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_第六课_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山西省翼城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道德老师——高迎春。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阐述、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是来自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是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第六课。这一单元教学内容是使学生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其对树立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意义,在全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课是承接上一课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而辩证法矛盾观是对发展观的发展和提升,所以本课对于整本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教育《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识记: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
(2)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主次矛盾的关系,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3)运用:用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道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成功与失败;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
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3、重点及确立的依据
本课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正确对待人生矛盾。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依据:哲学上的概念高度抽象,对于刚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本部分内容针对性较强,贴近生活实际,对学生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4、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依据:由于中职学学生的知识占有量少、理性思维能力不足,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哲学命题与实践生活之间的联系较抽象,所以作为难点通过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演示加以突破。
二、说学生
作为中职生正处在个性、品质、能力、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可塑性也强。学生通过学习了前面几课,对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哲学与人生经历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已经有所熟悉,而且当代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同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具备一定的知识量。但是对于具体的哲学概念的认识在理解上有难度,还不能做到融会贯通。
三、说教学方法
依据《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和本框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在本课题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即在组织课堂教学、落实教学内容上,能密切结合和联系当前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事例,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方法:根据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不再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同时也顾及职业技术学校重技术、重能力的特点。因此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然后辅助一定的讲授。
四、说学法
根据中职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基础,从学生角度出发,采用合作探究和自主研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上课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体现、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释放。
五、说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包括动感画面、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为学生创设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率,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开拓思维,开发智力。
六、说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3分钟)
幻灯片: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提问
1、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2、寓言中所说的“矛盾”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吗?为什么?
学生简单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引入对矛盾概念的解释。
然后让学生思考篮球运动中存在怎样的矛盾现象,并试着举其他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的欲望,从而使课堂的导入更为自然。再者,由学生自我寻找矛盾的例子,即锻炼学生的思维,也将学生对矛盾错误的认识得以更正,使学生以更强的求知欲去听讲这堂课。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20分钟)
首先,教师分析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和对立性。
在分析统一性时,通过分析漫画“敢剪吗?”和成语故事“塞翁失马”分别论证了统一性的两个特点:
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2、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解释对立性特点时,训练学生找反义词。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的分析提问,使学生能更形象地理解概念,避免抽象认识不能理解清楚。通过寻找反义词的活动,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落实。
其次,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幻灯片展示:
1、猫与老鼠这对“老冤家”,如何在相互斗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
2、生物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师讲析后,让学生举相类似的例子,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对猫和老鼠在相互斗争中共同生存和生物的发展过程的探讨,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到矛盾对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学习哲学的主动性,从而愉快地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