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合集下载

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与启示新加坡是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 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新加坡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核心经验是对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真正实现以规划统领城市建设,以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以高效管理保障城市有序运行,形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协同发展的整体效应。

1. 1 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在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着三个非常显着的特征:一是科学性。

新加坡 1965 年建国后,通过联合国聘请世界一流专家,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了城市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详细规划,并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能够有效保证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从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指导; 二是长远性。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新加坡不仅注重当前城市的发展,更加重视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规划,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例如,在建国初期,新加坡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就预留了相应的地铁建设空间,同时对市政管线工程进行了统一规划,实行先规划后建设的方法,先进行地下建设,后进行地上建设,从而有效避免了市政管线敷设所带了的道路重复开挖问题。

同时,新加坡在城市建设中,建立了DISS( 深水道污水处理系统) ,从城市的长远需求出发,形成了及污水收集、处理与排放于一体的系统,号称“百年计划”。

项目规划总长 113千米,直径 6 米,埋设 20 - 50 米,从 2000 年开始实施。

一期遂道约 48公里于 2008 年完成。

二期遂道计划 2015 年完成。

其后计划最终于2045 年关闭所有现行污水处理厂,全部由 DTSS 解决污水收集、处理、水回收及排放; 三是权威性。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具有一定的刚性,一旦经过了法定程序的批准,则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能对其进行随意更改。

新加坡城市规划

新加坡城市规划

新加坡城市规划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岛国家,城市规划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注重创新和效率,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新加坡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首先,新加坡注重规划与发展的整合。

新加坡规划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策略,以确保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新加坡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交通需求、住房需求、社会福利设施的供应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以确保城市的平衡发展。

其次,新加坡采用了立体式规划。

新加坡规划了很多地下空间,以解决有限土地资源的问题。

这些地下空间可以用来建设地下商城、地下车站、地下车库等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从而减少地上的拥堵和空间浪费。

此外,新加坡重视城市绿化的规划。

新加坡致力于保护和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

通过绿化计划,新加坡增加了大量的公园、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提供了一个舒适和健康的城市环境。

还有,新加坡注重发展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

新加坡建设了一个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轻轨等,在整个城市中提供高效的交通服务。

这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到达各个目的地,减少了交通拥堵和能源浪费。

最后,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还重视人民的参与。

新加坡鼓励人民参与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决策过程,他们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城市的规划做出贡献。

这有助于形成一个民主和公正的城市规划过程,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总而言之,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整合发展、立体式规划、城市绿化和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还重视人民的参与。

这些城市规划的特点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环境,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规划分析

新加坡规划分析

住宅组团之间的开放空间
• 四、城市规划特点
• 1、可持续发展战略 优先确定主要高速公路、干路和轨道交通网络,预留其所 需用地以减少实施时可能面临的用地矛盾。
2、多管齐下的商业发展 除了加强中央商业区的发展之外,也规划了多个区域商业 中心与周边商业中心。
3、新镇与政府组屋 新加坡约80%的人居住在全岛23个新镇内的政府组屋。 这些新镇经过全面性的规划,为居民创造自给自足的居住 环境。
城市发展原因和启示
• 一是强势的政府规划管制力。新加坡是一座几乎百分之百按照规划 实施的城市,其规划控制力在当今世界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例。为实 施统一规划而设置的建屋发展局(HDB)、市区重建局(URA)等机 构扮演了全职家长的角色。在实施规划的决定性因素——公共住宅 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建设、分配(销售)到物业维护所有 环节几乎完全为政府所控制。 • 二是极具理想城市色彩的新市镇建设。新加坡的新市镇规划不仅作 为一种疏解原旧城中心人口的有效策略,更作为一个预先设定的理 想化社会结构的空间载体,以几乎完美的社会空间模式安置了新加 坡大多数国民。在镇中心-邻里单元-建筑组团的理想空间结构中, 理想的空间和人口规模,理想的就业-生活模式,理想的公共设施 配置,理想的生态绿化配置,理想的族群和阶层人口配比,等等, 其理想化程度近乎完美。
2、20世纪中期之前的新加坡
开港后港口业带来大量移民涌入,2-3层的店屋为主要建筑形式的街 区成片的建设起来。但城市建设速度远跟不上爆炸式的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城市中心区过度拥挤。到上世纪中叶面积占 全岛百分之一的城市中心区容纳了36万居民,是总人口的1/3。居住 条件由于空间拥挤和缺乏维护变得相当恶劣。据统计,在南京上街 (Upper Nankin Street),56%的家庭独住一间房,7%与其他家庭合 住一间房,4%的家庭只有睡觉的空间。人口过度集聚也造成市区交 通拥挤、基础设施供应不足等城市设施方面的严重问题。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管部长派人主持公众听证会,并将听证结果呈报部长, 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在规划被批准后, 由规划机
构公布于众, 并将批文复印件送至提过不同意见的公众,也就是说,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规划局可编制局
部地区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s),详规只需通过规划局审批即可实施。 (3)开发控制规定:所有活动都要获得开发许可证(planning approval),开发定义基本参照英国城乡规 划法,包括建造、工程、采掘、建筑物和土地用途变更、土地和建筑物细化等。规定规划当局和土地业主的权 利和义务,还包括了规划执法和历史保护方面的有关条款。 (4)关于开发费的核定和征收。
Feature and Thinking 规划特点及感想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花园城市新加坡
今日的新加坡是一个兴旺繁荣的现代化大都市,其成功的城市规划经验已成为 我国许多城市借鉴的范例。
新加坡受资源约束,但它仍然取得了很成功的发展。土地是最大的约束,因为 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要在718 平方公里的土地内获得。这其中包括过滤水的提供、污 水处理、焚化工厂、发电厂、军事设施、机场以及住宅、工业、商业和娱乐设施等。 因此新加坡的规划对于国家的生存尤为重要。
2、城市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职能:发展规划、开发控制、旧区改造和历史保护。总规编制、城市设计、发展控制与策略制定、规划发 展协调、日常用地规划、土地售卖、基础设施建设、物业市场研究、历史文化保护等业务均由URA完成,与 土地利用局和房屋管理局不存在权力交叉。最高行政主管是总规划师(Chief Planner)。

新加坡城市规划给海岛城市发展的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给海岛城市发展的启示
三、坚持建管并重,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建管并重就是三分建、七分管,管理是重心。必须注重健全法规体系、完善管理方式方法,结合城市个性形成有效的制度模式。一是在创建活动中探索城市管理机制。逐步实现由突击性到经常性、由分散性到社会性、由部门管理到全民参与管理的转变。二是在数字化推进过程中提升城市管理手段。确立向科技要管理的思路,把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列入城建重点工程,整合电子监控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技术水平。把数字化作为提高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实施交通系统信息化工程,通过移动电子警察、电子收费装置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监管水平。三是在加强社区管理中夯实管理基础。吸纳社区基层居民以城市管理者的身份民主参与管理,由强行执法向借助居民协调转变,提高执法效果、改善执法人员形象。加强社区宣传教育提升市民提升自身素质,立足“治本”,使城市环境由要我维护向我要维护转变。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规范执法手段和落实机制,使城市管理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4.裕廊工业区规划与建设。裕廊工业区位于新加坡西南部的海滨地带,距市区10多公里,面积为60平方公里。此地区原本为荒芜之地,大部分地貌是沼泽和丘陵,但是该地区具有建设现代化工业区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1961年10月,新加坡政府为加快工业化过程,促进经济发展,创建了裕廊工业区。规划先行。新加坡政府从一开始就将裕廊定位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工业区,合理妥善规划,协调统一建设。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发展不同的工业,为吸引外资进入裕廊工业区,在裕廊码头内设立自由贸易区,使裕廊工业区既是工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转口贸易的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先行。裕廊工业区从一开始就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投入大量资金,形成基础设施系统。在此过程中,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从一开始就有计划地保留10%的土地用作建设公园和风景区。以园区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新加坡60年代初设立和发展裕廊工业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带动和促进全国的工业化进程,此后该国也一直是根据这一目标来规划和管理裕廊工业区。因此,把握好角度和目标,实质上就是为整个工业园区的发展和管理奠定基础,这是裕廊工业区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优在哪里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优在哪里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优在哪里导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进展,中国城市规划中的问题也一每天显现。

学习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理念,把握中国城市的进展方向,制定前瞻性的城市规划,能够更好地为中国将来的城市进展和城镇化推动服务。

新加坡现己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相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到过新加坡的游客都会禁不住为这个城市的干净,漂亮和秩序而赞美,其城市进展的基本阅历就是科学而正确处理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的关系,认为规划统领城市进展的路向,建设打算城市质量水平的凹凸,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打算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手段。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询问和实施中,新加坡主管部门鼓舞公众参加,实行民主决策,明确权责关系,对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序落实,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主要重视和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突出城市设计,科学编制概念性规划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城市进展规划的编制。

在它立国最初期,就聘请联合国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进展规划,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掌握性详规,为将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进展等供应战略指导。

新加坡的概念性规划确定以中心区为主体的星座结构,组团进展的科学空间布局,包括:绿色系统、山水系统和爱护名胜古迹等城市规划。

根据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结构将全新加坡划为55个小区进行建设,组团和小区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兼有就业、交通、休闲、居住等功能,居民就近就业,消费,尽可能削减对城市中心交通的压力,缓解上下班交通拥挤窘境。

科学的空间布局造就了一流的人居环境,新加坡人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和便捷,2023年被国际机构评比为全球生活素养最好的城市。

二、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建立鲜亮的城市特色新加坡这个花园城市规划的显着特点就是重视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主要表现在道路、水系、建设、绿化的风格上。

新加坡的景观、道路建设用叹为观止来形容实不为过。

一下飞机,连接市中心宽广的迎宾大道就令人心旷神怡,在街道,城市快速道路两旁宽敞的绿化带中随处可以看到形态各异,颜色缤纷的热带植物,充分体现出赤道四周热带城市的特色,新加坡的河流和小径制造了一个岛中有岛的形象。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系统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系统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规划运作体系一、发展规划 新加坡的发展规划采取二级体系(tow-tier system),分别是战略性的概念规划(Concept Plan)和实施性的开发指导规划(Development Guide Plan,简称DGP)或原来的总体规划(Master Plan)。

1、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

概念规划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pubilc sector development)的长期计划,并为实施性规划提供依据。

规划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是详细的土地利用区划,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活动,因而不是法定规划。

在1967-1971年期间,新加坡编制了第一个概念规划(见下图)。

这是一个环状发展方案(Ring Plan),发展环的核心是水源的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开发活动;城市中心在南海岸的中部,将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沿着快速交通走廊(大容量快速交通体系和高速公路),形成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镇(new towns),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将疏散到这些新镇;一般工业集中在西部的裕廊工业区;国际机场位于本岛的东端。

新加坡的概念规划(1971) 在1991年,新加坡重新制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并对概念规划进行了相应的修编,形成2000年、2010年和X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发展框架。

新一轮概念规划的重点是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中心,并形成四个地区中心,完善快速交通体系,在交通节点和地区中心周围发展由科学园区(science parks)和商务园区(business parks)构成的“高科技走廊”(technolohy corridors),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提供更多的低层和多层住宅,并将更多的绿地和水体融入城市空间体系。

值得指出的是,概念规划的远景只是一个发展目标(指新加坡的人口达到400万),并没有具体的实现期限(year X)。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7/326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

建国之初,新加坡面临的城市困境非常突出。

1965年建国时,国土面积只有581.5平方公里,没有腹地,缺乏天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在世界各国的排序中倒数第二。

此外,中心人口过度拥挤,贫民区问题非常严重,住房及卫生设备等问题极为突出。

建国后,新加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科学、完善的特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政策,前后历经40年,从一个“脏乱差”的国家一跃而为国际社会公认的“花园城市”,成为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连续16年蝉联全球最适宜亚洲人居住城市首位,每年吸引外来游客相当于全国人口的2.7倍。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学习的典范。

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与特征进入新加坡的城市展览馆首先看到的是概念规划。

与城市和土地利用规划不同,概念规划是一个战略性的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用于指导新加坡未来40-50年的发展。

受制于国土面积,概念规划主要用于平衡土地用途的需求,并且每隔十年审查一次,确保有足够的土地满足长期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需要,为国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概念规划并非法定规划,主要用于表达城市发展的愿景,是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

由于概念规划要考虑所有的土地需求,因此由国家发展部属下的概念规划审查委员会和市区重建局负责,共涉及40多个政府部门。

第一个概念规划制定于1971年,为全国的新市镇、交通设施等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此后,概念规划审查委员会于1991年、2001年、2011年对概念规划进行了审查和修订,主要是调整人口增长、人才需求和土地需求等内容。

每一次的审查和修订概念规划,概念规划审查委员会都会提出一个战略愿景。

比如,1991年概念规划的愿景是“创建一个平衡工作和娱乐,文化和商业的海岛城市”;2001年概念规划的愿景是“在21世纪建立一个蓬勃发展的世界级城市”;2011年概念规划的愿景是“到2030年提供维持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新加坡城市规划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启示..
1、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
(1)科学性:制定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2)长远性:注重谋划城市未来,努 力满足城市持续发展的要求 (3)权威性: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 刚性,一旦经过法定程序批准,任何部
门、机构及个人不能随意更改
2、加强市政设施建设
(1)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秉持高效、便捷、以人为本的原则。
(2)提高立体化空间的利用
(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非工程功能的挖掘
3、完善管理体制
目前,我们居住的城市道路的地下一 般埋有大量的各种管道,包括给排水、 燃气、电力、通讯等依附于城市道 路的各种地下管网,各种管网分属各 部门管理,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易造成重复开挖建设和资源浪费。 应设置一部门筹建和管理各种管网 的模式,有利于实现城市管网设施系 统的共建共享,有效解决了重复开挖、 重复建设等浪费资源的问题,有效降 低理厂规模的合理化
新加坡典型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阴沟隧道工程,为节约用地,新加坡政
府耗资36亿新元,用2000年至2008年九年时间建造了深隧道阴沟系统,该
系统将原有六个污水系统的污水由10一50m深、60km长的污水隧道主 干网进行统一收集,输送至新建的樟宜废水净化厂(规模达到80万m3/日), 从而将原有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泵站的用地置换作为他用。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为64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20多万,相当于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中国许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

今年九月受中心委派,我们有幸到新加坡进行了考察学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城市,一个具有深厚的多文化底蕴与现代环境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对比于一处的“非常新加坡”。

我们在参观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同时,对其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特色建设、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学习。

一、城市规划运作体系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可分为两种:发展规划和开发控制规划。

1、发展规划:主要指战略性的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长期性的和战略性的,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

概念规划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的长期计划,并为实施性规划提供依据。

规划图是示意性的,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建设。

1991年新加坡对其第一个概念规划进行了调整,形成2000年、2010年和X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发展构架。

其中2001年新加坡概念规划(The ConceptPlan 2001)提出了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在熟悉的地方建设新住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的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形成全球的商业金融中心;建设更加密集的轨道网络;更强调各地区的特色。

2、开发指导规划(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总体规划曾经是新加坡的法定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到了八十年代开发指导规划逐渐取代了总体规划,成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新加坡的55个分区都制定了开发指导规划,该规划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为核心,根据概念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制定土地用途、发展密度、高度、交通组织、环境改善步行和开敞空间体系、历史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开发指导细则和控制参数。

这种规划类似我国的控规。

二、城市规划管理新加坡目前的规划系统是由规划法令规定的一套法制系统。

规划主管部门是市区重建局,它由法律授予权力,包括:规划的权力,规划管理的权力,征收发展费的权力。

新加坡城市规划

新加坡城市规划

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发展核心经验是科学处理好规划、建设与管理三者的关系,真正做到以规划统领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以管理保障城市高效运行,形成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有机衔接、协同发展.城市规划篇▲启示1.高效实施的城市规划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新加坡,城市规划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城市规划得到严格执行。

确保了城市建设的一贯性、延续性和计划性。

新加坡的规划实施机制具有高度集约化的特点:一是城市规划职权集中、清晰。

二是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协调同步。

三是土地的开发利用以规划为导向。

目前,我区已进入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各类规划都在完善或修编中,如何提高规划的权威性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对提高我区城市建设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加坡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和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尤其是我区城市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加强规划制度建设,切实提高规划的权威性,确保城市规划得到严格实施。

与此同时,我区现行的规划实施机制由于编制主体、实施主体众多,规划的编审报批缺少统一把关,区、镇街平台和各建设主体协调机制不健全,各类规划缺乏相互衔接。

迫切需要在全区树立“规划一盘棋”的理念和工作机制,统一规划编制,整合实施主体,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统一协调各类城市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城市建设篇▲启示2.高品质的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实施和城市建设组织上,突出道路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和城市绿化的系统建设,鼓励高水平的建筑设计和推行绿色建筑,建成了一大批精品工程,树立了国际花园城市的形象。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功经验:一是城市建设目标明确。

40多年来,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始终围绕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展开,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突出了不同的侧重点。

二是基础设施功能完善。

组团间城市快速路网系统发达,超前的地下管廊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市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培训班,学习新加坡现代城市规划的最新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管理的独特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认真总结和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必将起到促进作用。

一、城市规划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及规划管理具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科学性。

新加坡1965年建国后就通过联合国聘请世界一流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了城市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未来4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提供了战略指导。

新加坡无论是概念性规划,还是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都体现了先进的理念,较好地运用了区域生态经济、城市意象等规划理论,有效引导了“花园城市”个性特色的塑造。

二是长远性。

新加坡注重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市未来,努力使规划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比如,新加坡自60年代就把地铁规划出来,把所有的管线都规划到地下,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有了这些长远的规划,就避免了各类管线铺设带来的道路重复开挖和对城市交通的负面影响。

三是权威性。

新加坡城市概念规划、城市景观规划都具有一定的刚性,一旦经过法定程序批准,都不得随意修改。

在规划的调整上,概念性规划期限为40—50年,每10年修订一次;景观规15年,每5年修订一次。

这样,既保证了规划的稳定性、连续性,划期限为10—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四是可操作性。

新加坡政府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每个住宅小区都规划有服务功能齐全的商业区,居民步行5分钟均可到达商业区。

每个规划都集思广益,进行公示,征求多方意见。

五是和谐性。

新加坡的规划特别注重非建设空间的管制,处处体现对自然的保护和对人的关怀。

从散布于公路旁的鸟类庇护所,可以看到新加坡人尊重、崇尚自然的思想。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规划运作体系一、发展规划 新加坡的发展规划采取二级体系(tow-tier system),分别是战略性的概念规划(Concept Plan)和实施性的开发指导规划(Development Guide Plan,简称DGP)或原来的总体规划(Master Plan)。

1、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

概念规划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pubilc sector development)的长期计划,并为实施性规划提供依据。

规划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是详细的土地利用区划,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活动,因而不是法定规划。

在1967-1971年期间,新加坡编制了第一个概念规划(见下图)。

这是一个环状发展方案(Ring Plan),发展环的核心是水源的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开发活动;城市中心在南海岸的中部,将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沿着快速交通走廊(大容量快速交通体系和高速公路),形成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镇(new towns),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将疏散到这些新镇;一般工业集中在西部的裕廊工业区;国际机场位于本岛的东端。

新加坡的概念规划(1971) 在1991年,新加坡重新制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并对概念规划进行了相应的修编,形成2000年、2010年和X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发展框架。

新一轮概念规划的重点是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中心,并形成四个地区中心,完善快速交通体系,在交通节点和地区中心周围发展由科学园区(science parks)和商务园区(business parks)构成的“高科技走廊”(technolohy corridors),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提供更多的低层和多层住宅,并将更多的绿地和水体融入城市空间体系。

值得指出的是,概念规划的远景只是一个发展目标(指新加坡的人口达到400万),并没有具体的实现期限(year X)。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然而,新加坡却以其出色的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脱颖而出,成为了全球城市发展的典范。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相对较小、资源有限的城市国家,但它却展现出了高效的土地利用和卓越的城市管理水平。

其城市规划的成功首先体现在对土地资源的精心规划和管理上。

政府通过严格的土地用途分区,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公共设施区等,使得各个区域能够各司其职,相互协调。

在交通规划方面,新加坡也做得极为出色。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新加坡建立了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和巴士等。

地铁网络覆盖广泛,能够便捷地连接城市的各个角落。

同时,巴士系统也不断优化线路和服务,提高了公交的吸引力。

此外,新加坡还通过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如车辆配额制度和拥堵收费等,来控制私人车辆的增长和使用,有效地减少了道路上的车辆数量。

新加坡在城市绿化方面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

尽管土地资源紧张,但新加坡致力于打造“花园城市”,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绿化工程,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公园、花园和自然保护区遍布城市,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改善了空气质量,调节了城市气候。

居民们能够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享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水资源的管理也是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由于缺乏天然的淡水资源,新加坡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障水资源的供应。

其中包括雨水收集、海水淡化和污水再利用等。

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新加坡实现了水资源的自给自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能源方面,新加坡积极推动能源的多样化和清洁化。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如太阳能和风能。

同时,提高能源效率,推广节能建筑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社会和文化的关注。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

这些历史遗迹不仅是城市的文化瑰宝,也是居民们的精神寄托。

新加坡规划

新加坡规划

新加坡规划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但在规划方面却是非常出色。

新加坡的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以下是新加坡规划的一些特点。

首先,新加坡注重城市规划。

为了解决人口密集的问题,新加坡进行了大规模的空地复兴,并构建了现代化的建筑。

政府通过引进高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打造了一个现代化、创新而又绿色的城市。

其次,新加坡注重交通规划。

新加坡拥有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高速公路、轻轨交通和公交系统。

政府不断投资于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效率和方便性。

此外,新加坡还制定了严格的交通管理政策,如拥堵收费和车辆限行政策,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再次,新加坡注重绿化规划。

尽管是一个都市化的国家,新加坡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地。

政府致力于园林规划,使城市充满绿色和生机。

新加坡拥有许多公园和花园,如植物园、滨海湾花园和东海岸公园等,人们可以在这些地方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空气。

此外,新加坡注重住房规划。

政府通过公共住房计划,确保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家。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项目涵盖了不同的经济水平和需求,从配套齐全的公寓到独立的住宅,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最后,新加坡注重教育和医疗规划。

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并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

新加坡的学校和大学拥有先进的设施和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此外,新加坡也拥有高水平的医疗系统,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综上所述,新加坡的规划注重城市、交通、绿化、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各个方面。

通过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新加坡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

新加坡如何实现高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新加坡如何实现高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新加坡如何实现高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新加坡是世界上最为城市化的国家之一,如何实现高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

下面,我们将从政策、技术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探讨新加坡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实现,以期对其他城市的建设有所借鉴。

一、政策1. 坚持“中央导向,地方实施”的理念新加坡是一个寻求中央集权的城市国家,政府通过国家层面的城市规划权力以及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来达到城市整体有序发展的目标。

为此,新加坡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土地使用、建筑物使用和交通、环保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

政府为促进城市规划和管理实现而向市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刺激性措施。

例如,提供政府补贴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保政策的推进等,这些都成为政府推动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核心。

2. 建立高效的城市规划制度政府建立了严格的城市规划制度,主要包括:城市用地规划、建筑物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

在城市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着重强调公共参与及反响机制,通过调查、听取公众意见、促进市民参与等方式,来保证政策的透明性和市民的认可度。

同时,新加坡把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纳入了城市规划考虑范畴,建立了按需发展的城市规划制度,使得新加坡的城市建设规划更加具备可持续性。

二、技术1. 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新加坡在城市智能化、信息化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可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收集与处理城市的运行数据,分析城市的公共需求及服务,并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为城市管理提供智能化保障。

例如,在新加坡配备了智能化交通设施,可实时监控交通路况,优化道路交通流量,增加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和质量等。

2. 推行创新式城市建设模式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行以“创新、协作和实践”为主导的城市建设模式。

新加坡在城市智能化的基础上,倡导民间创新,积极响应市民创新需求,利用科技改革社会模式,促进社会参与和创新精神的发扬光大。

例如,新加坡政府今年推出的“调节水加冰行”,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对自来水管道的水流进行监控,由此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管道集中调节,低成本地提高公共供水的质量。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综述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综述

区位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 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
面积
国土面积:718.3平方公里 水域率:1.444% 人口:547万
图1新加坡城市照片
图2 新加坡世界区位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
5
二战后至1989,半体系,法令、条例、职能部 门共同管制期
二战期间大量城市建筑被破坏,全岛重新统一规划; 1947年成立住房委员会, 1960年成立房屋管理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5年之内建了5万多套房,1970年代,大部分居民均有房。 1951年SIT编制新的总体规划,1959年殖民当局颁布土地 征用法令的暂行条例〔The Land Acquisition Ordinance〕, 以防止总体规划可能引发的土地投机, 确保规划目标的实施。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
6
1990至今,定规划法,包含已有的各项法规,主要包括四部分: (1)相关概念定于与规划机构设置; (2)总规编制和报批程序,5年重新编制,可随时修编,每次调整必须公示,针对意见举行公众听证会。主 管部长派人主持公众听证会,并将听证结果呈报部长, 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在规划被批准后, 由规划机 构公布于众, 并将批文复印件送至提过不同意见的公众,也就是说,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规划局可编制局 部地区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s),详规只需通过规划局审批即可实施。 (3)开发控制规定:所有活动都要获得开发许可证(planning approval),开发定义基本参照英国城乡规 划法,包括建造、工程、采掘、建筑物和土地用途变更、土地和建筑物细化等。规定规划当局和土地业主的权 利和义务,还包括了规划执法和历史保护方面的有关条款。 (4)关于开发费的核定和征收。 从属法规包括: (1)总规编制内容和报批程序 (2)开发申请规划条例与实施细则:1981, [The Planning (Development) Rules 1981]。 (3)用途分类的规划条例:1981年颁布,分为六大类,商店或食品店用途、办公用途、轻型工业用途、一般 工业用途、仓库用途、宗教用途。 (4)关于开发授权的规划通告:1963年颁布,〔The Planning (Developmentof Land Authorization ) Notification ,1963〕授权特定的开发活动可以免予规划许可。这些被授权的开发活动往往是政府部门为执行 法定职能而进行的建设活动。例如1987年,国家发展部授权新加坡港务局在其用地范围内,进行与法定职能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蒋玉尚受市委组织部委派,我赴新加坡参加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培训。

期间,我们在这座国际花园城市学到了先进的理念,收获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对我市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决策及其内涵有了更深地理解和更准确地把握。

一、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经验新加坡独立后,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路。

最具有借鉴意义的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一流规划引领新加坡走向世界宜居城市。

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定和认真执行,真正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

一是高端智力制定一流规划。

立国初期,就聘请联合国组织专家,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40-50年的发展方向,每10年修编一次。

在概念性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性的发展指导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每5年修编一次,以体现规划的连续性、时代性、超前性和科学性。

2001年的概念总蓝图费时4年,提出了在熟悉的地方建新住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区域商业中心、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注重认同感等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国家认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国55个分区的规划前景和控制参考数值,如土地使用、发展密度、高度、交通组织、历史保护和开发等。

可以说,概念总蓝图是新加坡人的梦想,而总体规划图则是实现梦想的方式。

二是以严厉的规划执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规划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赋予规划当局“禁止一切非法用途的权力”,明确“当土地或建筑物的用途不按规划而被滥用,有关当局可对物主或使用者采取强制执法措施”,违法者将被处3000新币罚款域不超过3个月的监禁,或者二者兼施。

三是阳光透明社会广泛参与。

在新加坡,城市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政策。

规划的编制过程和最终方案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且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蒋玉尚受市委组织部委派,我赴新加坡参加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培训。

期间,我们在这座国际花园城市学到了先进的理念,收获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对我市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决策及其内涵有了更深地理解和更准确地把握。

一、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经验新加坡独立后,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路。

最具有借鉴意义的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一流规划引领新加坡走向世界宜居城市。

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定和认真执行,真正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

一是高端智力制定一流规划。

立国初期,就聘请联合国组织专家,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40-50年的发展方向,每10年修编一次。

在概念性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性的发展指导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每5年修编一次,以体现规划的连续性、时代性、超前性和科学性。

2001年的概念总蓝图费时4年,提出了在熟悉的地方建新住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区域商业中心、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注重认同感等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国家认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国55个分区的规划前景和控制参考数值,如土地使用、发展密度、高度、交通组织、历史保护和开发等。

可以说,概念总蓝图是新加坡人的梦想,而总体规划图则是实现梦想的方式。

二是以严厉的规划执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规划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赋予规划当局“禁止一切非法用途的权力”,明确“当土地或建筑物的用途不按规划而被滥用,有关当局可对物主或使用者采取强制执法措施”,违法者将被处3000新币罚款域不超过3个月的监禁,或者二者兼施。

三是阳光透明社会广泛参与。

在新加坡,城市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政策。

规划的编制过程和最终方案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且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它相关政府机构:住房发展部HDB(House Development Bureau)和公用事业局(PWB),负责住房、 新镇建设和公共道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MPC主要就是为了协调这些部门制定的公共建设计划的用地需求。 另外还有裕廊工业区管理局(JTC),专门负责其工业园区的各类建设和管理。911事件之后,该工业区已经实行 军事化管理,以保证工业区内企业的安全,所以拥有较为独特的权力。
管部长派人主持公众听证会,并将听证结果呈报部长, 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在规划被批准后, 由规划机
构公布于众, 并将批文复印件送至提过不同意见的公众,也就是说,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规划局可编制局
部地区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s),详规只需通过规划局审批即可实施。 (3)开发控制规定:所有活动都要获得开发许可证(planning approval),开发定义基本参照英国城乡规 划法,包括建造、工程、采掘、建筑物和土地用途变更、土地和建筑物细化等。规定规划当局和土地业主的权 利和义务,还包括了规划执法和历史保护方面的有关条款。 (4)关于开发费的核定和征收。
1964年规划修正案[The Planning (Admentdment) Ordinance 1964],增加了开发费征收和规划许可有效期 限两个条款。
1989年,颁布两项修正案,1990年颁布规划法,设立城市重建局URA(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规划局成为其下属机构。URA的职能为:发展规划、开发控制、旧区改造和历史保护。
城市规划管理框架 7
多层管理
国家发展部
1
城市重建局
2
MC与DCC
3
其他管理部门
4
1、国家发展部: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职能:包括制定规划法的实施条例和细则、任命规划机构的主管官员、审批总体规划、受理规划上诉、 并可直接审批开发申请。下设城市重建局、建屋发展局、建筑业发展局、古迹保留局等法定机构和公共工程局、 公园暨康乐署等行政机构。
2、城市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职能:发展规划、开发控制、旧区改造和历史保护。总规编制、城市设计、发展控制与策略制定、规划发 展协调、日常用地规划、土地售卖、基础设施建设、物业市场研究、历史文化保护等业务均由URA完成,与 土地利用局和房屋管理局不存在权力交叉。最高行政主管是总规划师(Chief Planner)。
从属法规包括: (1)总规编制内容和报批程序 (2)开发申请规划条例与实施细则:1981, [The Planning (Development) Rules 1981]。 (3)用途分类的规划条例:1981年颁布,分为六大类,商店或食品店用途、办公用途、轻型工业用途、一般 工业用途、仓库用途、宗教用途。 (4)关于开发授权的规划通告:1963年颁布,〔The Planning (Developmentof Land Authorization )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 6
1990至今,体系化管制
规划体系回顾
1990年制定规划法,划机构设置;
(2)总规编制和报批程序,5年重新编制,可随时修编,每次调整必须公示,针对意见举行公众听证会。主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规划运作体系 10
2级,总体规划,Master Plan
总规的编制内容:制定土地使用的管制措施, 包括用途区划和开发强度, 以及基础设施和其它公共建设的 预留用地。 2008年的总规主要包括四个核心思想: (1) 让新加坡的住房选择更加多样化和多区域化; (2) 加强新加坡的商务吸引力,在中央港湾区打造金融中心,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3) 打造不夜城,创造全天候24小时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4) 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值得珍惜的,具备安全保障又让人有认同感的家园;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规划运作体系 9
1级,概念规划Concept Plan
职能: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起示意性作用,并不是详细的土地利用区划, 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活动,不是法定规划。在1967~1971 年期间, 新加坡编制了第一个概念规划,环 状发展方案(Ring Plan),定位为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沿着快速交通走廊(大容量快速 交通体系和高速公路),形成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镇(new towns),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将疏散到这 些新镇;一般工业集中在西部的裕廊工业区;国际机场位于本岛的东端。基本上造就是新加坡现今的格 局。1991年重新编制概规,确立2000、2010、X年发展目标,人口达400万。全岛共建四个中心区,在 交通节点和地区中心周围发展由科学园区( science parks) 和商务园区(business parks) 构成的高科技走 廊(high-technology corridors) , 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提供更多的低层和多层住宅, 并将更多的绿地和水 体融入城市空间体系。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景象基本一致。
1951年SIT编制新的总体规划,1959年殖民当局颁布土地 征用法令的暂行条例〔The Land Acquisition Ordinance〕, 以防止总体规划可能引发的土地投机, 确保规划目标的实施。
图3 新加坡早期街景
1959 年正式确立规划法令( The Planning Ordinance) 作为新加坡的第一部规划法, 为新加坡的现代城市规划体 系奠定了基础。同时建立了规划局(Planning Department)取代SIT。法案的核心是制定规划机构设置、规划 编制和开发控制的条款,授权规划部门每5年编制一次总规,可以在任何时候修编,土地使用者开工前必须取得 规划部门的许可。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二战后至1989,半体系,法令、条例、职能部 门共同管制期
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 5
规划体系回顾
二战期间大量城市建筑被破坏,全岛重新统一规划;
1947年成立住房委员会, 1960年成立房屋管理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5年之内建了5万多套房,1970年代,大部分居民均有房。
1887-1913:颁布Municipal Ordinance市政法令,规定了公共卫生的各项建筑法规, 包括建筑通风、垃圾 处置、街道宽度、建筑高度、建筑物周围的开敞空间和建筑物的后巷(用于清除生活垃圾) 等。缺乏正式的规 划机构。
1913-1927:新移民涌入,过度拥挤,城市蔓延。颁布改善法令(Singapore Improvement Ordinance), 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SIT(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编制总规和局部改善计划,改善公共卫 生,提供大量住房,并进行土地功能划分。缺点:手续繁琐,权力有限,缺乏资金推动规划实施。
4、其它管理部门、团体
概念规划工作委员会:临时性组织,只在编制概念规划期间有效。负责概念规划的编制和审定。概念规划工 作委员会由国家发展部部长任主席,下设人口与居住、交通、商业、市区中心、环境、工业、康乐等小组委员 会,总共涉及40 多个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以便概念规划将相关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的长远计划纳入其中,并 协调其矛盾之处。
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 4
规划体系回顾
1819至二战
英国殖民,无体系,法 令+SIT管制期
二战后至1989
半体系,法令、条例、 职能部门共同管制期
1990至今
体系化管制
1819至二战前,英国殖民,无体系,法令+SIT管制期
1819-1927:莱佛士爵士,把新加坡当做一个英国远东地区重要海港来开发。
1827-1856: 依靠城镇发展图,表明种族分类居住区。
概念规划侧重于解决宏观层次的问题, 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原则, 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 的长期计划。对建设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确定全局性的功能分区、各级中心设置、道路交通安排、 环境绿化以及干线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 这些都为实施性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概念规划图 只是示意性的, 并不是详细的土地利用区划, 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活动, 因而不是法定规划。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其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2015.05
规划
目录
CONTENTS
Background 背景 Dewelopment and evolution 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
Management Frame 城市规划管理框架 Operation System 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Notification ,1963〕授权特定的开发活动可以免予规划许可。这些被授权的开发活动往往是政府部门为执行
法定职能而进行的建设活动。例如1987年,国家发展部授权新加坡港务局在其用地范围内,进行与法定职能
(如航运和装卸) 有关的开发活动,而这些开发活动则不需要规划申请。1964年将58个外岛实施规划豁免,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城市规划管理框架 8
3、MPC与DCC
URA下设总体规划委员会MPC (Master Plan Committee)和开发控制委员会DCC(Development Control Committee) , 由总规划师兼任主席,成员则由部长任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