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天然气微生物勘探

合集下载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西部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沉积学背景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西部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沉积学背景
工 作 。E — ma i l :5 6 7 0 9 5 0 7 @q q . c o i n
・ 3 4 2 ・
铀 矿 地 质
第 2 9 卷
前端 ( 图2 ) 。
[ 3 ] 李 思 田 ,林 畅松 . 论 沉 积 盆 地 的等 时 地 层 格 架 和
基本建造单元 E J ] .沉 积 学 报 ,1 9 9 2 ,1 0( 4 ) :
与铀成矿关系”资助。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2 5 [ 改 回 日期 ] 2 0 1 3 — 0 4 — 0 9 [ 作者简介]鲁 超 ( 1 9 8 4 一) ,男 ,在读 博 士研 究 生 , 主要 从 事 盆 地 分 析 、沉 积 学 研 究 和砂 岩 型 铀 矿 找 矿
二 连 盆 地 马 尼 特 坳 陷 西 部 砂 岩 型 铀 矿 成 矿 的 沉 积 学背 景①
鲁 超 , 彭云彪 ,刘鑫扬。 ,焦养泉 ,杨建新 陈法正 ,申科峰 ,李荣林
( 1 .中 国地 质 大 学 资 源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7 4 ;2 .核 工业 2 0 8 大 队 , 内蒙 古 包 头 0 1 4 0 1 0 3 .中核 集 团 地 矿 事 业部 ,北 京 1 0 0 0 1 3 )
探 的实 践 证 明 赛 汉 组 上 段 是 主 要 的 赋 矿 层 位_ 1 ” ] 。前 人研 究 认 为 ,赛 汉 组 上 段 砂 体 属
白巴音宝力格 隆起的辫状河三角洲 。
①本 文得 到 核 工业 2 0 8大 队铀 矿 生 产 科 研 项 目 “ 二 连 盆 地 马 尼 特 坳 陷 下 白垩 统 赛 汉 组 沉 积 体 系 分 析 及 其
化 ,后期 的构 造 改造 强烈 ,现今 保 留的是剥 蚀 后残余 的带 状地 层 ;赛汉 组 上段砂 体 内部非 常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铀矿勘查成果及找矿方向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铀矿勘查成果及找矿方向

/RESOURCES2020年第三期WESTERN RESOURCES 基础地质二连盆地是在海西运动所形成的兴蒙弧形造山带东翼内侧所发育的断陷盆地[1],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和含煤盆地,也是铀矿的主要赋存盆地。

马尼特坳陷位于二连盆地中部,是二连盆地最主要的铀矿赋存坳陷之一。

1.地质背景马尼特坳陷位于二连盆地中部,夹持于巴音宝力格隆起和苏尼特隆起之间,面积近14000km 2,由9个北东向次级凹陷和4个凸起构成,其中,次级凹陷表现为单断式箕状凹陷。

马尼特坳陷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小规模断陷;晚侏罗世的构造反转(伴随着强烈的火山作用);早白垩世的大规模断陷及早白垩世晚期的构造反转等。

晚白垩世以来本地区处于整体隆升状态,新生代只有微弱的变形活动和沉积作用[2]。

坳陷蚀源区主要由上元古界、上古生界和海西期花岗岩组成,铀源丰富。

其中,上元古界温都尔庙群云母石英岩、片岩铀含量达(2.6~5.8)×10-6;海西期花岗岩铀含量达(2.2~5.4)×10-6。

区内盖层主要有中下侏罗统阿拉坦合力群(J 1-2al )含煤碎屑岩建造、下白垩统阿尔善组(K 1a )杂色粗碎屑岩建造、腾格尔组(K 1t )含油细碎屑岩建造、赛汉塔拉组(K 1s )含煤粗碎屑岩建造、上白垩统二连达布苏组(K 2e )杂色细碎屑岩建造、古近系始新统伊尔丁曼哈组(E 2y )杂色碎屑岩建造、中新统通古尔组(N 1t )红色含膏盐碎屑岩建造和第四系冲洪积层构成。

2.主要勘查成果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在二连盆地的铀矿找矿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其找矿思路与工程研究部署总体分“就点找矿”“模式找矿”“理论综合找矿”三个阶段[3]。

马尼特坳陷的铀矿勘查成果,是核工业二〇八大队“理论综合找矿”思路在二连盆地铀矿找矿工作的成果体现。

马尼特坳陷目前主要在赛罕塔拉组和二连达布苏组发现多个矿床、矿产地和铀矿点。

2.1赛汉塔拉组(K 1s )赛汉塔拉组(K 1s )在马尼特坳陷为断坳转换时期的一套沉积地层,是在潮湿环境下形成的一套河流相、三角洲相、河沼相及湖沼相灰色含煤碎屑岩建造,是坳陷内主要赋铀层位,根据岩性组合可分为下段和上段,两者之间以整合接触为主。

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微相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以二连盆地阿南油田为例

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微相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以二连盆地阿南油田为例

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微相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以二连盆地阿南油田为例邵先杰【摘要】根据沉积背景和沉积环境标志的研究,发现阿南地区存在多个煤层、发育直立的植物根茎化石和泥裂构造,地震相中前积结构发育,前缘相中反韵律的分流河口砂坝发育,在半深湖泥岩中浊积岩发育,属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依据对岩石、测井和地震等微相标志的研究,在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中,划分出了9种微相,其中,滩砂和分流河口砂坝微相油气最为富集,其次为席状砂、浊积岩、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和水下溢岸微相.【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7(028)006【总页数】4页(P687-690)【关键词】二连盆地;沉积相;地震相;测井相;三角洲【作者】邵先杰【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4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3;TE112.221阿南油田位于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东北部阿南宽缓背斜构造带上(图1),是一个在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山间断陷湖盆。

其中填充着石炭系—第四系。

含油层位为下白垩统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

阿尔善组沉积时期,阿南油田处于盆地东北阿尔善断裂下降盘上,坡降19 m/km左右,盆地边缘以北为一平坦的沿湖低地,形成了一套河流沉积体系。

腾格尔组沉积时期,湖盆进入了广水域的发育阶段,三角洲废弃,研究区处于滨浅湖环境。

自20世纪80年代阿南油田勘探初期至今,地质专家普遍认为二连盆地阿南油田下白垩统阿尔善组属水下扇沉积体系[1]。

但近期研究表明,这套地层属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2-4],向上到腾格尔组逐渐过渡为滨浅湖沉积体系。

2.1 沉积岩石学及沉积构造标志(1)含泥砾块状砾岩相砾径1~3 cm,有一定的磨圆度和定向排列;泥砾呈条带状、撕裂状、不规则状,也见撕裂状的泥炭条带,泥砾1~3 cm,最大6 cm,属河流底部高能沉积物。

主要分布在阿Ⅱ油组下部。

(2)槽状交错层理含砾砂岩相灰色,发育大、中型槽状交错层理,砾径0.5 cm左右,最大1 cm.纹层厚度0.5~1.5 cm,属水流能量较强,碎屑物供应充分的河道中下部沉积物。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中高阶烟煤资源找矿方向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中高阶烟煤资源找矿方向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中高阶烟煤资源找矿方向作者:律保森来源:《西部资源》2015年第03期摘要:二连盆地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早白垩世的褐煤和长焰煤资源,而且还蕴藏有一定量的中下侏罗统优质中高阶烟煤资源。

以往针对白垩纪煤田的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但是早中侏罗世煤田经过燕山期晚侏罗世构造运动、火山喷发和白垩纪沉积覆盖,找煤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工作程度相对较低。

到目前为止,在二连盆地及周边已经发现中下侏罗统煤田或煤矿点10余处,虽然围绕着这些煤田或煤矿点的地质勘查程度较高,但是缺乏整体分析研究和区域性找矿研究。

初步分析认为,二连盆地在坳陷区边缘和隆起区的局部坳陷地段是寻找中下侏罗统烟煤资源的有利部位。

初步圈定了马尼特坳陷西缘、苏尼特隆起中部和乌尼特坳陷东缘3个最具找矿潜力的远景区。

关键词:二连盆地;中下侏罗纪;中高阶烟煤;资源潜力;找矿方向一、前言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连东北三省,西临蒙古国,总面积约10×104km2。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北部及巴彦淖尔市东部。

近十几年来的地质工作成果显示,二连盆地内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早白垩世褐煤和长焰煤,而且中下侏罗统含煤地层广泛分布,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中高阶烟煤赋存区。

因而,研究和探索二连盆地中下侏罗统地层的含煤性、煤层和煤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对中下侏罗统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提高区域中高阶烟煤供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连盆地针对白垩纪煤田的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但是早中侏罗世煤田经过燕山期晚侏罗世构造运动、火山喷发和白垩纪沉积覆盖,找煤工作难度相对较大。

到目前为止,在二连盆地及周边已经发现中下侏罗统煤田或煤矿点10余处,虽然围绕着这些煤田或煤矿点的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高,但是缺乏整体分析研究和区域性找矿研究。

二、地层区域地层研究表明,二连盆地自下而上为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地层。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砂岩型铀矿体准确定位研究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砂岩型铀矿体准确定位研究
i g t n l z he s n so e e x die a iiy a t r p we b r a c a t h o e o e m e s r n h n o a a y e t a d t n d o i z b lt nd wa e o r a e r n e p r ;t e b r h l a u e a d t e g
f rs a c n a d t n y e u a i m e sti e e ty a s I r e o f n o to heur n u o e b d o e rhi g s n so e tp r n u d po i n r c n e r . n o d rt i a d c nr lt a i m r o y nd r pdl n fiin l n t e a e a i y a d e c e ty i h r a,t e r s a c e n n l sso e lg h e e r h s a d a ay i n g o o y,g o h sc lp o p c ig a d s e i e p y ia r s e t n p c— n m e r r s ntd. Ba e n t e c r c eitc ft e o ei h x l r d a e n aep ee e s d o h ha a trsi so h r n t e e p o e r a,t ef lo n eh d r s d h o lwig m t o sa e u e o h e e r h s o h a d tn srb to o d a t e f e rli g a e f rt e r s a c e ft e s n so e diti u i n t r w h x d d iln ra;t e a m tau a d c r r w— i h i sr t m n o e d a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浅层低熟油气勘探潜力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浅层低熟油气勘探潜力
Do g Yo g, i io, u ng i n n Ma L q a S n Fe x a
( a gh uIstt o e o u Z y RP D, eo hn , aghu Z eag3 02 ,hn ) H nzo tu n i e fP t l m re o , IE P t C ia H nzo , h in 10 3 C i g r j a
Ex l r to pr s e t fl w- a ur i a n t e s lo l y r p o a in o p c s o o m t e o l /g si h hal w a e s o he A ’ a S g,h la Ba i ft n n a t e Erin sn
Absr c : p o ai n p o p c flw— t r i a n s lo o ’ n s g o la a i sd s use a e t a t Ex lr to r s e to o mau e ol si halw fA na a fErin b sn i ic s d b s d /g o e i n a y e v r n n s diti u in o o c o k a d s alw a l s se . ti e iv d t tt i k lw— n s d me tr n io me t , srb to fs ur er c s, n h o f u t y tms I sb l e ha h c o l e mau e s u c o ksa ede eo e n t e u pe me e nd 2 me e fTe g e’ rF r t n o h o r t r o r e r c r v l p d i h p r1‘ mb ra “ mb ro n g e o ma i ft e L we o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古河谷铀成矿地质特征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古河谷铀成矿地质特征

148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古河谷铀成矿地质特征黄镪俯1,2(1.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2.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内蒙古 包头 014010)摘 要:马尼特坳陷是内蒙古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的重要产地,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核工业二〇八人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和理论研究,于21世纪初期终于在坳陷西部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古河谷型砂岩铀矿床。

目前该古河谷各地段勘查控制程度不均,尤其古河谷上游及下游地段工作程度仍处于评价阶段,但均已发现有工业铀矿孔,显示马尼特坳陷古河谷具有很好的铀矿找矿前景。

关键词:马尼特坳陷;古河谷;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中图分类号:P61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8)06-0148-2古河谷型砂岩铀矿床是指在空间上受某一地质时期的古河道控制、并严格定位于其范围内的砂岩型铀矿床,也有人称此类矿床为古河道型砂岩铀矿床。

该类铀矿床单个铀矿床一般规模较小,一般为几千至1~2万吨,由若干矿床组成的矿田其铀资源储量较大,且此类铀矿床的埋藏深度一般不大,有一些矿床已进行地浸开采,属低成本、高效益的铀矿床[1]。

因此,古河谷砂岩型铀矿在世界上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2]。

随着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巴彦乌拉古河谷砂岩型铀矿床在近年地浸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类型铀矿床已引起国内铀矿地质工作者的极大重视。

本文着重铀源构造特征、地层沉积特征、氧化带发育特征、铀矿化分布特征等方面探讨坳陷古河谷铀矿的成矿潜力,为该地区的古河谷砂岩型铀矿找矿的扩大提供帮助。

1地质背景二连盆地是在海西运动所形成的兴蒙弧形造山带东翼内侧所发育的断陷盆地[3]。

马尼特坳陷位于二连盆地中部,夹持于巴音宝力格隆起和苏尼特隆起之间,由多个北东向次级凹陷和凸起构成,其中,马尼特坳陷古河谷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发育于坳陷西部塔北凹陷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其下伏为赛汉组下段泥岩,上覆为始新统泥岩,属于建造间型古河谷铀矿床[4-6]。

国内砂岩型铀矿沉积环境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砂岩型铀矿沉积环境研究现状分析

Ke wO d :a d t n - p a im p s ; e i na vrn e t Ree rhS au y r sS n s et eUrnu De o i S dme tr En i m n ; sac tts o y பைடு நூலகம் y o
0 引 言
上 世纪 9 0年代 , 岩 型铀矿就 已成 为我 国 四大 砂
环境 。 1 国内砂岩铀 矿沉积 环境 研 究基 本现 状
足够的开采价值 。层问氧化型一般形成于氧化一还 原过渡带中, 此类矿床规模 大, 可形成大型或超大型 矿床, 该类矿床所处盆地具有明显的地下水补给 、 径
流、 排泄条 件, 间承压含水层具有稳定 的隔水顶 、 层 底板, 铀矿化受水文地球化学控制, 有明显 的地球 具
d p st n e t e 1 0 ,Sa so —y r n u d po i h sb c m e o e o e f u i r n u o e t pe f e o i.Sic h s 99 nd t ne tpe u a i m e st a e o n ft o rma n u a i m r y so h

P ee tC n i inA a y i o oe tc Sdm na yEv rn e to ad tn- y eU a im D p st r sn o d to n ls fDm s i e ie tr n iom n f S ns0 e tp rn u e o  ̄ i

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可划分为两大类 型, 即近代层间
氧化 带 型 和古层 问氧 化带 型 。
从 核工业 系统 四十多 年在 盆地 中找矿 走 过 的道
内 国
砂 石 型 铀 矿 沉 积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应用历史及前景分析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应用历史及前景分析

2 M PO G 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历史 2. 1 技术起源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 术源于前苏联。 早在 1937 年 , 前苏联地 质微生物学 家M ogilew sk ii〔14~ 15〕发现 由于细菌繁殖引起的近地表土壤中烃气发生季节性 的变化 , 进而提出石油天然气的微生物勘探方法。 20 世纪 40 年代 , 美国从地表土壤样品中分离出烃氧化 菌 并将 其 作 为 地下 油 气 藏 的指 示 菌。 50 年 代 , Ph illip s 石油公司开发了一种油气微生物勘测技术 —— M O ST (M icrobia l O il Survey T echnique ) 技
Ξ
行 , 其认为轻烃气以极小的 ( 胶束) 气泡通过相互连 接的充满地下水的微裂隙网络垂直上升。 M PO G 技术的微生物学基础是细菌对不同营 养源异常高的适应性及广泛分布。 通过测量烃类氧 化菌 ( 甲烷氧化菌和短链烃氧化菌) 的生物化学特性 以及群体分布出现特征, 来进行油气微生物勘探。
图 1 烃微渗透模型
收稿日期: 200 7- 08 - 12
作者简介: 王冰冰, 男, 现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能源学院工科基地 班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主要从事石油 地质方面 的研究工作。
2008 年第 4 期 王冰冰等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应用历史及前景分析 术〔16〕, 利用丁烷氧化菌的高抗丁醇的特性来探测烃 微渗现象。 与此同时 , 德国亦开发了一项新型的地表 勘探技术——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17〕 , 并一直应用 至今。 2. 2 探索研究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于 1961 年首次应用于德 〔 18〕 国 。在过去 30 年中, 总共在 17 个地区进行了油气 微生物勘探技术研究, 这些地区分布于北欧和远东, 总面积达 6000km 2。这些地区既包括已知油气田 , 也 包括大量具有地质意义但无烃显示的地区, 应用成 功率得到逐步提高。 例如, 在巴尔的干海 ( W os trow ) 构造 和北海开展了海上微生物勘探研究, 根据德国 东部的基本地质情况 ,W agner 选择了 具有不同地 质条件的代表性区块进行油气微生物勘探方法试 验, 如 K ie tz 油田 ( 未断裂油田 ) 、 G irmm en 油田 ( 典 ) 型的盐岩层断裂油田 、 Sp ro tau 油田 ( 完 全断裂构 造) 和 Guben 油田 ( 复杂断块小油田 ) , 并获得了巨 大的成功。 2. 3 广泛应用 到 90 年 代, 油气微生物勘 探技术进入成熟阶 段, 形成了现代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系统。 2. 3. 1 在玻利维亚安第斯子区的应用 1991~ 1992 年玻利维亚石油矿藏管理局和美 国地质微生物技术公司合作, 在玻利维亚安第斯子 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地表微生物勘探和地球物理测 量综合研究 , 专门对近地表微生物的分布特征与地 震探明构造 分布区之间 的空间关系 进行了研 究〔19- 21〕 。 研究发现, 在数个地震探明构造上方, 存在 微生物高值异常。根据构造的规模及其上方微生物 异常强度, 开拉斯科与卡塔里两个构造微生物异常 最为明显 , 后来 在这两 个构造 中成功 地钻 获了油 气〔19〕 。 开拉斯科构造单井产凝析油量约为 110t�d, 天然气产量约为1. 77 ×104m 3�d; 卡塔里构造单井产 油量约为 76 t�d , 天然气产量约为 1. 67×104m 3 �d。 而后在 1995 年底和 1996 年 2 月, 在美国得克萨 斯州M ontague 县境内艾伦堡构造区进行了 2 次地 表微生物测量 , 证实地震探明构造正上方为微生物 低值异常, 而构造南部 1 英里处为微生物高强度异 常。 经 钻 探 证 实 并 发 现 了 P ark Sp rings 油 气 田〔22- 23〕 。 2. 3. 3 在 B road Four - teens 盆 地的 北 海 K18� L 16、 P 11�P 15 区块的应用 1996 年, 在 B road Fou r - t eens 盆 地 的 北 海 K 18�L 16 区块采集了 32 个沉积物样品并作了微生 物、 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 在不知道任何地质构造 和 Ko tt er 油田或生产井的方位的情况下进行了微 生物勘探研究〔24 〕, 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 , 在 北海 P 11�P 1 5 区块沿几个测线也作了油气微生物勘 探方法研究 , 某些测线穿过了已知的一个油田和一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36卷第24期2020年12月Vol.36 No.24Dec. 2020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杨崇根(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摘要:二连盆地是我国主要的产铀盆地之一,近年来找矿成果显著$马尼特坳陷作为二连盆地五大坳陷之一,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对马尼特坳陷的沉积构造演化条件、地层条件、铀源条件、氧化还原条件等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成矿的有利地质条件,为今后找矿提供了方向$关键词: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铀成矿地质条件中图分类号:P619.141概述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传统能源 带来的,我国对清洁能源的 增加,尽可地寻找开发利用 源成了首要解决的难题,因此,进一 加大铀矿勘查力度,推进铀 矿资源开发,大 我国 行业的占比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砂岩型铀矿具有 矿藏资源储量大、等优点,开成本 , 前世界铀矿主导地位$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近年来经过大量的研究 与开发,已经发现了诸多铀矿床和铀矿点$分析总 结该地区的铀成矿地质条件,对进一步找矿和建立 成矿 具有 要 $2地质概况马尼特坳陷是二连盆地的一 大 坳陷,位于二连盆地东北部,夹持于其北西向的巴音 格隆起和南东向的尼特隆起之间,呈北东向展布,面积约1.4万km 2。

坳陷基底构成 •态比较复杂,地势凹凸起伏明显,共划分为9个凹陷和4个凸 起,各凹陷基底埋深一般为800-2800m,凸起区基底 埋深相对较浅,在200-800)之间,主要由古生界变 质岩、中下侏罗统碎屑岩%火山以及海西%印支%燕山多期构造运动中形成的中基性-酸性岩浆岩构成叫盖层主要由中新生代沉积层发育而来,包括晚 中生代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群%白垩系上 二连组% 新生代古近系伊尔丁曼哈组、新近系中新统通古尔 组和上新统宝格达乌拉组及第四系碎屑岩系,其中位于巴彦花群中的赛汉组是主要含矿层位$3铀成矿地质条件3.1沉积构造演化条件古生代末,受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 的应力作用,古亚洲洋消亡,陆地抬升叫二连盆地从 此进入陆相盆地演化阶段,成了五坳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及线性褶皱 雏形,马尼特坳陷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为后期物质的沉积提供了$中生代,盆地受印支构造运动的 ,马尼特坳陷加大,差异的升降形成了大规的斜坡带,这对后期物质的沉积和氧化带的发育十分有利。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西南次洼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西南次洼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

134巴音都兰凹陷西南部分和阿北凹陷北部的边缘地方,中间是北东东向的扎英花凸起。

凹陷内发育下中下侏罗统阿拉坦合力群和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地层,下侏罗统阿拉坦合力群为湖沼相含煤建造,以“填平补齐”的方式充填在古地形起伏不平的低洼地带。

发育灰色砂岩、灰黑色泥岩和碳质泥岩互层。

下白垩统巴彦花群为一套河湖相碎屑岩沉积,自下而上为阿尔善组(K 1a),腾一段(K 1bt 1),由于后期湖盆抬升反转,腾二段和赛汉塔拉组的地层都被剥蚀。

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巴音都兰凹陷西南部的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一段。

1 烃源岩基本特征及分布沉积构造演化表明,阿拉坦合力区块经历了早期断陷形成,中期裂陷发展和晚期反转抬升3个阶段。

洼槽内钻井揭示,阿尔善组深灰色、灰色泥岩,单层厚0.5~3m,累计30~80m,与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不等厚互层,烃源岩较差。

腾格尔组泥岩以深灰、灰黑色泥岩为主,单层厚度0.5~2m,累计最大厚度可达240m。

以上表明腾格尔组沉积期为湖泊发育的鼎盛时期,深湖-半深湖相范围广,厚度大,还原性强,烃源岩最为发育。

由于后期的反转抬升较为严重,腾一段和赛汉塔拉组地层都被剥蚀,在该地区没有保存下来。

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2.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巴音都兰凹陷阿尔善组泥岩TOC平均值为0.26%;S1+S2平均值为0.60mg/g;氯仿沥青“A”平均值为0.01%;总烃平均值为81.2ppm(表1)。

腾一段泥岩TOC平均值为0.47%;S1+S2平均值为1.31mg/g;氯仿沥青“A” 平均值为0.03%;总烃分平均值为40.4ppm(表1)。

巴音都兰凹陷腾二段泥岩TOC平均值为1.63%;S1+S2平均值为10.76mg/g;氯仿沥青“A”平均值为0.57%;总烃分平均值为3132.5ppm(表1)。

按照二连盆地烃源岩评价标准巴音都兰凹陷的阿尔善组和腾一段烃源岩达到烃源岩标准。

根据巴音都兰西南次洼钻井资料,其中腾一段为较好烃源岩,腾二段为好烃源岩。

二连盆地宝勒根陶海凹陷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油源对比

二连盆地宝勒根陶海凹陷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油源对比

第38卷第2期2020年4月Vol.38No.2Apr.2020沉积学报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二连盆地宝勒根陶海凹陷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油源对比陈治军1,王志伟2,张少清2,高怡文1,韩长春1,李科社11.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7100752.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陕西延安716000摘要二连盆地宝勒根陶海凹陷虽然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成果,但油气成藏基础研究还非常薄弱。

依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烃源岩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开展油族划分和油源对比研究。

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有效烃源岩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烃源岩为腾格尔组一段(K 1bt 1)中上部“高有机质丰度、低成熟度、高C 27甾烷相对含量、高伽马蜡烷含量、低Pr/Ph 比值”烃源岩;第二类烃源岩为K 1bt 1下部“高有机质丰度、中等成熟度、中等C 27甾烷相对含量、中等伽马蜡烷含量”烃源岩;第三类烃源岩为阿尔善组(K 1ba )“较高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低C 27甾烷相对含量、低伽马蜡烷含量、高Pr/Ph 比值”烃源岩。

依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油砂中的原油可划分成4个油族:油族1为K 1bt 1未熟油,原油来源于第一类烃源岩;油族2为K 1bt 1成熟油,原油来源于第二类烃源岩;油族3为K 1bt 1未熟油与K 1bt 1成熟油的混合油,原油来源于第一类烃源岩和第二类烃源岩;油族4为K 1bt 1成熟油与K 1ba 成熟油的混合油,原油来源于第二类烃源岩和第三类烃源岩。

从油气来源预测有利区,K 1bt 1烃源岩所指向的有利区的面积为26.85km 2,K 1ba 烃源岩所指向的有利区面积为79.30km 2。

关键词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族划分;油源对比;宝勒根陶海凹陷;二连盆地第一作者简介陈治军,男,1980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石油地质和地球化学,E⁃mail:*************************通信作者髙怡文,女,高级工程师,E⁃mail:***************中图分类号P618.13文献标志码A自1998年实施第一口钻井以来,二连盆地宝勒根陶海凹陷的油气勘探历经了二十多年,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成果。

二连盆地取得新层系油气地质调查重要进展

二连盆地取得新层系油气地质调查重要进展

!"#$年#"月地质装备统深部探测技术与勘查增储示范%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青藏高原固体矿产调查领域首个."""D科学深钻"深钻部署于世界级的甲玛超大型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瞄准甲玛矿床及冈底斯成矿带其他同类型矿床深部富铜矿资源评价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勘查需求"通过实施深钻和相关配套工作!有望形成一套深部资源勘查技术示范体系!对实现资源发现与储量增长双跨越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来源 探矿工程在线!"#$"-!+二连盆地取得新层系油气地质调查重要进展不久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先后在内蒙古西乌旗组织二连盆地野外油气调查现场研讨会#在河北燕郊组织*蒙西地#井+下二叠统含油气性现场研讨会!邀请业内专家对资源所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进行阶段性成果研讨"二连盆地及外围地区石炭*二叠系作为潜在的有利含油气层系!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油气运聚条件!资源评价结果表明该层系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但该套地层长期被认为是盆地的基底!地质研究薄弱!投入的勘探程度较低!多年未见较大的油气发现"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安排下!资源所自!""0年以来!以二连盆地及外围为主要研究区!先后部署了,个地质调查项目!持续开展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累计完成路线地质调查#.""=D#露头剖面实测1$=D##K,万石油地质调查!!""=D!## K#"万石油地质调查,"""=D!##K!,万石油地质调查!$0"=D!!取得如下系列重要成果"一是实施蒙西地#井钻探验证!发现下二叠统巨厚深海*半深海相碳质泥岩"在上古生界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二段钻遇巨厚黑色#灰黑色泥岩层段!累计视厚度$$+D!初步判断部分沉积环境为半深海*深海!证实西乌珠穆沁地区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二段具有较好的生烃物质基础!是潜在的优质烃源岩层和盖层"二是查明了兴蒙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具有正常沉积构造特征!初步建立其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地层格架"三是在二连盆地查明了宁城#浑善达克等七个盆地和上石炭统*二叠系#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套含油气构造层系!初步查明兴蒙地区石炭*二叠系区域上分布1套烃源岩层系"专家一致认为资源所在二连盆地取得的系列认识和成果证实了二连盆地及外围地区二叠系具有形成油气的较好生烃条件与物质基础!展现了该地区上古生界二叠系地层具有良好的页岩气资源前景!为实现我国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系新领域页岩气勘查早日取得突破"下一步!资源所将重点开展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加强蒙西地#井岩心的深入工作!评价烃源岩的生烃能力"二是结合钻孔岩心特征!加强钻孔周边地质调查!查明寿山沟组区域特征"三是部署二维地震调查!查明该区石炭*二叠系厚度及展布特征!寻找并落实油气有利圈闭!实施钻探验证"来源 地调局资源所!"#$"0."新疆地矿局创空气潜孔锤钻进最深纪录新疆地矿局第二#三水文队哈密黄土坡铜锌矿采空区充填钻孔是大队在基岩大口径中的首次尝试!施工历时-"天!终孔孔深.,"D!钻孔直径#"""D D!创造了空气潜孔锤钻进最大深度的全国施工纪录"该钻孔钻探新技术#新工艺在全国钻探施工领域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项目施工区位于哈密黄土坡铜锌矿矿区内!工程内容是以原矿区已经完成的孔径.,"D D的充填孔作为导向钻孔!将原钻孔孔径扩大至#"""D D!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油气微生物勘探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油气微生物勘探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油气微生物勘探
袁志华;梅博文;佘跃惠
【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02(029)003
【摘要】在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哈日嘎构造进行油气微生物勘探,微生物勘探测网为750m×750m,由德国MicroPro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分析并界定异常范围.根据微生物识别出的石油异常分布可划分出3个明显的含油前景区,试验区仅2口探井,相对于现有的2口井而言,微生物油气勘探的符合率为100%,其效果是理想的.图3表1参2(袁志华摘)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袁志华;梅博文;佘跃惠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江汉石油学院;江汉石油学院;江汉石油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9
【相关文献】
1.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巴润地段铀成矿特征 [J], 陈霜;王文旭;彭云彪;黄镪俯
2.内蒙古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砂岩型铀矿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J], 祝虎林
3.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铀矿勘查成果及找矿方向 [J], 黄镪俯;任晓平;彭瑞强;平智伟
4.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J], 杨崇根
5.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天然气微生物勘探 [J], 袁志华;梅博文;佘跃惠;向廷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矿产资源第二部分 燃料和非金属矿产资源

内蒙古矿产资源第二部分  燃料和非金属矿产资源

第二部分燃料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一、燃料矿产资源燃料矿产资源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和天然气。

(一)石油、天然气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群、海拉尔盆地群和开鲁盆地。

此外在银根盆地、巴丹吉林盆地、巴彦浩特盆地、潮水盆地、雅布赖盆地及河套地堑盆地等亦探求了一定的储量。

但这些含油气盆地的基底和生油气储油气层特征不同,可分为三类,现分述如下:1、拉海拉—二连盆地群海拉尔—二连盆地群是在古生代地层和岩体为基底于中生代发育的盆地,盆地的一侧或两侧受同生断裂的控制,为箕状或地堑式盆地。

该类盆地还包括有开鲁盆地、银根盆地、巴丹吉林盆地。

该类盆地的生油气层为早白垩世巴彦花组中下部岩层(二连盆地群);大磨拐河组喑色泥岩(海拉尔盆地群);九佛堂组、阜新组泥页岩(开鲁盆地)。

储油气层为早垩世巴彦花组下部,基底岩系(二连盆地群);大磨拐河组砂岩(海拉尔盆地群);九佛堂组、阜新组砂岩(开鲁盆地)。

生油层特征:二连盆地群早白垩世白彦花组泥岩厚643-1846米,有机碳含量为0.82-3.16%,一般大于1%;氯仿历青“A”含量为0.0354-0.1709%,一般大于0.1%;总含量为225-1032×106,一般大于500×106。

生油岩母质多偏腐泥型或腐植腐值混合型。

凹陷地热梯度高,一般为4-6.6℃/100m,有利于有机质成熟。

生油门限温度为60℃-70℃,深度为1100-1700米,所以巴彦花组中下部岩系极易形成油藏。

海拉尔盆地群早白垩世大磨拐河组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一般在1.6%以上,氯仿沥青“A”含量在0.05-0.16%之间,盆地地热梯度2.6-3.1℃/100m。

根据含油砂岩的油质分析,具煤成油的特点。

饱和烃含量61.2%,芳烃含量25%,非烃含量11.3%,沥青质含量2.5%。

开鲁盆地早白垩世九佛堂组有机碳含量 2.5-4.28%,沥青“A”含量为0.1-0.48%,总烃为620-3019×106。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西部幕式裂陷作用对铀成矿的影响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西部幕式裂陷作用对铀成矿的影响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西部幕式裂陷作用对铀成矿的影响鲁超;焦养泉;彭云彪;杨建新;陈法正【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16(090)012【摘要】二连盆地包括马尼特坳陷早白垩世具有幕式裂陷特点.裂陷幕不同阶段控制铀储层的垂向分布并且控制砂岩型铀矿的垂向分布.在马尼特坳陷西部,有利的储矿层位、有利的铀储层的成因类型和砂岩型铀矿的形成过程都与盆地的幕式演化密切相关.赛汉组为断拗转换期,为最有利的铀储层发育层位;裂陷幕的末期通常伴随弱构造反转,多幕弱构造反转形成的构造斜坡控制古水文地质系统并控矿;不同裂陷幕阶段之间的不整合面和剥蚀作用是氧化带和砂岩型铀矿发育的有利时期;幕式裂陷决定了石油—天然气、煤和砂岩型铀矿的时空配置.根据二连盆地幕式裂陷不同阶段的构造、沉积特征可以明确重点勘探层位、找矿类型和有利找矿部位.【总页数】9页(P3483-3491)【作者】鲁超;焦养泉;彭云彪;杨建新;陈法正【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核工业二0八大队,内蒙古包头,01401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核工业二0八大队,内蒙古包头,014010;核工业二0八大队,内蒙古包头,014010;核工业二0八大队,内蒙古包头,01401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西部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沉积学背景 [J], 鲁超;彭云彪;刘鑫扬;焦养泉;杨建新;陈法正;申科峰;李荣林2.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巴润地段铀成矿特征 [J], 陈霜;王文旭;彭云彪;黄镪俯3.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南北双向供源铀成矿模式探讨 [J], 韩效忠;吴兆剑;司马献章;俞礽安;李建国;胡航;蒋喆4.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古河谷铀成矿地质特征 [J], 黄镪俯5.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J], 杨崇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2-1926(2004)02-0162-04收稿日期:2003-12-29;修回日期:2004-02-12.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德国际合作项目(编号:200203-10)资助.作者简介:袁志华(1967-),男,湖北石首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微生物勘探和本源微生物采油研究.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天然气微生物勘探袁志华,梅博文,佘跃惠,向廷生(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湖北荆州434023)摘 要: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M POG)因具有直接、有效、多解性小和经济效益好等优势日益受到全球油气勘探界的重视。

运用油气微生物勘探新技术中的天然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在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进行了采样和甲烷氧化菌培养,之后根据经验确定了该坳陷的2个气异常显示区即西北异常区和中南异常区,发现该两异常区异常值与区内已钻井的勘探结果基本相符,说明微生物勘探技术效果较好。

通过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实践,讨论了该技术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地表、断层等因素对该技术效果的影响。

认为该技术对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天然气微生物勘探基础上,结合圈闭、油源等条件对研究区进行了含油性预测,并确定了最有利的布井点位。

关键词: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甲烷氧化菌;气显示中图分类号:TE132.4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的不断发展,剩余油气资源的分布愈加分散,油气藏规模愈来愈小且非构造油气藏居多,常规勘探难度增大和勘探成本增高,因此,寻找高效廉价的勘探方法乃当务之急。

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德国Wag ner 博士及美国H itzm an 博士等在油气微生物勘探领域各自开发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系统,并以其直接、有效、多解性小和经济效益好等优势日益受到全球油气勘探界的重视[1~8]。

这些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对预测地下油气藏特别是非常规油气藏、确定地质构造的含油级别和油气分布、指明油气藏泄油位置和提高我国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在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进行的天然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结果,预测了该区最有利的设计井位。

1 天然气微生物勘探原理在油气藏压力的驱动下,油气藏的轻烃气体持续地向地表作垂直扩散和运移,土壤中的专性微生物以轻烃气作为其唯一能量来源,并在油藏正上方的地表土壤中非常发育并形成微生物异常。

采用天然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可以检测出这种微生物异常并进而预测下伏油气藏的存在[1]。

甲烷氧化菌不仅仅是烃氧化菌群体,而且是一个专门利用C 1化合物的细菌群体。

由于这种细菌的高度专属性,人们可以将甲烷氧化菌从其它细菌中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

对这些高度专一化细菌的成功分离和鉴别,可起到对土样中存在的甲烷的一定指示作用[9~11]。

2 采样方法及分析流程2.1 采样方法野外测量采用卫星定位仪定点,所用仪器为美国Garmin 公司的GPS12×L 。

采样网点为750m ×750m,采用专用取样器在深度为150cm 处进行取样,取无污染的样品重约100g 。

2.2 分析流程样品经过处理和培养之后,通过检测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群体生成单元数(CFU )以及在营养溶液中利用最大可能数法(M PN )可以确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见图1)。

M PN 分析结果具有选择性且仅探测部分细菌,这种选择性主要能引起代谢活性第15卷第2期2004年4月天然气地球科学NAT URAL GAS GEOSCIENCEVol.15No.2Apr. 2004强的细菌数量的增加。

采用多种生化和微生物测试手段可以确定HCO的代谢活性,同时通过全面研究工作和开发检测程序,还可以评价生态参数(温度、季节变化、湿度、盐度和pH值等)的影响和其他微生物(特别是沉积物中的硫酸盐还原菌)以及生物成因甲烷。

3 研究区概述3.1 地质概况研究区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走向为NEE。

区内已完成1∶20×104重力、电法普查和1∶50×104航磁勘探。

研究区的地震勘探工作处于盆地普查和详查阶段。

马尼特凹陷下白垩统分布厚度的电法纵总电导S值高达400 -1(S>375 -1)。

研究区内的塔参1断鼻上开钻的第一口井——塔参1井,不仅在下白垩统钻遇了千余米厚的湖相暗色泥岩,而且首次在马西地区获低产油流,展示了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为了迅速查明中央构造带的圈闭形态和含气油性,落实预探井点,2000年4月华北油田分公司在东洼槽中央构造带主体部位哈日嘎构造进行了三维满覆盖勘探105.8km2,在哈那构造和宝格达凹陷部署了二维地震测线84.5km,同时开展油气微生物勘探。

2000年9月12日由德方M icr oPro实验室正式提供本研究区的天然气微生物分析报告。

同年11月5日华北油田分公司提供该研究区的三维地震解释资料。

3.2 采样情况根据研究区内石油地质条件,本区共采样96块,耗时4d。

样品主要为粘土(58个样品),次为沙土(21个样品)和沙质粘土(17个样品)。

取样均按规范严格进行。

4 研究区天然气微生物勘探结果4.1 异常经验分级在研究区,所有的样品均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实验方法,并根据经验,界定了本区天然气微生物异常值的等级(表1)。

表1 研究区气显示经验值分类分类气显示度异常A异常B>28不确定区26~28背景值区0~26整体看来,在研究区,可以明显地检测到密集的微生物异常。

图2显示了由微生物识别出的研究区内天然气异常分布区域。

图2 研究区微生物气显示163No.2 袁志华等: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天然气微生物勘探 4.2 气显示根据微生物识别在研究区可划分出两个异常区(图2)。

(1)西北异常区,位于北部洼槽区。

该区不仅分布区域很小,且异常值很低。

在该异常区,气显示值最高为32.0,平均值为31.5。

(2)中南异常区,位于南部洼槽和斜坡区的北部。

与西北异常区一样,该区分布区域小,异常值低。

在该区内,气显示值最高为32.0,平均值为30.6。

4.3 结果解释综合分析图2可看出,在整个研究区,两个气显示区域较小。

研究区油气资料表明,本区油质较差,属高粘、高蜡、高凝固点多胶质原油。

如塔4井显示的原油比重为0.8916g/cm3,粘度312.5m Pa・s,含硫0.31%,含蜡14.20%,胶质+沥青质为49.70%,凝固点33.0℃,初馏点138℃。

因此,本研究区内的天然气微生物异常与油气田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

5 微生物勘探技术效果及其讨论5.1 勘探效果为了验证天然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在研究区的勘探效果,通过本区已钻探井的油气生产情况并与气异常显示进行比较,初步认为其符合实际,并便于指出下一步有利的勘探区块。

本研究区仅2口探井,即tc-1井和t-4井。

tc-1井不仅在下白垩统钻遇了千余米厚的湖相暗色泥岩,而且在K1bt1层获低产油流,正好与微生物油气异常B相对应。

t-4井于K1ba顶部细砂岩中见异常显示,亦属于微生物油气勘探的背景值区。

根据2000年9月12日提供的微生物分析报告预测出研究区内西北部有一构造并含气,以往的地震及地质资料均未反映该构造,但在同年11月5日刚刚完成的三维地震解释资料证实了这一结论。

此外,在进行本研究采样时,t-4井刚刚开钻,微生物分析结果先于该井完钻,预测该井位于微生物背景值区,属无含气远景。

t-4井完钻后无工业油气流反证了运用微生物勘探法预测的准确性。

因此,无论是根据已钻井产油气情况,还是根据天然气微生物勘探之后的钻井情况,天然气微生物勘探效果是较好的。

5.2 效果讨论5.2.1 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在进行研究区天然气微生物勘探时,所有分析数据及异常值界定范围均由德方M icroPro实验室提供,且在分析前后并未向德方提供任何其它有关资料。

因此,德方提供的分析结果是客观的、纯实验性的,因而是真实可靠的。

5.2.2 地表条件虽然研究区取样温度较低,作物生长期短,空气干燥,土壤偏碱性,但从微生物气显示资料及样品资料来看,这些条件对微生物活动均为不利,因而整体分析值较低。

尽管如此,总的来说,地表条件的影响并不大,该区的勘探结果仍能明显地反映微生物气异常。

而且,在进行气异常显示绘制中,其过程本身就可以将地表条件下的各种影响因素消除或降至最低限度。

在研究区,草地和部分沙泥区的生态特征是一致的,并不影响微生物的活性。

在某些采样点(如测点73、74、75和81、82、83、84),存在干沼泽地和湿沼泽地,其微生物活性也仅达到背景值水平。

5.2.3 断层在研究区的中部断裂构造带,由于受北东、北北东和北西向3组断层切割,研究区被分为5个断块,即塔4、塔4南、塔4北、塔4西和塔7井(研究区外)等断块,且这些断层埋藏较浅。

尽管如此,气异常显示并未沿断层延伸方向上展布。

这些异常区的展布方向为北西-南东向,与中部断裂带近似正交。

这一现象有力地证明并支持了研究区内的微生物气异常并不受断层的影响。

在此值得强调一点是,在研究区测点34附近,先通过天然气微生物勘探发现了异常显示,然后再通过三维地震勘探解释证实了含油气的构造。

这也说明,天然气微生物的异常仅反映地下含油气藏。

6 对研究区有利勘探区块的预测根据天然气微生物勘探成果,在此进行了统计(见表2),并对本区最有利及较有利目标区块进行了预测[12,13]。

研究区可分为两个异常区,即西北异常区及中南异常区。

表2 研究区气显示异常区统计异常区气显示最高平均目标区块西北异常区32.031.5较有利的目标区块中南异常区32.030.0有利的目标区块根据天然气微生物勘探的成果,中南异常区的异常值最高达32.0,平均30.0,应属较为理想的勘探目标区块。

但由于该异常区地下构造较复杂,勘探164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ol.15风险较大,只有在详细进行地震等各项资料解释后,方可布井。

因此,在这里将该异常区定为有利的目标区块。

西北异常区的异常值最高32.0,平均31.5,不仅区域完整,且在其附近的tc -1井已获低产油流,因此,该区应是本研究区的较有利的目标区块。

综上所述,西北异常区可作为较有利的目标勘探区。

由于测点34的气异常值属研究区最高值,因此最有利的布井位应在测点34附近。

结合研究区的其它地质资料如圈闭条件、油气源条件、生储盖组合等,确定其主要目的层为K 1bt 1,兼探层为K 1bt 2。

当然,该预测井位有待于今后钻井的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1] 梅博文,袁志华.地质微生物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2):156-161.[2] Bau m M ,Blesch ert K H,W agner M ,et al .Ap plication ofsurface p ros pecting methods in the Dutch North S ea [J ].Petroleum Geoscience,1997,3(2):171-181.[3] Beghtel F W ,Hitzman D O ,Sund berg K R .Evaluation ofnew wildcat w ells in Kansas [J ].APGE Bulletin ,1987,3(1):1-14.[4] Abrams M A.Distribu tion of s ubs urface hydrocarbon seep- age in near-s urface mar ine sedimen ts [J ].AAPG M emoir ,1996,66(1):1-14.[5] Davis J B .Petroleum M icrobiology [M ].New York :ElsevierPublish ing C om pany ,1967:197-245.[6]Duchscherer W.Geoch emical meth ods of pros pectin g for hy-drocarbons [J].Oil and Gas J ournal,1980,1(2):194-208.[7] Horvitz L.Hydrocarbon pr os pecting after forty years [A].Gottleid B M .Un conven tional methods in explor ation for petroleu m and natural gas Ⅱ[C].Dallas,Texas:Southern M ethodis t University Pres s,1981.93-95.[8] Hitzman D O,T uck er J D,Heppard P D.Offs hore trinidads urvey identifies hyd rocarbon micros eepage[A],26th Annual Offshore T echnology Conference ,OT C 7378[C ].Houston ,T ex as ,1994.25-67.[9]Han son R S,Wattenberg E V.Ecology of m ethylotroph ic bacteria [M ].London:Biology of methylotrophs ,Butter-w orths Publication ,1991.325-349.[10] Hans on R S ,Hanson T E .M ethanotrophic bacteria [J ].M ic - robiological Review s,1996,60(2):439-471.[11] Leadbetter E R ,Forster J W.Studies on some meth ane-uti-liz ing bacteria[J ].Arch ives of M icrobiology,1958,30(1):91-118.[12] Jones V T ,Dr oz d R J .Predictions of oil and gas potential bynear -su rface geochem istry [J ].Th e American Ass ociation of Petr 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1983,679(4):932-952.[13] Land J P.Nonseismic m ethods can pr ovide many view s of adrills ite[J].Oil &Gas Jou rnal,1996,26(2):69-73.MICROBIAL PROSPECTING FOR GAS IN MANITE DEPRESSIONOF ERLIAN BASINYU AN Zhi-hua,M EI Bo-w en,SHE Yu-hui,XIANG T ing -sheng(D ep ar tment of Geochemistry ,Y angtz e University ,J ing z hou 434023,China )Abstract :Microbial prospecting o f oil and gas (MPOG )is paid m ore and mo re attentio n by the whole ex -plo ration field,because o f it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dir ect display,effectiveness,economics and less multi-inter pretation.With the new method of the microbial pr ospecting of natural g as,w hich is one of M POG ,applied to M anite depression of Erlian basin ,the samples ar e collected and the methane ox idizing bacteria are cultivated ,the follo w ing abno rmal zo nes are classified .The tw o g as abnorm al zones are north -w ester n abnor mal zone and middle-southern abnorm al par ing the micr obial results with the dr illed w ells in studied area,the acco rdance betw een them is satisfactory.M eanw hile,thro ug h the micro-bial pr ospecting of natural g as pr actic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oil sur face and subsurface faults as w ell as the objectiv ity o f the analy tic results ar e co ncluded and discussed,which have m uch significance fo r Chi-nese com plicated subsurface geo-str uctural natural fields to ex plor e oil &g as.At last,on the basis of the microbial results of g as indicator and combining w ith m any conditions such as traps and oil so urce ,etc .The o il and gas potentiality is analy zed ,and the optim al drilling site is also pr ovided w hich are needed to be clarified in the future well drilling.Key words :M icrobial prospecting of oil and gas;M ethane ox idizing bacteria;Gas indicator.165No.2 袁志华等: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天然气微生物勘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