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数学讲义及答案 3章 递推关系

合集下载

组合数学(引论)

组合数学(引论)
也就是:机智+精巧。
组合数学中有二个常用的技巧: 1. 一一对应 2. 奇偶性
1.、一一对应
第 10 页
结束
1. 一一对应
二个事件之间如计果算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则
可用解易解的来替代第难一解轮的:。50场比赛 (一人轮空)
应用举例 第二轮: 25场比赛 (一人轮空)
决出例冠1军. 共有要10进1行个注反一多选第第第意之场少手三四五:,比场参轮轮轮每要赛比加:::场淘。赛象1比汰63?棋3场场场赛一淘比比比必 人汰赛赛赛淘也赛汰必,((一 一一须问人 人人进要轮 轮,行空 空))
结束
3. 幻方
3. 幻方
2)麦哲里克方法 (与德拉鲁布方法类似)
将1置正中央上方,然后按向右上方的方向依次放后 继数; 到顶行后翻到底行,到达最右列后转最左列; 其余情况放正上方2格。
第 22 页
结束
3. 幻方
3. 幻方
2)麦哲里克方法 (与德拉鲁布方法类似)
将1置正中央上方,然后按向右上方的方向依次放后 继数; 到顶行后翻到底行,到达最右列后转最左列; 其余情况放正上方2格。
第4章 Burnside引理与Polya定理
4.1 群的概念 4.2 置换群 4.3 循环、奇循环与偶循环 4.4 Burnside引理 4.5 Polya定理 4.6 鸽巢原理 4.7 鸽巢原理举例 4.8 鸽巢原理的推广 4.9 Ramsey数
第4页
结束
一、一组、合组数合学数简学介简介
~~~~~~~~~~~~~~~~~~~~~~~~~~~~~~
总统 副总统 财务大臣 秘书
0
1
2
2
43
2
1
一种选法 一一对应 一个四位数

第06-07讲 组合数学——递推关系

第06-07讲 组合数学——递推关系

定理
r 阶线性常系数非齐次递推关系的通解an是该非齐 次递推关系的一个特解an[p],加上其相应的齐次 递推关系的通解an[c] [ p] [c ] 即
an an
an
哈尔滨工程大学课件 沈晶 制作
多项式型非齐次递推关系
一般形式 a c a ... c a p( n) n 1 n 1 r nr
哈尔滨工程大学课件 沈晶 制作
定义
如果递推关系式1的每个解an[s]都可以选择一组常 数B1’ , B2’ ,…, Br’ 使得
an B 1 m B 2 m ... Br m
' n 1 ' n 2 '
s
n r
' n n n 成立,则称 B1 m1 B'2 m2 ... B'r mr 是递推关系式1的通解,其中:B1’ , B2’ ,…, Br’是 任意常数。
D1
Dn
Dn1
D2
P

D3
哈尔滨工程大学课件 沈晶 制作
r 阶递推关系的一般形式
an c1 nan1 c2 nan 2 ... cr nan r en 其中:n r , cr 0
若e(n) = 0,称其为齐次递推关系式
若e(n)≠0,称其为非齐次递推关系式
哈尔滨工程大学课件 沈晶 制作
常系数齐次线性递推关系
一般形式:
an c1an1 c2an 2 ... cr an r 0 其中:r 0 c
特征方程:
(式1)
m r c1m r 1 c2 m r 2 ... c r 0
哈尔滨工程大学课件 沈晶 制作
哈尔滨工程大学课件 沈晶 制作

组合数学递推关系

组合数学递推关系

(6.2.4)
如果方程组(6.2.4)有唯一解b'1 , b'2 ,, b'k ,这说明可以找到 这k个常数,使得
解. 考察方程组(6.2.4),它的系数行列式为这是著名的 Vandermonde行列式.因为 q1 , q2 ,, qk 互不相等,所以该行 列式不等于零,这也就是说方程组(6.2.4)有唯一解.
求解递推关系的常用方法 (1)迭代归纳法; (2)特征根法; (3)生成函数法;
例6.1.1(爬楼梯问题)一个小孩要爬上n阶 楼梯,每次可上一阶或两阶,问上n阶有多 少种上法? 解:
显然登上1阶台阶有1种方法,登上2台阶有2种方法, f(1)=1,f(2)=2 ,称为递推关系的初始条件。 设有f(n) 种方法,要登上这n阶台阶,最后迈上一个台 阶或两个台阶完成. (1)若最后是迈上一个台阶完成的,则前面登上了n1阶台阶,有f(n-1) 种方法; (2)若最后是迈上两个台阶完成的,则前面登上了n2阶台阶,有f(n-2) 种方法,根据加法原理有递推关系: f(n)=f(n-1)+f(n-2) .
n n 1 n 1 n
例6.2.2
f (n) 2 f (n 1) 3 f (n 2) f (0) 1, f (1) 1 先求通解,特征方程是: x 2x 3 0

关于微分方程求解的已知结论:
1. 对于4次以及4次以下的方程,目前已有代数解法.(在复数 域内求解) 2. 阿贝尔定理: 5次以及更高次的代数方程没有一般的代数解法.
例6.2.1 求Fibonacci数的递推关系
n2 f (n) f (n 1) f (n 2) f (0) 1, f (1) 1 解:特征方程为x 2 x 1 0, 1 5 1 5 两个特征根分别是:x1 , x2 , 2 2 1 5 n 1 5 n 因此通解f (n) c1 ( ) c2 ( ) 2 2

组合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组合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1.(a) 45 ( {1,6},{2,7},{3,8},…,{45,50} )(b) 45⨯5+(4+3+2+1) = 235( 1→2~6, 2→3~7, 3→4~8, …,45→46~50, 46→47~50, 47→48~50, 49→50 ) 2.(a) 5!8!(b) 7! P(8,5) (c) 2 P(5,3) 8! 3. (a) n!P(n+1, m) (b) n!(m+1)!(c) 2!((m+n-2)+1)! 4. 2 P(24,5) 20!5. 2⨯5⨯P(8,2)+3⨯4⨯P(8,2)6. (n+1)!-17. 用数学归纳法易证。

8. 41⨯319. 设 n=p 1n 1p 2n 2…p kn k , 则n 2的除数个数为 ( 2p 1+1) (2p 2+1) …(2p k+1).10.1)用数学归纳法可证n 能表示成题中表达式的形式;2)如果某n 可以表示成题中表达式的形式,则等式两端除以2取余数,可以确定a 1;再对等式两端的商除以3取余数,又可得a 2;对等式两端的商除以4取余数,又可得a 3;…;这说明表达式是唯一的。

11.易用C(m,n)=m!/(n!(m-n)!)验证等式成立。

组合意义:右: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r+1个出来,再从这r+1个中取一个的全体组合的个数;左:上述组合中,先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1个出来,每一个相同的组合要生复 C(n-1,r) 次。

12.考虑,)1(,)1(101-=-=+=+=∑∑n nk k k n nnk kknx n x kC x x C 求导数后有令x=1, 即知.210-==∑n nk kn n kC13. 设此n 个不同的数由小到大排列后为a 1, a 2, …, a n 。

当第二组最大数为a k 时,第二组共有2k-1种不同的可能,第一组有2n-k -1种不同的可能。

故符合要求的不同分组共有12)2()12(21111+-=-----=∑n k n k n k n 种。

组合数学基础-答案及讲稿

组合数学基础-答案及讲稿

组合数学基础答案及讲稿(陶平生)基本内容与方法:组合计数;组合构造;组合结构;映射与对应;分类与染色;归纳与递推;容斥原理;极端原理;调整法;补集法;数形结合法,等等.1、设M 为n 元集,若M 有k 个不同的子集12,,,k A A A ,满足:对于每个{},1,2,,i j k ∈ ,i j A A ≠∅ ,求正整数k 的最大值.解:正整数k 的最大值为12n -.()01、先证明,存在M的12n -个子集,两两之交不空;设{}12,,,n M a a a = ,而1122,,,n A A A - 为集合{}121,,,n a a a - 的全部12n -个子集,令{}1,1,2,,2n i i n B A a i -== ,则M 的12n -个子集1122,,,n B B B - ,两两之交不空;()02、再证,对于M的任何121n -+个子集,其中必有两个子集不相交.设1122,,,n B B B - 是M 的12n -个不同子集,其中每个皆含n a ;用i B 表示子集i B 在M 中的补集,1(\),1,2,,2n i i B M B i -== ,则对于任意i j ≠,,i j i j B B B B ≠≠,并且j i B B ≠, (因前者含n a 而后者不含),故1122,,,n B B B - ,1122,,,n B B B - 为M 的全部2n个不同子集,现将上述集合搭配成为12n -对:()()()11122122,,,,,,n n B B B B B B -- ;任取M 的121n -+个子集,必有两个子集属于同一对,则这两个子集不相交.2、将前九个正整数1,2,,9 分成三组,每组三个数,使得每组中的三数之和皆为质数;求出所有不同分法的种数.证:()01、由于在1,2,,9 中,三个不同的数之和介于6和24之间,其中的质数有7,11,13,17,19,23这六个数,今将这六数按被3除的余数情况分为两类:{}7,13,19A =,其中每个数被3除余1;{}11,17,23B =,其中每个数被3除余2;假若所分成的,,A B C 三组数对应的和,,a b c p p p 为互异质数,则因12945a b c p p p ++=+++= 被3整除,故三个和数,,a b c p p p 必为同一类数,因为A 类三数和713193945++=<,B 类三数和1117235145++=>,矛盾! 故三个和数中必有两个相等.()02、据()01知,将45表成7,11,13,17,19,23中的三数和(其中有两数相等),只有四种情况:()119197++;()2171711++;()3131319++;()4111123++.由于在1,2,,9 中有5个奇数,故分成的三组中必有一组,三数全为奇数,另两组各有一个奇数.对于情形()1,和为7的组只有{}1,2,4,剩下六数3,5,6,7,8,9,分为和为19的两组,且其中一组全为奇数,只有唯一的分法:{}3,7,9与{}5,6,8;对于情形()2,若三奇数的组为{}1,7,9,则另两组为 {}{}4,5,8,2,3,6;或{}{}3,6,8,2,4,5;若三奇数的组为{}3,5,9,则另两组为 {}{}2,8,7,1,4,6,或{}{}4,6,7,1,2,8; 若三奇数的组为{}1,3,7,则另两组为 {}{}2,6,9,4,5,8;共得分法5种;对于情形()3,若三奇数的组为{}3,7,9,则另两组为 {}{}1,4,8,2,5,6; 若三奇数的组为{}1,3,9,则另两组为 {}{}2,4,7,5,6,8或{}{}2,5,6,4,7,8; 若三奇数的组为{}1,5,7,则另两组为 {}{}3,4,6,2,8,9或{}{}2,3,8,4,6,9; 共得分法5种;对于情形()4,和为23的组只有{}6,8,9,则另两组为 {}{}1,3,7,2,4,5; 据以上,共计得到155112+++=种分法.3、设正整数a 的各位数字全由1和2组成,由其中任意() 2k k ≥个连续数位上的数字所组成的k 位数,称为数a 的一个“k 段”;若数a 的任两个“k 段”都不相同.证明:对于具有这种性质的最大正整数a ,其开初的一个“1k -段”和最后的一个“1k -段”必定相同.证:设12n a x x x = 是一个具有这种性质的最大正整数,由a 的最大性,在其后面无论添加1或2,所得到的1n +位数1121n a x x x = 以及2122n a x x x = 中,都有两个相同的“k 段”. 设在1a 中有 1121i i i k n k n x x x x x ++--+= ;在2a 中有1122j j j k n k n x x x x x ++--+= . 显然i j ≠,(因为11i k j k x x +-+-≠),且11i n k ≤≤-+,11j n k ≤≤-+,如果1i =或1j =,则直接去掉相应“k 段”中的末位数,可知结论成立;如果2i ≥且2j ≥,因 12212i i i k n k n j j j k x x x x x x x x ++--+++-== ,考虑各自的前一位数字111, , i j n k x x x ---+,它们只取1和2两个值,其中必有两数相同,于是数a 中有两个相同的“k 段”,矛盾. 因此,i j 中必有一个为1,故结论得证.4、将数集},...,,{21n a a a A =中所有元素的算术平均值记为)(A P ,(na a a A P n+++=...)(21). 若B 是A 的非空子集,且)()(A P B P =,则称B 是A的一个“均衡子集”.试求数集}9,8,7,6,5,4,3,2,1{=M 的所有“均衡子集”的个数. 解:由于()5P M=,令{}{}54,3,2,1,0,1,2,3,4M x x M '=-∈=----,则()0P M '=, 依照此平移关系,M 和M '的均衡子集可一一对应.用()f k 表示M '的k 元均衡子集的个数,显然有(9)(1)1f f ==(M '的9元均衡子集只有M ',一元均衡子集只有{}0).M '的二元均衡子集共四个,为{,},1,2,3,4i B i i i =-=, 因此(2)4f =. M '的三元均衡子集有两种情况:(1)含有元素0的为{0}{,0,},1,2,3,4i B i i i =-= , 共四个;(2)不含元素0的,由于等式312,413=+=+可表示为3120,3120-++=--=以及4130,4130-++=--=,得到4个均衡子集{3,1,2},{3,1,2},{4,1,3},{4,1,3}------,因此(3)448f =+=.M '的四元均衡子集有三种情况:(1)每两个二元均衡子集之并:,14i j B B i j ≤<≤ , 共6个集; (2)不含元素0的三元均衡子集与{}0的并集,共4个集;(3)以上两种情况之外者,由于等式1423+=+可表为14230--++=以及14230+--=得2个均衡子集{1,4,2,3}--与{1,4,2,3}--,因此()464212f =++=. 又注意到,除M '本身外,若B '是M '的均衡子集,当且仅当其补集''M C B 也是M '的均衡子集,二者一一对应. 因此(9)(),1,2,3,4f k f k k -==.从而M '的均衡子集个数为9411()(9)2()12(14812)51k k f k f f k ===+=++++=∑∑.即M 的均衡子集有51个.5、某校有2010名新生,每人至少认识其中n 人,试求n 的最小值,使得其中必存在彼此认识的16个人.解:记这2010个人的集合为{}122010,,,M v v v = ,i v 所认识的人的集合记为, 1,2,2010i A i = ,则i A n ≥,且 1,2,2010i i v A i ∉= ,若12,v v 是M 中相识的两人,则有121222010A A A A A B n =+-≥- , 当220101n -≥,则有312v A A ∈ ,且123,,v v v 两两相识,而()123123123322010A A A A A A A A A n =+-≥-⋅ .当3220101n -⋅≥,则有4123v A A A ∈ ,且1234,,,v v v v 两两相识,而()123412341234432010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 ,如此继续,得1215,,,v v v 两两相识,而151414151511115142010i i i i i i A A A A A n ===⎛⎫=+-≥-⋅ ⎪⎝⎭. 当151420101n -⋅≥,则有15161, i i v A =∈ 且1216,,,v v v 两两相识,而由151420101n -⋅≥,得142010115n ⋅+≥,n 为整数,则1877n ≥.再说明1877n =是最小的;若1876n =,我们可构造一种情形,使得M 中不存在相互认识的16个人.为此,将2010个人均分为1215,,,B B B 等15组,每组134个人,令同组的人互不相识,而异组的任两人皆相识,则M 中任一人v 所认识的人的个数皆为()141341876d v =⨯=,从M 中任取16个人,必有两个人属于这15组中的同一个组,于是这两人互不相识,因此M 中不存在相互认识的16个人.从而n 的最小值为1877.6、有()2nn ≥名运动员,其编号分别是1,2,,n ,在一次活动中,他们以任意方式站成了一排. 如果每次允许将其中一些人两两对换位置,但在同一轮操作过程中,任一人至多只能参与一次这种对换.证明:至多只需两轮这样的操作,可使队列变成1,2,,n 的顺序排列. 证明:对n 归纳,2≤n 时显然. 设n k ≤时结论成立;今证1n k =+时情形,设121,,...,k a a a +是1k +名运动员1,2,,1k + 的任一排法, (i ) 如果其中存在一组运动员()12,, (1)i i i a a a m k ≤≤,他们的编号恰好就是其位置序号组k i i i ,...,,21的一个排列,则由归纳假设,这组运动员可经至多两轮操作,分别到位于自然位置(使i 号运动员到位于i 位),而剩下的1k m +-个运动员,显然也是其所处位置号的排列,他们也可经过至多两轮对换到位于自然位置,这样,队列121,,...,k a a a +可经两轮对换化为1,2,,1k +(ii ) 若(i )中的情形不出现,为叙述方便,设1号位置上所站的运动员编号为1b , (11≠b ),1b 号位置上的运动员编号为2b ,({}12,1b b ∉),2b 号位置上的运动员编号为3b ,({}213,,1b b b ∉),...,j b 号位置上的运动员编号为1+j b ,({}j j b b b ,...,,111∉+),...,k b 号位置上的运动员编号为1。

组合数学第三章答案

组合数学第三章答案

3.1题(宗传玉)某甲参加一种会议,会上有6位朋友,某甲和其中每人在会上各相遇12次,每二人各相遇6次,每三人各相遇3次,每五人各相遇2次,每六人各相遇一次,1人也没有遇见的有5次,问某甲共参加了几次会议解:设A i为甲与第i个朋友相遇的会议集,i=1,…,6.则故甲参加的会议数为:28+5=33.3.2题(宗传玉)求从1到500的整数中被3和5整除但不被7整除的数的个数.解:设A3:被3整除的数的集合A5:被5整除的数的集合A7:被7整除的数的集合所以3.3.题(宗传玉)n个代表参加会议,试证其中至少有2人各自的朋友数相等。

解:每个人的朋友数只能取0,1,…,n-1.但若有人的朋友数为0,即此人和其他人都不认识,则其他人的最大取数不超过n-2.故这n个人的朋友数的实际取数只有n-1种可能.,所以至少有2人的朋友数相等.3.4题(宗传玉)试给出下列等式的组合意义.解:(a) 从n 个元素中取k 个元素的组合,总含有指定的m 个元素的组合数为)()(kn m n mk m n --=--。

设这m 个元素为a 1,a 2,…,a m ,Ai 为不含a i 的组合(子集),i=1,…,m.()∑∑∑==∈⊄==⎪⎪⎭⎫⎝⎛-⎪⎪⎭⎫ ⎝⎛-=-+⎪⎪⎭⎫ ⎝⎛==⎪⎪⎭⎫ ⎝⎛--⎪⎪⎭⎫⎝⎛-=ml l m l l m i i lj i lk l n k m A k n k n m n k l n l j 01),(),...,(1m1i i i i i 1)1(A A A A 111213.5题(宗传玉)设有三个7位的二进制数:a1a2a3a4a5a6a7,b1b2b3b4b5b6b7,c1c2c3c4c5c6c7.试证存在整数i 和j,1≤i≤j≤7,使得下列之一必定成立:a i=a j=b i=b j,a i=a j=c i=c j,b i=b j=c i=c j.证:显然,每列中必有两数字相同,共有种模式,有0或1两种选择.故共有·2种选择.·2=6.现有7列,.即必有2列在相同的两行选择相同的数字,即有一矩形,四角的数字相等.3.6题(宗传玉)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任取5个点试证其中至少有两点,其间距离小于证:把1×1正方形分成四个(1/2)×(1/2)的正方形.如上图.则这5点中必有两点落在同一个小正方形内.而小正方形内的任两点的距离都小于.3.7题(王星)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内任取5个点试证其中至少有两点,期间距离小于1/2.证:把边长为1的三角形分成四个边长为1/2的三角形,如上图:则这5点中必有两点落在同一个小三角形中.小三角形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小于1/2.3.8题(王星)任取11个整数,求证其中至少有两个数它们的差是10的倍数。

组合数学课件第三章第二节棋盘多项式和有限制条件的排列

组合数学课件第三章第二节棋盘多项式和有限制条件的排列
1 2 3 4
甲乙 丙丁
29
3.4 棋盘多项式和有限条件的排列
1 2 3 4
甲乙 丙丁 R(C)
=(1+x)(1+x)(1+3x+ x2) =1+5x+8x2+5x3+x4
30
3.4 棋盘多项式和有限条件的排列
例3.5 一婚姻介绍所,登记有5名男性A,B,C ,D,E和4名女性1,2,3,4,经了解:1不能与 B,C,D,E,2不能与A,D,E,3不能与A,B,C,4不能与 A,B,C,D求可能婚配的方案数。
r1( ) =2
r2(
) =1
*** 14
3.4 棋盘多项式和有限条件的排列
2、棋盘多项式的定义
定义:设C为一棋盘,称: R(C) rk (C)xk
为棋盘C的棋盘多项式。
k 0
求棋盘 的多项式
r1( ) =2
r2( ) =0
R( ) =1+2x
*** 15
3.4 棋盘多项式和有限条件的排列 3、棋盘多项式的化简
n个不同元素取r个的排列可以看做是n 个相同的棋子在r×n的棋盘上的一种布局 ,
例如:1,2,3,4,5中取3个的排列
435
512
9
3.4 棋盘多项式和有限条件的排列
x x
x x
x
数,令规rk则(c)是表当示一k只只棋棋子子布布到到棋棋盘盘C的的某不一同格的时方,案则 这个格子所在的行和列上的其他格子不再允许布 上别的棋子。
(2)、容斥原理: 既可解决限制元素出现次数的问题,也能解 决元素出现位置的问题 典型特征是:问题能够化为集合问题:
A1 A2 ... An
A1 A2 ... An

李凡长版组合数学课后习题答案习题3

李凡长版组合数学课后习题答案习题3

f(2)=1,f(3)=1,f(4)=2.
6. 求 n 位 0,1 序列中“ 010”只出现一次且在第 n 位出现的序列数 f(n). 解:最后三位是“ 010”的序列共有 2n-3 个。包括以下情况:
f(n) 包含了在最后三位第一次出现 010 的个数,同时排除了从
n-4 到 n-2 位第一次出现 010 的可能;
13. 在一个平面上画一个圆 , 然后一条一条地画 n 条与圆相交的直线 . 当 r 是 大于 1 的奇数时 , 第 r 条直线只与前 r -1 条直线之一在圆内相交 . 当 r 是偶数时 , 第 r 条直线与前 r -1 条直线都在圆内相交 . 如果无 3 条直线在 圆内共点 , 这 n 条直线把圆分割成多少个不重叠的部分?
2) 证明 f r (n, k)
n rk r , n r k( r 1)
k
解:可将本题转换为构造相应的 0-1 串的问题。将这样的 n 位 0-1 串与 1 到 n 的正整数对位,与 1 相应的整数选取,与 0 相应的不取。一个 0-1 串 对应一个选取方案。这也对应将相同的球放入不同的盒子的方案数。
解:设 f(n) 表示 n 个椭圆将平面分割成的部分的个数, 则有: 一个椭圆将平
面分成内、外两个部分,两个椭圆将平面分成 4 个部分。第二个椭圆的周界
被第一个椭圆分成两部分,这恰恰是新增加的域的边界。依此类推,第三个
椭圆曲线被前面两个椭圆分割成 4 部分,将平面分割成 4+4=8 个部分。若
n- 1 个椭圆将平面分割成 f(n-1) 个部分, 第 n 个椭圆和前 n-1 个椭圆两两
f (n) (n 2) f (n 1) ( n 1)
(6)

f (0) 1
解: f(n)=(n+2)f(n-1)=(n+2)(n+1)f(n-2)=

组合数学讲义及答案 3章 递推关系

组合数学讲义及答案 3章 递推关系

A 图 3.1.1
B Hanoi 塔问题
C
(解)特例:a1=1,a2=3,对于任何 n≥3。 一般情形: : 第一步,将套在柱 A 的上部的 n-1 个盘按要求移到柱 B 上,共搬动了 a n1 次;
第二步,将柱 A 上的最大一个盘移到柱 C 上,只要搬动一 次; 第三步,再从柱 B 将 n-1 个盘按要求移到柱 C 上,也要 用 a n1 次。 由加法法则:
《组合数学》
第三章 递推关系
第三章
递推关系
§3.1 基本概念
(一) 递 推 关 系 定义3.1.1 (隐式)对数列 a i i 0和任意自然数 n,一
个关系到 an 和某些个 a i i n 的方程式, 称为递推关系, 记 作 F a0 , a1 , , a n 0 (3.1.1) 例
4/75
《组合数学》
第三章 递推关系
n 1 n -1 n n - 1 n - 2 2 2 2 an = n 为奇数: 0 1 r 2 r +…+ n - 1 r 2
后两项求和:
m 1 m 1 2m j 2 j r r r + m 1 r j j 0
m2 m 1
=r
2m 2 j j 0
j j r = r
n 2 2
an 3an1 2an2 2a1 1
(二) 分 类 (1) 按常量部分: ① 齐 次 递 推 关 系 : 指 常 量 = 0 , 如
Fn Fn1 Fn 2 ;
② 非齐次递推关系,即常量≠0,如 hn 2hn 1 1 。 (2) 按 a i 的运算关系:

【免费下载】李凡长版 组合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3

【免费下载】李凡长版 组合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3

第三章递推关系1.在平面上画n条无限直线,每对直线都在不同的点相交,它们构成的无限区域数记为f(n),求f(n)满足的递推关系.解: f(n)=f(n-1)+2f(1)=2,f(2)=4解得f(n)=2n.2.n位三进制数中,没有1出现在任何2的右边的序列的数目记为f(n),求f(n)满足的递推关系.解:设a n-1a n-2…a1是满足条件的n-1位三进制数序列,则它的个数可以用f(n-1)表示。

a n可以有两种情况:1)不管上述序列中是否有2,因为a n的位置在最左边,因此0和1均可选;2)当上述序列中没有1时,2可选;故满足条件的序列数为f(n)=2f(n-1)+2n-1 n 1,f(1)=3解得f(n)=2n-1(2+n).3.n位四进制数中,2和3出现偶数次的序列的数目记为f(n),求f(n)满足的递推关系.解:设h(n)表示2出现偶数次的序列的数目,g(n)表示有偶数个2奇数个3的序列的数目,由对称性它同时还可以表示奇数个2偶数个3的序列的数目。

则有h(n)=3h(n-1)+4n-1-h(n-1),h(1)=3 (1)f(n)=h(n)-g(n),f(n)=2f(n-1)+2g(n-1) (2)将(1)得到的h(n)=(2n+4n)/2代入(2),可得f(n+1)= (2n+4n)/2-2f(n),f(1)=2.4.求满足相邻位不同为0的n位二进制序列中0的个数f(n).解:这种序列有两种情况:1)最后一位为0,这种情况有f(n-3)个;2)最后一位为1,这种情况有2f(n-2)个;所以f(n)=f(n-3)+2f(n-2)f(1)=2,f(2)=3,f(3)=5.5.求n位0,1序列中“00”只在最后两位才出现的序列数f(n).解:最后两位是“00”的序列共有2n-2个。

f(n)包含了在最后两位第一次出现“00”的序列数,同时排除了在n-1位第一次出现“00”的可能;f(n-1)表示在第n-1位第一次出现“00”的序列数,同时同时排除了在n-2位第一次出现“00”的可能;依此类推,有f(n)+f(n-1)+f(n-2)+…+f(2)=2n-2f(2)=1,f(3)=1,f(4)=2.6.求n 位0,1序列中“010”只出现一次且在第n 位出现的序列数f(n).解:最后三位是“010”的序列共有2n-3个。

组合数学求解递推关系2

组合数学求解递推关系2

性质3
对线性齐次递推式:
hn a1hn1 a2 hn 2 ... ak hn k 0 (ak 0)
设 ak x k , 可以吗?
相应的特征方程为:
x k a1 x k 1 ... ak 1 x ak 0
若 q 是特征方程的解, 则 q n 是齐次递推式的解 .
性质4
对线性齐次递推式
hn a1hn1 a2 hn 2 ... ak hn k 0 (ak 0)
若 q1 , q2 , ... qk 是特征方程的 k个不同的
特征根,则 hn c1q1 c2 q2 ... ck qk
n n n
是齐次递推式的通解 .
对初始条件 h0 , h1 , ..., hk -1, 可以唯一确定 hn c1q1 c2 q2 ... ck qk
总结
对线性齐次递推式
hn a1hn1 a2 hn 2 ... ak hn k 0 (ak 0)
若 q1 , q2 , ... qt 是特征方程的全部互异 的特征根, qi 是si 重根( i 1,2,..., t ),则 hn H n 其中 Hn
(i ) (1)
错位排列 :
Dn ( n 1)( Dn-1 Dn-1 )
二阶变系数线性齐次式。
Dn nDn-1 ( 1)n
一阶变系数线性非齐次式。 例2 Fibonacci数列 f n f n-1 f n- 2 , f 0 0, f1 1 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式。 例3 等比数列 hn qhn1 一阶常系数齐次 等差数列 hn hn1 d 一阶常系数非齐次 阶乘数列 hn n hn1 一阶变系数齐次

林常-数学竞赛组合讲义

林常-数学竞赛组合讲义

组合优化与组合构造讲义林常§1.概述一.组合数学题型1.计数2.存在性3.构造4.最值二.主要方法1.递推与归纳.(1).I型归纳法.定跨度:起点个数等于跨度.不定跨度:起点个数等于1.递推关系的阶数与初始条件.(2).II型归纳法(最小数原理).设P(n)是关于正整数的命题.若由P(n)不成立可推出存在正整数n′<n使得P(n′)不成立.则P(n)对一切正整数成立.(3).倒推归纳法.设A是N*的无穷子集.若P(n)在A上成立,且由P(n)成立及n>1可推出P(n-1)成立.则P(n)对一切正整数成立.(4).乘积归纳法.若P(n)对全体素数成立,且由P(m)及P(n)成立可推出P(mn)成立.则P(n)对一切大于1的正整数成立.若P(n)对全体素数幂成立,且由P(m),P(n)成立及(m,n)=1可推出P(mn)成立.则P(n)对一切大于1的正整数成立.2.调整法(向较优目标逼近).设φ: S→R有最大(小)值(例如,当φ(S)为有限集或φ在紧集S上连续时).若S 的子集A满足:对任一x∈S\A,都有x′∈S使得φ(x′)>(<) φ(x).则φ的最大(小)值点在A中.3.化归(类比,对应)常用的化归模型:赋值(代数化),填表(二元关系),画图(几何,图论),剩余类(整除关系),不定方程解数.棋盘路线.Veen图.数量关系:设φ : A→B, A,B为有限集.则当φ为单射,满射,双射时分别有|A|≤|B|, |A|≥|B|, |A|=|B|.4.算两次(Fubini原理)从不同角度计算(估计)特征量的和数或特征形的个数.累次求和式的换序.由求和区域的边界定上下限.§2.组合优化(最值)一.优化方法(无表达式函数的最值)1.界的估计(对适当的特征量作合理的放缩)与实现(构造),或根据美学观点猜测最优对象再证明相应的不等式.2.调整法.在定义集内(保持约束条件)向较优方向(平均,极端,排序)逼近.离散最值(函数型,排序型)的基本手段.3.递推法二.例题选讲1.设a 1, a 2, ... , a 10是10个两两不同的正整数,它们的和为1995, 试求a 1a 2+a 2a 3+...+a 9a 10+a 10a 1的最小值。

中科大-组合数学复习知识点

中科大-组合数学复习知识点

中科⼤-组合数学复习知识点⼀、鸽巢原理定理:n+1个物品放⼊n个盒⼦中,那⾄少有 1 个盒⼦中⾄少有 2 个物品。

解题思路:构造部分和序列正整数a i=2s i×r i,s i为⾮负整数,r i为奇数加强形式:m个物品放⼊n个盒⼦中,⾄少有 1 个盒⼦中⾄少有mn个物品。

若物品数与盒⼦数相等,则⾄少 1 个盒⼦中⾄少有 1 个物品。

若m=n+1,则⾄少 1 ⼀个盒⼦中⾄少有 2 个物品。

解题思路:递增⼦序列问题:构造{m k},m k表⽰从a k开始的最长递增⼦序列长度将集合分成 n 部分,使⽤加强形式取余⼆、排列与组合2.1 集合的排列组合r排列=P(n,r)=A rn =n! (n−r)!r圆排列=1r P(n,r)=1r A rn=n!r(n−r)!r组合数=nr=C rn=n!r!(n−r)!定理:(n0)+(n1)+⋯+(nn)=2n解题思路:能被 3 整除的数,各位数字之和也要能被 3 整除2.2 多重集合定理:多重集合M={∞⋅a1,∞⋅a2,⋯,∞⋅a k}的r排列数为k r.定理:多重集合M={k1⋅a1,k2⋅a2,⋯,k n⋅a n}的全排列数为(k1+k2+⋯+k n)!k1!k2!⋯k n!.只适⽤全排列,如果 k 排列,则⽤指数型⽣成函数。

定理:多重集合M={∞⋅a1,∞⋅a2,⋯,∞⋅a k}的r组合数为(k+r−1r)=C rk+r−1.证明⽅法:对应求⾮负整数解⽅案数x1+x2+⋯+x k=r =>r 个相同的球放⼊ k 个不同的盒⼦中定理:多重集合M={∞⋅a1,∞⋅a2,⋯,∞⋅a k},要求各元素⾄少出现⼀次的r组合数为(r−1k−1)=C k−1r−1.证明⽅法:对应求满⾜⼀定条件的整数解⽅案数x1+x2+⋯+x k=r,x i≥1例题:求⽅程x1+x2+x3+x4=18满⾜条件x1≥3,x2≥1,x3≥4,x4≥2的整数解数⽬。

解:令y1=x1−3,y2=x2−1,y3=x3−4.y4=x4−2,则原⽅程变为y1+y2+y3+y4=8的⾮负整数解数⽬,(8+4−1 8)⌈⌉()课后习题 13,不穿过直线y=x课后习题 13,不穿过直线y=x的⾮降路径数?三、⼆项式系数⼆项式定理:(x+y)n=x n+(n1)x n−1y+(n2)x n−1y2+⋯+y n=∑ni=0(ni)x n−i y i⽜顿⼆项式定理:(1+x)α=∑∞r=0(αr)x r,(αr)=α(α−1)⋯(α−r+1)r!,α为⼀切实数,|x|<1α=−n 时,有(αr)=(−1)r(n+r−1r)(1+x)−n=∑∞r=0(−1)r(n+r−1 r)x r(1−x)−n=∑∞r=0(n+r−1 r)x r(1+x)−1=1−x+x2−x3+⋯(1−x)−1=1+x+x2+x3+⋯α=12时,有(αr)=(−1)r−11r22r−1(2r−2r−1)(1+x)12=∑∞r=1(−1)r−11r22r−1(2r−2r−1)x r,Catalan数基本性质:对称关系:(nr)=(nn−r)递推关系:(nr)=(n−1r)+(n−1r−1)=C rn−1+C r−1n−1组合恒等式:C1 n +2C2n+3C3n+⋯+nC nn=n2n−1C k 0+C k1+C k2+⋯+C kn=C k+1n+1∑n i=0(C in)2=C n2n∑r i=0C imC r−in=C rm+n,Vandermonde恒等式∑m i=0C imC r+in=C m+rm+n多项式定理:(x1+x2+⋯+x t)n=∑(nn1n2⋯n t)x n11x n22⋯x n tt,(nn1n2⋯n t)=n!n1!n2!⋯n t!例题:展开 (2x1−3x2+5x3)6,则 x31x2x23系数为解:6!3!1!2!23(−3)52多项式定理性质:展开式项数为n1+n2+⋯+n t=n的⾮负整数解个数,为(n+t−1 n)∑(nn1n2⋯n t)=t n,令所有xi都为1四、容斥原理定理:|¯A1∩¯A2∩⋯∩¯A m|=|S|−∑|Ai|+∑|A i∩A j|+⋯+(−1)m|A1∩A2∩⋯∩A m|推论:|A1∪A2∪⋯∪A m|=|S|−|¯A1∩¯A2∩⋯∩¯A m|欧拉函数的证明欧拉函数表⽰⼩于 n 且与 n 互素的整数的个数n =p i 11p i 12⋯p iq q 记 A i ={x |x ≤n 且p i |x} ,表⽰与 p i 成倍数的那些数那么 φ(n)=|¯A 1∩¯A 2∩⋯∩¯A q |=n ∏q i=1(1−1p i )定义:N (P i 1,P i 2,⋯,P i k ) 表⽰ S 中具有性质 P i 1,P i 2,⋯,P i k的元素个数ω(k )=∑N (P i 1,P i 2,⋯,P i k) 表⽰具备 k 个性质的元素计数,其中⼀个元素会被多次计数。

组合数学-第十节:递推关系

组合数学-第十节:递推关系
而且这n个元素依上面列出的顺序所能作出的一切可能的积彼此不同,其个数记为 ,求 满足的递推关系。
解例如,对于 ,符合题意的积有2个:
所以 。
如果在 的某些字母间加上括号,但不改变字母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使得这n个字母间的乘法可以按所加括号指明的运算方式进行运算,那么 就是加括号的方法的个数。
最外层的两对括号形如
(4.3.2)
定理4.3.1 k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递推关系(4.3.1)的通解是递推关系(4.3.1)的特解加上其相应的齐次递推关系(4.3.2)的通解。
证明设 是递推关系(4.3.1)的特解, 是递推关系(4.3.2)的通解,则
所以, 是递推关系(4.3.1)的解。
反之,任给递推关系(4.3.1)的一个解 ,与上类似,可以证明 是递推关系(4.3.2)的解,从而 可以表示成 与递推关系(4.3.2)的解之和。
(4.4.1)
解由递推关系(4.4.1)可以得到
将上式乘以 后再与(4.4.1)式相加,得
(4.4.2)
如此我们得到了二阶齐次递推关系(4.4.2),它需要两个初值才能确定解。将 代入递推关系(4.4.1),得
所以有
它的特征方程为
解得两个特征根为
于是,通解为
由初值 ,求得 。故
(2)将变系数的一阶线性递推关系化为常系数线性递推关系。
例2在信道上传输由 三个字母组成的长为n的字符串,若字符串中有两个 连续出现,则信道就不能传输。令 表示信道可以传输的长为n的字符串的个数,求 满足的递推关系。
解信道上能够传输的长度为 的字符串可分成如下四类:
(1)最左字符为b;(2)最左字符为c;
(3)最左两个字符为ab;(4)最左两个字符为ac。
由此,我们得出 的前5项满足

组合数学第三章习题解答

组合数学第三章习题解答
j 0
m
i 0 nm
(c )
C (m l 1, m 1) C (m l , m) C (m l , m 1) C (m l , m 2) ...
(1)l C (m l , m l )
(a)
C (n m, n k ) C (n m, k m)
设这66个元素为a1<a2<a3<...<a66
构造b1=a2-a1, b2=a3-a1,…, b65=a66-a1, 令B={b1,b2,…,b65} 这65个元素属于1到326,如果这65个元素有任何一个属于P1, 则定理得证。 否则: B p2 p3 p4 p5 (2)因为。 65 1 1 17 4 因此至少有一个集合含至少B中17个元素,设这个集合为p2。 设这6个元素为: bi1 bi2 ... bi1 7
证明(a)
(a) A B与A B关于B互为余集, 因此 A B B A B
(b) A BC C AC B C A B C A B C与(C B) (C A)互为余集. A B C C (C B) (C A) C C A C B A B C
否则: e1 , e2 p5 构造: e2 e1 同样可证明e2-e1既可表示成p1中数之差,也可表示成p2p3p4中 数之差。 e2-e1是1到326中的数,设f=d2-d1
e p1 p2 p3 p4
因此:1到326的326个整数任意分成5部分,其中必有一部分 其中有一个数是另两个数之差,设ai=aj-ah,那么反过来: aj=ai+ah
3.12,一年级有100名学生参加中文、英文和数学的考试,其中92 人通过中文考试,75人通过英语考试,65人通过数学考试;其中 65人通过中英文考试,54人通过中文和数学考试,45人通过英语 和数学考试,求通过三门学科考试的学生数?

组合数学中的生成函数理论

组合数学中的生成函数理论

组合数学中的生成函数理论生成函数是组合数学中的重要工具,它在数论、组合数学、离散数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生成函数可以将一个序列转化为一个多项式,通过运算和变换可以得到序列的各种性质和计算方法。

在组合数学中,生成函数理论被广泛用于解决计数问题、组合恒等式、递推关系等。

本文将介绍生成函数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生成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成函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函数,它将序列中的每个元素与变量的幂指数相对应。

设有序列 {a0, a1, a2, ...},其生成函数定义为:G(x) = a0 + a1x + a2x^2 + ...生成函数可以是普通生成函数或指数生成函数,取决于序列元素的性质。

普通生成函数适用于有限序列,而指数生成函数适用于无限序列。

生成函数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 加法性:若序列 {a_n} 和 {b_n} 的生成函数分别为 G(x) 和 F(x),则它们的和的生成函数为 G(x) + F(x)。

2. 乘法性:若序列 {a_n} 和 {b_n} 的生成函数分别为 G(x) 和 F(x),则它们的乘积的生成函数为 G(x) * F(x)。

3. 幂次性:若序列 {a_n} 的生成函数为 G(x),则 a_k 的生成函数为[G(x)]^k。

二、生成函数的应用生成函数理论在组合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例子:1. 计数问题:生成函数可以用于计算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例如,设有一堆硬币,其中有若干个1元硬币和2元硬币,求总金额为n元的组合个数。

我们可以设定序列 {c_n} 表示总金额为n元的组合个数,得到其生成函数C(x)。

通过对序列的运算和变换,可以得到C(x) 的表达式,进而计算出总金额为n元的组合个数。

2. 组合恒等式:生成函数可以用于证明组合恒等式。

通过构造适当的生成函数,并利用生成函数的运算性质,可以证明一些看似复杂的组合恒等式。

这为组合数学的证明提供了简洁且直观的方法。

3. 递推关系:生成函数可以用于求解递推关系。

组合数学第三讲-文档资料

组合数学第三讲-文档资料

6
6
5
4
+)
。。。

1 5 1 5 , ,则有: 2 2
1 2 2 2 ( ) x ( ) x 5
解:先找出算法,进一步对算法复杂度进行估计。 先考虑 n 2 的情况。 先将上面的圆盘移到 C 柱上,在将下面的盘移到 B 柱 上,在将 C 柱的移到 B 柱上,共作 3 次转移,问题解决。 考虑 n 3 的情况。 第一步用 3 次转移将上面的两个移到 C 柱上,在将第三 个盘移到 B 柱上,再用 3 次将 C 柱上的两个圆盘移到 B 柱上, 问题解决。
, cn ,
为 { ci } 。
例 2.3
(1 a1 x)(1 a2 x) 1 (a1 a2
令 a1 a2
(1 an x) an ) x (a1a2 a1a3 an1an ) x 2 a1a2 an x n
an 1,即可得:
C(n, n) xn
, C (n, n) 的母函数。
(1 x)n C(n,0) C(n,1) x C(n, 2) x2
n 函数 (1 x) 称为序列 C (n,0), C (n,1), C (n, 2),
例2.4 对于河内塔问题利用母函数求递推关系的解
解: H (n) 2H (n 1) 1 , H (1) 1 ,记 H (n) H n ,补充定义 H 0 0 。 令序列 {H n } 的母函数为:
x A B 1 1 (1 x)(1 2 x) 1 2 x 1 x 1 2 x 1 x
得:
) (1 x x 2 )
x (1 2 x 22 x 2 (1 x)(1 2 x)

组合数学课后答案

组合数学课后答案

作业习题答案习题二证明:在一个至少有2人的小组中,总存在两个人,他们在组内所认识的人数相同。

证明:假设没有人谁都不认识:那么每个人认识的人数都为[1,n-1],由鸽巢原理知,n个人认识的人数有n-1种,那么至少有2个人认识的人数相同。

假设有1人谁都不认识:那么其他n-1人认识的人数都为[1,n-2],由鸽巢原理知,n-1个人认识的人数有n-2种,那么至少有2个人认识的人数相同。

证明:平面上任取5个坐标为整数的点,则其中至少有两个点,由它们所连线段的中点的坐标也是整数。

证明:方法一:有5个坐标,每个坐标只有4种可能的情况:(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

由鸽巢原理知,至少有2个坐标的情况相同。

又要想使中点的坐标也是整数,则其两点连线的坐标之和为偶数。

因为奇数+奇数 =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因此只需找以上2个情况相同的点。

而已证明:存在至少2个坐标的情况相同。

证明成立。

方法二:对于平面上的任意整数坐标的点而言,其坐标值对2取模后的可能取值只有4种情况,即:(0,0) ,(0,1) ,(1,0), (1,1),根据鸽巢原理5个点中必有2个点的坐标对2取模后是相同类型的,那么这两点的连线中点也必为整数。

一次选秀活动,每个人表演后可能得到的结果分别为“通过”、“淘汰”和“待定”,至少有多少人参加才能保证必有100个人得到相同的结果证明:根据推论,若将3*(100-1)+1=298个人得到3种结果,必有100人得到相同结果。

将一个矩形分成(m +1)行112m m +⎛⎫+⎪⎝⎭列的网格每个格子涂1种颜色,有m 种颜色可以选择,证明:无论怎么涂色,其中必有一个由格子构成的矩形的4个角上的格子被涂上同一种颜色。

证明:(1)对每一列而言,有(m+1)行,m 种颜色,有鸽巢原理,则必有两个单元格颜色相同。

(2)每列中两个单元格的不同位置组合有12m +⎛⎫⎪⎝⎭种,这样一列中两个同色单元格的位置组合共有 12m m +⎛⎫⎪⎝⎭种情况(3)现在有112m m +⎛⎫+⎪⎝⎭列,根据鸽巢原理,必有两列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k k k r ,求{an}所满足的递推关 k 0
n n n n - 1 n - 2 2 r r +…+ 2 r 2 n 为偶数: a n = n 0 1 2 2
an 3an1 2an2 2a1 1
(二) 分 类 (1) 按常量部分: ① 齐 次 递 推 关 系 : 指 常 量 = 0 , 如
Fn Fn1 Fn 2 ;
② 非齐次递推关系,即常量≠0,如 hn 2hn 1 1 。 (2) 按 a i 的运算关系:
结论:对于常系数线性递推关系的定解问题,其解必是唯
一的。 求解方法:首推特征根法。 思想:来源于解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因为两者在结构上 很类似,所以其解的结构和求解的方法也类似。
8/75
《组合数学》
第三章 递推关系
§ 3.2.1
解的性质
1 2 【性质1】 设数列 bn 和 bn
2 2 2 2 2 an an 1 an2 a0 n 0 an 3an1 2an2 2a1 1 0
定义 3.1.1' (显式) 对数列 a i i 0,把 an 与其之前 若干项联系起来的等式对所有 n≥k 均成立(k 为某个给定的 自然数) ,称该等式为 a i 的递推关系,记为 a n F a n1 , a n 2 ,, a n k (3.1.1)' 例
分两种情况:当 n 为偶数时,令 n=2m,则
n 1 n 2 = =m-1 2 2 m 2m k k an= k r k 0 m 1 2m 2m k k m m = + 0 k r + m r k 1 2m m 1 2m k 1 k = 0 + r k k 1 m 1 2m k 1 k m m + k 1 r + m r k 1
1/75
《组合数学》
第三章 递推关系
① 线性关系, F 是关于 ai 的线性函数, 如 (1) 中的 Fn 与 hn 均是如此; ② 非 线 性 关 系 , F 是 ai 的 非 线 性 函 数 , 如 hn h1 hn1 h2 hn 2 hn1h1 。 (3) 按 ai 的系数: ① 常系数递推关系,如(1)中的 Fn 与 hn ; ② 变系数递推关系,如 pn np n1 , p n1 之前的系数 是随着 n 而变的。 (4) 按数列的多少: ① 一元递推关系,其中的方程只涉及一个数列,如 (3.1.1)和(3.1.1)'均为一元的; ② 多元递推关系,方程中涉及多个数列,如
x y y , 例3.1.5 用后退的 Euler 公式求常微分方程 y y 0 1
6/75
《组合数学》
第三章 递推关系
的数值解。 (解)函数 y=y(x)在点 xn 处的真值记为 y(xn),近似值记 为 yn,求数值解即利用数值方法求 y(x)在处 xn 的近似值 yn(n =1,2,……) 。 思想:以直代曲。 向前的 Euler 方法: y n1 y n hf x n , y n ,其中 h = x n1 x n 称为步长。
a n 7a n1 bn1 , b 7b n 1 a n 1 , n a1 7, b1 1
例 n=2 0 出现偶数次的数 00,11,12,13,14,15,…,77, 共 50 个 0 出现奇数次的数 01,10,02,20,03,30,…,70, 共 14 个
a n 7a n1 bn1 bn 7bn1 a n1
(5)显式与隐式:
x yn 1 yn h yn 1 2 n 1 yn 1
(三) 定 解 问 题 定义3.1.2 (定解问题)称含有初始条件的递推关系为定 解问题,其一般形式为
1 1 1 1 bn c1bn 1 c 2 bn 2 c k bn k 0,
① ②
令 r1×①+r2×②得:
1 2 r1 c i bn i r2 c i bn i c i r1bn i r2 bn i 0 1 2
a n1 a n Abn1 bn1 bn Ba n1
常量 A、B——度量每支军队的武器系数
a n a n1 Abn1 bn bn1 Ba n1
——含有两个未知量的一阶线性递归关系组。
n 2
(3.1.4)
例3.1.3 设 a n 系。 (解)
《组合数学》
第三章 递推关系
第三章
递推关系
§3.1 基本概念
(一) 递 推 关 系 定义3.1.1 (隐式)对数列 a i i 0和任意自然数 n,一
个关系到 an 和某些个 a i i n 的方程式, 称为递推关系, 记 作 F a0 , a1 , , a n 0 (3.1.1) 例
§3.2 常系数线性递推关系
常系数的线性递推关系:
a n c1 a n1 c 2 a n 2 c k a n k 0,

c k
0
(3.2.1)
an c1an 1 c2 an 2 ck an k f n , ( ck 0 )
(3.2.2) 分别称为 k 阶齐次递推关系和 k 阶非齐次递推关系。 其中 f(n) 称为自由项。 显 然 , 式 ( 3.2.1 ) 至 少 有 一 个 平 凡 解 a n 0n 0,1,2, ,而人们更关心的是它的非零解。
a n 2a n1 1 , a 1 1
3/75
(3.1.3)
《组合数学》
第三章 递推关系
求解
a n = 2n 1
例3.1.2 (Lancaster 战斗方程)两军打仗,每支军队在每 天战斗结束时都清点人数,用 a0 和 b0 分别表示在战斗打响前 第一支和第二支军队的人数,用 an 和 bn 分别表示第一支和第 二支军队在第 n 天战斗结束时的人数,那么,an-1-an 就表示 第一支军队在第 n 天战斗中损失的人数,同样,bn-1-bn 表示 第二支军队在第 n 天战斗中损失的人数。 假设:一支军队所减少的人数与另一支军队在每天战斗开 始前的人数成比例,则
后两项求和:
m 1 m 1 2m j 2 j r r r + m 1 r j j 0
m2 m 1
=r
2m 2 j j 0
j j r = r
n 2 2
(xn+1,yn+1) (xn+1,y(xn+1)) (xn,y(xn))ຫໍສະໝຸດ 7/75《组合数学》
第三章 递推关系
已知原方程为 y f x , y y 2 可得函数 y 的数值解为
x ,代入 Euler 公式 y
x n 1 y y h y 2 n 1 n n 1 y n 1 y 1 0
2 2 n
r b r b 也是(3.2.1)之解。其中 r1、r2 为任意常
1 1 n
是(3.2.1)的解,则
数。
1 2 (证) bn 、 bn 满足方程(3.2.1) ,即


2 2 2 2 bn c1bn 1 c 2 bn 2 c k bn k 0,
(xn+1,y(xn+1)) (xn+1,yn+1) (xn,y(xn))
向后的 Euler 方法:后退的 Euler 公式是指对常微分方程 y f x, y ,当已知函数 y 在 xn 处的值时,可通过解代数 方程 y n1 y n hf x n1 , y n1 求得函数 y 在 x n 1 处的 数值解 y n 1 ,其中 h= x n 1 - x n 是自变量 x 的步长(n= 0,1,2,…) 。
2/75
《组合数学》
第三章 递推关系
(四) 例 例3.1.1 (Hanoi 塔问题) 这是组合学中著名的问题。 n个 圆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次套在柱 A 上,如图 3.1.1 所示。规 定每次只能从一根柱子上搬动一个圆盘到另一根柱子上, 且要 求在搬动过程中不允许大盘放在小盘上,而且只有 A、B、C 三根柱子可供使用。用 an 表示将 n 个盘从柱 A 移到柱 C 上所 需搬动圆盘的最少次数,试建立数列{ a n }的递推关系。
前两项求和:
2m m 1 2m k 1 k m 1 2m k 1 k r 0 r = k k k 1 k 0
n 1 2

k 0
n1 k k r a n 1 k

j 0
n 2 j
j j r = ra n 2
a n = a n 1 + ra n 2
5/75
《组合数学》
第三章 递推关系
当 n 为奇数时也成立。 求初值:a0=a1=1。则
a2 = a1 + ra0 =1+r, a3 = a2 +r a1 =1+2r, a4 = a3 +r a2 =(1+2r)+r (1+r)=1+3r+ r 2
A 图 3.1.1
B Hanoi 塔问题
C
(解)特例:a1=1,a2=3,对于任何 n≥3。 一般情形: : 第一步,将套在柱 A 的上部的 n-1 个盘按要求移到柱 B 上,共搬动了 a n1 次;
第二步,将柱 A 上的最大一个盘移到柱 C 上,只要搬动一 次; 第三步,再从柱 B 将 n-1 个盘按要求移到柱 C 上,也要 用 a n1 次。 由加法法则:
a5 = a4 +r a3 =(1+3r+ r 2 )+r (1+2r)=1+4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