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红华侨茶场建场6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致辞
2011年英德市“关爱工程—归侨归眷子女夏令营”授旗
2011年英德市“关爱工程—归侨归眷子女夏令营”授旗
开营仪式在我镇举行
[新闻简报]8月11日上午9:00时,在英红镇政府党校礼堂,来自英红华侨茶场、英德华侨茶场、黄陂华侨茶场的80多名归侨归眷子女齐聚于此,举行2011年英德市“关爱工程—归侨归眷子女夏令营”授旗开营仪式,出席此次授旗开营仪式的领导有省侨办朱光、吴功奖同志、英德市副市长陈智同志、英德市府办副主任谢笑同志、英红镇华侨茶场场长植文波同志及分管侨务事务副镇长吴鑫同志,会议由英德市政府侨务办主任邓小俭同志主持。
会上,英德市副市长陈智同志和省侨办朱光同志分别致辞,归侨归眷子女代表发表感言,省侨办朱光同志宣布开营并授旗,授旗仪式后集体在党校礼堂门口照相留念,整个授旗开营仪式于上午10:40时结束。
本次夏令营活动的主题是开展“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侨务政策好”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困难归侨归眷子女特别是华侨农场归侨归眷子女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转变观念,提高素养;教育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了解国情,学习侨史,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为将来回馈社会,报效祖国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本次夏令营活动分3天进行,主要参观英德市的主要景观景区、革命阵地和繁荣发展的清远华侨园、英红园,实地感受家乡的美好环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让红茶文化走向世界──记清远市人大代表罗惠燕
罗惠燕发现 ,对于英德红茶 的辉 历 史 ,不少年轻人似乎 已经忘记寡
德红茶 。
留住 文化 才 能 走 得 更 远
罗 惠 燕 是 土 生 土 长 的 英 德 人 ,熟 稔
在罗惠燕提 出的诸 多建议 中,有 件被 列为重点建议——关 于缩 小茶农之 间贫富差距和做好茶苗种 植产业 规划 问题 ,都 是和她熟悉 的红 茶有 关。她 时与茶农 接触很多 ,了解 茶农 最真实f j c 生存状 况 ,建议市政府更 多关 注支持夯 叶文化事 业 ,拿 出切实措施解 决茶农 实 际困难。她认为确立清远 的红茶产
以前 ,它 曾是 中国 “ 出 口创 汇 、为 国争 光”的一面旗 帜 ,英德红茶也 是当时出
口创 汇的重要物资 。
茶厂位 于秀才山水库旁 ,茶厂内的
揉捻 茶叶等大 型机 械仍能正常运转 。烘 干室 内 ,屋顶椭 圆彤砖瓦式设计 ,不加 钢筋 ,顶部设有通 气窗 ,特殊 的设 计不
仅 有 利于 通风 ,更 形 成 了 回音 壁 的特 效 。
建于2 0 世纪6 0 年代 ,萎凋是红茶加 T_ T
艺的第一道丁序,使新鲜芽叶失水萎软 , 以利 于 “ 揉 捻工艺 ”将萎 凋叶塑造 出优 美的外形 。 红旗茶 厂创 建于 1 9 5 8 年 ,是全 国最 早 、最大 的大 叶红茶制造厂 ,改革 开放
听你们的 ,我 会保 留好 老建 筑 ,我要让
红 茶文化走 向世 界 !” 作 为 清 远市 人大 代 表 ,罗 惠燕 在 2 0 1 4 年初参加 市人代会 时表示 ,部分 茶 同被纳入T业 同规划范 围 ,担心红旗 茶 厂 面临搬迁命运 ,她想 留住老茶厂 。 现在 ,红 旗茶厂仍保 留着她收购 时 的模 样 ,罗惠燕 打算将它打 造成红茶博 物馆 ,让更 多人知 道英德红 茶 ,也让后 人 了解 曾经辉煌一时的红茶文化。
英德红茶解说词
饮茶思源,感恩知青。知识青年十年插队的过程,他们将十年最青春的岁月献给了祖国,他们用自己的热血给青春写下了完美的注解
岁月如梭,往事如烟。转眼间知青下乡已四十多年,当年的姑娘小伙们现在都已年过半百或花甲,可那颗年轻的心永恒不变 。当年知青是年轻的,现在的我们也是年轻的,传承这千年的英德茶香,我们义无反顾。因为年轻,我们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去探求。因为年轻,我们还有很多习惯可以做出改变,因为年轻,我们还有很多梦想可以去追求。因为年轻,我们无畏。
关键词:思源、广东名茶、感恩、知青、怡品茗
饮茶思源,感恩知青。
英德红茶,诞生于1959年,年轻而有活力。其实,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00年前的唐朝,陆羽所著《茶经》 曰:“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韶州植茶包括英德。它还是广东名茶,扬名海外。
走进英德红茶茶园,你会心醉身醉。连片的茶园,无限的绿意,更行更远还生,茶农在高歌,茶香在飘荡,一杯英德红,教人如何不想饮。
愿这来自英德的茶香,愈久弥醇。
石梯千级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暂停;游汲灵泉煮佳苟,渴心滋润困魔醒。
当年古人在煮茗台把饮英红,今日我们四位年轻人怀着感恩的心献上对英德红茶的赞歌。1963年,英德红茶成为英国国宴用茶,2006年,瑞典哥德堡号访华,英德红茶作为特别礼物送给远道而来的外国贵宾。英红茶香,远扬万里。
我们知道,你曾是英国皇室的贵族,摇曳的红舞裙跳动在每一场宾宴中。点点滴滴的香浓,纵使披上浪漫的一袭白纱,也是这般风情万种的瑰丽。
大风起兮人愈醒,一拂水,涤尽凡尘心自清,只待英红香飘溢,把饮从中醉。
英红华侨茶场举行改制建镇挂牌仪式
英红华侨茶场举行改制建镇挂牌仪式【广东侨网讯】3月5日,英华侨农场春意盎然,彩旗飘扬,英德市英红镇举行成立挂牌仪式。
参加挂牌仪式活动的有清远市副市长黄伙荣,英德市四套班子领导以及清远市、英德市直属有关单位负责人。
省侨办、省侨联等省有关部门也派员出席。
英红镇挂牌成立,标志着英红华侨农场在转制改革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清远市副市长黄伙荣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英红农场建场50年来,为安置大批归侨难民和农场经济发展作了大量工作,中央和省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华侨农场的改革发展工作,特别是近年来,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动侨场改革与发展,为英红镇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改革是根本出路,发展是最终目的。
黄伙荣还要求英红镇和华侨农场要以撤区建镇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打好"侨"牌,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区域优势和土地优势,加大改革力度,拓宽发展的新路子,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快融入地方,实现同步发展。
清远市有4个华侨农场,是我省华侨农场最多的地区,市、县财政比较困难,但清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为做好英红侨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和落实省政府有关华侨农场改革文件精神,清远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部署落实加快推动华侨农场改革。
市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华侨农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派出工作组进驻华侨农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有关华侨农场改革工作方案,抓紧制订和落实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于2002年12月底基本完成了英红华侨农场职工养老保险纳入地方统筹和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经济补偿等改革工作,并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抓紧推动其它3个华侨农场综合改革工作。
(吴功奖)。
广东英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广东英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处中国红茶之乡——英德红茶正宗原产地英红镇,公司源于1951年的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
1959年,茶场创制出第一批英德红茶,蜚声海外,风行英伦。
作为英德红茶的缔造者和历史最悠久、最大的英德红茶制造商,历时60余载潜心前行,其主要产品金侨·英红九号自问世以来,好评如潮。
广东英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依托老英红华侨茶场的历史积淀及新团队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市场运营开拓能力,通过资源、资本、管理和人才的有效整合,打造一家基于茶产业链运作的茶业龙头企业,成为集茶叶技术研究、名优茶种植、茶叶精加工、茶品牌文化、市场营销于一体的英德红茶产业第一品牌,擦亮“中国红茶名镇——英红镇”金字招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携同产业上下游共同良性发展,构建安全高效的茶产业运营平台,惠农、惠企,实现“藏富于名”、“幸福侨农”的产业理想,开创英德红茶新的未来!
金侨品牌:金代表尊贵,与“金侨”贵族礼茶的核心价值“尊贵”相吻合;金代表财富,寓意金侨将引领一万多名以种茶为生的侨农以及多姿多彩、魅力四射的侨茶文化。
企业使命:通过成功的茶产业链运作及茶品牌和文化建设,擦亮“中国红茶名镇”金字招牌,复兴英德红茶产业。
企业愿景:中国的红茶世界的英红
价值观:恒守正念、开放包容、担当奉献、协同共赢
产品: 金侨.英红九号由广东英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荣誉出品,产自英红之乡英红镇正宗原产地,传承古法,融入现代制茶技艺,形、色、
香、味俱佳,是追求高品位饮茶体验人士的首选,被誉为“贵族礼茶”。
金侨.英红九号是当之无愧的英红典范之作,续写英红“世界级礼赞”的传奇。
刘仲华致辞
1415百年荣耀·专家团队百年荣耀·专家团队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尊敬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茶业界都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Norman Kelly博士及夫人、意大利Verbania (维尔巴尼亚) 省和Stresa(斯特雷萨)市的官员们、意大利茶业协会主席马可先生及夫人齐梦晗女士、意大利商界精英和茶文化人士、中国茶叶行业组织领导及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专家代表、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和金骆驼奖的获奖品牌代表,从世界各地集聚到美丽的马焦雷湖畔,在这里隆重举行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和金骆驼奖颁奖典礼。
在此,我谨代表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国家级行业组织,向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的20个公共品牌和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的50个企业品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中国茶叶第一次正式在大型国际舞台亮相,有21个中国茶叶产品获得各类奖项,金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茶在世界茶业舞台的格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茶叶科技的快速发展,有效助推了中国茶业跨越式发展,早在2005年我国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第二大出口国。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名优茶的飞速发展,造就了我国茶业的规模与效益全面升级。
今天,我们在这里颁发的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和金骆驼奖遍布了六大茶类和16个茶叶主产省市。
尽管中国的茶叶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的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品质形象与第一产茶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自己的核心品牌!为了举行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在全国120多个参评品牌中综合评定了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20个和金骆驼奖50个,组成了中国茶业主力军团,在过去一周的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中国茶文化周上,整体展示了中国六大茶类的优异品质和中国茶文化的无穷魅力!中国各行业都已步入品牌化时代,而茶业品牌的打造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建县60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在建县60庆典大会上的讲话导读:本文是关于在建县60庆典大会上的讲话,希望能帮助到您!
今天,我代表全县离退休老同志出席县庆盛典,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
借此机会,我代表普县全体老同志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普革命和建设事业做过贡献的领导、同志们,向关心支持普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史为鉴,往者不可忘。
风雨兼程的60年前,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用自己的血与肉,迎来了普的全面解放。
新时期,在普历届领导人的带领下,我们老一辈继续发挥余热,仍然积极投入普的改革和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积极参与我县各项建设,为普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旧貌换新颜,目睹着普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我们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城乡高楼林立、水泥道路相连,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电视、手机、轿车进入农民百姓人家,相当部分农民率先步入小康,这些都是普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们深信,在党的领导下,普人民一定能够同心协力,共谋发展,我们老同志也一定继续发挥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联系面广的优势,多反映社情~,多为我县经济建设建言献策,在招商引资、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增进团结、
鼓舞士气、促进稳定等方面做好工作,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普、更加繁荣的普再立新功!。
公司60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公司60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今天,在公司迎来了60周年庆典的大会上,我很荣幸能够代表公司的所有员工,向所有新老客户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这60年的历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您们的信任与支持,并且我们的成功也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在过去60年里,我们公司经历了很多挑战和机遇。
从最初的小企业,到迈入国际化的舞台,我们一直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公司管理、提升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出了无数个优秀的成绩和名牌产品,赢得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和信赖。
同时,我们也深知,这些成功的基础和源泉,正是由于公司内部的文化、口碑和员工们的不懈努力。
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有许多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故事。
60年来,我们从未停止探索前行的脚步;我们深知,只有用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实际行动,才能让企业不断壮大,这也是我们成功的基石。
我们把提高产品质量视为生命线,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更新设备、改进工艺,完善生产流程,从而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我们始终追求的是突破和进步,从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我们奋力向前,争创更为辉煌的未来。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庆祝公司的60周年生日。
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激励和感悟,虽然公司走过了许多弯路和困难,但我们坚信:这个时代,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无论是资本还是技术,都是可以拥有的,我们只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开拓商机,用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勇敢面对困难,就一定能够抓住每一个机会,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埋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特别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辛勤努力。
没有你们的努力和付出,就没有公司今天所取得的成绩。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以寻求卓越为目标,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向更高的目标和更远的前景展望。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表达我们公司的理念和信念:在我们的道路上,我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不断开拓思路和探索,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让我们相互关心、彼此激励,共创更为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英红华侨茶场,特殊历史的见证者
英红华侨茶场,特殊历史的见证者作者:麦婉华来源:《小康》2019年第29期1978年至1979年,广东英红华侨茶场接收安置越南归国难侨12000多人,成为了广东省拥有归侨人数最多、国有土地面积最大的华侨农场。
华侨回归祖国40年,大力发展农业、工业等经济以及教育等社会事业,把昔日贫穷落后的农场建设成为今天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归侨家园。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红茶是中国茶中的典型茶类,而英红九号则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据了解,1951年,国营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创立英红品牌,茶场开创英德红茶并代表国家出口创汇,闻名中外。
但说到英红九号,人们在品茶之际却很少知道其原产地广东英德英红华侨茶场的传奇故事。
英红,原是国有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华侨茶场。
2003年3月撤区建镇,正式纳入地方管理,改为英红镇;2004年6月云岭镇并入英红镇,同时保留“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牌子,享受侨场相关的优惠政策待遇。
华侨回归祖国40年,英红华侨茶场如今已是怎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小康》记者走访这个广东省拥有归侨人数最多的华侨茶场,探索其历史变迁以及发展过程。
英红华侨茶场的归侨侨眷艰苦创业,把昔日贫穷落后的农场建设成为今天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归侨家园。
1978年至1979年,由于东南亚局势的变化,居住于越南的众多华侨逃难回到中国边境。
陈家祥正是其中之一。
他告诉《小康》记者,作为从广西迁到越南的第四代华侨,他当时住在越南广宁省西部。
但由于国际局势的原因,无奈之下他和家人只能一起逃回国内云南。
“当时逃难的人非常多,我們到云南后,政府都对我们非常重视。
在云南住了一周后,政府开始疏导我们分批到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我的一家被带到广东英德。
于是,坐了3天3夜的火车,我们终于到达了英德,分配成为茶场的工人。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英红镇人大主席向文敏向《小康》记者介绍,1978年至1979年,当地接收安置越南归国难侨12000多人,并更名为“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隶属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是全国安置归难侨最多的华侨农场。
原创|尚待保护的英德华侨茶场历史遗迹
原创|尚待保护的英德华侨茶场历史遗迹广华侨博物馆原馆长王明惠图为1957年英德华侨茶场场部办公室牌匾。
图为五房一厅(安置五户归难侨)集体宿舍。
图为新楼盘前的归难侨职工宿舍。
英德华侨茶场电影旧和三区灯光球场。
英德华侨茶场电影院旧址。
英德华侨茶场由广东省侨委于1957年创办,建场面积40平方公里,至改制前仍有21平方公里。
初时安置来自北越、马来亚和泰国归难侨近四百人,1960年安置印尼难侨3600多人,1963年安置印度等南亚难侨300多人,1968年汕头华侨补校、集美华侨补校逾300多华侨学生归侨知青落户英华,1967年安置印尼难侨近千人,1978年安置印支难民难侨2600多人,累计安置24个国家归难侨8000多人,是广东省安置归难侨最多的侨场之一,成为归难侨的新家园。
图为英德华侨茶场场部会议室旧址。
图为当年的办公室旧址。
2004年英德华侨茶场改制,融入地方,并入东华镇,英德华侨茶场变身事业单位,纳入社区居委会管理。
岁月如梭,沧海桑田,当年的归难侨职工,走的走,故的故,幸存者也是7、80岁的长者,昔日开辟的茶园,变身现代化工业园区,华侨茶场变社区,职工变居民,华侨茶场牌子仍在,而华侨农场体制不复存在。
图为三区归难侨职工饭堂旧址。
图为三区归难侨幼儿园旧址。
如何保护好华侨农场历史遗存,如何留住侨愁,如何弘扬归侨文化和爱国爱乡爱自己家人的华侨精神,成为归难侨和有识之士热议的话题。
建立华侨博物馆,保护活化侨场历史遗存之举,似乎是良策之一,把华侨农场文博事业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也是上策。
图六为三区归难修职工生活用水的水井。
图七为归难侨职工洗衣服水池。
英德华侨茶场融入地方发展乃历史潮流,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英德华侨茶场几代归难侨和建设者创造的侨场历史和成就,珍惜传承归难侨爱国爱乡爱自己家里人的归侨精神财富,亦是新时代振兴英德华侨茶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让归难侨享受更多的改革开放发展红利,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更是责无旁贷。
2024年市长在红茶生产工作会发言
2024年市长在红茶生产工作会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的到来,参加今天的红茶生产工作会。
作为市长,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各位一起探讨红茶产业的发展问题。
红茶作为我市的一项重要特色产业,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红茶产业的重要性,深入研究和思考如何进一步促进红茶产业的发展。
首先,我想谈谈红茶产业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们的红茶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我们的红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同时,红茶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红茶产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市的红茶产业还存在一定规模化程度不高、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一方面制约了红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
其次,我们的红茶产业还面临着市场开拓不足、营销能力不强等问题。
红茶市场竞争激烈,各种新型茶叶产品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和市场开拓,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再次,我们的红茶产业还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红茶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我们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红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面对问题和挑战的同时,我认为我们也应该看到红茶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首先,红茶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为红茶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红茶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传承。
我们可以充分挖掘红茶文化的价值,打造红茶旅游品牌,扩大红茶产业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再次,红茶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针对红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一、加强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英红华侨茶场建场60周年庆典归侨代表讲话稿
在英红华侨茶场建场60周年庆典归侨代表讲话稿在英红华侨茶场建场60周年庆典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作为生活在英红华侨茶场的归侨,满怀万分喜悦之情,参加英红华侨茶场建场60周年庆典。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归侨侨眷,向英红华侨茶场建场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回想过去,我们心潮澎湃,三十三年前,我们遭受越南当局的排华政策迫害,拖儿带女举家逃亡。
是祖国母亲张开她的宽怀,迎接我们回到祖国,并安排在英红华侨茶场。
回到祖国,茶场给予我们特殊的呵护和照顾,给我们提供了住房和生活用品,安排我们工作并吸收为正式职工,让我们有稳定的收入,安居乐业。
使我们这些漂泊的游子有了安全感,有了真正的家。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英红华侨茶场也从内部改革到外部改制。
首先是成立家庭农场,实行承包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80年代中期,涌现出一批勤劳致富户、万元户。
到XX年,茶场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文件精神,英红撤区建镇,成立英红镇。
几年来,镇党委和政府一如既往关注我们侨民生产生活,通过国家扶持一点,当地政府筹措一点,个人出资的方式进行了危房改造,建起了侨新居,镇政府还筹措资金,搞好城镇规划和乡村公路建设。
我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在英红华侨茶场这几十年里,我们承前启后,为英红华侨茶场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努力、贡献了力量,英红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我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上下一致,团结一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英红人的共同奋斗,英红将成为英德市一个新兴城镇,焕发出新的光彩。
风风雨雨,走过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眼前的英红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犹像一只展翅的雄鹰,蓄势腾飞!我们会将一如既往地关注着英红,为英红华侨茶场更加繁荣发展,喝彩、鼓掌!谢谢大家!。
英德红茶历史,带你寻访英红的前世今生!
英德红茶历史,带你寻访英红的前世今生!若你因为喜欢英德红茶而去翻开它的历史,怕是要惊讶的,这誉满天下的名茶,竟只有数十年的历史。
接下来,让我们寻访英德红茶的前世今生!寻访英德红茶的前世今生1、历史:茶龄数十年英德红茶年龄不长,英德产茶却历史悠久。
据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764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当时英德是韶州的主要植茶之地。
据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的研究认证:英德茶叶生产始于唐朝,是韶州三个产茶县之一。
适宜的温度,充沛的降水,微酸性的砂砾岩……这里有着最适合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南宋英州知县汪任就有“游汲灵泉煮佳茗,渴心滋润困魔醒”的诗句传世。
至明朝,英德“丛生茎小而长,叶尖如指”的小叶种茶制成的“土青茶”已成朝廷贡品。
十九世纪前中叶,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英德茶叶兴盛一时。
后因战事不断,茶叶出口受阻,贸易不景气,茶业逐渐萎缩,至二十世纪初进一步凋零。
当我们把时间轴拉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看到的景象是清远茶园存者寥寥,其中英德稍多,但零星分散不成规模。
彼时英德茶在周边虽小有名气,然而多为中、小叶种茶树,管理粗放。
每两年低剪一次,是其获取产量的重要手段,产品加工依旧沿用“土青茶”的手工式制法。
据资料记载,1950年英德境内茶园面积仅有30公顷,茶叶产量仅3吨。
1951年,广东省公安厅创办英德农场,茶是其中一种经济作物,然未能带来较高的效益。
转变,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2、创制:1958年建厂当我们在时光的长河中驻足、回首、钩沉,总会感叹命运、造物、机遇的巧妙。
然而具体到每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里,做出决策的每一个人对未来其实并不能预测。
1955年,时任广东公安厅厅长寇庆延主持,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协调,从云南引进大叶种茶(简称“云大”)到英德农场试种,并于1956年春试种成功,后大面积推广。
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此举将对整个英德及中国红茶带来深远的影响。
六十年的相聚(招商方案)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佛山电视台强档品牌栏目《飞鸿茶居》年度制作六十年的相聚壹·风潮2009年10月,佛山将掀起一股热烈沸腾、感人至深的“相聚”风潮!★ 100位佛山知青从世界各地赶回,相聚《飞鸿茶居》!★ 100位投身秀丽湖挖掘建设的佛山市民50年后再聚首,相聚《飞鸿茶居》!★ 50位名叫“建国”、“建华”的佛山市民历史性碰面,相聚《飞鸿茶居》!★ 20年前的佛山选美佳丽,20年后将再次牵手,相聚《飞鸿茶居》!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分散多年的他(她)们再次相聚佛山,追忆当年往事、分享人生经历、畅谈60年发展与变迁。
欢笑与泪水、回首与展望,万千感受,共同汇聚一场场轰动全城的浓情盛事!贰·风范电视栏目《飞鸿茶居》创办6年来,在珠三角竞争惨烈的传媒浪潮中屹立不倒,凭借的是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和良好的节目品质。
值此60年举国大庆之际,《飞鸿茶居》再次发力,依托制作团队激情张扬的策划创造力,倾情打造佛山电视年度制作—大型系列访谈节目《六十年的相聚》!★《六十年的相聚》共分四集,9月20日起每周日晚新闻综合频道19:30首播。
9月20日播出前同时安排大量宣传片与预告片在各频道进行滚动、轰炸式播出,播出周期长达两个月!★《六十年的相聚》首次将25分钟的常规节目时间延长至40分钟!★《六十年的相聚》将移师新近落成的佛山电视台全新演播室进行录制!★《六十年的相聚》将邀请佛山电视台王牌主持人小强担任主持,小强由民生节目主播向知性主持人的转型值得期待!★《六十年的相聚》开创全新电视表达形式,独具匠心的策划、温馨宏大的场面、万众翘首的期待,势必将全城60年庆典推向高潮!叁·风云影响深远、传播广阔、品质优秀、商机无限!大型系列访谈节目《六十年的相聚》诚意邀请有识之商家展开合作。
★节目将提供多种合作方式,包括:冠名、特约、背景板植入、主持人造型部分指定、物件指定、现场观众嘉宾礼品赞助、餐饮场地提供等★合作商家将获得多种回馈方式,包括:节目前、中、后标版及广告播出、带广告推介片各频道滚动播出、现场背景板广告置入,主持人现场鸣谢、物件广告植入、节目片头广告植入、挂角广告、片尾字幕鸣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英红华侨茶场建场6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
致辞
尊敬的董华民副巡视员、曾庆富副处长、郑传烈副董事长,李杰副局长、陈普生副主席、陈智副市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建场6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英红镇党委、政府和英红华侨茶场,向在百忙中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历届侨场领导、离退休老干部职工、劳改场干部代表、五七干部代表、知青代表、归难侨代表以及各位嘉宾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60年来为英红的开发建设作出贡献的建设者们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向一贯关心、支持和帮助英红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为英红华侨茶场建设奉献青春和热血的干部职工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60载风雨沧桑,抹不去奋力拼搏的记忆,60年峥嵘岁月,铭刻着艰苦创业的历程。
60年来,英红历经了劳改场--
省直“五.七”干校--知青场--华侨茶场--华侨管理区--镇的六次沿革,英红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在每一个不同时期,都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在创业初期,前辈们吃尽苦头,饱受艰辛,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斗志,战胜了生活上和生产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垦荒办劳改农场,担负着建设祖国和为国家改造罪犯的双重使命。
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期,万名省直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到茶场劳动煅炼。
在知青上山下乡时期又有一批批知识青年到农场锤炼意志,接受再教育。
到七十年代后期,根据国际形势需要,先后又接纳了来自越南等地区的难侨,成为了全省安置侨民最多的华侨茶场。
60年来,英红人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披荆斩棘,战天斗地,开垦了大片优质的茶园、田地,掌握了多种茶叶种植、管理、采茶和制茶的技术,并探索出了茶叶防病治病的一整套方法。
茶场所生产的茶叶享誉世界,所产红茶一度成为英女皇室的御用茶品,为英德赢得了“中国红茶之乡”的美誉。
放眼英红的发展史,它处处闪耀着英红人在半个多世纪以来艰苦创业征途上的辉煌。
60年来,英红人自立自强,自
我发展,从而实现了茶场的一次次变革、一次次跨越。
近年来,英红在英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在改革发展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刀阔斧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凭借“广东顺德清远特别合作区、英红园、粤北产业新城”三大园区驻地我镇的难得机遇,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为英红的发展壮大、走向兴旺写下了一部灿烂篇章。
XX年,英红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1亿元,比XX年增长500%;实现工商税收1441万元,比XX年增长309%;实现工业总产值12亿元,比XX年增长9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比XX年增长924%。
今年1-10月份,英红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4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工商税收1427.49万元,同比增长102.5%;实现工业总产值21.4亿元,同比增长152.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3亿元,同比增长146.88%。
到目前为止,落户英红的投资项目共有68个,签约项目合同金额达170亿元,项目实际投入达21亿元,这些项目的引进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英红工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为英红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个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欣欣向荣的新英红正阔步迈向幸福的新征程!
今后,英红将以“打造百亿侨镇,建设幸福英红”为总目标,紧紧抓住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将清远高度重视英红工业园区建设和英德把工业发展主战场放在英红的
决策作为强劲动力,充分发挥英红的区位、侨乡、国有土地、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工业强镇为核心,以项目攻坚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进程,全力把英红打造成为产业园区配套服务中心和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60年既是一个里程碑,又是一个新起点。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英红人决不自满,决不固步自封,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同德、奋发进取,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新英红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