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四实验报告
振动设计分析实验报告
振动设计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振动设计分析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结构设计以及产品开发等领域。
振动设计分析实验通过对不同振动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以评估系统的振动性能和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振动系统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等参数,以及对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来探索振动设计的理论与应用。
2. 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振动测量设备和仪器;- 了解振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熟悉模态分析的操作流程;- 掌握振动设计分析实验的基本技巧。
3. 实验设备和仪器本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包括:1. 振动传感器;2. 振动测量仪器;3. 示波器;4. 计算机。
4. 实验步骤1. 配置振动传感器并连接到振动测量仪器;2. 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待测试振动系统上,确保其与系统紧密接触;3. 打开振动测量仪器和示波器,并进行仪器校准;4. 调节振动系统的频率和振幅,测量并记录不同参数;5. 进行模态分析实验,记录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6. 将实验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7.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振动系统的性能和特点。
5.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不同振动系统的频率和振幅;2. 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振动系统的性能和特性,并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例如,通过调整振动系统的频率和振幅,我们可以使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达到最佳的振动效果。
6.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振动设计分析实验,我们学习了振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熟悉了模态分析的操作流程。
同时,我们掌握了使用振动测量设备和仪器的技巧,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能力。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振动设计分析是有效评估振动系统性能和特性的方法,能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7. 参考文献[1] 振动设计与分析原理教程, XX出版社, 20XX.[2] 振动工程学, XX出版社, 20XX.[3] 振动设计与控制, XX出版社, 20XX.附录- 实验数据表格;- 模态分析结果图表。
物体振动实验报告
物体振动实验报告本实验通过自制的振动装置,研究物体的振动特性。
首先,在实验室中利用杆材、弹簧、线、质点等材料制造出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的装置,并设置合适的实验条件。
然后利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测量振幅与振动周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谐振实验求出物体的共振频率和阻尼系数。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物体的振动特性和对共振现象的应用。
实验表明,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振幅和振动周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共振现象能够提高振动的幅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引言振动是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的一种物理现象。
振动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钟摆、弹簧秤、共振等。
了解物体的振动特性对于理解振动现象和提高振动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装置和方法2.1 实验装置本实验中使用的自制振动装置包括杆材、弹簧、线、质点等,搭建成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的装置。
2.2 实验方法2.2.1 自由振动实验首先将一根杆材固定在支架上,再在杆材的上方连接一个质点,并用一根线将质点与固定点连接。
然后将质点稍微拉开并释放,观察质点的振动情况,并测量振幅和振动周期。
2.2.2 受迫振动实验在自由振动实验的基础上,将一个弹簧连接在杆材的下方,并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受迫振动实验。
3.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自由振动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质点在振动过程中在平衡位置两端距离的变化,并记录下振幅和振动周期的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振幅越大,物体的振动周期越长。
通过绘制振幅和振动周期的图像,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表示为振幅与振动周期的平方根成正比。
通过受迫振动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受迫振动过程中振幅的变化,并通过改变驱动频率和振动周期进行实验。
在一定范围内,当驱动频率等于物体固有频率时,振幅会显著增大,这就是共振现象。
通过记录共振频率和振幅的数据,我们可以求得物体的共振频率和阻尼系数。
4. 结论本实验通过自制振动装置研究物体的振动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振幅与振动周期成一定关系,振幅越大,振动周期越长。
工厂振动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振动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确保工厂生产的安全和高效,本报告对工厂振动进行了系统测试,以了解振动源、振动传播路径以及振动对设备的影响,为振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工厂振动产生的来源及传播路径。
2. 测量不同区域的振动强度和频率。
3. 分析振动对设备的影响。
4. 为振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1. 振动测试仪:用于测量振动强度和频率。
2.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设备与振动源的距离。
3. 摄像头:用于观察振动现象。
4. 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方法1. 确定测试点:根据工厂布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点,包括振动源附近、振动传播路径上以及设备附近。
2. 测试振动强度和频率:使用振动测试仪分别测量各个测试点的振动强度和频率。
3. 测量设备与振动源的距离: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设备与振动源的距离。
4. 观察振动现象:使用摄像头观察振动现象,记录振动形态和频率。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测试数据输入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振动源:通过测试发现,工厂振动的主要来源为机械设备运行、物料运输以及空气流动等。
2. 振动传播路径:振动主要沿地面、墙壁以及设备本身传播。
3. 振动强度和频率:不同区域的振动强度和频率存在差异,振动源附近振动强度较大,频率较高;振动传播路径上振动强度逐渐减弱,频率降低;设备附近振动强度较小,频率较低。
4. 振动对设备的影响:振动可能导致设备疲劳、磨损,甚至损坏。
长期处于高振动环境下,设备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
六、振动控制措施1. 优化设备布局:将振动源与设备保持一定距离,减少振动传播。
2. 使用减振设备:在振动源附近安装减振垫、减振器等,降低振动强度。
3. 改善物料运输方式:采用低速、平稳的运输方式,减少物料运输过程中的振动。
振动测试实验报告
振动测试实验报告振动测试实验报告引言:振动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物体在振动环境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次振动测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评估一款新型电动牙刷在振动环境下的性能。
通过对电动牙刷进行振动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其在振动环境下的工作状态和可靠性,为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专业的振动测试设备,该设备能够模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振动环境。
同时,还配备了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测量和记录电动牙刷在振动环境下的振动情况。
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将电动牙刷固定在振动测试设备上,并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参数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振动测试设备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
3. 数据采集:启动振动测试设备,并开始采集电动牙刷在振动环境下的振动数据。
4. 实验记录:记录电动牙刷在不同振动条件下的振动情况,包括振动幅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5.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振动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电动牙刷在振动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经过振动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振动幅度对电动牙刷的性能影响较大:当振动幅度较小时,电动牙刷的工作正常,但振动幅度过大时,电动牙刷的工作效果明显下降。
2. 振动频率对电动牙刷的性能影响较小:在一定范围内,振动频率对电动牙刷的工作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3. 振动时间对电动牙刷的性能影响较小:电动牙刷在短时间内的振动环境下工作正常,但在长时间振动后,可能出现性能下降或故障。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动牙刷的振动幅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其工作效果。
2. 振动频率对电动牙刷的性能影响较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
3. 长时间的振动可能会导致电动牙刷的性能下降或故障,因此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其耐振性能。
结论:通过本次振动测试实验,我们对电动牙刷在振动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振动测量实验报告
振动测量实验报告振动测量实验报告一、引言振动是物体在固有频率下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振动测量是工程领域中常见的实验,用于研究物体的振动特性以及对其进行分析和控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量和分析,探究不同物体的振动特性,并掌握振动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实验使用了一台振动测量仪器,该仪器由振动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软件组成。
首先,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待测物体上,并连接至信号采集模块。
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三、实验一:自由振动实验在自由振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弹簧振子作为待测物体。
首先,将弹簧振子拉伸至一定长度,并释放,记录振子的振动周期和振幅。
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软件绘制出振子的振动曲线,并计算出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实验结果显示,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2π√(m/k),其中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
通过测量,我们得到了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并计算出了其固有频率。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振子的振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这对于分析振动系统的能量耗散和阻尼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验二:强迫振动实验在强迫振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悬挂在弹簧上的质量块作为待测物体。
首先,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质量块上,并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记录振动信号。
然后,通过改变驱动频率,观察质量块的振动响应,并绘制出频率-幅值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驱动频率下,质量块的振动幅值存在明显的变化。
当驱动频率接近质量块的固有频率时,振动幅值达到最大值,即共振现象发生。
通过分析频率-幅值曲线,我们可以确定质量块的固有频率,并进一步研究共振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五、实验三:阻尼振动实验在阻尼振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带有阻尼装置的振动系统作为待测物体。
首先,通过改变阻尼装置的参数,调节阻尼比的大小。
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记录振动信号,并绘制出阻尼振动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当阻尼比较小时,振动系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振动。
检测振动的实验报告
检测振动的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探究振动的基本特性,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学习振动的周期、频率和振幅,并了解振动的形成原因以及振动的应用。
实验原理:振动是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以某种规律往复运动的现象,其中的振幅、频率和周期是振动的基本特性。
振幅(A):振动最大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周期(T):一个完整的振动往复运动所需的时间。
频率(f):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振动往复运动的次数。
根据振幅与周期、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公式:f=1/TT=1/f实验仪器与材料:1. 振动装置2. 实验电路3. 示波器4. 计时器5. 可调谐振子6. 钢球7. 尺子实验步骤:1. 将实验电路连接好,并将振动装置固定在台架上。
2. 通过调节振动装置的频率,使得振动台面上的钢球能够开始振动。
3. 用计时器记录下钢球进行一次完整的振动所需的时间,即一个周期的时间T。
4. 通过示波器观察振动过程,并记录下最大振幅的数值A。
5. 重复步骤2-4,通过调节频率,获得多组不同的T和A的数值。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记录,计算出每组数据的频率f,并计算出振幅与周期、频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试验次数周期(T)/s 频率(f)/Hz 振幅(A)/cm1 0.5 2.0 4.02 0.6 1.67 3.03 0.7 1.43 2.54 0.8 1.25 2.05 0.9 1.11 1.56 1.0 1.0 1.0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频率f与振幅A以及周期T之间的关系图:(插入数据处理图表)根据图表分析得出结论:1. 振幅与频率成反比关系:振幅越大,频率越小;振幅越小,频率越大。
这是因为振动所需的能量是一定的,在振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会导致振幅减小而频率增大,反之亦然。
2. 振幅与周期成正比关系:振幅越大,周期越大;振幅越小,周期越小。
这是因为振幅与物体的振动速度和动能有关,在振动过程中,能量的损耗会导致振幅减小而周期增大,反之亦然。
应用领域:振动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1. 振动传感器:用于感受和测量机械设备的振动情况,可以及时检测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振动实验报告1
振动实验报告1实验⼀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试⼀、实验⽬的:1、学习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试⽅法;2、学习共振动法测试振动固有频率的原理与⽅法;3、学习锤击法测试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原理与⽅法;⼆、实验原理1、简谐⼒激振1)幅值判别法在激振功率输出不变的情况下,由低到⾼调节激振器的激振频率,通过⽰波器,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某⼀频率下,任⼀振动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迅速增加,这就是机械振动系统的某阶固有频率。
这种⽅法简单易⾏,但在阻尼较⼤的情况下,不同的测量⽅法得出的共振动频率稍有差别,不同类型的振动量对振幅变化敏感程度不⼀样,这样对于⼀种类型的传感器在某阶频率时不够敏感。
2)相位判别法相位判法是根据共振时特殊的相位值以及共振动前后相位变化规律所提出来的⼀种共振判别法。
在简谐⼒激振的情况下,⽤相位法来判定共振是⼀种较为敏感的⽅法,⽽且共振是的频率就是系统的⽆阻尼固有频率,可以排除阻尼因素的影响。
A.位移判别共振将激振动信号输⼊到采集仪的第⼀通道(即X 轴),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或通过ZJY-601A 型振动教学仪积分档输出量为位移的信号输⼊到第⼆通道(即Y 轴),此时两通道的信号分别为激振信号为:位移信号为:共振时,,X 轴信号和Y 轴信号的相位差为p / 2,根据利萨如图原理可知,屏幕上的图象将是⼀个正椭圆。
当w 略⼤于n w 或略⼩于n w 时,图象都将由正椭圆变为斜椭圆,其变化过程如下图所⽰。
因此图象图象由斜椭圆变为正椭圆的频率就是振动体的固有频率。
B.速度判别共振将激振信号输⼊到采集仪的第⼀通道(即X 轴),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或通过ZJY-601A 型振动教学仪积分档输出量为速度的信号输⼊到第⼆通道(即Y 轴),此时两通道的信号分别为:激振信号为:速度信号为:共振时,,X 轴信号和Y 轴信号的相位差为p / 2。
根据利萨如图原理可知,屏幕上的图象应是⼀条直线。
当w 略⼤于n w 或略⼩于n w 时,图象都将由直线变为斜椭圆,其变化过程如下图所⽰。
发声物体振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验证发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现象,探究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以及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三、实验材料1. 钢尺2. 橡皮筋3. 音叉4. 小球5. 水盆6. 纸片7. 闹钟8. 玻璃罩9. 真空泵10.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验证发声物体振动(1)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2)将橡皮筋两端固定,用手指揉搓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
(3)用音叉敲击桌面,观察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
2. 探究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1)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2)将橡皮筋两端固定,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观察橡皮筋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3. 探究振幅与响度的关系(1)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2)用不同的力揉搓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4. 验证声音传播(1)将小球悬挂在音叉下方,敲击音叉,观察小球被弹开的现象。
(2)将闹钟放入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观察闹钟铃声的变化。
(3)将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观察闹钟铃声的变化。
5. 验证声音的放大(1)将纸片放在发声物体附近,观察纸片的振动。
(2)将水盆放在发声物体附近,观察水的波动。
五、实验现象1. 发声物体振动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振动现象,如钢尺、橡皮筋、音叉等。
2.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观察到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伸出长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伸出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 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可以观察到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橡皮筋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橡皮筋越松,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4. 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可以观察到振幅与响度的关系: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动测试实验报告(一)
振动测试实验报告(一)振动测试实验报告引言•介绍振动测试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实验设备•列点介绍用于振动测试的设备和仪器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流程•列出实验所使用的参数和测量方法实验结果•展示实验所得的振动数据和曲线图•列出实验的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实验讨论与分析•分析实验结果的差异和变化趋势•论述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和分析的关键点•概括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实验改进和展望•提出对实验方法和设备的改进意见•展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潜在应用领域参考文献•列出引用的相关文献以上是一份基于Markdown格式的振动测试实验报告的标题副标题形式的文章。
注意文章内不应包含HTML字符、网址、图片和电话号码等内容。
实验设备振动测试仪•型号:XYZ-123•产商:ABC公司•主要功能:用于测量和分析物体的振动特性加速度传感器•型号:123-Accel•产商:DEF公司•主要功能:测量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数据采集系统•型号:DataLogger-456•产商:GHI公司•主要功能:用于实时采集和记录振动测试数据实验过程准备工作1.将振动测试仪和加速度传感器连接至数据采集系统。
2.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固可靠。
实验步骤1.将待测试物体放置在振动测试台上。
2.设置振动测试仪的参数,包括频率范围和振动幅值。
3.启动数据采集系统,开始记录振动测试数据。
4.逐步增加振动仪的频率,记录相应的加速度值。
5.按照设定的频率范围和步长进行振动测试,直至测试完成。
实验结果振动数据•频率(Hz) 加速度(m/s^2)•10 0.53•20 1.27•30 2.18•40 3.08•50 3.95振动曲线图振动曲线图振动曲线图实验讨论与分析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显示,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加速度值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在低频段时,加速度值的增长幅度较小,但在高频段时,加速度值的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影响因素讨论•物体的质量和刚度对振动特性有影响,可能导致加速度值的变化。
振动测试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振动测试实验报告篇一:振动实验报告l机械振动实验报告1.测量简支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1.1实验目的用激振法测量简支梁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
掌握多自由度系统固有频和振型的简单测量方法。
1.2实验原理共振法测量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共振是指当激振频率达到某一特定值时,振动量的振动幅值达到极大值的现象。
本次试验主要利用调整激振频率使简支梁达到位移振动幅值的方法来测量简支梁的一阶,二阶以及三阶固有频率以及从计算机上读取其当时的振型!1.3实验内容与结果分析(1)将激振器通过顶杆连接到简支梁上(注意确保顶杆与激振器的中心线在一直线上),激振点位于简支梁中心偏左50mm处(已有安装螺孔),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放大器和数据采集仪的输入端连接,并将功率放大器与激振器相连接。
(2)用双面胶纸(或传感器磁座)将加速度传感器A粘贴在简支梁上5#测点(实验时固定不动,用于与其他测点比较相位),将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将电荷放大器输出端与数据采集仪的输入端连接。
(3)将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的幅值旋钮调至最小,打开所有仪器电源。
打开控制计算机,打开做此次试验所需的测试软件,进入页面设置好各项参数。
通过调节激振频率,观察简支梁位置幅值振动情况。
可以通过放在简支梁上的装有一定量塑质小球的小型透明容器直观的观察里面小球的振动情况,小球振动越厉害,也就说明简支梁振动的位移幅值越大;还可以通过分辨简支梁在不同激振频率下的发出的振动声音,声音越大,说明振动幅值越大!(4)通过(3)中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在简支梁在某一激振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幅值,则此激振频率就是我们需要测量的一阶,二阶以及三阶固有频率,在测出固有频率的同时将计算机上画出的各阶振型的图像保存,以便结果的分析。
(5)在完成所有的试验内容之后,通过记录下的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的结果。
所得的实验结果如下:测得的简支梁的一阶、二阶以及三阶的固有频率为?=35.42hZ,?=131.54hZ,?3=258.01hZ。
振动演示实验报告
振动演示实验报告振动演示实验报告引言:振动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在物理学中,振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振动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振动的特性和规律。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振动演示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的振动现象,并分析其规律和特点。
实验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实验装置:弹簧振子、振动源、计时器、测量尺等。
实验步骤:1. 将弹簧振子固定在支架上,调整好其初始位置。
2. 给弹簧振子施加一个初始位移,使其偏离平衡位置。
3. 启动振动源,使其以一定的频率振动。
4. 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和振动次数。
5.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和振动次数。
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动源的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振动周期越短。
2. 弹簧振子的振动次数与振动源的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振动次数越多。
实验二:简谐振动的周期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简谐振动装置、不同质量的振动物体、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 将不同质量的振动物体固定在简谐振动装置上。
2. 调整振动物体的初始位置。
3. 启动振动装置,使其以一定的频率振动。
4. 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振动物体的振动周期和振动次数。
5.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不同质量振动物体的振动周期和振动次数。
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简谐振动的周期与振动物体的质量无关,即质量越大,周期不会发生变化。
2. 简谐振动的振动次数与振动物体的质量无关,即质量越大,振动次数不会发生变化。
实验三:受迫振动的共振现象实验装置:受迫振动装置、共振筒、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 将共振筒固定在受迫振动装置上。
2. 调整共振筒的初始位置。
3. 启动受迫振动装置,使其以一定的频率振动。
4. 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共振筒的振动周期和振动次数。
《振动测试实验》实验报告 - DyTACN-Modal Modal
实验名称
使用动态信号分析仪测试结构的频率响应函数
姓名
学号
同组实验者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
一、
1.了解动态信号分析仪的功能,掌握动态信号分析仪的使用
2.掌握使用动态信号分析仪以随机激励测量结构频率响应函数的方法
3.掌握使用动态信号分析仪以锤击激励测量结构频率响应函数的方法
sx1201123王小二三班01doc振动测试实验实验报告掌握从频率响应函数中读取结构近似模态参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图仔细观察试验设备并将下列原理图中的测试仪器正确连线使用虚拟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结构频率响应函数随机激励电脑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激振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使用35670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结构频率响应函数随机激励使用35670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结构频率响应函数锤击激励加速度传感器35670动态信号分析仪sourceinput35670动态信号分析仪sourceinput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激振器振动测试实验实验报告详述使用35670动态信号分析仪随机信号激励测量双简支梁频率响应函数时设置的主要参数并给出具体数值
四、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据
1.请绘出一条试验得到的典型频响的相频图与幅频图
图4测得的典型频率响应函数
2.记录以下数据
近似固有频率:第1阶Hz,第2阶Hz,第3阶Hz。
近似振型数据:
阶次
测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幅值
相位
2
幅值
感受振动实验报告
感受振动实验报告在进行振动实验的过程中,我对振动实验报告有了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振动实验报告需要详细而准确地描述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结果。
通过写实验报告,我不仅对振动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掌握了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在实验报告中,我必须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实验想法和假设,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或推翻这些假设。
同时,在报告中需要详细说明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书写实验报告,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其次,振动实验报告的论证过程需要严密和精确。
在实验结果分析中,我要逐步地推导出结论,并且要通过实验数据进行验证。
首先,我要将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整理,以便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其次,我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以便于找出规律和规律。
最后,我要用图表和图像来展现实验结果,使得结论更加直观和可信。
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我不断锻炼了自己的论证和推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水平。
第三,振动实验报告需要语言准确、规范和简洁。
在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我要使用专业术语和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于读者理解。
同时,我要遵守科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与讨论和结论等部分的格式和内容。
虽然实验报告需要详尽和准确,但是我要注意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使得实验报告简洁明了。
通过书写实验报告,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科学写作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最后,振动实验报告的撰写需要耐心和细心。
在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我要反复检查和修改,确保实验数据和论证过程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通过写实验报告,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培养了自己的科研态度和科学精神。
总体来说,振动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锻炼。
通过写实验报告,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写作能力,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振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不仅要求我严谨和细致,还培养了我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简谐振动实验的实验报告
简谐振动实验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简谐振动的现象,加深对简谐振动特性的理解。
2、测量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研究其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3、掌握测量简谐振动参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二、实验原理简谐振动是一种理想化的振动形式,其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x= A\sin(\omega t +\varphi)$,其中$A$为振幅,$\omega$为角频率,$t$为时间,$\varphi$为初相位。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来探究简谐振动的特性。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F =k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量。
当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振动时,其运动方程为$m\ddot{x} = kx$,解这个方程可得$\omega =\sqrt{\frac{k}{m}}$,振动周期$T = 2\pi\sqrt{\frac{m}{k}}$。
三、实验仪器1、气垫导轨及附件。
2、滑块。
3、弹簧。
4、光电门计时器。
5、砝码。
6、米尺。
四、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装置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通气后检查滑块是否能在导轨上自由滑动。
将弹簧一端固定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滑块。
2、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根据胡克定律计算$k$的值。
3、测量简谐振动的周期$T$让滑块在气垫导轨上做简谐振动,通过光电门计时器记录振动的周期。
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复测量。
4、记录实验数据详细记录每次测量的质量、伸长量、周期等数据。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滑块质量$m$(kg)|弹簧伸长量$x$(m)|劲度系数$k$(N/m)|振动周期$T$(s)||||||| 010 | 005 | 200 | 063 || 020 | 010 | 200 | 090 || 030 | 015 | 200 | 109 || 040 | 020 | 200 | 126 |根据实验数据,以滑块质量$m$为横坐标,振动周期$T$的平方为纵坐标,绘制图像。
振动实验报告
振动力学实验报告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科技大学单自由度系统振动实验报告实验者姓名:________ 院系:_______系_______专业_______班_______组实验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自由振动法测量单自由度系统的参数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对象和装置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1、无阻尼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系统实验测量:相邻振幅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时间坐标值振幅坐标值计算单自由度振动的振动频率、周期、固有频率、衰减系数、相对阻尼系数周期、频率和阻尼系数:2、有阻尼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系统实验测量:相邻振幅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时间坐标值振幅坐标值计算单自由度振动的振动频率、周期、固有频率、阻尼系数、相对阻尼系数:五、简答1、上述无阻尼自由振动实验中,为什么振动曲线呈现衰减状态?2、简述阻尼对于自由振动周期、频率的影响。
用冲击激励法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实验者姓名:________ 院系:_______系_______专业_______班_______组实验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对象和装置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1、无阻尼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系统实验测量:实验组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频率相对阻尼系数计算频率的平均值计算相对阻尼系数的平均值2、有阻尼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系统实验测量:实验组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频率相对阻尼系数计算频率的平均值计算相对阻尼系数的平均值五、简答1、力锤施加力的大小是否影响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频率和阻尼,为什么?2、实验过程中,力锤敲击质量块时应注意什么?用稳态激扰法测量单自由度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实验者姓名:________ 院系:_______系_______专业_______班_______组实验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对象和装置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频率(Hz) 5 10 15 20 25 30 33加速度(m/s2)频率(Hz) 34 35 36 37 38 39 40 加速度(m/s2)频率(Hz) 45 50 55 60 65 70 75 加速度(m/s2)2、确定频率并用半功率点法计算阻尼系数:五、简答1、在设定频率记录加速度值时应注意什么?2、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激振力的大小恒定?两自由度系统振动实验报告实验者姓名:________ 院系:_______系_______专业_______班_______组实验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用冲击激励法测量两自由度系统的频率响应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对象和装置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1、无阻尼两自由度自由振动系统实验测量:实验组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一阶频率第一阶相对阻尼系数第二阶频率第二阶相对阻尼系数计算频率的平均值第一阶频率:第二阶频率:计算相对阻尼系数的平均值第一阶阻尼:第二阶阻尼:2、有阻尼两自由度自由振动系统实验测量:实验组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一阶频率第一阶相对阻尼系数第二阶频率第二阶相对阻尼系数计算频率的平均值第一阶频率:第二阶频率:计算相对阻尼系数的平均值第一阶阻尼:第二阶阻尼:五、简答试通过数据分析阻尼对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频率和阻尼的影响简支梁结构振动实验报告实验者姓名:________ 院系:_______系_______专业_______班_______组实验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用冲击激励法测量简支梁模态参数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对象和装置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9等分梁18等分梁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均值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均值第一阶频率阻尼第二阶频率阻尼第三阶频率阻尼第四阶频率阻尼五、简答试根据计算机显示的振动模态动画,绘制简支梁前四阶振动的振型图形。
物理振动运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了解物理振动运动的基本现象;2. 掌握物理振动运动的规律,包括简谐振动、阻尼振动等;3. 学会运用物理实验方法,分析振动运动的影响因素;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原理1. 简谐振动:在弹性力作用下,物体沿直线或曲线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 A cos(ωt + φ)其中,x为位移,A为振幅,ω为角频率,t为时间,φ为初相位。
2. 阻尼振动:在弹性力、阻尼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物体做非简谐振动,其运动方程为:x = A e^(-βt) cos(ωt + φ)其中,β为阻尼系数。
3. 振动速度和加速度:振动速度v和加速度a分别为:v = -ωA sin(ωt + φ)a = -ω^2 A cos(ωt + φ)三、实验仪器1. 振动实验装置:包括振动台、连接线、振动传感器、示波器等;2.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3. 标准砝码;4. 刻度尺;5. 计时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观察简谐振动(1)搭建实验装置,将振动传感器连接到示波器;(2)将振动台设置为固定频率,观察振动传感器输出的振动信号;(3)调整振动台的振幅,记录不同振幅下的振动信号;(4)分析振动信号,观察简谐振动的特征。
2. 实验二:观察阻尼振动(1)搭建实验装置,将振动传感器连接到示波器;(2)将振动台设置为固定频率,调整阻尼系数,观察振动传感器输出的振动信号;(3)记录不同阻尼系数下的振动信号;(4)分析振动信号,观察阻尼振动的特征。
3. 实验三:研究振动运动的影响因素(1)搭建实验装置,将振动传感器连接到示波器;(2)改变振动台的振幅、频率和阻尼系数,观察振动传感器输出的振动信号;(3)记录不同参数下的振动信号;(4)分析振动信号,研究振动运动的影响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观察简谐振动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振动传感器输出的振动信号为正弦波,验证了简谐振动的存在。
环境振动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振动测试技术,对特定环境中的振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该环境是否符合预定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要求。
通过对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为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密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精密设备对环境振动要求较高,因此,对设备安装环境进行振动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针对某大型精密设备公司无尘车间内即将安装的某精度较高的设备,对其进行环境振动测试。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试验仪器:-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研制的INV3062C云智慧数据采集分析仪- 941B型拾振器(水平4只、垂直2只)- DASP V10专业版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软件2. 测点布置:根据现场实验条件和测试要求,在仪器基础的不同工况下,布置两个测点,分别检测仪器基础在三个方向(水平、垂直)的振动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测试前准备:-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准确性。
- 根据VC-B标准,确定测试参数和测试范围。
2. 测试过程:- 将拾振器固定在仪器基础的不同位置,确保其稳定可靠。
- 启动数据采集分析仪,记录测试数据。
- 对仪器基础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情况进行连续监测,包括设备运行、停机、人员走动等情况。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到的振动数据进行1/3倍频程分析,并与VC-B标准进行对比。
- 分析不同时段、不同工况下的振动情况,找出振动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试结果:- 振动频率主要集中在4-80Hz之间,符合VC-B标准的要求。
- 振动振幅在测试范围内,未超过VC-B标准规定的限值。
2. 分析与讨论:- 测试结果表明,该无尘车间的振动环境基本符合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要求。
- 在设备运行期间,振动主要来源于设备本身和周围环境因素,如人员走动、空调运行等。
- 针对振动的主要来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对设备进行减振处理,如加装减振垫、减振器等。
振动实验报告
振动实验报告引言:振动是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的一种形式。
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振动无处不在。
为了深入了解振动的本质及其特性,我们进行了一次振动实验。
本文将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结论进行详细阐述。
实验过程: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振动系统——弹簧振子。
实验仪器包括一个固定在支架上的弹簧,一个挂在弹簧上的质量块,以及一个尺卡。
我们首先确定了弹簧的松弛长度,并将质量块固定在弹簧的一端。
然后,我们用手将质量块向下拉开,使弹簧被拉伸。
当松手后,质量块开始做往复振动。
我们利用尺卡测量质量块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振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振动周期和振动频率随质量块位置的变化曲线。
我们发现,曲线呈现周期性的波动,且振动周期和振动频率随质量块的位移而变化。
实验分析:振动实验的结果对于我们理解振动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是描述振动特性的重要参数,它们与振动系统的弹性特性以及初始条件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振动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几点重要的结论。
首先,振动频率与弹簧的刚度和质量块的质量有关。
当弹簧刚度较大或质量块较重时,振动频率较低;而当弹簧刚度较小或质量块较轻时,振动频率较高。
这是因为较大的刚度会增加弹簧恢复的力,而较重的质量块会增加振动系统的惯性,从而导致振动频率的减小。
其次,振动的周期与振幅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我们发现,振幅变化较大时,振动的周期也相应增大。
这是因为较大的振幅意味着质量块偏离平衡位置较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返回。
这一结论对于研究振动系统的稳定性和能量耗散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振动实验也揭示了振动系统的阻尼效应。
我们观察到当质量块在振动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阻力时,振幅会逐渐减小,最终停止振动。
这是由于阻尼力将振动系统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振幅逐渐衰减。
因此,振动实验也为我们研究能量守恒和能量耗散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固体的振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即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2. 探究固体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二、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通过介质传播。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本实验通过观察固体振动现象,验证声音在固体介质中的传播。
三、实验器材1. 手机一部2. 小锤子一把3. 响铃一个4. 玻璃杯一个5. 耳塞一副6. 计时器一个7. 纸张若干四、实验步骤1. 将小球放在响铃的中间位置,用锤子敲击小球,观察响铃的振动现象,并记录声音的频率和响度。
2. 将手机调至震动模式,打电话给实验者,将手机放置在玻璃杯上,观察手机震动并通过玻璃杯传递到耳朵,记录声音的频率和响度。
3. 将玻璃杯中的水逐渐倒出,观察声音的频率和响度变化,分析声音在固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 分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重复步骤2和3,对比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5.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耳塞观察声音的传播效果,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实验一:敲击响铃,观察声音的频率和响度。
实验结果显示,响铃的振动产生声音,频率较高,响度较大。
2. 实验二:将手机放置在玻璃杯上,观察手机震动并通过玻璃杯传递到耳朵。
实验结果显示,手机震动产生声音,频率较低,响度较小。
3. 实验三:逐渐倒出玻璃杯中的水,观察声音的频率和响度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水的减少,声音的频率和响度逐渐降低,说明声音在固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慢。
4. 实验四: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重复步骤2和3,对比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结果显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其次是液体,最快的是气体。
六、实验结论1.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频率越高;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其次是液体,最快的是气体。
3. 固体介质可以传递声音,且振动可以通过固体介质传递到人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隔振减振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隔振减振的基本知识;2、学些隔振减振的基本原理;3、了解隔振减振效果的测量;4、判断系统隔振减振的有效工作频段;二、实验仪器1、ZJY-601T型振动教学实验台、偏心电机、激振器。
2、空气阻尼器(图1)、动力减振器(图2)。
图1 空气阻尼器图2 动力减振器三、实验要求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减振隔振设备,设计一到两种隔振或减振方案(从被动隔振、主动隔振、单式动力减振和复式动力减振中任选),测量所选择方案的隔振效果以及有效的工作频段。
必须提供安装示意图,实验原理,详细的实验步骤以及数据记录和分析结果。
四、实验仪器安装示意图五、实验原理隔振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振源振动传至周围环境;二是减少环境振动对物体或设备的影响。
原理是在设备和底座之间安装适当的隔振器,组成隔振系统,以减少或隔离振动的传递。
有两类隔振,一是隔离机械设备通过支座传至地基的振动,以减少动力的传递,称为主动隔振;另一种是防止地基的振动通过支座传至需保护的精密设备或仪表仪器,以减小运动的传递,称为被动隔振。
在一般隔振设计中,常常用振动传递比T和隔振率 来评价隔振效果。
主动隔振传递比等于物体传递到底座的振动与物体振动之比,被动隔振传递比等于底座传递到物体的振动与底座的振动之比,两个方向的传递比相等。
隔振效率: η=(1- T ) ·100% 传递比T : ]u D )u -/[(1u D (1T 222222++=)式中D 为阻尼比,0fu f =为激振频率和共振频率的比。
只有传递比小于1才有隔振效果。
因此T <1的区域称为隔振区。
六、实验步骤1、把5kg 空气阻尼器组成的隔振器放在底座上,偏心激振电机安装在隔振器上,偏心电机的电压有调压器输出端提供。
220v 电源线接到调压器的输入端,一定要小心防止接错,要注意调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端,防止接反。
2、在隔振器下托板上安装一加速度传感器,在上托板上安装以加速度传感器,分别接入ZJY-601A 型振动教学试验仪的第一和第二通道,输出的信号接到采集仪的第一和第二通道。
3、开机进入DASP2000标准版软件的主界面,选择单通道按钮。
进入单通道示波状态进行波形和频谱同时示波。
4、在采集参数菜单中设置采样频率为500HZ,程控1倍、采样点数2K 、工程单位μm 。
5、调节调压器改变电机转速,使系统产生共振,打开数据列表按钮从频率计中读取频率值 f 0、振幅以及第一通道的峰值A 1和第二通道的峰值A 2。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 校正波形如下:表1 频谱峰值列表==============================================================================================序号 CH1频率 CH1幅值 CH1阻尼比(%) CH2频率 CH2幅值CH2阻尼比(%)----------------------------------------------------------------------------------------------01 39.3945 9.93989 0.000 39.3924 9.833190.00002 42.5352 1.4488 -200.000 42.5523 1.43137-200.00003 47.3949 0.571837 -200.000 47.4171 0.557447-200.00004 32.6913 0.514897 -300.000 32.6996 0.551394-300.00005 49.3248 0.469637 -200.000 50.2659 0.469766-200.00006 28.8357 0.391491 2.458 28.8227 0.4223082.17407 26.7974 0.261447 -200.000 53.2323 0.357505-200.00008 23.9557 0.250775 -300.000 23.9916 0.2815784.25109 61.9931 0.238999 -200.000 57.13 0.311494-200.00010 63.9731 0.228207 -200.000 25.9622 0.260694-200.000空气阻尼器加砝码的固有频率测量如图:表1 频谱峰值列表=============================================================================== ===============序号 CH1频率 CH1幅值 CH1阻尼比(%) CH2频率 CH2幅值CH2阻尼比(%)----------------------------------------------------------------------------------------------01 14.2133 1.38446 7.226 14.0558 1.482963.39402 27.8133 0.307672 7.115 5.41994 1.56161 20.56503 39.5679 0.259684 1.901 18.2626 1.140290.00004 30.7717 0.224453 -200.000 11.2504 1.18002-200.00005 7.31495 0.177625 -300.000 8.34023 1.12083-200.00006 35.5977 0.162057 -300.000 24.019 0.6836470.00007 21.9744 0.155776 -200.000 21.9618 0.675983-300.00008 4.22976 0.11702 13.921 42.6375 0.4148931.24609 36.6223 0.146588 -200.000 29.8661 0.365129-200.00010 44.4734 0.12268 -200.000 39.5011 0.3634010.748=============================================================================== ===============固有频率为f=14Hz.实验记录数据如下:通道1 通道2 比值f A1 f A2 A1/A28.04 0.41 8.00 0.44 0.9329.01 0.70 9.00 0.82 0.85410.00 1.23 9.99 1.23 1.00010.51 1.61 10.50 1.39 1.15810.97 2.09 10.98 1.65 1.26711.99 3.82 11.98 2.30 1.66113.00 8.44 13.00 3.04 2.77614.01 11.54 13.99 2.43 4.74914.20 11.11 14.19 2.22 5.00514.39 10.55 14.40 2.04 5.17214.60 9.90 14.58 1.86 5.32315.01 8.82 15.00 1.68 5.250 15.40 8.09 15.38 1.74 4.64915.80 7.42 15.80 1.85 4.01116.21 6.89 16.19 1.91 3.607 16.50 6.52 16.51 1.92 3.396 16.71 6.31 16.71 1.90 3.32116.99 6.15 17.00 1.95 3.15417.19 6.06 17.19 2.04 2.971 17.41 5.88 17.39 2.10 2.80017.70 5.68 17.72 2.28 2.49118.00 5.62 17.99 2.43 2.31318.30 5.50 18.29 2.56 2.14819.00 5.35 19.01 3.01 1.77720.00 5.35 19.99 3.75 1.42721.00 5.56 20.99 4.76 1.168 21.99 6.12 22.00 6.41 0.9523.00 7.23 22.99 9.30 0.7824.00 7.04 24.00 10.30 0.6825.00 5.33 25.00 8.05 0.66 25.10 5.48 25.10 8.39 0.65 25.20 5.28 25.20 7.89 0.6725.50 4.94 25.50 7.34 0.6726.00 4.40 25.99 6.35 0.6926.50 4.21 26.49 5.77 0.7327.00 4.13 26.99 5.49 0.7529.00 4.20 29.00 5.60 0.7530.00 3.89 30.00 5.16 0.75 曲线图如下:A2为梁系统振动的幅值,此点为反共振点,理论知识如下:由A1/A2曲线知,当激励频率为25Hz时出现隔振,数据与图如下:序号 CH1频率 CH1幅值 CH1阻尼比(%) CH2频率 CH2幅值CH2阻尼比(%)----------------------------------------------------------------------------------------------01 25.095 5.34489 0.000 25.0967 8.126570.00002 50.1583 0.602133 0.572 50.17 1.040640.59003 35.5343 0.341178 0.645 35.5272 0.595281.11704 14.2046 0.373225 6.760 322.133 0.3381490.00005 18.0551 0.365184 -300.000 16.0919 0.37822-300.00006 48.3255 0.247074 -300.000 38.6059 0.364363-200.00007 44.4982 0.207423 1.640 10.2745 0.283678-300.00008 38.6397 0.181767 -200.000 325.654 0.260960.13909 8.31283 0.180672 -200.000 175.157 0.1952930.00010 7.31627 0.179114 -200.000 46.2618 0.1912041.431==============================================================================================对应于A1/A2曲线的最低点,此时空气阻尼器的振动幅值比梁系统振动幅值达到最大,为隔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