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措施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2dfb0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1.png)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措施语文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优化措施: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听读法、模仿法、合作学习法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利用录音设备让学生录制自己的朗读作品,然后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以提升学生对自己朗读能力的认知。
2.合理的阅读材料选择在朗读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对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语感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选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经典诗歌,如《红楼梦》、《古诗十九首》等,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为了增强学生对朗读教学的兴趣,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分享朗读心得、举办小组或班级的朗读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语文朗读的热情。
4.个别化的指导每个学生在朗读方面的水平和问题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化指导。
针对学生的发音错误,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分类别的指导方法,针对性地进行反复矫正和训练。
5.培养语文艺术欣赏能力朗读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表达,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艺术欣赏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情感色彩,并通过声音、语调等表达方式来诠释作品的意境和氛围。
6.综合评价体系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可以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将朗读的准确性、语感的培养、表达能力的提升等因素纳入评估标准。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表、评分标准等方式,明确学生需要提升的方面,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7.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来辅助朗读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优秀的朗读范例,让学生模仿;还可以利用录音设备或手机APP来进行录音评估和自我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语言艺术探析
![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语言艺术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c6f3569e3143323868935d.png)
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总第306期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语言艺术探析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也是影响语文教学成效的关键。
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教学。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适合学生展开朗读活动的优质课文。
教师必须要强化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读教学的语言艺术水平。
对于教师而言,朗读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提高能够促使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语言艺术一、掌握写作技巧,强化内容理解通过响亮、清晰的朗读,学生能够读准课文中的字音,感受课文中词语的精妙之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领悟课文的写作技巧。
不仅如此,朗读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勇气,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踊跃发言。
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无形的影响,能够促使自身语言文字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有关安塞腰鼓的视频片段,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饱满的感情再次朗读课文,让学生能够在深情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安塞腰鼓的美丽及其所流露出来的力量美。
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会更有气势,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能够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反馈中,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情感丰富的朗读中,学生能够增强自身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
二、促进思维活化,提高审美情趣用毫无情感的声音和声情并茂的方式朗读同一篇课文,听者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所受课文内容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朗读效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的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29338cb31a37f111f1855b6c.png)
者说些什么, 而且 与作 者 的 心 灵相 通 。读 出文 章 的意 、 、 。 ” 情 境 而
情 感 的建 立 , 要 酝 酿 、 要 一 种 情境 , 这 种酝 酿 、 需 需 而 这种 情 境 是 离 不 开 教师 的有 效 指 导 的 。 4 范 读 就 是最 好 的 指 导
是 一 种 指 导 . 且 是 更 现 实 、 直 接 的 指 导 ; 范 读 要 选 择 好 时 而 更 但
摹 仿 是 学 生 的 天性 . 范读 能使 学 生 很快 人 境 。 的 学 生摹 仿 有
出 来 的 一点 也 不 亚 于 老 师 的“ 汁原 味 ” 摹 仿 久 了 . 形 成 了知 原 。 就 识 积 累 , 么读 书 的能 力 也 就形 成 了 。教 师 的 朗读 水 平 高 , 能 那 才 正 确 地 指导 、 拨学 生 、 染 学 生 。 师 的表 情 丰 富 了 , 生才 可 点 感 教 学 能 做 到声 情 并 茂 。 以作 为语 文 老 师 , 定 要 提 高 自身 的 朗读 水 所 一 平 。 读 一 般 有 三种 形 式 : 是 讲 前 范 读 。二 是 讲 中范 读 。三是 范 一 讲 后 范读 。
2 明 确 朗读 目的 。 现 朗读 层 次 体
授 人 以鱼 , 不如 授 人 以 渔 。 我们 要 给 学 生传 授 一 些 基 本 的 朗
读方法。 当然 我 们 在 朗读 技 巧 的指 导上 要 降 低 要 求 。 刻 意追 求 不 系 统 的 方法 。率 先 垂 范 , 到 很好 的示 范 作 用 。 起
中 图分 类号 :G 3 . 6 33
文 献标 识 码 :C
文 章 编 号 :6 2 17 (0 00 — 0 8 0 1 7 — 5 8 2 1 )7 0 9 — 2
初中课文朗读教案
![初中课文朗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eaa54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6.png)
初中课文朗读教案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使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范读、自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2. 感受文章的韵律美,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准确理解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 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律美和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范读课文:教师进行范读,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3. 自读课文:学生自行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遇到问题可相互讨论。
4. 齐读课文:学生分组进行齐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解析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6. 朗读练习: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情感的把握。
7.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文学素养,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ba0cd0be87101f69e3195f7.png)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其中朗读训练不仅有利于学好语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本文通过课堂实践,阐述朗读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朗读艺术;学习兴趣;能力培养;教学效果朗读就是把文章清晰地读出来或者念出来。
具体来说,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激发学生真实而强烈的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可以加强记忆、丰富词汇、锻炼思维力、推广普通话。
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坚持着朗读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呢?我的方法是运用朗读的艺术,把无声的课文变为有声的语言,巧妙再现书面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朗读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语感,还养成了正确的语言习惯,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语文的教学效果。
一、欣赏名篇,朗读增强感受能力初中语文教材可谓名家荟萃、名篇争艳。
如何领略到这些经典佳作语言之魅力?我首先让学生欣赏艺术家的朗读录音。
课堂上,学生洗耳聆听,在音乐的伴奏下,艺术家的朗读引人入胜、令人如痴如醉,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和风细雨,时而似惊涛骇浪,随时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随着朗读的深入,他们或兴奋、喜悦,或悲愤、忧伤,一颗颗纯洁、稚嫩的心灵被深深地打动着。
老艺术家毕克、夏青,其他像刘广宁、乔榛、丁建华等人的配音朗读都为上乘精品,百听不厌,篇目有过去的有现在的,例如,《在烈日和暴雨下》《春夜喜雨》《背影》《我的叔叔于勒》《醉翁亭记》,还有《乡愁》《梅岭三章》《赤壁怀古》等一些诗词作品,都曾使学生陶醉不已。
我也真正体会到了声音艺术魅力的神奇,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中心内容和情感思想的理解,同时得到了文学艺术的熏陶和享受。
提高了感悟能力,也陶冶了高雅情趣。
二、声情并茂,朗读转变成情感升华名篇佳作的欣赏固然重要,然而,在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引导、范读、领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一些找不到原版录音的课文,教师就要展示自己的朗读才华,以情激趣,以情引读。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2565d422915f804d2b16c1b7.png)
察 看生 活、考虑 人生、表 现愿望 的才 能。 经过 一个时期 的朗诵锻炼 ,学生接 触到 大量漂 亮精炼 的言语 ,丰 厚 了 词汇 ,不只能使语句通 畅 ,还 慢慢做到漂 亮流利 。另外 , 经过 熟 习文章的篇 章构造 ,也 能模 拟其 构造技 巧,使得 习作 的写法不 时有所创 新,写作程度 大有出息。 同时 ,朗诵还能 够培育 学生 写出具有 真情 实感 的好
观 赏名篇 ,听之感之 初 中语 文教材 可谓名篇 荟萃。如何 领 略到这 些经典
一
、
佳 作 言 语 之妙 处 ,我 首 先 让 学 生 观 赏 艺 术 家 的 朗诵 录 音 。
学 生静 静地 坐在 教室 里 悉心倾 听着 ,在 音 乐的伴 奏 下 , 艺术 家的 朗诵 平铺 直叙 ,声 音时 而消沉 ,时而高 亢 ,时 而如微 风细 雨 ,时而似狂风 巨浪。那字字 、句句 、声声 , 无~不拨动着学生 的心弦。随着朗诵的深化 , 他们 或兴奋 、 喜悦 , 或悲愤 、 忧伤 , 深深地感动 了一颗颗纯真 、 稚嫩 的心。 老艺术 家毕 克朗诵 的 《 在烈 日和暴雨 下 》 ,夏 青老先生朗
的语 调为 学生范读 课文 ,读 到最后 看 父亲 来信一段 ,我 的眼 睛潮湿 了。此时 此刻我 又想起 了本人 的老 父亲 ,接 着 ,十 分动情 地讲述 了六十 多岁 的老 父亲 ,迎风 冒雪徒 步十 六里 到学校 为我送棉 衣的情 形 ,更进 一步地感 染 了 学生 。然后 ,我让学 生齐读课 文 ,以 “ 泪光 中再现 父亲 的背影”完毕。最后 因势利导布置作文 《 我的爸爸 ( 妈妈 、
激 起 了学生 的朗读兴 味 ,进步 了朗诵 才能。有 几名学 生 曾先后 在校 内的朗读 会上获 奖 ,两名 学生选 为学校播送 员 ,一名 学生经常在校 会上做 节 目掌管人。 四、读写分离 ,升华主题 由于初中学生涉世 未深 , 不谙 世事 , 生活的天地较小 , 在 很大水 平上 限制 了写作 资料 的来源 ,写 出的作 文大 多 单调 乏味,立意粗 浅 ,更 重要 的是短 少真情 实感。而 朗
七年级上册语文朗读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朗读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8463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1.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朗读设计
一、朗读材料选择
根据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内容,可以选择以下朗读材料:
1. 诗歌:《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2. 散文:《荷塘月色》、《白桦林》等;
3. 小小说:《爱莲说》、《登鹳雀楼》等。
二、语音与语调
在朗读过程中,需要注意语音与语调的准确性。
具体要求如下:
1. 正确掌握字音,避免读错字音或拖音;
2. 根据文章情感和意境,使用合适的语调;
3. 读出句子的重音和强调,让语意更加明确。
三、节奏与停顿
朗读要有节奏感和适当的停顿,具体要求如下:
1. 根据文意和情感变化,掌握好朗读的节奏;
2. 在适当的地方进行停顿,以便听者更好地理解文意;
3. 停顿要自然,不要过于突兀。
四、情感表达
在朗读过程中,要充分表达文章的情感,具体要求如下:
1. 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作者情感;
2. 通过语音、语调和节奏等手段,将情感传达给听者;
3. 注意情感的适度表达,不要过于夸张或过于平淡。
五、语气与重音
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语气和重音的使用,具体要求如下:
1. 根据文意和情感变化,使用不同的语气;
2. 正确掌握重音的位置和强度,突出文章的重点和主旨;
3. 语气和重音要配合得当,不要过于突兀或过于平淡。
六、背景音乐与配乐
在朗读过程中,可以配合适当的背景音乐或配乐,具体要求如下:
1. 选择与朗读内容情感和意境相符合的音乐;。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朗读节奏和语调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朗读节奏和语调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35e3a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d.png)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朗读节奏和语调技巧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朗读节奏和语调技巧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把握节奏:在朗读诗歌时,要按照诗歌的节奏来划分,确定哪些词语应该连读,哪些词语应该停顿。
一般来说,诗歌的节奏比较鲜明,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
2.突出重音:在朗读诗歌时,要注意突出重音,强调重要的词语或语句。
重音的突出可以通过加强语气、延长发音时间等方式来实现。
3.调整语调:语调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在朗读诗歌时,要根据诗歌的情感基调来调整语调,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4.融入情感: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在朗读诗歌时,要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让听众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力量。
5.配乐朗诵:配乐朗诵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选择与诗歌情感基调相符合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可以让诗歌更具感染力。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朗读需要注重节奏、重音、语调、情感和配乐等方面,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诵技巧。
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
![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df04511a300a6c30c229fa0.png)
中学语 文教 材 中许 多课 文 ,是 脍 炙 人 口的优 秀 篇 目, 其 中有 不 少 还 是古 今 名 家 之 作 。教 学 之 中 , 通 过讲解 、 朗读和背诵等形式 , 深入指导 , 强化训练 , 学 生才得 以不断吸收消化。久而久之 , 养成 习惯 , 美 的 语 言 便 会脱 口而 。 “ 三 分 文 章 七分 读 ” , 教 学 中 围绕 朗读做 文章 : 备课先备 “ 读” , 讲读多练 “ 读” , 时刻不 忘“ 读” , 自始至终 以“ 读” 开路 , 以“ 渎” 取胜 , 读 中探 “ 宝” , 读 中得 “ 金” 。那么 , 怎样 加强 朗读教学的有效
极大地调 动学生 的积极性 。 如笔者在讲《 浪之声》 时, 先根据课文 的内容剪辑 了三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 开头配 以《 秋 日的私语》 , 中间配 以《 水 边 的阿里狄 娜》 , 尾声配以《 致爱丽丝》 然后 自己朗读课 文录制 了
盘磁带。 在教室播放磁带 时 , 同学 们 一 听 “ 朗诵者 : 周 春 丽” 。 马上 产 生 了深 厚地 兴 趣 , 饶 有 兴 致 地 听 完课 文
一
后, 兴奋不 已。全班同学兴致勃勃地朗读 了一遍 , 还 不过瘾 , 又积极踊跃地报名一读再读 , 把一篇课 文读 得如痴如醉。 ( 二) 创设情景法 , 体会感情。 利用 电教媒体所创 设 的情 景 来 体会 内含 的环 境 、气 氛和 意 境 来 帮 助学 生体会和理解内容 的训练方法。如阅读课《 祖 国啊 , 我的祖 国》 , 第一课 时 目标是训练朗读 。这是首感染 力很强 的抒情诗 , 在朗读时一定要把深沉的 、 激昂的 这种基调读 出来。 在传统的朗读训练 中, 尽管教师做 了详尽 的讲解 ,但现在 的学生很难把握好作者舒婷 对祖 国的这种情感。 如果一上课就播放范读磁 带 , 当 同学们 听到 朗诵者充满颤音 的呼喊 : “ 祖 国啊 ,我的 祖国” 时, 说不定还会起反作用。因此笔者采用 了创 设情境法 , 放完后 同学们模仿 练习, 朗读训练非常成
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及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07394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d.png)
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及方法一、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词汇和语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朗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感受到文章的美感,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此外,朗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朗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克服胆怯和紧张心理,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方法1.确定朗读的目标和要求在朗读前,教师需要确定朗读的目标和要求。
这些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确定。
例如,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初三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等。
2.选择合适的朗读材料朗读材料的选择是朗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朗读材料。
首先,所选材料应该具有教育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所选材料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最后,所选材料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
首先,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熟悉课文,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生词和难懂的句子。
其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发音和语调。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如语速、语调、停顿等。
最后,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和紧张心理,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
4.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为了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教师还应该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
初中生语文朗读的指导方法
![初中生语文朗读的指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71cf6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9.png)
初中生语文朗读的指导方法朗读是语文学习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修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初中生来说,通过正确的朗读方法和训练,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声音表演等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生语文朗读的指导方法,帮助他们在朗读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
一、调整节奏和语气在朗读时,正确的节奏和语气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生应该根据文章内容和语句结构,合理调整朗读的速度和停顿的位置。
对于描写动作紧凑的文字,可以加快节奏,增强紧张感;而对于抒情文学作品,则可以适当放慢语速,突出感情表达。
同时,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情绪的转折和语气的变化,准确传达作品中的情感。
二、重视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在朗读时应该重视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遇到标点符号时要停顿,但不同的标点符号停顿的时间和强度是不同的。
例如,逗号表示短暂停顿,句号表示完整停顿,问号和感叹号则表示反问或强烈的情感表达。
通过合理运用标点符号,可以给听众留下良好的语感和节奏感。
三、正确使用语音语调语音语调是语文朗读中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初中生在朗读时要注意语音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
遇到生字,应该先理解字义和发音规则,然后用正确的语音来朗读。
此外,还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强调重点词汇或短语,以及正确表达修辞手法和修饰语的语音特点。
四、注重情感的表达朗读不仅仅是声音的敷衍,更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初中生在朗读时应该通过声音的变化、语气的抑扬顿挫,准确传达作品中的情感。
对于优美的文学作品,要注重情绪的抒发和情感的表达;对于议论性文章,要注重语气的坚定和说服力的展示。
通过表达情感,可以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五、注意语言的朗读技巧除了基本的朗读技巧外,初中生还应该注意一些语言的朗读技巧。
比如,对于对比句式,可以通过语气和节奏上的对比来突出不同的含义;对于一些排比修辞,可以适当加重语音的节奏感和重音的部分。
同时,要注重断句和连接词的运用,使语句更加通顺和连贯。
教师朗诵技巧
![教师朗诵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c1acc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b.png)
教师朗诵技巧
教师朗诵是指教师通过声音、语调、语气等手段,将指定的文字内容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技巧。
以下是几个教师朗诵的技巧:
1. 技巧准备:教师在朗读前要先熟悉朗读内容,并根据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语气、语调、速度等。
同时,要预留出适当的停顿和呼吸的空间。
2. 声音语调:朗诵时要注意将声音传达到整个教室,并要有足够的音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听到。
另外,通过调整语调,可以增强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手势表情:朗诵时,教师可以适当运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来展现文字内容的情感和意义。
比如,通过手势的放大和缩小,可以突出重点内容;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可以传递不同的情绪和意味。
4. 节奏控制:朗诵时,要注意控制好节奏,以使内容流畅而有韵律感。
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加入一些停顿,特别是在出现重点或者比较复杂的内容时,让学生有时间去吸收和理解。
5. 合理安排: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合理安排朗诵的时间和方式。
有的时候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朗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6. 激发兴趣:朗诵不仅仅是传达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
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教师在朗诵时可以运用一些有趣的表演技巧,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总的来说,教师朗诵技巧是一种通过声音、语调、语气等手段将文字内容传达给学生的技巧。
通过正确运用这些技巧,可以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朗读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
![朗读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b16195106bd97f192279e971.png)
朗读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所谓朗读,简单的说就是把文章正确、清楚、流利、有感情地念出来。
学生若能熟练使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精彩之处,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憎情感、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因此,朗读是学生必须要掌握好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
同时,朗读也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学生经常朗读能够增强记忆力,扩大词汇量,还能培养自身良好的语感和初步的鉴赏能力,也能很好地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逐步提高。
有鉴于此,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对此有如下做法和体会。
一、欣赏名篇,听之感之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可谓名篇荟萃,如何才能让学生领略到这些经典佳作的言语之妙处呢?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欣赏艺术家的朗读录音。
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静静地坐在教室里悉心倾听,艺术家的朗读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如微风细雨,时而似狂风巨浪。
那字字、句句、声声,无一不拨动着学生的心弦、荡涤学生的心灵。
随着朗读的深入,他们或兴奋、喜悦,或悲愤、忧伤,在无形中一颗颗纯真、稚嫩的心就被深深地感染、打动了。
老艺术家毕克朗读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夏青老先生朗读的《春夜喜雨》、《背影》,刘广宁朗读的《我的叔叔于勒》,还有乔榛、丁建华等朗读的课文都使学生沉醉不已,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了声音艺术的神奇魅力。
《春》是一篇漂亮的抒情散文,教学中,我先后让学生四次欣赏了艺术家的朗读录音。
朱自清先生用文字描画春天的美景,表达了欢喜之情,经过艺术家声情并茂的朗读,再现给学生们,这样学生不只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得到了无比伦比的艺术享受。
在此之后我又让学生重复欣赏跟读,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节奏,也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声情并茂,引之读之名篇佳作的欣赏固然重要,但在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引导、范读、领读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一些找不到原版录音的课文,教师就要带着真诚的感情,用恰当的语音语调,为学生范读,以情激趣,以情引读。
朗读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朗读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e1b55186c175f0e7cd137a5.png)
来 说 是 至关 重 要 的 , 读 也 不 例外 。 朗 当人 们 察 觉 到 有 声 语
言 的 丰 富 性 可 以 展 示 内 心 世 界 的 丰 富 底 蕴 时 :就 感 觉 了
有 声 语 言 的技 巧性 。当然 , 始 的 时候 , 种 感 觉 还 是朦 开 这 胧 的 , 来 才 逐 渐 由简 单 到 复 杂 , 低 劣 到高 超 , 粗 俗 后 由 由 2/ 小 老 师 。对 于 学 生 , 试 自 己 充 当 截 然 不 同 的 角 .、 J 尝
文 阅 读 普 遍 不 感 兴 趣 。 而 教 师 在 对 待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学 习 上 缺 少 长 久 的 规 划 ,只 是 把 文 言 文 阅 读 作 为 教 学 任 务 来
合 作 、 组 讨 论 、 班 共 研 等 。 外 , 了激 发 学 生 的 成 功 小 全 另 为
欲望 , 高 学 生 的积 极性 , 们 还可 以设 立 有 价值 问题评 提 我
应 用
意 义
朗 读 必 须 使 用 规 范 的 语 音 — — 北 京 语 音 ,要 使 用 规 范 的词汇 , 要 符 合 汉语 语 法 的规 范 。 也
( ) 巧 性 三 技
一
、
朗读 艺 术 的特 性
正 所 谓 “ 不 琢 , 成 器 ”特 定 的 技 巧 对 于 一 门 艺 术 玉 不 ,
在 进 行 相 应 段 落 的 教 学 时 ,我 们 首 先 应 该 做 好 整 体 梳 理 的 工 作 。 此 时 , 定 要 给 时 间 让 学 生 把 阅读 所 得 以 而 一
及 产 生 的 联 想 和 想 象 向 大 家 宣 示 , 生 、 生 之 间 相 互 补 生 师 充 , 互 提 高 , 成 对文 章 内容 、 构 等 全 面 深 刻 的认 识 . 相 形 结 同 时要 能通 过 复读 印证 别 人 的见 解 , 善 自己的认 识 , 完 或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艺术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e1028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d.png)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艺术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语感的重要环节。
而学生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则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将从发声、语调、语速、停顿等方面,介绍一些指导艺术,以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要引导学生正确发声。
朗读时,学生应该保持自然、均匀的呼吸,使声音有力量,语调饱满。
教师可以通过练习深呼吸锻炼学生的呼吸能力,帮助学生调整呼吸节奏和声音的强度,使声音显得饱满而有力。
要培养学生的语调感。
语调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而学生在朗读时往往缺乏自然的语调。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示范不同情感下的语调变化,帮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并在朗读时能够传递出来。
当朗读一段悲伤的文字时,学生应注意语调的低沉、悲凉;而当朗读一段快乐的文字时,则应注意语调的明快、舒展。
要指导学生掌握适当的语速。
朗读时,学生的语速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练习背诵、逐字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文本,掌握适当的语速。
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朗读一些音乐或诗歌,借助音乐的节奏感,帮助学生掌握连贯而自然的语速。
要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停顿。
停顿是朗读中与语调配合的一种重要手段。
学生在朗读时,往往会出现连读过多或停顿过久的情况,影响语言的流畅性。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朗读示范,让学生听到合理的停顿,并通过分析文本的意义和语法结构,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合理地进行停顿。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朗读指导中要注重发声的训练、语调的感知、语速的掌握以及停顿的运用,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使学生能够流畅自然地表达文本的含义。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初中朗读设计知识点
![初中朗读设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0f15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9.png)
初中朗读设计知识点朗读设计是指以一种富有感情、节奏明快、语调准确并能够传达出深刻内涵的方式来进行朗读的艺术。
初中朗读设计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交流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初中朗读设计的知识点。
一、朗读技巧1. 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语音语调的运用规则,包括声调、音高的变化、语速的掌握等,以确保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 情感表达的技巧:学生需要通过音量、语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运用,将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准确传递给听众,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朗读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3. 声音的调节和控制:学生需要通过调整声音的音量、音色、音质等来使朗读更加生动、有力、富有感染力。
二、朗读风格1. 朗读的重点突出: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要求,学生需要注意重点词汇、句子以及段落的突出,通过声音的变化和语调的运用使重点更加醒目。
2. 朗读的节奏感:学生需要在朗读过程中掌握好节奏感,通过语速的变化和停顿的控制使朗读更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3. 朗读的音乐性:学生需要注意将朗读与音乐相结合,通过音调的起伏、音量的变化等来增强朗读的音乐感,使其更加动听。
三、朗读表达1. 读懂文章: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要点、情感以及意图等,确保在朗读时能够准确传达文章的意思。
2. 表达情感: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准确表达出文章所包含的情感,让听众在朗读中能够深入感受到文章所传达的情感。
3. 声情并茂:学生需要通过朗读中的声音、语调运用等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听众的阅读体验。
四、朗读训练1. 反复朗读:学生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同一篇文章,不断修正和改进自己的朗读效果,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 听众反馈:学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家长等作为听众,从他们的反馈中获取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3.模仿优秀范例: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朗诵作品进行模仿和学习,通过模仿优秀的朗诵者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艺术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07f6db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c.png)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艺术引言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发挥朗读的最大效果,是一个需要教师掌握的重要技能。
本文将从朗读的基本要点、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教师的指导艺术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一、朗读的基本要点1. 技术准备:学生在朗读之前,首先要做好技术准备。
包括调整音量、语速、语调等。
要求学生做到声音洪亮、清晰、自然。
2. 注意停顿:在朗读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停顿的位置和时长。
停顿不仅是组织语句结构的需要,还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效果。
3. 掌握重音:在朗读过程中,注意给重要的词语和短语加重音,突出重点,让听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4. 把握语气:朗读时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和语气变化,适当调整语音语调,表达出准确的情绪和感情。
在叙述时要扬声,对话时要分清角色等。
5. 合理运用停顿符号:在朗读时要准确地把握标点符号的作用和运用。
不同的标点符号有不同的停顿时间和感情表达方式,要根据标点符号的位置和意义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朗读技巧的训练1. 反复朗读:学生要多次反复朗读同一篇文章,逐渐熟悉并掌握其语音语调、停顿等要点。
可以从慢速朗读到快速朗读,锻炼学生的语音流畅性和语感。
2. 配合动作: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做一些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扬起手臂表示高兴,摇头表示否定等。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的情感。
3. 模仿名家朗读:让学生听一些名家的朗读作品,并模仿他们的语音语调、停顿等,通过模仿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4. 朗读小品文:让学生朗读一些小品文,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师的指导艺术1. 耐心倾听: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朗读,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对错误进行纠正。
要鼓励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
2. 组织集体朗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读,让学生在集体中互相倾听,共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艺术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4929c6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8.png)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艺术学生的朗读技巧对于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通过正确的指导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感、韵律感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朗读时能够自如地把握语调、速度、停顿和情感的表达。
下面将介绍一些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艺术。
一、注重节奏和语调学生的朗读中,节奏和语调是最基础的要素。
语调不清晰、节奏不明确会影响学生尤其是初学者的理解和表达。
因此,教师需要多关注学生朗读时的语调和节奏,指导学生把握每个字的语调和每个句子的节奏,使他们能够轻松自如地把控语音。
在指导朗读时,需要引导学生注重声音的起伏变化,加强语言节奏感的训练。
比如,在教学诗词朗读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诗词中自带的押韵和节奏感,从而使自己的声音更加动感。
此外,老师还可以使用语音教材,教授常见的字符和标点符号的语调和节奏,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语言的韵律。
二、注重速度和停顿语言的速度和停顿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元素。
因此,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时,引导学生注重声音的速度和停顿,掌握好把握语言的节奏感。
在指导朗读时,需要引导学生相应调整自己的声音速度和停顿的位置。
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的恰当运用,让每个词语及句子之间的停顿都有合理的停顿。
另外,老师可以对学生施加节奏的引导力度,增强学生对语音和声音表达的感觉。
这样,学生在朗读时就能够自如地表达情感,使每一次的朗读都更加高效、准确。
三、注重情感和表达学生朗读时,情感和表达是关键。
即便是同样的文字,由不同的学生朗读出来,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和表达。
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时,引导学生注重情感和表达,通过声音情感的变化表达出文字的激情和感动。
通过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指导情感和表达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故事或者生动的形象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
通过情感的转化和化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也得到进一步的连结。
初中朗读声音大全教案
![初中朗读声音大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8fc2c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a.png)
初中朗读声音大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朗读声音,提高朗读技巧。
2. 培养学生热爱朗读,增强语感。
3.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规范发音。
教学内容:1. 朗读声音的分类及特点2. 朗读技巧的掌握3. 普通话发音的规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朗读声音的分类及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朗读的认识和感受。
二、讲解朗读声音的分类及特点(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朗读声音的分类,包括语调、语气、音量、速度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感受不同朗读声音的特点。
三、朗读技巧的掌握(10分钟)1. 教师讲解朗读技巧,包括情感投入、语音准确、节奏把握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四、普通话发音的规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普通话发音的基本规则,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选取不同类型的文章。
2. 教师巡回指导,评价学生的朗读效果。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的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朗读练习的效果3. 学生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朗读声音的分类及特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不同的朗读声音。
在朗读技巧的掌握环节,学生通过分组练习,提高了自己的朗读水平。
在普通话发音的规范环节,学生跟读,纠正了发音错误。
整体来看,学生对朗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发音特点进行个别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朗诵;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57-01
朗诵就是把文章明晰地念出来。
详细地说,朗诵就是经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惹起共鸣,激起学生爱憎清楚的激烈感情。
同时,朗诵既是一种重要的言语才能,也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活动。
经常朗诵能够增强记忆,丰厚词汇。
更重要的是,在朗诵过程中要控制言语规律,培育语感,进步口语表达才能。
初中语文教学最忌讳的就是教师自编自演、大唱”独角戏”,单调乏味,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味、活泼课堂氛围呢?教无定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坚持着朗诵与教学相分离的准绳。
把无声的言语变为有声的言语,读出文章字里行间的神韵,精确地再现书面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正确朗诵,不只能进步学生的鉴赏才能,培育良好的语感,还能养成正确的言语习气,促进阅读、写作才能的进步。
所以,我多年来从事着朗诵教学方面的理论与讨论。
1.观赏名篇,听之感之
初中语文教材可谓名篇荟萃。
如何领略到这些经典佳作言语之妙处,我首先让学生观赏艺术家的朗诵录音。
学生静静地坐在教室里悉心倾听着,在音乐的伴奏下,艺术家的朗诵平铺直叙,声音时而
消沉,时而高亢,时而如微风细雨,时而似狂风巨浪。
那字字、句句、声声,无一不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随着朗诵的深化,他们或兴奋、喜悦,或悲愤、忧伤,深深地感动了一颗颗纯真、稚嫩的心。
老艺术家毕克朗诵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夏青老先生朗诵的《春夜喜雨》、《背影》,刘广宁朗诵的《我的叔叔于勒》,还有乔榛、丁建华等朗诵的课文都曾使学生沉醉不已,不时地拿腔拿调的模拟。
我也真正领会到了声音艺术魅力的神奇。
《春》是一篇漂亮的抒情散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后四次观赏了艺术家的朗诵录音,朱自清先生用文字描画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喜欢之情。
经过艺术家声情并茂的朗读,再现给同窗们,这样学生不只加深了对课文中心内容的了解,同时得到了艺术的享用。
我还应用课余时间让学生重复观赏跟读,逐渐培育了学生朗诵的语感、节拍,也进步了鉴赏才能和审美情味。
2.读”要采取多种形式
学生朗读之前,教师要作必要的朗读指导。
指导朗读的要领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文进行节奏、语调、停顿、轻重音等朗读指导。
如朗读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应读得轻缓,而且带有一点淡淡的愁思,要读出诗人所表现的思乡之情。
再如读《黄河颂》,应该朗读得声音洪亮、感情充沛,要读出对中华民族的赞美之情;朗读时一定要满怀深情,用自豪的心情读出对黄河的赞颂。
朗读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如,教师范读,这是最好的指导方式;
学生单读,带有考查性或学生示范性,这是最好的训练方式;学生齐读,适用于诗歌等音韵感和节奏感强的作品;学生分角色读,适用于戏剧等人物个性鲜明的作品。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男女声对读等,也可以是领读、师生对读。
课后还可以进行朗读比赛。
如《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黑人谈河流》六首诗歌,都是以爱国思乡为主题,蕴涵着诗人深沉而炽热的情感,感动了无数读者。
吟诵这些诗歌,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教学完这个单元后,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一次爱国诗歌朗诵赛,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
(1)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而戏剧文学,则分角色朗读。
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活泼有序的语言活动中获得语言感受的快感。
(2)把朗读训练和默读训练结合起来。
默读是个人阅读的主要形式,它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要讲朗读和默读配合进行,先朗读再默读,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先默读再朗读,可以促使学生由理解进入感受的境界。
朗读用口,默读用手,一面看,一面圈、点、注、批。
二者相辅相成。
(3)把朗读训练和复述训练结合起来。
复述是一种说话训练,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内容叙述出来。
它与朗读训练
是分不开的,如要用普通话,要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等,这些要求,也都是朗读训练所包括要求的一部分,把朗读和复述结合起来训练,以”读”促”述”,可以收到异曲同工之妙。
4.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
因语文考试题型的特殊性,教师往往要让学生朗读背诵重要的文言文或者古诗词,以便于在”默写诗句”这一版块能够顺利拿到分数。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潮流下,教师要下决心摒弃这种落后的理念,绝不能单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忽视朗读的重要性。
实际上,新课改已经明确规定,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这四种能力是缺一不可。
有鉴于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认清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在自身重视朗读的同时,让学生也不断实践,提高朗读水平,在朗读古诗词的同时,更要加大散文和现代文的朗读力度。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运用好苏教版初中语文同步配套的课外读本,课下鼓励学生朗读课外文本,用来代替机械性的书面作业,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朗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