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常用化疗方案及其副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癌常用化疗方案及其副作用

化疗是改善胰腺癌治疗现状的最大功臣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据统计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位列全部恶性肿瘤中排第9位,而相关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6位。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新的抗肿瘤药物的不断涌现,很多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胰腺癌领域仍然没有突破性进展。虽然胰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术后长期生存情况的改善仍不理想。

胰腺癌患者一旦确诊,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8%左右。

对于能够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病人来说,其5年生存率约为20%~25%,中位生存期约为2年左右。

相对来说,早期(肿瘤直径小于2cm且没有淋巴结转移)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有望达到40%左右。

而对于无法进行根治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来说,如果不加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好(如对化疗无反应),则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5年生存率为0%。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根治术后的生存率,是在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了术后辅助化疗的结果,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胰腺癌患者如果手术治疗后不进行辅助化疗,其生存获益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对于无法行根治手术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也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研究表明,接受化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当然具体生存时间获益因人而异。因此,可以说化疗的进步是近年来胰腺癌治疗效果获得提高的最大功臣。

化疗的原理与要点:联合化疗、化疗周期与疗程

尽管目前胰腺癌还没有特效的靶向治疗药物问世,然而近年来在胰腺癌的化疗领域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顾名思义,化疗及化学药物治疗,即利用化学药物的毒性作用杀死体内增殖活跃的肿瘤细胞。不同的化疗药物杀死不同肿瘤细胞的机理和效果并不相同,而且这种“毒性”作用是非选择性的,也就是说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机体正常的细胞造成伤害,尤其是机体里那些增殖活跃的细胞,如骨髓的造血细胞、消化道粘膜细胞等。另一方面,由于化疗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需要经过肝脏或者肾脏,因此也会对这些器官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损伤。这就是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主要体现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损伤、神经毒性和肾毒性等方面。

所有的化疗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人体根本无法耐受足以杀死所有肿瘤细胞的化疗剂量,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治疗模式,决定了单一的化疗药物无法完成彻底消灭肿瘤细胞的任务。为此,学者们想到了应用不同的化疗药物进行组合治疗,尤其是将具有不同杀伤机制、不同代谢途径和不同毒副反应的化疗药物组合应用,既增加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还可以降低单一用药的剂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这是就联合化疗,是目前肿瘤化学治疗的最重要的模式。

化学治疗的另一个要点是化疗周期和疗程

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对增殖活跃的肿瘤细胞更为敏感,但是狡猾的肿瘤细胞也有自己的求生办法,即体内始终会有小部分肿瘤细胞处理“休眠”状态,而化疗药物对于这些休眠中的细胞是没有杀伤作用的,等到体内的化疗药物被代谢出去的时候,这些原本休眠的肿瘤细胞又会进入增殖活跃的状态,此时必须再进行一轮化学药物治疗,才能将这一批进入增殖状态的肿瘤细胞杀死,也就是下一周期的化疗。不同的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机制和毒性反应不同,因此开始新一轮化疗的时间也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化疗方案的化疗周期和给药方案会有差异的原因,也是为何应该尽可能按化疗周期坚持用药的原因。

因此,每个化疗周期化学药物都会尽力将处于增殖状态的肿瘤细胞杀死,而对处于休眠状态的肿瘤细胞则“无能为力”。然而,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被迫进入“增殖活跃”状态而被杀死的肿瘤细胞越来越多,理论上来说,经过8-12个化疗周期,即6个月左右的时间,体内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将被清除,这就是化疗疗程。可见,术后尽早开始化疗、坚持按化疗周期按时用药、尽量坚持完成6个月左右(8-12个周期)的化疗疗程,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胰腺癌常用化疗药物和主要副作用

胰腺癌的化学治疗,大致经历了3个段:

(1)1997年以前,只有氟尿嘧啶(5-FU)一种化疗药物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且疗效并不理想;

(2)1997年人们发现吉西他滨为对于胰腺癌的疗效优于氟尿嘧啶,从此吉西他滨单药成为治疗胰腺癌的首选药物(也是唯一的药物);

(3)近十年来,替吉奥胶囊(相当于一种口服的氟尿嘧啶,但疗效更好)、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新型化疗药物不断问世,为胰腺癌的联合化疗方案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一些传统化疗药物的组合也被临床实验证实可以显著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应用于胰腺癌治疗的化疗药物主要有: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奥沙利铂、伊利替康、替吉奥胶囊等药物。下面分别对这些化疗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和注意事项做一简单介绍。

1. 吉西他滨

吉西他滨:即择菲、健泽或其它产品。主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即血白细胞(WBC)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者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等。因此应用此药的患者在每次进行化疗前和治疗后,都必须注意血象变化,根据骨髓抑制程度,及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轻度骨髓抑制可通过口服升高白细胞或血小板的药物;中、重度骨髓抑制者需注射升白针或刺激血小板产生的针剂;必要时应将化疗时间推迟或调整剂量。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应注意少参加聚会、出门带口罩、注意保暖和饮食卫生等,以防止细胞或病毒感染;血小板降低的患者则应避免磕碰伤或食用坚硬食物,以防止意外出血。

红细胞减少即贫血,需注意增加营养,可补充含铁食物或补铁药物,同时观察是否有便血、黑便等出血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化疗药物造成的骨髓抑制,多于用药后2天左右开始,可能持续至2周左右,因此如果用药前即存在骨髓抑制表现,用药后2-3天应复查血常规,并定期监测,即使结果正常,也需要在用药后1周、2周或下次用药前及时复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严重的骨髓抑制。如果发现3度以上

严重的骨髓抑制则需根据情况及时治疗并监测,必要时调整用药剂量和时间。当然,如果化疗过程中并无严重骨髓抑制,则不必频繁验血。

吉西他滨的其它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恶心和呕吐、腹泻等)、疲乏、肝功能异常、皮疹,等等。这些副反应多可通过对症处理或休息得到缓解。

2.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目前市场上有多家公司生产,进口与国产均有,成分与疗效并无显著差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传统的紫杉醇药物并不相同,不论药物机理、适应证、用药方法和毒副反应同,均不能和传统紫杉醇药物混为一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人化疗反应相对轻微,主要是骨髓抑制,多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一般可耐受。其它副作用包括感觉神经毒性(即手指麻木)、胃肠道反应(恶心和呕吐为主)、疲乏、肝功能异常,等等。这些副反应多可通过对症处理或休息得到缓解。需要注意的是,胰腺癌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时多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最常见是联合吉西他滨或者替吉奥胶囊等,因此其耐受性还取决于联合用药方案,尤其与吉西他滨联合方案,骨髓抑制的副作用更为明显。

3. 奥沙利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