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费用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演化的驱动力模型
交易费用视角下的金融集聚效应(刘 红 叶耀明)
金融集聚是指通过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金融产业成长、发展,进而在一定地域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过程。
金融集聚可对区域金融产业产生积极的集聚效应,促进地区金融业的良性发展。
从产业角度来看,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一种形式,如研究其对集群内金融机构及整个金融产业的集聚效应,可借鉴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思路和结论展开。
一、理论基础:交易费用视角的产业集聚效应研究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歇尔就已关注了具有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他认为产业集聚具有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即集聚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集聚能够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集中的市场;集聚使得公司能够从技术溢出中获益。
20世纪初,Weber从地理区位角度阐述空间集聚,认为企业集聚主要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劳动成本以及原料、燃料成本。
Weber明确指出企业在空间上集中所产生的集聚利益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享所带来。
90年代,以Krugman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重视区位因子,结合新贸易理论中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与区位论中的运输成本来解释空间集聚,认为是企业层次上的规模收益递增、运输费用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
斯密、杨格、Williamson、杨小凯等人将交易费用理论应用于产业区经济的研究中,把地理临近的优势解释为交易费用的节省,数量众多的、具有新人关系网络的企业们利用相匹敌的合约力量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和信息不对称。
斯密指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
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风险探析_一个交易成本的视角
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体系内,只有市场和企业两种经济组织。
而现实的经济现象表明,存在着既非市场亦非企业的第三种经济组织,如20世纪80年代后雨后春笋般在浙江涌现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传统地方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风险又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将试图从交易成本视角来分析上述两个问题。
一、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不同治理模式的边界模型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研究思路是比较不同的交易和治理结构相匹配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节约。
为了分析问题的简化,而且资产专用性在解释不同的治理结构替代时又具有决定作用,因此这里不考虑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频率,而只研究资产专用性在不同的交易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匹配关系。
根据分工与交易费用经济学原理,如果人们的专业化分工在企业内部进行,一方面将导致企业组织管理费用的上升,但在另一方面将大大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反之,如果分工在企业间进行,一方面将导致企业组织管理费用的下降,但在另一方面将导致市场交易费用增加。
假设不考虑生产成本,只考虑治理成本,同时忽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令K为资产专用性参数。
当K=0时为通用资产;当K>0时为专用性资产,而且K越大,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越高。
M(K)表示资产专用性为K时的市场治理成本,X(K)表示资产专用性为K时的中间治理成本,H(K)表示资产专用性为K时的企业治理成本。
则不难得出,M(0)<X(0)<H(0),dMdK>dXdK>dHdK,具体见图1。
结论:1.当K<K1时,市场治理成本最小,所以运用市场模式最有效;2.当K1<K<K2时,中间组织模式治理成本最小,所以运用中间组织模式,如产业集群模式较合适;3.当K>K2时,企业治理成本最小,故宜采用企业模式。
二、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不同治理模式的总成本模型若现在把上述简化模型做一个修改,考虑生产成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则各种治理模式的总成本比较就包括了生产成本和治理成本两个部分。
我们令CH表示企业治理模式的总成本,CX表示中间组织(这里的中间组织特指产业集群,以下篇幅不再重复)治理模式的总成本。
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
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可从两个视角进行研究。
一个是理论视角,即借用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另一个是影响因素视角,主要是从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追溯引发产业链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总结、提高,得出产业链形成的动因。
从企业的个体角度出发,企业加盟产业链的目的不妨可以概括为价值创造最大化,经营风险最小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从两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产业链创造的价值,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收益;二是降低风险或不确定性(外界风险)。
因此不同的理论实际上就从这两个根本点出发,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企业构建产业链的动因。
标签:产业链;形成机理;理论模型一、产业链形成动因的理论分析框架关于产业链形成的动因,目前尚未见报道。
笔者认为: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可从两个视角进行研究。
一个是理论视角,即借用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另一个是影响因素视角,主要是从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追溯引发产业链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总结、提高,得出产业链形成的动因。
两个视角分析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二、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经济学视角分析(一)交易费用理论对产业链形成机理的解释科斯于1937年在其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研究了企业存在和扩张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交易费用这一概念,从而创立了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的提出对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它适用于所有涉及契约安排的研究领域。
而产业链是以契约关系为纽带的,它属于交易费用理论研究的范围。
交易费用理论对于产业链形成机理的解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在组织制度谱系中,市场与企业位于这个谱系的两极,中间存在一系列市场与组织相混合的准市场组织,产业链正是这种准市场组织中的一种。
因此,产业链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是通过稳固的伙伴关系,减少签约交易成本,降低履约风险,降低因有限理性而产生的种种交易费用。
产业集群演进的三阶段模型
工协 作及 交易费 用理 论 、 于 集 聚 经济 理 论 、 于竞 争 理论 基 基 等对产 业集 群 的分析 还是 基 于 社 会 资本 、 创新 环境 角 度 、 经 济增 长 的角度 等对 产 业集 群 形 成 的解 释 , 显 得力 不 从 心 、 都 令人难 以信 服 , 因而 对产业 集群 的演 进机制 揭示 与分 析 也局 限在各 自的理论框 架 内 , 能提 供全 面性 的理论 指导 与 可操 不 作 性 的策 略。 沿着 这个 思路 本文 中首先 对产业 集群 的概 念作 了分析 , 将 企业集 群 、 产业 集 聚和产 业 集 群 区别 联 展形 成 的 , 着 从理 论 接 上对 这一 逻辑 进行 了分析 , 后将 这一过 程作 了一 个 三 阶段 然 模型, 最后 通过 大连 产业 集群 现状进 行 了实证 分析 。
争优 势 。产业集 群侧 重 于 观察 分 析 集群 中 的纵 横交 织 的行 业联 系 , 揭示 了相 关产业 之 间 的联 系和合 作 以及在 产业 价值 链基 础上 的企业 及相 关机 构之 间 的竞 争与 合作 , 而获 得产 从 业竞 争优 势 的现象 和机制 。 2 产业 集 聚与产业 集 群 . 产业 集聚是 指 同一类 产 业 或 不 同类 产业 及 其 在 产业 价 值 链 上相关 的企业 及其 相关 机构 在一个 地 区集 中 、 聚合 。产
业 集 聚主要 是研 究产业 的空 间分 布形态 , 别注 重产 业从 分 特 散 到集 中的空间 转变 过 程 。产业 集 聚 阶 段企 业 之 间 的联 系
不 是广 泛存 在 的 , 形成 长 期 的信 任 和 合作 关 系 网络 , 未 区域 内的产业 链并 不完 整 ; 而产 业集 群 是 经 济 发展 的高 级 阶段 , 相对 来说 比较 稳定 , 已经 形 成完 整 的产业 链 , 产业 集 群 的发 展体 现 的是通 过创新 等进 一步 拉长加 粗产 业链 。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模型与理论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模型与理论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内部和产业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它通过建立一系列基本模型和理论,揭示了产业经济运行的规律,为制定产业政策和实施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模型与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一、产业结构模型产业结构模型通过描述和分析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其中,典型的产业结构模型有波特五力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由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通过对产业内部竞争态势的研究,识别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五个因素: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家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
该模型帮助企业和政府分析产业竞争状况,制定相应的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描述了一个产品从引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
该模型包括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在不同阶段,企业需采取不同的策略来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以保持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中度模型产业集中度模型描述和衡量了产业中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分布情况。
常用的产业集中度模型包括赫芬达尔指数和四分位数指数。
赫芬达尔指数用于度量一个产业中市场份额分布的不均衡程度。
该指数越高,表示产业中少数大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较高。
四分位数指数衡量了市场份额分布的均衡性。
该指数通过将市场份额按照大小排序,计算四分位数的差异程度,从而评估市场份额的集中情况。
如果四分位数指数接近于0,表示市场份额较为均衡;如果四分位数指数接近于1,表示市场份额较为集中。
三、产业链模型产业链模型描述了一个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
该模型涉及到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等环节,揭示了不同环节之间的协作与竞争关系。
基于产业链模型,经济学家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强调价值创造在产业链中的传递与转化。
价值链分析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从而优化生产和经营流程。
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力模型分析
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力模型分析摘要: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力量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从市场力、行政力、服务力和竟合力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模型,以期为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关键词:产业集群驱动力模型集群化是发展壮大产业、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路径和现实选择。
当然,培育产业集群就需要相应的驱动力量。
我们认为这种推动力量主要有四类,分别是市场力、行政力、服务力和竞合力。
市场力是集群化发展的牵引力,行政力是集群化发展的推动力,服务力是集群化发展的粘合力,竞合力是集群生成、壮大的内驱力。
这四种推动力量可以统归于两类,即内力与外力。
内力主要是竟合力、外力则包括以上所说的市场力、行政力和服务力。
另外,这四种力量也可以总结为:市场引导、行政推动、服务搭台、企业唱戏。
具体模型可见图1所示。
图1:产业集群推动力量模型一、市场力市场需求的拉动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主要力量。
当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未满足时,必然刺激相应的生产要素组织生产,以满足这部分需求,当这些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聚集时,就形成产业集群。
另外,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健全的市场机制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关键条件。
当市场被条块分割,交易成本会变大,反之则变小。
只有当交易成本逐渐下降,分立的小规模市场则趋于融合,企业才会在更大规模的市场区域形成集聚。
市场的扩大和企业的集聚,又会导致专业化分工体系出现。
专业化分工与交易成本下降进一步推动市场扩张,市场外部性逐渐提升,使得区域对更多的企业形成吸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累积效应,最终导致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大规模发展。
二、行政力要有效形成产业聚集,单纯依赖市场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力进行培育,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服务力弱小的地区,政府的介入和推动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制度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产业集聚的形成和维系需要得到政府的制度保障。
因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将会导致某一区域的经济结构呈现一种单一性,而且集聚的企业将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管制对象和公共品的接受者,因此政府对产业集聚的作为或者是不作为都将直接影响到该类企业是否能够在本地区出现集聚。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2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土地主要从两方面影响经济活动:①土地的自然特性———构成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但不构成土地利用的可行性。
②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了土地利用的行性。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充足而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电力供应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区域的能源尤其是电力的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2、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
一个地区如果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就可能获取用于发展的充分的资本供应。
五、劳动力移动对经济区位及产业布局的影响:(A)劳动力的迁移带来产业分布的相应变化;(B)对劳动力流入地区的影响;(C)对劳动力流出地区的影响。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
产业集群形成及演化机理
产业集群形成及演化机理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由一组相互关联且相互依赖的企业、供应商、服务机构、研究机构等组成的产业集聚体。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理是一个复杂而且多元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一、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1.地理因素:地理位置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邻近性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方便物流和人员流动,降低交易成本。
例如,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供应链集聚在广东和江苏一带,与这些地区的优势产业、交通基础设施密切相关。
2.产业关联性: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产业间的关联性。
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地区聚集,形成供应链上下游的紧密联系。
例如,汽车产业集群通常包括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汽车销售商等相关企业。
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动力。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企业加入集群。
例如,硅谷是全球最著名的科技产业集群之一,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
4.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
优秀的人才可以促进创新和知识的流动,提高集群的竞争力。
例如,中国的深圳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5.政策环境: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税收优惠、土地等政策支持,吸引企业加入集群。
例如,中国的浙江省发展了许多产业集群,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支持和优惠政策。
二、产业集群演化的机理1.竞争与合作: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关系。
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合作则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创新。
在竞争与合作中,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2.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演化的重要动力。
通过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和共享,集群中的企业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3.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是产业集群演化的重要保障。
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基于企业间专业化分工视角的理论分析(2004)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基于企业间专业化分⼯视⾓的理论分析(2004)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基于企业间专业化分⼯视⾓的理论分析⼀、有关的理论回顾与评析⾃产业集群⾸先在欧洲问世以来,有关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分析就不断涌现。
其中,韦伯(Webber)的聚集经济理论、马歇尔(Marshall)的外部经济理论、克鲁格曼(P?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论、斯科特(Scott)的交易费⽤理论和迈克尔?波特(M?E?Poter)的集群竞争理论是产业集群理论的典型代表。
这些理论分别从聚集经济、外部规模经济、⾦钱外部性、组织与交易费⽤、竞争和创新等⾓度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理论解释,具有⼀定的说服⼒,但不⾜之处仍⼗分明显。
如韦伯的聚集经济理论事实上关注的并不是⼯业聚集的发⽣机制,⽽是在假定⼯业聚集存在聚集经济效应的前提下,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业聚集因⼦影响⼯⼚区位选择的结果。
当前,⼯业聚集效应的解释⼒⽇渐弱化,尤其对于⾼科技产业集群的解释⼒严重不⾜。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可以说是⽐较接近“真理”的,但由于他的概念基础——外部规模经济不能内⽣地涵盖⼈类的分⼯与专业化经济,从⽽⽆法解释产业集群组织的演进与发展。
今天看来,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本质上是企业外部分⼯⽹络经济①。
在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并不使⽤规模经济概念,他们⼀般⽤分⼯和专业化经济概念,也就是分⼯⽹络经济概念。
分⼯⽹络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正象美国经济学家杨格所指出的,⽤规模经济概念代表分⼯⽹络经济概念是⼗分误⼊歧途的②。
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如果把它放到分⼯与专业化经济的世界⾥,就会变成⼀个毫⽆意义的空壳③(杨⼩凯,2003)。
⽽克鲁格曼的集群理论,基本上沿⽤了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概念,只是他更加集中于强调劳动⼒市场和中间产品的获利这两⽅⾯的所谓⾦钱外部性的影响。
他认为,技术溢出效应仅仅局限于⼀些⾼技术聚集体⽽可以基本忽略,他甚⾄把技术溢出说成是“不可琢磨”的东西。
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产业集群理论
93
维普资讯
得别人 生产 的东 西 , 也 就是 失 去 了分 工产 生 的条 这
件 。可 以说 , 有 分工 就没 有 交易 费用 。只要 有 分 没
我们 可 以将交易 费用分为 内生 交易 费用与外 生 交 易费 用 。内生交易 费用是指 在交易 中人们争夺 分
产业 集群作 为经 济要 素在空 间结构 上形成 的一 种组 织形态 , 其理 论 研究 最 早 始 于 马歇 尔 , 在 《 他 经 济 学原理 》 一书 中 , 把集 中于某些 地方 的工 业称 为地
方性工业 , 并将其 作 为工 业 组织 的原 始形态 。到 2 O
交易 费用 的视角 来 解 释产 业 集 群 的 内涵 : 先 从 分 首 工 的角度 理解 交易 费用 ; 次 , 交易 费用 的角 度解 其 从 释 产业集 群 的成 因 ; 后 , 最 阐述产业 集群 是一种 降低
企业理 论 , 用企 业 的交 易 费用 论 对 产业 集 群进 行 是
则 交易 费用越 要上升 。
分 工 与 交 易 是 生 产 方 式 的一 个 问题 的 两个 方 面, 没有 交易 的分 工 是 不存 在 的。分 工 的产 生 事实 上就是 以交 易 活 动 为 前 提 。 如果 人 们 老 死 不 相 往
基 金 项 目 : 文 为 国 家软 科 学研 究 计 划 项 目《 本 东北 老 工业 基 地 技 术 创 新 体 系 实 现模 式 研 究》 20D Q D 4 ) 国 家社 科 (05 G 4 18 、 基金《 集群 视 角 下 的创 新 网络 与 区域 国 际 竞争 力研 究》 国 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 于 行 为 生 态 学 的企 业 技 术 创 = 和 基 新 集 群 行 为研 究 》 阶段 性 成 果 。 的 作者 简 介 : 陈柳 钦 (99 , , 南 邵 东人 , 士 , 津 社会 科 学 院城 市 经 济研 究所 教 授 , 要 从 事 产 业 经 济 、 市 与 区 16 一) 男 湖 博 天 主 城
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共3篇
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共3篇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1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的产业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在研究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方面,系统动力学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首先,什么是产业经济系统?它是一种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业组成的生态系统,包括原材料采集、加工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涉及到多种不同的产业,如工业、农业、服务等。
这些产业以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
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是指在产业经济系统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通常由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引起,如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政策调整等。
系统动力学是一种用来研究系统行为的工具。
它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并探究这种关系如何影响系统的演化过程。
由于产业经济系统具有复杂的多元性,在研究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方面,系统动力学可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
在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关系是指产业之间在资本、人力、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建立这种关系时,需要对产业之间的依存程度进行判断,并在模型中对不同的依存程度进行量化。
在模型的构建中,还需要对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
以工业为例,其内部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和产品输出等方面。
在模型中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产业参量来反映这些关系。
除此之外,在模型的构建中还需要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政策变化、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对产业经济系统的演变产生影响。
因此,在模型中还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建模,以更准确地模拟产业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
总之,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具有应用价值的领域。
从超边际角度分析金融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与协作
我们只看三种商品 ( 在此我们将金融业集群 内部的各个企 业或 者企业联合体假 设为产品 链上的产品 ) 的情况 , 初始 投入 品 Y, 中间商品 X 中间商品实际上 是一系列程序 的组合 , , 它包 括了中间流程的所 有环节 。另外只有一种最 终消费品 z在这里 , 我们假定集群内部有 M 个生产者一 消费 者, 他们 只消费一种商 品 。我们假定交易费用都是外生 的 , 易费 用的改变促进了产 交
■■●
磊 经 论 坛 财
【 要 】 本 文 从 产 业 集 群 的 内部 交 易 费 用 入 手 , 用 超 边 摘 利 际模 型 探 讨 产 业 集 群 内部 的 交 易 费 用 , 分 析 产 业 集 群 的 形 成 并 原 理 ,得 出交 易 费用 对 产 业 集群 的形 成 和 竞 争 力 的提 高都 起 着
业技术 创新 , 提高核心 竞争力 ; 另一方 面也使得 产业链条 上下
产业集 群为提高 企业的产业 升级 以及 内生企 业的成长 壮大提 供了内在力量的源 泉。
二 、 献 回顾 与 问题 提 出 文
关于金融产业 集群 的研究 已经比较深入。国内学者颐安琪 分析了在上海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 的形成过程 中 , 政府制度安 排对产业集群形成 的重要作用 。樊鸿伟通过实证模型的方式来 探讨上海浦东的产业集群 , 通过动 力模 型分析 得出金融产业集 群产生 的内在动力是市场需求 的推动 。国外学 者 P n i t 认 ad e l ta 为, 金融服 务业总是 以聚集的形 式出现并形 成金融 中心 , 并借 助于 S am提 出的成长模型 和新进入模 型对英 国金 融服务产 wr 业 的集群动态加 以分析 , 认为同一金融 中心 的不同金融部1 之 ' ] 间存在着相关性。集群发展的关键是集群内部各个环节 交易效 率 的高 低和交易 费用的大 小 , 高的交易 费用 、 过 太低 的交易效
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企业组织结构演变分析
业组 织 结 构演 变 的动 力和 方 向,指 出节 省 交 易费用 是企 业 组 用 。企业问的交易即企业之间由于交易而发生的一切费用总 织结 构演 变 的动 力 ,未 来 的企业 组 织结 构应 在 专业 分工 的基 和 ,企 业 内 的交易 费用 指在 企业 内部产 生 的除 了生产 成 本 以 础 上 建市场上买进投入要素和卖出产品,并确定使所有者福
利 极 大化 的生产 计 划 。
交 易 费用对 于 历史 上每 一种 主 要的 组织 结构 的演 化 进程 确 实起 着 关键 性 的作用 。节 省 交易 费用 成 为企业 在 不断 扩大
五常等人分别对交易费用进行了定义 。总体而言,交易费用 机 制 ,企业 不是 被看 作 一种 组织 ,而 是 一个 可行 的生产计 划
也 就是 交 易成 本 ,指 在完 成 一笔 交 易时 ,交 易双 方在 买卖 前 集 。 经 营者在 市场 力 量 的引导 下 , 根据 生产 集作 出生产 决策 ,
( 作 者 单 位 :金 堆 城 钼 业 集 团 有 限公 司计 划 生 育 办 公
共 创企 业美 好 明天 。
在生产生活 中攻坚克难, 创新驱动, 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品质 。 室;陕西
渭南
7 1 4 1 0 2 )
g u a n l / g u a n c h a , c o r n 管理观察 ・ 总第 5 2 1 期
一
外 的 那一 部 分成 本 ,这两 种 交 易 费用通 过 市场 和 企 业 内部
、
交 易费用 的涵 义
来 对 资源进 行 优化 配置 所付 出的成本 ,它们 都可 以由于经 济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 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力模型探讨
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力模型探讨作者:胡广阔史安玲来源:《商业时代》2010年第32期◆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从市场力、行政力、服务力和竞合力四个方面构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模型,以期为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关键词:产业集群驱动力模型集群化是发展壮大产业、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路径和现实选择。
当然,培育产业集群就需要相应的驱动力。
本文认为这种推动力量主要有四类,分别是市场力、行政力、服务力和竞合力。
这四种推动力量可以统归于两类,即内力与外力。
内力主要是竞合力、外力则包括以上所说的市场力、行政力和服务力。
另外,这四种力量也可以总结为:市场引导、行政推动、服务搭台、企业唱戏。
具体模型可见图1所示。
市场力市场需求的拉动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主要力量。
当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未满足时,必然刺激相应的生产要素组织生产,以满足这部分需求,当这些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聚集时,就形成产业集群。
另外,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健全的市场机制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关键条件。
当市场被条块分割,交易成本会变大,反之则变小。
只有当交易成本逐渐下降,分立的小规模市场则趋于融合,企业才会在更大规模的市场区域形成集聚。
市场的扩大和企业的集聚,又会导致专业化分工体系出现。
专业化分工与交易成本下降进一步推动市场扩张,市场外部性逐渐提升,使得区域对更多的企业形成吸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累积效应,最终导致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大规模发展。
行政力(一)制度供给在培育产业集群中提供的制度供给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是建立完善产权制度。
产权主要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支配权。
产权制度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
而现代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政府应督促、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产业集群替代一体化交易费用分析论文
产业集群替代一体化的交易费用分析【摘要】近年来,产业集群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美国有硅谷、128公路的电子产业群等;在法国有巴黎森迪尔区的网络业群、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业群等;还是在中国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主要基地的一大批的高度集聚和专业化的产业集群。
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问,为什么没有一个大企业替代众多的小企业?本文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分析后认为,组织成本过高是产业集群替代一体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产业集群;交易费用;组织成本1.产业集群与交易费用1.1 产业集群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标准的制定机构、产业协会、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等)构成的产业空间组织。
产业集群之所以出现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导致大量交易行为几乎无法进行;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资的沉没成本很高,单个的企业无力独自承担,因此需要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把相关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某项生产活动,这种形式就是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优点在于降低了交易费用,使得集群内部的信息可以充分流动,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也更加频繁,同时,企业间的紧密协作促进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1.2 交易费用的定义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科斯(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指出“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
通过价格机制‘组织’产生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关价格的工作随着出卖这类信息的专门人员的出现,这种成本有可能减少,但不可能消除。
在市场上发生的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
威廉姆森(williamson)对交易成本理论做了较系统的完善。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就是“经济系统运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或者费用”,并把交易成本分成合同签订前的成本和合同签订后的成本:合同签订前的交易成本是指“草拟合同、就合同内容进行谈判以及确保合同得以履行所付出的成本”;合同签订后的交易成本有以下几种:(1)不适应成本;(2)讨价还价成本;(3)建立及运转成本;(4)保证成本。
产业集群生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产业集群生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文章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动力机制,集群的动力包括生成动力与发展动力。
产业集群的生成动力源自资源禀赋、社会文化、政府支持、企业间的柔性合作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其发展动力来自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集群学习效应、凝聚效应等方面。
对产业集群生产与发展动力的研究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成发展动力国外关于产业集群生成动力的理论研究回顾早期的学者专注于对产业集群生成动力的认识和描述。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
他指出聚集形成的原因在于企业能更好地获取外部经济提供的利益和便利,这些好处包括提供协同效应和创新环境,共享辅助性服务支持和高水平的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平衡劳动需求结构和方便顾客等方面。
工业区位理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韦伯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现象。
韦伯强调了运输费用对集聚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当集聚所带来的好处能抵消或超过由此引起运费的增加时,集聚因子便会对工厂区位选择产生作用。
韦伯把产业集群的形成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依存会促使地方集中化;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其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化;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共用,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
韦伯还从运输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两个不同的途径分析了产业集群能够达到的最大规模。
基于交易特征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交易特征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竞争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可以促进企业协作、提高产业效率、扩大产业范围及其国际竞争力。
然而,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实现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交易作为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重要行为,直接关系到产业集群的效益和发展。
传统产业集群治理主要依靠政府干预与管理,而基于交易特征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需要深入挖掘产业集群内部交易特征,以此为基础和切入点,研究如何实现有效的产业集群治理。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交易特征的研究,探索一种基于交易特征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从而提升产业集群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产业集群、交易特征和治理机制。
在产业集群方面,将分析其内部组织结构、产业链、协同行为、竞争关系等因素,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在交易特征方面,将探究交易时间、交易规模、交易次数、交易价格、交易关系等因素,分析交易特征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在治理机制方面,将寻找交易特征与产业集群治理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基于交易特征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
本文的研究方法将采用实证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将通过统计学方法、回归分析等手段,探究交易特征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案例分析法将通过对某些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交易特征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出一种新的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实现更加有效的协作和合作,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增加效益。
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可以为其他企业或组织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汇聚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预期结果是建立基于交易特征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提升产业集群的治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具体来说,预期结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揭示交易特征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2. 建立基于交易特征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包括改进合作协议、完善信息沟通、深化企业合作等方面;3. 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基于交易特征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 ,交通通讯服务 的便捷和成本 的f 低 ,按理将 导致企业和机构 的区位 选j 趋于分散而不是 空间集聚 ,这 与我 们J 观察到 的实 际情 况不相吻合 ;第二 ,j 照企业竞争 低成本优势的理论逻辑 ,: 有国际竞争优 势的产业 区域应 该是那 要素成本较 低廉的区域 ,但事实上 ,: 什么在 国际市场 上具有竞争优 势的产 却多数是那 些高工资地区 ;第三 ,按J 要素禀赋 为基础 的优势理论 ,一个 地I 的要素禀赋优势将随着产业 区内企业 f
产 业集群 演进 的驱 动力模 型
l 、产业集聚影 响要素
影响产 业 集群形 成及发 展 的要 素 ,
空间: 不管是在T e 1 6 ) 的 htn n(9 6t = l I 农业区位论 中 , 还是 We e(9 9L b r12 ) 工业
资本形 成被视 为经济增长 的发动机 , 资 本 的地区分布和投 向影响着济 主体有追求 收益最 大化的倾 向 , 在垄断
区位论 中 ,空 问距离始终是一个 非常 重 要的要素 ,对 产业集群的形成起 着关键 作用 。从生产地 到消费地之间 的距离 不
学界没有统 一标 准。如 Masal 8 0[ rhl 1 9 )1 ( 从劳动市场 共享 、中间产 品投 入和技 术 外溢 三个要 素做 出解释 ;R t(9 11 ai 9) t1 认 为经济空间 、社会空间和地理空 间支撑 着产业集群 的存在和发展;P r r19 )】 ot ( 8t e 9
产业集群研究中 , 成为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研 究的重要理论 , 很好地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与分工演进的规律。 然而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企业赖 以生存 的 经济环 境发生 了改变 ,产生新 的现象令 人 困 惑 ,以至 于不少 学者认 为交易 费用理论 存在 缺陷。如 :吴德进(0 4[在其博 士论文 中就 2 0 )I 总结 出交易 费用理 论不能 解释 的三种 现象 :
劳动力 、资本 、技术 、空 间 、资源 、政
府 干预 等 因素 的作 用 下 ,受 到 不 同大 小 、方向 、作用方式的影 响力量的共 同 作用 ,引起交易费用上升或 下降 ,企业 受利益的驱动 ,作 出投 资 、增产 、协作 等决 策 ,进而 引致产 业 的集聚和扩 散 。 较为合理地解释 了交易费 用理 论应 用中
的上述 困惑 。
件 、相关及支撑产业 、企业的战略结 构 与竞争和 两个附 加要素 :机 遇和政 府 ; 彭澎(0 7[1 2 0 ) 认为影响产业 集群生成的 “ 主要 凶素共有 五个 :区位禀赋 、产业特
性 、市场需求 、企业 家和机遇 。虽然 波
有 重要的作用 ,这 种影响即使在直接作 用消失之后仍然存在 。Masal 8 1 r l 19 ) h (
交易奏用积角下的
产业集群演化的驱动力檩型
文/ 彭志群 赵 坚
业 集 群 是 经 济 发 展 中 的 一 个
,
重要现象,被普遍认为是区域经
济的新增 长点 。因而 , 相关的研究 己成了地区
或国家竞争力研究 以及 区域经济研 究重要的前
沿课题。 自Mas a (8 0( rhl 19 )1 l 开展产业集群研究 以来 , 各领域的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产业集群 的形 成机 理 、 竞争优势 、 演进机制 、创新动力 以及其与区域 经济增长 的关 系等。 众多经济学 研究人员站在 自己的学术 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现
现 镇 M DR L G 0/ : 代乡 O E VL E082 NI 2 1 A
不断增加而 削弱 ,从而导 致要素价格上
扬 ,产业集群 区的吸 引力降低 ,竞争优 势消失 ,但更多 的实 际情 况似乎并不如
此而是相反 。
这些 问题 从表 面看似 乎 很有道 理 , 实 际上是对 交易费 用理 论的片 面理解 。 本文提 出一个基于交 易费用理 论的产业 集群演化驱动 力模 型 ,模型将 企业置于
象。 We e(9 9 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 如: b r12 )
阐释了产业集群现象 K u n (9 1(通过其 rg mn 19 ) 。 新贸易理 论 , 发展了集聚经济观 点 , 并通过数 学模 型分析 , 汪明了工业集聚将导致制造业 中 心区的形成; ot (9 8( P r r1 9 )I e 将产业集群作为一 种 创新 系 统 以分 析 其竞 争 优 势 。从 COa e s (9 7( 提 出交 易费用理 论后 ,S ot1 8 、 1 3 )1 j c t 9 6 (
中也提到 “ 导致工业地 区性 分布的原因
很 多 ,但主要是 自然条件 ,如气候和土 壤 的性质 ,附近有矿 山和采石场 ,或是
水 陆交通便利” 。 劳 动力 :人 是国民财富 的重 要组成
特 的理论在全球传播很 广 ,但该理论 的
分析主要集 中于宏 观层 面 ,研究 的对象
大都是发达国家相 对比较 成熟的产业群 落。本文立足于我 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 设初期 , 从企业的 角度研究集群现 象 , 充分 考虑 制度 、 文化与经济条件 的差异 ,
息的扩散 ,同时也促使劳动 力自身素质
的角度 ,将空间 、资源 、劳动 力、资本 、 技术 、政府 干预等要素流动为 主要 分析 对象 ,构 建产业集聚理论分析框 架 ,研 究产业集群形 成及演化模 式 。
不断提高 ,降低 企业培训成本 。
资本 :在 新古 典经 济增 长理 论 中 ,
在 已有研 究的基础上 ,主要从要素流动
部 分 ,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 的关键 。一 定 区域内的企业集聚 ,容易形成供给充
足 的劳动 力市场 ,使得集群 内每个 企业
在劳动雇 用方面有充分的弹性 ,保障企
业长期需求 的数量与结构 。另外 ,集 群 内劳动 力的流动一方面促进 了技术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