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色彩构成知识
⾊彩构成知识⾊彩构成知识⾊彩构成知识⼀、⾊彩与视觉的原理1.光与⾊光⾊并存,有光才有⾊。
⾊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
光在物理学上是⼀种电磁波。
从0.39微⽶到0.77微⽶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们的⾊彩视觉感觉受。
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于0.77微⽶称红外线,波长⼩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
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产⽣同⼀⾊相的明暗差别。
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
光直射时直接传⼊⼈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
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反射出来,⼈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彩。
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
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涉时,则产⽣漫射,对物体的表⾯⾊有⼀定影响。
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眼的⾊光与物体⾊相同。
2.物体⾊⾃然界的物体五花⼋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虽然⼤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光的特性。
当然,任何物体对⾊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或⽩⾊。
常见的⿊、⽩、灰物体⾊中,⽩⾊的反射率是64%-92.3%;灰⾊的反射率是10%-64%;⿊⾊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很受物体表⾯肌理状态的影响,表⾯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光的反射较强,如镜⼦、磨光⽯⾯、丝绸织物等。
表⾯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漫射现象,故对⾊光的反射较弱,如⽑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光的吸收与反射能⼒虽是固定不变的,⽽物体的表⾯⾊却会随着光源⾊的不同⽽改变,有时甚⾄失去其原有的⾊相感觉。
所谓的物体“固有⾊”,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们对此的习惯⽽已。
如在闪烁、强烈的各⾊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物的服⾊⼏乎都失去了原有本⾊⽽显得奇异莫测。
色彩构成
Page
48
Page
17
第二讲
色彩性格:
色彩的性格
各种色彩都其独特的性格,简 称色性。它们与人类的色彩生理、心理体 验相联系,从而使客观存在的色彩仿佛有 了复杂的性格。
Page
18
(1)红色
红色的波长最长,穿透力强,感知度高。它易使人联 想起太阳、火焰、热血、花卉等,感觉温暖、兴奋、活 泼、热情、积极、希望、忠诚、健康、充实、饱满、幸 福等向上的倾向,但有时也被认为是幼稚、原始、暴力、 危险、卑俗的象征。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 深红及带紫味的红给人感觉是庄严、稳重、而又热情的 色彩、常见于欢迎贵宾的场合。含白的高明度粉红色, 则有柔美、甜蜜、梦幻、愉快、幸福、温雅的感觉,几 乎成为女性的专用色彩。
Page
21
( 4 )绿色
在大自然中,除了天空和江河、海洋、绿色所占的面积 最大,草、叶植物,几乎到处可见,它象征生命、青春、消除 疲劳、调节功能。黄绿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颇受儿童 及年轻人的欢迎。蓝绿、深绿是海洋、森林的色彩,有 着深远、稳重、沉着、睿智等含义。含灰的绿、如土绿、 橄榄绿、咸菜绿、墨绿等色彩,给人以成熟、老练、深 沉的感觉,是人们广泛选用及军、警规定的服色。
Page
4
2、 色的分类
在设计色彩的活动中,要求设计者必须先了解和 熟悉各种色彩的属性和特点,并且要能灵活地进 行各种色调的处理和调配 色彩的调配是有一定规律可循,从十二色或二十 四色的色环变化中我们可以分为两大色系:冷色 系、暖色系。
Page
5
色相环:
暖色系:由黄到红 冷色系:由绿到紫
Page
30
推移构成-色彩构成表现形式之一
推移构成:是利用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补色的原理 来构成一是形态空间的变化,使之能形成具有多重空间多 层次的设计形态 明度推移构成:明度推移构成是将单个或多个色彩以明度 变化的形式来构成是种形态空间,其特点是层次分明,色 彩变化细致,空间感强 方法:根扰设计的思维画出相应的图形结构,选择单一色 或多种色搭白或掺黑得到均衡的明度层次色彩,要求层次 之间色度分明,渐次丰富不能有任何模糊不清的色彩层次。
色彩构成01-色彩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6
• 明度的第一层内容: • 是指颜色本身的明度。在约翰内斯·伊顿所设计的十二色相环中,
我们会发现,黄颜色的明度最高,而紫颜色明度最低,其它各色 基本上是处于灰与深灰之间,属中间明度。
• 明度的第二层内容: • 同一色相的颜色也具有不同的明度,如红颜色中深红、大红等有
不同的明度值。
• 纯度(S): • 纯度表示色相中灰成分所占的比例,用从0%(灰色)到100%(完全
饱和)的百分比来度量。在标准色轮上,从中心向边缘饱和度是递 增的。
• 明度(B): • 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用从0%(黑)到100%(白)的百分比
来度量。亮度为0时即为黑色,最大亮度是色彩最鲜明的状态。
可编辑课件PPT
5.等明度面
孟塞尔色立体等明度面
可编辑课件PPT
19
可编辑课件PPT
20
计算机的表达
PHOTOSHOP表色体系
可编辑课件PPT
21
RGB色彩模式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和蓝三色光按不同比 例和强度的混合来表示。RGB就分别代表着三种颜色:R代表红 色,G代表绿色、B代表蓝色。RGB模型是加光混色的模型,用 于光照、视频和显示器。
可编辑课件PPT
15
色立体的表达
• 用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色彩体系的工具称为色立体。 • 由色立体显示的色彩结构,有助于对色彩进行完整的逻辑分析,
是色彩结构表达的模型。
可编辑课件PPT
16
4.等色相面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等色相面
可编辑课件PPT
17
孟塞尔色立体可等编色辑相课件面P(PT2个色相面)
18
2
色彩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色彩构成
在正常的条件下,人们有能力对色彩作出直觉反映。但是,这只是决定人对于色彩的视知觉 中的直觉部分,对色彩的视知觉有着更大作用的是知觉,这一部分是人们多年积累的对于物 质色彩的认识经验,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经验会影响我们对于色彩的判断,我们将这种现 象称为“色彩的衡常性”。 所谓“色彩的衡常性”,这是由视知觉的经验在影响你对色彩的判断,一只香蕉在不同的环 境中、不同的光源下,色彩是完全不同的,但许多人在表达香蕉的色彩时,总免不了陷落到 黄色中去。这就是知觉的衡常性在发生着作用,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视知觉的衡常性。有时, 这种色彩的衡常性将利于我们对事物色彩的判断,有时这种视觉的衡常现象却影响了我们对 事物色彩的正确判断,色彩写生时常常摆脱不了固有色的影响就是色彩的衡常性在作怪.。
•
视知觉在色彩设计中是很重要的,认识同一色彩在环境中的不同视觉效果,是设计师稳操胜劵 的前提,如某种色彩附着于不同的物质表面,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光滑的表面与粗糙的表面对 光的折射不一样 。比如,一种颜色涂在一根竿子上和涂在一面墙上是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比如, 我们在不同的距离去看同一种色彩,感觉也会不同,距离远了,对局部的色彩感觉就会减弱, 而对整体色彩的感觉就会完整起来。在观察色彩的时候能忽略一些小的色彩,而把握住大的色 彩关系,在色彩设计中就能主动改变色彩的关系,以满足色彩设计的需要。又比如说,明度高 的色彩视觉上会更近些,同一灰度的色彩在不同的色彩上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等等。
• 2、色彩与视知觉
• 我们会在对色彩的观察中发现,色彩在视觉中的印象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直接影 响我们对色彩的判断。比如说,一块白色的石膏体,放在不同的环境色前面,会产 生不同的色彩感觉,但是,这个石膏体在我们的色彩经验中是白色的,我们会以这 种经验来替代视觉判断,并由此产生错视。也就是说,人对于色彩的视觉印象与知 觉判断经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科学的色彩理论能够帮助我们作出理性的认识。
第二章 色彩设计与构图
第二节 构图设计与应用——知识正文
2.常见的构图方法
(6)曲线构图 前面提到的线条元素都是直线,而曲线也是线条元素中 另一重要部分。曲线变化多端,而且是表达情感强烈、 造型能力极强的线条。曲线构图主要包含C形曲线和S 形曲线。在商品信息采集中,在曲线构图时主要采用S 形曲线,特别适合表现首饰项链等商品的特性。S形曲 线,属于竖形曲线,除了表现曲线的柔美感外,也能使 观者的视线不由自主地随着曲线移动,并且能够有效地 把分散的空间部分串联成一个整体,以增加画面的纵深 感。C形曲线构图的表现力来自线条的弧度,弧度越明 显,张力越大,因此重点在于弧度与力度的展现,画面 的动感和力量感要强于S形曲线。
第一节 色彩设计与应用的要点—知识正文
2.色彩的混合
(2)减色混合,被称为CMY色料三原色的混合,即把 不同色彩的色料混合在一起,生成新的颜色。有色颜料 之所以能显色,是因为物体对色谱中的色光选择吸收和 反射所致。“吸收”的部分光也就是“减去”的部分光。印 刷、绘画等都是减色混合,当进行混合时,相对于在照 在上面的白光中减去各种色料的吸收光,剩下的反射光 混合的结果就是混合得到的颜色。随着混合越多,白光 中被减去的也越多,剩下的反射光也就越少,最后趋向 于黑色。
第一节 色彩设计与应用的要点—知识正文
2.色彩的混合
(3)空间混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 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的视觉内产生的色彩 空间幻觉感所达成的混合。这种混合与前两种混合的不 同之处在于颜色本身并没有真正混合,其混合必须借助 一定的空间距离来完成。空间混合是在人的视觉内完成 的,所以也称视觉调和。
在拍摄构图中包含的因素有很多,如点、线、面、 光线、形状、色彩、空间、质感等。构图的任务就是把 各种因素很好地安排在一起,使画面主题明确、画面协 调,具有表现力。
色彩构成
1.3 色彩的心理性
一、色彩心理与年龄
儿童:极鲜艳的颜色。婴儿—红色、黄色 4—9岁儿童:红色 9岁儿童:绿色 老人:黑、深蓝、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色彩喜好逐渐向复色过 度,向黑色靠近。儿童刚走入大千世界,脑子思维一 切空白,什么都是新鲜的,需要简单强烈刺激的色彩。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神经记忆库已被其他刺激占去了 许多,色彩感觉也就相应成熟和柔和一些了。
2.色彩影响温度 白色反射能力强,黑色吸收能力强,温度各不同。 例如,原子弹首次在广岛爆炸时,穿着花纹或是浅 色衣服的人皮肤灼伤轻,着深色服装的人皮肤灼伤严重, 并且相差很大,而穿白色服装的人几乎免于灼伤。根据 美国科学家实验,在沙漠地区穿黑色军服的士兵每小时 可吸收热荷为606千焦耳的太阳光,穿绿色军服的士兵为 472焦耳,而穿白色军服的士兵只有384千焦耳
1.2 色彩的生理原理
b.强化和抑制同时对比的方法
抑制的方法: 改变纯度,提高明度 破坏互补关系 采用间隔、渐变的方法。 缩小面积、建立面积平 衡关系
强化的方法: 提高色彩的纯度 使对比色建立补色关系 运用面积对比。(即色 彩集中而不分散)
1.3 色彩的心理性
意义: 研究色彩的感觉对色彩设计和应用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恰当的运用色彩对人的感觉作用, 可以减轻工作中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事 故发生,在生活上能够制造舒适的环境氛围和增 加生活乐趣。
1.2 色彩的生理原理
b.负后像:正后像是神经正在兴奋而尚未完成时引起的, 负后像则是神经疲劳过度引起的,其反应与正后像相反。 例如,在阳光下写生一朵鲜红的花,观察良久,然后 迅速将视线移到白纸上,这时你会发现白纸上有一朵与那 朵花相同的绿花。当然,这种现象转瞬消失。 这种负后像色彩错觉一般都是补色关系(以后介绍补 色),如:红-绿、黄-紫、橙-青紫、黑-白。
色 彩 构 成
• • • • • • •
自然光 投射光 反射光 透射光 物体色 光源色 环境色
二、色彩的形成原理
2、物体色、环境色、光源色与固有色
物体色具有最基本的两种表现形式: 物体表面反射 光所呈现的颜色叫表面色;透 过透明物体的光所呈现的颜色叫透明色。不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 射的色光决定的。 当白光照射到物体上时,它的一部分被物 体表面反射,另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剩下的 透过物体穿过来。对于不透明物体,即不透 光的物体,它们的颜色取决于不同波长的色 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如果物体几乎能反射 所有色光,那么这个物体看上去是白色的, 如果这个物体能吸收几乎所有的色光,那么 这个物体看上去是黑的。
二、色彩的形成原理
(二)色彩的分类
1、无彩色系
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调和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 色。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纯白与纯黑的物体,,颜料中的纯白 (锌白、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也只能是接近纯黑。
2、有彩色系
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不同明度 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
二、色彩的形成原理
• 光源色:所有物体的色彩都是在光源照射下产生的。相同的物体, 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不同的色彩,白纸能反射各种光线,在白光的 照耀下,白纸呈白色,在红光的照耀下,白纸呈红色,在绿光的照 耀下呈绿色,可见不同的光源必然对物体产生影响。(见图) • 除了光源色本身的性质外,其光亮强度也会对照射物体产生影响, 强光下物体显得明亮浅淡;弱光下问题会变得模糊灰暗;只有在中 等光线强度下,物体的本来面目才清晰可见。 • 人们习惯于把白色阳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效果总和称之为物体的 “固有色”。许多人误认为“固有色”是物体固定不变的颜色,这 种提法固然是不科学的,但是物体固有的物理属性却不会因光源色 的改变而改变 。 • 总之,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性是构成物体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色彩的基础概念
色彩的基础概念一、色彩构成三原理1)色彩的印象方面指从自然界的色彩效果入手去发现色彩的规律,对我们的视觉造成心理的反应。
A、有色彩表现温度感肌理效果。
B、体现喜怒哀乐。
c、用色彩表现抽象效果。
d、色的表现方式:属于色彩心理表达各种色彩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感受。
2)色结构方面美的结构是决定美的独立形式,是一种内在的色彩之间的关系表现。
A、缺乏象征性真实和没有感人印象的视觉艺术效果。
B、缺乏视觉的准确性和没有感人力量的象征。
C、缺乏结构象征和视觉力量其感情效果也只会被局限在表面的感情表现。
3)色彩构成的原则图形色和底形色:图形色要有前进感,底形色要有后退感,取绝于色彩的明度、纯度。
A、色彩的明度、纯度面积,图形色要比底形色更为明亮、鲜艳,明度、纯度比底形色略高一些。
图形色和底形色的明度、纯度不能太接近。
B、面积明亮颜色稍少一些,暗的稍大一些。
C、色的平衡:有单纯视觉感强的感觉,属对称平衡;面积方向大小形状相互平衡属非对称平衡。
二、色彩定义在黑暗中色彩消失。
我们四周不管是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都有各种色彩和色调。
这些色彩看起来好像附着在物体上。
然而一旦光线减弱或称为成为黑暗,所有物体都会失去各自的色彩。
我们看到的色彩,事实上是以光为媒体的一种感觉。
色彩是人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膜的兴奋传送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
1)牛顿的光谱光是电磁波,能产生色觉的光只占电磁波中的一部分范围。
而其中人类可以感受到的范围(可见光),是780毫米到380毫米之间。
太阳光属于可见光,牛顿第一次实验时,利用菱镜分散太阳光,形成光谱。
2)单色光和复合光这种分散的光谱,即使再一次透过菱镜也不会再扩散,称为单色光。
我们日常所见的光,大部分都是单色光聚合而成的光,称为复合光。
复合光中所包含的各种单色光的比例不同,就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
三、色彩的的产生1)光源光。
光源发出的色光直接进入视觉。
2)透射光。
光源光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后再进入视觉的光线,称为透射光。
色彩构成-基本原理
色彩构成色彩色彩是一种涉及光、物与视觉的综合现象。
光是感知色彩的条件之一,健康的眼睛是感知色彩的条件之二,缺一不可。
光刺激眼睛所产生的视感觉为色彩(色彩是一种视觉形态,是眼睛对可见光的感受);光,是感知的条件;色,是感知的结果。
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研究色彩的产生、人对色彩的感知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色彩构成是按照色立体的表色法,以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为中心,以色彩的对比和调和为主要法则,以改变色的明度、纯度、冷暖、面积、形状、位置等为手段,使色彩依照一定的秩序排列、变化,达到美的效果。
歌德的《色彩论》主要从色彩与人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联系来阐述色彩。
谢弗雷尔(法国化学家)的《色彩谐调与对比原理及其在艺术中的运用》把补色原理运用于艺术(对印象派的产生极大的影响)。
约翰内斯·伊顿(瑞士色彩学家)《色彩艺术》较为完整地总结了西方色彩理论。
主要从物理、化学、生理、心理、艺术五个方面论述。
孟塞尔(孟谢尔)美国画家奥斯特瓦德德国化学家日本色彩研究所与PCCS色彩体系色彩的基本原理•科学依据物理学的依据物理:研究光的性质与光量的问题。
光在物理学上是电磁波的一部分。
只有从380毫微米到780毫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觉,这段波长叫可见光谱,即常称的光。
其余波长的电磁波都是人眼所看不见的,通称不可见光。
波长长于780毫微米的电磁波叫红外线,短于380毫微米的电磁波叫紫外线。
光的混合与色料的混合(1)光的三原色太阳白光虽含有7种色光,但其中以红、绿、蓝3种最为基本,它们按不同比例互相混合,可以产生期于各种色光,还可以混成白光,但它们却是其它色光所无法合成的。
因此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朱红、翠绿、蓝紫)色光三原色相加是明度的增强,故称之为加色混合,色光混合后,混合色亮度比参加混合的原色亮度都高。
色光混合次数越多,明度越高。
(2)颜料三原色颜料三原色相加是光度的减弱,称为减色混合。
颜料混合后,明度与色度下降是极普遍的现象。
色彩构成基础原理
色彩构成基础原理
2、色彩产生的具体表达
根据光谱色我们可以这样表达:
光—照射—物体反—射—光 眼—通过—视神径—传—达 大脑—产—生 色彩
光源色照射到物体时,变成反射光或透射光,后再进入 眼睛,又通过视觉神径传达到大脑,从而产生了色的感觉。 这便是色彩产生形成的过程。
所以色彩是光与视觉相互作用的产物。
知识拓展
不可见光谱380毫微米以内称紫外线、Ⅹ射线;780毫微米以 外红外线、雷达、电波。这些射线只能通过仪器才能测到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
红、橙、黄、绿、蓝、紫 构成了色彩体系中最基 本的色相。
(1)三原色:不需经过配色即可呈现的颜色:红、黄、蓝
(2)三间色:两种原色相配。 如橙、绿、紫。
(3)复色:两种以上的色彩相配。 如黄绿、蓝紫等。
(4)色相环:由色相按等比例关系组合的圆环
12色相:1888~1967,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论》、伊顿“色相环”(瑞 士)
两种互补色在画面中互推时, 为避免两色相调和使色彩变 “脏”可适量加入白色
(五)综合推移
将色彩按色相、纯度、 明度进行综合排列推移, 由于色彩三要素的同时 加入,画面显得比较丰 富。
五、色彩推移的基本构图形式
平行推移、放射推移、错位透叠推移
1、平行推移 将色彩按平行的垂直
线、水平线、斜线、曲 线或不规则进行等间隔 或不等间隔的条纹状、 有秩序地安排。
色彩基本理论
四.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 冷暖规律
① 不同色相:暖色有向前突出、放大扩散的感觉, 冷色则相反。
四.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② 同种色相:如大红与桔红比,大红就偏冷。大红 与紫红比,大红则显暖。而黄色中柠檬黄显冷,中 黄显暖。
紫红 大红 桔红
柠檬黄 中黄
四.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冷暖规律是色彩关系中普遍存在和起着重要作用 的一条重要规律。 ·把复杂的色彩关系分为冷暖对立系统,对观察理 解和表现对象的色彩关系非常重要,它犹如素描的 明与暗构成复杂素描关系一样,是互相对立关系又 是相互依存关系。
(4)物体亮部色与暗部色具有补色关系。
四.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5)一般在浅色物体上表现明显,也与光源色 倾向、强弱关系很大。
物体在有色光线照射下,更容易观察到补 色关系。补色对比也与色彩面积大小有关。补色 规律广泛应用于绘画中,有着强烈的色彩效果, 是一条重要规律。运用得当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 果。但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协调、刺眼,影响 画面效果。
二. 色彩的特性与分类
② 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
白黄 橙 红紫 蓝
二. 色彩的特性与分类
③ 颜色由于光线照射强弱不同,会产生明暗强弱不 同的变化
罐子——杯子亮部和 水果——衬布的暗部
二. 色彩的特性与分类
(3)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饱和度或彩度。 纯色 次纯色 灰色 次浊色 浊色
纯度序列表
b.环境色
c.空间色
二. 色彩的特性与分类
a.光源色
不同光源照射下的物体所产生的色彩变化。
光源色改变,物象色调改变。 光源色——影响/改变固有色,使物象色调倾向愈加明显。
二. 色彩的特性与分类
b.环境色
色彩构成基础 叠加定理
色彩构成基础叠加定理色彩构成基础色彩构成是指在一幅图像中,各种颜色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排列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整个图像的色彩效果。
色彩构成的基础是颜色的三要素: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一、色相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
它与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线有关,也可以用圆形色环来表示。
二、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或强度。
它与白光混合程度有关,越少混合则饱和度越高。
三、明度明度是指颜色的亮暗程度。
它与颜料浓淡程度有关,浓则亮,淡则暗。
叠加定理叠加定理是指当两种或多种颜色重叠时,它们会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产生新的颜色效果。
这个过程被称为叠加混合。
一、叠加原理当两种或多种颜色重叠时,它们会按照各自所占比例混合在一起产生新的颜色效果。
如果两种颜色的比例相同,则它们会混合出一个新的颜色,这个新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都会降低。
二、叠加方式叠加方式有两种:加法叠加和减法叠加。
1. 加法叠加加法叠加是指将两种或多种颜色重叠在一起时,它们会按照各自所占比例混合在一起产生新的颜色效果。
这种方式常用于光学图像处理中。
2. 减法叠加减法叠加是指将两种或多种颜色重叠在一起时,它们会相互抵消产生新的颜色效果。
这种方式常用于印刷图像处理中。
三、叠加效果当两种或多种颜色重叠时,它们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果两个颜色互补,则它们会产生灰度效果;如果两个颜色相邻,则它们会产生更鲜艳的效果;如果两个颜色相似,则它们会产生更柔和的效果。
四、应用场景1. 印刷图像处理中,使用减法叠加来调整图像的饱和度和明度。
2. 光学图像处理中,使用加法叠加来产生新的颜色效果。
3. 设计中,使用叠加定理来调整图像的色彩构成,使其更加美观、和谐。
总结色彩构成基础和叠加定理是图像处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图像的构成和处理方式,并且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加美观、和谐的图像。
色彩构成(二)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
色彩构成
第3课 色彩的基本特征
▌1 明度
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明暗、深浅变 化,或者说是色彩的素描关系。以光源色来说可 以称为光度,对物体色来说可称亮度、深浅度等。 在无彩色类中,最高明度是白色,最低明度是黑 色。在白、黑色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灰色,一般可 分为九级。靠近白端为高明度色,靠近黑端为低 明度色,中间为中明度色。
色彩构成
(4)综合推移 综合推移是将色彩按照色相、明度、纯 度推移进行综合排列、组合的渐变形式, 由于色彩三要素的同时加入,其效果当 然要比单项推移复杂、丰富得多。
色彩构成
▌2 色彩推移的基本构图形式
色彩推移是一种特殊的构成形式,其构图及形象组织也有相应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1)平行推移
(2)放射推移
色彩构成
▌2 混色理论(间色、复色)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与原色不同的新色, 称为色彩的混合。 间色:两种原色的等量混合。在伊顿的十二色相环中,间色处 于两种原色之间,也称为二次色。 复色:在间色的基础上产生,是两种间色或三原色的适当混合。 复色也称为再间色或三次色。
色彩构成
(3)综合推移
(4)错位、透叠及变形
色彩构成
第5课 色彩的混合
▌1 原色理论(三原色)
4
3
2
%
原色:混合产生各种色彩的最基本的色,是任何色彩都无法调制出来 的,也称为一次色。 色光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 颜料三原色:红(品红或玫瑰红)、黄(柠檬黄)、蓝(湖蓝)。 习惯上的认识:颜料三原色 —— 大红、中黄、普蓝,这是不科学的。
色彩构成
▌2 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不同的相貌。在可见光谱上,人的 视觉能感受到的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 同特征的色彩,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彩定出 名称,当我们称呼其中某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 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的概念。
色彩构成-色彩推移
纯度推移
纯度推移定义
01
纯度推移是指通过逐渐改变色彩的饱和度,使色彩从鲜艳到暗
淡或从暗淡到鲜艳逐渐过渡。
纯度推移的视觉效果
02
纯度推移能产生强烈的动态感和活跃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
活力。
纯度推移的应用
03
在广告、海报、包装设计等领域中,纯度推移被广泛应用于吸
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达信息。
冷暖推移
冷暖推移定义
服装与时尚
在服装和时尚领域中,运用色彩推移 来增加时尚感和设计感,吸引消费者 的眼球。
02 色彩推移的原理
色相推移
色相推移定义
色相推移的应用
色相推移是指通过在画面上按一定方 向和次序依次排列色相,使色彩从一 种色相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色相。
在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 领域中,色相推移被广泛应用于创造 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色彩推移与其他设计元素的结合
色彩与形态的结合
在设计中,色彩推移可以与形态、线 条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更具视觉冲 击力和艺术感的作品。
色彩与空间的结合
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 空间感,使设计作品在空间中更具层 次感和深度。
色彩推移在设计中的创新与突破
突破传统色彩观念
随着对色彩理论的深入研究,设计师将不断探索新的色彩组合和搭配方式,突破传统的色彩观念。
色彩推移的分类
冷暖推移
以冷暖色相的渐变排列,形成 温暖至寒冷的过渡效果,给人
以温度变化的感受。
明度推移
通过明度(亮度)的逐渐变化 ,形成由明至暗或由暗至明的 视觉效果,营造出空间感和层 次感。
纯度推移
以纯度的逐渐变化,形成鲜艳 至柔和的过渡,给人以活泼或 宁静的感受。
色彩构成搭配原理与技巧
色彩构成搭配原理与技巧色彩在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传达情感、氛围、主题和品牌特征。
正确的色彩搭配可以让设计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以下是一些色彩构成搭配的原理和技巧,帮助你更好地运用色彩。
1. 色轮色彩搭配的基础是色轮。
色轮是一个由彩虹颜色组成的圆形图,用于展示不同色彩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三个主要颜色:红色、黄色和蓝色,以及它们的二次颜色:紫色、绿色和橙色。
通过了解色轮,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色彩之间的关系。
2. 对比对比是指两种或更多种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
在色彩搭配中,对比可以增强色彩的鲜明度和强度。
常见的对比包括互补色、相邻色和三色组合。
互补色是距离色轮两侧的颜色,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等等。
相邻色是色轮上相邻的颜色,如红色和橙色、蓝色和紫色等等。
三色组合是三种相邻颜色组成的组合,如红-黄-蓝、橙-紫-绿等等。
3. 色调色调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不同色调的颜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浅色可以使设计作品看起来柔和、温暖和轻松,而深色则可以使作品看起来稳重、强烈和正式。
使用不同色调的颜色可以产生丰富的图像效果。
4.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强度和纯度。
高饱和度的颜色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鲜明和有活力,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更加柔和和自然。
在色彩搭配中,你可以通过调整饱和度的大小来影响整体效果。
5. 模拟色模拟色是指在色轮上相邻的颜色。
它们的搭配可以使设计作品看起来更加和谐和平衡。
在使用模拟色搭配时,你可以使用相同的色调和饱和度来保持整体一致性。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色彩构成搭配原理和技巧。
通过了解这些原则和技巧,你可以更好地应用色彩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设计作品。
色彩构成原理
色彩构成原理
色彩构成原理,是指在艺术和设计中,通过不同的色彩元素组合来创造出特定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意境的方法和规律。
在色彩构成中,有以下几个原理需要注意:
1. 对比原理:对比是通过将色相、亮度和饱和度等色彩属性进行比较,以产生鲜明、强烈视觉效果的原理。
常见的对比包括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等。
2. 色彩平衡原理:色彩平衡是指通过合理组合不同颜色,使整个作品呈现出和谐、平衡的效果。
在色彩平衡中,主要有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平衡方式。
3. 色彩重复原理:色彩重复是指在整个作品中,通过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以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
这种原理可以使作品的色彩更加统一,产生一种独特的重复视觉效果。
4. 色彩层次原理:色彩层次是指通过使用不同明暗、浓淡、对比的色彩,将画面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等不同的层次,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5. 色彩情感原理: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和联想。
例如,红色可以代表热情和力量,蓝色可以代表冷静和平和等。
在进行色彩构成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选择合适的色彩,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以上是色彩构成原理的几个重要方面,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创作目的,灵活运用这些原理来创作出独特、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好的,我来详细解释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1. 三原色原理: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大多数色彩,是色彩构成的基础。
三原色互相搭配可以产生二次色。
2. Complementary色原理:互为Complementary色的两种色彩混合可产生无彩色。
常见的Complementary色对包括红绿、黄紫、橙蓝等。
3.分散与吸收原理:物体对光的反射、吸收、透射会产生不同的色彩。
物体对可见光不同波长的吸收和反射率不同,决定了色彩。
4.色环理论:色环连接三原色及三二次色,按一定顺序排列。
色环上相邻的两种色彩mix可产生中间色调。
5.暖色冷色原理:暖色调接近红黄,给人温暖感觉。
冷色调接近蓝绿,给人凉爽感觉。
搭配使用可加强视觉效果。
6.对比原理:明暗、温暖冷酷色彩的强烈对比,可增强视觉动感,使色彩更生动丰富。
7.联想原理:不同色彩可以联想出不同意境,应用适当色彩可引发对应联想。
如红色联想激情、蓝色联想宁静等。
8.色调变化原理:同一种色彩的不同深浅、纯度可产生不同色调,丰富变化感。
9.融合原理:不同色彩的融合可以生成新色调,色彩结合要协调、连贯。
10.量变原理:色彩的占比变化可以改变整体视觉效果。
量变反映主次关系。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构成艺术色彩效果的基本原理,需要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