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3海底世界》说课稿两篇(附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f9713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7.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说课稿【第1篇】《海底世界》说课稿教材说明:《海底世界》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单元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生动具体地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清楚,全文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用设问句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点明这篇课文要讲的是海底深处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具体,生动,有序的描述了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矿物,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指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特产丰富的世界。
”给学生留下一个整体深刻的印象。
设计理念:1、过程开放,体现探究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它突破传统的限制,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⑴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在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
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因此创设“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
他们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
⑵角色的转换《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
在《海底世界》的教学中,课始情境的创设,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当学生就“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b4767e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a.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说课稿海底世界》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其中围绕着“美”字展开,赞美了大自然的___和人物的心灵美。
本文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分别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进一步体会景美人更美,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他们对美的追求。
这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用生动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
根据教材内容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读懂课文,从中了解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受到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2.基本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3.认识目标:研究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4.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本文教学重点有两个方面:1.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这一重点的目的是通过对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发展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同时,这也是本课研究的难点。
在教学方法上,本文采用“自学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依据是这样能使学生主动参加到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思想。
再辅之议论法和情景感染法,真正把语文上成语文素质教育课。
在教学程序上,本文教学分两课时完成。
在第一堂课中,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大海的资料,了解海底世界的基本知识。
在第二堂课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进一步体会景美人更美,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他们对美的追求。
同时,通过学生想、划、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会读书,重视朗读,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第23课《海底世界》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第23课《海底世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d736fb915f804d2b16c1ec.png)
23.海底世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重难点认识重点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收集的关于海洋景物的图片。
播放海底景色的视频。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3.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检测生字掌握情况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段落层次,了解每段讲了什么。
3.点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其作用。
四、布置作业出示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安排学生默读课文,交流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的?二、精读理解1.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1)了解海底的光线。
(2)理解“波涛澎湃”的意思。
2.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1)语段开头是什么问句?(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3)理解“窃窃私语”。
3.指导学生阅读第四自然段,思考:(1)用“”画出中心句。
(2)文中介绍了哪几种鱼的活动?(3)“免费的长途旅行”是什么意思?4.读第五、六自然段,思考:(1)这两个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2)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海底植物?三、总结拓展1.浏览全文,总结从文中知道了哪些关于海底的知识。
2.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海底的资料。
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说课稿(通用13篇)
![《海底世界》说课稿(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893a5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4.png)
《海底世界》说课稿《海底世界》说课稿(通用1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海底世界》获奖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底世界》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海底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生活着新奇的生物。
它同样是一个神秘的国度。
孩子们往往会被这种神秘与新奇所吸引。
而作为美术教学,今天要挖掘的是它的绚丽斑斓的色彩。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好奇心强,对未知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和向往。
而且大班幼儿在绘画、泥工、剪贴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对各种形式的美术教学特别爱好。
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本次教学《海底世界》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通过剪贴和绘画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教学,引导幼儿认识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海底世界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使之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加以区别,并在此基础上促发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让幼儿通过剪贴、绘画的学习教学,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
二、说教学目标这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激发幼儿对海底探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发挥幼儿的想像大胆绘画,同时形成良好的美工教学习惯和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三、说教学准备首先是材料准备:工具与材料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
恰当地选择工具将会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创作。
本次教学中,我除了供给彩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和蜡笔外,还提供了记号笔和多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及大号的水粉笔,便于幼儿表现大面积的色块,尝试多种作画方法,可以用记号笔描线,可以用蜡笔勾边,也可以用油水分离法。
这样一来,无疑又构成了美术创作中的形式美。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a4743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海底世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海底世界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海底世界》。
2. 课文中的生字词、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
3. 课文的作者背景、写作背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海底世界的景象。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文《海底世界》、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生字词、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共同解决问题。
4.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海底世界》2. 课文内容:略3. 生字词:略4. 重点、难点:略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复习课文内容。
2. 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海底世界的更多知识,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难点的讲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下一节课中加强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内容”部分,特别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以及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的了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ff5c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5.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说课稿第【1】篇〗《海底世界》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本节课的主备人xxx,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海底世界》还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是对本册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进一步提升。
其中“写清楚”的内涵,一是指文章主要写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了解文章从“事物”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安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三篇课文,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旨在进一步巩固在22课中学习到的“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一阅读方法和文本分析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基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教材内容的特点和课表对于教师的要求,此次备课我选择以中教云数字平台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标1.会认“窃、私”等11个二类字。
2.能说出课文是围绕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3.说说课文第四、第五段是如何把关键句写清楚的。
4.激发对海底世界的探索兴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中第二点和第三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目标。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3.海底世界》(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3.海底世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98f94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0.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3.海底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朗读感悟、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海洋世界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生字词: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其在文中的意义。
2. 课文理解: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妙。
3. 写作手法: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对海底世界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音频。
2. 学具: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底世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妙。
3.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展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理解其在文中的意义。
4. 朗读感悟: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5. 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海底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6. 总结提升:通过提问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升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1. 课题:海底世界2. 作者:佚名3. 生字词:列举本课的生字词4. 主要内容:概括课文内容作业设计1. 朗读:回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家长听。
2. 写作:以“我心中的海底世界”为题,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妙。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感悟和合作交流,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但在生字词的学习上,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重点细节关注:生字词学习生字词学习的重要性生字词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词汇量的积累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3课 《海底世界》教案2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3课 《海底世界》教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140c196137ee06eff918ff.png)
23 海底世界【课前解析】本课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题目言简意赅,概括性很强。
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不仅整体结构清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而且中间部分的每一个段落也都是明确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以问句开头,点明课文要介绍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
◇第二部分(二——六自然段):紧扣第一段问题,写出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大特点。
◇第三部分(七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也回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前后呼应。
关注首尾:课文以问句开头,结尾作答,相互呼应。
关注段落:课文中间部分的段落都是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
如第四自然段,这一段共5句话。
第一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接下来二至五句具体介绍了5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关注语言: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比如,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使用拟声词将海底动物的声音描摹地惟妙惟肖。
还有“窃窃私语”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底并不是没有声音,只是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很小。
关注拓展:◇描写大海的成语:水天一色波澜壮阔无边无际风平浪静惊涛骇浪一碧万顷汹涌澎湃北雁南飞水平如镜波澜不惊碧波荡漾大浪滔天◇描写大海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教学目标】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会写“海底、宁静”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1.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能说出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把意思写清楚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会写“宁、官”等12个字,理解并积累相应的词语。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3海底世界 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3海底世界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b0ce4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e.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
2. 课文主题:描绘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激发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欲望。
3.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对海洋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 交流讨论: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分享对海底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海底世界》2. 板书内容:- 海底世界- 奇异景色- 丰富物产3.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
2. 选做题: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3海底世界(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3海底世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154c7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a.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海底世界的多样性和神秘感。
- 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使用。
-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底世界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海底世界的直观感受。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观察和想象,描绘海底世界。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 通过海底世界的介绍,增强学生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与理解- 阅读课文《海底世界》,了解课文内容。
- 讲解生字词,并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些生字词。
2. 海底世界的特点-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神秘。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底世界的特点。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海底世界的神秘之处。
- 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创作活动-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的海底世界。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使用。
-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底世界的特点。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观察和想象,描绘海底世界。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 课文《海底世界》。
- 生字词卡片。
- 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学具:- 笔记本。
- 彩色铅笔或水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海底世界的主题。
- 提问学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课文阅读与理解:- 阅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解释其意义。
3. 海底世界的特点:- 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神秘。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底世界的特点。
4.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海底世界的神秘之处。
海底世界优秀说课稿(5篇)
![海底世界优秀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22866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b.png)
海底世界优秀说课稿(5篇)说课稿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说课稿的主要目的是让听众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海底世界优秀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海底世界优秀说课稿(篇1)【说教材】这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一个问句总领全文,激发读者的兴趣;最后一个自然段针对第一自然段的提问作答,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中间2——6自然段具体讲述了海底的景色和物产。
文章生动有趣地讲述了海底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以此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唤起学生海洋环保意识。
【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三、四自然段的学习,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学习本文作者抓住事物特点,仔细观察并运用对比、拟人、数字说明等表现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了解,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的海洋意识。
【说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的重难点是指导理解三、四自然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说教法、学法】《海底世界》虽然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但由于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所以毫不枯燥乏味,反而显得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我设计了“激趣、范读、重点指导、示范自学、随文识字”的教法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触类旁通、说说、想想、画画”的学法。
这样设计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通过带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习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审美意识,增进学生对海底知识的了解,唤起学生向往、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意识。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3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3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2960b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e.png)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表达、交流、协作等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通过观察、发现、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
2. 生字、新词:珊瑚、海参、龙虾、章鱼、鱼类、贝类、海藻、沉船、暗流、探险等。
3. 课外拓展:海底世界的奥秘、海洋生物的特点、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表达、交流、协作等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外阅读材料、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对海底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海底世界的奥秘。
5. 课堂互动: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交流等环节,分享自己对海底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6.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角度,搜集关于海底世界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海底世界》2. 课文结构: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海底世界的生物、景象和资源。
3. 重点词语:珊瑚、海参、龙虾、章鱼、鱼类、贝类、海藻、沉船、暗流、探险等。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3《海底世界》(说课稿)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3《海底世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5652b7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8.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说课稿——智慧课堂案例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海底世界》。
我将从这几个方面对《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展开说课。
(说教材;说目标及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反思感悟。
)一、说教材《海底世界》是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奇妙的世界”,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二、说目标及重、难点基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以下是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海底世界的动物活动、植物差异、丰富矿产等,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语言积累。
3.结合第四、五自然段,继续巩固“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前两条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第三条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基于智慧课堂环境,结合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特点及三年级学生学情,借助“畅言智慧课堂”、“畅言晓学”等平台,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讲读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品读感悟)四、说教学过程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智慧课堂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具体介绍。
(一)复习导入,精准施教。
(二)指导朗读,感受趣味。
(三)自主学习,梳理信息。
(四)资源推送,激发兴趣。
(五)总结回顾,明确要素。
(六)作业推送,延伸课外。
(一)复习导入,精准施教。
课上,我首先利用畅言智慧课堂的“讲评”功能对第一课时布置朗读作业进行讲评。
我从“畅言晓学”后台呈现的四维雷达图讲评朗读作业的流畅度、完整度、声韵和声调,对学生突出的项目及评分高的同学给予表扬。
依据AI智能分析,我发现个别字词的读音,全班错误较多,我将这些字词聚焦、放大,并通过示范朗读纠正学生的读音。
接着,我们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了回顾,复习本课是从“光线变化、声音多样、动物活动、植物差异、矿产丰富”五个方面把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写清楚的。
部编统编三下语文23 海底世界 说课稿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部编统编三下语文23 海底世界 说课稿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d9690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e.png)
《海底世界》说课稿一、说教材《海底世界》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全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紧扣课题提出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2至6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具体、生动、有序地描述了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矿藏,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
最后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给学生留下一个整体的深刻印象。
二、说教法、学法1.激发兴趣《海底世界》一课着重描写了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材虽配有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是我们精心制作了一套动画课件,为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
2.突破重点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之处,但这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海底那静中有声,动静结合的奇异景色。
为了便于学生充分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我创设了和谐情境,即通过CAI让每位学生亲自去领略一番。
①进行海面和海底的对比:利用动画先后演示海面上波涛澎湃(伴有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和海底悄然无声的对比情境,并分别提问: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个什么词来形容它?学生不仅理解了“波涛澎湃”和“宁静”这两个词的意思,更体会到了大海动中有静的奇异之处。
②整体感知,加深印象:通过CAI欣赏海底美丽的景色,再次整体感受“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立下大志,长大探究海洋奥秘的情感。
这样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和谐情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外显为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强化训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是这样进行训练的:(1)观察训练。
部编版《23.海底世界》说课稿两篇(附教案)
![部编版《23.海底世界》说课稿两篇(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ffada076a20029bd642df5.png)
《23.海底世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海底世界》。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海底世界》是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文结构清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课文开头先讲海底深处的情况,然后具体讲述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最后总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在具体说明时,详略分明,动物、植物说得较详细,矿藏说得简略。
文中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见识少,再加上海底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很陌生,根本没去过,了解就更少了,要想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就更不容易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运用多媒体,出示声音,图片,为学生展现真实的动态的海底世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说教学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探究课文第2~6自然段,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认识一些海底生物,了解一些海洋知识,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总分总”的结构,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海底生物的特点,了解海洋知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的难点是: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四、说教法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空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23课《海底世界》新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23课《海底世界》新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f101325022aaea988f0f2a.png)
23海底世界教课目的:能力目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认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海底世界的,感觉“窃窃私议” “免费的长途旅游”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成效。
知识目标:会写本课 12 个生字,两条横内的 8 个字只识不写。
明确“波浪汹涌”的读音,会用“窃窃私议”“风景奇怪”造句。
感情目标:经过朗诵品尝语言文字,认识海底的风景奇怪、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课要点:经过朗诵品位语言文字,认识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海底世界的。
感觉海底风景奇怪、物产丰富的特色,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课难点:领会要点句子的表达成效。
教课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教课时数:两课时教课课程:第一课时一、讲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海洋吗?(见过)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海洋吗?2.你们看,这就是海洋! 时而波浪汹涌,时而沉静如镜,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惊涛拍岸。
那海洋深处又是如何的呢?今日就让我们一同来感觉这奇异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提示“底”字下边有个点。
请大家齐读题。
【设计企图:学生从较为熟习的海面出发,趁势激发学生对海底的好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研究的欲念去学文。
】3.(放录像)赏识海底世界。
看完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 标出自然段。
2.(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此刻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波浪汹涌窃窃私议多种多样风景奇怪物产丰富海藻嗡嗡啾啾寂静闪耀肌肉峡谷细胞储藏储蓄打鼾波浪汹涌窃窃私语【设计企图:检查预习状况,指导字音学习,为学习文章扫清文字阻碍。
】3.默读课文,找一找,想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板书:风景奇怪、物产丰富)提示“异”的书写。
三、略知大义。
同学们,海底对我们来说,向来是特别神奇的世界,大家想不想化身为潜水员,到海洋深处去看一看啊?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环绕海底风景奇怪,物产丰富的特色,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依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第一段:黑中有光;第二段:静中有声;第三段:动物的活动方法多;第四段:植物差别大;第五段:矿产资源丰富。
三年级语文下册-23《海底世界》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三年级语文下册-23《海底世界》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93fafc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5.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23《海底世界》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章。
这篇课文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鲜为人知的景象。
从海底的宁静、光亮和海底的声音、海底的动物的活动方法、海底的矿藏等方面对海底世界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海底世界进行总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也是全文的中心句。
这篇课文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流畅。
二、说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读中思考,读中想象,读中感受海底静中有声的奇异景色。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
2、感受海底静中有声的奇异景色。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将海底静中有声的奇异景色描绘出来的。
四、说学情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因此学生对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例如播放海底世界的的视频,出示海底动物的图片等,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感情。
五、说教法学法1、通过教师的讲解及填表格的形式,使学生从几个方面去了解和掌握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地。
2、通过小练笔巩固,理解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地。
六、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趣探究。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为什么?2、通过一段短片来欣赏海底的景色吧,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生字“底”。
【设计意图:谈话引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然后播放海底美丽的景色,激发起学生对探究海底的兴趣,架起了教路、学路与作者思路之间的桥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
(1)分别出示一类、二类生字和难读词语,指名学生先借助拼音读,接下来去掉拼音齐读,巩固生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23海底世界》说课稿两篇(附教案)XXX《23.海底世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海底世界》。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海底世界》是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文结构清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课文开头先讲海底深处的情况,然后具体讲述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最后总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在具体说明时,详略分明,动物、植物说得较详细,矿藏说得简略。
文中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见识少,再加上海底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很陌生,根本没去过,了解就更少了,要想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就更不容易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运用多媒体,出示声音,图片,为学生展现真实的动态的海底世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说教学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探究课文第2~6自然段,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认识一些海底生物,了解一些海洋知识,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总分总”的结构,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海底生物的特点,了解海洋知识,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的难点是: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四、说教法当代教学论以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研究活动的调空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研究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为此,针对本教材的特点,我从情景教学入手,先从形式到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再从内容到形式,使学生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最终获得知识、情感和能力三丰收。
本课的教学设计就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最优化的效果。
本教材是一篇适宜于进行情境教学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过情境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奇妙,激发出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动画、声音的及时展示,再现了课文的情景,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对大自然的喜爱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2、读写结合法这篇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其中第四自然段又是围绕中心句来写具体的,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对这种写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后面设计了一个一个小练笔,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这样“就文取材”的说写训练,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同时充分发挥了文本的作用,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
3、直观形象法这篇文章所讲的动物、植物都是活生生的东西,我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动、植物的图片,声音,为学生展现真实的海底世界,让他们眼见为实,切实感受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4、朗诵品析法语文课应注重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五、说学法1、小组合作探究法科普类文章每每容易激发起学生的研究乐趣,而且比较容易理解。
我觉得在这堂课中,“小组协作,自立探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教师是一个组织者的学理念。
2、朗诵法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自由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天下的景色奇异,物产厚实.“有感情朗诵”能够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出海底景色的奇异,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3、表演,模仿法“形象表演或者声音模仿既是对抽象文字的具体反应,又是培养学生其他能力(比方表演能力)的一个契机。
六、说教学过程1、复导入2、明确任务3、小组交流4、全班展现5、总结全文6、读写结合(一)、导入复: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海底天下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景色奇异,物产厚实)除此以外,你还晓得了什么?(二)、明确任务想想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画出相关句子,谈谈你的体会,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小组交流在昨天晚上预的基础上先自行整理,然后小组交流,再进一步整理完善。
目的是为了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尤其是那些研究程度不太好的同学,现在面对同学们消除了害怕,他们就可以畅所欲言。
(四)、全班展现全班展示按照“说句子-----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的顺序进行。
(五)、总结全文1、认识总分总的结构及总分的构段方式。
2、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申明方法3、总结:海底天下不仅暗中有光,而且静中有声,还有这么多植物,动物和矿物,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海底天下的美景。
(六)、读写结合学了这篇课文,请你模仿文中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
可以以“节日的大街上真热闹。
”或“课间的校园真热闹”或“春天,田野上真美丽。
”也可以自选中心句,围绕这句话把这段内容写具体。
七、说板书设想海参梭子鱼景色奇异海底世界动物乌贼和章鱼贝类物产丰富植物矿物以上是我对《海底天下》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想,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进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感谢!XXX《23.海底世界》说课稿一、说教材《海底天下》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知识性课文,全文用生动形象的言语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厚实。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紧扣课题提出问题:“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至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具体、生动、有序的描述了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矿藏,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
最后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给学生留下一个整体的深刻印象。
二、说教学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知识目标:会写本课12个生字。
明确“波涛澎湃”的读音,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1、激发兴趣《海底天下》一课侧重描写了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厚实的特点。
教材虽配有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乐趣。
于是我们精心制作了一套动画课件,为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
2、突破重点《海底天下》一课,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海底天下景色的奇异之处,但这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海底那静中有声,动静结合的奇异景色。
为了便于学生充裕了解海底天下的景色,我创设了和谐情境,即通过CAI让每位学生亲自去领略一番。
①进行海面和海底的对比:利用动画先后演示海面上波涛澎湃(伴有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和海底悄然无声的对比情境,并分别提问: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个什么词来形容它?学生不仅理解了“波涛澎湃”和“宁静”这两个词的意思,更体会到了大海动中有静的奇异之处。
②整体感知,加深印象:通过CAI欣赏海底美丽的景色,再次整体感受“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立下大志,长大探究海洋奥秘的情感。
这样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和谐情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外显为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强化训练增强言语文字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是这样进行训练的:(1)观察训练。
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根据课文内容设想CAI课件,把文字介绍转化成动态画面。
要求学生在观看画面时,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这促使学生在观察时捉住事物特点,积极举行思考。
(2)说话训练。
观察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而说话应该是培养学生表现事物的能力。
在进行说话训练时,我是这样做的:①看画面,说图意。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第2自然段的语言描述用对比的动态情境形象地表现出来。
让学生用学过的观察方法仔细地看了画面以后,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意思。
由于说话训练是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生在表达观察时都能做到有条有理。
②看画面,练复述。
在学完课文后,出示总起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厚实的天下。
”通过电脑把海底美丽奇异的景象呈现于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看着画面,用上总起句和板书上的重点词语说一说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厚实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样,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了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应用言语的能力。
总之,通过CAI创设和谐情境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兴趣盎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四、教学程序(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研究了24课,你们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海底是如何的天下?那么,海底景色的奇异表现在哪里?物产厚实又表现在哪里?这一节课,我们再一次去探索一下。
(二)创设情境,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共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2、细读交流①讲读第一、二句(板书:宁静)(相机出示课件)②讲读第三句(板书:有声音)(相机出示课件)③讲读第四句(相机出示课件)④讲读第五句(相机出示课件)⑤引读第六句3、齐读第二自然段。
小结:海底的景象就是这么光怪陆离,这么千奇百怪。
(三)讲读第然段。
1、小组讨论:第然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什么?2、请同学们自由读,看看你对哪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最感乐趣,说说它的活动特点。
(相机出示课件)3、选择读。
小结过渡:为了写动物活动方式的多种多样,作者选取了五种动物来具体申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由于这些动物不同的活动方式,也使海底天下奇异无比。
海底植物的风采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们接着研究第四自然段。
(四)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学生再自由读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色彩多样,形态各异)3、欣赏美丽的海藻。
小结过渡:海底植物真是千姿百态,奇观异彩,不仅厚实了海底的物产,使海底的景色也如此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