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研究性学习总结.
中西方“食”文化差异报告
中西方“食”文化差异报告研究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在今天这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具有现实意义。
餐桌,作为一个通用的交际平台,本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对餐桌文化底蕴进行探究,不仅提高了提高跨文化意识,对中西方餐桌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也有助减少或避免在用餐桌平台进行交流时的失礼。
在比较中,我们能发现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能够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中西方“食”文化差异如下:1.餐桌礼仪上的差距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重视宴席座次礼仪,尤其是圆形桌。
且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
而西方则不然,没有主次,随机而坐。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中西方文化开始交汇、碰撞、融合,所以有了共通点,比如不在餐桌上化妆,用餐时忌打嗝,取不到的食物不能站起来等。
2.餐桌气氛上的差异中国餐桌上讲究热闹,而西方的餐桌上讲究安静。
中国人平日里是安静的,但坐上餐桌后,就开始热闹起来,滔滔不绝地大声说话、劝酒、让菜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而西方人,平日里是好动、喧闹的,坐上餐桌便安静下来,沉默地切割着自己盘子里的食物。
气氛的不同,根源在于饮食观念的不同。
笼统的来说,中国的饮食观念是感性的,西方的饮食观念是理性的。
后文有对饮食观念差异的具体论述。
3.餐具上的差异餐具上差异的代表就是中国的筷子与西方的刀叉了。
中国筷子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代,相比而言,刀叉的历史就很短了,西方人在大约十六,十七世纪才发明了刀叉。
中国使的用筷子,是有易经的风水学说来支持的。
使用筷子的四根手指,有分别的象征意义,最终,指向的是一个思想:“和”与“合”。
故中餐里大多数是不实行分餐的。
而西餐就不同,为了追求科学的饮食,保证自身的健康,严格执行分餐制度。
中西方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餐具,是因为最初生活习惯的不同。
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了农耕生活,主要作物是适应性强的谷子(黍)。
西方代表:欧洲,则是以畜牧业为主,主食当然是牛羊肉,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割完肉送进口里,很方便。
很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很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由于历史、地理、气候、宗教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
以下是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些浅谈。
首先,中西方饮食文化对食物的选择有很大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传统食物和饮品。
中国的传统食物以米饭、面食、豆类为主,而西方的传统食物以面包、肉类、奶制品和马铃薯为主。
中西方的选择和喜好有很大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影响,西方地区适宜养殖牲畜和种植麦类,而中国地大物博,适宜种植水稻和豆类。
此外,中西方的差异还体现在调味品的使用上,中餐喜欢使用各种香辣调料,而西餐更偏好使用盐、胡椒和其他草本香料。
其次,中西方饮食文化对用餐习惯和方式有所不同。
中国人注重家庭聚餐和团体用餐,强调家庭关系和群体意识,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快餐和独立进食,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西方人通常采用刀叉等工具进食,而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
第三,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所传承的饮食传统和文化意义有不同的理解。
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传统,例如烹饪技艺、糕点制作和茶道文化等。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婚庆活动中,饮食习俗也非常重要。
西方的饮食文化强调个人的品味和享受,更加注重适应现代快餐文化。
西方的节日和庆典通常以烤肉、冷饮和甜品为主。
第四,中西方饮食文化对健康观念和饮食习惯有所不同。
中国人传统上注重饮食的平衡和营养的合理搭配,如中餐注重荤素搭配,养生食材如蜂蜜、枸杞,而西餐注重食材的品质和简约的烹饪方式。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中西方饮食文化都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过度加工食品的大量消费和不健康饮食习惯。
最后,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还体现在就餐场所、饮食礼仪和餐饮产业的发展上。
中国有着众多独具特色的餐馆和茶楼,而西方则以餐厅和咖啡厅为主。
两者的餐饮产业从规模到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饮食礼仪方面,中国有着复杂而规范的餐桌礼仪,而西方则较为简单和自由。
总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体现了各自的历史、地理、气候、宗教和文化等多种因素。
中西餐差异调查报告
中西餐差异调查报告摘要:本文主要对中西餐文化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中西餐的餐桌礼仪、烹饪方式、食材选择以及口味偏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中西餐文化的差异,并总结出其中的重要因素。
一、引言餐饮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征之一,中西餐作为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习惯,其差异非常显著。
本次调查旨在探究中西餐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对丰富人们对不同饮食文化的理解有一定意义。
二、餐桌礼仪1. 中餐餐桌礼仪中餐注重“双筷子共用一个碗”的原则,吃饭时要局促身体,手和筷子不能太远离碗,以示尊重。
此外,长辈和客人要优先动筷,让座等礼节也非常重要。
2. 西餐餐桌礼仪西餐注重餐具的使用,用刀叉配合使用,规范的西餐礼仪包括起菜时把菜尽量切碎,吃面包时用手撕,喝汤时要用汤匙,举起酒杯时要对视,并轻轻碰杯等。
三、烹饪方式1. 中餐烹饪方式中餐烹饪方式多样,包括炒、烧、煮、蒸和炸等。
烹饪过程中炒菜锅常常高温烧烤,强调菜品原汁原味,注重火候的掌控以及切菜的技巧。
2. 西餐烹饪方式西餐烹饪方式以烤、炖、煮为主,如烤牛排、炖汤等。
烹饪注重时间和温度的把控,追求菜肴外观和口感的完美结合。
四、食材选择1. 中餐食材选择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季节性,如鲜嫩的蔬菜、肉类、海鲜等,讲究色香味俱全。
同时,在中国,食材的选择还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菜品。
2. 西餐食材选择西餐注重食材的质量,如顶级牛肉、新鲜海鲜和优质蔬果等。
西餐的食材选择较为广泛,可以选择不同产地和种类的食材,以追求不同的风味和口感。
五、口味偏好1. 中餐口味偏好中餐的口味偏向于五味调和,咸甜酸辣和谐统一。
如麻辣烫、红烧肉等皆是中餐的典型代表。
2. 西餐口味偏好西餐的口味偏向于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但相比于中餐更为淡雅。
例如,柠檬酱烤鸡、奶油蘑菇汤等西餐经典菜肴。
六、结论通过对中西餐餐桌礼仪、烹饪方式、食材选择以及口味偏好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西餐在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等多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2、餐饮习惯方面的差异
此外,中餐中常用的原料多为植物性原料如:根茎花叶果等;而西餐中常用 的原料多为动物性原料如:肉类、海鲜等。
三、结语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西方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中西方的饮食文 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饮食 文化的差异才能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和烹饪方式同时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从而促进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达到共同进步 共同发展的目的。
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目录
01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 的特点
03 三、结语
02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 差异的具体表现
04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 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 具有了比较丰富多样性。西方各个国家的餐饮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个国家在 招待客人的时候,无论是席间布菜的方式还是餐桌上的礼仪规矩,都有各自的讲 究。
内容摘要
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并发 展出独特的风格。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中西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本次演示将从背景介绍、表现形式、原因 分析和启示与建议四个方面,探讨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四、启示与建议
2、尊重各自差异:在互相借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中西饮食文化 的不同特点,并尊重各自的差异。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还 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四、启示与建议
3、推广健康饮食:无论在哪个文化中,健康都是人们的焦点。因此,我们应 该在推广各自美食的同时,更加健康饮食的普及,让更多人了解食物对健康的影 响,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结论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结论哎呀,说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那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
你看看,中国的餐桌上总是热热闹闹的,家人围坐一起,盘子里一大堆菜,大家边吃边聊,真是其乐融融。
再说了,谁不喜欢那种“来,夹给我”啊,亲友之间的互动真是让人暖心。
不过,西方的饮食方式就显得优雅多了,餐桌上每个人各自有自己的盘子,吃得也比较安静。
你看,那种慢条斯理的感觉,仿佛是为了享受每一口食物的滋味。
说到食物的种类,那可就更有意思了。
中国的美食真是花样繁多,各个地方的风味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你说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偏好米,这可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而西方的饮食呢,汉堡、披萨、意大利面,各种快餐应有尽有,虽然方便,但常常让人担心健康,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不过,说实话,偶尔来点西方快餐,吃起来也挺爽的,谁能拒绝一块热乎乎的披萨呢?再来看看调味品,这也是个有趣的点。
中国人对于调味品的使用可谓是如鱼得水,各种酱油、醋、辣椒,简直是无所不在。
每道菜都能调出层次感来,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而西方的饮食,调味品就显得简单很多,盐、胡椒、橄榄油,简单粗暴。
虽然也好吃,但总感觉少了点儿“烟火气”。
嘿,这可不是说西方饮食不好,只是风格不同嘛。
饮食习惯也是差异颇大。
中国人喜欢喝汤,吃饭时来碗热汤,暖胃又暖心。
西方人则常常把汤作为开胃菜,吃的方式和搭配都不太一样。
你说,吃个餐前小点,喝杯红酒,那是多么有情调的事儿。
中国的家庭聚餐,热菜上桌,大家围着共享,真是一种团圆的象征。
西方的餐桌上,更多的是一份份的个人菜,虽然看起来挺精致,但有时候就显得冷清了些。
再聊聊用餐礼仪,中西方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中国人上桌前要洗手,吃饭时要先夹菜,再喝酒,这可是大忌。
而西方则强调刀叉的使用,餐桌上的礼仪更是复杂得像场表演。
你看,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吃得心慌慌,真是让人想笑。
可笑归可笑,礼仪背后却是对食物和饮食文化的尊重,这点是值得借鉴的。
再说说吃的时间吧,中国的早餐常常是一碗热腾腾的粥,或者是包子,而西方的早餐大多是一片烤面包,加点果酱,简单而又清新。
中西餐差异调查报告
中西餐差异调查报告摘要:本文旨在调查和比较中西餐的差异。
通过对中西两种餐饮文化的特点、食材、烹饪方法以及用餐习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了中西餐差异的原因和成因。
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餐的差异主要源于文化背景、食材的不同以及烹饪方法和用餐习惯的差异。
了解中西餐的差异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饮食多样化。
一、引言中西餐是世界上两种重要的餐饮文化之一。
中餐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菜品种类。
而西餐则是西方国家的主要饮食文化,以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西餐最为著名,西餐的种类和风味多样。
对中西餐差异的调查研究不仅可以增进中西两种文化的了解,还有助于提升餐饮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中西餐的特点1. 中餐的特点中餐以其独特的调味品和烹饪方法而闻名。
中餐讲究原汁原味,强调食材的新鲜和采用天然的调味料,如酱油、醋、糖、盐等。
此外,中餐注重菜品的色、香、味、形的和谐统一,强调菜品的造型和色彩搭配。
中餐还有许多传统的烹饪方法,如炒、煮、炸、炖、蒸等。
2. 西餐的特点西餐以其精致的烹饪和搭配而著称。
西餐强调用混合调味品提升食材的味道,并注重使用新鲜的食材。
西餐讲究精准的烹饪时间和火候,注重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此外,西餐的切割和摆盘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注重菜品的整体美感,追求简洁、大方、优雅的造型。
三、中西餐食材的不同1. 中餐的食材中餐注重使用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和海鲜等。
常用的食材包括大米、面粉、豆类、花生、猪肉、鸡肉、鱼肉等。
中餐的食材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地域和季节的不同进行调整。
2. 西餐的食材西餐通常使用牛肉、猪肉、鸡肉、羊肉等肉类作为主要食材。
此外,蔬菜、海鲜和奶制品也是西餐常用的食材。
西餐注重选用新鲜、高质量的食材,以保证菜品的口感和品质。
四、中西餐的烹饪方法差异1. 中餐的烹饪方法中餐的主要烹饪方法包括炒、煮、炸、炖、蒸、烤等。
其中,炒菜是中餐最常用的烹饪方法,通过高温快炒来保持食材的鲜嫩和色香味。
中西餐文化差异范文
中西餐文化差异范文首先,在餐桌礼仪方面,中西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餐桌上一般会有多个菜肴,是一种多人共享的方式。
吃饭时,人们通常使用筷子,将食物夹到自己的碗中。
另外,在中国,较为重要的客人通常会被安排坐在主位,得到特殊的款待。
而在西方,餐桌礼仪更加正式。
西方料理会按照先后顺序服务,包括前菜、主菜和甜点。
并且,西方餐桌上通常只有一道菜,每个人的盘子上有独立的食物。
西方餐桌上还有餐具的使用规则,如刀和叉的用法。
另外,西方文化中,主人会提前为客人准备好座位,并为其倒酒等。
其次,中西饮食习惯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米饭和面食是主食,常与菜肴一起搭配食用。
中餐中常有炖、煮、炒等烹调方式,并强调原汁原味。
此外,中国人往往喜欢食物的口感,强调食物的脆嫩、酥脆等。
而在西方,面包,土豆和米饭是主食。
西餐中常有烤、炸等烹调方式,强调食材的烤制和炸煮的口感。
另外,西方人饮食习惯中常有喝汤的习惯,通常是作为前菜的一部分。
菜肴配搭也是中西餐文化差异之一、在中国,菜肴的搭配讲究色、香、味的协调,追求菜式的多样性。
一般,中国菜单中包含荤、素、汤、饭和面等,以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而在西方,菜肴通常按照主菜、配菜、甜点的顺序搭配。
主菜通常是肉类或鱼类,配菜通常是蔬菜和淀粉类食物,甜点通常是用来作为饭后的甜品。
此外,中西餐文化在烹饪方法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烹饪方法一般包括炒、煮、炸、蒸、炖等。
特别是炒和炖,是中国厨师技艺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烹饪注重食材的刀工和火候掌握,以保持食物的色、香、味。
西方的烹饪方法包括烤、炸、煮和煎等。
西方烹饪注重食材的独特味道和烹饪技巧的展示,例如在烧烤中使用特殊的酱料和香料。
综上所述,中西餐文化在餐桌礼仪、饮食习惯、菜肴配搭和烹饪方法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西文化,并在交流与交往中更加适应不同文化的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厌精,脍 不厌细”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逐渐丰富多彩,形成了川菜、 鲁菜、粤菜、苏菜等八大菜系,以及小吃、茶馆、宴席等丰富的饮食形式。
一、背景介绍
西方饮食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后来随着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和工业 革命,西方饮食文化逐渐发展壮大。在21世纪,西方饮食文化已经超越了地域和 国界的限制,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流行趋势。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对比分析
03 三、原因探究
04 四、启示与展望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塑造人类健康、传承社会文化以 及诠释人类智慧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就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 化各具特色,两者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食物种类、烹饪技巧和饮食习惯上,还 体现在对食物的态度和价值观上。本次演示将从多个方面对中西饮食文化的术
3、饮食艺术
西方饮食艺术主要体现在食品制作和餐桌摆设上。西方人擅长运用各种烹饪 技巧和工具,制作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美食。此外,西方餐桌摆设也很有特 点,注重餐具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强调整体的美感和协调。
3、饮食艺术
中国饮食艺术则更加丰富多彩,体现在菜肴命名、原料搭配、烹饪技巧和餐 桌布置等多个方面。中国菜肴命名通常富有寓意和文化内涵,如“龙凤呈祥”、 “百年好合”等。在原料搭配方面,中国菜肴讲究时令、地域和原料的选配,如 “冬吃萝卜夏吃姜”、“跑山鸡炖蘑菇”等。
3、饮食艺术
此外,中国烹饪技巧独特且多样,如烹、炒、煎、炸、焖、炖等,每种技巧 都能带来不同的口感体验。在餐桌布置方面,中国更加注重环境氛围和情感交流, 如在年节时期会有特定的节日食品和家宴活动。
西昌一中研究性学习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样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西昌一中高201X级X班 XXX,XXX,XXX指导老师 XXX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内容摘要: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
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
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
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
1 问题提出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
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
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俗话说“剑亦有弊也有利”,也就是说,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中西餐饮仍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和弊端。
那么如何避免和剔除两者的缺点,如何改善两者的饮食结构,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如何让中西方饮食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2 研究过程2.1 研究对象中餐厅,西餐厅中消费的部分人群,共30人2.2 研究工具本研究研究工具为“调查表格”。
共5道问题。
问卷项目为:1. 如果遇到家人或自己的生日,您喜欢去哪里去庆祝?2. 对于食品,你注重哪方面?3. 对西方食品的第一感觉?4. 对中国饮食的第一感觉?5.平时就餐时,重视就餐礼仪吗?3 结果分析研究性调查总结1、如果遇到家人或自己的生日,您喜欢去哪里去庆祝?现西餐馆在中学生而较少同学选择中餐馆庆祝生日。
很明显,大多数人们都注重于食品的味道,这也说明了中国饮食传统的特点:食物即品味。
3、对西方食品的第一感觉?4、对中国饮食的第一感觉?中国多种多样,变化万千的食物深入人心。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学研究性学习汇总
研究性学习
小组成员:
中餐
西餐
一、中西饮食内容差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饮食从先秦开始就以谷物 为主 ,植物 类占主导地位 ,谷类蔬菜居多 ,肉食比 较少。
中国人喜欢热食 ,认为菜凉了 ,就失去了许多鲜 味。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谷类即淀粉为主 。
西方国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 化血统 ,以渔猎、养殖为主 ,荤食比较多 ,以 牛肉、羊肉|、猪肉、鱼等为主。
西方人喜爱冷食,餐桌上一般有色拉、 拼盘之类的凉菜 ,西方人还喜欢生吃食物 ,生 吃西红柿、黄瓜、生菜、洋葱等。
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则以肉类、蛋白质为 主。
中西方的三餐
西方早餐
牛奶、咖啡
香肠、麦片
中国早餐
❖粥
面食
西方午餐
三明治 或 热狗 再加杯 啤酒
中国午餐
❖ 正餐
主食为米饭,蔬菜、鱼 肉为副食
西餐菜肴烹饪的方法主要是烧、煎、烤、炸、焖 , 各种原料很少集合烹调 ,正菜中鱼就是鱼 ,鸡就是鸡 , 即使是调味料也是现吃现加。烹饪的全过程比较规 范 ,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 ,烹调的时间精确到秒 。 牛排 苹果派
中国
❖精而少
西方
理性饮食 营养
蛋白质
热量
面食为主 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
中国
色、香、味俱全
鲁 苏 闽
中 国 八大菜系
望之色动 闻之心醉 尝之味美
湘
粤 川 浙
在中国 ,烹饪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炒、炸、焖、爆、 煎、烩、煮、蒸、烤、腌、冻、拔丝、糖醋等 。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分析(整理版)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分析(整理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是指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饮食惯、食物选择、餐饮礼仪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饮食惯中国饮食惯中国饮食惯以米饭、面食为主,注重五谷杂粮的均衡摄入。
在传统餐桌上,食物多样且丰盛,通常以家庭共进为主。
中国餐桌上的菜肴以炒菜、煮菜、蒸菜为主,口味多样,善于利用各种调料和调味品进行烹饪。
西方饮食惯西方饮食惯以面包、牛肉、鸡肉、鱼肉、蔬菜和水果为主食。
个人的主食以盘子中的肉类为核心,旁边搭配一些蔬菜和淀粉类食物。
西方人餐桌上的菜肴通常以烤、炸、烘培的方式烹饪,对油炸食品和甜食的喜好较高。
食物选择中国食物选择中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丰富多样,包括各类蔬菜、水果、肉类、海鲜、豆类等。
中国人注重食材的新鲜度,讲究季节性食物,并且认为不同食物有不同的功效,根据季节和个人需求进行搭配。
西方食物选择西方餐桌上的食物种类较少,主要以肉类、鱼类和一些根茎类蔬菜为主。
西方人注重食物的品质和口感,讲究烹饪的精细度和食物的外观呈现。
餐饮礼仪中国餐饮礼仪中国餐饮礼仪非常注重家庭聚餐和宴会上的社交礼仪。
在餐桌上,中国人通常以长辈或贵客为主人,尊重年长者的意见和选择。
在用餐时,中国人惯使用筷子,并遵守一定的用餐顺序和规则。
西方餐饮礼仪西方餐饮礼仪注重个人的就餐规范和礼仪,在正式宴会中,人们通常使用刀、叉和勺子来进餐。
西方人注重尊重个人的选择和需求,不喜欢以长辈的意见为主导。
文化差异的原因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形成与历史、地理、气候、民族文化等因素有关。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气候差异大,民族众多,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西方国家的食物种植和畜牧业发达,对食物的烹饪方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总体而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反映了两个文化间的不同取向和价值观。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文化影响人体健康
1、饮食文化影响人体健康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国的饮食结构以植物 性食物为主,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 病。而西方国家的饮食结构以肉类和高热量食物为主,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 疾病。因此,在饮食习惯方面,中西方饮食文化各有优势,人们应该根据自身健 康需求适量地调整饮食结构。
2、中国饮食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也逐渐显现。近年来,中国的火锅、小龙虾、烤 鸭等美食在西方国家逐渐流行起来。此外,中国的调味品和食材也逐渐受到西方 厨师的青睐,如花椒、豆豉、香菇等。这些中国特色的食材和调味品为西方的烹 饪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创意。
3、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创新
3、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创新
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 合
1、西方饮食文化进入中国
1、西方饮食文化进入中国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西方饮食文化逐渐进入中国。中国的年轻人逐渐接受了 汉堡、比萨、咖啡等西方食品,并将其纳入日常生活。同时,西方的烹饪技巧和 食材也逐渐被中国厨师所采用,丰富了中国菜肴的品种和口味。
2、中国饮食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体现
1、饮食习惯不同
1、饮食习惯不同
中国的饮食结构以植物性为主,注重饮食平衡。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中国 人倾向于一日三餐,且早餐、午餐和晚餐的食量相对平均。而西方国家的饮食结 构则以肉类为主,注重口感和份量。许多西方人会将早餐作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 餐,午餐相对简单,而晚餐则较为丰盛。
3、饮食文化影响生态环境
3、饮食文化影响生态环境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中国的饮食文化注重食物 的天然性和环保性,因此中国菜肴中的农药残留等问题相对较少。而西方国家的 饮食文化则导致了大规模的农业化和工业化生产,进而引发了诸如农药残留、土 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中西方饮食文化也各 有启示作用。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讨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讨引言饮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塑造人类健康、塑造社会规范和传达文化价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由于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种饮食文化的特色。
饮食观念不同中国饮食文化注重口感和养生,强调通过食物的口感和味道来激发食欲,同时注重食物的养生和药用价值。
例如,中国人会将食物分为热性、凉性、平性等不同性质,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来选择适合的食物。
相比之下,西方饮食文化更注重营养和健康,强调通过均衡的膳食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西方人注重控制热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摄入量,以及食物的消化吸收率等。
饮食习俗不同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饮食习俗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餐具的使用上,中国以筷子为主,而西方国家则普遍使用刀叉。
其次,餐桌礼仪也有所不同。
中国注重尊老爱幼、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而在西方国家,更加注重平等和自由。
例如,在中国,宴席中长辈或地位高的人先动筷,而在西方国家,则通常是主人或女士先开始用餐。
此外,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强调团圆和共同分享,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则更注重个体的需求和自由。
中国人喜欢在家庭聚餐或朋友聚餐时共同分享美食,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各自点餐或自助餐的形式。
饮食制作方式不同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饮食制作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烹饪注重烹饪工艺和口感,强调色香味俱佳,不同的菜肴需要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
例如,川菜的麻辣、鲁菜的酱香、苏菜的鲜香等,每种菜肴都有其独特的烹饪工艺和调味方法。
相比之下,西方烹饪则更加强调食材的原汁原味,以及营养搭配的均衡性。
西方料理常用烤、煮、烩、炖等方法,通过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来保留食物的营养和风味。
此外,西方料理也注重食材的多样性,通过搭配不同种类的食材来提供全面的营养。
饮食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饮食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研究性学习总结
研究性学习总结【研究背景】在当今世界,不仅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更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
在一体化的世界中,各国人民交往越来越频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而通过饮食这方面的探究,可以小见大,况且我们认为,饮食文化的差异是历史而不是自然造就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他们文化的浓缩。
我们主要是想利用收集到的资料与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研究方法】1、采访餐饮界人士2、行动研究3、收集资料【研究过程】第一阶段:2012年1月3日确定任务安排第二阶段:2012年1月13日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第三阶段:2012年2月3日汇总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研究成果】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收集信息,并在筛选出重要的信息,整合成一个系统的资料;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法。
也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应对答辩能力。
在结束研究后,我们整理的成果如下:一、饮食结构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西方国家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
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
高热量、高脂肪类的饮食结构适应于高纬度的地理和气候。
生熟结合,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
二、饮食观念与准则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对于饮食重科学,讲营养,所以近代的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引言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
然而,众所周知,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由于地形、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
我们认为,适当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的差异与不同,可以使我们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提高跨文化意识,从而更好的接受西方文化。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
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风靡世界。
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曾为英法等国的殖民地,并且汇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美雅、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对此,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饮食观念1.中餐中国人十分重视“吃”,“民以食为天”即是例证。
从远古的传说开始直到历朝历代的典籍中,都有关于饮食的内容。
古代历朝都把饮食当作国计民生的第一件大事,饮食被列为“八政”之道。
古代饮食观在注重饮食的同时,追求饮食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并以品味为主要目的。
另外,先民早就认识到膳食模式在人们生活中的正宗地位,以及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注意到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提出“病从口入”的科学论断,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主张营养成分要合理搭配,平衡饮食,强调合理的饮食方法。
这一观念已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今人所发掘和发扬光大。
而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中餐,更是以色、香、俱全的鲜明特点为人们所喜爱。
然而,究其原因,它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它的味。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结题报告
chips
Do you know American food Now let me introduce it to you. You will love it.please believe chocolate me!
beef
milk
sala
cake
1.你认为中.西方饮食哪个更好?
8.你喜欢用什么样的餐具来就餐?
---摘自
就餐礼仪:法国是一个讲文明重礼貌的国家,日常生活中
随处都能见到。西人的传统的礼仪则是拥抱亲吻,已人人习知。 法国人重 视社交礼仪。无论购物办事,不相识的人,总要先互道您好,笑脸相向, 离开时道声“再见”。如遇女士,男士会侧身请女士先进或者先出,这已 是公共场所的礼貌习惯。这样的礼仪无疑加强了集体观念,我以为是值得 仿效的。这或许是西方人独到的礼仪。法国人并不想中国尊老爱幼,满屋 子人,各人自择座位。餐桌上的礼仪,中西也很不相同。吃西餐要讲究仪 态姿势,但法国人在餐桌上的礼仪并不仅止于此,主要还表现在交际中。 如宴请客人,主人应安排座次。其基本原则则是男女宾客杂坐。如主客共 八人,长方餐桌,则男女主人两头对坐,宾客六人、两边各三人。一边可 将女宾置中间,两边各为男宾;另一边则将男宾置中间,两边各为女宾。 这样每个人的左右对面都是异性,以便相互交谈。灯光下。觥筹交错,男 欢女笑,很有些气氛。赴宴就餐,女士着装要讲究,打扮要漂亮。朋友间 邀宴,一般都不带小孩,席间以交谈为主。
-----摘自礼仪网
上菜咯!!
水煮活鱼 松花鱼
上的是 中国菜!
姜上肉
翡翠拼盘
西芹肉丝
煎饺
主食:面包在法国是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而棍式面包又
是最具法国特色的食品。它拿起来方便,吃起来可口。新鲜出炉 的棍式面包外皮金黄酥脆,内里松软可口,一脆一软,越嚼越有 味。因为是民生必需品,法国面包在法国价格相当便宜。到了法 国,到处会吃到棍式面包,它就象中国人的米饭一样。棍式面包 的尺寸没有固定标准,口味丰富多样。作为主食,人们每天消费 200到250克棍式面包。棍式面包做出来应该立刻食用。 点心:法国甜点最普遍的是塔、千层派,以及泡芙等,塔的尺 寸大小与馅料变化有上千种之多;千层派是一层蛋糕与一层馅料 层层堆叠,至於泡芙内有馅料,用糖浆沾黏成一座山形。 口味: 法国人习惯用西餐。口味喜欢肥浓、鲜嫩、忌辣。配料 喜欢用大蒜、丁香、香菜等。凉盘习惯整着上,边切边吃。喜欢 清汤,喜欢烩水果,特别喜欢烩波萝和酥面点心。猪肉、羊肉、 牛肉、鸡、鸡蛋、鱼和各种烧卤肠子、素菜、水果是他们喜爱的 食品,也喜欢吃各种新鲜的蔬菜。
中西方文化差异个人总结
中西方文化差异个人总结中西饮食差异个人总结黄子珊个人总结有文化就有差异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种文化是相同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家族经过教育上千年传承的沉淀。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饮食观念的差异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与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
中国人的饮食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会满足对美味的渴望。
而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追求食物的营养性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
二、饮食内容的差异中国人的饮食中蔬菜占主导地位且中国人喜欢热食认为趁热才能吃出味来。
西方人较注重脂肪和蛋白的摄入喜爱冷食多生吃蔬菜。
三、饮食方式的差异在中国都是聚餐围坐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中心人们相互敬酒、劝菜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
西方人就餐时也会围坐在一起但他们的食物都是单盘独碟的有专人分配食物。
这种用餐方式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和自我的尊重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四、饮食习惯的差异中国人在烹调过程中爱加葱、蒜、姜等佐料。
西方人的佐料则没那么丰富。
中国人习惯每天购买新鲜食品烹饪但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
五、菜名的差异中国的菜名往往包含着历史、文化的信息如东坡肉、宫保鸡丁。
西餐的菜名则较简单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加上烹饪的方法得来如炸鸡腿、香辣鸡翅符合其快节奏的生活特点。
总的来说中西方的饮食差异很大在这里只是简单总结当然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两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定会带来别样的影响力。
研究性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探究(结题报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探究——小组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
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民以食为天。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饮食风俗,中西饮食文化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道其各自的长短处,道其人民之所好.本文就中西饮食文化之差异作些比较,从中西方饮食差异原因、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比较。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其长短处,关键是通过对比之后,取长补短,让两种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共同进步,为人类提供更健康的食物。
(一)中西方饮食差异原因(1)从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来看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
中国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
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
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
他们拒绝使用味精,更足以证明此辈皆属不知味之人。
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而且是生吃。
因而他们的“沙拉”有如一盘兔饲料,使我们难以接受。
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我们主张用旺火爆炒。
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可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吃得多。
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
(2)从人与人相处的观念来看一个民族的饮食与其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谷类为主,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则以肉类、蛋白质为主。
西方地域广阔,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地间隔较远,一碰到什么突发情况,全都得靠自己。
而中国人却住得相对集中,常常是一个部落,一个村落集中在一块,一遇到野兽或者突发事件,都是大家联手对抗。
从而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平和闲静。
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分则食之,不固定座位,喜欢自由走动,这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总结
【研究背景】
在当今世界,不仅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更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
在一体化的世界中,各国人民交往越来越频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而通过饮食这方面的探究,可以小见大,况且我们认为,饮食文化的差异是历史而不是自然造就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他们文化的浓缩。
我们主要是想利用收集到的资料与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研究方法】
1、采访餐饮界人士
2、行动研究
3、收集资料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2年1月3日确定任务安排
第二阶段:2012年1月13日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三阶段:2012年2月3日汇总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研究成果】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收集信息,并在筛选出重要的信息,整合成一个系统的资料;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法。
也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应对答辩能力。
在结束研究后,我们整理的成果如下:
一、饮食结构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西方国家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
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
高热量、高脂肪类的饮食结构适应于高纬度的地理和气候。
生熟结合,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
二、饮食观念与准则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对于饮食重科学,讲营养,所以近代的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
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
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潮,特别强调养生,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
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
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而没有提及营养组合,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三、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
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
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
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
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
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
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四、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
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
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五、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
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
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
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
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
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
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
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六、用餐礼仪有区别
在食仪上,西方奉行分餐制。
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
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
中餐则一桌人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就餐者东吃一嘴西吃一嘴,几道菜同时下肚,这与西餐的食仪截然不同,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另外,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
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
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
【研究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