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黄祚瑶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骨科,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
方法 选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接诊的60例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2组,给予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的为对照组,给予微型钢板螺钉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治疗疗效、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高达96.6%,对照组为80.0%;观察组骨折再移位、骨不连、肌腱粘连、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3%,对照组高达2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型钢板螺钉;足部跖骨颈骨折;疗效;并发症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9.74.02
足部跖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病程较长,因此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手术治疗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术式,但是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疗效和患者预后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7年5月内接诊的60例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45岁,平均(40.26±1.33)岁;观察组:男25例,女5例;年龄23~45岁,平均(41.26±1.55)岁;对比分析60例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支持下文中的统计学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或者是椎管内麻醉,于跖骨远端背侧作切口,切口长1.5 cm,充分暴露跖骨远端骨折端,于远端骨折断端做起点,将直径为1.2或1.5 mm的克氏针逆行穿入跖骨头远端,于足第穿出;手法复位骨折端,于近端跖骨骨髓腔内顺行穿入克氏针,C 臂机辅助透视下观察骨折断端对位对线情况,若情况良好,克氏针髓内在位,闭合。
术后约6周左右时间拔除克氏针。
观察组:给予微型钢板螺钉治疗:仔细观察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情况,肿胀消退后给予手术治疗,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或者是椎管内麻醉,医生根据患者实际跖骨颈的骨折类型然后于足背侧作纵形切口,分离骨折端,使其充分暴露,避免对肌腱、神经、血管造成损伤。
按照患者跖骨实际形状以及骨折类型选“T/L”形钢板放于患者跖骨背的外(内)侧。
若患者骨折端固定较稳定,则可在术后第二天进行适量踝关节活动[1]。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治疗疗效;根据《中国骨科疾病诊治指南》评价治疗疗效:经治疗,患者骨折部位呈Ⅰ期愈合,并且后期复查并未见骨不连、愈合畸形等症状;足部关节活动度良好为治疗显效;将治疗患者并无骨不连、愈合畸形等症状;但是足部关节活动受限为治疗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在愈合时出现骨不连、愈合畸形,且
足部关节活动严重受限为治疗无效;临床将治疗总有效率定义为(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对比术后并发症(骨折再移位、骨不连、肌腱粘连、畸形愈合)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产生的全部数据一律纳入SPSS 23.0软件做计算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比值分别用x2、t检验,若对比比值P<0.05,则可以判定此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成立。
2 结 果
2.1 对比疗效
对照组为80.0%,观察组为96.6%,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治疗疗效对比 [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n=30)18(60.0)6(20.0)6(20.0)24(80.0)观察组(n=30)26(86.6)3(10.0)1(3.3)29(96.6)x2------ 4.0431
P------0.0443
<0.05
2.2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3.3%,对照组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n(%)]
骨折再移位骨不连肌腱粘连畸形愈合总发生率
观察组n=301(3.3)0(0.0)0(0.0)0(0.0)1(3.3)
对照组n=302(6.6)1(3.3)3(10.0)0(0.0)6(20.0)x2-------- 4.0431 P--------P<0.05
(下转76页)
表2 两组抢救总有效率比较 [n(%)]
组别例数(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49(26.5)14(41.1)11(32.4)23(67.6)治疗组3413(38.3)18(52.9)3(8.8)31(91.2)*注:与对照组比较*x2=4.53,*P<0.05
2.4 救治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
治疗组救治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救治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x±s)
组别时间氧合指数(mmHg)指脉氧(%)
对照组
治疗前186.39±4.7290.13±6.81治疗后24小时211.06±5.8195.57±6.35
t134.516922.5693 P1<0.05<0.05
治疗组
治疗前188.26±4.7590.92±5.10治疗后24小时246.90±5.7898.36±2.09
t235.781627.4158
P2<0.05<0.05
t16.002415.6903
P<0.05<0.05注:t、P为两组治疗后24小时组间比较,t2、P2为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组内比较,t1、P1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组内比较
3 讨 论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检查及抢救方法也在随之日益完善,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越来越成熟,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病死率仍然呈现居高不降的状态[4]。
该病患儿由于各个器官的发育还不够成熟,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免疫功能相对较为低下,对疾病所具有的耐受能力不是十分理想,其病死率与成人比较要更高一些。
连续血液滤过,近年来在临床上已经成为对儿童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种标准模式,该项治疗技术主要以健康人肾小球滤过原理,利用滤器半透膜两侧及静脉之间所产生的一个压力差,使患者体内血液成分能够从滤过膜压力水平较高的一侧向压力较低低的一侧进行流动,从而达到将过多液体和中小分子物质清除的最终目的,具有以缓慢的速度对溶质及炎症介质进行持续清除的作用,同时可以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得到充分维持[5]。
参考文献
[1] 王国莲.牛肺表面活性剂及双水平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
吸窘迫征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3):56-57. [2] 叶春华,张路,高波.不同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
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5):66-68.
[3] 苏海波,孙景辉.珂立苏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
合征47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2):167-169.
[4] 伍剑,黎媛,罗康玲,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
气道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140-142.
[5] 袁静,钟文华,黄华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
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1):22-24.
本文编辑:赵小龙
3 讨 论
目前临床跖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0%,多数患者骨折原因不外乎重物砸伤、
直接暴力、车辆碾压等。
临床治疗跖骨骨折传统措施为石膏托固定;但是大量研究证明石膏托固定并不适合于骨折移位明显患者,并且治疗后极易出现复位失败等现象,于是近几年临床将治疗措施转变为克氏针治疗,克氏针治疗起初治疗疗效显著,但是随着病情的演变,克氏针治疗很难达到最佳解剖复位,导致患者术后出现骨折再移位的几率大幅度上升,并且极易出现畸形愈合现象[2]。
微型钢板螺钉属于微创术式,该项治疗手段可以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跖骨,并且对成角畸形给予有效矫正,确保骨折得到解剖复位。
术中加强对患者伸肌腱的保护,并没有大范围剥离骨折断端骨膜,在内固定物的选择上则根据患者自身骨折类型开确定,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出现相关不适感[3]。
综上,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疗效显著,可以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 毛仁群,李文庆,朱小弟,等.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
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22(20):30-32.
[2] 华寒.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跖骨骨
折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2):53-55.
[3] 姚金星,董彬,李海龙,等.微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开放跖骨
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5):590-591.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上接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