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例与分析[设计理念]
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成为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

长期以来,在传统史学研究的社会大背景下,部分历史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地位却体现得很不充分。

再加上老师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历史教学丧失了历史本来的活力和生机,课堂教学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一点点翻腾的浪花。

历史新课程要求教师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

本着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开放历史教学,让生活走进历史教学,将“死”的历史教“活”,同时历史教育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教学理念。

[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乘着音乐的翅膀
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图片的同时,同学可熟悉校园名谣《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音乐)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原诗)希望胡适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老师提问: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歌词的寓意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它的词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巨匠胡适,歌中的兰花草象征着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胡适焦急地等待着这株迟迟未开的兰花,象征着他希望自由主义之花早日开遍全中国。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胡适,走近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欣赏老照片。

中学历史教材关于历史背景的介绍,大多是结论化的观点。

我从学生思维层次的角度出发,精心挑选一组老照片:一张旧式婚礼、一张新式婚礼、一张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一张民国时期的女学生。

教师提问:请大家欣赏老照片,观察辛亥革命前后男性和女性的服饰、发式分别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教师过渡:社会生活的变化必将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整个社会大背景的变化。

那么,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各有什么新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知识分子必须寻求新的出路继续完成这一任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假如你是当时一位从西方留学回来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面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做法,你会做何感想?并采取什么行动?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知识分子的身份决定了你最大的可能是拿起笔杆代替枪杆,通过写文章、办报纸、办报刊等方式来批判袁世凯尊孔复古的做法,而你又是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影响的,
所以你可能会用资产阶级文化的武器来批判封建旧思想旧文化,同时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教师过渡:那么,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到底是如何同袁世凯和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作斗争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影像资料。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放映音像资料。

学生看录象。

教师提问:看完这段录象,请大家一起说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的历史要素?(贯穿学法指导)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教师提问:北京大学是我国最高学府之一,也应该是同学们为之向往的地方,当时,北京大学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锐意改革,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这一方针使得新思想能在北大自由传播;蔡诚聘英才,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精英汇聚北大,这批新文化运动健将和学术精英的到来,使北京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所以,北京大学成为学术交流的中心,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讨论拓展,回归生活。

讲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时,我着重让学生思考和探讨新文化运动巨匠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即全盘否定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那为什么现在国内却兴起读经热?世界流行汉语热,外国人热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呢?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拓展性的讨论题。

教师设置情境:新文化运动期间,知识分子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现在,国内却兴起了一批以“读经”为主的全日制私塾(如上海的孟买堂),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学也开设了读经课程。

你如何看待“读经”之风的兴起?如果有人建议在我们学校开设一门读经课程,你是否赞成?
学生回答。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从是否应该开设读经课程转移到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甚至有的学生深入到对我国教育制度的思考。

这样,本节课的落脚点又回归到与学生现实相关的论题,达到了教育应该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历史与生活这个主题,让历史课堂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营造出一个走进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因此,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我都选用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熟悉的音乐、熟悉的老照片、熟悉的生活情境、熟悉的录音………,最后,我又将本课的落脚点落在了与学生现实相关的是否开设读经课程的论题上。

本案例给
我的最大启示就是只有构建生活化历史课堂,才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只有让历史知识回归生活,才能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历史总是过去性的。

生动的历史场景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都与学生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教学模式需要生活化,教师必须摆脱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多运用情境模拟教学模式;教学语言需要生活化,运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把史实故事化、生活化、直观化、通俗化,给学生展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最后,历史教育的目的也需要生活化,我们不是要学生去刻意记住那些“陈年旧事”,让是让他们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