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 常见金属元素共94页文档
高考化学专题11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专题11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83d44ea6f242336c1fb95ed4.png)
[高考关键词]单质——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碱)——盐(阳离子)。
1.钠:活泼、还原性(保存);过氧化钠:结构特点、与水及CO2反应特点;烧碱。
2.铝:还原性、与强碱反应、合金;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Al3+:水解、净水、离子共存、铝三角转化。
3.铁:腐蚀、变价;Fe2+:还原性、离子共存、保存、检验;Fe3+:氧化性、水解、离子共存、检验;Fe2+、Fe3+的相互转化。
4.铜:不活泼、冶炼;氧化物、Cu2+:颜色。
1.熟记几种物质的颜色Na2O2是________;Fe2O3是________;Al(OH)3、Fe(OH)2均是__________________;Fe(OH)3是________;CuSO4是________;FeCl3________。
答案淡黄色红棕色白色红褐色白色棕黄色2.熟悉4类特殊反应(1)Fe在Cl2中燃烧,无论Cl2是否过量,产物均为________。
(2)Na在氧气中燃烧,无论O2是否过量,产物均为________。
(3)与水接触产生气体单质的物质有________。
(4)与水接触产生气体化合物的物质有________。
答案(1)FeCl3(2)Na2O2(3)Na、K、Na2O2等(4)Al2S3、Mg3N2、CaC23.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征性质(1)Na、Al、Fe、Cu四种元素的单质中:①能与水剧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u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表教学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e899516bec0975f565e26a.png)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1)决定因素: 能层数 核电荷数
2)递变规律:
能层数相同(同周期) 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增加,r逐 渐减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同主族) 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增加,r逐 渐增大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表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表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表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表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表课件
5、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为了比较元素的原子吸引 电子能力的大小,美国化 学家鲍林于1932年首先提 出了用电负性来衡量元素 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 力。他指定氟的电负性为 4.0,并以此为标准确定 其它与元素的电负性。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表课件
元素的金属性递变规律
Na
Mg
Al
与水 反应
与冷水剧烈反应
与冷水微弱反应,
滴入酚酞,溶液 为浅红色,加热
与水反应很困难
后产生大量气泡,
溶液红色加深
与酸反应
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氢氧化物与 NaOH反应
反应很剧烈 NaOH
反应剧烈 Mg(OH)2 沉淀不溶
反应不太剧烈 Al(OH)3 沉淀溶解
氢氧化物 碱性强弱
例如:Na>Mg>Al>Si>P>S>Cl Na+>Mg2+>Al3+ P3->S2->Cl-
(2)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相同价态阳离子半 径和阴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依次 增大
例如:Li<Na<K<Rb<Cs Li+<Na+<K+<Rb+<Cs+ F-< Cl- <Br-<I-
高考化学主干核心知识:专题十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主干核心知识:专题十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871fc086ad02de80d5d8402e.png)
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命题趋向】1.《考试大纲》中对金属元素及化合物这块内容可分成二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钠、镁等典型的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第二部分是其他金属(如铁和铝)元素的化合物。
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往往都要考查到典型金属。
2.《考试大纲》中有多条类似于“以××为例,了解(或理解、掌握)××××”的内容叙述,如:以过氧化钠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对这些内容的要注意理解实质,达到“举一反三”的要求。
在这些内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3.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跟化学实验的综合。
近几年的实验试题中比较多地出现了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落点的实验试题和元素推断题,请同学们加以重视。
【主干知识整合】一、金属元素的通性1.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⑴结构特点: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____,原子的半径(与同周期元素相比)_______________。
⑵位置:金属元素集中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方,分布于______族和所有的_____族中,_____族是完全由金属元素构成的族。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⑴跟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程度;⑵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⑶置换反应;⑷原电池的正、负极;⑸电解时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3.金属单质的性质:⑴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1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M—ne—=M n+。
2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规律: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小结:二、重点金属元素化合物1.镁、铝及其化合物(1)镁是活泼金属,虽不跟碱性溶液反应,但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也能与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反应产生H2。
(2)注意对Al2O3、Al(OH)3两性的理解,以及对Al3+、AlO2—存在条件的认识。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篇 三 常见元素及其化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篇 三 常见元素及其化](https://img.taocdn.com/s3/m/0a955282dd3383c4ba4cd221.png)
考点 1
考点一
试题 解析
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逸出的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第10讲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最新考纲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1.常见金属元素(如 Na、Mg、Al、Fe、Cu 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 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1 精华聚集 (5)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强氧化性,可使品红溶液褪 色。Na2O2投入无色酚酞试液中,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2 题组训练 (6)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 过量CO2,有晶体析出。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试题
解析
题组二 Na2O2的性质 1 精华聚集 3.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B )
A.2Na2O2+2H2O===4NaOH+O2↑ 2 题组训练 B.Na2O2+MnO2===Na2MnO4
C.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 D.5Na2O2+2KMnO4+8H2SO4===5Na2SO4+K2SO4 +2MnSO4+5O2↑+8H2O
1 精华聚集 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
2 题组训练
A 1 mol
高考化学专题常见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专题常见金属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3b45d9df4028915f804dc298.png)
常见金属元素[考纲要求]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物;(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钠是“极其活泼”金属的代表,学习钠的性质可类比知道第ⅠA族、第ⅡA族活泼金属的一般性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1)理清知识主线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2)形成网络构建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1)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与熔融的盐反应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2)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还是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2O2的质量大于Na2O的质量。
(3)Na分别与H2O和乙醇发生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二者现象明显不同,前者剧烈,后者缓慢。
(4)1 mol 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 mol,如1 mol Na2O2与足量SO2的反应转移电子应为2 mol。
(5)不能用Ca(OH)2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应选用CaCl2或BaCl2溶液。
(6)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应选用饱和的NaHCO3溶液。
(7)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晶体析出。
(8)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均具有相同的焰色反应,它不是化学变化,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应通过蓝色的钴玻璃片。
(9)Na-K合金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10)碱金属的密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但K反常。
(11)Li和O2反应只生成Li2O,而钠和氧气反应可生成Na2O、Na2O2,钾的氧化物更复杂,有K2O、K2O2、KO2。
NaH是离子化合物,是一种强还原剂。
Na2O、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