适当变化就可以应对各种变化了的情况。
因此,在此真正重要的应是“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应该用对应思想统领课堂。
从而,在此真正需要的也就并非“规律的应用”,而是思维的灵活性,即如何能够依据基本模式并通过适当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对于“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样三种情况的区分则不必过于强调,更不必将相应的计算法则看成是重要的规律乃至要求学生牢牢地去记住并能不假思索地加以应用。
二、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无论是“植树问题”,还是“路灯问题”、“排队问题”、“爬楼问题”,抑或“锯木问题”、“敲钟问题”等等,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即可以被归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式,可以统称为“植树问题”。
因此,尽管“植树问题”可以被看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现实原型”,但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超出这一特定情境,设法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所有这些具体问题事实上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帮助学生建构普遍的数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另外,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