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特论革命与政治自由
汉娜·阿伦特:政治、历史与公民身份
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政治、历史与公民身份古典的或古代的历史理解最终留给后世两个问题:(1)不朽的基础是什么? (2)谁能够不朽?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不应该消亡的伟大作为。
尽管希腊人的历史观念有着普遍性的倾向,但却没能回答第二个问题。
阿伦特举了尤利西斯的例子,这是一个神话英雄。
但在论述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一篇文章中,她还指出了民间歌谣形式的重要性,它们记载了一些光辉的业绩,如果没有这些歌谣,那些业绩就注定要受到压制而消逝于忘川。
阿伦特,《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88-1956》("Bertolt Brecht:1888-1956"),见于《黑暗时代的人们》(Men in Dark Times,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1968),238-239页。
这就说明,所有人都可以"创造"历史,只不过采取的形式不同罢了。
历史就像它紧密相连的政治行动一样,有着隐含的民主的一面,对现世不朽的追求没有必要只是局限于特权团体或阶层的成员。
现代经验和历史观念既提出了这些问题,也对它们作出了回答。
既然阿伦特对古代的历史观念总体上作了赞美性的评价,那么她认为现代历史观念存在严重的缺陷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她没有说我们已经看到我们历史经验的特征及观念的逐步衰退,但她认为,我们对真正历史的主要特性已经认识不清了。
打个比方说,讲故事的能力以及可以讲述的故事已经变了。
正如阿伦特所发现的,这里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科学的进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区分的出现。
这种情形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关系。
古代人对历史和科学的理解是以自然乃不朽之领域为前提的,现代的历史观和科学观则把自然看作是纯粹的可操纵的力量的复合体。
现代历史观和科学观反过来又扎根于旨在改造自然的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过程之中,这些生产过程同样把自然看作是纯粹的操纵对象,它们注定要否认规范性提问(normative query)的可能性。
汉娜阿伦特迷人的名句
汉娜阿伦特迷人的名句1.自由不仅仅是追求自身利益,而是关心他人的自由。
2.社会的谎言比任何一个人的谎言更危险。
3.真正的权力不是压迫他人,而是能够引导他人迈向更好的未来。
4.没有树立起道德的权威,平等和自由只是空洞的口号。
5.人类的邪恶并非出于天性,而是出于对自己的忠诚和负责。
6.我们应该相信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而不是被束缚于传统和权威的禁锢之中。
7.民主不仅仅是选举和投票的权利,更是一个参与和塑造社会的责任。
8.我们必须对历史保持怀疑,并在思考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9.文明的衰落不仅源于暴力和战争,更源于我们对无知和歧视的容忍。
10.人类的尊严不能被剥夺,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地对待。
11.真正的人权不仅仅是政府给予的,更是我们生而拥有的。
12.孤独不仅仅是一种痛苦,更是我们与自己对话的机会。
13.真正的正义不是复仇,而是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
14.革命不仅仅是推翻现有政权,更是一场对既有秩序的重新思考。
15.知识不仅是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16.没有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就无法真正存在。
17.战争和暴力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方式,我们应该秉持和平和谐的理念。
18.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自我利益。
19.人类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20.真正的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21.我们应该追寻真理,而不是被虚假和谎言所迷惑。
22.自由和责任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应该在自由的同时承担起责任。
23.只有通过真正的对话和交流,我们才能够达成共识和理解。
24.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信仰。
伦理学和哲学著作
伦理学和哲学著作
伦理学和哲学著作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它们的著作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伦理学著作:
1.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西方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开山之作,被公认是西方人教养的基本来源之一。
2. 约翰·穆勒《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经典之作,强调行为的后果应该追求最大化的幸福。
3. 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康德哲学中最重要的伦理学著作,提出了道德法则的形而上学证明。
4. 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通过对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比较分析,探讨了革命的伦理和政治问题。
5. 彼得·辛格《动物解放》:现代动物解放运动的哲学和伦理学经典之作,提出了基于动物权利的伦理观点。
哲学著作:
1. 柏拉图《理想国》:探讨了理想国的构建、正义的本质和实现等问题,是政治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笛卡尔哲学的核心之作,提出了普遍怀疑的方法论和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3.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哲学的代表作之一,提出了超人、永恒轮回和权力意志等思想。
4.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哲学的核心之作,对人类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的界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现代哲学的经典之作,提出了存在论的基本思想和时间观。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阿伦特政治哲学片议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阿伦特政治哲学片议作为德国现代哲学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汉娜·阿伦特以其卓越的思想深入人心,对于理解政治哲学和现代政治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贡献良多。
她自发的焦虑、思考以及对人类政治的重构理论,带给人们的是思想上的冲击与启发。
而其中一部分的思想则凝聚在其政治哲学著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之中。
本文将结合此著作的思想要点,选取5个例子来阐述,解读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并证明其思想的价值和重要性。
一、对极权主义的担忧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思想极挑战,而其最深刻的见解集中在她对极权主义的担忧与批判之中。
阿伦特怀疑人性本身,并警示我们需要寻求一些过程性的方法来保护自由与尊严,以避免极权主义的出现。
这一点在其著作《群众与政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该书中,阿伦特描述了一种狭义的思想和行为范围,使群体和各种组织成为了一个具有制定意识形态和图纸的身份群体。
她强调了这种波及全面的思想方式的危险性,同时也展示了这种方法对文化和社会的具有毁灭性的影响。
二、人权的重要性在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中,人权的思想十分重要。
多年来,她认为人权是保护人的尊严的最有力的途径。
阿伦特主张人权是不可分割且普世的,应该一视同仁的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所有人。
她还声称,即使在国家安全等非常时期,个人或群体的人权也不能受到损害。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际公认和众多哲学学者的支持。
三、欢迎异质性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中还有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所有人都值得受到尊重,甚至包括那些“社会不良分子”。
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我们必须欢迎那些人,尽管我们可能不同意他们的言论。
阿伦特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是很感性且有深度的。
我们需要这种思想,以便宽容,理解,并通过开放的辩论向前移动。
四、公民参与在今天的政治中,公民参与的话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中,这种参与始终是一种推动政治势力的重要手段。
阿伦特认为,个人必须参与到政治中来,以此发扬公民精神。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
契诃夫(1860-1904),十九世纪末俄 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
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
匠,著名剧作家。他一生致力于短篇小说 创作,共创作47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十几 个剧本。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装在套 子里的人》《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万卡》等。剧本《万尼亚舅舅》《三姊 妹》《樱桃园》等。
(俄)契诃夫、(美)欧·亨利、(法)莫泊桑 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人物关系图 “情侣”
别里科夫 同
姐
事
弟
华连卡
布尔金(“我”)
科瓦连科
【划分层次】
段落
序幕 (1—5)
主要情节
故事主体 (6—37)
高潮
与华连卡弟弟的争吵(18-36)
尾声 (38—40)
合作探究一
别里科夫这家伙“怪”在哪里?
怪 生活习惯
他还常来我家谈论家庭生活,若不是后来出了 一件荒唐的事,很可能他最终会去求婚的,那样的 话,一门不必要的、愚蠢的婚姻就完成了在我们这 里,由于无聊,由于无事可做,这样的婚姻可以说 成千上万。
——《套中人》删选部分
围观孔乙己的一群人和《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我们” 有何共性?
“政治家思想家汉娜·阿伦特认为罪恶与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极权主义统治者的极端之恶; 第二种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 第二种比第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
2.“套子”的作用 ①对人物形象的作用:突出了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作者通过对人物套子式的生
活习惯、思想特征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封闭守旧、胆小多疑、极力维护现行社会秩序的 人物形象。
② 对故事情节的作用:套子串联起主人公的悲剧人生。套子是线索,套子下的思 想、语言和行为禁锢了他的思想,毁灭了他的爱情,造成了他的毁灭。
汉娜·阿伦特论政治的现代性及其危机
8 C o
书r
圣g 鸭一
隶天 学孕敏
‰ 霉 曦謦
汉娜 ・ 阿伦 特 论 政 治 的现 代性 及 其 危机
王 宝 霞
摘要 : 在汉娜 ・阿伦特看来 , 自从柏拉 图把 思辩 生活置 于积极 生活之上 , 将知与行相分 离, 把政治 实践 思为 技术和制造开始 , 古希腊城邦政治所体 现的 多样性和 显现性 特征就 逐渐被 单一 性和 工具性 所遮 蔽 了。近 代开始于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对财产的剥夺 , 随着世界 异化和 主体主 义的上升 , 伴 结果导致 生产 的私人
领 域 迅 速 崛 起 , 终 取 代 和 吞 噬 了公 共 领 域 。公 共 领 域 的 衰 落 直接 导 致 了 2 最 0世 纪 现 代 性 , 别 是 政 治 现 代 特
性的 困境 , 现代政治暴露 出前所 未有 的危机 : 纳粹主 义、 帝国主义和极权 主义、 大屠杀。
关 键 词 : 动 ; 治 ; 权 主 义 行 政 极
. 束l 叙 I . _ I ‘ 学拳
版
自然科学 , 1 世纪 的革命 中达到其政 治上 的顶点 , 1 在 8 在 9世纪 的工业革命之后充分展现了它的基本 内涵 ; 后者则开始于 由第一次世 界大战所激发 的连锁性的大灾难之中” ① 。
传 统思想主要是指 以柏 拉图为开端和代表的思想与行动 、 沉思与 劳作 、 学与政治等二 元对立的等级 哲
阿伦特_喟然长叹_论革命_
中华读书报/2007年/6月/13日/第009版书评周刊阿伦特:喟然长叹“论革命”陈周旺 (《论革命》译者)汉娜・阿伦特(1906-1975),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
著有《人的境况》、《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论革命》、《黑暗时代的人们》等。
随着其著作陆续被译为中文,其思想日益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
想了解《论革命》一书背景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翻遍汉娜・阿伦特权威传记,扬・布洛厄的《爱这个世界》,也找不到只言片语提及阿伦特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著作。
普林茨的同名传记,只寥寥数语提到《论革命》,称阿伦特写作此书,只是为了向美国和法国革命先辈致敬,这种肤浅得近乎“另类”的揣度,只会徒添混乱而已。
我们只知道,大概阿伦特《论革命》才动笔不久,就因为艾希曼的审判而不得不中途搁笔,然后就有了《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这一引起轰动的著作。
据扬・布洛厄的叙述,期间阿伦特时常感到无比焦虑,因为《论革命》始终悬而未决。
所幸《论革命》除章节篇幅过于随心所欲之外,感觉还是一气呵成,毫无断续之感。
但它付梓出版之际,注定要遭到冷遇,因为《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余热未消。
没奈何,《论革命》悄然进入大学,自绝于世间种种喧嚣纷扰,遂成美国各大学政治学系同仁的读物。
世事难料,时过境迁之后,《论革命》竟成了当今政治学著作中被援引最多的阿伦特作品,能望其项背者,恐怕只有《论暴力》了。
在一个远离革命的年代,阿伦特为什么非要逆流而上,写作这样一部并不太受欢迎的《论革命》呢?答案就在书中:吾不忍见革命精神丢失殆尽矣!霍布斯鲍姆写作《革命的年代》,似乎是说,革命的年代已经成为历史,可以盖棺定论了。
阿伦特不敢苟同,理由也很简单:革命就是政治。
所以,谁要是以为《论革命》的目的仅仅就是评论两场革命(或曰向革命先贤致敬),那就大错特错了。
须知《论革命》讨论的是政治本身,也就在此意义上,它乃是阿伦特政治思想的大全。
几乎所有被后人概括出来的阿伦特政治哲学旨趣,诸如根本!平庸恶、共和政治、公共领域、自由与开端、权威与正当性,都在《论革命》中,以一种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一涌而来。
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与现代社会
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与现代社会1. 简介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是20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
她以其对权力、自由、政治行动和公共事务的独到见解而闻名,对后来的政治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汉娜·阿伦特的主要思想,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生平与背景汉娜·阿伦特于1906年出生在德国。
她曾在文化和哲学领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在柏林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随着纳粹兴起,她被迫离开德国,先后居住在瑞士和美国。
在美国,她继续从事写作和教学工作,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
3. 阿伦特的思想3.1 权力与统治汉娜·阿伦特对权力和统治有着独立而深入的思考。
她认为权力应该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而不仅仅是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控制。
她提出了"政治行动"的概念,强调政治行动的重要性和自由意志的作用。
3.2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阿伦特区分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区别。
公共领域是指政治、社会、文化等公共事务所涉及的范围,而私人领域则包括个人生活和个体经验。
她主张公共领域应该是自治和自由的,同时强调个体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3 思想与行动的关系阿伦特关注思想与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
她认为思想必须转化为具体行动才能真正产生影响,并强调政治参与和集体行动对于实现社会变革至关重要。
4. 阿伦特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汉娜·阿伦特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 阿伦特强调自由意志和政治参与对于建立良好政治秩序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对抗专制统治和权威主义的政治理论。
- 她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审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和个体自由,并探讨如何应对当代政治挑战。
- 阿伦特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进行辩证思考,为良好的社会关系和民主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5. 总结汉娜·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
她对权力、自由、政治行动和公共事务等概念进行了独到而深入的探讨,为解决当代政治问题提供了新视角。
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共3篇
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共3篇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1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汉娜·阿伦特,生于1906年,是一位德国哲学家和政治学家。
她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思想家,贡献了许多思想和理论,尤其在政治和哲学领域上。
她的思考和判断对当今世界和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作为一个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一直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
她认为,人是生来自由的,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特征。
因此,她强调了尊重人的权利和意愿的重要性。
这一理念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人权保护和机构改革都有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同时,汉娜·阿伦特的一些理论也成为了当今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议题。
例如,她提出过“权力与暴力的区别”这个问题。
她认为,力量是可以想象和掌握的,而暴力则是不可预测和滚动不可控的。
这一理念对于处理国际冲突和保护世界和平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此外,汉娜·阿伦特还强调了政治哲学的重要性。
她认为,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现象的深入思考。
在这方面,她的思考对当今中国的政治变革和国家治理也有着非常宝贵的启示。
她提出过“革命与民主”的问题,认为革命是激进的、暴力的,而民主则是温和的、和平的。
因此,她推崇民主制度的重要性,认为民主制度是符合人性本质的政治体制。
此外,汉娜·阿伦特还认为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分类和区分的思考。
她认为,很多政治现象和社会问题需要有一个清晰和准确的分类和区分。
在这方面,她对当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也有着非常宝贵的启示。
她提出的“分类与区分”的思维方法,也可以用来指导我国政治体制和制度的改革。
总之,汉娜·阿伦特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对当今世界和中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她所倡导的历史主义、权力与暴力的区别、民主政治的价值等,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重要思考和启示。
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娜·阿伦特的思想和理论已然成为了当今时代思想和哲学的一部分汉娜·阿伦特的思想和政治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启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知人类社会和政治现象,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当今中国政治改革和治理问题。
阿伦特的极权主义
谈阿伦特的极权主义摘要极权主义的研究在阿伦特政治思想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阿伦特通过研究反犹主义和帝国主义得出极权主义的起源,她同时对20世纪的极权经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通过研究极权主义的本质与起源,极权运动的推动力量等几个方面学习阿伦特的极权主义,以此为踏板使我们全面而准确的把握阿伦特的极权主义思想。
关键词阿伦特极权主义反犹主义帝国主义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颇具个性的女性思想家,她出生于德国犹太人家庭,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
她生前就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死后也引起了众多学术研究者的研究。
她主张跳出意识形态的藩篱进行思考;试图超越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政治哲学传统,又激烈批判现代社会科学的做法。
阿伦特政治思想的独特性,使她成为了一位备受争议的思想家,同时也使她的地位得以确认和巩固。
阿伦特对极权主义的研究独树一帜,她的成名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堪称研究极权主义的必读书目。
探讨阿伦特的极权主义,不仅为理解极权主义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也是我们全面而准确把握阿伦特政治思想的基础。
一、极权主义的本质阿伦特的研究表明极权主义反现实、反文明、反人性、反制度、反功利、反常识,是人类历史上最绝望,最彻底的一种统治形式。
由此,阿伦特将极权主义的本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极权主义是一种野蛮。
极权主义是彻底地反对整个人类,反对一切人性,反对所有的文明。
极权统治者的行为不是暴虐,而是野蛮。
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指出,艾希曼犯的不是反犹太罪,而是反人类罪;在她看来,如果将艾希曼一案作为反犹太人的象征来审判,将完全误导甚至掩盖纳粹的罪行对于这个时代的真正意义。
极权主义的野蛮本质,体现在试图对人性进行推毁,恐怖不是其统治的手段,而是它统治的本质。
极权主义最终是要使人成为被任意杀戮的动物。
极权主义是一种运动。
阿伦特提出极权主义的兴起与民族国家的衰弱是同一过程。
民族国家的建构是防止极权主义发生的一剂良药。
极权主义反对一切静态的制度约束,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运动,其根本特征在于持续不断进行斗争,永远没有休止。
何种革命如何告别
何种革命?如何告别?作者:张健来源:《文化纵横》2011年第03期就其在中文经典中的用法而言,除了暗含的儒家王道理想所赋予的道德意味之外,“革命”实仅指最高政治权力的易手,即所谓“汤武革命”。
从古人的视角看,商汤代夏,武王克纣,乃是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道德性天命(“命”)在异姓之间的转换(“革”);以今人视角观之,则既无统治方式的变化(都是父子/兄弟相传的王制),也无统治阶级的变换(都是奴隶和土地所有者的国家)。
简言之,除了权力的易手,“革命”在中文中本来并不带有其他的政治色彩,更没有经济、社会色彩。
传统中国对于“革命”的这种极为纯粹的理解,直到西方来临之前没有大的变化,而西方的“革命”论述,则是和他们独特的、由前现代向现代性转换的历史(大致在16~18世纪)紧密相关的。
1789年的法国,是此前三个世纪所缓慢发生于西欧的政治、思想和经济变革达致临界点的结果,她以一种令同时代人和后世都永远感到眩晕的方式,将民主、民族—国家、理性和资本主义等一举确立为新世界的原则。
自大革命以来,西方有关“revolution”的讨论可谓汗牛充栋。
由于“革命”所带来的西方生活的根本性变化,学者们自然不可能将其仅仅理解为权力、政治领域中的概念,而是将其理解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总体性变革。
在这一传统中,出版于1979年的斯考切波(Skocpol)的《国家与社会革命》,仍然是最晚近的一本经典性著作,其中她着重考察了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并明确指出这样选择的原因就是她确信这三场革命都带来了总体性变革。
不过这种将革命理解为政治、经济、社会等的总体变革的强大传统也不是没有其西方内部的批评者。
阿伦特出版于1965年的《论革命》将法国大革命和稍早的美国革命作了对比,并断言由于法国底层民众的贫穷,法国革命在其爆发之后旋即陷入到经济分配的纠缠之中,没能集中于新型政治的构建,因而政治事实上从法国革命中隐身不见。
而在新大陆,由于普遍的(至少是白人自耕农和小所有者阶层以上)的富裕,革命者在独立战争爆发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聚精会神于政治权力的构建,才给人类贡献了美国宪政这个宝贵的政治资产和美国制宪这个同样宝贵的政治经验。
阿伦特主要著作
1、《极权主义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1949年写成,1951年初版名为《我们时代的负担》(The Burden of Time);1958年再版时增加了一个结论性的《意识形态与恐怖》,书名也改成《极权主义的起源》。
该书以纳粹的种族灭绝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那是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统治形态,它把一部分人视为天生理应消灭的"种类",进行集体的改造和屠杀;过去的专制政权仅限于迫害它的"政敌",而极权主义却无情地消灭它的"顺民";它甚至公然鼓吹和践踏人的道德信条,使得撒谎、做伪证、对他人行使暴力等做法畅通无阻。
而这样一种新的面貌,是建立在一套意识形态推理之上的。
这套逻辑将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解释为一个封闭的整体,它有一个自己要去的"终极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可以对现实世界进行任意的改造,于是一部分人便承当其这个改造的执行者。
阿伦特描述了历史上的"反犹主义"、十九世纪以来的"帝国主义"扩张心态、以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如何造就了现代社会一大批"孤独"、"无力"、自感"多余"的人,所有这些形成了极权主义暴政产生的土壤。
尤其是后者,一心追逐物欲满足的"原子"般的个人,与他人隔绝即意味着隔绝了使得人们的生活富有意义的共同世界;在丧失现实感的同时,丧失了对于周围世界健全、正当的判断,所以非常容易被尘嚣甚上的强权势力所左右。
2、《人的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1958年出版,德文版名为《积极生活》( Vita Activa)。
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阿伦特在这本书中在对海德格尔的思想做比较彻底清算的同时,建立了自己著名的"行动理论":强调人只有在与他人分享这个世界、共同拥有这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积极行动,才能使人获得意义。
枪杆子里面出什么政权?
枪杆子里面出什么政权?2011-10-08 21:51:00|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枪杆子里面出什么政权?核心提示:如果说,一个政权完全是依靠枪杆子建立的,除了枪杆子之外没有其他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其继续维持和存在也完全依靠枪杆子,那么,可以断定这个政权必定是强权,是极权专制政权。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句话被认为是从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强盗逻辑。
阿伦特在《论革命》的“导言”部分讨论了革命、战争、自由的关系问题。
阿伦特认为,革命的正当理由和最终目的都是自由:“革命的目的过去是、而且一向就是自由。
”1[1]为自由而进行的革命是一种现代现象:“革命,确切说来,在现代以前并不存在,只有在最近的重要政治资料中,方可找到它们。
”1[2]革命和自由的联系使得革命和许多并非以自由为目的的战争行为相区别。
战争自古有之,而且很多战争不是保证自由或以自由为目的,相反摧毁着自由。
阿伦特认为,与革命相比,“战争的目的只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与自由有关。
”1[3]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都找不到战争和自由之间的联系。
“在传统上,为战争正名显然不以自由为论据,而是把战争当作国际政治的最后手段。
”1[4]阿伦特还指出,以反抗外国侵略者为理由的“起义”,也不见得是为了自由。
这个观点是非常深刻的。
二战之后的很多新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实际上都在赶走殖民者之后建立了极权专制或独裁国家(包括最近这段时间接连发生民主革命的中东和北非国家)尽管如此,战争和革命的相互关系、相互依赖性和一致性却一直在增长,而且重心从战争转向了革命。
但本世纪,“战争的目的就是革命,能为战争正名的唯一理由就是为自由而革命,这几乎变成了不争的事实。
”1[5]这样,自由、革命、战争就被捆绑在一起了:自由成为战争和革命的合法性基础。
“无论我们目前的困境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假如我们没有被完全灭绝,与我们一道走向不可预见的将来的,很可能是就是革命,有别于战争的革命。
【阿伦特平庸的恶】浅析阿伦特的行动概念及其困境
【阿伦特平庸的恶】浅析阿伦特的行动概念及其困境行动 Action 作为人的被给定的生活基本境况之一,在阿伦特 Hannah Arendt 那里具有独特的意义。
这种独特的意义就在于,它属于积极生活的范畴,意味着政治生活的展开。
人之境况的所有方面劳动、工作和行动都在某种程度上与政治相关,但唯有行动与政治的关系最大。
行动概念的内涵即为政治,这是阿伦特独有的视角及理论核心,这意味着行动的政治生活地位的提升。
然而在现代社会之中,面对究竟行动能否持存以及行动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现实,其所引发的理论困境也颇为值得深思。
一、行动与前哲学的政治行动生成的政治生活是对传统哲学生活的有力反抗,亦是对整个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翻转。
行动是前哲学的政治,也就是哲学之前的政治,而这里的哲学意为占据西方主流地位的传统哲学,更为确切地说,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形而上学传统,而在此之前的政治,则意味着回到苏格拉底式的政治生活,因而,行动就是要回到苏格拉底。
行动作为一种前哲学的政治,对应于哲学的政治。
哲学的政治是哲学之下的政治,政治生活被束缚在整个哲学生活之中,哲学统治着政治,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发轫于此。
而行动的前哲学的政治与其不同,它把政治放在第一位,政治不受外物统治,政治优先于哲学。
二、行动与政治自由阿伦特怀着对古代政治生活的无限向往,积极行动,在公共空间中能体验到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指的是政治自由,这里强调的仅仅是自由的政治涵义,而非思辨自由、意志自由或自由主义的不受侵犯的自由,更为准确地说,是共和主义的自由。
古典共和主义的自由强调的是公共精神的重要性,把公共利益置于个人权利之上。
历史上共和主义是以城邦为背景的,个人的自由以城邦或国家为依托,离开共同体,个人的权利便无从谈起。
古典共和主义将目光主要集中于公共领域,它要求在公共空间内行动的政治生活,在其中体验到的自由就是一种公共自由。
参与性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政治领域形成了实现政治自由的空间。
阿伦特的自由观
阿伦特的自由观来源:《学术月刊》(文章有删节)阿伦特的自由观是对传统自由观,特别是卢梭自由观的挑战。
阿伦特并不认为自由是人天生、内在的“本质”。
如果自由真的生而有之,那无异于说自由不必争取,它是作为自然存在的人类的固有“本性”。
阿伦特认为,人不是像卢梭说的“生而自由”(born free),而是“为自由而生”(born for free)。
作为人类存在的伟大而独特的礼物,自由体现在把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加以区分的活动,亦即政治活动。
1自由只能是政治自由———兼论解放和自由的区别关于自由,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写道:“成为自由意味着不受制于生命必然性或他人的强制,亦不受制于自己的强制,意味着既不统治人也不被人统治。
”如何理解这句话?首先,受必然性支配的自然领域(包括人的自然生命)不存在自由。
自由意味着超越必然,亦即超越生物需要的控制。
人也是生物,也离不开生物必需品,摆脱生命必然性的控制是人获得自由的前提。
其次,自由不但要超越别人对自己的强制,还要超越自己对自己的强制。
“自己对自己的强制”指的是自己身上的自然属性——比如生理需要、自然情感等——对自己的控制。
一个被自然需要和自然情感控制的人是不自由的(即使在不存在他人强制的情况下)。
这说明,人是一个矛盾体,有多个不同的“我”,如果自然的“我”占据了上风,这个时候“我”就是不自由的。
再次,在由统治关系支配的社会领域也不存在自由。
这个统治关系既包括被别人统治,也包括统治别人。
统治人和被人统治都是不自由的。
被人统治是不自由的,这好理解。
为什么说“统治人的人”也是不自由的?笔者的理解是:统治人的人也没有从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结构中解脱出来,而只有从这种结构中解脱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人(既不被人统治,也不统治别人)。
思庐edit据此,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自由人的生活胜过一个暴君。
暴君看起来似乎为所欲为、无所不能,但本质上依然深陷于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结构之中,而且,暴君的统治依赖暴力,而暴力与自由无缘。
夏开丰论阿伦特的“美感政治”
夏开丰论阿伦特的“美感政治”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1906–1975)【摘要】阿伦特主张行动即自由,这是一种把新事物带到世界中的能力,它不受任何目的和规则的束缚。
然而,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使行动充满了危险。
为了解决行动的这个困局,阿伦特强调,行动只有发生在公共领域中才有意义。
公共领域作为一种显现空间既是美感的也是政治的,一方面它让政治行动得以展现,另一方面政治行动是在复数性的他人中进行的,在这里一种共通感开始发挥作用。
在后期,阿伦特的“美感政治”则侧重于旁观者的判断,这种转向实际上是套用了康德的天才和品味的张力关系。
就像天才的自由创造需要受到品味的约束一样,行动者的行动也需要在旁观者的判断那里获得意义。
【关键词】阿伦特;美感政治;行动;判断;天才;品味【作者简介】夏开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刊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艺术学与审美文化》栏目。
为适应微信排版,注释有删减,如需查询,请参考原文。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她的政治思想常常成为争论的焦点。
比如:哈贝马斯采用了一种“共识性”的解读方式,认为阿伦特的政治理论最重要的是政治行动的“主体间性”以及共识的达成。
利奥塔、拉库-拉巴特和南希等后结构主义者提出了与哈贝马斯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阿伦特的政治行动的条件是复数性和差异性,旨在否弃传统的行动目的论模式。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别的解读方式,认为阿伦特的政治学具有美学维度。
达纳·维拉认为,阿伦特的“美感政治”把政治从对利益、目标的关注中解脱出来,政治行动应该按照表演活动来看待,必须就其自身来评价。
她接着指出,阿伦特后来用了康德的共通感概念来调和她早期的尼采式行动美学。
但像理查德·J。
伯恩斯坦这样的学者则认为,阿伦特并没有调和康德的共通感和尼采的行动美学,而是让两者处于张力关系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伦特引用的丹麦女作家凯伦. 布里森(Karen Blixen,笔名Isak Dinesen) 的话说“你如果能把苦难放进一个故事中,叙述出来,你就可以承受任何苦难。
”[注1]在布里森那里,阿伦特看到了“说故事”和“意义”的特殊关系,“说故事揭示意义,但无须犯错误去限定意义。
”布里森关于说故事的想法中包含着一种“哲理”,那就是,“如果谁的生活故事无法叙述,那么他的生命也就没有意义。
”因此,“象讲述故事一样去生活,把生活中的行为当作是为了实现生命的故事,”这本身就可以成为生命意义的所在。
有了这个意义,人生的“成功”和“失败”也就不再重要了。
“说故事”和“意义”的特殊联系也包含在阿伦特对革命的理解之中。
阿伦特把革命理解为一种揭示某种特定意义的“故事”,作为历史叙事的革命,它的意义必须,也只能在它充满偶然性的展开中去形成。
1963年,阿伦特的《论革命》一书出版后,雅士伯在同年5月16日给阿伦特的信中写道,他在书中看到了阿伦特的“悲剧想象力”,“说到底,那是你的悲剧想象力,它使你没有绝望,它是一种人类悲剧的想象力。
”这种人类悲剧的想象力包含了“对政治自由的洞见和热爱人类尊严的勇气。
”[注2]早在《论革命》之前,阿伦特在《极权帝国主义》(1958)一文中就已经对反抗极权的匈亚利1956年革命提出了这样的悲剧解释。
匈亚利革命是一个“真正的事件,它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因为“就在它上演这出悲剧时它的伟大已经不可动摇。
”阿伦特把匈亚利革命称作为“一场苍凉而崇高的悲剧,”不仅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自由希望所受到的悲壮挫败,而且因为自由的失败,反倒使自由成为“照亮”黑暗的光芒。
[注3]阿伦特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条件》中再一次以悲剧的想象力去看待匈亚利革命,她写道,“匈亚利革命让全世界看到,尽管它失败了,尽管它看上去结果惨烈,但它的政治热忱并没有死亡。
只要匈亚利悲剧让世人看到这一点,就算它一无所成,它的牺牲就没有白费。
”[注4] 在“革命”中,阿伦特看到的最重大的意义就是,雅士伯指出的“政治自由”。
以悲剧的眼光看待和思考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这成为阿伦特论革命,乃至她整个政治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
悲剧意识帮助阿伦特对革命的复杂性,对革命的希望和失败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成为她政治理论思考的有机部分。
阿伦特从人的行动和它的自由原创性来正面评价革命的希望。
人的新生(Natality)、重新开始、自由行动、创造真正的公共自由领域,这些都是贯穿在阿伦特政治理论中的重要思想。
阿伦特以政治自由为价值标准来衡量革命是否成功,她强调,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革命原初的政治自由诉求后来被虚假的意识形态、短视的社会物质要求和自私的政党利益所绑架。
即使是成功后败坏的革命也可能有相当辉煌的开篇。
以政治自由为旗帜的革命最后蜕变为敌视政治自由的专制权力。
革命因此毁掉原初的政治自由冲动,这是革命最大的败坏和失败。
阿伦特把政治自由,即公共自由视为对人的存在最具肯定意义的行为。
戏剧给了她一个非常形象而恰当的喻说: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以自由的行为和言论向别人展示“我是谁”。
悲剧是一种“叙事”,悲剧是“说故事”。
叙事和故事的意义是在情节的发展中形成的,可以说,情节就是意义。
然而,任何叙事或故事情节的发展都充满了偶然和不可预测性,对革命的悲剧想象揭示的正是革命这种经常被掩盖了的偶然和不可预测性。
一. 革命和权威阿伦特把革命看作是一种表现人类特殊能力的形式,人类有能力在任何逆境下重新开始、自由行动、创造真正的公共领域。
革命首先与历史意识的发展相关。
革命包含这样一种观念,即历史会突然开启一个崭新的、前所未有的进程,一个新的故事,一个光明的未来。
并非所有的政治剧变都是革命,因此,有没有革命就要看有没有在历史存在中开创未来,缔造社会的新生。
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对自由的渴望,这种渴望成为人类创新能力的价值动力。
革命的创新能力在于,它要确立的不是“另一个”政治秩序,而是“另一种”政治秩序。
真正的革命一定会创造另一种新的权威,而不只是另一个旧式权威。
权威是阿伦特考量革命意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极权主义的施虐让阿伦特看到了现代政治的空前危险,那就是,当传统权威一下子崩溃的时候,革命企图以某种超然、绝对的神圣法则来填补传统权威的空虚,结果造就了与人的自由初衷完全违背的新专制压迫形式。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史无前例的极权专制。
这样的革命是坏死的革命,因为它糟蹋了革命的创新承诺。
阿伦特认为,革命并不都是坏死的革命,建立一种与自由相一致的政治权威,最终的希望仍然在革命。
她指出,“现代革命付出巨大的努力,要通过缔造新的政治实体来恢复在以前许多个世纪中曾将……尊严和伟大赋于公共事务的东西,”那就是与个人政治自由相一致的公共权威。
[注5]阿伦特认为,现代革命中最成功的例子是美国革命。
美国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建立了一种与自由相一致的权威形式。
这种权威对人有制约力,不是因为它能诉诸于某种哲学原理或神圣法则的强制力,而是因为革命的缔造行为(它是一种自由行为)本身足可以让人们知道什么是自由行为,什么不是自由行为。
这是一种基于经验实践,而非抽象真理的权威。
美国的革命者在与英国的国王和议会决裂后,着手于建立一个新的政治权威。
这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它具有不可避免的暧昧性。
殖民地的革命者身处基督教传统之中,他们继续把上帝当作超然的最高立法者(绝对权威)。
但另一方面,他们成功地从自己的公共生活实践形成了另一种性质不同的权威。
在西方,罗马教庭长期扮演政治权威体制的角色。
国家的实在法是按照旧约上帝的十诫制定的,只要人们对上帝的戒律保持信仰,他们就必须服从国家的法律。
法曾经一直与超然的立法者联系在一起,“我们服从法,不论我们是否同意这法,或者是否通过相互协议制定这法。
(这样对待法)就需要法的权威来自一个超然的源头,也就是,一个在人的力量之外的源头。
”[注6]阿伦特指出,在现代世界中,基督教的上帝已经越来越不能扮演超然立法者的角色。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革命企图找到一种超然的权威,用它来指导革命,那么革命缔造的就一定仍然是一种旧式权威。
而旧式权威则是与人的政治自由不相符合的。
确立超然的权威,顾名思义,就是把权威的法则凌驾于人之上,把立法者提升为一种高于人的存在。
寻找超然权威实际上是贬低人的重要性。
超然权威蔑视人的行动能力。
人营造超然权威,更是对自己行动能力的自我蔑视。
阿伦特认为,美国革命先贤们没有走上寻找超然权威的不归之路。
尽管他们保持着对上帝的敬畏,但他们的革命行动却主要是由自己“新世界”政治的实际经验所主导。
新世界政治经验的一些重要基本因素使得美国开国先贤对共同行动的好处和前景有切身的体会。
这些基本因素包括,殖民地居民的平等相处、殖民地社会的自治传统、城镇市政厅群议、民主立法、陪审团制度等等。
地方自治传统还使得美国革命者对欧洲共和的著作(如孟德斯鸠)和实践(罗马共和国)特别钟情。
阿伦特指出,“美国革命者回到西方历史的开源时刻,不是为了受传统的束缚,而是出于自己实践经验的需要。
他们为实践自己需要的模式而寻找先例。
”[注7]美国开国先贤们恰好选择对了先例,而其它革命往往就不如此幸运(如中国的1911年和1949年革命。
)美国的开国先贤,如杰佛逊,虽然也用“上帝”或“不言自明的理性”这样的说法来为美国独立要求辩护,但他们能把这种辩护限制在一个群体共同行动的范围之内。
美国独立宣言所强调的“不言自明的真理”(人生而平等,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是“我们坚持”的真理。
[注8]阿伦特认为,“我们坚持”彰显了一种极可贵的人的能力,那就是,政治行动者可以用内含在他们政治自由中的基本原则为权威,并以此支持他们行动的合理性。
因为有这个原则,革命的开始就不再是一种“任意”的开始,而成为一种有目的的开始,一种缔造性的开始,一种奠基性的开始。
阿伦特就此写道,“起始行动有自身内涵的原则,它的意义才不会暧昧不清。
说得更准确一些,起始(principium)和原则(principle)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共存。
原则使得起始具有正当性,并且意义清晰。
”[注9] 革命的缔造作用是一种起始作用,其中最宝贵的就是阿伦特所特别强调的那种“人的能力”,即通过平等关系中的共同行动,一起开创新的实践和制度。
并非所有的革命都有此成就,法国革命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在美国,立国先贤们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中成功地建立了一种与政治自由相一致的权威,是因为他们和美洲殖民地居民正好有长期参与公共事务的经验和实践。
这种共同活动所包含的政治自由原则本身就有权威性,不需要另找一个超然的绝对原则权威来支持革命的正当性。
与美国革命相比,法国革命就缺乏这些条件。
法国革命者缺乏广泛的、相对独立的公民自治实践经验和传统。
他们没有能造就一个与民众自由政治相一致的政治权威,“在法国,国王和议会间的决裂……使得这个国家政治结构和法国人之间的维系都一下子被破坏了。
这些结构和维系以前是建立在各种社会特权上的,不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之上。
”[注10]在美国,英国国王和教会的权威被破坏之后,美国人还有自由参与的自治权威。
但是在法国,由于没有这种基于共同政治自由的权威,所以必须急急忙忙寻找另一种超然的绝对权威来代替已经破坏的超然绝对权威。
这个用来代替国王和教会的权威就是卢梭所谓的“普遍意志”或“总意志”(general will)。
汉森指出,“阿伦特把卢梭的总意志解释为人民一致同意的最高意志,它不容分割,不容异议。
卢梭认为总意志把许多人结合成一个人,并相信共同的经验可以给它提供存在的基础。
这种意志能够以这样一种认识为基础:日常世界里,两种相冲突的利益在遭遇到第三种利益的反抗时,它们就会联合起来,反对那实际上的共同敌人。
”〔注11〕以共同敌对来设想共同利益,使得卢梭把革命的美德等同于无私。
对此,阿伦特写道,“可以说,这种等同已经给革命人及其内心深处的信念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他们相信,一个政策的价值可以根据它与所有个别利益相抵触的程度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可以根据他违反自身利益和意志的程度来判断。
”〔注12〕正如汉森所说,“普遍意志强调服从、暴力、统治与被统治,它集中了虚假政治的所有要素。
在这样的意志里,人们能够发现革命恐怖的种子。
”[注13]这正是我们在许多其它暴力革命中看到情形,这些暴力革命常常为极其残酷的极权统治铺平道路。
这种革命的权威不断需要一个敌人,一个共同国家的敌人,任何不认可普遍意志或不被当作普遍意志一部分的公民都可以成为“人民公敌”。
在二十世纪革命造就的极权专制中,普遍意志被进一步绝对化为“种族意志”、“阶级意志”,成为超然绝对的极权意识形态。
二. 革命和政治自由革命必须建立一个维持政治自由行动的公共空间,唯有如此,它开始的那种政治自由行动才有可能是一个有意义的革命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