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_间歇运动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_间歇运动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371cc0ca172ded630b1cb6f8.png)
21 2 2
2
运动关系(运动特性系数τ ):
tm 21 z 2 t 2 2z
讨论:τ >0,z≥3
21 z 2 2 2z
(2)销数 K
在0~0.5 之间,运动时间小于 静止时间。
K ( z 2) 2z
讨论:τ <1 常用K=1
§6-1 棘轮机构
组成:棘轮机构主要由
棘轮2、驱动棘爪3、摇杆1、 止动爪5和机架等组成 。
工作原理: 原动件1逆时针摆动时,棘轮逆时针转动 原动机1顺时针摆动时,棘轮不动
类型1:运动形式来分
单动式棘轮机构(转动、移动) 齿式棘轮机构 双动式棘轮机构 可变向棘轮机构
棘条机构(移动) 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
运动;
加工复杂;
刚性冲击,不适于高速。
应用于计数器、电影放映机和某些具 有特殊运动要求的专业机械中。
§ 6-4 凸轮式间歇机构(不讲)
图6-11 圆柱形凸轮间歇运动机构
此机构实质上为一个摆 杆长度为R2、只有推程 和远休止角的摆动从动 件圆柱凸轮机构。
蜗杆凸轮分度机构
凸轮如蜗杆,滚子如涡 轮的齿。
作业:
6-2、6-3
2z K z2
增加径向槽数z可以增加机构运动的平稳性,但是机构尺寸 随之增大,导致惯性力增大。一般取 z = 4~8。
几何尺寸计算,学会参考机械设计手册
§6-3. 不完全齿轮机构
不完全齿轮机构是由普通齿轮机构演化而成。如图 所示,主动轮1为只有一个齿或几个齿的不完全齿轮, 从动轮2由正常齿和带锁止弧的厚齿彼此相间组成。
(2)制动机构
在卷扬机中通过棘轮机构实现制动功能,防止
链条断裂时卷筒逆转。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https://img.taocdn.com/s3/m/5873410202020740be1e9b51.png)
第六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带传动和链传动都是利用挠性元件(带和链)传递运动和动力 的机械传动,适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第一节 带传动概述
带传动常用在传递中心距大 的场合,传递的功率<50kW,传动 比常用<5
机 械 一、带传动的组成及带的类型 设 固联于主动轴上的带轮1(主动轮); 计 固联于从动轴上的带轮3(从动轮); 基 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动带2。 础
5.适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a.由于带工作时需要张紧,带对带轮轴有很大的压轴力;
b.带传动装置外廓尺寸大,结构不够紧凑; c.带的寿命较短,传动效率较低,需要经常更换; d.不适用于高温、易燃及有腐蚀介质的场合。
第六章 带传动的应用
带传动和链传动
摩擦带传动适用于要求传动平稳、传动比要求不准确、中小功 率的远距离传动。
带传动和链传动
弹性滑动和打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指过 载引起的全面滑动,是可以避免的。而弹性滑动是由于拉力 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就必然会发生弹性滑动,所以 机 械 设 计 基 础 弹性滑动是不可以避免的。
第六章
四、V带传动的设计准则
带传动和链传动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传动带的疲劳破坏。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第六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工作情况分析(力分析)
在带即将打滑的状态下,F达到最大值。此时,根据挠性体摩擦
的欧拉公式,对于平带传动,忽略离心力的影响,F1与F2之间的关系
为:
F1 F2e
(6-5) (6-6)
e 1 2 F 2 F0 2 F0 (1 ) e 1 e 1
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vv带带轮的结构设计要求二vv带轮的材料和结构质量小且质量分布均匀
机械设计基础 第六章 凸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 第六章 凸轮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342c0ebdfd0a79563c1e72f3.png)
6.2.1 凸轮机构的运动循环及基本名词术语
凸轮机构的一个运动循环大 致包括:推程、远休程、回 程、近休程四个部分
术语: 基圆 偏距 近休程 近休止角 推程 推程运动角 远休程 远休止角 回程 回程运动角 行程 推杆运动规律
6.2.2 几种常用的推杆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规律:
s h / 0 h 1 / 0 a0
凸轮廓线设计步骤: (1)划分位移曲线;
(2)取长度比例尺,绘出凸轮基圆,偏心距圆;
(3)获取基圆上的等分点; (4)绘出反转过程中的导路位置线;
(5)计算推杆的预期位移;
(6)将从动件尖顶点连成光滑曲线,即为凸轮轮廓。
理论轮廓线 实际轮廓线
尖顶从动件
滚子从动件
滚子半径的选择
滚子从动件作用: 1、化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2、降低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局 部接触应力。
6.3.2 压力角与凸轮机构尺寸的关系
tan
OC e
PC OP OC BC BC
BC s r02 e 2
P为凸轮和从动件的速度瞬心,故:
v OP
即: OP
v
ds d
于是:
tan
ds e d s r02 e 2
增大基圆半径或设置偏置均可减小压力角,
存在速度突变,加速 度及惯性力理论上将无穷 大,称为刚性冲击。用于 低速轻载场合。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s 2h 2 / 02 4h1 / 02 2 a 4h1 / 02
s h 2h( 0 ) 2 / 02 4h1 ( 0 ) / 02 2 a 4h1 / 02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机械常用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机械常用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e4a983200029bd64783e2cfb.png)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图6-6 双曲柄机构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图6-7 机车车轮联动机构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3. 双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都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 如图6-8a所示,双摇杆机构的两摇杆均可作为主动件,当主动摇杆1往复摆动时,
通过连杆2带动从动摇杆往复摆动。如图6-8b所示门式起重机的变幅机构即是双摇杆机 构,当主动摇杆1摆动时,从动摇杆3随之摆动,使连杆2的延长部分上的E点(吊重物
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常见的是四杆机构。下面主要介绍其类型、运动转换及其特 征。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如图6-1所示,当平面四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转动副时,称为铰链四杆机构。机 构中固定不动的构件4称为机架,与机架相连的构件1和3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相连的 构件2称为连杆。连架杆相对于机架能作整周回转的构件(如杆1)称为曲柄,若只能绕机 架摆动的称为摇杆(如杆3)。
图6-3 缝纫机踏板机构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在双曲柄机构中,如两曲柄的长度相等,且连杆与机架的长度也相等,称为平行 双曲柄机构(图6-6的ABCD)。平行双曲柄机构有两种情况:图6-6a所示为同向双曲柄 机构;图6-6b所示为反向双曲柄机构。
图6-5 惯性筛
图6-4 双曲柄机构运动示意图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用转动副或移动副连接而成的机构。在连杆机构中,所有 构件都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能够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转换,构件间均为面接触的低副,因此运 动副间的压强较小,磨损较慢。由于其两构件接触表面为圆柱面或平面,制造容易, 所以应用广泛。缺点是连接处间隙造成的累积误差比较大,运动准确性稍差。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齿轮传动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齿轮传动](https://img.taocdn.com/s3/m/8f32fa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1.png)
安全系数
在强度计算中引入安全系数,以保证齿轮 在极端工况下仍能安全可靠地工作。
齿轮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疲劳寿命概念
齿轮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经过一定次 数的应力循环后发生疲劳破坏的寿命。
影响因素
齿轮的疲劳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材料性能、制造工艺、润滑条件和使 用环境等。
预测方法
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结合齿轮的 受力分析和材料特性,采用试验或数 值模拟等方法预测齿轮的疲劳寿命。
确定合理的齿轮参数
包括模数、齿数、压力角、螺旋角等, 以满足传动比、承载能力和传动平稳 性等要求。
保证齿轮的精度和强度
通过合理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确 保齿轮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强度,以承 受传动过程中的载荷和冲击。
考虑润滑和冷却
为齿轮传动装置提供适当的润滑和冷 却,以减少磨损、降低温度和防止腐 蚀。
典型齿轮传动装置实例分析
齿轮热处理工艺选择及优化
退火
消除齿轮内部应力,降低硬度,便 于加工。
正火
提高齿轮硬度和强度,改善切削性 能。
淬火
使齿轮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提 高齿轮使用寿命。
回火
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稳定齿轮 尺寸,提高韧性。
齿轮制造工艺流程简介
01
02
齿轮毛坯加工
包括锻造、铸造、焊接等工艺, 获得齿轮的基本形状。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等 优点。同时,齿轮传动也具有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较高等缺 点。
齿轮传动分类及应用
分类
根据齿轮的轴线相对位置,齿轮传动可分为平行轴齿轮传动、 相交轴齿轮传动和交错轴齿轮传动。根据齿轮的齿形,齿轮传 动又可分为直齿、斜齿、人字齿、圆弧齿等。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06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06](https://img.taocdn.com/s3/m/4d4ea58884868762caaed53d.png)
t m 21 τ= = t 2π
讨论: 1、τ>0,∴Z≥3 、 , 2、 τ = 2 Z < 2 3、要使 τ >
1 1 1
τ=
21 Z 2 1 1 = = 2π 2Z 2 Z
=0, (τ=0,槽轮始终不动 ) 。 槽轮的运动时间总小于静止时间。 槽轮的运动时间总小于静止时间。
1 须在构件1上安装多个圆销。 须在构件1上安装多个圆销。 2 2Z 设K为均匀分布的圆销数 τ = K ( Z 2) < 1 K< Z 2 2Z
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是槽数 Z和拨盘圆销数 和拨盘圆销数K 和拨盘圆销数 通常,为了使槽轮 在开始和 通常,为了使槽轮2在开始和 终止运动时的瞬时角速度为零。 终止运动时的瞬时角速度为零。 以避免圆销与槽发生撞击, 以避免圆销与槽发生撞击,圆 销进入、 销进入、退出径向槽的瞬间使 O1A⊥O2A 则有: 则有: ⊥
四、槽论机构应用 一般用于转速不很高的自动机械、 一般用于转速不很高的自动机械、轻工机 械或仪器仪表中。 械或仪器仪表中。 电 影 放 映 机 的 送 片 机 构
ξ6ξ6-3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一、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1. 组成 主动凸轮、 主动凸轮、从动盘 2. 工作原理 主动凸轮连续转动,推动 主动凸轮连续转动, 从动盘实现间歇分度转动。 从动盘实现间歇分度转动。 3. 机构特点 ★结构紧凑,不需定位装置即 结构紧凑, 可获得高的定位精度 ★廓线设计得当,可使从动件 廓线设计得当, 获得预期的任意运动; 获得预期的任意运动; ★动载荷小,无冲击,宜高速; 动载荷小,无冲击,宜高速; ★加工成本高,安装、调整要 加工成本高,安装、 求严。 求严。
2π 2 1 = π 2 2 = π Z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齿轮传动](https://img.taocdn.com/s3/m/4e15a010a216147917112828.png)
2.展成法 2.展成法 展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轮与齿条)啮合时, 两轮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切制轮齿的加工方法 展成法切制齿轮时常用的刀具有 齿轮插刀
插直齿
插斜齿
齿条插刀
齿轮滚刀
用此方法加工齿轮,只要刀具和 被加工齿轮的模数m和压力角α 相等,则不管被加工齿轮的齿数 是多少,都可以用同一把刀具来 加工。这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方便, 得到广泛应用。
3.传动的平稳性
啮合线:N1N2线叫做渐开线齿轮 啮合线 传动的啮合线。 啮合角:啮合线N1N2与两轮节圆 啮合角 公切线t-t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啮 合角,用α′表示。 啮合角在数值上等于渐开线在节 圆处的压力角。啮合角α′恒定。 啮合线N1N2又是啮合点的公法线, 而齿轮啮合传动时其正压力是沿公 法线方向的,故齿廓间的正压力方 向(即传力方向)恒定。 至此可知,啮合线、公法线、 压力线和基圆的内公切线四线重合, 为一定直线。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 轮各部分的名称和符号
4.齿厚:分度圆上一个齿的两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弧长称为 齿厚,用s表示 5.齿槽宽:分度圆上一个齿槽的两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弧 长称为齿槽宽,用e表示 6.齿距: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同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弧长称 为齿距,用p表示,即p=s+e 7.齿宽:轮齿部分沿齿轮轴线方向的宽度称为齿宽,用b 表示 8.齿顶高:分度圆与齿顶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a表示 9.齿根高:分度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f表示 10全齿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表示 显然 h=ha+hf 11.齿宽:轮齿的轴向长度,用b表示
(3)齿数 因db=dcosα=mzcosα,只有m、z、α都确 定了,齿轮的基圆直径db 才能确定,同时渐 开线的形状亦才确定。 所以m、z、α是决定轮齿渐开线形状的三个 基本参数。当m、α不变时,z越大,基圆越大, 渐开线越平直。当z→∞时,db→∞,渐开线 变成直线,齿轮则变成齿条 (4)齿顶高系数ha*和顶隙系数c* 齿轮的齿顶高、齿根高都与模数m成正比。 即ha=ha*mhf=(ha*+c*)mh=(2ha*+c*)m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齿轮传动](https://img.taocdn.com/s3/m/3f209102a21614791711282b.png)
由渐开线特性可知,线段B2K等于基圆齿距pb,比值B1B2/pb称为重合度,用 ε表示。于是连续传动条件是:ε≥1 ε越大,表示同时啮合的轮齿对数越多,齿轮传动越平稳。
§6-6 齿轮的材料与制造
一、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齿面硬度高、齿芯韧性好。 常用的齿轮材料是各种牌号的优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铸钢和铸铁等。 一般采用锻件和轧制钢材。当齿轮较大(直径大于400~600mm)而轮坯不易 锻造时,可采用铸钢;低速传动可采用灰铸铁;球墨铸铁有时可代替铸钢,非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且能减轻动载和降低噪声,适用于高速轻载、精度要 求不高的场合,常用的有夹木胶布、尼龙、工程塑料等。见表6-3。 齿轮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表面淬火、渗碳淬火、调质、正火、渗氮。 调质和正火处理后的齿面硬度较低(HB ≤350),为软齿面;其他三种 (HB>350)为硬齿面。 软齿面的工艺过程较简单,适用于一般传动。当大小齿轮都是软齿面时, 考虑到小齿轮齿根较薄,受载次数较多,故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时,一般使小 齿轮齿面硬度比大齿轮高20~50HB。硬齿面齿轮的承载能力较高,但生产 成本高。当大小齿轮都是硬齿面,小齿轮的硬度可与大齿轮相等。
上式表明:一对传动齿轮的瞬时角速度与其连心 线O1O2被啮合齿廓接触点公法线所分割的两线段成 反比。这一定律为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欲使两齿轮瞬时角速度比恒定不变,必须使C点 为连心线上的固定点。 凡能满足上述要求的一对齿廓称为共轭齿廓。 机械中常用的齿廓曲线有渐开线、圆弧和摆线等, 过节点C所作的两个相切的圆称为节圆。一对齿轮的啮合传动可以看作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渐开线齿廓。 一对节圆作纯滚动。一对外啮合齿轮的中心距等于其节圆半径之和。
n1 1 r2 rb 2 i12 n2 2 r1 rb1
机械设计基础(判断、填空)
![机械设计基础(判断、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7114c3292af90242a895e51a.png)
第六章平面连杆机构判断题1.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最短杆(就是)曲柄。
(不一定是)2.把(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最短杆作为机架,就可以得到双曲柄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3.在曲柄长度不相等的双曲柄机构中,主动曲柄作等速转动,从动曲柄作变速转动。
(对)4.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机构是采用(双摇杆)机构。
(曲柄摇杆)5.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是铰链四杆机构。
(对)6.曲柄和(连杆)都是连架杆。
(摇杆)7.铰链四杆机构都有连杆和机架。
(对)8.在平面连杆机构中,以最短杆为机架,(就)能得到双曲柄机构。
(不一定)9.在平面四杆机构中,只要两个连架杆都能绕机架作整周转动,必然是双曲柄机构。
(对)10.利用选择不同构件作机架的方法,可以把曲柄摇杆机构改变成双摇杆机构。
(对)11.铰链四杆机构形式的改变,(只能)通过选择不同构件作机架来实现。
(不一定)12.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两极限位置所夹锐角称为极位夹角。
(曲柄)13.摆动导杆机构若以曲柄为主动件,导杆一定具有急回特性。
(对)14.因为偏心轮机构中的滑块不能作为主动件,偏心轮机构不存在死点位置。
(对)15.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没有)急回特性。
(有)16.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 曲柄和连杆共线,就是死点位置。
(当摇杆为主动件时)17曲柄极位夹角θ越大,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也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显著。
(对)18.在平面四机构中,凡是能把转动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的机构,都会具有急回运动特性。
(对)19.极位夹角θ的大小,是根据设计时事先确定的K值,通过公式求得的。
(对)20.曲柄在死点位置的运动方向与原先的运动方向(相同)。
(不一定相同)21.在实际生产中,机构的死点位置对工作(都是不利的)。
(有利有弊)22.双曲柄机构(没有)死点位置。
(有)23.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为主动件时机构(有)死点位置。
(没有)24.双摇杆机构无急回特性。
(对)25.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与哪个构件为原动件(无关)。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https://img.taocdn.com/s3/m/9cc2f22cbd64783e09122b63.png)
6.4.2 渐开线齿廓的根切 现象及最小齿数
1. 根切现象 如图6.9所示,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若刀具的齿顶 线超过理论啮合线的极限点N1(如图中双点画线 齿条所示),则由基圆以内无渐开线的性质可知, 超过N1的刀刃不仅不能切出渐开线齿廓,而且会 将根部已加工的渐开线切去一部分,如图6.10所 示,这种现象称为根切。根切大大削弱了轮齿的 弯曲强度,降低了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重合度, 故应避免。
图6.3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2) 中心距的可分性 由图6.3可知,∆O1N1C∽∆O2N2C,可推得两轮 的传动比为
齿轮加工完成后,基圆大小就确定了,因此渐 开线齿轮啮合,在安装时若中心距略有变化也不 会改变传动比的大小,此特性称为中心距可分性。 该特性使渐开线齿轮对加工、安装的误差及轴承 的磨损不敏感,这一点对齿轮传动十分重要,这 是渐开线齿轮传动的一大优点。
(6) 分度圆:设计齿轮的基准圆,在此圆上具有 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分度圆上的所有参数不 带下标,如分度圆半径r,齿厚s,齿槽宽e,模数 m等。 (7) 齿宽:沿齿轮轴线方向测得的齿轮宽度,用b 表示。 (8) 齿顶高:分度圆与齿顶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用ha表示。 (9) 齿根高:分度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用hf表示。 (10) 全齿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用h表示,明显地,h=ha+hf。
表6-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公式
6.3.4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正确啮合的条件
一对渐开线齿廓能保证传动比恒定,但这并不 表明任意两个渐开线齿轮都能相互配对并正确啮 合传动,如图6.5所示,设相邻两齿同侧齿廓与啮 合线N1N2(同时为啮合点的法线)的交点分别为 K和K′,线段KK′的长度为齿轮的法向齿距,由于 两轮轮齿是沿啮合线啮合的,所以只有当两齿轮 在啮合线上的齿距即它们的法向齿距相等时,才 能保证两齿轮的相邻齿廓正确啮合。 而法向齿距等于两轮基圆上的齿距,因此两轮 正确啮合的条件可表述为pb1=pb2,pb=πmcosα,故 可得 πm1cosα1=πm2cosα2
机械设计基础6间歇运动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6间歇运动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00c00933e2bd960590c6774f.png)
则:
K ( Z 2) 2Z
§6-2 棘轮机构
1.组成
原动件1、
棘轮2(从动件)、 驱动棘爪3 (主动棘爪的运动由 连杆机构等其它机 构传递)、 机架4、
制动棘爪5。
2.工作原理: 原动杆1空套在轴4上作连续往复摆动。 原动杆1逆时针摆动时,驱动棘爪3插入棘轮齿槽, 推动其转过一角度。 原动杆1顺时针摆动时,驱动棘爪3在棘轮上滑过, 制动棘爪5阻止其反转,所以棘轮保持静止。
2 2 1 2 2 z
从推导可以看出:
a.为保证槽轮转动 > 0 则Z 3
(Z=3,冲击、振动大,不用)
b. 槽数Z越多--> 越大 -->转动时间tm 越长,
停止时间越短。 C.单园销(运动系数) < 1/2, 转动时间<停止时间, 如要求> 1/2 须在拨盘上安装多园销. 设 圆销数为K
rs—园销的半径
1)槽轮与拨盘之间的转角关系 当拨盘每拨过槽轮一个径向槽时 槽轮转过的角度 2 2 2
z
拨盘相应转过的角度 2 21 2 2
z
2)运动系数
在一个运动循环内,槽轮的运动时间 tm与拨盘的运动 时间 t 之比称为运动系数。
槽轮运动时间 t m 21 1 21 拨盘转一周时间 t 2 1 2
若提起棘爪绕其轴线旋转900 后将其架在机架的平台上,则棘 爪与棘轮脱开,此时,棘爪作往 复摆动,而棘轮静止。该机构用 于牛头刨床的进给机构。
5. 转角可调式棘轮机构
一般棘轮机构的转角是一 定的。但有时根据工作要求需 要改变棘轮转角。通过改变摆 杆摆角可实现这一要求,也可 以采用图示的在棘轮外面加装 遮板的方法。 遮板用以遮盖摇杆摆角范 围内的一部分棘轮齿。当摇杆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棘爪先 在遮板上滑动,然后才插入棘 轮齿推动棘轮转动。 通过改变遮板的位置,可控制棘轮的转角。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3ea73722e2bd960590c6775f.png)
根据啮合方式分为 外啮合 内啮合式 根据棘轮运动方式分为 单向式棘轮机构
(动画)
(动画)
可变向式棘轮机构 (动画)
2.摩擦式棘轮机构
(动画)
三、棘轮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1、特点:
轮齿式棘轮机构: 优点:结构简单,运动可靠, 棘轮转角可实现有级调整; (这种有齿的棘轮其进程的变化最少是1个齿距) 缺点:棘爪在齿面滑过会引起噪音和冲击, 应用:常用在低速、轻载、作间歇运动的机械中。 摩擦式棘轮机构: 优点:运动平稳,无噪音,棘轮转角可做无级调 整。 缺点:但有打滑现象,因此运动的准确性较差。 应用:不适合用于精确传递运动的场合。 2、应用:工作进给、超越和提升等工艺动作的控制
90°-θ
③再由B到第二等分点C作弦BC;
然后自B、C点分别作角度 ∠O′BC=∠O′CB=90°-θ
D
θ
得O′点;
④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画圆 交齿根圆于E点,连CE得轮齿工作 面连BE得全部齿形。
§6-2 槽轮机构
一、槽轮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组成: 主动拨盘 、从动槽轮 、机架。 2、工作原理: 主动拨盘连续转动时,从动件槽轮作单向间歇运动 3、常见类型 ① 单销式槽轮机构
组合机构的特点:(链接详细内容) 例1:五角星——曲柄滑块机构 例2:小型抓片机抓片机构凸轮 例3:联动凸轮曲柄滑快(介绍第1页) 机构组合是机械创新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涉 及的理论和技能较多,机构组合方式往往也并非上
述组合方式的单一使用,有兴趣的同学可参考有关
资料。
本章小结
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很多,本章简单介绍了 如下内容: 棘轮机构 槽轮机构 不完全齿轮机构 凸轮间歇机构 组合机构 本章属于了解性质,着重了解各机构的工作 原理和特点。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第六章 凸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第六章 凸轮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f6acef7c28ea81c758f578d4.png)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一、压力角 从动件,F与V所夹锐角 αmax≤[α] 直动推杆[α] =30° 二、基圆半径r0和α成反比 α ↑ → r0 ↓ α ↓ → r0 ↑ 三、滚子半径rR 外凸凸轮ρ0= ρ-rR 内凹凸轮ρ0= ρ+rR (1)ρ实=0,则出现尖点,磨损严重 (2)ρ实﹤0,则出现运动失真 经验公式rR=(0.1-0.5)r0
与理论轮廓曲线相交的近点,O到近
点距离为半径画圆,为基圆
3.S:连接滚子中心和O,理论轮廓曲
线到基圆的距离
4. α:力与速度的夹角
S
(法向线)与(滚子中心与回转中
心连线)
这点与几何中心连线,
这点与转动中心连线,
δ
这两条线的夹角
OA
5. δ:最低位置到图示位置,沿-ω的 转角
已知凸轮机构,(1)Smax(2)D点处的δ,α,S
导路和偏心圆相切
3. Smax OA反向延长线与理论轮廓曲线 的交点处
凸轮机构小结:
1.推杆的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规律(刚性冲击)起点,终点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柔性冲击)起点中间点终点
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柔性冲击)起点,终点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最理想)
2.基圆半径r0和α成反比 α ↑ → r0 ↓ α ↓ → r0 ↑ 3.出现尖点,运动失真是所采取的办法: 增大基圆半径 减小滚子半径
对心尖底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 轮廓设计 (1)分角度(在偏心圆分角度) (2)做导路 (3)取位移 (4)连线
这章大概谁都会有一个大作业, 应该是设计一个 偏心滚子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
先根据运动规律计算距离( 公式在书上查,但是我的这 版书上,有一个公式打印的 是错的),推程,远休止段, 回程,近休止段的s,(右边 这个图就能画出来了) 先画基圆,基圆半径是已知 从OA开始分角度,大概10° 一份, 根据对应的角度,量取对应 的s值,描点,s是基圆到轮廓 的距离到这,就把1’,2’,3’。。 都确定出来了 最后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就行了, 完工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六章蜗杆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六章蜗杆传动](https://img.taocdn.com/s3/m/cc06c520e2bd960590c677fd.png)
例如,齿形为A、齿形角α为20°、模数为10 mm、 分度圆直径为90 mm、头数为2的右旋圆柱蜗杆;齿数 为80的蜗轮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圆柱蜗杆传动的标记如下。 蜗杆标记为:蜗杆
ZA10 90 R2
蜗轮标记为:蜗轮
ZA10 80
蜗杆传动标记为: ZA10 90 R 2 / 80
6.3
6.3.1
6.4.2
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与斜齿轮相似,由赫 兹公式可得,蜗杆传动接触强度校核公式
中间平面
2、传动比 i 、蜗杆头数Z1、蜗轮齿数Z2 传动比——从动轮齿数比主动轮齿数
n i 1
n2
Z 2
Z1
u
蜗杆头数Z1 一般Z1=1、2、4, 单头,i大,易自锁,效率低, 但精度好;多头杆,η↑,但加工困难,精度↓ 蜗轮齿数Z2 为避免根切, Z2 26 动力传动, Z2 80 具体应用传动比 i 、蜗杆头数Z1、蜗轮齿数Z2, 可以参考教材表6-1、6-2。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结构
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
在蜗杆传动中,蜗杆蜗轮的啮合齿面间 会产生很大的相对滑动速度 s 如图所示。
s
cos
1
sin
2
式中: 1 2 ——蜗杆和蜗轮 分度圆上的圆周速度.
6.3.2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则
和齿轮传动一样,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主要 有:胶合、磨损、疲劳点蚀和轮齿折断等。由于 蜗杆传动啮合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效率低, 发热量大,在润滑和散热不良时,胶合和磨损为 主要失效形式。 蜗杆传动的设计准则为:闭式蜗杆传动按蜗 轮轮齿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按齿 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并进行热平衡验算;开式 蜗杆传动,按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 齿轮传动(2)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 齿轮传动(2)](https://img.taocdn.com/s3/m/ddcd04e881c758f5f61f671f.png)
斜齿轮传动的重合 度比直齿轮大
五、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
用仿形法加工斜齿轮时,为便于选择刀号,应了 用仿形法加工斜齿轮时,为便于选择刀号, 解斜齿轮的法面齿形。 解斜齿轮的法面齿形。 一法平面与斜齿轮分度圆柱的交线为一椭圆, 一法平面与斜齿轮分度圆柱的交线为一椭圆, 如图,其长半轴a和短半轴b分别为: 如图,其长半轴a和短半轴b分别为:
⑵斜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 发生面上与基圆柱母线成一角度β 的直线KK KK, 发生面上与基圆柱母线成一角度βb的直线KK, 在基圆柱上纯滚动时,直线KK KK在空间所展出的轨迹 在基圆柱上纯滚动时,直线KK在空间所展出的轨迹 为一渐开螺旋面,此曲面即为斜齿轮的齿廓曲面 斜齿轮的齿廓曲面。 为一渐开螺旋面,此曲面即为斜齿轮的齿廓曲面。
tan β =
πd
ps
, tan βb =
πdb
ps
所以: 所以:
tanβb=tanβcos αt β β
模数(m ⑵ 模数 n和mt) 由图可得, 由图可得, pn=ptcosβ pn=mnπ, pt=mtπ 因为 mn=mtcosβ 所以有 ⑶压力角(αn和αt) 压力角 由图可得, 由图可得,
五、斜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如图) 斜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如图)
由力矩平衡条件可得: 由力矩平衡条件可得: 圆周力: 圆周力: 径向力: 径向力: 轴向力: 轴向力:
2 T1 Ft = d1
Ft tanαn Fr = Fn′ tanαn = cosβ
Fa = Ft tanβ
的方向: 圆周力 Ft 的方向:在主动轮上 F t 对其轴之矩与转动 方向相反; 对其轴之矩与转向相同。 方向相反;在从动轮上 Ft 对其轴之矩与转向相同。 的方向:对两轮都是指向各自的轮心。 径向力 Fr 的方向:对两轮都是指向各自的轮心。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六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六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1588fdb76c66137ef06197a.png)
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6.1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间歇运动机构这四种间歇运动机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学习时需要牢记特点和相关计算公式。
本章多以判断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但是在考研中本章出现的几率较小,复习时需酌情删减内容,重点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一、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三种间歇运动机构原理比较(见表6-1-1)表6-1-1三种间歇运动机构原理比较二、棘轮机构(见表6-1-2)表6-1-2棘轮机构图6-1-1棘爪受力分析三、槽轮机构(见表6-1-3)表6-1-3槽轮机构四、不完全齿轮机构(见表6-1-4)表6-1-4不完全齿轮机构五、凸轮间歇运动机构1.形式凸轮间歇运动机构通常有两种形式:圆柱形凸轮间歇运动机构和蜗杆形凸轮间歇运动机构。
2.优点运转可靠、传动平稳、定位精度高,适用于高速传动,转盘可以实现任何运动规律,转盘转动与停歇时间的比值可以通过改变凸轮推程运动角来得到。
6.2课后习题详解6-1已知一棘轮机构,棘轮模数m=5mm,齿数z=12,试确定机构的几何尺寸并画出棘轮的齿形。
解:顶圆直径D=m z=5×12mm=60mm齿高h=0.75m=0.75×5mm=3.75mm齿顶厚a=m=5mm齿槽夹角θ=60°棘爪长度L=2πm=2π×5mm=31.4mm棘轮的齿形如图6-2-1所示。
图6-2-16-2已知槽轮的槽数z=6,拨盘的圆销数K=1,转速n1=60r/min,求槽轮的运动时间t m和静止时间t s。
解: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τ=t m/t=2φ1/(2π)=(z-2)/(2z)=1/3。
拨盘转速n1=60r/min,故拨盘转1转所用的时间为1s。
槽轮的运动时间:t m=τt=1/3s。
槽轮的静止时间:t s=t-t m=2/3s。
6-3在转塔车床上六角刀架转位用的槽轮机构中,已知槽数z=6,槽轮静止时间t s =5/6s,运动时间t m=2ts,求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τ及所需的圆销数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