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发展2035规划方案
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
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公示文字部分一、规划思路➢继承创新结合充分尊重与汲取同步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体现规划延续滚动。
➢交通用地互动充分与城市总体规划互动反馈,凸显交通引导与支撑作用。
➢导则指引反馈充分尊重与依据新版综合交通规划导则要求,并应用于规划实践;同步思考、反馈导则技术指引完善的可能。
➢近期远期兼顾既要为盐城勾画交通发展蓝图、确定重大设施布局;也要为盐城近期交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二、规划范围和年限本次综合交通规划规划范围及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如下表所示:表1 规划范围和年限三、愿景与目标➢愿景愿景:建设“畅达、绿色、人本”的健康交通体系。
畅达:对外交通实现突破与融合,城市交通实现整合与集约,构建发达开放的对外交通系统和高效畅达的城市交通系统。
绿色:形成以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多方式协同发展,“集约环保、减碳节能”的综合交通体系。
人本:营造低碳、健康的交通环境,为全体交通使用者提供舒适、人性化、多样化的交通体系。
➢目标表2 规划目标四、战略任务➢任务一:区域交通建设谋求新突破南融长三角、北承渤海湾,西联中西部、东出东北亚。
提升交通区位,打造区域性航空与铁路综合枢纽,注重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快速复合通道建设,加强与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圈、徐州都市圈交通体系衔接,推进与西向交通廊道预控,积极加强与沿海重要港口的联系,构建以盐城为核心的多方式协调的放射交通系统。
➢任务二:交通引领发展创造新格局以交通走廊引导和支撑“双城双区”城市空间的形成,以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引导城南新区、城西片区、河东片区及城北片区的协调发展;土地利用布局与开发建设贯彻公交引导的原则,采取有机疏散与集中发展、集约利用相结合;保持适度超前的交通投资,加快关键快速通道和骨架路网的建设;建设与组团片区功能和用地强度相适应的交通网络和运行体系;加强快速道路、快速公交沿线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控制。
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系列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创新改革”的工作要求,按照“保护为先、优化为本、调控为要”的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前提,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严控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开发格局,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盐都提供基础保障。
3、《盐城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4、《盐城市盐都区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5、《盐城市盐都区生态区建设规划》;
6、《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7、《盐城市盐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五、规划范围
《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范围为盐城市盐都区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区域土地总面积为1050.34平方公里。
3、《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4〕119号);
4、《国土资源部关于江苏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方案的批复》(国土资函〔2014〕54号);
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
6、《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国土资办发〔2015〕47号);
2、建设用地
2014年末,全区建设用地总面积20075.11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4785.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08%(其中: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4814.88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9970.23公顷),交通水利用地4537.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32%;其他建设用地752.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2%。
2023年度 盐城市重点研发计划
2023年度盐城市重点研发计划:深度解析与展望一、引言2023年度盐城市重点研发计划作为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对2023年度盐城市重点研发计划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度解析,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其意义与展望。
二、整体评估2023年度盐城市重点研发计划的制定,凸显了政府对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视,体现了政府聚焦发展的决心和勇气。
该计划的发布,必将为盐城市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提升盐城市的科技含量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盐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盐城市的区域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主要内容2023年度盐城市重点研发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等。
其中,核心技术研发是该计划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需要在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需要更加注重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促进盐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另外,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市场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展望与个人观点2023年度盐城市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必将为盐城市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展望方面,我认为盐城市应该不断完善研发政策,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项目落地。
需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培育更多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区域经济新优势。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愿意积极参与和支持盐城市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为盐城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与回顾2023年度盐城市重点研发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盐城市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战略性地位,加大对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力度,形成政府、企业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盐城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可编辑)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二O一三年九月本简本内容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并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建设单位: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目录一、项目概况 11.1任务由来 11.2环境保护敏感目标2二、规划概述 42.1产业定位及规划目标 42.2规划范围及规划时段 52.3人口规模预测 52.4功能布局和用地规划 52.5基础设施规划102.6环境保护规划132.7绿地规划13三、规划方案分析 143.1 与上层发展政策及法规相容性分析 143.2 与区域开发及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分析14 3.3 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53.4 开发区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合理性分析 15 3.5 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的协调性分析 163.6 小结16四、开发现状回顾 184.1开发区发展历程184.2开发区开发现状194.3基础设施现状194.4污染源现状204.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4.6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21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3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3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45.3 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45.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45.5 生态影响分析 255.6 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255.7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26六、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26七、公众参与调查 27八、环境风险影响评价29九、开发区规划综合分析论证309.1 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 309.1.1规划协调性309.1.2资源环境可行性309.2 规划目标合理性分析 319.3 规划布局合理性分析 319.3 规划规模合理性分析 319.4 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及发展建议32 9.5 周边功能区对开发区的影响 329.6 环保基础设施合理性分析32十、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310.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3310.2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3310.4 声环境保护措施 3310.5 固废防治措施3310.6 开发区产业发展建议3310.7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3410.8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3410.8.1清洁生产措施3410.8.2 循环经济分析 3410.9 环境风险防范与监控35十一、结论及建议 3511.1结论3511.2 规划完善建议及要求35一、项目概况1.1任务由来江苏省盐城经济开发区1992年8月开始建设,1993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苏政复[1993]52号),批复面积为9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起新长铁路,西至东干渠,南起徐巷河、第一沟,北至苏农路。
盐都区发展规划
2013年底召开的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坚持“两高”追求(高起点定位,高品质建设)、推进“四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到2017年在全市提前两年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
到那时,预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2013年为5.27万元),折合成美元是1.4万元左右,比2013年接近翻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2%,比2013年(2013年为88%)提高4个百分点,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万元(2013年为2.6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2013年为1.44元),年均分别增长15.1%、8.9%,人民群众的生活将更加富裕,“四区”美好愿景逐步成为惠及百姓的生动现实。
【创业活力区。
创新创业成为社会风尚,创业环境更加优良,科技创业、青年创业、巾帼创业、返乡创业等兴起热潮,民营经济繁荣发展,实体经济基础雄厚,各行各业兴旺发达,城乡发展充满活力。
开放先导区。
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能力明显增强,外向带动成为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
经济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明显增强,开放包容成为盐都发展的显著特质。
生态示范区。
生态与产业并行,环境与民生共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成为鲜明特色,生产空间更加集约集聚。
形成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生活空间更加舒适宜居。
幸福和谐区。
居民就业充分,收入明显增长,生活更加富足。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入学、就医、养老、住房等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健康生活成为时尚,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友爱蔚然成风。
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要求各级干部与人民群众一块苦、一块干。
要敢于为天下先,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改革,大胆探索、稳妥推进,着力破解制约盐都发展最现实、最紧迫的难题;以更大的思想解放来释放更大的创新创造活力,以更多的创新创造来巩固改革发展的领先优势。
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前,作为中韩(盐城)产业园产城融合核心区,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等国家战略和中韩(盐城)产业园正式获批的历史机遇,围绕盐城打造东部沿海新兴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奋力开启新时代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盐城市情况概述盐城市土地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30万,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地级市。
盐城下辖1个县级市和5个县,市区下设大丰区、盐都区、亭湖区、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
1.生态环境。
盐城是一座生态优美、资源丰富的城市。
“盐城好空气,城市新名片”,2018年盐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9,全年有289天优良空气,优良率达79.6%,连续四年江苏省最优;PM2.5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被人民网等媒体列为全国18座“洗肺城市”之一,连续三年被江苏省政府表彰为“大气污染发展优秀城市”,绿色发展成为盐城鲜明特征。
2. 区位特点。
盐城位于黄海之滨,处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域,又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
盐城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和上海1小时经济圈、北京1日商务圈,距上海港250海里,距台湾基隆港620海里,距韩国釜山港、日本长崎港均只有460海里左右。
3. 经济发展。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盐城被确定为中韩产业园首批合作城市。
2017年12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盐城设立中韩(盐城)产业园。
2018年,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5362.24亿元,增长5.5%。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1亿元,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5528亿元,增长17%。
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达35831元和20358元,分别增长8.2%和8.8%。
4. 城市名片。
盐城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首批试点、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城市、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中国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国家新能源海水淡化试点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首个环保类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和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民生改善十佳城市。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的通知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6.27•【字号】盐政发[2013]171号•【施行日期】2013.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的通知(盐政发〔2013〕17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市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委、办、局,市各有关直属单位:现将《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盐城市人民政府2013年6月27日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长期以来,我市黄河故道地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
加快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千里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特色走廊”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根据《江苏省黄河故道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2-2020)年》,特制定《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
本计划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中心,以集约高效综合开发为重点,阐述我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2013-2015年黄河故道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一)区域概况1.经济社会。
黄河故道是古黄河自1128-1855年侵泗夺淮后逐渐形成的“地上悬河”。
我市境内黄河故道中泓长度118.83公里,沿线涉及阜宁、滨海、响水3个县、13个乡镇,土地总面积249.94万亩,耕地面积112.03万亩,人口112.16万人。
2011年该地区生产总值163.19亿元,财政总收入2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7元。
《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
《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批前征求公众意见_信息公开_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地区导航 盐城 盐都 亭湖 东台 大丰 响水 滨海 阜宁 建湖 射阳
更多 >
盐城自然资源和规划
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专栏)
站内检索 请输入检索关键字
检索
首 页
《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
为了进一步优化亭湖区镇村布局,明确自然村庄分类和布局,支持农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引导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整治,提升乡村地区基本公共 件的通知》(苏自然资函〔2019〕144号)的要求,依据《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技术指南》(试行2019版)及《盐城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
目前《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成果已编制完成,为提高规划成果质量,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为亭湖区镇村建 迎广大市民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对《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符合国家中央要求、顺应群众期盼的民生重点工程。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要求,提升苏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根据 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苏发﹝2018﹞19号),明确重点工作包括强化空间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实施方案、积极引导进城入镇、尊重农民留乡意愿、 同时,要求到2020年,完成苏北地区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到2 民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城乡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3、改善全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盐城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 2018年11月1日,盐城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改善全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办法》,全面启动盐城市农村农民群 第一阶段:到2020年,完成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加快推进“空 第二阶段:到2022年,全市农民群众有改善意愿的老旧房屋建设和“空心村”改造基本到位,小城镇集聚能力和产业支撑力增强,建成一批具有 沿高速、铁路、国省道干线、重要水源地和风景旅游区等附近乡村镇容村貌明显改善。 第三阶段:到2035年,全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城乡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2019年3月,亭湖区委、区政府开展“一镇十村”试点工作,即创建一个示范镇(黄尖镇),十个示范村(各镇创建两个示范村)。通过通过成 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本次规划应积极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实江苏省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要求,着重探索出一条符合亭湖区镇村布局优化的实践 4、 规划指导思想 (1)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根据国家和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到2035年进城、入镇、留乡的人口比例和分布。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 (2)加强规划协调和规模管控,促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 树立“多规合一”和“存量规划”理念,通过加强县域空间分区管控和引导,调整优化村庄布局,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有效利用 (3)顺应乡村发展规律,优化村庄布局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尊重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以及乡风民俗,加强留乡农民的村庄布局优化 (4)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条件 加强村庄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引导需要留乡的农民按照不同村庄分类改善居住条件,促进相对集中居住,优先改善低收入农 (5)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彰显乡村特色 准确把握各地乡村的差异性,挖掘本乡本土的历史、地理、文化特色,延续乡村与自然有机融合的空间关系,保护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 5、 发展定位 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即长三角北翼现代农业示范区,沿海经济区乡村旅游度假区,盐城市城乡统筹发展引领区。 规划将亭湖区打造成为环抱盐城市区的生态屏障,“都市近郊的菜篮子+后花园+旅游区”,构建区域生态、旅游、交通城乡网络体系,统筹生 体验带。 二、反馈方式 1、电子邮件地址:350127200@。 2、信函地址: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邮政编码:224002,联系人:李楠,联系电话:88165060。 3、意见反馈截止时间:2019年8月30日。 三、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文本下载 四、图片展示
盐城市城总体规划 (2013—2030)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文件(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图纸院长:邹军总规划师:袁锦富证书号:[建]城规编第(141094)号项目编号:2011P1020完成时间:2014年7月技术负责姓名职务、职称签名批准邹军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审定陈沧杰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分管总工胡海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所长汤春峰副所长高级规划师审核胡海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技术校对专业姓名签名专业姓名签名规划设计王海勇产业杨红平生态环境叶兴平道路交通许炎旅游张鑫磊给水排水顾军供电通信毕波综合防灾顾军项目组成员姓名职称、专业签名项目负责申翔高级规划师、规划设计项目成员曹华娟高级规划师、规划设计吴义士城市规划师、规划设计张超城市规划师、规划设计高峰城市规划师、规划设计汤春峰高级规划师、城乡统筹段兆广高级规划师、规划设计李铭高级工程师、道路交通陈宗军工程师、道路交通周秦工程师、生态环境吕龙工程师、旅游规划施卫红高级工程师、给水排水华海荣高级工程师、供电通信陈鼎超工程师、综合防灾《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参编人员:孔逸忻:盐城市规划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张亚钊:盐城市规划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吴立新:盐城市规划局副局长、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宋迎春:盐城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夏刚:盐城市规划局副总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规划师吴莉:盐城市规划局规划技术信息处主任科员花明生:盐城市规划局规划技术信息处副处长、主任科员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说明意见1落实说明:1、规划成果充分落实中央新型城镇化要求,在规划理念及城镇化方针中,均补充提出“以人为本”,并根据盐城生态大市、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等基本特点,提出生态保护优先、推进本地人口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等策略,以实现盐城的科学发展与跨越发展,详见文本第3、10、15等条。
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文本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目录................................................... I 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调整目的 (1)二、规划调整指导思想 (1)三、基本原则 (1)四、编制依据 (2)五、规划范围 (4)六、规划期限 (4)第二章工作背景 (5)一、区域概况 (5)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6)三、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7)四、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第三章主要指标安排 (13)一、土地利用战略 (13)二、主要指标安排 (14)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6)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17)第五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21)一、优先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 (21)二、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 (21)三、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 (23)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4)一、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区 (24)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7)第七章村镇建设控制区及流量指标归还 (30)一、村镇建设控制区布局 (30)二、流量指标归还计划 (30)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 (32)一、严格保护生态用地 (32)二、土地生态环境整治重点 (32)三、完善生态用地管理 (33)四、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3)第九章各镇土地利用调控 (35)第十章重点建设项目调整 (38)一、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38)二、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调整 (39)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1)一、强化规划实施的责任与管理 (41)二、加强土地规划的法制实施 (42)三、运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42)四、完善规划实施的技术保证 (43)五、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43)六、建立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44)附表附表1: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变化情况表附表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3:主要规划指标分解落实表附表4: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划表附表5:盐都区已批未变更土地情况统计表附图附图1:土地利用现状图(2014年)附表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20年)附表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附表4: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附表5: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目的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据国家、江苏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编制《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盐城城市定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盐城城市定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姓名:梁旭学号:0741502032 盐城城市简介:盐城地处我国东部沿海、苏北平原中部,位于东经119度27分至120度54分、北纬32度34分至34度28分之间,东临黄海,西襟淮扬,南与南通市接壤,北与连云港市毗邻。
1983年由地区改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全市下辖东台、大丰2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市区下设盐都、亭湖2个区和盐城经济开发区、城南新区。
全市总人口812万人,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是江苏省土地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省辖市。
一、盐城swot分析:在国务院新一轮江苏沿海规划中,盐城有幸进去重点开发地区,这对盐城是个绝佳的机遇,也是个新的挑战。
1.优势(1)海洋和滩涂资源十分丰富。
盐城拥有江苏省最广阔的海域,全市海域面积18897平方公里,其中内水面积12144平方公里,领海面积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国唯一无赤潮的内海水域,此外,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还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称之为“黄金海岸”,是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
沿海风能资源特别是浅海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具有2000万千瓦风电场的开发潜力,沿海风能资源占到全省的2/3。
(2)岸线港口资源得天独厚。
盐城市海域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海岸线总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
沿海地区建港条件十分优越,盐城港“一港四区”正在加快建设。
大丰港区与2007年10月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已开通多条国际国内航线。
目前二期工程也快结束投入使用。
滨海港区、射阳港区、响水港区均为国家对二类开放口岸。
(3)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较多。
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预计总储量达2000亿立方米,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陆上最大的油气田。
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有着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4)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
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高效农业规模达492万亩,居江苏省首位,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
黄尖镇规划文本
第一部分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2011-2030)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与战略 (3)第三章城乡统筹规划 (6)第一节镇村体系规划 (6)第二节综合交通规划 (7)第三节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9)第四节镇域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10)第五节旅游规划 (13)第六节镇域空间管制 (15)第七节镇域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17)第八节资源节约利用规划 (19)第九节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21)第四章镇区总体规划 (22)第一节城镇规模 (22)第二节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22)第三节绿地系统规划 (27)第四节空间景观规划 (29)第五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0)第六节市政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33)第五章近期建设规划 (45)第六章实施措施与政策建议 (48)第七章附则 (49)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黄尖镇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明确新时期城乡发展战略与建设重点,建构更为“高效、和谐、集约、可持续”的发展框架,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
依据新的《城乡规划法》与《镇规划标准》,编制《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2011—2030)》。
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1、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以城乡统筹为导向,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空间资源优化配置,走和谐发展之路3、适应盐城市亭湖区的发展要求,协调黄尖与主城区的关系,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4、以促进黄尖镇经济发展,提出综合竞争力为中心,提出合理的发展战略,提高城镇发展质量5、构建镇区长远发展框架,优化空间布局,重视城镇和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6、加强环境保护,加快经济方式转变,走科学发展之路7、妥善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长远规划,分期逐步实施第3条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规划先行,集约发展2、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科学发展3、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有机协调第4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2007年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000年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5、《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4年6、《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2004年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8、《盐城大市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1-2030)》9、《黄尖镇镇村布局规划》(2005)10、《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2007-2020)11、《射阳县黄沙港镇总体规划》(2007-2020)12、《黄尖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家及江苏省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第5条规划重点1、通过分析区域宏观背景条件,把握黄尖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趋势。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25•【字号】苏政复〔2023〕23号•【施行日期】2023.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苏政复〔2023〕23号盐城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盐政请示〔2023〕7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盐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建设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高地、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绿色宜居的国际湿地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盐城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34.17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38.6490万亩(含易地代保任务2.00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767.5640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176.159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420倍;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省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43.78%;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加强区域协同和陆海统筹发展,推动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区和沿海地区集中,推动盐丰一体化发展,稳妥推进黄海新区建设。
盐城市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文字内容
《盐都市都市停车设施规划(2023—2030)》文字内容一、规划理念1.交通引导, 用地协调积极引导都市空间布局, 调控交通需求增长, 统筹交通设施布局。
2.以供定需, 供需统筹都市停车设施规划要充足发挥停车设施在调控都市土地运用、道路交通发展等方面旳作用, 进行系统协调、供需统筹, 逐渐实现供需总量和空间分布旳协调。
3.分区规划, 差异引导以增进实现“公交优先”为目旳, 通过划分停车分区, 采用对应停车发展政策, 鼓励居民出行优先使用公共交通。
根据都市功能和空间布局, 通过在不一样区域采用对应旳停车发展政策, 使不一样消费群体都能享有便捷旳都市交通服务。
4.停车调控, 以静制动按照道路网络功能, 平衡不一样区域旳道路容量和停车设施供应总量旳关系, 合理组织交通流, 促使停车交通与道路交通协调发展。
二、规划范围和年限1.规划范围规划研究范围: 中心城区范围, 西南至盐淮高速公路, 西北至盐靖高速公路及新洋港, 东至南洋镇界与沈海高速公路, 面积约433平方公里。
重点规划范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 面积约186平方公里。
2.规划年限基准年: 2023 年近期: 2023~2023年远期: 2023~2030年三、规划目旳通过本规划, 科学划定停车分区, 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及供应构造, 制定符合都市总体交通发展战略旳停车发展方略及政策措施, 形成与都市用地布局和功能性质相协调旳停车设施布局方案, 构建完整都市停车设施体系。
四、停车发展方略4.1总体方略增长供应——提高停车配建原则, 重视公共停车场建设, 鼓励建筑挖潜。
分区优化——停车政策分区, 制定差异化配建、收费政策, 规划P&R停车场。
高效管理——完善法规及执法力量, 引入科技智能化管理, 鼓励泊位开放、共享。
产业引导——制定停车建设扶持政策,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引导停车产业化发展。
4.2对策措施1.增长供应, 缓和停车供需矛盾(1)制定与经济发展和机动化水平相匹配旳建筑配建停车原则, 并严格执行, 防止历史欠账深入扩大。
盐城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适应盐城市发展环境与功能定位的变化,实现“在苏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将盐城主城区建设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3、《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4、《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6、《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的意见》(苏发[2000]17号)7、《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的通知》(苏建规[2002] 35号)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9、《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1991]14号)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1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规[1994]36号)12、《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2003)13、《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14、《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5、《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3条强制性内容规定文本中采用“楷体字”表示的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1、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增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提供保障。
2、结合江苏省沿江、沿海、沿东陇海、沿沪宁的“四沿”发展思路,突出制造业在盐城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空间上落实“以工兴市”发展战略。
3、应对盐城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构建主城区长远发展框架,增强规划的弹性。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市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意见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市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6.15•【字号】盐政发〔2015〕86号•【施行日期】2015.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市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意见盐政发〔2015〕86号为切实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建设“优于苏北、异于苏南”的秀美城市,充分彰显低碳、生态、环保的城市特色,让城市建设的成果更多地惠民利民,现就进一步调整完善市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按照“统一管理、规划到边、分级负责、整体见效”的总要求,合理划分市、区两级管理职能,着力强化行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构建科学、有序、高效的现代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全覆盖、精细化、长效化。
二、基本原则(一)强化市级统一管理职能。
坚持“市区一盘棋”的理念,以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惠民利民、低碳环保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市级部门编制和执行城市规划、统筹项目安排、统一建设标准以及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督查考核等职能,对重要设施、重大项目、重要地段和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的重点事项由市级统一集中管理,并加强对区级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
(二)进一步加强属地管理。
按照“市区一体、统分结合”的思路,重点解决条块交叉、职责不清、监管脱节等问题,注重发挥区级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基础性单元作用,合理配置市区各项建设管理资源,推动城市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实施标准化、网格化、常态化管理,充分调动基层各级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权责相统一。
按照“权责对等、权随事走、责随事移、费随事转”的要求,合理划分市、区两级城市建设管理的职权和任务,进一步明晰各自职责范围,按事权调整相应的工作责任,形成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高效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
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4年
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4年)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4年)》(苏政办发c2023】109号),聚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企业),全面推动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争当全省"智改数转"排头兵,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通过诊断先行、标杆引领、生态赋能和政策聚焦,全方位、多场景、深层次推进企业〃智改数转〃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盐城制造〃迈向〃盐城智造〃,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提供有力支撑。
—、主要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完成全市规上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新上项目应用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全覆盖,23条重点产业链及重点园区基本普及数字化;实现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广泛应用,企业数字化竞争力明显增强,重点产业链、重点园区的数字化发展能级持续提升,争创全省制造业"智改数转"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北翼产业数字化发展新高地。
(-)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到2024年,5G网络覆盖广窗口应用深度全面提升,累计建成12万个5G基站,市级以上工业园区5G、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
累计建成3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二)示范标杆作用进一步彰显。
到2024年,累计培育推广100个省级数字化应用场景、实践案例及解决方案,累计建成20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示范智能车间(工厂),突破5G全连接工厂;争创5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累计拥有1500家省星级上云企业、30万台设备联网上云。
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
绿色
健康
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 战略目标 主要规划指标及措施 形成组织有序、安全高效、信息智能的道路交通运行体系 主、次干道交叉口全部为信号控制,道路标志标线施划率达 100%。
第8条
近期总体发展目标与具体目标
初步建成功能结构完善的交通设施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形成区域、市域、都市区交通一体化的新格局,基本形成等级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 网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快速公交系统建设,确立公交主导地位;完善 停车设施建设,加强交通管理水平,市区道路交通基本畅通,市民出行条件得到明 显改善。 • • • • • • • 第9条 建成较为完善的市域干线公路网络; 建成一主两辅三个客运枢纽; 城市骨架道路基本成网,支路网明显加密; 重点加快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市内公交设施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予以充分重视,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老城区停车矛盾有效缓解,其他地区基本满足; 交通管理设施和水平再上新台阶。 各交通子系统发展目标
1、区域及对外交通 构建以铁路、公路为核心的复合交通走廊,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 提升盐城在江苏省乃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区位。 强化市域“π ”型复合交通走廊,提高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为城镇功能的集聚创 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形成中心城区辐射周边县市的半小时交通圈。 2、城市道路 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当、功能明晰、与城市开发相适应的的城市道路网络,拉开
步行 非机动车 31.26% 公交 33.12% 小汽车 16.62% 其它 1%
2030
18%
第13条 发展策略 策略一:两港引航——坚持以“海港、空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为依托,加快 建设“一港四区”盐城组合港,适时新建盐城新机场,增加国际国内航班航线,为 盐城沿海开发、对外开发、广域辐射提供交通引航。 策略二:高快支撑——构筑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区域交通网络;构筑以 快速公交、快速道路为骨架的城市交通网络,为盐城建设沿海中心城市、现代化特 大城市提供交通支撑。 策略三:公交引导——构筑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提供高品质公共交通服 务,引导盐城城市空间紧凑有序、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引导盐城交通结构公交主导、 高效低碳。 策略四:差别调控——采取分区、分时、分价等差别化交通发展策略,积极主动引 导高效机动化和新型城镇化。 策略五:绿色主导——构筑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绿色主导、科技先导、精细精致 的健康城乡交通体系,支持盐城珍稀保护、旅游振兴、特色营造、民生幸福。 第14条 各交通子系统发展策略 1、区域及对外交通 构建以铁路、公路为核心的复合交通走廊,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发展2035规划方案
1. 引言
盐城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是江苏省的副省级城市,也是南通、连
云港等城市的门户。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盐城市面临着诸多发展挑战和机遇。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和抓住机遇,制定盐城发展2035规
划方案是当务之急。
本文档旨在提出盐城发展2035规划方案的框架,并解释核心步骤、目标和主
要政策。
2. 规划目标
盐城发展2035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创新型国际化
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具体目标如下:
1.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相结合,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
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2.提升城市品质:构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推动创新:培育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4.促进开放合作:拓展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5.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规划步骤
盐城发展2035规划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3.1 问题分析
通过深入调研和数据分析,全面了解盐城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经济结构
落后、环境污染、交通瓶颈、人才流失等。
3.2 制定发展愿景
基于问题分析结果,明确盐城发展的愿景和定位,明确未来希望实现的发展目标。
3.3 制定发展战略
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包括经济发展战略、城市规划战略、创新创业战略、环
境保护战略等,确保各项战略相互协调。
3.4 提出政策措施
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以支持和推动盐城发展,包括财政扶持政策、税收优惠
政策、产业引导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等。
3.5 实施和监测
制定实施计划,并建立监测系统,跟踪评估规划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和
优化方案。
4. 主要政策
为了实现盐城发展2035规划的目标,将推出以下主要政策:
4.1 经济发展政策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增加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创业担保和贷款便利等政策措施。
•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引进高端人才和科研项目。
4.2 城市建设政策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
•优化城市规划,提高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
4.3 创新创业政策
•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提供人才培育和创业孵化支持。
•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措施。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4 环境保护政策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
•强化生态保护,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5. 结论
盐城发展2035规划方案通过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和提出政策措施,
为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测与评估,及时修正和优化规划方案。
通过这些举措,盐城市将以更加开放、创新、绿色的姿态迎接未来的发展挑战,努力实现现代化城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