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概论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概论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概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运行原理;2. 掌握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的功能、特性和相互关系;3. 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及其计算方法;4. 掌握电力系统的简单分析和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基本问题;2. 能够正确使用相关仪器和软件进行电力系统参数的测量与计算;3. 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初步的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他们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力系统概论,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电力系统专业知识了解较少。

因此,课程目标需具体、明确,以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关键知识点。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课后阅读,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运行原理以及相关设备的功能和特性;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操作、上机实践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电力系统在能源、环保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介绍电力系统的定义、组成、分类及运行原理,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电力系统设备:讲解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的设备及其功能,特性,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力系统参数:学习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及其计算方法,包括阻抗、导纳、功率、电压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力系统分析: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如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_4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_4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电力系统三相对称短路计算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电力系统分析........................................................................................................................... - 0 -第一章设计目的与任务 ......................................................................................................... - 2 -1.1设计目的.................................................................................................................... - 2 -1.2设计任务.................................................................................................................... - 2 -第二章基础理论与原理 ......................................................................................................... - 2 -2.1 对称短路计算的基本方法 ....................................................................................... - 2 -2.2 用节点阻抗矩阵的计算方法 ................................................................................... - 4 -2.3 用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方法 ................................................................................... - 6 -2.4 用三角分解法求解节点阻抗矩阵 ........................................................................... - 7 -2.5 短路发生在线路上任意处的计算方法 ................................................................... - 8 -第三章程序设计..................................................................................................................... - 9 -3.1 变量说明................................................................................................................... - 9 -3.2 程序流程图............................................................................................................. - 10 -3.2.1主程序流程图 .............................................................................................. - 11 -3.2.2导纳矩阵流程图 .......................................................................................... - 12 -3.2.3三角分解法流程图 ...................................................................................... - 13 -3.3 程序源代码见附录1 ............................................................................................ - 14 -第四章结果分析................................................................................................................... - 14 -第五章收获与建议............................................................................................................... - 15 -参考文献................................................................................................................................. - 17 -附录......................................................................................................................................... - 17 -附录1: 程序源代码..................................................................................................... - 18 - 附录2: 测试系统数据与系统图 ................................................................................... - 23 - 附录3: 测试系统的运行结果- 25 -第一章设计目的与任务1.1设计目的1、加深理解并巩固电力系统发生短路的基本知识。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山东交通学院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院(部)别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姓名刘俊杰指导教师栗玉霞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题目二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刘俊杰6 月 3 日至 6 月9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签字)2013 年 6 月9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1.计算说明书部分设计报告和手算潮流的步骤及结果目录摘要 (2)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第二章潮流计算 (4)2.1潮流计算概述与发展 (4)2.2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6)2.3潮流计算的方法及优、缺点 (7)2.4潮流计算所用程序语言的发展 (7)2.5 MATLAB概述 (8)2.6牛顿-拉夫逊法原理 (9)2.7牛顿-拉夫逊法解决潮流计算问题 (10)2.8计算机潮流计算的步骤 (11)2.9计算机程序的实现 (12)2.10计算过程及数据分析 (15)2.11 MATLAB潮流计算结果 (18)第三章电力系统仿真概述 (21)3.1仿真发展 (21)3.2 Matlab仿真电力系统 (21)3.2 Simulink仿真模型 (26)第四章学习心得 (28)参考文献: (29)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的事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与运行中最基本的运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的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

本位就是运用潮流计算具体分析,并有MATLAB仿真。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MATLAB仿真AbstractElectric power system steady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c safety analysis.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calculation, flow calcul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power network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most basic operations of electric power network, various design scheme and the operation ways to tide computation, can get all kinds of each node of the power grid voltage and seek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loss, and getting electric power. The standard is to use th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pecific have MATLAB simulation.Key words: Power system; Flow calculation; MATLAB simulation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经变压器和电力线路输送并分配到用户,在那里经电动机、电炉和电灯等设备又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和光能等。

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目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一、题目要求 (1)二、设计方案 (6)三、短路点短路电流计算 (11)四、整定计算 (13)五、继电器选型 (20)六、总结 (22)参考文献 (2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题目要求1.目的任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接受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次培养训练和检验。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设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计算,识图、绘图,以及查阅、使用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以中型企业变电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为对象,主要完成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及线路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绘保护配置图等设计和计算任务。

为以后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进行毕业设计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2.设计内容2.1主要内容(1)熟悉设计任务书,相关设计规程,分析原始资料,借阅参考资料。

(2)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线路保护方案的确定。

(3)短路电流计算。

(4)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

(5)各种保护装置的选择。

2.2原始数据某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如图1所示,两台变压器均为双绕组、油浸式、强迫风冷、分级绝缘,其参数如下:S N=63MVA;电压为110±8×1.25%/38.5 kV;接线为Y N/d11(Y0/Δ-11);短路电压U k(%)=10.5。

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

2.3设计任务图1 主接线图结合系统主接线图,要考虑L1L2两条110kV高压线路既可以并联运行也可以单独运行。

针对某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的继电保护进行设计,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电流)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已知条件如下:(1)变压器35kV母线母线单电源辐射形线路L3L4的保护方案拟定为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采用两相星形接线,L5L6馈出线定时限过流保护最大的时限为1.5s,线路L3L4的正常最大负荷电流为450A,(2)L1L2各线路均装设距离保护,试对其相间短路保护I,II,III段进行整定计算,即求各段动作阻抗Z OP I,Z OP II,Z OP III和动作时限t1I、t1II、t1III,并校验其灵敏度,线路L1L2的最大负荷电流为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倍,功率因数cosϕ=0.9,各线路每千米阻抗Z1=0.4Ω,阻抗角ϕL=700,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 SS=1.5,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re=1.2,并设Krel`=0.85, Krel``=0.8, Krel```=1.2,距离III段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3)变压器主保护采用能保护整个变压器的无时限纵差保护,变压器的后备保护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4年 10 月 29日目录一、设计目的 . (1)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1)2.1设计要求 (1)2.2设计指标 (2)2.2.1网络参数及运行参数计算 (2)2.2.2各元件参数归算后的标么值: (2)2.2.3运算参数的计算结果: (2)三、设计内容 . (2)3.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原理 (2)3.1.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原理 (2)3.1.2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原理 (3)3.2潮流计算与分析 . (4)3.2.1潮流计算 (4)3.2.2计算结果分析 (8)3.2.3暂态稳定定性分析 (8)3.2.4暂态稳定定量分析 (11)3.3运行结果与分析 . (16)3.3.1构建系统仿真模型 (16)3.3.2设置各模块参数 (17)3.3.3仿真结果与分析 (21)四、本设计改进建议 (22)五、心得总结 . (22)六、主要参考文献 (23)一、设计目的学会使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

通过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实例分析,加深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所给的电力系统,绘制短路电流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调试,最后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电力系统计算应用程序,通过自己设计电力系统计算程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短路计算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熟悉电力系统分析综合这门课程,复习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的方法。

了解 Simulink在进行潮流、故障分析时电力系统各元件所用的不同的数学模型并在进行不同的计算时加以正确选用。

学会用Simulink ,通过图形编辑建模,并对特定网络进行计算分析。

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2.1 设计要求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是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如短路等,系统能否恢复到同步运行状态。

图1 为一单机无穷大系统,分析在f 点发生短路故障,通过线路两侧开关同时断开切除线路后,分析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1原始资料的提出与分析系统图: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

2、发电厂资料: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300MW ),母线3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100MW ),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40MW 和20MW ;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200MW )。

3、变电所资料:(一) 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0KV 35KV 35KV 10KV (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40MW 60MW 70MW 50MW (三) 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 φ=0.85;(四) 变电所1和变电所2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 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414KW ,短路电压(%)=16.7;变电所3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63MV A 的变压器,变电所1 变电所2变电所3变电所435kV 母线10kV 母线35kV 母线10kV 母线一次侧电压220kV一次侧电压220kV母线1母线3母线2线路长为100km线路长为90km线路长为80km线路长为100km线路长为80km2*QFQ-50-2 2*QFS-50-2TQN-100-22*TQN-100-2。

线路长为70km 。

电厂一 电厂二短路损耗为245KW ,短路电压(%)=10.5;4、输电线路资料: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Ω17.0,单位长度的电抗为Ω0.402,单位长度的电纳为S -610*2.78。

二、 课程设计基本内容: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

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情况下的潮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上升;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求,进行电压的调整。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创新的同时,对运行维护以及装置保护原则等相关内容也有了新要求,下面是xx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维护与检修传统的保护设备维护检修工作复杂,而且而保护性能不强,难以满足当前电力系统的使用需求,无法提供有效的保护,降低故障概率。

相比之下,继电保护系统不仅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有效的保护,还能增加电力系统技术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对整个电力系统有着高效的防护和监视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安装简便,在安装过程中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较少,安装工作的时间较短,成本较低,减少了企业的资金投入,有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继电保护装置的零部件通常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继电保护装置采用绝缘材料可以有效的对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以避免设备遭到腐蚀。

从当前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趋势来看,采用新型的保护材料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不仅可以保证装置的有效运行,还可以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确保电力作业人员的安全。

有效维护电力系统数据信息安全;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电力行业作为社会运行的基础,其信息安全值得重视。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电力系统设备,不仅能够降低系统痴线故障的几率,保证继电保护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还能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信息泄露,保护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减少电网运行投资成本;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构造简单,运用现代新型材料制成的回路系统成本相对更加低廉,其体型较小,质量不大,方便于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施工,也利于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人力物力投入相对较少,减少了资金投入。

继电保护装置性能优越;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可以提高装置的抗腐蚀能力,避免其在运行过程中因为受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腐蚀问题,另外,其特殊的材质还可以防止电磁效应对继电保护装置产生影响,从而大幅度提升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课程名称电力系统课程设计课程学分 1起始日期 2020.1.2—2020.1.6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电力体统分析课程的了解,学会查寻资料、以及分析计算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要求(1)培养学生认真执行国家法规、标准和规范及使用技术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思考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使其巩固和深化,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懂得电力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为毕业设计和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课题和内容各元件参数标幺值如下(各元件及电源的各序阻抗均相同):接线,非标准变比侧Δ接T1:电阻0,电抗0.2,k=1.1,标准变比侧YN线;接线,非标准变比侧ΔT2:电阻0,电抗0.15,k=1.05,标准变比侧YN接线;L24: 电阻0.03,电抗0.08,对地容纳0.04;L23: 电阻0.023,电抗0.068,对地容纳0.03;L34: 电阻0.02,电抗0.06,对地容纳0.032;G1和 G2:电阻0,电抗0.15,电压1.1;负荷功率:S1=0.5+j0.2;任务要求:当节点2发生B、C两相金属性接地短路时,1 计算短路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电流;2 计算其它各个节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电流;3 计算各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三、设计工作要求1、理解设计任务书,原始设计资料。

3、掌握以下设计内容及方法:电力系统组成、标幺制的原理、短路类型、短路原因、短路危害与短路计算的目的;同步发电机暂态过程、系统元件各序(正、负和零)参数计算、对称分量法原理、电力系统各序网络、不对称故障边界条件确定以及正序等效定理。

最后撰写设计报告,绘图工程图,考核。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山东交通学院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院(部)别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姓名刘俊杰指导教师栗玉霞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题目二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刘俊杰6 月 3 日至 6 月9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签字)2013 年 6 月9一、设计内容及要求复杂网络牛顿-拉夫逊法潮流分析与计算的设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一项最基本的计算,设计内容为复杂网络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牛顿-拉夫逊法。

首先,根据给定的电力系统简图,通过手算完成计算机算法的两次迭代过程,从而加深对牛顿—拉夫逊法的理解,有助于计算机编程的应用.其次,利用计算机编程对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各参数进行解析和计算;编程完成复杂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电力系统支路改变、节点增减的程序变化;编程完成各元件的功率损耗、各段网络的电压损耗、各点电压、功率大小和方向的计算。

二、设计原始资料1、给出一个六节点、环网、两电源和多引出的电力系统;2、给出一个五节点、环网、两电源和多引出的电力系统;参数给定,可以选用直角坐标表示的牛拉公式计算,也可以选用极坐标表示的牛拉公式计算.3、题目二:系统等值电路如图,利用N—R法计算系统潮流,取误差系数ε=10-5.该系统中,节点1为平衡节点,保持U1=1.05+j0为定值,节点6为PV节点,其他都是PQ节点。

给定的注入电压、变压器阻抗、线路阻抗和线路对地电纳的一半和输出功率的标幺值与见下图。

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1.计算说明书部分设计报告和手算潮流的步骤及结果目录摘要 (2)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第二章潮流计算 (4)2。

1潮流计算概述与发展 (4)2。

2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6)2。

3潮流计算的方法及优、缺点 (7)2。

4潮流计算所用程序语言的发展 (7)2.5 MATLAB概述 (8)2。

6牛顿-拉夫逊法原理 (9)2。

7牛顿—拉夫逊法解决潮流计算问题 (10)2。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山东交通学院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院(部)别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姓名刘俊杰指导教师栗玉霞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题目二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刘俊杰6 月 3 日至 6 月9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签字)2013 年 6 月9一、设计内容及要求复杂网络牛顿-拉夫逊法潮流分析与计算的设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一项最基本的计算,设计内容为复杂网络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牛顿-拉夫逊法。

首先,根据给定的电力系统简图,通过手算完成计算机算法的两次迭代过程,从而加深对牛顿—拉夫逊法的理解,有助于计算机编程的应用.其次,利用计算机编程对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各参数进行解析和计算;编程完成复杂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电力系统支路改变、节点增减的程序变化;编程完成各元件的功率损耗、各段网络的电压损耗、各点电压、功率大小和方向的计算。

二、设计原始资料1、给出一个六节点、环网、两电源和多引出的电力系统;2、给出一个五节点、环网、两电源和多引出的电力系统;参数给定,可以选用直角坐标表示的牛拉公式计算,也可以选用极坐标表示的牛拉公式计算.3、题目二:系统等值电路如图,利用N—R法计算系统潮流,取误差系数ε=10-5.该系统中,节点1为平衡节点,保持U1=1.05+j0为定值,节点6为PV节点,其他都是PQ节点。

给定的注入电压、变压器阻抗、线路阻抗和线路对地电纳的一半和输出功率的标幺值与见下图。

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1.计算说明书部分设计报告和手算潮流的步骤及结果目录摘要 (2)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第二章潮流计算 (4)2。

1潮流计算概述与发展 (4)2。

2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6)2。

3潮流计算的方法及优、缺点 (7)2。

4潮流计算所用程序语言的发展 (7)2.5 MATLAB概述 (8)2。

6牛顿-拉夫逊法原理 (9)2。

7牛顿—拉夫逊法解决潮流计算问题 (10)2。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班级:电自1042学生姓名:杨鹏学号:24指导教师:王彬分院院长:许建平教研室主任:高纯斌电气工程学院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题目电力系统课程设计2.设计内容双端供电网络设计1)设计具体内容、计算参数、总负荷容量等设计数据已给出;1)完成电力网络电能分派设计;2)完成电力网络功率补偿;3)完成电力网络各节点短路故障的计算;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5)完成课程设计答辩。

3.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本次设计的要紧内容、设计题目、设计目录、供配电网图、补偿结果、短路数据,利用设备清单、设备选择公式、计算进程、选择依据。

B、课程设计总结。

包括本次课程设计进程中的收成、体会,和对该课程设计的意见、建议等。

C、全文很多于3000字。

显现报告类似,经查实后剽窃学生成绩按不合格处置。

4.参考资料1.电力系统分析.2.power world 利用说明书。

5.设计进度(2011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时间设计内容第1-2天查阅资料,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第3-6天完成电力网络规划第7-11天系统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功率因素补偿第12-15天绘制图纸、书写报告、答辩6.答疑地址新实验楼 305目录第一章 PowerWorld软件介绍 (3)1.1 PowerWorld软件的简介 (3)1.2 PowerWorld软件的功能 (4)1.2.1 大体功能 (4)1.2.2 高级功能 (5)第二章 PowerWorld软件的大体应用简介 (6)2.1 绘制电力系统单线图 (6)2.1.1 创建工程实例 (6)2.1.2 添加电力元件 (7)潮流计算 (8).1 潮流计算 (8).2 潮流计算个元件信息表 (8)短路计算 (10)第三章 PowerWorld实际的应用 (11)4.1 power world仿真图 (11)4.2 节点潮流计算 (12)4.3 节点短路计算 (12)4.4 实例信息(节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电气工程学院胡明200719010682010/7/5前言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

电网是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电网结构能便利地实现电的供需平衡,更好地使电源结构优化。

良好的规划方案是良好的电网结构的基础,它应能保证系统在安全稳定的方式下运行,并且在此前提下获得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良好的规划方案是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本体工程的总体规划,是具体建设项目实施的方针和原则,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对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投资费用和建成投产后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和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行的根本任务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下,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

电力系统包括发电、送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通信、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等设施。

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供电的可靠、经济以及电能的质量水仅取决于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而且还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远行管理水平。

电力系统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现有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结合能源和交通条件,分析负荷及其增长速度,预计电力电量的发展,提出电源建设和系统网架的设想,拟定科研、勘测、设计以及新设备试制等任务。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电力系统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复习巩固本课程及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增强工程观念,培养电力网规划设计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1)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程、规定、导则等,树立供电必须安全可靠、经济的观点;2) 掌握电力网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3)熟练电力网的基本计算;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1.1 设计任务课程设计的主内容有:1)电网接线方案的技术论证及经济比较; 2)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选择; 3)潮流计算和电压计算; 4)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图。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设计依据与负荷计算 (1)1.1 设计依据 (1)1.2电力负荷计算 (1)2.变压器选型及架空线路 (4)2.1 无功补偿方案的选择 (4)2.2 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5)2.3 无功补偿电容器选择 (5)2.4 各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 (6)2.5各变电所变压器损耗计算 (7)2.6架空线的选择 (8)3.短路电流的计算 (8)3.1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及意义 (8)3.2 短路计算 (9)3.2.1 短路电流计算等效示意图 (9)3.2.2 短路电流及容量的计算 (9)4.高压电器设备及母线的选择 (11)4.1 母线选择 (11)4.2 高压侧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11)4.2.1 选择依据 (11)4.2.2 设备选择 (11)5.低压侧设备选择及校验 (12)4.1 0.38KV侧设备选择 (12)4.2 0.38KV侧出线选择选择依据 (15)6.继电保护配置 (16)6.1各变电所进线的保护 (16)6.2 变压器继电保护 (17)7. 防雷与接地保护 (20)7.1 防雷保护 (20)7.2接地装置 (21)8.主接线图 (22)心得体会 (24)参考文献 (25)i1设计依据与负荷计算1.1设计依据(1)本厂设有薄膜、单丝、管材、注射等四个车间,设备选型全部采用我国新定型设备其外还有辅助车间及其它设施。

(2)全厂各车间电气设备及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表(380伏侧)。

(3)本场与电业部门的供电协议:1)该厂由处于厂南侧一公里的110/10千伏变电所用10千伏架空线路向其供电,该所在城南侧1km 。

2)电业部门变电所配出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整定时间为2.5s ,工厂配电所应不大于2s 。

3)在总配变点点所35kv 侧计量。

4)工厂的功率因数值要求在0.9以上。

5)供电系统技术数据:电业部门变电所10kv 母线为无限大电源系统,其短路容量200兆伏安(4)生产车间为三班制,部分车间为单班或两班制,全年最大负荷利用时间为5000小时,属于三级负荷。

电力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电力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电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学的原理和公式、了解电力学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进行电力实验、能够使用电力学相关软件和工具、能够解决电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第1章:电力学导论1.1 电力学的定义和发展1.2 电力学的应用领域第2章:电力基本原理2.1 电流和电压2.2 电阻和欧姆定律2.3 电功率和电能第3章:电力电路3.1 电路元件3.2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3.3 电路的故障分析第4章:电力设备4.1 电动机4.2 变压器4.3 电力线路和电缆第5章:电力应用5.1 电力在工业中的应用5.2 电力在家庭中的应用5.3 电力在交通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传授电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电力学问题,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电力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实验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选择权威、实用的电力学教材,如《电力学基础》等。

参考书方面,我们将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电力学参考书籍,如《电力学手册》等。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和制作一些电力学的教学视频和演示文稿,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一些电力实验所需的设备,如电源、电阻、电表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合作等情况,占总评的30%;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电力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总评的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区域电网设计4-7学生姓名:何泰楠,黄界姿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所在学院:电力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班报告提交日期:2012年1月1日目录目录 (1)前言 (4)一、设计原始资料 (5)1.1、设计的系统与厂、站资料 (5)1.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7)二、校验电力系统功率平衡和确定发电厂的运行方式 (8)2.1负荷合理性校验 (8)2.2功率平衡校验 (8)2.3电力电量平衡校验 (10)三、确定电力系统的接线图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拟定主接线方案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选择接线方案1,2进行设计工作 (19)3.3 matlab潮流计算与powerword仿真潮流计算的对比 (25)3.3.1 方案1 matlab潮流计算与powerword仿真潮流计算的对比 (25)3.3.2方案2 matlab潮流计算与powerword仿真潮流计算的对比 (27)3.4 N-1潮流校核 (29)3.5 三相短路容量测算校核 (35)四、确定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发电厂主接线及变压器的选择 (66)4.2、变电站主接线及变压器的选择 (39)五、经济估算 (45)六、确定最终的接线方案 (48)七、附录 (49)7.1 matlab潮流计算的源程序 (49)7.2 matlab潮流计算运行结果 (55)7.3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何泰楠 (65)7.4 课程设计任务书(二)黄界姿 (66)八、参考文献 (67)前言《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本身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同时又是学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基础。

电力系统分析取决于电力系统本身客观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取决于当时能够采取的研究,分析计算的手段和工具。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所给的数据,对一个区域电网规划进行分析,校验系统的有功与无功;分析各种不同的运行方式;确定系统的接线方案;选择系统中变压器的型号;对系统的潮流进行估算;计算网络中的损耗;统计系统设计的主要指标;绘制电气主接线。

一、 设计原始资料1.1、设计的系统与厂、站资料 1、设计的系统与厂、站地理位置图图1-1 电厂电站地理位置图A□:火电厂 B □:水电厂 ① -- ⑤:变电所 (图中比例尺代表10km ) 2、电厂、变电站负荷资料(1)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表如表1-1所示,年最大负荷曲线如图1-1所示。

表1-1中,最大负荷为327.2MW (标幺值为1)。

表1-1 系统电力平衡表 单位:MWA □B □①⑤②③④10km绘图比例尺图1-1 广东省某市2010年最大负荷曲线(2)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的资料如表1-2至表1-4所示。

表1-2 火力发电厂资料表1-3 水力发电厂资料表1-4 发电厂和变电所负荷资料注:(1)电厂负荷不包括厂用电;(2)主网采用110kV电压等级,厂用电率自己确定。

②系统与电厂以双回线联络,联络线最大功率86MW,COSφ-0.90:最小功率50MW,COSφ-0.85。

1.2设计的主要内容1用Matlab编制潮流计算程序,可任选一种潮流计算方法。

2检验有功、无功平衡;编制电力电量平衡、核实原发电厂是否需要增容。

3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地理位置设计出4种网络接线方案,从供电可靠性、线路总长度、开关数量、继电保护整定的难易程度等几个方面选择出两种较优的方案,对这两个接线方案进行以下设计工作,包括:1)采用自己编制的潮流计算程序进行初步的潮流计算,采用PowerWorld软件进行比对。

2)用经济电流密度法,确定线路的截面和型号;(列出典型线路的参数表)3)确定各厂、站接线方案,选择变压器的型号、容量;4)用PowerWorld软件完成大方式的“N-1”潮流校核,进行线路载流能力和电压水平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线路选型;5)采用PowerWorld软件进行短路计算,进行三相短路容量测算校核。

(110kV短路电流限制<40kA,若短路电流越限,提出处理措施并进行验算)。

(发电机的电抗值)6)计算电力网的网损和投资等经济指标(投资不考虑变电站的投资,补充投资单价);4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接线方案,并绘制接线图;5编制课程设计报告。

二、校验电力系统功率平衡和确定发电厂的运行方式2.1负荷合理性校验根据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定义,全年实际耗电量(W/MW)为最大负荷运行Tmax小时所消耗的电量,它应大于全年均以最小负荷运行所消耗的电量Wmin,为一年的时间即8760小时)依此校验之。

(T即 W= Pmax × Tmax,Wmin= Pmin × T01.发电厂APmax × Tmax=46×4500=207000MW ·h Pmin × T 0=23×8760=201480MW ·h2. 发电厂BPmax × Tmax=27×5000=135000MW ·h Pmin × T 0=16×8760=140160MW ·h3. 变电所1Pmax × Tmax=69×4500=310500MW ·h Pmin × T 0=36×8760=315360MW ·h4. 变电所2Pmax × Tmax=57×4500=256500MW ·h Pmin × T 0=28×8760=245280MW ·h5. 变电所3Pmax × Tmax=76×4500=342000MW ·h Pmin × T 0=39×8760=341640MW ·h6. 变电所4Pmax × Tmax=62×4500=279000MW ·h Pmin × T 0=34×8760=297840MW ·h7. 变电所5Pmax × Tmax=72×4500=324000MW ·h Pmin × T 0=41×8760=359160MW ·h系统全年实际耗电量:Wa =207000+135000+310500+256500+342000+279000+324000=1854000MW ·h全年以最小负荷运行所消耗的电量:Wb =(23+16+36+28+39+34+41) ×8760=1900920MW ·h Wa<Wb 负荷不合理2.2功率平衡校验 1) 有功功率平衡校验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nn x P K K K P 1max 321max )1)(1(1K --同时系数,取0.9 2K —网损率,取5%3K —厂用电率,取8%需校验发电厂的有功备用容量是否大于最大有功负荷的10%。

发电机组总容量为:P=5*60+5*30=400MW 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为:m ax x P =0.9*(46+27+69+57+76+62+72)/(1-0.05)/(1-0.08)=421.167MW最大有功负荷:P LMAX =46+27+69+57+76+62+72=409MW有功备用容量/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为:(400-421.167)/409=-5.17%<10% 得出结论:系统有功功率不足,无备用。

2) 无功功率平衡校验功负荷的10%。

发电机组所提供的无功容量为:Qmax=5*60*tan(arccos0.85)+5*20*tan(arccos0.85)=247.9Mvar系统最大的无功综合负荷为:Qlmax= 0.9*1.144164*(27+15+39+40+52+38+46)=264.644Mvar 上式中的1.144164是跟厂用率及网损率相关的最大无功负荷:27+15+39+40+52+38+46=257Mvar无功备用容量/最大无功负荷:(247.9-264.644)/257=-6.52%<10%得出结论:系统无功功率不足,无备用。

3) 功率平衡校验结论由上面检验结果可知: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均不足,水电机组不易扩容,故选择火电机组扩容,增加两台60MW 发电机组。

加两台火电机组后功率平衡校验,厂用电率8%。

4) 有功功率平衡校验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nn x P K K K P 1max 321max )1)(1(1K --同时系数,取0.9 2K —网损率,取5%3K —厂用电率,取8%需校验发电厂的有功备用容量是否大于最大有功负荷的10%。

发电机组总容量为:P=7*60+5*30=520MW 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为:m ax x P =0.9*(46+27+69+57+76+62+72)/(1-0.05)/(1-0.08)=421.167MW最大有功负荷:P LMAX =46+27+69+57+76+62+72=409MW有功备用容量/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为:(520-421.167)/409=24.16%>10% 得出结论:系统有功功率平衡,有功备用容量充裕 5) 无功功率平衡校验功负荷的10%。

发电机组所提供的无功容量为:Qmax=7*60*tan(arccos0.85)+5*20*tan(arccos0.85)=322.267Mvar系统最大的无功综合负荷为:Qlmax= 0.9*1.144164*(27+15+39+40+52+38+46)=264.644Mvar 上式中的1.144164是跟厂用率及网损率相关的最大无功负荷:27+15+39+40+52+38+46=257Mvar无功备用容量/最大无功负荷:(322.267-264.644)/257=22.421%>10%得出结论:系统无功功率平衡,无功备用容量充足6)功率平衡校验结论由上面检验结果可知:系统有功功率平衡,有功备用容量充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