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PDF)
智慧树知到《环境科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环境科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38e2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2.png)
智慧树知到《环境科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1.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的构成要素?A. 土壤B. 水C. 空气D. 光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科学的定义?A. 它是研究环境构成要素的学科B. 它是研究环境问题的学科C. 它是研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D. 它是研究地球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答案:D第二章环境的动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食物链D. 能量流答案:C2.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 生物多样性B. 物质循环C. 能量流动D. 生态位分化答案:A第三章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活动1. 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A. 工业化和城市化B. 农业活动C. 科学技术的发展D. 人口增长答案:C2.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问题的类型?A. 空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文化问题答案:D第四章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A.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B.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 谁污染,谁治理D. 公众参与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A. 环保法律法规体系B. 环保行动计划C. 环保税收优惠政策D. 环保教育体系答案:D第五章环境保护的行动与责任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人环保行动?A. 节约用水用电B. 垃圾分类C. 购买环保产品D. 推广环保理念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企业环保责任?A. 遵守环保法律法规B. 实施清洁生产C. 承担环保社会责任D. 开展环保科研答案:D以上就是《环境科学概论》章节测试的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1)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1)](https://img.taocdn.com/s3/m/57a7785165ce0508773213c1.png)
一、选择题1、人类的环境可分为(A)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C.宇宙环境和地球环境D.聚落环境和自然环境2、土地的沙漠化是(D)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所有国家D.非洲国家3、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下那种不属于此三种(D )A.陆地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4、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 A)A.生态系统B.生物圈C.食物链D.生态平衡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通过(B)进行的。
A.消费者B.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产者D.分解者6、“我国西部沙漠地区想恢复到历史上的草肥水美的环境状态不太可能”体现了环境的(A)性A.不可逆性B.隐显性C.持续反应性D.灾害放大性7、旱灾,地震等( B )A.是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B.是环境问题C.不能片面断定是否为环境问题D.有可能不是环境问题8、BOD 表示( A )A.生化需氧量B.化学需氧量C.总需氧量D.总有机碳9、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元素是( D)A.氧B.碳C.氮D.磷23、因环境恶化,我国境内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平均来水量减少的问题,以下那条河流的连年断流已经给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 )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24、哪种不是环境学的范围(D )A.地磁干扰B.土壤干旱C.阳光直射D.口渴25、以下那种情况对于沙尘暴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A )A.我国西北地区草原严重退化和沙漠化B.地面的污染导致了沙尘暴D.酸雨直接形成了沙尘暴C.亚洲大陆每年春天的季风产生沙尘暴26、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口压力问题,哪个国家问题较为突出(A )A.印度B.南非C.蒙古D.俄罗斯27、目前我国的能源状况主要以( D )为主A.核能B.石油C.天然气D.煤炭28、华北地区大面积的地面沉降是因为:(C)A.挖煤B.地震C.地下水超采D.黄河断流29、早在1957年就有学者( B )对中国政府提出应该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剧烈增长。
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80562b4a7302768e99399b.png)
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篇一:环境科学概论思考题】____________,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动,构成一个环境科学研究的复杂体系2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是指: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适合都市环境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
一般绿色工具(green modes)包括徒步、自行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4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指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中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基本化学成份。
5土壤污染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_土壤的容纳能力和__土壤的净化速度_,从而引起土地正常功能遭到破坏或土壤肥力降低,并对土壤、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的现象。
6对众多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率高,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并能获得准确数据,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经过优选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7环境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涉及面广、地区性、动态性、政策性强等。
8环境污染控制中末端控制与全过程控制相比具有被动消极、原始传统、投资大,效果差、治标等缺点;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比具有尽可能少的投入、尽可能大的效益。
9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利用原则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10按时间要素环境评价可分为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开发行动方案或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削减负面影响对策。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复习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复习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c0da1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4.png)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复习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第⼀篇环境与环境问题第1章绪论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环境及类型1.环境的概念(1)概念①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体系是指被研究的对象,即中⼼事物。
②⽣态学中的环境是指某⼀特定⽣物体或⽣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物体或⽣物群体⽣存的⼀切事物的总和。
③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以⼈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类赖以⽣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然环境和⼈⼯环境。
(2)⾃然环境和⼈⼯环境的关系⾃然环境是⼈类⽣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类⾃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作⽤的结果。
⾃然环境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见图1-1。
图1-1 ⼈与环境关系图2. 环境的类型(见图1-2)3. 环境的特性(见表1-1)图1-2 环境类型图表1-1 环境的特性特性具体内容整体性环境中各部分联系紧密、相互制约,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区域性不同时空尺度下区⽣态环境特征变化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化、经济和社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相对稳定性环境系统具有⼀定抗⼲扰的⾃我调节能⼒,只要⼲扰强度不超过⼆、环境科学及其发展1.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见表1-2)表1-2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2.环境科学研究对象(见表1-3)表1-3 环境科学研究对象3.环境科学的任务①探讨⼈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基本特性等,从⽽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②揭⽰⼈类活动同⾃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类⽣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③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机理及对⼈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规律,从⽽为⼈类健康的⽣活提供服务和指导。
④帮助⼈类树⽴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和探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段,寻求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最佳⽅案,为制定区域环境管理体制与政策提供理论指导,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192e6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6.png)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B)。
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C. 人类社会D. 生态系统2.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A)。
A. 人类活动B. 自然灾害C. 气候变化D. 物种灭绝3.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D)。
A. 定性分析B. 数值模拟C. 实验研究D. 以上都是4. 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C)。
A. 水污染B. 大气污染C. 以上都是D. 土壤污染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由(B)提出。
A. 联合国B.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C. 世界银行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多项选择题6.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ACDE)。
A. 环境化学B. 环境工程C. 环境生物学D. 环境地学E. 环境经济学7. 以下哪些是环境污染物的来源(ABD)。
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自然排放D. 城市生活8.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包括(BCDE)。
A. 污染治理B. 污染源识别C. 污染程度评估D. 环境质量评价E. 污染趋势预测9.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ABDE)。
A. 环境现状评价B. 影响预测C. 环境规划D. 环境风险评估E. 环境管理措施10.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ABDE)。
A. 法律法规B. 经济激励C. 环境教育D. 技术标准E. 公众参与三、判断题11. 环境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错误)12. 环境问题仅指环境污染问题。
(错误)13. 环境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正确)14.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预防环境问题。
(错误)15. 环境科学不涉及人类健康问题。
(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等。
它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污染的来源、影响、控制和管理,以及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大学期末《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及复习试题2套.doc
![大学期末《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及复习试题2套.doc](https://img.taocdn.com/s3/m/387955635a8102d276a22f6a.png)
大学期末《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及2套试题一、名词解释K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 全球变化:是指可能改变地球承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内容包括大气成分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变化、人口增长、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
3.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进入大气层的污染物的含量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使大气质量恶化,从而危害生物的生活环境,影响人类健康,给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后果的现象。
4.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设备、装置、场所,主要包括自然污染源和人工污染源。
5. 大气污染物:以各种形式进入大气层,并有可能对人类、生物、材料以及整个大气环境构成危害或带来不利影响的物质称为大气污染物。
6. 干绝热直减率:干气团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100m)的温度变化量称为干绝热直减率,用Yd表示”单位K/100m o7■逆温: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逆温层结是强稳定的大气层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8. 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或少云、风力不大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大气温度下降最多,而高层大气冷却慢,造成温度自下而上的增加,称为辐射逆温。
辐射逆温层的产生是有规律的,一般只在夜间形成,早晨随着太阳不断加热地表,地面温度上升,逆温自下而上逐渐消失,一般在上午完全消失。
9. 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热量和其他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城市气温高于周围郊区气温的现象。
强度主要表现为:夜间大于白天,日落后城郊温差迅速增大,而日出后又明显减小。
10. 城市热岛环流:由城乡温差引起局地风,由于城市气温经常比周围郊区高。
这样城市上空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周围郊区的冷空气向城市流动,于是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11 ■生化需氧量(BOD ):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mg/L作单位。
浙江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环境科学《环境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浙江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环境科学《环境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b09b3bda38376bae1faec2.png)
浙江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环境学》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环境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1.人文景观2.水污染3.环境污染4.五律协同5.水资源6.大气污染评卷人得分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环境健康的状态及其量度。
2.简述减少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的主要控制措施。
3.谈谈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治理技术?4.举例说明土壤污染的特点。
5.简述水资源的特性。
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12分,共36分)1.举例说明规律规则原理。
2.论述人类面临的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以及我国的基本对策。
3.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按来源分)及其特点。
浙江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环境学》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1.狭义的人文景观是指富有艺术感的建筑景观。
广义的人文景观是指一切人工所创造的具有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景观。
人文景观即人工化的景观,包括两层含义:①人们在长期的物质生产中创造出的景观;②人类按照审美理想和文化观念精心构思设计的艺术化的景观,它带有突出的艺术感染效应。
2.水污染又称水体污染,是指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回流水和其他废弃物,直接或间接排入江河湖海,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恶化,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
水污染会造成鱼类死亡,破坏风景区的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
3.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科学》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PDF)
![《环境科学》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PDF)](https://img.taocdn.com/s3/m/2f76f74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0.png)
《环境科学》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PDF)《环境科学》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1、怎样理解“环境”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环境的功能和特性概念: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看,环境即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即人类生存与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
环境的功能:(1)为人类生存和繁衍提供必须的资源。
(2)环境的调节功能。
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内,环境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调节作用,使系统的输入等于输出,保持环境平衡或生态平衡。
(3)环境的服务功能。
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还为人类提供许多服务,像森林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等等。
(4)环境的文化功能。
优美的自然环境又是艺术家们创作和美学倾向的源泉。
环境的特性:包括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性、环境的变动性和稳定性、环境的资源性与价值性。
(1)整体性与区域性。
环境的整体性是指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或任一个系统,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环境的区域性是指的是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
具体来说就是环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
(2)环境的变动性和稳定性。
环境变动性指的是在自然或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3)资源性与价值性。
环境的资源性是指环境就是一种资源。
这是因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环境。
既然环境是一种资源,所以环境的价值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2、怎样理解“环境问题”、“环境质量”、“环境污染”和“环境承载力”这几个概念?环境问题:任何由自然或人类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有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就是指环境素质的好坏。
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科学学习题及答案
![环境科学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93519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6.png)
环境科学学习题及答案题目一:什么是环境科学?答案一: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涉及大气、水、土壤及生物等不同方面。
它致力于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题目二:列举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些主要问题。
答案二:- 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 水资源管理:包括水质污染、水源枯竭等问题。
- 土壤退化:包括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等问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包括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 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
题目三:什么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答案三: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题目四:为什么环境保护重要?答案四: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保护环境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另外,环境保护还可以维护地球的美丽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题目五:个人应如何参与环境保护?答案五:个人应当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采取以下行动:- 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 减少废物产生,垃圾分类回收。
- 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关注环境保护组织的活动,参与公益行动。
- 提倡可持续生活方式,例如骑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以上是关于环境科学的一些学习题及答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e4f4b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a.png)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科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社会的发展B. 自然环境的演变C.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D. 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问题?A. 空气污染B. 水污染C. 噪音污染D. 人口增长答案:D3.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4.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环境变化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政策D. 进行环境教育答案:B5.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社会公平C. 环境保护D. 资源的合理利用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与_______相互关系的科学。
答案:人类活动,自然环境2.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环境问题。
答案:识别,评估,解决3.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4. 环境质量标准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大气质量标准,水质标准,土壤质量标准5.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预防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气科学、水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2.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系统地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过程,目的是在决策过程中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4. 简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左玉辉《环境学》(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环境科学)【圣才出品】
![左玉辉《环境学》(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环境科学)【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3b77d6c5ef7ba0d4a733ba2.png)
第十二章 环境科学1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 一、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1.探索时期 (1)环境问题 ①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治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我国古代烧制陶器的古窑中就有排烟的烟囱;②19世纪下半叶开始,环境问题日益突显,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a .1847年,德国植物学家弗拉斯C N 在《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一书中论述了人类活动影响植物和气候的变化;b .1864年,美国学者马什G P 在《人与自然》一书中从全球观点出发论述了人类活动的多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索时期形成时期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发展时期中国的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论 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与环境规律体系 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环境科学主要分支学科环境科学c.1869年德国学者海克尔E H创立“生态学”的概念;d.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利A G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①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波特P发现烟囱清扫工患阴囊癌的较多,并认为与接触煤烟有关;②1915年日本学者山极胜三郎用实验证明煤焦油可诱发皮肤癌;③20世纪20年代以来,公共卫生学逐渐开始关注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2)环境保护工程技术①最先发展起来的是给排水技术。
1850年,人们开始用化学消毒法杀灭水中的致病菌;1897年,世界上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出现在英国。
②消烟除尘技术在19世纪后期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初期开始使用布袋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
2.形成时期①现代环境科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环境问题严重化的背景下诞生的,是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创造更适宜、更美好的环境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②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纷纷从各自的母学科出发,逐渐发展形成了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新兴学科,在这些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孕育产生了环境科学。
③1954年美国学者最早提出了“环境科学”一词,当时研究的是宇宙飞船中的人工环境。
专升本环境科学试题答案
![专升本环境科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3ce89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b.png)
专升本环境科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经济活动C. 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 文化遗产答案:C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A. 森林砍伐B. 工业排放C. 自然灾害D. 农业活动答案:C3.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C. 生活污水排放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呼吸系统疾病B. 心血管疾病C. 促进身体健康D. 眼部疾病答案:C5.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可持续性B. 社会可持续性C. 环境可持续性D. 文化可持续性答案:D二、填空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综合性科学。
答案: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 地球表面约有_______%的面积被水覆盖。
答案:713.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污染者付费和_______。
答案:公众参与4.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_______和氮氧化物。
答案:一氧化二氮5.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_______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答案:非生物环境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这些问题的危害包括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如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损害等;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如农业减产、渔业受损等。
2. 阐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及其相互关系。
答: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这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经济可持续性要求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社会可持续性强调公平和社会公正,保障人类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环境可持续性则要求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环境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3addb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f.png)
环境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80分)1.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A. 自然环境B. 社会环境C.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以上都是2.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A. 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B. 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C. 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测D. 对环境政策进行制定和实施3. 以下哪种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最大?A. 气候条件B. 土壤特性C. 人类活动D. 社会经济状况......39. 以下哪个指标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A. GDP(国内生产总值)B. CO2排放量C. 水质指数D. 人均收入40. 环境科学的目标是:A. 提高环境质量B. 保护生态系统C. 促进可持续发展D. 以上都是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40分)请根据题目中所给的背景信息,在空白处填入正确的答案。
1. ______ 是一种臭氧破坏物质,可以加速地球大气层中臭氧的分解。
2. ______ 指的是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如进行森林植被恢复工程。
......10. ______ 是中国政府2018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环保政策,旨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个小题,每个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2. 什么是生态足迹?请解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题(共3个小题,每个小题20分,共60分)请根据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某城市近年来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指数持续超过国家标准。
请分析该城市大气污染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问题1:列举该城市可能存在的大气污染源,并分析其排放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
问题2:针对该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请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并解释其可行性。
问题3:除了改善大气质量,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环境的整体质量?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以上是环境科学考试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环境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最新环境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18262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0.png)
最新环境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为了帮助学生备考环境科学考试,这里汇编了一些最新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请注意,以下试题和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以实际考试为准。
试题一
1. 环境科学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主要涉及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平衡维护等内容。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保护生态系统、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3. 环境污染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环境污染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
音污染等类型。
试题二
1. 请解释“生态平衡”的概念。
答案:生态平衡指的是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相
对稳定的状态,保持物种多样性、资源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的状态。
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提供
生态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3. 请举例说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答案: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减少排放污染物、推广可再生
能源、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等方面。
以上是部分最新环境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以实际考试为准。
祝您考试顺利!。
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单元测试
![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cf88d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2.png)
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个是环境科学的定义?A. 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的科学B. 研究环境保护的学科C. 研究生态系统的学科D.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学科2. 以下哪个因素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A. 水污染B. 土壤侵蚀C. 森林砍伐D. 工业排放3. 下列哪一个是可再生能源的例子?A. 煤炭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石油4.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能源消耗最多的领域?A. 交通运输B. 工业生产C. 农业生产D. 家庭用电5. 以下哪个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A. 环境友好B. 经济繁荣C. 社会公正D. 人口控制二、填空题1. 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导致地球的______________。
2.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______。
3. 碳循环是指地球上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之间的循环。
4. ______________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风车发电。
5.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______________的丰富程度。
三、简答题1. 解释以下术语:生态足迹。
2. 什么是温室效应?它对地球有什么影响?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水污染源。
4. 解释以下术语:可持续发展。
5. 简要描述碳循环的过程。
四、论述题请以环境污染为主题,论述其对人类和地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注意:每道选择题计1分,填空题计2分,简答题计5分,论述题计10分。
答题完后,请将答案提交给监考老师。
祝你成功!。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汇总-复习重点笔记(考前狂背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汇总-复习重点笔记(考前狂背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2ce030caaedd3383c4d3f8.png)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汇总(各校通版)考试复习重点01章《环境与环境科学》01节环境及环境特征一、环境概念1.环境(概念'与一主体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环境是一相对概念,随中心事物变化而变化。
中心事物与环境存在着对立统一。
人类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生存空间,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类型按环境主体分:人类环境自然人工生物环境按空间分:星际环境全球环境区域环境聚落环境{城市乡村院落等}二、环境要素及其特点1.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一般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
但通常是指自然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生物、岩石、土壤,以及声、光、电磁辐射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称环境系统。
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即地球环境系统。
2.特点(1)最小限制律:环境质量受诸要素中处于最劣状态的那个环境要素的控制。
(2)等值性:无论任何一个要素,只要它处于最劣状态,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
(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4)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三、环境效应及其特点1.环境效应:指环境受到污染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包括(1)环境生物效应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诸要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化的效果。
(2)环境化学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物质之间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
(3)环境物理效应噪声、沙尘暴、矿区沉陷由于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果。
2.环境特性——由于人类的干扰和破坏,环境表现的特性(1)整体性:环境保护没有地区的界限(2)有限性①人类活动空间有限②环境稳定性有限环境自净能力(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引起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变化,最终污染物被清除。
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f86a9c284ac850ad024279.png)
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篇一:环境科学概论思考题】____________,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动,构成一个环境科学研究的复杂体系2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是指: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适合都市环境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
一般绿色工具(green modes)包括徒步、自行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4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指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中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基本化学成份。
5土壤污染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_土壤的容纳能力和__土壤的净化速度_,从而引起土地正常功能遭到破坏或土壤肥力降低,并对土壤、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的现象。
6对众多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率高,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并能获得准确数据,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经过优选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7环境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涉及面广、地区性、动态性、政策性强等。
8环境污染控制中末端控制与全过程控制相比具有被动消极、原始传统、投资大,效果差、治标等缺点;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比具有尽可能少的投入、尽可能大的效益。
9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利用原则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10按时间要素环境评价可分为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开发行动方案或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削减负面影响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1、怎样理解“环境”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环境的功能和特性概念: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看,环境即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即人类生存与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
环境的功能:(1)为人类生存和繁衍提供必须的资源。
(2)环境的调节功能。
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内,环境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调节作用,使系统的输入等于输出,保持环境平衡或生态平衡。
(3)环境的服务功能。
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还为人类提供许多服务,像森林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等等。
(4)环境的文化功能。
优美的自然环境又是艺术家们创作和美学倾向的源泉。
环境的特性:包括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性、环境的变动性和稳定性、环境的资源性与价值性。
(1)整体性与区域性。
环境的整体性是指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或任一个系统,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环境的区域性是指的是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
具体来说就是环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
(2)环境的变动性和稳定性。
环境变动性指的是在自然或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3)资源性与价值性。
环境的资源性是指环境就是一种资源。
这是因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环境。
既然环境是一种资源,所以环境的价值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2、怎样理解“环境问题”、“环境质量”、“环境污染”和“环境承载力”这几个概念?环境问题:任何由自然或人类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有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就是指环境素质的好坏。
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因素,使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了环境,并且使环境的化学组成或物理状态发生了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环境污染具体表现于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有害物对大气、水、土壤和生物的污染。
环境承载力: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这里,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
3、人类应该怎样处理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答案要点:(需加入自己的观点)假若有人要问,21世纪人类要为地球做什么的话,那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回答:21世纪人类首先要联合起来,共同拯救地球,保护家园。
未来人类怎样在地球上可持续生存发展,这是21世纪我们必须面对的最重大的问题。
作为人类成员的每一位地球居民都应该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已。
怎样才能拯救地球?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提高自己的绿色(环保)意识。
我们关爱自然,就要从保护一颗树、一只鸟、一块草坪做起;我们珍惜资源,就要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张纸做起;我们支持环保,就要从多捡一块废电池、少扔一个塑料袋做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我们人人都为解决全球问题尽心尽力,那么人类就有光明的前途。
4、生态系统具有哪些结构与功能特性?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环保有何意义?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由非生物成分( Abiotic Components )和生物成分( Biotic Components )两部分组成,具体如下图:功能特性:(1) 生物生产:生物生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再经过动物生命活动利用转变为动物能的过程。
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个过程。
(2)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的:a :光合作用和有机成分的输入;就是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换为有机能储存在机体内。
这个途径在生态系统物质生产过程中得以体现。
b :呼吸作用的热消耗和有机物质的输出。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a. 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1.2%左右。
b. 能量只朝一个方向流动。
c. 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
各营养层次自身呼吸所消耗用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净生产量不及总产量的一半。
d. 各级消费之间能量利用率也不高,平均约10%。
e. 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保持动态平衡。
(3)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也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之一,物质循环分为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动和生态系统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动。
生态系统内物质流动,是指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只不过这种流动最初起源于外部的物质流动,最终又归还于外部。
生态系统外部的物质流动主要靠地质的、气象的和生物学的能力引起的。
例如:火山爆发喷射出的物质进入大气,营养物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气象的作用,使养分成为粉末或者蒸发到大气里,进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它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water cycle)、气体型循环(gaseous cycle)和沉积型循环(sedimentary cycle)。
(4) 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种群间、种群内各个个体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传递,我们把这种生态系统种各生命成分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习惯上称为“信息流“。
信息传递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根据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特点进行分析5、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有何意义?生态学的五大规律: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互生规律;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的共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的再生规律;相互适应和选择的协同进化规律;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规律。
生态学规律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1)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3)解决近代城市中突出的环境问题;(4)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5)阐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6)发展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
6、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哪些不同?你对“生态城市”是怎样理解的?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开放度自我维持的系统人工高度开放生态系统;主体是人,而不是动、植物或微生物;非生态结构无限扩大,是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消费者大大超过生产者, 营养物质及能量的大量输入, 废弃物大量排出。
能量投入太阳辐射能输入为主主要是大量的工业能投入及生物能投入生产力生物量高,没有或少有产出,净生产力低。
生产力高系统稳定机制靠多样化物种及食物链网络或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形成。
人工调控,不稳定,靠自身不可能持续发展。
服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经济规律目的性生物现存量最大,维持结构功能的平衡与稳定。
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效率低最高环境问题少最多相互关系自我维持的封闭系统。
通过城乡交叉,“农业生态系统”是“环”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主体,城市生态系统与“环”城市的农业生态系统之间发生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广阔空间和特有的自净能力缓解城市自身承载能力所不能解决的生态问题。
未来发展趋向是城乡一体化。
生态城市理解: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它是以城市空间地域为核心,以农业地区、自然景观和卫星城镇为外围地域组成的,工作和生活居住相平衡,各类设施完善,具有生态效应的地域单位。
它一般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构成,复合存在。
7、试述大气层的结构;分析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点。
大气层的结构: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大气的主要质量集中在下部,根据温度、成份、荷电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同时考虑大气的垂直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和平流层特点对比:(1) 温度特点: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增。
(2) 大气运动特点: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上冷下暖,使得热的地方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因有空气流向热的地方,从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所以,对流层是以对流运动为主;而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因此以水平运动为主。
(3) 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占大气圈总质量的75%,在大气对流过程中,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和杂质极少,故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8、简述温度层结的概念以及大气中主要存在的几种逆温形式。
温度层结:大气温度层结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也可以说是垂直方向的温度梯度,通常用气温垂直递减率(The temperature gradient)γ来表示:大气中主要存在的几种逆温形式:根据逆温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和地形逆温,实际上,逆温常常是由几种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
(1) 辐射逆温。
辐射逆温是较常见的一种逆温,常出现在大陆区晴朗少云风小的夜间。
离地面越近,冷却越强,沿高度方向冷却作用逐渐减弱,形成辐射逆温。
(2) 下沉逆温。
空气下沉压缩增温形成的逆温称为下沉逆温,下沉逆温多出现在高压控制区内,范围很广,厚度也很大,一般可达数百米,下沉气流一般达到某一高度就停止了,所以下沉逆温多发生在高空大气中。
(3) 湍流逆温。
低层空气湍流混合形成的逆温称为湍流逆温,实际空气的运动是一种湍流运动,大气中包含的热量、水分和动量以及污染物质充分交换、混合,这种湍流运动引起的属性混合称为湍流混合。
(4) 锋面逆温。
在对流层中的冷空气团与暖空气团相遇时,暖空气因其密度小就会爬升到冷空气上面,形成一个向冷空气方向倾斜的过渡区,称为锋面。
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差较大,也可以出现逆温,且只能出现在冷空气一侧。
这样的逆温沿着锋面的狭长地带分布,当锋面移动缓慢或者停滞时,容易发生严重的污染。
(5) 地形逆温。
在盆地或谷地中,当由日落进入夜晚时,由于山坡散热较快,冷空气就沿山坡下沉,使盆地、谷地中温度较高的暖空气抬升,因而形成温度上高下低的逆温现象。
9、何为大气稳定度?它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有哪些影响?大气的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容易发生对流运动的特性。
影响:大气稳定度是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重要因素。
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湍流受到抑制,污染物不易在大气中扩散和稀释,有可能长时间聚集地面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