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进展.
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关于不发达的开放性解读
作者:杨雪冬 文章来源:编译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22
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是本世纪50年代在拉丁美洲兴起的诠解外围资本主义的不发达状态成因的多种理论总称。这些理论以拉丁美洲为分析模本,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宏观背景,采取的是马克思主义或者左派的研究方法,目的是分析资本主义在外围地区的真实作用以及找到解决外围地区不发达状态的道路。60年代是依附理论的鼎盛时期,其影响不仅在地域范围内扩展到除拉美外的许多不发达地区,而且在学术范围上也被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的学者所接受。依附理论在同二战后一度红火的现代化理论的对抗中占据了优势。70年代后,随着不发达地区内部发展道路的差异明显,尤其是东亚“四小龙”以及一些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的出现,依附理论逐渐式微,开始处于理论的守势和自我调整状态,但并没有退出理论舞台。进入90年代后,全球化进程日益明显,资本全球扩张带来的消极后果引起了更广泛的注意,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验证了依附理论的某些看法,这在某种程度上再次肯定了依附理论的理论价值。因此,梳理一下依附理论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不发达地区的现代化道路不无裨益。
依附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帝国主义跨国公司的扩张与拉美国家大规模工业化进程的汇合。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资本主义逐渐由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了以跨国公司为支柱的跨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第一,世界资本主义在大垄断资本的集中化、集团化、中心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第二,垄断与国家的关系日益强化,以至于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资本输出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心国家在外围国家工业部 门的直接投资(及其所包含的技术进步成果的传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政治独立;第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加强了经济、政治和军事合作。与此同时,在早已获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工业化进程也由自主的民族主义发展阶段过渡到了以外资为动力的依附性发展阶段,这种发展造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导致政治上民族民众主义时代的终结和官僚权威主义时代的开始,同时也意味着依附形式的变化和依附程度的加深。面对这种变化,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和拉美经委会的发展主义理论(也称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由于对新的历史现实缺乏解释能力而相继陷人危机。
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主要观点
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简述现代化理论从萌芽至成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至20世纪初。
这一阶段以总结和探讨西欧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为主,其中主要的学者有圣西门、孔德、迪尔凯姆和韦伯等。
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时期。
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经典现代化理论体系,主要学者有社会学家帕森斯、政治学家亨廷顿等。
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一些学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瞩目于不发达国家不发达现象及其原因,提出了分析“中心-外围”结构产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如“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
因此,研究现代化除了要重视经典现代化理论外,也不能忽视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
1951年6月,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上,大家讨论了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会者认为,使用“现代化”一词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比较合适的。
1958年,丹尼尔·勒纳出版《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一书,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现代化。
1959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比较政治委员会召开了政治现代化讨论会,随后出版了《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阿尔蒙德和科尔曼,1960)。
60年代西方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现代化研究专著,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
例如,《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主义宣言》(罗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布莱克,1966),《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埃森斯塔特,1966),《现代化:增长的动力》(维纳,196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等。
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
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仍然是由资本主义尤其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主导的。
因此,研究全球化,离不开对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扩张的分析。
国外一些学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瞩目于不发达国家不发达现象及其原因,提出了分析“中心-外围”结构产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堪称此种理论的典型代表。
一、依附论概述(一)依附论的产生及其理论渊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亚非拉国家虽然先后摆脱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统治,建立了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但是并未从此走上富裕富强之路,它们在经济上依然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
依附论就是基于解释这种现状,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其外围并受剥削与控制的现状而产生的。
战后拉美经济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更为鲜明,因此,依附论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在拉丁美洲产生并发展起来是再自然不过了。
与帝国主义理论主要研究帝国主义中心的扩张过程和对世界的统治不同,依附论研究更侧重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居于外围的国家,主要研究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对外围国家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及外围国家的变化对世界资本主义积累总进程的影响。
从这一点来看,可以把依附论看做帝国主义理论的补充和有机组成部分。
的确如此,依附论有时也被称为“新帝国主义理论”。
关于依附论的理论渊源,不可否认的是,它首先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同时也借鉴了结构主义分析方法。
西方流行的现代化理论则构成了依附论的“反题”。
一般认为,依附论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拉美经委会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提出的早期依附理论或不发达理论,其间接来源则是德裔学者安德烈·冈德·弗兰克,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的殖民地资本主义理论。
(二)依附论的中心议题和主要观点作为批判性解释外围国家和地区“依附”发展特点的理论,依附论把外围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中心议题。
第10章 激进主义的经济学说2
阿明的著作: 《世界规模的积累》(1970年)、 《不平等的发展》(1973年)、 《帝国主义的危机》(1975年)、 《帝国主义和不平等的发展》(1976年) 《价值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1977年) 《今日阿拉伯经济》(1982年)
第二节 依附论的主要观点
一、依附的界定:从桑托斯到巴兰
1、依附并非像人们经常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外 部因素” 桑托斯的《帝国主义与依附》对依附概念 的形成作了具体论述,认为依附并非像人们经 常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外部因素”。 “在分析巴西危机时,我们将力图指出它 本身所特有的运动方式。产生这一运动的国际 形势只被看作一般条件,而不是民族进程的 ‘造物主’,因为国际形势影响本国实际的方 式是构成本国实际的内部成分所决定的。”
三、不发达的发展论:弗兰克
1、宗主(中心)——卫星(外围)以及卫星国内的中 心——农村双重结构格局下,第三世界不可能取得真 正自主的发展
“这种发展是正处于目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 结构之内,看来也注定是有限的或者不发达状况的发 展”,亦即“不发达的发展和发展的不发达”。因此, 今天最不发达和看来最封建的地区,是过去与宗主 (中心)联系最密切的地区。反之,当卫星国同其宗 主国的联系削弱时才能使其经济得到最大发展。
5、阿明简介 萨米尔· 阿明(Samir Amin1931—— ) 埃及著 名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的颇 负盛名的学者。1931年生于开罗。1957年毕业于法 国巴黎大学,获经济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至1960 年担任埃及经济发展组织的高级经济学家。后来,一 直在国外工作。1960年至1963年担任马里政府计划 技术顾问;1963年起先后担任过法国普瓦蒂埃大学、 巴黎大学和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的教授和设在达喀尔 的联合国非洲经济开发与计划研究所所长。 1980年 起担任联合国未来非洲战略局负责人。
依附论
阿尔特巴赫教育依附论思想的影响与意义
第一,阿尔特巴赫的依附论思想丰富了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
第二,阿尔特巴赫的依附论思想拓宽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视野,
把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带人国家交流的平台中
第三 , 阿尔特巴赫的依附论思想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更多省
思的空间
七、依附论研究范式的贡献
第一,拓宽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视野。依附论流派的出现, 将原来以名族国家为分析单元的比较教育研究的视野拓展
(二)第三世界国家与工业化国家教育的不平等关系
阿尔特巴赫指出了第三世界国家与西方工业化国家在 教育上存在着不平等关系,即第三世界国家在教育方面 受控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在世界学术系统中处于依附地 位。
教育方面:包括学校教育和课程的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分布, 学校办学思想、管理模式和教学语言等。
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不断深化。
依附理论最早是60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的,是在对西方新
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的批判中形成的。最早是由普雷维什
(阿根廷)提出的。
二、依附理论的理论渊源
( 1)它首先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同时也 借鉴了结构主义分析方法。
(2)一般认为,依附论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拉美经委会
国家的支配作用,而忽视了边缘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文
化传统中的惰性因素等。即使他们承认依附国在依附过程 中有着自己的主动性,也不过是来自少数社会上层人物和 政治精英,这些人物只不过是中心国家的代理人。
启示——超越依附,走向共生
第一,国际视野:比较教育的研究的着眼点 比较教育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国际视野形成的产物,国际视 野是比较研究先天就具有的特性,而借鉴他国、增进国际 理解的学科使命也要求这一学科的研究者自觉地以国际视 野作为展开研究的着眼点。
依附理论
鲍尔比|John Bowlby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937 更新时间:2011-6-25鲍尔比(John Bowlby,1907-1990),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
生于英国伦敦一外科医生家庭。
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心理学。
1933年在伦敦完成其医生资格训练后,专攻儿童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
1946-1972年以陆军精神病学家的身份长期在塔维斯托克诊所和人类关系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儿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医疗、教学和临床研究。
在关于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上,提出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认为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的真实经验对人格障碍和神经症的影响被大大低估,便重点研究与父母隔离时间较短或较长幼儿的反应。
1954年开始创建一种新的综合人类学、控制论、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框架,探讨儿童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
他从人种学角度看待儿童心理发展,认为只有考虑人类行为的适当环境即进化的基本环境,才能认识人类的行为。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为保护弱小免受威胁,婴儿需要和父母保持接近,这种依恋行为是促进和维持与养育者亲近的姿态和信号。
婴儿的啼哭和微笑是最明显的依恋信号。
依恋行为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
他把儿童的依恋行为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对人的无差别反应阶段(O个月~3个月);(2)反应集中于熟人阶段(3个月~6个月);(3)积极的接近寻求阶段(6个月~3岁);(4)伙伴行为阶段(3岁至儿童期末)。
他认为,孤独是人生的最大恐惧之一。
从整个人类历史看,依靠同伴的帮助,人类才能抵抗危险,战胜各种天敌。
婴儿最初的依恋实际上相当于小动物的"印刻"行为。
当他们与亲人分离时,会产生焦虑。
因此对儿童早期发展来说,最严重的环境剥夺就是剥夺儿童与亲人交往的机会。
鲍尔比及其追随者所作的大量关于依恋行为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对家庭及各种社会福利机构的儿童养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依附理论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依附理论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一、概述依附理论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旨在揭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不平等权力结构的现象。
自其诞生以来,依附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
该理论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权力与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
依附理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悲观的“古典依附论”到乐观的“依附发展论”的演变,逐渐从一种宿命论的观点转变为承认依附与经济增长之间复杂关系的新视角。
依附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存在一个中心—边缘格局,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世界经济的中心,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世界经济的外围,受着发达国家的剥削与控制。
这种格局不仅存在于国际体系之中,也存在于一个国家内部,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收入分配等问题产生深远影响。
依附理论提出了三个假定概念:单一的资本主义世纪市场、不等价的交换与二元社会结构,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依附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早期的依附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和政治依附,认为这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随着依附理论的深入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认为即使在没有外部依附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可能因为内部结构的缺陷而无法实现自主发展。
最新的依附理论发展阶段则强调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对发达国家技术和资本的依赖,从而失去自主发展的能力。
依附理论对于理解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该理论否定了西方主流学术界关于“存在一个普遍的现代化模式”的论断,指出不发达国家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后出现的中心—边缘格局。
依附理论对于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北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同时,依附理论也与其他理论进行了对话与融合,为解释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依附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依附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繁荣与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依附理论是许多学者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范式。
本文将介绍依附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启示。
依附理论的基本概念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也称依附论、附加论,是20世纪50年代左右在拉美兴起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理论。
依附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经济体系受到发达国家经济体系的支配和操纵。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发达国家的限制和控制,他们被迫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受制于发达国家的外部依赖性。
依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启示依附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及其困境是由于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依赖和控制所致。
依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启示是:首先,发展中国家需要摆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依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困境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经济发展过程早期过多地依赖出口。
为了摆脱这种情况,在经济体系中要加大投资力度,减少对外部副产品市场的依赖程度,优化经济结构,加强贸易保护产业,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扩大内部市场的规模,使其在整个全球市场中具有更强大的话语权。
其次,发展中国家需要注重自主发展。
依附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是因为他们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处于被支配和控制的位置。
为了摆脱这种束缚,必须实施自主发展战略,努力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力,培养国内人才,研发新的科技产品,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保持独立性,以突出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权。
最后,发展中国家需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体系。
依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困境不是由于全球经济体系的存在而致,而是由于他们缺乏在该体系中的主动参与。
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体系,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和互助来消除发展中国家的外部限制,改变单向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将全球经济体系逐步转变为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体系。
依附论的概念
依附论的概念依附论,也称为依附心理学或依附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人类的依附行为和心理需求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
依附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发展而成,后来由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依附论主要关注人类早期的亲子关系,认为个体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连接对个体的发展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依附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类具有自然的依附需求,这种需求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有关。
个体在早期的成长过程中,会不断试图与主要照顾者发展安全的依附关系,以获得情感支持、抚慰和安全感。
这种早期的依附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涉及到情感、认知、社会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依附论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依恋类型:依附论认为个体的依恋类型会对其后续的关系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依附论将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不安全型和避回型等几种。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会积极主动地寻求亲密关系,同时也更容易适应和应对生活的变化和挑战。
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避回型依恋的个体则倾向于远离亲密关系,保持距离。
2. 依附行为:依附论强调亲子关系中的依附行为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会通过寻求关注、抚慰和安全感等依附行为来与主要照顾者建立情感连接。
这种依附行为包括寻求接触、哭泣、保持亲密接触等。
通过这些依附行为,个体能够得到主要照顾者的关注和抚慰,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机会。
3. 依附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依附论认为,早期的亲子关系对个体依附关系的建立和维持至关重要。
主要照顾者的关注、抚慰和回应能够给予个体安全感和满足感,进而促进个体的积极发展。
相反,主要照顾者的忽视、冷漠或不可预测的回应可能会导致不安全依恋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4. 依附关系的影响:依附论认为,早期的依附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交关系和人际互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安全的依恋关系可以促进个体的自尊、自信和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个体在社会中的融入和成功。
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
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仍然是由资本主义尤其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主导的。
因此,研究全球化,离不开对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扩张的分析。
国外一些学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瞩目于不发达国家不发达现象及其原因,提出了分析“中心-外围”结构产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堪称此种理论的典型代表。
一、依附论概述(一)依附论的产生及其理论渊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亚非拉国家虽然先后摆脱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统治,建立了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但是并未从此走上富裕富强之路,它们在经济上依然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
依附论就是基于解释这种现状,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其外围并受剥削与控制的现状而产生的。
战后拉美经济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更为鲜明,因此,依附论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在拉丁美洲产生并发展起来是再自然不过了。
与帝国主义理论主要研究帝国主义中心的扩张过程和对世界的统治不同,依附论研究更侧重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居于外围的国家,主要研究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对外围国家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及外围国家的变化对世界资本主义积累总进程的影响。
从这一点来看,可以把依附论看做帝国主义理论的补充和有机组成部分。
的确如此,依附论有时也被称为“新帝国主义理论”。
关于依附论的理论渊源,不可否认的是,它首先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同时也借鉴了结构主义分析方法。
西方流行的现代化理论则构成了依附论的“反题”。
一般认为,依附论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拉美经委会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提出的早期依附理论或不发达理论,其间接来源则是德裔学者安德烈·冈德·弗兰克,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的殖民地资本主义理论。
(二)依附论的中心议题和主要观点作为批判性解释外围国家和地区“依附”发展特点的理论,依附论把外围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中心议题。
依附理论浅述
依附理论浅述二战以后,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外一部分经济学家将研究视角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转到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视域下,分析得出当今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发达,是因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其的制约与剥削,而其又不得不始终依附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依附理论经济学家们对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出依附状态阐述了其观点,依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但仍有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发展。
标签:依附理论;政治经济学;不发达政治经济学20世纪40年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
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只有一小部分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并跻身于第二世界,而大多数仍处于较为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当中。
在西方以研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为主流的经济学当中,一小部分经济学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试图寻找出各第三世界国家走出贫困的出路,创立和发展了一种新的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理论,即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以弗兰克、萨米尔·阿明、多斯桑托斯为典型代表,其主要观点是,他们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看作为“宗主——卫星”或“中心——边缘”的关系,各卫星国家或边缘国家的发展始终是建立在对宗主国家或中心国家的依附关系上的,即卫星国家或边缘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始终受到宗主国家或中心国家的制约。
一、贡德·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理论”弗兰克认为,对当今第三世界国家,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必须要明确两个基本概念,即“未发展”和“不发达”。
所谓“未发展”指的是发展前的阶段,即蒙昧的、愚昧的状态;而“不发达”则是指发展中国家处于受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控制与剥削的这一阶段。
当今的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所处的正是“不发达”的阶段,造成这些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原因则是发达国家。
依附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进展
依附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进展【内容提要】从发展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依附理论是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中影响重大的一种理论。
这一理论经历了从悲观的“古典依附论”到具有乐观色彩的“依附发展论”的演变。
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克和阿明对古典依附论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卡多索和埃文斯的观点则是“依附发展论”的代表。
“依附发展论”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发展问题的理论视角。
【英文摘要】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sociology, this essaygiv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dependency, emphasizingthat it evolves from pessimistic classical theory ofdependency to new optimistic theory of associated- dependent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thejatter can be used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china'sdevelopment research.【关键词】依附理论/发展历程/中国发展问题dependent theory/history/china's development issues【正文】在世界体系论和全球化观点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的今天,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经济格局和权力结构的影响。
厘清依附理论的演变过程和新近发展成果,探讨其在中国发展中的应用,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依附的悲观看法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克与阿明对依附理论进行分析,第一步就是检视20世纪初期霍布森的观点。
霍布森坚持认为,发达国家通过向不发达地区输出资本、积累资本的制度,通过经济扩张和政治统治的结合,甚至通过使用军事资源来维护对不发达地区生产活动的控制,建立起了发达世界与不发达世界的不平等关系。
比较教育中的依附理论研究
比较教育中的依附理论研究席春玲[摘要]文章介绍了依附理论在拉丁美洲的产生、发展,依附理论的分类及其各1自强调的重点。
关于该理论在比较教育中的运用,主要介绍了比较教育中依附理论的关键性概念如“中心”与“边缘”、“不平等”的世界教育和新殖民主义等。
依附理论虽然也存在自身不足,但无论运用其分析世界或国内的高等教育、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方面都会给我们以启示。
[关键词]依附理论;比较教育;应用[作者简介]席春玲,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女性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广州511450)一、依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依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在拉丁美洲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该理论强调从资本主义体系中外围国家的角度来研究帝国主义问题,认为帝国主义现象包含了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两个方面:向外扩张的经济中心和作为扩张对象的附属国。
依附概念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落后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析以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依附最初是指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扩张。
具体来说,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济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这一依赖关系的结果就会使一些统治国能够借此扩展和加强自己,而另外一些国家也有扩展和自身的加强,但这仅是前者扩展的反映,这种相互的依赖关系就呈现依附的形式。
依附状态导致依附国处于落后和受统治国剥削的局面。
依附关系制约一国内部的经济结构,打破依附状态的唯一办法是改变内部结构,而不是将内部结构与外部影响隔绝开来。
依附的基础是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使某些国家的工业获得发展,同时限制了另一些国家的工业发展,使后者受到由世界统治中心控制的增长条件的制约。
早期帝国主义理论只是研究了帝国主义中心的扩张过程和对世界的统治,依附理论则研究这种扩张的后果,不仅研究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对外围国家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也关注外围的变化对资本主义积累总进程的影响。
依附理论的特点就是把依附现象既放到帝国主义理论的总框架中来考察,又把它作为帝国主义总进程的一个特殊现象来研究。
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 ,从发展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依附理论是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中影响重大的一种理论。
这一理论经历了从悲观的“古典依附论”到具有乐观色彩的“依附发展论”的演变。
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克和阿明对古典依附论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卡多索和埃文斯的观点则是“依附发展论”的代表。
“依附发展论”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发展问题的理论视角。
依附论从一种经济与政治的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论证当代发展中的边缘国家与西方发达中心国家之间的发展问题,因而,从一种学科角度上讲,依附论应划归为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种理论流派。
二战后,先前欧洲中心国家所殖民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先后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建立了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但从经济上分析,这些国家要么是不发达,要么是在经济上附属于西方发达国家。
对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这种现状的经济学理上的解释就应运而生,不发达与依附理论(the Dependency Theory)由此产生。
在20世纪6、70年代,依附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流派中的一种激进的学说。
依附理论由阿根廷学者劳尔·普雷维什(raulprebisch)在20世纪60-70年代最先提出。
该理论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是一种依附、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
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中心--外围层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经济的外围,受着发达国家的剥削与控制。
该理论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之一。
从悲观的“古典依附论”到乐观的“依附发展论”依附理论对于理解古典的依附是有用的。
可是,很显然,需要重新考虑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动力问题。
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应,一种较新的知识传统在发展,这一传统特别集中在费尔南多·卡多索(femandocar doso)和恩佐·法莱图(enzo faletto)的著述中。
对多斯桑托斯依附理论的总结与思考
对多斯桑托斯依附理论的总结与思考一依附理论的提出背景和理论渊源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表现在:1)资本主义逐渐由垄断资本资本主义过渡到了以跨国公司为支柱的跨国垄断资本主义。
从而,帝国主义呈现出世界资本主义高度一体化,中心国家在外围国家直接投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政治和军事合作等。
2)拉丁美洲的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过渡到以外资为动力的依附性发展阶段。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和拉美委员会的发展主义理论已经无法解释既有的历史现实。
这个时候,一批巴西左派的学者开始用依附的概念来解释拉美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所发生的变化。
好多同时期的学者便纷纷开始系统地研究依附问题。
此时,多斯桑托斯领导的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也一直关注依附的问题。
依附理论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落后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析,列宁对落后国家特别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研究,以列宁为代表的帝国主义理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和革命性质的分析等。
但最直接的来源是拉美经济委员会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研究拉美国家大规模工业化进程考试之前金融资本占统治地位时期的依附现象,提出的早期依附理论或拉美经济委员会的不发达理论。
他们认为,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核心—边陲格局,核心国家控制和剥削边陲国家。
依附理论年的间接来源是弗兰克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研究拉美殖民地时期依附形式时提出的殖民地资本主义理论。
这些都为依附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多斯桑托斯的依附理论《帝国主义与依附》是多斯桑托斯关于依附理论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他对依附的定义是:依附是这样一种状况,即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
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济之间以及这些国家的经济与世界贸易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但是结果某些国家能够扩展和加强自己,而另外一些国家的扩展和自身加强仅是前者扩展——对后者的近期发展可以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的反映,这样的相互依赖关系就呈现依附的形式。
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比较
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比较一、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观点现代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其后迅速向其他国家传播。
这一时期正是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现代化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是:受战争创伤的国家如何发展和复兴,战后摆脱殖民统治的新兴独立国家与地区如何建设。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研究主要提出了以下三种观点:一、将所有国家划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现代化就是“传统型”国家向“现代型”国家迈进的过程;二、认为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内部,而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不顺利,根本原因也是来自内部的障碍。
三、认为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地具有现代化国家的特征。
这一阶段形成的现代化的理论通常被称为经典现代化理论。
依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主要由拉丁美洲的现代化研究的学者提出的,这一理论对经典现代化理论发起了强劲的挑战。
支持依附理论的学者认为,世界分为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处于中心的国家是早发的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外围的国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外围国家的发展依附于中心国家,形成了一种依附关系,而这种依附关系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在这种依附关系中受益,发展中国家受害。
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发达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
世界体系理论由美国学者沃勒斯坦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
沃勒斯坦采取了新的观察视角,他认为民族国家并不是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基本单位,而具有结构性经济联系和各种内在制度规定性的、一体化的现代世界体系才是考察16世纪以来社会变迁的唯一实体。
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复合体。
经济体是整个世界体系的基本层面,是政治体和文化体存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联系,逐渐一体化,并且一体化过程中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所以最终将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一体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现代化理论的优缺点经典现代化理论是现代化研究的肇端,是最早被提出的,也是受之后所提出的各种现代化理论抨击最多的,但它对现代化研究观点就真的没有可之处吗?肯定不是的。
地方依附的近新研究进展与评述
地方依附的近新研究进展与评述作者:徐梦洁龚敏飞吴红梅路刘洪曹雪芝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34期摘要对近年地方依附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地方依附的维度、地方依附的测度、地方依附的尺度、地方依附的前因后果和研究成果的应用等5个方面加以阐述。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在概念体系、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本土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最后,展望了我国特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地方依附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地方依附;研究进展;评述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4-278-08人与地方之间存在关联,随着人们对地方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会不断将意义和价值赋予地方[1]。
研究人员最早注意到这一点是处于观察人们的思乡情结,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不断对其进行探索。
Wright[2]首创敬地情结(geopiety)一词,用以表示人对地理空间产生的深切敬重之情。
1974年华裔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3]提出恋地情结(Topophilia)这个概念,其后Relph[4]又提出地方感(sense of place)一词,类似的概念还包括地方依附[5]、社区(community)依附[6]、邻里依附[7]、与自然的关联[8]等等。
直至Williams等[9]于1989年以定量方法验证了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的维度,地方依附这个概念才为研究人员广泛认可,成为最常用描述人地关联的术语。
对地方依附的界定,可以从地方和依附这两个术语着手。
地方(place)不仅具有地理上的含义,还兼具人文和社会心理的内涵,是社会和文化意义的载体[2]。
段义孚[10]指出地方与空间(space)具有不同的含义,空间可以用矢量精确表达出来,但只有在人们赋予空间意义之后,空间才能转变为地方。
Relph[4]认为地方包括三种成分:物理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其心理意义。
依附的概念源于依附理论[11],该理论描述了婴儿与其父母之间的感情联结(bonding)。
依附论名词解释
依附论名词解释依附论:又称“外围——中心论”,一种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学说。
产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根廷的劳尔·普雷维什、埃及的萨米尔·阿明、英国的A.G.弗兰克和美国的I·沃勒斯坦等。
他们认为,世界被分为中心国家(发达国家)和外围国家(发展中国家),前者在世界经济中居支配地位,后者受前者的剥削和控制,后者依附于前者。
由于中心与外围之间国际地位的不平等,导致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
各国学者对于如何解决这种不平等的依附的观点大相径庭。
依附论是企图解释经济发达和不发达原因的一种思想学派。
该理论虽然包括一大批体现多种概念和方法的论著,但所有依附论作家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把不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看成是由外部力量制约的,也就是说,是其它的较强大的国家在统治着不发达国家。
这使依附论思想家都采用一种流通论的方法(参看流通条目)。
他们认为可以从交换中的支配关系出发来解释不发达的原因,这就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几乎排斥在外了。
依附论思想家认为“剩余”是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从不发达国家那里榨取来的。
不发达国家所以贫穷和不能发展,就是因为它得不到自己的“剩余”。
这种“剩余”相应地被掠夺、被投资到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去了,而这正是这些国家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依附论断定,这种既榨取又盗用的双重性,既造成了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又使这种不平等永久化。
从历史上来看,“宗主国”对殖民地的掠夺和抢劫是宗主国发展和殖民地停滞不前的最初原因,而这同一个原因则造成今天的不发达现象。
对据以榨取和盗用剩余的确切机制的描述,在上述论著范围内也各不一致。
属于最早提出依附论之列的人有巴兰和弗兰克,他们强调剩余榨取是世界最初成分富国和穷国(或地区)的原因,榨取是国家之间而不是阶级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方面。
虽然他们并不特别关心描述榨取和盗用过程的机制,但人们可以从他们的分析中推导出这样一点,即殖民时代的榨取主要表现为直接盗用产品(掠夺和抢劫),而现代的榨取则表现为将利润收回本国。
教育依附性.
教育的依附性一、依附理论的产生(一)产生及发展历程依附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诞生于拉丁美洲的一种理论思潮。
它从世界体系的宏观背景来分析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发达状态的原因,特别试图以拉丁美洲、非洲等发展中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现代化发展理论为批判对象,探讨外围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成因及其对策的理论。
依附理论开始被应用到教育中,是在反对以教育经济化为基础的发展教育学。
1974年,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卡洛伊出版了《作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教育》一书,这标志着依附论开始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流行。
1984年,巴黎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比较教育代表会议上,其中心议题是讨论教育的依赖问题。
其中,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研究所所长德博维(M.Debeauvais)就曾着重强调指出,不发达国家的依附就教育而言是不平等的关系,是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技术和政治上由工业化国家主导的关系,这标志着教育依附论已经成为世界比较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反对无批判地接受所谓教育上的国际合作。
(二)依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性人物包括普雷维什(Raul Pre- bisch)、巴兰(Paul A. Baran)、弗兰克(Andre G.Frank)、阿明(Amin)、桑托斯(Dos Santos)和卡多索(Cardoso)等长期关注第三世界发展的社会学者。
因为观点的差异,其内部又分为以桑托斯(DosSantos)等为代表的“正统主流依附理论”、以卡多佐(Cardoso)等为代表的“改良主义依附论”、以弗兰克(Aadre G. Frank)等为代表的“激进主义依附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最初仅限于探讨经济、社会问题的依附理论很快被教育学者所接纳,并成为透视第三世界教育问题的重要分析工具。
教育依附论者大多持新马克思主义立场,主要包括卡诺伊(Martin Carnoy)、阿洛夫(Robert. F.Arnove)、保尔顿(Rolland Paulston)、韦勒(HansWeiler)、莱文(Henry Levin)、鲍尔斯(Bowles)和金提斯(Herbert Gintis)、剀利(G.P.Kelly)、阿普尔(Michael Apple)、阿尔特巴赫(Philip.G.Altbach)、许美德(Ruth Hayhoe)等北美学者,英国的伯思斯坦(Bernstein)和杨(Yang),意大利的格莱姆西(Greims),拉美的曼弗雷多·贝赫(Manfred Berger)、弗莱雷(Paulo Freire),法国的玛丽安·巴斯蒂(M. Bastid),日本的马越彻(Toru Umakoshi)、阿部洋(Hiroshi ABE),乌干达的马兹鲁伊(A. A.Mazrui)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附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进展依附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进展在我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西方当前的民族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已经逐渐被介绍,并且被一些学者引用,不论从观点上还是从研究方法上都是如此。
然而,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对它缺乏透彻的了解,以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得不够全面有关。
本文希望通过通过葛兰西学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介绍和分析,加深中国学者对该派理论的认识。
葛兰西思想与葛兰西学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葛兰西学派主要是指,西欧(美洲和日本也有少数)的一些把欧洲马克思主义先驱——葛兰西的理论——用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者。
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起源、发展和动力,尤其是未来可能替代现存全球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
该学派的研究论著涉及: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国际化,国际层面的社会领导(霸权)和统治,跨国阶级和集团的构成与经济力量,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其他有助于确定20世纪全球政治性质的问题(注:StephenGill,"HistoricalMaterialism,Gramsci,andIPE",seeCraigN.Murphyan dRogerTooze,TheNewIntl,PoliticalEconomy,Boulder:Colo.1991,P54.)。
由于美国的霸权理论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占支配地位,因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往往被忽视。
葛兰西学派学者认为,这种状况是由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机械地和非历史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和理论造成的,特别是那些总是不断地预期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马克思主义的原教旨主义”理论。
这些理论分析与在东欧苏联集团和西方世界所发生的一些现象不相符合,使得西方新一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兴趣。
因此,他们认为必须用一种非教条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研究全球政治经济关系。
基于上述考虑,西欧一些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学者重新创造性地思考了历史唯物主义,开始尝试建立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在这些学者看来,葛兰西的思想已经提供了建立一种普遍、全面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方法论。
在葛兰西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理论既符合批判流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求,又是对教条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突破。
它超越了目前争论中的国际关系两大理论(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框架,同时保留了这两大理论(不论研究方法是历史的还是结构的)传统中的洞察力。
葛兰西在对现代意大利历史的评述中,既论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体系,又用同一框架和相同的概念论述了20世纪初国家中的政治,并且用一种开放的、与教条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方法论(主要是强调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社会形态,以及其中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领导权等问题。
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的葛兰西,从资本主义并未像预期的那样走向灭亡的事实和西方工人运动发展遭受的挫折,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观点做出了修正和发展。
葛兰西的思想对当前西欧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强调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
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批判了布哈林的粗糙历史唯物主义观(主要是布哈林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普及手册》中表述的观点),认为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祛除了辩证的观点而引入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自上而下的唯心主义”,象19世纪的实证主义者一样把自然科学的范畴应用于人类行为,把辩证法简化为机械的力量平衡法则(注:《“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葛兰西》,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
)。
他指出:“普及手册中所体现的哲学或许要被称为实证主义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物理和自然科学方法中常规逻辑的采纳。
因果法则和对规律性、规范性和统一性的追求取代了历史辩证性……用机械术语来说,结果决不能超越原因或原因体系,因而(这种哲学)除了完全粗糙的经济主义外没有任何发展。
(注:Gramsci,PrisonNotebooks,N.Y.1971,P473.)”葛兰西在对布哈林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意大利唯心主义者克罗齐的思辨思想,强调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他认为:1、存在与意识间的相互作用是历史的、具体的和复杂的矛盾对立统一,不存在永衡不变的机械式的作用规则;必须解释物质条件的变化如何在人的意识上产生非物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未来的物质发展过程;2、历史发展是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破坏力就是创造力”;3、在对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关系的理解上,不能把物质世界的现象机械地应用到人类活动。
历史的发展遵循可能的必然,但不能预测结果。
葛兰西主要通过对辩证法的这3个方面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再阐述。
葛兰西反对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存在直接的决定关系和对应关系,他引入思想对历史的影响和个人意志的推动作用等观念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理性和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力量是社会领导权(hegemony 霸权(注:“领导权”一词与霸权理论中所用的“霸权”一词相同,但两者的意思有差别。
葛兰西所指的领导权是物质力量领先、思想上的认同和制度上的相对应的统一。
))的基础;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该是一种辨证过程(注:Gramsci,PrisonNotebooks,P366.)。
葛兰西对西欧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他的政治思想。
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革命党的任务就是要建立领导权,这个过程的形式不只是积极革命或暴力,消极形式或者说“阵地战”(即通过缓慢地改变民众的思想来实现领导权)也是重要并更为稳定的形式。
在阵地战中,一个政治阶级的领导权意味着该阶级成功地说服了社会接受其道德、政治以及文化价值观(注:《“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葛兰西》,第128—129页。
)。
他认为,一个成功的统治阶级必须在取得政治权力之前就在精神和道德上取得领导地位,因为任何政治和经济的改革都必须伴随“精神和道德的改革”(注:Gramsci,Prisootebooks,P133.)。
政治与伦理的结合使葛兰西政治思想具有很强的人道主义特色。
被称为“葛兰西学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们,正是以“葛兰西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方法,并按照葛兰西对意大利社会结构的分析,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系列概念和本体,提出了自己的全球政治经济学观。
他们以此来批判当前西方流行的以实证主义为特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主要是现实主义,也部分涉及理性主义),以及一些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观。
他们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破了所谓社会现实的分离性(intraigence)。
葛兰西学派认为思想的变化是社会整体变化的产物,并能对其他社会过程产生影响;社会整体变化将导致思想过程的变化,因而思维过程是社会无休止的辨证过程的一部分(注:TheNewIntl,PoliticalEconomy,P59.)。
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葛兰西学派认为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冷战的产物(注:RobertCox,"SocialForces,StatesandWorldOrders",seeRobertKeohaneed.,Neo realismandItsCritics,ColumbiaUniversityPre,1986,P211.),这种在特定时期产生的理论抽象不一定能适应变化的现实,而且具有很多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色彩。
第二,对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所体现的方法论个体主义(methodologicalindividualism)和方法论归纳主义(methodologicalreductionism)的批判。
葛兰西学派认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特征的国际经济经济学应该把给定的世界秩序体系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通过对决定体系的要素分析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统一进来;所有特定体系的本质特征(本体)决不是不言自明的,而是被理论化或者人为归纳出来的。
他们申明,他们所谓的理论化的本体是建立在对全球社会形态思考上的。
这种社会形态主要是由物质力量、思想和制度(即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决定的。
这三者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且它们之间的结合也是历史的和具体的,所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本质都应该是历史的、具体的。
美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他们所指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如吉尔平在《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和《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所体现的研究方法),从个体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国家间体系,国家作为被原子化的行为体相互作用于其无政府结构中,体系具有跨历史的本质或体内平衡性,它们可以用霸权兴衰和均势等超历史的规律来表达。
与体系的本质一样,人和国家的本质从古至今都可以用诸如“原罪”、“死而后已的权力追求欲”和“理性”等等概念来概括,这些用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归纳出来的规定性丢掉了历史的鲜活性(注:TheNewIntl,PoliticalEconomy,60—61,NeorealismandItsCritics,211—213.)。
第三,强调上层建筑在世界政治经济关系变革中的作用,批判单纯的物质力量决定论。
葛兰西学派认为,世界体系的变化不能只是“非人性积累结构变革的产物……社会现实涉及意识,所以包含哲学的、理论的、伦理的和常识的思想”,因而,任何的社会变革既包含物质力量的变化,也应该体现思想与制度(上层建筑)的变化。
霸权的实现不是单纯的物质力量或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物质力量、思想和制度三者共同辩证作用的产物,而每个要素变化既与其他要素有关,也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
就全球政治经济体系而言,其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作用分别对体系内社会力量、国家和世界三个层次范围产生作用,并导致它们相互影响,从而决定世界体系的特征并导致世界秩序的变革(注:TheNewIntl,PoliticalEconomy,66—70.)。
这与霸权稳定理论过分强调国家实力的变化是世界秩序变革的主要因素形成对照。
第四,强调历史发展的辨证否定关系,批判历史发展的机械论。
葛兰西学派认为,历史的变革是一个复杂和矛盾的过程,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内霸权的建立都意味着反霸权力量将对现存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和政治安排构成挑战;建立霸权统治体系的努力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辨证地蕴育出一系列反霸力量,尽管这种力量不一定是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