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9-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北师大版必修2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

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重难点突破】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

讲授新课导入: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

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

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一、了解(一)、迅速浏览课文,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答: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这四方面的变迁。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二)学情分析;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三)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识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同学通过实践学习法采访年;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

把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崭新趋向。

这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最重要,后两课只是对其中三个具体问题单独拿出来讲而已。

(二)学情分析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

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识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基础知识。

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同学通过实践学习法采访年长者。

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再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

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7-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7-北师大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II专题四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核心素养:(1)通过概括“服饰变迁”的阶段性,培养时空观念;(2)通过分析影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的主要因素,训练史料实证;(3)通过分析“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过程的特点,强化唯物史观;(4)通过分析“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的时代命题,滋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衣食住俗的变迁发展■教学难点: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的影响因素、过程特点,评析认知传统习俗坚守传承的时代命题。

一、课堂导入之前史书大多关心大事件、大人物,聚焦上层、知名与杰出人物的活动,很少记述普通人的社会生活。

但我们今天的这节《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让我们一起关注普通民众、基层社会,感受了解百姓的衣、食、住与社会习俗。

二、新课讲授(一)男女服饰的变迁:↓1.图文讲述近代以来男女典型服饰的发展变化补充:←2.中山装的形制寓意↙3.服饰变迁的阶段性↘4.服饰变迁的趋势(二)中西饮食:1.介绍中华饮食的整体地域性↑↑2.中华饮食的八大菜系,闽菜佛跳墙补充:↖↗3.介绍家乡美食,滋养家乡情怀介绍:←4.西餐对中餐的影响(三)中西居室建筑:介绍:1.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四合院↑↗→补充:2.中国传统民居——博大精深↓3.延平旧居——滋养家乡情怀↘介绍:↖↗←4.西式住房传入(四)习俗风尚:←列表简介:近现代以来社会习俗风尚的变化三、教学提升←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视野,审视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探究延伸1:影响“碰撞融合”的四个因素↘探究延伸2:“碰撞融合”过程的特点↖探究延伸3:“碰撞融合”的时代命题↗学习应用:复习性试题←资料阅读附录:中西餐之别四、教学反思1.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教学风格与生情,重构教材,创意教学。

2.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民居补充资料、中华美食八大菜系、延平家乡吊脚楼、乡镇美食,家国情怀韵味浓浓。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1课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1课

1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贫穷落后的旧中国1.社会状况(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经济落后,贫富悬殊。

(2)社会生活条件差:除少数大城市外,人们没有照明用电,没有自来水;卫生医疗设备落后,传染病流行。

(3)平均寿命短。

(4)丑恶的社会现实和贫穷落后的生活,扭曲了人们的思想,封建、迷信、愚昧、保守的社会习俗根深蒂固。

2.近代生活的变化(1)19世纪五六十年代,沿海沿江地区的大城市,出现了洋楼房、大马路、火车和汽车、电灯和电话。

(2)辛亥革命后,提倡移风易俗。

3.社会生活充满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色彩。

深化探究材料一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

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

——《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思考(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新妇女观的哪些内容?(2)这种新妇女观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列举近代中国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

答案(1)破除缠足陋习;提倡女子学文化;摒弃旧式结婚礼俗;婚姻自主。

(2)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材料二下列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

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不再缠足的姑姑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思考据图指出照片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变化:①民国初期,人们的服饰、生活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②民众观念发生了变化、中西合璧(或中西文化开始冲突碰撞)、妇女地位得到改善等。

原因: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

[知识要点]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的冲击,进而对社会生活各领域也产生深刻的影响。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所用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所属模块如:必修2单元\专题第4单元设计主题第十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设计思路:在新课改理念下,为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通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关注研究进展情况和研究成果的同时,运用各种技能和技巧,教会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

作为教学尝试,选择本课内容做研究性课题,是基于本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模仿科研的方法去学习,开始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的课题,选择此类的探究性题目学生较为感兴趣,更利于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质疑、解疑和创新的能力。

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等等,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

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值得研究。

知识与能力:(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从自己周围、身边的具体事例和变化探究开始,比较近代和当代人们在物质生活、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变迁情况,培养观察能力,收集材料、合作交流以及感悟和反思的能力。

(2)通过查阅史料书籍和历史文献(3)通过网络搜索,收集有关资料(4)对材料筛选、分析、讨论、归纳,最后进行发言,通过汇报、演讲、多媒体课件、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省一等奖】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省一等奖】

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基本能力:(1)解读历史图片,学会从特定的中国社会历史大背景中去探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过程与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足型、发型、服饰、习俗等历史老照片和文字资料再现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场景,结合现实物质生活和婚、丧照片进行对照,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走近历史,感悟生活。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其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学习用唯物史观看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近代服饰的演变和习俗的变迁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审美观课时:1课时新课导入:课件展示照片植物生长过程,让学生首先知道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变化发展而来的。

通过设计四个展厅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一下近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基本史实。

新课讲授:(一)足型问:小脚女人的脚的照片(投影)答:介绍裹脚这个习俗的由来,引用林语堂的原文来展示古代女子走路的姿态。

并介绍小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介绍小脚对女人的伤害。

互动环节:设问:高跟鞋美吗.学生时代适合穿高跟鞋吗学生适合打耳洞吗介绍世界上落后民族的习俗:唇盘族、长颈族还有今天的欧美明星并指出这种美是畸形的美。

(二)发型图片展示汉族男子的束发到满族人的辫子,指明辫子的政治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辫子革命。

强调辛亥革命后的强制剪辫,政治色彩浓厚。

互动环节:1.学生时代适合怎样的发型2.学生需要在发型上标新立异吗“学生头”的心理暗示意义(三)服饰电视剧清宫戏旗袍和现实的差异民国女子的袄裙——改良旗袍出现男子长跑马褂、官员的补服——西装进入战国多媒体展示中西合璧的服装:中山装。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4-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4-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必修二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回忆中国近代史大事件,总结近代史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课件提出几个词语,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鸦片战争、救亡图存、民族工业、社会生活、近代化等。

设置疑问:请大家用一段话将这几个词连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连词成句的问题设置,既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回顾知识,对时代背景了然于胸。

工业革命后,列强发动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走向近代化,政治上掀起了一系列旨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经济上民族工业产生并曲折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对“近代化”一词做必要的解释,从而提出社会史观的概念,即“眼光向下的历史”,关注社会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社会人物与平常小事。

二、解读学习目标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并能结合材料多角度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和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目标,指明学习方向和学习方式,利于学生目标明确,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1928年9月,吴老太爷从长安乡下来到上海,参加孙子的婚礼,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厦,街上少女少妇们的打扮、举止,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

到了酒店,孙媳妇穿着洁白的婚纱给吴老太爷敬酒,看到眼前的一切,吴老太爷不禁大叫一声,昏了过去。

——选自茅盾《子夜》吴老太爷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吴老太爷“昏了过去”说明了近代中国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具有怎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完成探究案,并独自思考课件上的重点研究问题: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学生自主展示表达,简洁、规范,有自己的想法最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巩固落实;将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我的疑问”区,以便分享。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9-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9-北师大版

A
A.鸦片战争前后 B.辛亥革命前后
C.新文化运动前后
D.新中国成立前后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 由帽,穿一套文明装,著一
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 C
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 会,说几句义务话”这首打
油诗应出现在(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清末 新政时期 C. 民国初年 D. 新中国成立初期
1917年,某报登了一个17岁的“高等女学毕业生”招 亲广告:“凡有年龄相当、身家清洁、欲娶妻妾者, 请至趵突泉内宝文斋书画店面议可也,每日自上午十
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的变迁
思考: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1、中西合璧,保持特色
材料一:有个小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 帽内,掩人耳目,却被商团窥出破绽, 逼令该岗警剪去… …经再三恳求,请宽 假一天,准予次日自行剪去… …
材料二2:、广东由省被宣布动独立到之主时,动老老少
少争先恐后剪掉辫子,一日有20余万人, 中山县纷纷成立剪辫会,一直深入到农 村小城镇,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 日。D. 新旧杂陈
〈江苏学业水平〉图中是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 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
影片是( )
B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杨门女将》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句歌词
表达了广大华人热爱祖国的共同心声。“洋装”渐 渐进人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是在( )
民国初年的广州
民国初年的农村: 缠足的小女孩
3、地区发展不平衡
总结规律
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
①政治:政府的改革推动;民主革命推动;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③思想: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④社会:民众的追求仿效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1
5.家族史调查:请学生采访长辈,了解家族在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中的故事,撰写一篇家族史小传。
作业布置旨在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希望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反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五)总结归纳
1.归纳要点: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析难点。
2.学生意愿:邀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3.教学反馈: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4.布置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小论文。要求如下: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现实生活,对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思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运用历史资料、图片、影像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提高历史感悟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及其原因、影响。
2.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变迁背后的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同时认识到改革和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当下,同时具备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和勇气。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0-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0-北师大版

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材分析】《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是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四第一课的内容。

本课从衣、食、住、习俗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把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崭新趋向。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虽然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学生阅读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情境体验、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

了解近代以来“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和特征,探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史思维和分析、概括、表达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音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

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实行体验式教学、角色的扮演等形式,增强历史真实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文化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学生在感受祖国发展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表现和特征。

难点:分析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

【教学方法】布置课前预习,查找整理相关资料,通过情境教学法、材料分析法、自由讨论法、归纳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区一等奖】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区一等奖】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材料与图片掌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比较和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透过变化的现象看到变化的本质,理解这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培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法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关注历史的发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增强历史的现实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随着西方的文明冲击,中国社会逐步近代化的历史发展趋势,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感受祖国发展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三、学习对象分析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

大量的使用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通过使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和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及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六、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一)导入五一假期,举办婚礼较多。

根据学生参加婚礼和自己当伴娘的经历问题设计婚礼形式有哪些,引出婚俗变化折射百年社会变迁。

学习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二)新课讲授剧情设计“我”居住在新疆阿克苏库车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生于2002年,今年17岁,男性。

新的一天开始了,正巧赶上星期天,17岁的“我”和妈妈一起参加婚礼,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问题设计:出门要穿外衣,“我”穿的外衣会是以下哪一件(PPT图片展示)(学生作答)教师PPT图片展示中山装造型,讲解其思想和政治含义问题设计:“我”和母亲作为男方亲戚去抢亲,新娘家的房子可能是(PPT图片展示)(学生作答)问题设计:婚礼现场,“我”看到的新婚夫妇会是那一对(PPT图片展示)(学生作答)问题设计:婚礼现场,“我”看到流程会是哪一个(PPT图片展示)(学生作答)根据《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探究社会进步表现根据网络段子《鱼》抛出婚姻成本点出社会热点问题彩礼主题探究根据“我”参加得婚礼剧情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在历史事件轴上标出近代以来中国婚俗受到冲击的几个重要时期,并列出相关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内容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服饰、饮食、住宅、婚姻丧葬礼俗以及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通过教材的阅读与图片等资料的比较||,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通过探究原因与社会特征||,培养论证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动详实的历史图片、史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

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探究||,体验、感悟和反思历史||,进一步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其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认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转型问题||。

教学策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服饰的变化;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难点: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分析鸦片战争后||,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

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场拉锯战而来的是中国社会掀起的一场巨大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迁显得尤为突出||,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述法、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导入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

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西方文明来势汹涌||,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问题:近代以来我国人民衣着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结语:今天我们进行了一场服饰之旅。透过这些图片和资料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服饰变化背后所蕴含的时代和社会的变迁。
学生按时间线索分组讨论形成答案,
合作探究的方式更能加深学生理解和参与性。
六、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自我评价内容:
1、简要列举中国近代以来服饰变迁史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作为高一的新授课,不仅要传授新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能。充分考虑高一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根据新课改的理念,贯彻唯物史观,设计课堂环节上也特别强调学生主体。
四、教学过程
采用中国国际时装周带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图片导入,教师阐明标题,引导学生进入按时间线索梳理服饰时代特征。
前面我们看到近代以来不同时期的男女服饰变化很大,但在这些变化中还蕴含着定格的现象。课件展示农村地区服饰变化相对缓慢,说明服饰变化的总体趋势中还有不平衡性的特点。展示不同时期校服变化但要求在校生统一着装的规范不变。引导学生思考校服的好处。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结论都来自学生自己的总结和思考,教师点评辅助,最后课件展示服饰变化总体趋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来自于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四专题第一节中的一目。主要叙述近代以来中国男女服饰的发展变化。立足唯物史观,学习服饰作为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的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的线索和特征。对服饰变化的掌握便于学生更好理解时代的变化和特征。
2、近代以来我国人民衣着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在小组学习中,展示你的材料解读与思考能力。
4、在本课的学习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找到答案了吗?(若没有发现问题,请说明问题)
5、在本课的分组合作学习中,你有哪些贡献?
6、你对本课的学习感兴趣吗?为什么?
七、教学板书
阶段特点
近代前夜(1840年前)等级森严、保守、繁琐
近代史(1840年—1949年) 中西合璧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政治色彩浓厚
(1949年—1978年)
改革开放后(8年后)多样化、丰富
总结:近代以来我国人民衣着巨大变化的原因
八、教学反思
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贯彻对高中唯物史观的理解,是设计这堂公开课的核心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但由于高一的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学科思维尚不严密,课上个别发言环节略显沉闷,使用学科语言不够严谨。以后会在课堂讨论环节的问题设置上再具体些并多加引导。课前同组教师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本课完善提供极大助力。
问题教学法、多媒体的使用和学生探究成果展示是本节课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案。整堂课程注重联系历史学科特点,强化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强调体系、注重学生阅读资料情境下学科素养的培养。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大家看到的是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开幕会。服饰是我国文明的载体,体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让我们按时间线索去感受各时期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所反映出的时代特征。
预设问题,展示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的男女服饰图片。
突出了学生主体的作用,锻炼了学生学科语言的表述能力。
学生读材料和图片初步产生感性认识,板书归纳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时代特征分析增强理性认识。
学生根据图片和资料展示的服饰内容作答。
强化应知应会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近代服饰变化情况,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特定时期服饰特点及相应历史背景,了解近代中国服饰变化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分组寻找不同历史时期服饰的图片,课上展示成果。课堂上通过多媒体一体机的使用,强化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深刻理解服饰变化的必然性。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让学生感性认识到不同时期男女服饰的变化,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图片和资料浏览中间穿插小问题,深化认识。按时间段归纳梳理特点和时代特征。
本节重点近现代服饰变化的原因。课件里预设问题,让学生观察图片资料,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出结论。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达到师生交流互动的目的,并在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中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