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百合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百合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0bec00bb68a98270fefa07.png)
摘 要 :为合理利用百合种质资源,采用引种栽培、大田调查的方法, 对百合生育期和形态特征进行观测.结
果表 明, 同产地引种 的百合 出苗期 、 不 现蕾期 、 花期和生长量变化均不相同 , 湖南省隆回县 的龙牙百合 出苗最早 ; 衡 山县的野生百合现蕾最早 ;卷丹花期可延续至 8月中旬 .百合生长有 2种类型 :一种是前期快速生长 ,现蕾后 生长减慢 ,或趋于停止 ;另一种是开花前后一直缓慢 生长 .卷丹和百合种间差异较大 ,但百合种 内、卷丹种 内差
we e i t d c d fo d fe e tp a e r i e e t Li u r n r u e m i r n lc swe e d f r n . l m.b o i F E Br wn S s r u ih wa n o u e r m o r i r wn i . . o ’ p o twh c si t d c d fo r
百合的研究进展
![百合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3772267375a417866f8f08.png)
学院: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11级(1)班姓名:吕星星学号:1151702126百合的研究进展摘要:百合狭义上指百合属内的各个种,广义的百合涵盖范围更广,包括大百合属、豹子花属等百合种的所有种类。
其地下变态茎为众多肥厚鳞片组成。
因其具有实用与药用,以及很强观赏价值,市场需求量很大,所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是仍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百合的生长环境,一般都要求有调和的季节周期,不耐干旱,在生长的各个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地下茎部分对土质的要求高。
土壤的酸碱度是关系到百合能否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土壤中离子种类的浓度。
由于环境因子的影响,百合不同种在其物种形成过程中,导致物种发展形成过程的种种适应性,这也给我们以启示,也就是可以通过人工生态环境对百合进行空间筛选、诱导,以期找出具有目的形状的品种,从而达到抢救濒危百合种,恢复、扩大种群分布范围,也可以对观赏价值极高的、适应性极强的品种,进行耐受性锻炼,以增强其耐受性,提高繁殖率,以满足花卉园艺应用上的需要。
关键词:百合引种驯化病虫害一.百合的研究概况早在17世纪欧洲的植物学家就开始从科学的角度,对本地百合资源进行植物学分类,但这些分类的结果主要建立在花被片形态的基础上的。
Bara认为这种分类不能真实地反映其种间关系,以后科学工作者把百合原种的形态和行为特征应用到百合系统中,从而完善对百合进行分类的系统。
Comber (1949)把百合原种分为7组,Micheel(1995)则更进一步对百合分类系统进行细化,把世界上的86种百合划分为7组和13个亚组。
中国野生百合资源丰富,但我们对百合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经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原产百合43种以上,种类丰富,且特有种多,如黑龙江的毛百合,产于新疆的新疆百合,生长在台湾的台湾百合[]。
赵祥云(1994,1996)对中国野生百合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收集到47个种,18个变种。
周尧等(2002)在长白山对当地百合品种的种类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发现分布在该地区的百合属植物共有9种以及2个变种。
河南大别山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
![河南大别山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8c83d3ad51f01dc281f1f0.png)
1 调 查 方 法
以河南境 内大别山为调查 区域 , 通过查 阅有关 县 区 地方志和走访当地居 民等形式 , 20  ̄20 于 0 7 09年采 用踏 查法对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分布与现状进行调查。
山, 新县莲康 山 、 山铁铺 等地多有发现药 , 罗 大多分布在 海拔 30 0 0  ̄70m处 的林 下 、 山坡 、 沟旁 。鳞茎近扁球 溪
22 1 野 百 合 .. 野 百 合 ( l m rwneF E B o x Li u bo i . . rwn e i
多, 全世 界 百 合 属 种 类 约 8 0余 种 , 中我 国 原 产 3 其 9 种l , 】 广泛分 布于 全 国各 地 。百合 鳞 片细腻 软糯 , ] 富含
北 方 园 艺 2 o 1:9 1 o()1 2 l1 1~ 1
植 物 ・园林花卉 ・
河 南大别 山野 生百 合 种质 资源调 查 及 开发 利 用研 究
黄 新 华
( 阳师 范学 院 生命 科学 院 , 信 河南当地居 民和 实地考察 , 河南大别 山野生 百合种质 资源进 行 了 对
茎 可食也可人药 , 故名药百合 。当地 居民有少量栽 培。
223 卷丹 ( i u L nio u T ub 在 大别 山 地 .. Ll m a c l m h n ) i f i
区分布较广泛 , 生 或栽 培 。鳞 茎近 宽 球形 , 径 4 野 直 ~
野生植物资源库 。 22 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及生物学性状 . 经初步调查统计 , 大别 山区有野生百合 5 个种 , 个 2 变种 , 分别是野百合 、 药百合 ( 变种 )卷丹 、 、 白花 百合 ( 变
中图分类号 : 8,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 00 (00 l一O 1—0 S6 22 9 A 10 - 0 92 1 )1 19 3 百合 ( iu ) L l m L 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 物 , i 花供观赏, 以肉质鳞茎供食用 或药用 。百合种类较 为繁 种)湖北百合 、 、 川百 合 、 条叶百合 等 . ]它们 多分 布在海 拔 30 0 0  ̄70m高度 的山坡 、 树林 下、 草丛 中、 溪沟等处 。
中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与引种驯化研究进展
![中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与引种驯化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1a5502baf45b307e87197d2.png)
wa l aie ss mm】rzd,po lmsa dd v lp n rn a rbe n eeo me tte dw s
vd eee csfrg r ls cnev t na duii t n i ft e. ierfrn e o empam o srai n t z i n uur o la o
百合属植 物在北半球 分布极其 广泛 , 同种之 间形 态差别 很 不
究发 现 , 片扦 插 繁 殖 系数 较 高 _ 鳞 1 。杨 守 志 等从 黑 龙 江 的
千山、 帽儿 山等地 引种 了渥丹 、 卷丹 、 叶百合 、 叶百合 、 轮 细 毛
大 。我 国有着 丰富 的百合属植物 资 源 , 百合 属植物 自 分 是 然 布中心之 一_ , 2 但我 国对百合 的研究 起 步较 晚。汪 发缵 …等 J 1 根据野生 百合的形态 特征 , 中 国的百合 属植 物分 为 了百 合 将
108 0 o 3)
Ab mc ! t Ivsia o n et t n,ito u t na dd met aino wi I'  ̄ gi nrd ci n o si t f l EO o c o d S
R s r e t r l i l r, ei e a hC n r o F r u ue B g ec e f oc t n
地 区如 广东 省均 可露 地 种植 , 正 常生 长开花 ; 且 而东方 百合
系和麝 香百合 系适应 范围较窄 , 需温 室栽培 3 繁育方 法研究 J 。
n ) J 叶百合 ( .i ou . Pn, . v 、 佛山百 o 、 v 松 L p il LJ egs n ) J n i f m . po 金 合( ., LjC i ̄ eLJPn . . ags. v[ 。钱义 咏 .. g t N W n . n ) e eB p o 引
百合研究进展
![百合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12f47040740be1e650e9a31.png)
百合快速繁殖研究进展陈静,陈玲,陈秋燕,陈伟强,陈燕云(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09生物技术第一组)摘要:百合是一种极具观赏和药理价值的重要野生花卉。
根据该植物的繁殖特点,综述了国内外对百合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百合快速繁殖综述百合( L ilium .spp)是当前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切花之一。
我国是世界百合种质资源的分布中心,约有47个种、18个变种,占世界百合属总数的一半以上。
其中36个种、15个变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种类。
百合除具有观赏价值外,大多数可以食用、药用,是上等的滋补佳品。
中药百合中含有皂苷、生物碱、多糖、磷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淀粉和大量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1]。
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和精神恍惚等症[2]。
现代医学认为,百合多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抗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的特性[3]。
百合既可入药又可作为保健食品,为药食共用之品。
但由于人类、非人类的影响,使一些分布地区窄或生态适应性弱的百合种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传统的百合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常规分球、分珠芽鳞片扦插、鳞片包埋等。
但采用这些方法繁殖,繁殖系数较小,特别是经多代分殖以后,常造成种性退化,甚至病毒积累,影响百合的产量和质量。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迅速去除病毒和更新品种,加快了百合的快速繁殖速度,缩短了百合的生育周期。
在百合杂交育种中也存在着基因库贫乏、种间杂交不亲和等局限性,而组织培养中的胚培养、花药培养等技术则可克服这些弊端。
因此,利用组织培养百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1 一般繁殖过程1.1无菌材料的建立取百合鳞茎流水冲洗1~3 h,取出加入10%的84消毒液浸泡20 min,取出后加入0·1%升汞浸泡10 min,最后用重蒸馏水冲洗5次。
1.2.2脱毒苗的获得及百合的病毒检测用上述消毒后的材料在无菌的条件下在显微镜下找出大小为0·2~0·3 mm的茎尖分生组织,并把剥离的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到MS+ BA1·0+ KT0·5+NAA0·1培养基上,诱导出再生植株。
应用AHP法综合评价中国百合野生种资源
![应用AHP法综合评价中国百合野生种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7f964914650e52ea551898e4.png)
事百合种 质资源 的收集 和遗 传转化研 究工作 。通讯作者 : 唐东芹 , 女, 副教授 。E— a :a go gi o a . o 。 m i t d nq @ht i tn l n n m l i
维普资讯
法应用的出发点和关键 。
2 结果 与分 析
易方法 , 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 的问 题 - 。经过后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 , H I J A P法已逐渐
应用到 多学科 领域 中 , 发挥 了重要 作用 。应 用 ]
2 1 综合评 价层 次分 析模 型 的建 立 .
AP H 法对花卉性状、 品种
资源 ,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 析法 , 3 对 5种原产 中国的
根据对百合特性的综合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 , 筛选 出花色、 花香等 1 个与其应用有较密切关系的 2 评价指标 , 并依其 相互 关 系构成 多层 次分 析模 型 ( 1 。模 型分 3 : 标层 , 图 ) 层 目 即对百合野生种应用 的综合评价 ; 准则层 , 包括 3 个方 面评价 , 即切花 、 盆 栽、 露地应用 ; 指标层 , 隶属于上一层次 , 是对百合野 生种应用评价有意义的性状指标。由于百合野生种 分类主要依据花部特征 , 更重要 的是 , 百合用于观赏 的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是花部特征 , 故指标 的选定多 数是与花相关 的性状。根据不 同的应用方 向, 选择 最具代表性 的典型性状作为指标 , 并采用调查 问卷
维普资讯
一
1 8 一 6
江苏农业科学 20 年第 4 06 期
应用 A P H 法综合评价 中国百合野生种资源
钱虹妹 杨学军 , 洪波 唐 东芹 , 余 ,
(. 1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 上海 2 10 ;. 0 1 12 同济大学 农业科 学研究院 , 上海 20 9 ) 002
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1bb788cb9d528ea81c779fc.png)
种质 资源 , 快我 国百合 育 种 的步伐 , 我 国花卉 育种 工作 加 是
者亟 待解 决 的课 题 。
1 野生 百合 种质 资 源的 利用
我 国 野 生 百 合 主 要 分 布 于 四 J『 西藏 、 南 、 肃 、 『、 云 甘 湖
北 、 南 及华 北 和 东 北 山区 等 2 个 省 区 l 】 国野 生 百合 河 7 3。 1 我 1 4 的 自然 分 布 跨 越 了亚 热 带 、 温 带 、 暖 温带 和 寒 带 等气 候 型 , 海拔 高 度 多在 1 0 ~ 0 垂直 分 布 , 多 生长 在 阴坡 0 4 0m的 0 3 且
各 国 , 世界 百合 育 种做 出 了很 大 的贡 献 。 英 国皇 家 园艺 对 按 学 会 ( H )北 美 百合 协 会 ( A S 对 百 合 栽培 品种 的分 类 R S、 N L) 方 法 可 以将 栽培 百 合 分 为 8 栽 培 杂 种 系 , 中 的亚 洲 百 类 其 合 、 方 百 合 、 香 百 合 、 叭 型 百合 等 4类百 合 杂 种 系均 东 麝 喇
随着 经 济的发 展 , 园林 事 业 呈现 出欣 欣 向荣 的景 象 , 人 们 对 园林 绿 化 的要 求也 在 不断 提 高 , 望有 更 多丰 富 多彩 、 希 健 康 美 丽 的 园林 花 卉 来 装 饰 、 美化 人 们 的 工作 、 活 环 境 。 生 我 国被 西方 人 士 赞 誉 为 “ 园林 之 母 ”野 生花 卉 资 源 及 栽 培 ,
资源 进 行研 究 , 调查 了宜 昌 百合 (.uat m)山丹 、 百 Lecnh 、 1 u 野
现代 农业 科技
21 年第 2 01 1期
我野生百合品种选育又有新突破
![我野生百合品种选育又有新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3c897d8c8762caaedd33d409.png)
停水并加大通风, 使耳片干缩减缓生长速度 , 促使耳片积 累养分, 增厚耳片。若棚内通风不良, 会导致棚内某些角 落C O 浓度过高 ,耳片展开不良而形成 “ 鸡爪耳” ,商品 质 量劣 ,经济效 益差 。 7 _ 适宜光照 : .3 2 白背毛木耳生长期间需要适当散射 光照射, 耳片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适宜的光照强度 ( 以人 走进耳棚内能看清栽培包及耳片的形状为宜 , 郎光照强度 为 4050 x ,才 能生产 出耳片光面黑 色 ,毛面洁 白, O-0L ) 高质量的产品。若耳棚内光线较弱时, 耳片黑度不够, 但 毛面白度好 ;而光线较强时 , 则耳片黑度 良好 , 但毛面呈 红棕 色 ,商品质 量均不佳 。 8 、采收 :无公 害 白背 毛木耳大棚栽 培时 , 常只 采 通 收2 批,以第一批质量为优。 采收时, 要沿袋面将整朵耳 片割下,并去除袋面上的残留耳根。采收后的耳片较脏, 要经过水洗去除杂质及孢子, 以提高商品质量。出口级白 背毛木耳只能晒干, 不能用脱水机烘烤 , 否则毛面洁白度 较差。 采后的栽培包要停止喷水 45 , - 同时加大通风和光 d 照, 使表面水分收缩。为了促使菌丝复壮, 第二批耳芽的 形成 , 棚内温度应掌握在 2-6 为宜。 4 o 2C ( 李建麟 福建省漳州市农 业学校 330) 600
近 日, 记者在位 于北京延庆 县的百合 资源 圃看到 , 一 株 由国外引进品种 “ 白天使”与我国原生野百合品种 “ 渥 丹” ,经过人工 杂交选 育出的百合新 品种 首次绽放花 蕾, 这标志着我国利用野百合资源选育新品种又取得了可喜
长江中游地区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及利用前景
![长江中游地区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及利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0aa4e316fad6195f312ba658.png)
百合在 长江中游地区分布现状 、 赏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进行 了分析 。 观 为百合新 品种 培育奠定基础 。同时对长江 中游地区野生 百合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 出建议。 关键 词 长江 中游地区; 野生百合 ; 资源调查 : 用 利 中图分类号 :62 2 ¥8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6 0 2 1 )6— 0 8 0 10 99 (00 0 0 1 — 5
e .Di r u in st a o r s b t i t n,o a n a h r ce it s a d e p ot t n v l e o i i e n te mi de t i o ui n r me t c aa t r i n x li i au f w l l is i d l l sc a o d l h
( s c sm hn .vr /r s/ s ae) 湖 北 百 合 ( hn / ae) 南川 百合 ( r t riDe ) 宝 兴 百合 厶 p / u T u b a.g / o e kr 、 eo oo d B 厶 er B r 、 y k 厶 o h ni i s 、 so l
T n a pn , i Xu u , uQ ag i i, hnl n qn ’ agY n ig Lu iq n F i ,LuJ C e  ̄ g ig n a _
( e ao t yo ot ut a Pa t il y Miir f d ct n ol eo otutr ad Fr K yL b r o f rcl rl l o g , n t o ua o/C l g f rcl en o- a r H i u n B o sy E i e H i u
i .a.u h/ m ( i h ) ee) 滇百合 ( ae a u o .e H m 1 、 s vrp / e u Fs . R g1 、 b c / c L bbr n m C i t e s) 大理百合 ( ai s rnh ) 药百合 i l L tl n Fac . 、 ee
中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保护与利用
![中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08cd0adf360cba1aa811dac2.png)
重要。
百合是百 合科 ( iaee 多年 生鳞 茎植物种 群 , 世界约 Ll c ) i a 全
有 1 种, 0 0 中国是 种 群分 布 最广 的国 家之 一 , 中国 原产 约 5 5 种l 12- 』如野 百 合 ( inbo n .E. 、 江 百 合 ( 193 2 , ,, 4 Ul r i F w wi )岷 。
1三 峡大 学 化 学 与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北 宜 昌 4 30 ; . 江 大学 蔬 菜研 究 所 ,浙 江 杭 州 302 ) 湖 4 03 2 浙 109
摘要 关键词
以评 述我 国野 生百合种质 资源研 究进展 为基础 , 对性地提 出 了野生百合 种质 资源的研 究和利 用对 策。 针 研究; 保护 ; 用; 利 野生百合 ; 种质 资源 Q999 4.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1 ~ 6 120 )1 097 0 57 6 1 ( 7 3 — 98 — 4 O
部分百合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研究
![部分百合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26f54e0b4c2e3f572763b4.png)
部分百合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研究百合(Lilium.spp.),是百合科(Liliacc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球根花卉,是世界重要切花之一。
我国是百合属植物的原产地,以资源丰富、特有种多,分布广等特点著称,但目前很多野生百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对四川百合分布集中的地区进行了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并将采集到的百合与课题组收集的百合种类,进行了离体培养和缓慢生长体系的研究;与此同时,开展了野生百合与栽培品种、以及野生种之间的杂交育种,以评价其杂交亲和性。
该研究对我国野生百合资源的保存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主要结论如下:1.四川地区调查共搜集到4种百合,泸定百合(L.sargentiae)、宝兴百合(L.duchartrei)、川百合(L.davidii)、岷江百合(L.regale)。
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通过调查了解了它们的资源分布情况、生物学特性、观赏性状、生境条件、植物群落特点等进行了详细调查。
其中岷江百合和泸定百合生长在海拔较低地区:岷江百合生长在干旱河谷地带,抗旱、抗热、长势强健;泸定百合多生长在林缘向阳处,生长环境较湿润,花朵硕大,长势强壮。
川百合生长在海拔1700-2500米,生长在林缘、山坡,花朵红艳,数量多;宝兴百合生长在海拔较高的草甸、林缘、溪边,喜冷凉环境。
调查发现四川地区百合资源破坏严重,亟待保护。
2.对采集的四种野生百合以及课题组收集的麝香百合(L.1ongiflorum)、兰州百合(L.davidiivaL.unicolor)、卷丹(L.1ancifolium)、‘耶罗林’(’Yelloween’)、‘老曼奇’(’La Mancha’)和‘罗宾娜’(’Robina’)为材料,选取百合鳞片、珠芽,花器官材料建立了百合再生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广布种的鳞片分化可以用通用的培养基6-BA1.0~2.0mg/L+NAA 0.1~1.0mg/L+MS+30g/L蔗糖+6g/L Agar,分化能力弱的种类还需要进一步筛选培养基;用珠芽扩繁容易,分化率高;花器官以子房和花梗段分化率相对最高。
几种野生百合离体保存技术的研究
![几种野生百合离体保存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7251ecdd88d0d232d46a14.png)
几种野生百合离体保存技术的研究我国百合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是百合的自然分布中心。
一直以来,百合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主要是田间种植,但田间种植保存存在较大风险。
因此,发展多层次、多种保存技术对百合种质资源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卷丹、大花卷丹、山丹、宝兴百合、有斑百合等5种野生百合为对象,分别研究了其快速繁殖、常规继代离体保存、限制生长离体保存及超低温保存技术。
结果如下:(1)建立了以百合鳞茎、珠芽、叶片为外植体,直接诱导形成鳞茎的快繁途径。
诱导培养基配方为:卷丹鳞茎(薄片):MS+NAA1.0mg·L-1+TDZ0.2mg·L-1;卷丹珠芽:MS+NAA1.0mg·L-1+TDZ0.1mg·L-1+6-BA1.0mg·L-1;大花卷丹鳞茎:MS+NAA0.2mg·L-1+6-BA1.0mg·L-1;山丹鳞茎:MS+NAA2.0mg·L-1+TDZ0.2mg·L-1;宝兴百合叶片:MS+NAA2.0mg·L-1+TDZ0.2mg·L-1;有斑百合鳞茎(薄片):MS+NAA1.0mg·L-1+TDZ0.2mg·L-1。
外植体上直接形成鳞茎后,将其接种至生根培养基(1/2MS+NAA0.5mg·L-1+AC2g·L-1),诱导生根后,移栽可正常生长。
(2)建立了5种野生百合常规继代离体保存的方法。
诱导外植体直接形成鳞茎后,在常温23±2℃、光照强度约为40μmol·m-2·s-1、光照时间14h·d-1的条件下,将其接种至常规继代离体保存培养基(1/2MS+NAA0.5mg·L-1+AC2g·L-1)中。
每1个月左右,瓶内根系长满后,可切除根系继续继代培养。
此方法可实现离体保存。
(3)建立了大花卷丹限制生长离体保存的方法。
长白山野生百合迁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技术
![长白山野生百合迁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a4646f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f.png)
长白山野生百合迁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技术长白山野生百合(Lilium dauricum var. willmottiae)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分布在长白山地区。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长白山野生百合的生存状况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一、栖息地保护与恢复技术1. 生态调查与监测:通过定期进行野外调查和监测工作,了解野生百合的分布情况、数量变化以及栖息地状况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栖息地评估与规划:对长白山地区进行栖息地评估,确定适宜种植野生百合的区域。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栖息地规划方案,确保野生百合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生长和繁殖。
3. 人为干扰控制:限制人类活动对野生百合栖息地的干扰。
在敏感期间限制人员进入,禁止采摘和非法砍伐等行为,保护野生百合的生存环境。
4. 栖息地恢复与改造: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栖息地进行恢复与改造工作。
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措施,提高栖息地的质量和适宜性。
二、野生百合种质资源保护与繁育技术1. 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通过野外调查和样品收集工作,收集不同地理分布的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并建立相应的种质资源库。
这些种质资源可以用于后续的繁育工作和遗传多样性保护。
2. 种子处理与储存:对采集到的野生百合种子进行处理和储存。
去除杂质、消毒处理,并使用低温低湿条件进行长期保存。
这样可以确保种子的保存性能和发芽率。
3. 繁殖技术开发:通过不同的繁殖技术,如离体培养、组织培养和无性繁殖等方法,实现野生百合大规模繁育。
这样可以提高野生百合的繁殖效率,增加其数量,以应对外界环境的挑战。
4. 遗传多样性保护: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和遗传学分析等手段,评估野生百合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开展基因保护区建设和种群增补等工作,以维持野生百合种群的遗传健康。
三、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技术1. 社区教育与宣传:通过开展野生百合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对野生百合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我国部分百合野生资源的亲缘关系及其分布特点
![我国部分百合野生资源的亲缘关系及其分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f409c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4.png)
我国部分百合野生资源的亲缘关系及其分布特点
百合是我国极具特色的花卉之一,也是世界上十分著名的花卉品种之一。
在我国境内,百合的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一些种类的野生资源非常稀有,甚至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我国部分百合野生资源的亲缘关系及其分布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百合的分类。
根据百合的学名,可将其大致划分为两类——普通百合和金钗石斛百合。
普通百合包括中原百合、黄百合、水仙百合、木犀百合等,金钗石斛百合则包括了金钗石斛、石斛百合等。
不同的百合品种之间有着不同的亲缘关系,因此其分布特点也会不同。
中原百合是我国较为广泛分布的一种百合,主要分布于河南、山西、江苏、安徽等省份。
黄百合则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安康地区、湖南省张家界市一带。
水仙百合分布相对较广,包括了山西、甘肃、四川、浙江等多个省份。
木犀百合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
金钗石斛百合是一种珍稀的野生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区。
石斛百合则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区。
这两种百合都是以石斛和金钗石斛的名字命名,说明它们与石斛的亲缘关系非常密切。
总的来说,我国部分百合野生资源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特别是金钗石斛百合和石斛百合,它们与石斛之间亲缘关系十分接近。
此外,这些百合在我国境内的分布区域也较为明显,每种
百合都有其主要的分布省份或地区。
因此,在采摘或利用这些百合资源时,需根据其分布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以保护这些珍贵的野生资源。
中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_保护与利用
![中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_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ab37b03f0912a21614792951.png)
摘要 以评述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为基础 ,针对性地提出了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对策。 关键词 研究 ;保护 ;利用 ;野生百合 ;种质资源 中图分类号 Q949. 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07) 31 - 09987 - 04
Research ,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Wild Lily Germplasm Resources TIAN Ai2mei et al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 Yichang ,Hubei 443003 ) Abstract Based on reviewing the research advance of Chinese wild lily germplasm resources ,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wild lily
2024年中药材百合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中药材百合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899ab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a.png)
中药材百合市场发展现状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药材百合市场的发展现状。
百合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药用及食用价值的中药材,其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文章将从市场规模、需求趋势、供应链、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提供有关这个领域的全面信息。
市场规模中药材百合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和传统药材的认识的提升,对百合的需求逐年增加。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百合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呈稳步增长趋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需求趋势百合作为一种有益健康的食材,在保健食品和中药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其所含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百合的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老年人、办公人群和女性中,对百合的需求更为稳定且持续增长。
此外,百合的美食价值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餐厅、烹饪节目和健康生活平台上频繁出现以百合为主要食材的菜品和食谱,进一步推动了百合市场的发展。
供应链百合的供应链主要包括种植、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百合生产国,且生产技术和产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的百合生产地包括湖北、湖南、贵州等省份。
在加工环节,百合的深加工产品有百合粉、百合茶、百合原液等多种形式,已经成为百合市场的一大亮点。
在流通和销售环节,百合产品主要通过中药材市场、药店、健康食品店以及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百合产品通过互联网渠道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提高了市场的覆盖率和便利度。
竞争格局百合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分散。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百合品牌有恒顺堂、特仙百合、太湖百合等。
此外,还有一些小型农户和个体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
竞争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品品质、价格、品牌知名度等。
一些品质好、口碑良好的百合品牌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这些品牌的产品。
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药养生的流行,中药材百合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百合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重视产品质量、品牌建设以及营销创新。
百合种质资源鉴定与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百合种质资源鉴定与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5c67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3.png)
百合种质资源鉴定与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合作为一种重要的观赏和食用植物,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但是由于百合物种数量众多、遗传背景复杂,加之采集传统的种质资源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百合种质资源的鉴定和保护面临许多问题。
组培快繁技术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营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进行多倍体无性繁殖的技术,可以快速扩繁、改良和保护珍贵植物种质资源。
因此,应用组培快繁技术对百合进行繁殖和改良,是目前百合保护和利用中的热点研究方向。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适用于百合种质资源鉴定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以提高百合的种质资源采集、挖掘、鉴定和保护,为百合的优化利用提供保障。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对百合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收集,筛选出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优良品种。
2. 利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多倍体无性繁殖和快速扩繁,以获得大量优质苗木。
3. 通过对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百合进行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不同百合品种的遗传变异情况和基因组分布规律。
4. 建立百合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组织类型的增殖和分化能力,探索组织培养对百合栽培和品质的影响。
5.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百合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建立百合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数据库,为百合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遗传素材。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百合种质资源鉴定和收集采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方法对野生和栽培品种进行鉴别和采集,包括形态学特征、病虫害检测、分子标记等技术手段,并建立百合种质资源数据库。
2. 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以鳞茎为材料,建立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包括营养液配方、培养基配制、激素组合等方面的优化和探索。
3. 遗传变异和基因组分布规律研究通过细胞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百合品种的细胞倍数、核型、染色体特征等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以及对基因组大小、组成和结构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4. 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建立百合的愈伤组织、愈疮组织和植株再生系统,探讨百合组织培养对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百合植株质量和品质的变化。
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保存研究的开题报告
![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保存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1872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e.png)
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保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野生百合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和观赏植物,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然而,由于过度开采、生境破坏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目前野生百合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成为濒危植物之一。
秦巴山区是中国西南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
其中,野生百合在秦巴山区的分布相对集中,种群数量和资源质量都比较高。
因此,对于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不仅可以为野生植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同时也为野生百合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1.对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的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了解其分布、数量、种类等基本情况;2.保护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制定相应的保存措施和管理规定;3.建立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库,实现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4.为野生百合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研究内容:1.调查野生百合的分布、数量和种类等基本情况;2.采集野生百合的种子、花、枝条等生物材料,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分类和保存;3.建立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库,并进行管理和维护;4.筛选、筛育高质量的野生百合种质资源,为野生百合的研究和应用提供资源保障。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方法:1.野外实地调查:采用实地考察和调查的方式,对秦巴山区的野生百合种群分布情况和数量进行评估和统计。
2.生物样品采集:采用样方调查、定向采集、农民配合等方式,采集野生百合的种子、花、枝条等生物材料,并进行分类和保存。
3.资源库建设:建立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库,设计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信息管理与查询系统等。
4.资源评价:对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进行筛选、筛育和综合评价,保留优良资源。
研究步骤:1.调查野生百合的分布、数量和种类等基本情况,采集生物材料;2.建立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库,进行信息管理与查询;3.对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进行筛选、筛育和评价;4.制定相应的保存措施和管理规定,确保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摘要为掌握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对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利用、引种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为百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利用;引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园林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希望有更多丰富多彩、健康美丽的园林花卉来装饰、美化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
我国被西方人士赞誉为“园林之母”,野生花卉资源及栽培种类极为丰富,多种世界名花都起源于我国。
欧美国家曾大量引种并加以选育,广泛应用于园林中,而作为百花故乡的我国,在园林花卉应用种类的多样性上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我国是世界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原产约49种(《中国植物志》收录39种,10个新发表种),约占全世界百合种类的1/2,国外许多观赏价值较高的百合原始种类由我国引入,但目前我国百合资源应用很少,绝大多数仍处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而且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流失,某些种类已濒临灭绝。
如何保护、研究、利用我国宝贵的百合种质资源,加快我国百合育种的步伐,是我国花卉育种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1 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利用我国丰富多样的百合种质资源是世界花卉种质库中的珍贵材料。
18世纪以后,我国原产的百合种相继被引入欧美各国,对世界百合育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按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北美百合协会(NALS)对百合栽培品种的分类方法可以将栽培百合分为8类栽培杂种系,其中的亚洲百合、东方百合、麝香百合、喇叭型百合等4类百合杂种系均用到了原产于我国的百合种质资源。
曾经在19世纪后期,欧洲百合的大多数品种大面积感染了病毒病,几乎濒临灭绝,但是自从我国的岷江百合(L.regale)引入欧洲后,作为亲本培育出了抗病的百合品种,才使欧洲的百合重放异彩[1]。
早在17世纪西方的植物学家就开始从科学的角度,对本地百合资源进行植物学分类,Comber把百合原种分为7组,Michae则更进一步对百合分类系统进行细化,把世界上的86种百合划分为7组13个亚组。
我国野生百合资源丰富,但对百合资源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经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原产的百合有43种以上,占世界百合种类的1/2,且特有种类较多,如东北的毛百合、西部的新疆百合以及台湾百合(L.formosanum)等[2]。
赵祥云等[3-4]对我国野生百合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收集到47个种,18个变种。
周睬[5]在长白山对当地百合的种类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分布在长白山地区的百合属植物共有9个种以及2个变种。
此外,许多学者对我国野生新种的发现与收集整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6-13],这为野生百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
目前,我国已应用于育种的百合原种尚不足1/2,还有许多具备特殊优良性状的百合原种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如毛百合(L.dahuricum)、东北百合(L.distihcum)等花朵直立向上、植株高大,适宜培育切花品种;湖北百合(L.henyri)、毛百合、山丹、岷江百合(L.regale)等是抗病育种的重要亲本;条叶百合(L.callosum)、青岛百合(L.tsingtauense)、岷江百合、毛百合、卷丹(ncifolium)、山丹等可用于抗寒育种;山丹等适宜作促成栽培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百合原种是通过杂交育种改良百合株型、抗性等性状的重要亲本。
但我国百合现有的种质资源大都处于未开发的野生状态,许多珍稀濒危种没有得到合理的当地保护,极大地限制了百合引种、育种的发展。
2 野生百合的引种研究我国野生百合主要分布于四川、西藏、云南、甘肃、湖北、河南及华北和东北山区等27个省区[3,14]。
我国野生百合的自然分布跨越了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带等气候型,海拔高度多在1 000~4 300 m的垂直分布,且多生长在阴坡和半阴坡的地方。
目前我国已经对大约30种野生百合进行了引种研究。
赵祥云等[4]于20世纪80年代对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的种质资源进行研究,调查了宜昌百合(L.leucanthum)、山丹、野百合(L.brownii)、岷江百合(L.regale)等多种野生百合的自然生境、生物学特性及繁殖特征等,指出了野生百合引种驯化成功的关键是适宜栽培地点的选择。
查振道[15]也对几种野生百合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
张敩方等[16-17]对东北地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毛百合进行了系统的引种栽培,研究了毛百合地理变异的规律、繁殖的生物学特性、种子萌发的动态形态观察及毛百合的鳞片扦插等。
杨利平等[18]也先后开展了东北百合植物资源的调查及引种栽培的研究,并对东北百合属的细胞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还对多种野生百合进行了生物学、生殖生态学的研究[19-20]。
杨守志等[21]先后从千山、帽儿山等地引种了渥丹(L.concolor)、卷丹、轮叶百合(L.disticum)、山丹、毛百合等5种野生百合,经过几年的驯化栽培,均已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并在栽培管理过程中,找到繁殖技术措施,已完成了由野生到栽培的过渡。
郑国福[22]自1994年开始对野生渥丹(L.concolor)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渥丹的繁殖、栽培及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引种栽培试验技术的研究,获得成功。
周宗利[23]对山丹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对山丹的生态习性、引种环境的选择、繁殖方式、栽培及田间管理进行了研究。
在野生百合中,各地对食用百合种类里的兰州百合(L.davidii var.unicolor)引种较多[24],研究其繁殖栽培技术,并已应用于生产。
朱立等[25]对贵州省4种野生百合:野百合(L.brownie)、淡黄花百合(L.sulphureu)、南川百合(L.rosthornii)、湖北百合(L.henryi)进行了引种,并总结了贵州省野生百合的栽培技术,包括繁殖方法、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内容,为百合资源的引种保存提供技术支撑。
张述景等[26]对来自豫西南部山区的5种野生百合卷丹、山丹、条叶百合、光百合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5种野生百合都能正常的生长、开花、结实,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只是在成花数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说明环境因子对百合成花具有较大影响。
总结前人对野生百合引种栽培试验的结果,均要求将百合种植在地势高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忌黏重土壤。
多数种类喜微酸性土壤环境,如毛百合、轮叶百合、山丹,适应pH值6.5~7.0;卷丹可适应pH值5.5~6.5;渥丹可适应碱性土壤,能耐碱土和石灰质土壤,可耐pH值8.2的碱性土壤[21]。
不同种类的百合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多数种类生于山坡灌丛、疏林下,喜阳,于轻荫下生长良好,但不能生长于浓荫处。
渥丹、毛百合较喜光;轮叶百合生于山坡林下、林缘、路旁溪边及草地,生育期间需要半荫,才能正常生长[27]。
有些种喜欢湿润的环境条件,如轮叶百合、毛百合。
而卷丹、渥丹、山丹则耐旱性强。
卷丹比较喜欢温暖干燥气候,较耐阳光直射[21]。
目前对野生百合采用的引种方式主要是从野外直接挖取带鳞茎的植株进行栽培,或采集成熟种子,于栽培地进行播种繁殖。
对于我国野生百合的种质资源引种的工作,龙雅宜等[2]提出了应采收成熟种子进行引种的科学方法,避免直接采挖鳞茎,以防止对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破坏。
3 野生百合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生态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它通常被认为是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间遗传变异的总和。
自然界广泛存在着的大量遗传变异,体现在不同的水平上,即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组织和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
但是,DNA分子结构的突变是遗传多样性产生的主要来源。
3.1 野生百合形态多样性研究关于野生百合的形态多样性,前人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涉及到的种类有台湾百合、淡黄花百合、紫斑百合(L.nepalens)、川百合(L.davidii)、宝兴百合(L.ducharlre)、卷丹、泸定百合(ncifolium)、通江百合(L.sargentiae)、渥丹、岷江百合、山丹等。
1990年,Cheng W T[28]对台湾百合的居群进行了研究;张绍斌[29]对云南淡黄花百合形态水平的多样性进行调查,发现居群内与居群间均存在明显的多样性,认为形态的变异既受环境影响也受遗传信息的控制;何显静等[30]对云南紫斑百合、川百合、宝兴百合、卷丹、泸定百合5种百合7个居群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所测量的17个数量性状都具有多样性,在紫斑百合2个居群中,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个体间;贾琳等[31]调查研究了泸定百合的遵义居群和牟定居群,发现百合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都存在着明显的多样性;王红霞等[32]对通江百合的形态变异式样进行了研究;向地英等[33]研究表明秦巴山区野生百合在鳞茎、茎干、叶片和花等器官等形态上均具有形态多样性;王欣等[34]对渥丹百合种内10个居群的茎、叶、花、果实、种子的25个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渥丹各居群存在明显的多样性;王红霞等[35]对岷江百合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表明形态变异约有93.31%来源于居群内,约有6.69%来源于居群间,并指出环境异质性、杂合有利性及染色体结构变异是造成其形态变异的重要因素。
王琦等[36]对山丹11个居群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山丹各居群的物候期较为一致,相差不大。
总的来看,关于野生百合在居群水平上的多样性研究的种类还不是很多,已经研究的几种百合证明在同种百合不同居群上存在一定的形态变异,体现了百合的多样性。
3.2 野生百合孢粉学研究花粉相对于植物的表型特征相对稳定,受环境影响小,因此是进行植物分类中重要的性状。
但目前对切花百合的花粉学研究较多,而对野生百合花粉学多样性研究较少,仅渥丹和山丹在关于居群水平上花粉形态多样性有见报道。
1993年李景奇等[37]对几种百合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2004年曾小英等[38]对兰州百合、山丹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均明确了百合花粉外观为椭圆或长椭圆体,具单萌发沟。
张丽娜等[39]应用扫描电镜对百合属13个种花粉的形态、表面纹饰、萌发沟等性状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粉在花粉粒的大小、网脊的宽度、网眼直径的大小等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
吴祝华等[40]利用扫描电镜对18种百合进行花粉形态观察与比较研究,初步探讨了百合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并通过对供试18个种的5个花粉形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除卷丹(ncifolium)外,较准确地将形态分类上的百合组与卷瓣组聚为2个类群。
对山丹[36]和渥丹[34]不同居群花粉的观测表明,各居群山丹花粉的形态和大小差异不大,但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不同居群花粉的表面纹饰有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