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疾病研究报告
复方海蛇胶囊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报告
使用 , 治疗 1个疗 程 。② 对 照组 : 苄丝 肼 多巴 胶囊 :t 3 o为一 疗 o
程 ,2 m / , 15 g粒 1粒/ 3次/ ; 次, d 单独使 用苄 丝肼 多巴胶囊治 疗 1
个疗程 。
~
海蛇胶囊 存临床 的验证 , 体会 如下 : 治疗帕金 森使用复 方海蛇 ①
胶 囊 , 坚 持 “ 期 、 量 、 期 ” 治 疗 原 则 , 期 使 用 , 阻 止 要 早 大 长 的 早 可
症状改善情况为震颤 的总改 善率 为 8 % , 0 肌强直 的总改 善率 为 8 .3 , 3 3 % 混合型 帕金森的总改善率为 8 .3 。该组中有 1 33 % 例脑 萎缩 的患者 , 脑萎缩症状也有一定 的改 善。对照组 显效率 为 1 . 8 7% , 5 总有效率为 6 .3 5 6 %。两组综合 疗效 比较 , 有显 著性 差异 ;
毒i蠢囊嘉iij氟罗沙星治疗煤工尘肺合并呼吸道感染40例临床观察葛春雷王晓丽安徽淮南矿业集团职防院安徽淮南232033中图分类号r1352文献标识码a煤工尘肺合并呼吸道感染是尘肺患者常见并发症这与长期吸入刺激和损害呼吸道粘膜破坏呼吸道一肺的防御机能有关另一方面尘肺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免疫系统逐渐老化对待异性抗原的识别和应急能力下降加之膈肌呼吸肌萎缩肺泡弹性减弱咳嗽无力咳痰不能及时排出支气管退行性变粘膜纤毛运动低下老年人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居多
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 估治疗前后多种帕金森病的改善率 。
2 结 果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20 . 0 6年 6月 ~ 0 7年 9月本院收治 20 的帕金森病患 者 6 , 巾治疗 组 3 9例 其 7例 , 对照组 3 2例。年龄 、 性别 、 病情分别见表 1 表 2、 3 、 表 。 表 1 两组患者 年龄分布情况 () n
人参养荣汤并小剂量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参养荣汤并小剂量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减退、震颤、运动迟缓、不稳定性等症状,最终导致残疾。
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然而长期使用药物会出现耐药性和副作用,同时药物治疗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参养荣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临床应用中有良好的效果,主要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近年来,研究表明人参养荣汤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美多巴是一种常用的帕金森病药物,但其副作用较大,因此,研究人参养荣汤并小剂量美多巴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参养荣汤并小剂量美多巴对于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参养荣汤并小剂量美多巴治疗。
2.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在50~80岁之间。
3. 治疗方法和药物剂量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人参养荣汤,每日1次,每次150ml,连续治疗3个月,同时口服小剂量美多巴,每天1次,每次25mg。
4. 疗效评价采用UPDRS评分量表和临床症状改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5. 安全性评价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性。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结果为人参养荣汤并小剂量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探讨人参养荣汤并小剂量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康复护理实践报告
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康复护理实践报告引言: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功能。
老年人患帕金森病后,往往需接受康复护理以帮助他们尽可能地保持独立生活。
本报告将介绍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康复护理实践,并探讨有效的康复方法和策略。
一、评估与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评估老年人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和个人需求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发展、身体状况、家庭支持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并结合此信息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二、运动疗法老年人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现出运动功能受限、肌肉僵硬和平衡失调等特征。
运动疗法是康复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运动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和改善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技能。
常用的运动疗法包括步态训练、平衡练习和抗阻力训练等。
三、语言和言语疗法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言语和语言功能的受损。
语言和言语疗法的目的是通过练习和训练来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清晰度。
护理人员可以采用语音放松训练、喉练习和语音感知训练等方法,以帮助患者改善听力和发音能力。
四、社交支持帕金森病患者常面临社交障碍和孤独感,加之疾病的进行性恶化,他们需要得到家人、朋友和专业护理人员的社交支持。
在康复护理中,提供社交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的社交互动和支持小组,帮助患者建立互相支持、分享经验和减轻孤独感的平台。
五、心理护理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他们面临着不断变化的身体状况和对自我能力的质疑。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提供情感支持、积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并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应对策略。
六、药物管理帕金森病患者通常需要依赖药物来改善症状。
康复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密切合作,监测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效果,并对药物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以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遵循医嘱。
结论: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康复护理需要综合性、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评估和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运动疗法、语言和言语疗法、社交支持、心理护理以及药物管理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理能力,延缓疾病进展,并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青少年型帕金森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第 50 卷第 1 期2024年 1 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50 No.1Jan.2024DOI:10.13481/j.1671‑587X.20240130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青少年型帕金森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李倩, 康春阳, 刘晓阳, 王立波, 陈加俊, 李佳(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吉林长春130033)[摘要]目的目的:对1例青少年型帕金森病(JP)患者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探讨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JP患者临床表现、基因突变特点和诊治方案,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方法:分析1例PRKN基因突变所致JP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特点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结果:患者,男性,16岁,因行走不稳、四肢抖动伴双下肢僵硬3年入院。
查体,慌张步态,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四肢肌力正常,双上肢呈“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双下肢呈“铅管样”强直,感觉功能正常,腱反射正常。
头部、颈部和胸部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示头部大小和形态正常,左小脑和颞中回的葡萄糖代谢减少,双侧丘脑、右额叶、顶颞叶和左内侧额叶糖代谢略有增加。
多巴胺转运体(DAT)PET/CT显示脑皮质中无放射性分布,两侧壳核后部DAT分布不均匀减低。
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患者PRKN基因存在2处基因突变,为密码子c.8T>A/c.850G>C复合杂合突变,2处突变分别来自父母,父亲携带c.8T>A基因突变,母亲携带c.850G>C基因突变,患者姐姐基因突变位点与父亲相同。
结论结论: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该家系疾病的基础。
基因突变c.8T>A的鉴定扩大了PRKN基因的突变谱,为研究JP患者致病性基因突变提供了有效信息。
百草枯诱导C57小鼠帕金森氏病的保护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百草枯诱导C57小鼠帕金森氏病的保护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和意义:
帕金森氏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导致运动障碍、震颤、肌肉僵硬等症状。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多巴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但
长期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且不能阻止疾病进展。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
要的。
百草枯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已被证明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小鼠有神经保护作用。
之前的研究也显示百草枯对帕金森氏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百
草枯对帕金森氏病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内容:
1. 制备C57小鼠帕金森氏病模型
选用C57小鼠,采用股神经切断和脱氧肾上腺素(6-OHDA)注射的方法,制备
帕金森氏病模型。
2. 确定百草枯的最佳剂量和时机
将实验组小鼠分为不同剂量组和不同处理时机组,观察不同处理组小鼠的运动功能和多巴胺神经元存活情况,确定最佳剂量和最佳治疗时机。
3. 评价百草枯对帕金森氏病小鼠的保护作用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百草枯治疗组,观察小鼠运动功能的改变、多巴胺神经元丧失的程度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等指标,评价百草枯的保护作用。
4. 探究百草枯的作用机制
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百草枯对自身氧化抗性、炎症反应和线粒体功能的调节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通过C57小鼠帕金森氏病模型,确定出百草枯的最佳剂量和治疗时机,并证明其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同时,研究百草枯的作用机制,可为探究帕金森氏病
病因及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帕金森病的研究报告
帕金森病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对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通过对帕金森病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疾病,并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引言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障碍。
该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帕金森病的发生。
2. 病因与发病机制帕金森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神经退行性变等。
遗传突变和突变基因的表达异常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环境因素,如农药、重金属等的暴露,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神经退行性变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失和脑内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
3. 临床表现与诊断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肌肉僵硬、震颤、运动缓慢和姿势不稳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影响。
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如脑影像学和脑电图等可以协助诊断。
4. 治疗方法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补充多巴胺或增强其效应来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则通过刺激或破坏特定脑区来改善症状。
此外,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 新进展与未来展望近年来,帕金森病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新的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正在不断探索和发展。
此外,神经保护和修复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深入了解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结论:帕金森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神经系统疾病。
通过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该疾病。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索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研究提示[ 面神经内压 升高是面瘫病理学基础 , 6 ] 面神
经内压在损伤 1 周左右达到高峰。 以本病在急性期 开始 所 治疗 时, 有症状加重 的可 能。顽 固性面瘫 由于病损神经节 段较 高, 病毒损害较重 , 或 属难治性面 瘫, 需疗程较长 , 所 这些都要给病人讲清楚, 以取得治疗上 的配合 。
帕金森病 (a k n o i e s ,D 是以震颤、 p r i s nd s a eP ) 强直、 运 动迟缓为特征 的缓慢的进展性神经变性疾病 ,其主要病理 改变是黑质纹状体多 巴胺能神经元胞浆 内出现 Lw e y小体, 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甚至坏死 。 近年来, 针灸对本病的研究 报 告逐渐增多 , 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实验研 究亦逐步深入 。 为较 为全面地把握 P D的针灸临床 治疗与实 验研究进展, 现将近年来 国内外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1 临床研 究
络, 扶助正气是始终贯彻乐观 等是保养正气 , 祛邪抗病 的重要环节。
参考资料
取穴初期 宜浅刺轻刺激, 配合 闪罐治疗 , 结合辨证用 药, 以 疏风 通络 , 祛邪外 出。此时正虚未甚 , 邪气偏胜 , 如果治疗
及时恰 当, 人大 多能在此期获得痊愈或 明显好转 。在恢 病 复期局部穴位互相透刺 可以明显地 改善肌力 , 激发经络之 气, 祛邪外 出; 远端 配穴 , 有扶助 正气 , 补益气血 的作用 。 中
( 收稿 日期 2 0— 卜2) 061 0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 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于 金 栋
( 天津中医学 院第二附属 医院针 灸部, 天津 30 5) 0 10 摘 要 针 灸治疗帕金森病在 改善 临床症状方面有 一定的优 势, 实验研 究亦逐 步深入 。通过分析总结 、 概括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到肌肉的控制,导致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迟缓。
除了这些运动方面的症状,帕金森病也可以影响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思维和决策能力。
这些认知方面的症状可能比运动障碍更难以治疗和缓解,成为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承受的主要负担。
由于目前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还缺乏足够研究,因此需要深入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分析不同临床类型的患者在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进一步了解认知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招募20 名帕金森病患者,根据其运动功能障碍情况分为震颤型和非震颤型各10 名。
2. 测量工具: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析两种类型患者在认知功能上的异同。
3.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各项认知指标、两组患者在各项认知指标上的差异,并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两种类型患者在认知功能异常表现的比率。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为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提供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探索,有助于提高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同时,研究结果还可以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帕金森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综 述 ·
帕金森病 的病 因与发 病机 制研 究 进展
·57 ·
叶 民 董 海蓉 丁新生 来自【中 圈丹 类 号 】R?42.5
【文 献 标 识 码】A
【文章 确号 】1004 1 648(2002)01—0057—03
帕 金 森 病 (PD)是 一 种 中 老 年 人 锥 体 外 系 统 的 变 性 疾 病 从英 国学者 James Parkinson(1817年)首次对 PD进行 描 述 至 夸 已 近 两 个 世 纪 .目前 对 PD 病 因 的 认 识 仍 不 清 楚 。 但已有越来越 多的研究 支持环 境毒物或 内源性 毒物加速 了 多巴胺神经元 的丧失 的观点 ,当纹状 体 中多巴胺 (DA)减少 碉维持运动功能所需的最低 水平 以下时就会发生 PD 。因 而 PD 的 病 因 研 究 方 向 也 相 应 分 为 外源 性 因 素 、内 源 性 因 素 ,而 两 者 往 往 是 相 互联 系 、相 互影 响 、相 互 作 用 的 现 就 此 两 种 因 素分 述 如 下 1 外 曩 性 园蠢 1.1 环 境 和职 业 近 20年 里 .研 究 人 员 加 强 了 对 PD 危 险 因素 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其致病机制的毒理学研究 7O年 代 后期 有人 发现 吸毒青 年注射 自制的化台物 后出现 PD的症 状 .并 证 明 白错 的化 台 物 是一 种 毗 啶 化 合 物 1一甲基 一4一苯 基 西 氢 毗 啶 (1-methyI一4一phenyVl,2,3, ̄-tetrahydropyrid[ne, MPTP),它与 PD患者神经机能 障碍 明显有关 有 报告显示 园环 境 和 职 业 因 素 接 触 杀 虫 剂 和 除 草 剂 、金 属 (铅 、铁 、汞 、 铝、铜 和锰 )和一些溶剂 与 PD发病危险增 加有关 ’ 由于 很难收集到特异杀虫 剂应用 和数量的信息 t所 以人们还不能 获得个体暴露或杀虫剂种类 与 PD发病率关系的定量 数据 。 1.2 蒜 食 大 多 数 有 关 碧 食 因素 与 PD 关 系 的流 行 病 学 研 究都 着重于抗 氧化物对 于保 护神经元免受 自由基损害的作 用 .这 与 氧 化应 撤 假 说 是 一 致 的 。一 些研 究 表 明 食用 富 含 维 生素 E或硒的食物者 PD发病危险性降低 ·另有 实验证 明限 制饮 食和予以脱氧葡萄糖可减 少 DA神经元的损害 ,然而流 行病 学 大样 本 研 究 并 未 得 到 同样 的 结果 ] 1.3 吸烟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发 现 PD 与吸 烟 呈 负 相 关 。 多病 例 对 照 研 究 报 告 :吸 烟 者 的 患 病 危 险 性 比 不 吸 烟 者 低 约 5O 咖 香烟 对 神 经 具 有 保护 作 用 的生 化 基 础 可 能 是香 烟 中 的 尼 古 丁 或 其 他 成 份 对 单 胺 氧 化 酶 B(MAO—B)的 作 用 。 MAO—B是 DA分 解代 谢 的限逮酶 ,也可把 MPTP活化 为 MPP 正电子 发射 断层扫 描(PET)研究表 明 :吸 烟者脑 中 的 MAO B恬性 降低 。因而人们 推测香烟 中的某些成份 使 MAO—B酶 恬性 减弱 ,减 少了 DA分解代 谢和前神经毒 物的 活化 ,从 而 起 到 保 护 作 用 ]。但 该 推测 有 待 实 验 证 实 。 1.4 其 它 有 研 究 成果 显示 雌 激 素 对 于未 接 受 过 左 旋 多 巴 治 疗 的 早 期 PD 女 病 人 有 保 护 作 用 。另 外 ,脑 外 伤 和 脑 肿 瘤 亦 是 PD 发 病 的 危 险 因素 山 。 2 内再 性 因素
小鼠运动造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
PD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
为了研究P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小鼠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通过MPTP诱导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
2. 观察小鼠的运动行为变化,评估造模效果。
3. 为后续PD的病理机制研究和治疗方法提供实验基础。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SPF级C57BL/6雄性小鼠50只,8周龄,体重(252)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2. 试剂: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生理盐水、苯巴比妥钠等。
3. 仪器:动物行为观察箱、电子秤、显微镜、组织切片机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
2. 造模方法: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剂量为15mg/kg,每天一次,连续5天;对照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 行为观察:在造模前后及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小鼠的运动行为变化,包括活动量、姿势、步态等。
4. 组织学检查:取小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和数量变化。
五、实验结果1. 行为观察:实验组小鼠在造模后表现出明显的运动迟缓、姿势异常、步态不稳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运动量明显减少,姿势异常率显著增加(P<0.05)。
2. 组织学检查:实验组小鼠脑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神经元形态不规则、核固缩、细胞质减少,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多巴胺能神经元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六、实验结论1. 成功建立了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
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康复训练实践报告
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康复训练实践报告一、引言老年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静止性震颤和姿势平衡障碍。
康复训练在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介绍我参与的一项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康复训练实践及效果。
二、病例描述病例对象为65岁的男性患者,罹患中度帕金森病已有5年。
患者主要症状为步态异常,静止性震颤和肌张力紊乱。
患者在入组前就医过一段时间,但效果不显著。
经过评估,确定患者适合接受康复训练。
三、康复训练计划1. 目标根据患者的条件和需求,制定了以下康复训练目标:- 提高患者的步态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减少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和幅度- 改善患者的肌张力紊乱状况-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活动能力2. 康复训练内容- 体能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旨在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肌肉协调性。
- 步态和平衡训练:通过平衡器械和平衡器材的运用,练习稳定的站立和行走姿态,提高患者的步态稳定性和平衡感。
- 运动疗法:包括大幅度、有节奏的运动练习,如舞蹈和拳击,旨在改善患者的动作协调性和身体柔韧性。
- 功能性训练: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特定活动进行训练,如坐立转移、握力和书写等,以促进患者的日常功能独立性。
3. 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每周3次,每次1小时的康复训练课程,连续进行10周。
每次训练前,我会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最新的身体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安排。
在整个过程中,我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力和情绪,确保其在康复训练中的安全和舒适。
四、康复训练效果评估1. 运动表现经过10周的康复训练,患者的运动表现明显改善:步态更稳定,平衡能力提高,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和幅度减少,肌张力紊乱状况有所减轻。
2. 生活质量和功能改善除了运动表现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也得到了提升。
他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漱、穿衣、吃饭等,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运动困难等症状。
除了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患者还会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神经心理学的方法,系统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记忆、执行功能等认知能力,并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进一步优化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一)研究对象从XX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部选取一定数量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无认知障碍前期症状如轻度记忆障碍、轻度执行功能障碍等。
(二)研究方法1、临床表现评估:使用MDS-UPDRS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包括运动、非运动症状等。
2、认知能力评估:应用常用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工具,如MMSE、MoCA、TMT等,系统地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能力,包括记忆、执行功能、注意力等方面。
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认知能力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意义1、对于临床:通过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能力,早期发现认知功能障碍,有利于及时优化治疗方案,尽可能地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对于科学研究:本研究通过神经心理学的方法,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五、研究计划1、文献综述:2021年秋季2、研究方法设计:2021年秋季3、研究对象招募和临床评估:2021年冬季4、认知能力评估和数据统计:2022年春季5、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2022年夏季。
帕金森病伴疼痛相关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帕金森病伴疼痛相关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
目前全球患有帕金森病的人口已超过1%。
虽然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发现,除了经典的三联症状(静态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外,疼痛也是帕金森病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之一。
疼痛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部位,如肌肉、关节和内脏等。
目前针对疼痛的治疗方法较为有限,常用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对疼痛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帕金森病伴疼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疼痛发生的部位、程度和频率等方面。
同时,通过比较与未伴有疼痛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差异,探讨疼痛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1.帕金森病患者疼痛发生的部位:本研究将调查帕金森病患者疼痛发生的部位,如肌肉、关节、内脏等。
2.疼痛程度和频率: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帕金森病患者疼痛的程度和频率。
3.帕金森病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关系:通过比较伴疼痛和未伴疼痛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问卷得分,探讨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拟选择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2.研究设计:本研究将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包括一般信息、疼痛部位、程度和频率等方面的数据,并对比分析伴疼痛和未伴疼痛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3.数据分析:本研究将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疼痛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本研究还将揭示疼痛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和支持。
基于文献及动物实验的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文献及动物实验的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缓慢等症状为主要特征。
P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大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严重损失和黑质内受累的Lewy小体的形成。
目前对于PD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往往会带来很多不良副作用,如呕吐、眩晕、失眠等。
因此,寻找一种无副作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PD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
中医药治疗PD已有一定的临床应用经验,一些研究指出,PD患者的证候与中医的某些证候有关,如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等。
中草药也被用于PD的治疗,例如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的草药被广泛运用于PD治疗,但是针对每个PD患者的具体证候的个性化中药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PD的中医证候和PD的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并寻找与中医证候相关联的生物标志物。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综合文献,总结已有的关于PD中医证候分类和治疗的研究成果;2.应用动物模型,研究不同证候类别的PD动物模型的病理与生化特征;3.对照不同证候类别的PD动物模型,寻找与证候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谷胱甘肽、清蛋白、乙酰胆碱等;4.挖掘与中医证候相关联的草药,构建中草药组方,评估其对于PD 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综述法:收集和总结国内外已有的关于PD中医证候分类和治疗的研究成果;2. 动物实验法:建立PD动物模型,根据不同证候类别分组处理,采集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和生化学检测;3. 生物标志物鉴定:对不同证候类别的PD动物模型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寻找与证候相关联的生物标志物;4. 中药组方制备:挖掘与中医证候相符合的草药,构建中草药组方,并进行中药质量标准制定和质量控制;5. 生物学评价:将中药组方应用于PD动物模型,评估其对于不同证候的PD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
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的开题报告
题目: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
清楚。
但是多巴胺假说是目前认为最受支持的一种假说,即帕金森病是
由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失导致的。
多巴胺D2受体是多巴胺神经递质作用的重要受体,其基因存在多态性,可能会影响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为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研究内容和方法:
1.样本收集:招募5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收集其
血样;
2.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检测:使用PCR-RFLP法对多巴胺D2
受体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
3.数据分析:对比帕金森病患者和对照组的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能够探讨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同时,还可以为临
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从个体基因层面上进行治疗和干预。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规范临床治疗,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建立的开题报告
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建立的开题报告标题: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建立研究背景: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振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研究帕金森病的病因和机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细胞模型可作为理解疾病发生机制的工具,因此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对深入研究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用以研究该疾病的病因和机制,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将α-突触核蛋白1(SNCA)基因突变,使其在细胞内产生α-突触核蛋白1(α-syn)蛋白聚集物,从而模拟帕金森病发病的过程。
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细胞的生存状况、SNCA基因的表达情况等指标进行检测,从而评估该细胞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深入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同时,本研究建立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还可用于药物筛选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可成功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该模型可准确模拟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为深入研究该疾病的病因和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
同时,本研究建立的细胞模型可用于药物筛选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有望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1. Brundin P, Melki R. Prying into the Prion Hypothesi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J. Neurosci. 2017; 37(41): 9808-9818.2. Liu S, Faustino J, Chen P.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Conditioned Medium: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J. Vis. Exp. 2018; (137): e57669.3. Madureira M, Connor-Robson N, Wade-Martins R. Bringing membraneless organelles into focus. Nat. Cell Biol. 2020; 22(2): 119-121.。
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临床及经颅磁刺激研究的开题报告
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临床及经颅磁刺激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震颤、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在部分患者中存在有效治疗无效或者治疗副作用明显等问题。
因此,开展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磁场作用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从而改善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因此,将经颅磁刺激作为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开展相关研究,对于推动这一治疗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颅磁刺激对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患者临床症状的评估:通过对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包括震颤频率、震颤程度、肌张力增高情况、动作迟缓等,评估经颅磁刺激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2. 经颅磁刺激治疗:按照治疗方案,为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
根据治疗情况,调整刺激参数,包括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刺激时间等。
3. 机制研究: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图、磁共振成像、运动学等方面的监测,探究经颅磁刺激对患者治疗机制的影响。
4. 数据分析: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机制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图形展示。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设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及机制差异。
三、研究预期效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可以:1. 评估经颅磁刺激对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治疗机制。
2. 推动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法的应用和发展,为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3. 对于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参考和方法。
四、研究条件和考虑的问题1. 研究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经颅磁刺激设备、脑电图监测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运动学监测设备等。
大鼠苍白球5-羟色胺抗氟哌啶醇所致帕金森病僵直效应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鼠苍白球5-羟色胺抗氟哌啶醇所致帕金森病僵直效应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大鼠苍白球5-羟色胺抗氟哌啶醇所致帕金森病僵直效应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与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已经确认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氧化应激等。
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手段是增加脑内多巴胺水平,以减轻症状。
然而,长期使用多巴胺替代疗法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并且治疗效果在长期使用后会逐渐减弱。
因此,寻找帕金森病的新药物治疗方法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
据报道,氟哌啶醇是一种新型抗帕金森病药物,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调节神经元代谢来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
但是,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尚未被充分研究和解释。
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大鼠苍白球5-羟色胺抗氟哌啶醇所致帕金森病僵直效应的机制。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利用行为学测试检测动物的运动能力、行为表现等指标。
2.给予不同剂量氟哌啶醇,观察其对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对帕金森病相关生物标志物(如多巴胺、羟色胺等)的影响。
3.从神经元水平上探讨氟哌啶醇的作用机制,通过脑切片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氟哌啶醇对帕金森病大鼠脑神经元及不同神经元类型(如多巴胺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等)的影响。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对以下问题得出一些新的发现:1.氟哌啶醇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剂量依赖性。
2.氟哌啶醇对帕金森病相关生物标志物(如多巴胺、羟色胺等)的影响。
3.氟哌啶醇对大鼠脑神经元及不同神经元类型(如多巴胺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等)的影响。
4.通过以上结果,可以更加深入探讨氟哌啶醇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为新药物研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利用行为学测试检测动物的运动能力、行为表现等指标。
2.给予不同剂量氟哌啶醇,评估其对帕金森病相关生物标志物(如多巴胺、羟色胺等)的影响。
帕金森病危险因素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帕金森病危险因素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目的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减退、震颤、僵硬和运动缓慢等症状。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此外,帕金森病也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提供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探讨以下两个方面:(1)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环境等方面。
(2)帕金森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病例的随访和问卷调查,探讨帕金森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运动能力、社交生活、家庭生活等方面。
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检索数据库及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
(2)问卷调查法:通过给帕金森病患者发放问卷,探讨帕金森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1.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有望得到以下结果:(1)确定帕金森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揭示帕金森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2.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探讨帕金森病的病因、病理、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确定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其次,揭示帕金森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更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此外,还能为帕金森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的时间安排如下:第一阶段(一个月):文献调研第二阶段(三个月):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第三阶段(两个月):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第四阶段(一个月):论文撰写和修改。
五、研究预算本研究的预计总经费为10000元,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费用、病例随访费用等。
具体预算内容如下:调研经费:2000元问卷调查经费:4000元数据统计经费:1000元论文撰写经费:3000元六、研究风险评估本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风险:(1)样本数量不足: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和病例随访来获取数据,当样本数量较小时,难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森病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震颤麻痹,特发性帕金森病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病症体征:肢体或躯干姿势异常,面肌强直,焦虑,静止性震颤,
睡眠障碍,运动功能障碍
疾病介绍:
什么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帕
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
症状体征:
帕金森病有什么症状?帕金森病50%~80%的病例起病隐袭,首发症状通常
是一侧手部的4~8HZ的静止性捻丸样震颤。
这种震颤在肢体静止时最为显著,
在肢体执行活动时减弱,在睡眠中消失;情绪紧张或疲劳能使震颤加重。
通常
震颤在双手,双臂与双腿最为严重,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也是手部最早,腿部
最迟、下颌、舌头、前额与眼睑也能出现震颤,但发声不受影响,许多病人只
表现僵直;不
帕金森病出现震颤,僵直进展性加重,动作变得愈来愈慢(动作缓慢),愈来
愈少(动作过少),愈来愈难发动(动作缺失)。
僵直再加上动作过少可能促成肌肉
酸痛与疲乏的感觉。
面无表情,成为面具脸,口常张开,眨眼减少,可能造成
与抑郁症相混淆。
躯体姿势前屈。
病人发现开步很困难;步态拖曳,步距缩小,两上肢齐腰呈固定屈曲位,行走时两上肢没有自然的摆动。
步态可以出现并非
有意的加速,病人为了避免跌倒而转入奔走,出现慌张步态。
由于姿势反射的
丧失,病人身体的重心可发生移位而出现前冲或后冲。
讲话声音减弱,出现特
征性的单调而带口吃状的呐吃。
动作过少加上对远端肌肉控制的障碍可引起写
字过小症以及执行日常生活活动时日益加重的困难。
大约50%的病例有痴呆症状,而且抑郁症也属常见。
化验检查:
帕金森病要做什么检查?
帕金森病的实验室检查
1.血清肾素活力降低、酪氨酸含量减少;黑质和纹状体内NE、5-HT含量减少,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较对照组降低50%。
2.CSF中GABA下降,CSF中DA和5-HT的代谢产物HVA含量明显减少。
3.生化检测放免法检测CSF生长抑素含量降低。
尿中DA及其代谢产物3-甲氧酪胺、5-HT和肾上腺素、NE也减少。
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检查
1.CT、MRI影像表现:由于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性变疾病,病理
变化主要在黑质、纹状体、苍白球、尾状核以及大脑皮质等处,所以,CT影像
表现,除具有普遍性脑萎缩外,有时可见基底节钙化。
MRI除能显示脑室扩大
等脑萎缩表现外,T2加权像在基底节区和脑白质内常有多发高信号斑点存在。
2.SPECT影像表现
(1)通过多巴胺受体(DAR)的功能影像:多巴胺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
中多巴胺能通路上,其中主要是黑质、纹状体系统,DAR(DL)分布于纹状体非
胆碱能中间神经元的胞体;DAR(D2)位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
(2)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功能显像: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如何转运多巴胺(DA)尚不清楚,DAT主要分布于基底节和丘脑,其次为额叶。
DAT含量与帕
金森病的严重程度是存在着正相关性,基底节DAT减少,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
表现很显著。
3.PET功能影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诊断帕金森病,其工作原理和
方法与SPECT基本相似,目前主要是依赖脑葡萄糖代谢显像,一般采用18F
脱氧葡萄糖(18FDG)。
因为在帕金森病病人早期,纹状体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就
中度降低,晚期葡萄糖代谢率进一步降低。
用PET的受体显像剂很多,PET神
经递质功能显像剂主要是用18F-多巴-PET(18FD-PET)等核素,基本原理同SPECT。
PET可对帕金森病进行早期诊断,可作帕金森病高危人群中早期诊断,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一种客观指标。
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与以下几种进行进一步鉴别:
1. 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通常所说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
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
近年报道病毒
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
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征,脑脊液可有细胞数轻~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减低等。
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缓解,可与帕金森
病鉴别。
2. 肝豆状核变性:隐性遗传性疾病、约1/3有家族史,青少年发病、可有肢
体肌张力增高、震颤、面具样脸、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
具有肝脏损害,
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现。
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3. 特发性震颤:属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头、下颌、肢体不自主震颤,震颤频
率可高可低,高频率者甚似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频者甚似帕金森震颤。
本病无
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及姿势反射障碍,并于饮酒后消失、心得安治疗有效
等可与原发性帕金森病鉴别。
4.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可有肌强直、震颤等锥体外
系症状。
但本病有突出的眼球凝视障碍、肌强直以躯干为重、肢体肌肉受累轻
而较好的保持了肢体的灵活性、颈部伸肌张力增高致颈项过伸与帕金森病颈项
屈曲显然不同,均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5. SHY_DRAGER综合征:临床常有锥体外系症状,但因有突出的植物神经
症状,如: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功能及膀胱功能障碍,左旋多巴制剂治疗
无效等,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6.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过量服用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及其他抗抑郁
药物均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因有明显的服药史、并于停药后减轻可资鉴别。
并发症:
帕金森病的并发症有哪些?帕金森病的并发症主要为以下五种:
1、损伤是帕金森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
随着病情的发展,震颤、僵直、协调功能障碍,会逐渐累及运动功能,脚下遇到障碍物时容易跌跤甚至可发生骨折
等损伤。
冬天结冰及雨天湿滑的路面,厕所及浴室潮湿光滑的瓷砖地板,对于
动作迟钝、步履不稳的帕金森病病人都是危险的场所,要格外小心,避免摔跌。
2、常并发心理障碍和智能减损,尤多见于晚期病人。
帕金森病表现的肢体震颤、僵直、动作笨拙以及缺乏面部表情而呈现的面具脸,兼之说话含混不清,
语调单一,音量降低,流口水等,使病人感到有失大雅,心理上常有自卑感,
不愿参加社会活动,不去公共场所,疏于人际交往。
在治疗中及疾病发展过程中,还可见到失眠、焦虑、抑郁、痴呆等。
3、由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4、感染是对帕金森病构成威胁的并发症。
一般的呼吸道感染、发热都会使症状加重。
5、肢体挛缩、畸形、关节僵硬等主要见于本病的晚期。
故对早、中期病人应鼓励其多运动,为晚期病人多做被动活动,以延缓肢体并发症。
治疗用药:
1.帕金森病的早期治疗:PD早期黑质-纹状体系统存留的DA神经元可代偿
地增加DA合成,推荐采用理疗(按摩、水疗)和体育疗法(关节活动、步行、平
衡及语言锻炼、面部表情肌操练)等,争取患者家属配合,鼓励患者多主动运动,尽量推迟药物治疗时间。
若疾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药物治疗。
2.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恢复纹状体DA
与ACH递质系统平衡,应用抗胆碱能和改善DA递质功能药物,改善症状,不
能阻止病情发展。
3.外科治疗:立体定向手术治疗PD始于20世纪40年代,近年来随着微电
极引导定向技术的发展,利用微电极记录和分析细胞放电特征,可精确定位引
起震颤和肌强直的神经元,达到细胞功能定位,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
手术可纠正基底节过高的抑制性输出,适应证为药物治疗失效、不能耐受或出
现运动障碍(异动症)的患者,年龄较轻,症状以震颤、强直为主且偏于一侧者效果较好,术后仍需用药物治疗。
4.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细胞移植是将自体肾上腺髓质或异体胚胎中脑黑质
细胞移植到患者纹状体,纠正DA递质缺乏,改善PD运动症状。
酪氨酸羟化
酶(TH)和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正在探索中,是有前景的新疗法。
将外源TH
基因通过EXVIVO或INVIVO途径导入动物或患者脑内,导入的基因经转录、
翻译合成TH,促使形成DA。
目前存在供体来源困难、远期疗效不肯定及免疫
排斥等问题。
5.康复治疗:对患者进行语言、进食、行走及各种日常生活训练和指导,对
改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晚期卧床者应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康复包括
语音语调训练,面肌锻炼,手部、四肢及躯干锻炼,松弛呼吸肌锻炼,步态及
平衡锻炼,姿势恢复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