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初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转载)
我们现在面对的对象是初高中学生,因此,有必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全方位地了解他们,从而帮助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为此,我重温了吴老师给我们上的《化学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并做简要归纳如下:
1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复杂,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是:
①认知方面:
观察能力有所发展,能按照教学的要求有意识地较长时间地观察,但观察的精确性、深入性不够,不能透过复杂的现象看本质;注意的广度接近成人,但稳定性多由兴趣引起的无意注意;有意识记有所发展并逐渐占主导地位,但个别差异明显——男生反对死记硬背,女生偏重机械记忆;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具体的形象思维还时有表现,其抽象的概念思维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想象随着兴趣的扩展、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变得十分丰富、生动和负责,表现在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创造性增强,现实性有所发展。
②情感和意志方面:
情感内容日趋丰富、深刻,表现在对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理解性和自觉性上,也表现在自我评价与自我意识等方面;例如在人物的评价方面,多数学生追求的内心和外在的统一,但其情绪易冲动且不善于自我克制,因此,心理学家认为12-14岁是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阶段,这可能是神经兴奋过程较强而抑制过程较弱的缘故。他们开始表现对异性的感兴趣,有接近异性的的倾向和愿望,有表面疏远而内心又很爱慕的矛盾心理;意志方面表现在依赖性减少,目的性增强,但意志行为易受“暗示”并愿意模拟心中的偶像。
③个性方面:
自我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其“独立感”“成人感”,因为少年的身体的发育处于第二个高峰期,身体的变化,知识、经验、能力的积累及社会地位的改变,使他们感觉到自己长大了成人了;自我意识的视线由外部转向内心,仿佛刚刚发现“自我”,他们不仅关心自己,也对别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兴趣,但自我意识具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2高中生的年龄特征
年龄14、15~17、18岁,青年初期
心理特征:
①认知发展
A.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理论性,并开始形成辩证思维。表现在:抽象与具体得到了较高的统一。少年时期,思维或多或少地依赖个体感性经验的支持,思维主要属于经验型。那么到了青年初期,由于经常要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系统的科学理论,抽象的逻辑思维就开始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又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就是从了解具体的现象、事实上升到学习理论又用理论去指导具体知识的获得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抽象的理论思维与具体的经验思维的结合,并逐步形成了全面地、运动地、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过,辩证逻辑只是起步,还并不完善,教师可有意训练,促使其迅速发展。
B.扩散思维(求异思维)很活跃。
由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高中生求异思维很活跃,他们不轻信,不盲从,善于从各个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索,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切不可打击和压制。
C.思维的品质
敏捷性——思维比成人和儿童都要敏捷灵活,但敏捷性常会导致敏感性,也可能产生不能客观对待现实可能的行为与动机。
批判性——由于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提高,独立性增强,常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常对师长甚至书本知识持分析批判的态度,这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但又可能形成对什么都持怀疑的态度,甚至出现不听劝告和教育的固执行为。这也是思维既成熟又不成熟的表现。
创造性——高中生辩证思维的发展和扩散思维的活跃,常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和、设想或谋略,并运用新的方法、思路来解决问题,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如动手做学生实验时,任意将两种药品混和观察是否产生新物质。
②情感的发展,意志发展的特点
a.情感的倾向基本定型,高中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观念的形成,爱憎丑恶变得越来越分明,另一方面,但情绪的产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冲动性与爆发性,有时可因小事大动肝火,也可因一件小事而振奋,自控能力较差,有时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在烦闷苦脑时受到鼓舞,可为之振奋,在热情澎湃时,受到挫折而心灰意冷。
b.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高中生没有孩童的坦率,喜怒哀乐常积郁于心中,不轻易地显露出来,不愿让人知道,但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强烈地自我表现的愿意,以期望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只是碍于情面与自尊不愿被人知道自己有这种愿望。
c.高级情感的发展
如道德、理想、信念及人生观的初步形成。
d.学习等行动的目的更加明确、现实
随着社会知道的增加意志更加坚定,通常与自己的未来前途命运联系考虑。例如面对日趋严峻的社会竞争,便意识到只好好好学习,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③个性的发展
处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肯定与否定的矛盾冲突,这是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阶段,但又易形成孤独、自卑心理封闭性的障碍。
老师的角色:a、心理导向 b、文化传递
心理导向包括三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发展引导。青少年的发展不是自发的,随意的,而是有目的,有方向的,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不是老师确定的,而是由有关行政部门根据社会需求决定的,老师便受社会的委托,专门从事青少年学生的发展的引导职责。
社会越发达对这种引导者要求越高,包括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和心理素质等,因为发展的内容是全面的,包括生理机能,心理素质、智力水平和劳动技能等。发展的方向是多维的,包括生产、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音乐、美术等。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精通,但对于教师应当尽量都学会一些,这样才能全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有效地发现学生的特长。
另一方面是心理矫正。青少年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激烈的竞争、沉重的学习负担,心理压力,难免会造成精神和心理异常和行为异常现象,如焦虑、压抑、暴躁、孤僻等,这些是不能全靠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要靠老师感化、疏导和矫正,才能使其自我调节和适应,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再有就是榜样示范。中学生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发展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由于他们的社会经历有限,他们急需的是榜样的示范,以便在心理上、行为上参照模仿而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