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基础知识工艺的概要
工艺部工艺流程
![工艺部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74f69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5.png)
工艺部工艺流程
《工艺部工艺流程》
工艺部是一个企业中非常重要的部门,它主要负责产品的工艺设计、工程技术、生产工艺管理等工作。
工艺部的工艺流程是指对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改进的活动,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工艺部需要进行产品的工艺设计和工程技术方案的制定。
在产品设计完成后,工艺部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文件,明确产品的加工工序、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参数等内容,保证产品加工的顺利进行。
其次,工艺部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工艺参数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工艺部需要不断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符合企业的要求。
最后,工艺部需要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工艺流程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
工艺部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动向和产品的技术要求,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对工艺流程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总之,工艺部的工艺流程管理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
工艺流程管理,企业才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玉米淀粉工艺知识
![玉米淀粉工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8d9385ddccda38366baf91.png)
淀粉概述一、淀粉的基本特性及形成1、淀粉的形成淀粉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储藏碳水化合物,它以颗粒形态沉积在植物的种子、块茎、块根和茎髓中,是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成分。
淀粉是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如下:日光NCO2+NH2O (C6H10O5)n+NO2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淀粉一般以微粒形式存在于叶绿素之间。
植物生长成熟后,则分别贮存在植物的不同部位:根、茎、种子等。
适宜作为工业生产淀粉的原料原料必须具备淀粉含量高。
易于制造和价格低廉等条件。
一般有:甘薯、马铃薯、木薯、玉米、小麦等。
2、淀粉的化学结构:淀粉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式可以简单地表示为:(C6H10O5)n,其分子结构有两种: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是由多聚葡萄糖分子链状联结组成,为2-1.4糖苷键联结。
一个直链淀粉分子约含200~980个葡萄糖基,其分子量为32000~160000。
支链淀粉分子结构有所不同,除2-1.4键联结外,还有2-1.6侧链联结。
一个支链淀粉分子平均含有600~6000个葡萄糖基,分子量为100000~1000000。
3、淀粉的理化性质:1)物理性质:A、淀粉的外观:淀粉为白色的微小颗粒,不溶于冷水和有机溶剂。
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是透明的,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
玉米淀粉的粒径一般在5~26微米,1Kg淀粉约有17000亿个颗粒,淀粉的比重为1.61,粘度1.3左右(恩格式相对粘度)。
玉米淀粉的颗粒形状一般有园形和多角形两种。
上部软胚体部分为园形,在胚芽两旁硬胚体部分的颗粒为多角形。
淀粉的颗粒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有一黑色十字,称为“偏光十字”。
B、淀粉的水份含量:淀粉含有大量的水份,但却不潮湿。
在一般情况下,玉米淀粉含水约为12~13%。
淀粉含水份的多少,因空气温度、湿度而定,当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时,淀粉含水份量也随之变化。
淀粉在不同湿度的空气中含有不同的水份,称为平衡水份。
化学工艺学知识点
![化学工艺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6814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b.png)
化学工艺学知识点
化学工艺学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
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工艺学知识点:
1. 反应工艺:研究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条件,包括反应速率、转化率以及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因素。
2. 催化工艺:研究先进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以提高化学反应
的效率和选择性。
3. 分离工艺:研究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分离方法,如蒸馏、萃取、结晶等,用于获取纯净的产品。
4. 反应器设计:研究如何设计反应器,以实现预期的反应条件
和产品质量。
5. 能源利用: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降低化学工艺的
能耗和环境影响。
6. 过程安全:研究如何控制化学工艺中的风险,确保工人和环境的安全。
7. 生产优化:研究如何优化化工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8. 废物处理:研究废物处理技术,以减少工艺中产生的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工艺学是现代化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许多工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工艺学的原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接工艺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3e44d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5.png)
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指导书是一本详细介绍焊接工艺的手册,为焊接工人和焊接工程师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指导。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的内容大纲:1. 引言- 焊接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焊接工艺的历史发展和演变2. 焊接基础知识-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 焊接辅助设备和工具的介绍- 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特性3. 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的调整和控制方法-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4. 焊接缺陷和质量控制- 常见的焊接缺陷类型和原因分析- 焊接缺陷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焊接质量检测和评价方法5. 常见焊接工艺- 电弧焊工艺: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焊接脉冲技术等- 焊接工艺:激光焊、电子束焊、摩擦焊等- 特殊焊接工艺:电阻焊、氩弧焊、制氧焊等6. 焊接安全和环保- 焊接作业场所的安全规范和防护措施- 焊接过程中的废气和废渣处理方法- 焊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7. 焊接案例和实践- 实际焊接案例的介绍和分析- 焊接现场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焊接工艺改进和创新的实践经验分享8. 焊接工程管理- 焊接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和管理- 焊接工艺的质量监控和改进措施9. 焊接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材料和新工艺对焊接的影响- 自动化和智能化焊接技术的发展- 焊接工艺在工业4.0时代的应用前景以上是一份简单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的概要,内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扩充和修改。
焊接工艺指导书的编写应该结合具体行业和应用场景,确保内容实用和可操作性强。
工艺基础知识工艺的概要
![工艺基础知识工艺的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220f0f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e.png)
工艺基础知识工艺的概要工艺基础知识是指在工艺生产中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认识和理论,对于掌握工艺技术、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艺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工艺基础知识进行概要介绍。
一、工艺的定义工艺是指将原始材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机械加工,转化为成品的过程。
它是一门研究人类生产活动的技术科学,也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重要领域。
工艺包括了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装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成本等指标。
二、工艺的分类根据生产对象的不同,工艺可分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纺织工艺等不同类别。
其中,金属工艺是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和制造的过程;陶瓷工艺是指对陶瓷原料进行成型、烧结等处理;纺织工艺是指对纤维材料进行纺织和染整等工序,通过这些工序使原材料转变成成品。
三、工艺的特点1. 工艺是以一定规律性工作的过程,它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且每个环节都相互依赖。
2. 工艺是技术和工程学科的交叉领域,它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然和数学科学知识。
3. 工艺是一门动态的学科,它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4. 工艺是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它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5. 工艺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设备、工具和材料等,它和其他资源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产品制造。
四、工艺的应用领域工艺基础知识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制造业中,工艺可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铸造、焊接、机械加工等;在食品工业中,工艺用于烹饪、酿造、加工等环节;在石油化工行业,工艺用于提炼、分离、合成等过程。
无论是制造业、食品工业还是化工行业,工艺的优化和改进都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总结起来,工艺基础知识是在工艺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着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对工艺的认识和学习,可以提高对生产过程的掌握和把握能力,为工艺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读者们有所启发,并能够对工艺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涂装工艺基础知识
![涂装工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883b43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6.png)
六、密封胶和阻尼片
七、PVC和底涂
八、电泳打磨
九、中涂和面漆
中涂
目的:对底漆表面有良好的填充,增加面漆涂层的饱满度。 要求:中涂漆膜介于电泳漆和面漆之间,要求它具有与二者良好的附着力、耐崩 裂性能、耐候性、面漆遮盖性等功能。 步骤:中涂前擦净,静电吹扫,手补喷涂,自动机喷涂。
色漆
作用:满足用户对不同颜色的需求,耐候、防紫外线。 步骤:手补色漆、自动机喷涂色漆、流平、自动机喷涂清漆、流平、烘干。 手工喷涂: 机器人喷涂:仿形调试
四、前处理—磷化
磷化
定义:金属表面与磷酸二氢盐酸性溶液反应,在清洁的金属表面生成一层稳定的 不溶性多孔半导体磷酸盐薄膜的化学过程。
磷化作用 :
1.为电泳提供清洁的表面,通过脱脂磷化水洗后的工件表面清洁、均匀、无油脂。 2.显著提高涂膜附着力。磷化膜与工件是一个结合牢固的整体结构,磷化膜在工 件上直接生成。另外,磷化膜具有多孔性,能使电泳漆渗透到空隙中,涂料与磷化 膜咬合,这就比涂膜直接覆盖在金属表面要牢固得多。 3.成倍提高防腐蚀的能力。磷化膜是一层非金属膜,抑制了金属表面的电化学腐 蚀。
十四、涂装品质术语
十四、涂装品质术语
十四、涂装品质术语
十四、涂装品质术语
十五、涂装品质术语—电泳缺陷
十六、涂装品质问题产生原因分析—颗粒
十七、免中涂、湿碰湿工艺
谢谢观赏!
2020/11/5
36
教学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
六、密封胶和阻尼片
密封胶
概要:汽车车身由若干块钢板焊接而成,焊缝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缝隙没有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密封,汽车行驶中必然出现漏水、透风和漏尘现象,严重的可能 引起焊缝处钢板的锈蚀,使钢板过早穿孔,加速车辆的报废。 分类:焊缝密封胶、防石击胶、指压胶。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8dd4f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f.png)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一、概要欢迎进入《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的世界!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缝制服装的奥秘与乐趣,您将了解到缝制的基础知识,掌握实用的操作技巧。
不论您是缝纫新手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这里都有您需要的知识和技巧。
让我们开始吧!服装缝制的基本工具与材料:了解缝制所需的基本工具,如剪刀、针线等,以及材料的种类与特性。
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学习不同的缝制方法,如平缝、包边缝等,以及它们的用途和操作步骤。
操作技巧大揭秘:掌握缝制过程中的小窍门和技巧,提高缝制效率,让您的作品更加精美。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了解在缝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线头松动、布料起皱等,学会如何应对。
学习缝制工艺,不仅可以为您的生活带来便利,还可以让您在闲暇之余,为自己或家人制作独一无二的服装。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创意与梦想的世界吧!1. 介绍服装缝制工艺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服装不仅为我们遮风挡雨、保暖护体,更是我们展示个性、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
而在这背后,服装缝制工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创新的桥梁。
想象一下一件普通的布料,经过巧妙的裁剪和精细的缝制,变成了一件件美观实用的衣物,这其中所蕴含的就是服装缝制工艺的魔力。
它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实际需求,更在无形中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情趣。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服装缝制工艺的世界,了解其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
2. 服装缝制工艺的历史背景与发展一谈起服装缝制工艺,这可就是咱们不得不说的故事了。
你知道我们穿的衣服是如何从简单的布料变成时尚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的吗?这其中可是蕴含了千百年来的匠心独运呢,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这个充满历史与创新的工艺背后的故事。
在古代人们开始用树叶、兽皮等遮身蔽体时,就开始了缝制工艺的初步探索。
那个时候缝制可能只是简单的用线将布料缝合在一起,随着时代的变迁,缝制工艺逐渐发展,从手工到机械,从简单到复杂,每一步都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和汗水。
醋酸乙烯生产工艺讲义概要
![醋酸乙烯生产工艺讲义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e973922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5.png)
醋酸乙烯生产工艺讲义概要引言醋酸乙烯是一种广泛用途的有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塑料和纺织等领域。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醋酸乙烯生产工艺的概要讲义,介绍醋酸乙烯的来源、生产方法和相关工艺流程。
醋酸乙烯的来源醋酸乙烯是通过乙烯的气相氧化反应得到的。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烃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石油和天然气中。
乙烯气体可以通过石油裂解或从天然气中分离得到。
醋酸乙烯的生产方法醋酸乙烯的生产主要是通过乙烯的氧化反应得到。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生产方法:1.乙烯氧化法:将乙烯和氧气在合适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气相氧化反应,生成醋酸乙烯。
2.乙烯酸酐水解法:将乙烯酸酐与水反应,水解生成醋酸乙烯和乙酸。
3.乙醇脱水法:将乙醇进行脱水反应,生成醋酸乙烯和水。
以上方法中,乙烯氧化法是最常用的生产方法,它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同时产生的副产品相对较少。
醋酸乙烯的工艺流程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原料预处理:对乙烯进行净化和脱水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水分,提高氧化反应的效率。
2.催化剂制备:选取合适的催化剂,并进行制备和活化处理,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3.氧化反应: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下,将净化后的乙烯和氧气与催化剂充分接触,进行气相氧化反应。
4.产品分离:将氧化反应得到的气体混合物进行冷凝和分离,得到纯净的醋酸乙烯产品。
5.副产品处理:对于产生的副产品或废气,根据环保要求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
醋酸乙烯的应用领域醋酸乙烯在化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塑料工业:醋酸乙烯是制造聚乙烯、聚丙烯、聚醋酸乙烯等塑料的重要原料。
2.纺织工业:醋酸乙烯可以用于制造纤维素醋酸纤维和醋酸纤维素乙酸酯等合成纤维。
3.医药工业:醋酸乙烯是生产多种医药中间体和药物的重要原料。
4.农药工业:醋酸乙烯可用于制造多种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药。
本文档概述了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讲义,主要介绍了醋酸乙烯的来源、生产方法和相关工艺流程。
材料工艺基础
![材料工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de18c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8.png)
材料工艺基础材料工艺是指在材料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和技术。
它是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产品的过程,是实现材料变形、连接、表面处理和成形的技术手段。
材料工艺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
因此,掌握材料工艺基础知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材料工艺基础包括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物理性能包括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化学性能包括耐腐蚀性、耐磨性等,加工性能包括可铸性、可焊性、可切削性等。
了解材料的性能与特点有助于合理选择材料和工艺,保证产品的质量。
其次,材料的加工工艺是材料工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工工艺包括原材料的预处理、成型工艺、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
预处理包括锻造、铸造、轧制等,成型工艺包括冷冲压、热冲压、拉伸、挤压等,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等,表面处理工艺包括镀层、喷涂、抛光等。
不同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再次,材料的连接工艺也是材料工艺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
连接工艺包括焊接、铆接、胶接、螺栓连接等。
不同的连接工艺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产品,选择合适的连接工艺能够确保产品的连接牢固、密封性好、耐腐蚀等特点。
最后,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也是材料工艺基础的重要内容。
表面处理工艺包括喷涂、镀层、抛光、氧化等。
表面处理工艺能够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美观性等,保护产品的表面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总之,材料工艺基础是材料加工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
掌握材料工艺基础知识,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加强对材料工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工艺流程短文
![工艺流程短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a000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0.png)
工艺流程短文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是指制造产品或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它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包括了原材料的选择、加工、装配和测试等环节。
一般来说,工艺流程包括了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和准备,这是制造过程的第一步。
不同的原料需要经过不同的处理和加工,以满足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
其次是加工和制造,包括了对原料进行切割、成型、焊接等操作,通过这些加工步骤可以将原料加工成所需的零件或组件。
然后是装配和组装,将加工好的零部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装配组装,形成成品。
最后是测试和检验,通过对成品进行测试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标准。
在这个过程中,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高效的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工艺工程师需要对原材料的特性和加工工艺有深入的理解,以便设计出最合理和可行的工艺流程。
总之,工艺流程是产品制造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不断地优化和改进工艺流程,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名词解释简答工艺
![名词解释简答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a07ed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c.png)
名词解释简答工艺
工艺是制作一件物品或完成一项工作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通常包括了原材料的选择、处理、加工、调配、制造和测试等一系列环节。
现在工艺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对工艺定义的解释和相关信息的简要概述。
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
传统工艺是指发展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制作技艺。
如陶瓷工艺、织布工艺、编织工艺等。
这些技艺大多数是以手工制作为主,以土、石、木、纸、丝、麻等天然材料为原料。
而现代工艺大多利用机器、计算机等新科技手段,已经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并且拥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更高的准确率。
现代工艺的发展
现代工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对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现代工艺将越来越普及和高效。
工艺与品质
工艺是物品制作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工艺可以将原材料精心加工,制作出符合设计要求、坚固耐用、质量稳定的产品。
同时,好的工艺也可以帮助提高产品的外观、使用寿命及性能。
结语
工艺是整个产品生产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
艺的交融中,应善于发扬优良传统,同时也要不断探寻新工艺新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制定一个完美的工艺过程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多次尝试试验,不断探究。
尽管如此,工艺依然是制作精美、耐用、适用的产品的必要条件。
基本工艺培训
![基本工艺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3a290c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b.png)
基本工艺培训在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基本工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员工只有掌握了基本工艺,才能够熟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进行基本工艺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培训内容基本工艺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员工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首先,培训人员应讲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切割工具、焊接设备等。
其次,需要传授员工正确的测量和标记方法,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进行尺寸和标记的操作。
此外,培训还应包括材料的识别和分类,以及各种工艺流程的讲解。
通过这些培训内容,可以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 培训方法在基本工艺培训中,培训方法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首先,可以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让培训人员通过讲解、视频演示等形式向员工传授知识。
其次,可以结合实践操作,让员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组织员工参观一些成功的案例,让他们亲眼看到一些优秀企业的生产现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方法,可以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工艺。
3. 培训效果基本工艺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员工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和生产贡献力量。
培训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员工的实际操作中,还可以通过综合评价来进行反馈。
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评估,可以对员工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此外,还可以通过员工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结语:基本工艺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培训员工掌握基本工艺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设计合理的培训内容、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和科学有效的培训评估,可以使员工更好地掌握基本工艺,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基本工艺培训,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刺绣基础技法课程标准
![刺绣基础技法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893b8186137ee06eef9187f.png)
《刺绣艺术基础技法》课程标准乔司职高服装专业组制定一、课程名称:刺绣艺术基础技法二、对象:三年制中职服装专业第一到第四学期学生三、课时:108学时(第一二学期各36学时、第三四学期各18学时)四、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专业项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刺绣艺术的基础知识,结合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中学习的造型、色彩搭配、面料应用等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基本的刺绣艺术技能,拓展专业学习的范围,为学生未来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促进刺绣艺术文化遗产的传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刺绣艺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理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文明生产习惯,完成刺绣艺术项目教学中的相关工作。
职业能力目标:●掌握刺绣基础造型能力●掌握刺绣基础色彩知识●掌握刺绣基础图案知识●掌握刺绣基础材料知识●能绘制基础的线描图●能掌握最基本的刺绣针法及较有难度的进阶刺绣针法,掌握机绣和电脑刺绣基础技能●能够结合服装、服饰品、家纺等产品特点进行刺绣艺术装饰的创新设计五、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由行业专家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
它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刺绣艺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刺绣艺术实践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掌握必备的刺绣艺术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材料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刺绣艺术创新设计方法;具有刺绣艺术方面信息的收集、判断、筛选、整理、处理、表达等的能力。
六、内容纲要七、教学方法⑴教学内容从“必须、够用”着手,以“专业知识的获取、整合、处理、应用”为主线,呈现教学内容。
⑵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建立刺绣课程教学辅助网站,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⑶加强“过程体验”,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
⑷探索“过程评价”,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方法⑸力求图文并茂、循序渐进、滚动式递进。
⑹渗透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工艺流程我那
![工艺流程我那](https://img.taocdn.com/s3/m/1fd07f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5.png)
工艺流程我那
《工艺流程简介》
工艺流程是指完成一项工艺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步骤和技术操作。
在工艺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工艺流程简介:
1.原材料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能是金属、塑料、玻璃或者其他物质。
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最终质量。
2.加工制造
一般来说,在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加工制造。
根据不同的产品和要求,可能需要进行钣金加工、机械加工、铸造等一系列工艺过程。
在这个阶段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3.组装
对于一些复杂的产品,需要进行多部件的组装工艺。
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所有部件的配合和功能。
4.检测与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检测与质量控制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和工艺控制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艺中
的问题,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5.包装与出厂
最后,产品需要进行包装,并最终出厂。
包装需要保护产品不受损坏,并且要便于运输和存储。
总之,工艺流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和严格控制,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只有构建完善的工艺流程,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要求。
暗房基础知识培训
![暗房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fd67b21647d27284b735161.png)
三、暗房工序主要过程控制要素
1.1、 洁净房
洁净度≤10000,高于此范围易引起板面毛毛、 垃圾粉尘,导至开短路。 温度18-24,超出此范围易引起菲林变形 湿度50-60%RH,超出此范围易引起菲林变形 灯源为黄光,禁止白光,以防油墨、干膜感光, 导致显影不净 工作者进入洁净房需穿着防尘服及鞋帽并风淋 15-20秒
1.2、水破实验测试:
将前处理后的光铜板放入清水缸,使板 面全部浸入水中5秒,然后竖直放置,记 录板面水膜破裂的时间,此时间需≥15秒。 其目的主要是考察、确认板子表面的清 洁效果。
1.3、曝光尺测试:
取一块待曝光板进行底片对位,将21格曝光尺 置于板的两面四周印有印有油墨的非图形区域, 相应的底片为透明区域,且在底片透明区域之 下,曝光尺的药膜面贴住油墨面,对板进行抽 气曝光,曝光后除去底片和曝光尺,上下框重 复这个操作,15分钟后显影,显影后读出完全 露铜的那一格数,此格数应在WI文件规定的范 围内,格数过高或过低需重新设置曝光指数, 直到获得所需的曝光指数为止。
四、暗房基础知识简要
1.1、磨痕测试:
取一作磨痕的光铜板传送至磨刷处停住,开动 喷淋磨刷和摇摆开关,刷约10秒钟后停止磨刷 和摇摆,再将板子传送出来,检查上下刷的磨 痕宽度是否均匀,且在10-15mm之间,并同一 磨痕宽度最大与最小不能超过3mm,过窄则调 大进给压力,过宽则调小进给压力,直到磨痕 宽度在要求的范围内,同时检查相应的电流显 示值是否与压力对应。其目的主要是考察、确 认磨刷平整度、磨板一致性、均匀性。
1.7、显影
显影是感光湿墨或干膜中未曝光部分的活性基团与稀 碱溶度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而溶解下来,显影时活性 基团羧基-COOH与碳酸钠中的Na+作用,生成亲水性集 团COONa.从而把未曝光的部分溶解,而曝光的部分不 被溶解。 控制要点: 1.7.1、显影温度:30±2℃; 1.7.2、显影时间:45-90秒,过短易导致显影不净,过 长易导致显影过度。 1.7.3、Na2CO3显影浓度为1.0±0.2%,PH值≥10.5。 1.7.4、显影压力:1.5-2.5kg/c㎡。
毕业设计(论文)-轴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轴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11e8f9af45b307e9719757.png)
毕业设计(论文)轴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姓名:班级: 08数控技师2班学号:衡阳技师学院2011年 10月 10 日数控加工是机械制造中的先进的加工技术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与高柔性特点的自动加工方法,数控加工技术可有效解决复杂、精密、小批多变零件的加工问题,充分适应了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制造自动化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技术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综合计算机、自动技术、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它的出现及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技术与工业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国内数控机床使用越来越普及,如何提高数控加工技术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数控加工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数控机床用户感到,数控加工工艺掌握的水平是制约手工编程与CAD/CAM 集成化自动编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础,合理的工艺是保证数控加工质量发挥数控机床的前提条件,从数控加工的实用角度出发,以数控加工的实际生产为基础,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为目标,在介绍数控加工切削基础,数控机床刀具的选用,数控加工的定位与装夹以及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
前言 (Ⅰ)摘要 (Ⅲ)第一章设计概要 (1)第二章实体设计 (1)第一节零件图 (1)第二节零件实体的构造 (2)第三章工艺分析 (2)第一节零件工艺分析 (3)第二节刀具的选择 (4)第三节确立工件的定位与夹具方案 (5)第四节确定走刀顺序和路线 (6)第五节切削用量的选择 (7)第六节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 (7)第七节保证加工精度的方法 (9)第四章数控加工程序 (10)结论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摘要:本次设计主要是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具体零件图的加工,首先对数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根据零件图进行数控加工分析。
第一,根据本零件材料的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选用刀具及刀柄和零件的轮廓特点确定需要把刀具分别分为外圆粗车刀、外圆精车刀、外切槽刀、外螺纹刀、内镗孔刀、内切槽刀和内螺纹刀。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四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7608b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5.png)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四版
本章介绍了《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四版》的
内容概要,包括主要议题和研究方法。
还解释了
为什么了解材料成型工艺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相
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至关重要。
本章讨论了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
机械特性对材料成型过程的影响。
重点介绍了材
料的强度、硬度、塑性等性能的定义和测试方法。
本章介绍了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包
括热成型、冷成型、压力成型等各种成型工艺的
原理和应用。
还讨论了材料成型过程中的能量转
化和热力学原理。
本章详细介绍了常见的材料成型工艺,如锻造、压铸、注塑、挤压等,并讨论了它们的工艺特点、应用范围以及材料选择的考虑因素。
本章探讨了材料成型工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材料变形、表面缺陷、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还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本章展望了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趋势,包括新材料的应用、先进技术的发展以及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的推动等方面的内容。
还讨论了未来材料成型工艺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本章展望了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趋势,包括新材料的应用、先进技术的发展以及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的推动等方面的内容。
还讨论了未来材料成型工艺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光刻工艺---精品管理资料
![光刻工艺---精品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fa7248da98271fe900ef996.png)
光刻工艺一、提示:光刻工艺是集成电路制造中最关键的工艺之一。
光刻是一种复印图像和化学腐蚀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光刻的本质是把临时电路结构复制到以后要进行刻蚀和掺杂的晶圆上。
这些结构首先以图形形式制作在被称为光刻掩膜版的石英膜版上,光刻工艺首先将事先做好的光刻掩膜版上的图形精确地、重复地转移到涂有光刻胶的待腐蚀层上,然后利用光刻胶的选择性保护作用,对需腐蚀图形层进行选择性化学腐蚀,从而在表面形成与光刻版相同或相反的图层.二、概要:光刻实际是将图形转移到一个平面的任一复制过程.本章先介绍了光刻的概念,接着介绍了光刻工艺的基本步骤,并相继介绍了光刻过程中的必备的两种材料,即掩膜版和光刻胶,然后对多种光刻设备做了简要介绍。
本章需重点掌握光刻工艺、光刻胶及光刻设备等.三、关键知识:光刻的概念:光刻处于晶圆加工过程的中心,一般认为是集成电路(IC)制造中最关键的步骤,需要高性能以便结合其他工艺获得高成品率。
光刻过程实际是图形由掩膜版转移到晶圆表面的过程。
光刻工艺的基本步骤:光刻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有很多影响其工艺宽容度的工艺变量。
为了方便起见,这里将光刻工艺分成8个基本操作:气相成底膜、旋转涂胶、软烘(前烘)、曝光、烘焙、显影、坚膜(后烘)、显影检查.光刻胶的分类:光刻包括两个基本的工艺类型,即正性光刻和负性光刻,因此用于光刻的光刻胶也有正胶和负胶之分。
正性光刻是把与掩膜版上相同的图形复制到晶圆上,负性光刻是把与掩膜版上图形的相反图形复制到晶圆表面.光刻设备:从早期的晶圆制造以来,光刻设备经历了几代的发展,每一代又以当时获得的特征尺寸分辨率所需的设备类型为基础。
主要的光刻设备认为以下五代:接触式光刻机、接近式光刻机、扫描投影光刻机、分步重复光刻机和步进扫描光刻机。
四、重点讲解:1、光刻的主要参数:(1)特征尺寸:一般是指MOS管的最小栅长,减小特征尺寸可以在单个晶圆上布局更多的芯片。
光刻技术决定了在晶圆上的特征尺寸数值.(2)分辨率:是指将晶圆上两个邻近的特征图形区分开来的能力.焦深是光焦点周围的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图像连续地保持清晰。
氢气保护退火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氢气保护退火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05522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c.png)
氢气保护退火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1 概述氢气保护退火工艺是一种通过在退火过程中引入氢气来改善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的方法。
在传统的退火工艺中,通常使用氮气、氧气或真空环境来保护材料,但这些方法无法满足一些特殊材料的处理需求。
相比之下,氢气保护退火工艺在提高材料品质和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氢气保护退火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在退火过程中,将氢气引入材料周围的环境中,形成氢气保护氛围,以防止材料表面的氧化、碳化和氢脆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氢气还能够与材料内部的氧化物和杂质发生反应,提供还原剂,从而改善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氢气保护退火工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在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氢气保护退火可以用于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降低材料的硬度和脆性,并改善材料的延展性和强度。
此外,氢气保护退火还可以用于去除材料表面的氧化层,减少金属材料的表面缺陷,提高制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尽管氢气保护退火工艺在材料加工方面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氢气保护退火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因此无法应用于一些热敏感的材料。
此外,氢气保护退火工艺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氢气易燃易爆,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氢气保护退火工艺作为一种提高材料品质和性能的方法,在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氢气保护退火工艺有望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并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巨大潜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框架。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我们将引入氢气保护退火工艺的背景和重要性。
在文章结构中,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要。
在目的部分,我们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基础知识工艺的概要
工艺是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制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那么你对工艺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工艺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工艺的概要介绍
工艺(Craft)是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制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制定工艺的原则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
由于不同的工厂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不同的工厂制定的工艺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工厂在不同的时期做的工艺也可能不同。
可见,就某一产品而言,工艺并不是唯一的,而且没有好坏之分。
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和现代工业的其他元素有较大的不同,反而类似艺术。
所以,有人将工艺解释为“做工的艺术”。
实用艺术的一种,又归于广义的造型艺术。
工艺是工艺美术的简称。
通常指的是在外部形式上经过艺术的处理、带有明显审美因素的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这一类实用艺术。
它以“工艺”和“美术”的存在为前提。
工艺是指将材料或半成品经过艺术加工制作为成品的工作、方法、技艺等;美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使人通过视觉来观赏的艺术;工艺美术则是指用美术造型设计与色彩装饰的方法和技巧来制作各种物品的艺术。
工艺起源于人类开始制作工具的时代,是人类起源的直接佐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工艺大多为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是人民群众艺术创作的基本形式之一。
作为艺术的一种,它是从手工业生产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后才形成的,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过:“艺术的创始人是陶工、铁匠、金匠、男女织工、油漆匠、男女裁缝,一般地说,是手工艺匠,这些人的精巧作品使我们赏心悦目,它们摆满了博物馆。
”可见,工艺是
对手工产品进行造型和装饰的美化技艺活动,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与物质生产直接联系着的工艺文化。
二、工艺的相关定义
工艺是绘画、雕塑和书法等艺术之母。
工艺的范围广泛,品种繁多,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种是将它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两大类:前者指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日用品,如花布、茶具、餐具、灯具、绣花织品、编织物、家具等;后者则专指供观赏用的陈列品,如象牙雕刻、绢花、麦秆贴、金银首饰、装饰壁等。
另一种是从制作特点和艺术形态的角度,将工艺分为传统工艺、现代工艺、装潢美术、民间工艺四大类。
工艺的制作,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念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三、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是主要是把如何在过程中实现成最终的产品的操作文件。
应用于生产的叫生产工艺文件,有的称为标准作业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也有称为作业指导书(Work Instruction),台湾和日本人喜欢把前者叫工艺文件,而欧美人喜欢把后者当成是我们说起的工艺文件,两者只是习惯叫法上的差别,其实所展现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差别。
一整套工艺文件应当包括:
工艺目录、工艺文件变更记录表、工艺流程图、工位/工序工艺卡片。
工艺目录,指整文件的目录;重要的是需要标明当前各文件的有效版本,这个很重要。
变更记录,通常是在文件内容变更后,进行走变更流程的记录,这些主要内容有:变更的内容页名称、变更的依据文件(通常为ECO)编号、变更前和变更后的版本。
流程图(就像做菜一样,要先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最后才是吃菜,也就是指事特定的内在逻辑先后顺序关系,建立在事物的物理模型基础之上)当然必要时提供这些流程中的操作者及对操作的素质要求,需要几个人力,每一个工序要花多少时间,操作要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用什么特殊工具,都是按流程图为基础来展开的。
工位/工序的工艺卡片,就
是具体到每一个环节,通常为操作者使用,同时要写明本工位(或工序)名称,前工位(或工序)名称,后工位(或工序)名称,用什么材料,用什么工具,操作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执行要达到什么标准,更多的主要内容是操作步骤顺序和方法。
工艺文件编写
材料清单(B.O.M.,Bill Of Materials)是工艺文件编写的重要输入之一。
没有BOM万事难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BOM就不知道用什么材料来做(当然新工艺技术开发过程中有一项,就是如何选材料,这属于工艺开发);如果没有BOM,材料如何管理?材料的供应商清单如何列表?材料的成本如何算?材料的最长交货周期怎么确定?等等很多工作都基于BOM而来。
产品的总体结构相关的设计输出的图纸、相关技术参数、相关的质量验收标准也都是工艺文件编写的重要输入信息;如果是用以编写生产工艺文件的话,在设计阶段输出的总装工艺说明、总装工艺要点、部件安装标准等也都成为生产工艺文件编写的输入信息。
如果在输入信息相对较为完善的情况下,编写生产工艺文件,就是首先按流程图的要求,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流程勾画,流程图要细分到什么样的标准?这也是人们常以界定的事,但通常都是以确定成一个工位(或工序)的工作量而定。
对于流水生产线的工位(或工序)通常配合还要做一个生产线的布线(Layout)文件,用以平衡生产线的工作量,如果不是流水生产线,一般以一个工位操作的材料不要超过6种(个人经验),如果超过,工作量或者操作的复杂程序就提高了,那么工艺的合理性就会降低。
工位的工艺卡片,就是按流程中的工位进行一对一地编写,一个工位一般是一张工艺卡(必要时配上图片说明,或附件),每张卡片上的产品型号、产品版本、文件编号、工位名称和前后工位的名称都要与流程图相对应,但是每张工艺卡片的版本是可以互不相同的,因为每张工艺卡可都存在内容变更的可能(主要是操作方法),也有可能是相关联的几张卡片都有变更。
如果要使工艺文件真正行之有效,是需要经过初稿---验证---优化---最终定型,所以也是有专人编写,专人审核,专人批准,当然在编
写审批的过程中难免少不了一些要为改进提供参考的问题记录及解决办法建议的表单产生。
如果编写在设计阶段为编写生产工艺输出的工艺性文件,可以简单一些,或不按产品(或整机系统)的安装顺序来编写,可以是按各自学科的内容来编写,按功能模块来编写,因为绝大多数的设计人员对于生产过程的逻辑合理性的考究水平是比较底下的。
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公司在建立开发团队时,就安排一个生产工艺人员,在团队中指导设计人员输出的工艺性指导文件对生产逻辑过程的合理性,也有更直接就让生产工艺人员直接就在设计完成输出生产工艺文件而省略了设计输出工艺这一块(个人认为:这种工作方法推行难度大,工艺文件的工作量大,而又要在较短时间内,从无到有地写出来,合理性肯定大大降低,就成了为写文件而写文件,实质性的作用大打折扣)。
总之工艺文件的编写技术,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的。
其它文件
过程失效模式与分析(FMEA,研发的为DFMEA,生产制造的PFMEA);控制计划(Control Plan),生产布局(Layout),操作人员工艺培训记录表,生产首件确认记录表,工艺更新改进临时记录,生产质量不良记录与分析,原材料检验记录表。
(如果在汽车制造行业,相关的文件还会更多)
四、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指某个工业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方案,原料、燃料、动力的用量与来源,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选型与配置,对建筑物、构筑物的要求,外部各项协作条件,生产组织与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它是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