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2中国的气候 含解析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中国气候是中国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这些气候类型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中国气候的多样性在地理分布上表现为明显的区域性。

例如,中国的南方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而北方地区则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高原山地气候在中国的高原和山区也有广泛的分布。

中国气候的独特性还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以及地域差异上。

例如,中国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差异很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明显的变化。

同时,降水量的分布也极不均匀,有的地区年降水量可达数千毫米,而有的地区则只有几十毫米。

这种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不仅影响了中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

中国气候的复杂性也表现在气象灾害的多样性和严重性上。

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灾害如洪涝、干旱、台风、冰雹、寒潮等都有发生。

这些气象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国气候是中国地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中国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了解和研究中国气候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利用气候资源,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这些地形特征在中国的地理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气候、经济、人口分布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拥有广阔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些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主要的农业基地。

其中,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是重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则是中国最富饶的平原之一,其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影响
大陆性气候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由 于降水较少,主要依靠灌溉,农业生产和布局受水资源限制 较大。同时,大陆性气候也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问题 。
大陆性气候的利弊分析
优势
大陆性气候下的夏季日照时间长,太 阳辐射强,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 生长;冬季寒冷干燥,有利于杀死病 虫害和减少农业害虫的繁殖。
劣势
由于降水较少且集中,容易造成春旱 和夏涝等自然灾害;同时,大陆性气 候也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等问题 ,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04
中国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与特点
形成
中国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和山地地区的地 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大,导致气候的多样性。
特点
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是气温低、降水少、日照时间短、风力强等。在高原地区 ,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昼夜温差大;在山地地区,由于地形 复杂,气候变化多端,垂直气候差异明显。
气候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总结词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
详细描述
中国气候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 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公转、太 阳辐射等天文因素,以及台风、厄尔尼诺等 自然灾害。而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等。
气候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季风气候的分布与影响
季风气候的分布
中国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此外,在南部沿海地区 和东北地区也有季风气候分布。
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 此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的重要种植区 。同时,季风气候也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为 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然而,季 风气候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如洪涝、干旱等自然 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风险。

2021年中考地理重难点22 我国的气候(含答案及解析)

2021年中考地理重难点22 我国的气候(含答案及解析)

重难点22 我国的气候【知识梳理】一、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二、气温1.气温特征⎩⎨⎧ 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地形以及 冬季风的影响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最热的地方 是吐鲁番2.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三、降水1.降水特征⎩⎨⎧ 空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受东南和西南季风影响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和年际变化大2.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限时检测】一、选择题 “花开人来,花落人走”,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

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灵活、频繁转场放蜂。

读蜂农东线放蜂线路图完成1-2题。

1.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A.公路运输B.内河航运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2.安徽、江西、广东等地油菜花开的季节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拔高低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人为因素【答案】1.A 2.C【解析】1.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

在“追花夺蜜”中,蜂农需要灵活、频繁转场放蜂,可见公路运输是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

故选A。

2.安徽、江西、广东等地油菜花开的季节不同,蜜蜂需要在不同季节采花酿蜜,读图可知,安徽、江西和广东南北花期不同是受气温影响的,而影响气温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纬度位置。

故选C。

读我国温度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5题。

3.温度带活动积温表现为小于1600℃的是()A.①B.②C.③D.④4.关于③④间温度带界线的描述,不属实的是()A.秦岭——淮河线B.黑河——腾冲线C.0℃年均等温线D.活动积温为4500℃界线5.图中数码⑤所在位置每年太阳直射次数为()A.无B.三次C.一次D.二次【答案】3.A 4.B 5.D【解析】3.纬度越高,积温越低,我国的寒温带积温在1500℃左右,℃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符合题意。

高中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高中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2)夏季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 但昼长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 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我国气温年较差的地区分布 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因为冬季我国气温南高北低, 南北气温相差较大;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故气温年 较差从南向北越来越大。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与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及其成因 (1)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吐鲁番盆地。 成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 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②沙漠广布,升温快。③空气干 燥少云,太阳辐射强。Biblioteka ①正常移动规律月份
雨带位置
4、5 月
雨带位于华南,北方春旱
6、7 月
雨带在江淮之间徘徊不前,形成梅雨天气
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北方地区进入雨季,江南地区 7、8 月
出现伏旱天气
9月
开始快速南撤
10 月
撤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②反常情况:副高势力强—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北移快— 北涝南旱;副高势力弱则相反。 (3)产生影响 ①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降水量地区差 异大。 ②锋面雨带经过地区降水量大,导致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并形 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伏旱等天气。 ③雨带的反常移动导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许多地区旱、涝 灾害频发。
(2)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漠河。 成因:①纬度高,日照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②靠近冬 季风源地,加剧了严寒。
考点二 中国雨带推移规律及其影响
1.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带)。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为( )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一.气温:1.气温的分布:(1)冬季: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大②冬季最低温出现在漠河的原因:纬度高,获太阳辐射少,邻近冬季风源地③东部等温线与纬线比较接近平行,西部则等温线比较弯曲,而且一些地方等温线出现闭合的原因:A.东部地势较低,地表起伏小,地形对气候影响小,纬度因素起着主导作用,等温线分布大致与纬线平行B.西部地势高,地表起伏大,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作用大,成为主导因素,温度分布与等高线分布比较一致,等温线比较弯曲,盆地或或山地出现闭合④几处等温线弯曲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兰州附近河谷⑤冬季南北方温差大的原因:A.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的影响: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北,不但太阳高度角小,辐射弱,而且白昼时间短,南北方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差值大B.大气环流(冬季风)的影响:北方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加剧北方寒冷C.地形影响: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山脉阻挡,势力不断减弱,加剧了南北气温的差异(2)夏季:①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②夏季最高温出现在吐鲁番的原因:A.纬度:纬度较高,夏季昼长长,日照时间长B.天气: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盆地四周高,受海洋影响小,多晴天,太阳辐射强C.下垫面:内陆荒漠,升温快D.地形:吐鲁番盆地低洼而闭塞, 不易散热。

气流越过山地时,下沉增温作用强③夏季青藏高原五道梁气温低的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易散失④我国夏季温差小的原因:A.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但白昼时间长,弥补了一些热量的不足;B.北方雨季短,晴天多,增加了太阳辐射,故北方气温不低,南北温差较小(3)温度带①寒温带: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马铃薯等②中温带: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准噶尔盆地、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③暖温带:华北平原、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的气候第2讲中国的气候一、选择题1.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B.天山地区C.内蒙古高原D.大兴安岭北端2.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份()A.−8℃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C.8℃等温线通过的地方D.16℃等温线通过的地方3.在我国东部具有普遍意义的降水方式是()A.地形雨B.锋面雨C.台风雨D.对流雨4.我国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洋遥远B.地形较复杂C.受冬季风影响大D.受夏季影响大5.我国梅雨天气主要出现在()A.黄河中下游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珠江流域D.云贵高原6.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影响C.纬度位置D.海陆差异7.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降水季节变化大B.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C.气温年差较大D.7月份气温最高8.下列盆地中,属于季风区的是()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9.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A.台风和寒潮B.洪涝和干旱C.台风和冰雹D.寒潮和龙卷风10.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主要原因是()A.云雨天气普遍减少,接受太阳光热多B.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日照时间长C.北方海拔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D.南方多山地丘陵,北方多平原11.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A.洋流B.地形C.纬度位置D.季风1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从南方向北方递减B.从东北向西南递减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13.在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A.冬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B.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C.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D.台风的进退所决定的14.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

这说明我国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A.海洋性特点B.差异性特点C.大陆性特点D.海洋性和大陆性特点15.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的原因是()A.夏季炎热B.平方平原面积广大C.病虫害少D.夏季降水多16.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17.抗御和减轻水旱灾害的主要措施是()A.人工降雨、挖井筑渠B.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C.推广良种,增施化肥D.多修建水利工程二、综合题18.读“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分析并回答:(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洋的A 季风,也有来自洋的B 季风。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11 中国的气候(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11 中国的气候(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区域地理专题11 中国的气候(练)1。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是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C。

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解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答案】B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A。

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C。

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和以下的分界线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秦岭-淮河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答案】D3.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解析】新疆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中糖分积累。

【答案】C4.下列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B.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D。

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无结冰期,汛期长【答案】C5.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A.-2℃,400mm B。

8℃,600mm C.0℃,800mm D.4℃,1200mm【答案】C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6.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⑤地7.关于图中各地干旱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②地的春旱原因是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B.③地的伏旱原因是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干燥少雨C.④地冬春易干旱原因是冬春季受单一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降水较少D.⑥地全年干旱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地形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答案】6.B 7.B【解析】6.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故选B。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要点归纳(含答案)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要点归纳(含答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知识点1气候复杂多样1.中国气温的分布(1)冬季:中国南北气温差异①___________ ,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2)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②,南北温差不大。

2.中国温度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

(2)主要温度带为寒温带、③、暖温带、④、热带,此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3.降水变化及干湿地区划分(1)降水的变化(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划分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与当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

主要干湿地区:湿润区、⑦区、半干旱区和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四类干湿地区。

(3)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天然植被4.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影响(1)特点及分布(2)有利影响: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发展;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知识点2季风气候显著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及分界线2.冬、夏季风的特征3.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1)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季风区:受㉑的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

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2)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造成旱涝灾害频发。

夏季风强的年份,南旱北涝;夏季风弱的年份,南涝北旱。

4.大陆性气候显著2.气象灾害(1)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2)洪涝和干旱的特征要点点拨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1.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广,使得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2.冬季风的影响:北方邻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加剧了北方的严寒,进一步加大了南北的温差。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1.我国东南地区距海近,受夏季风带来的水汽影响,降水多;西北地区距海远,受夏季风的影响小,有的地方甚至受不到夏季风影响,降水少。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气候 【有答案】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气候  【有答案】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气候一、单选题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积温图,读图,完成1~3题。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B.西北高,东南低C.北高南低D.南北高,中间低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①B.②C.③D.④3.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B.地震C.台风D.滑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5.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五月B.六月C.七月D.八月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回答6~7题。

6.甲地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7.下列关于三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 ℃、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 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A.a B.b C.c D.d9.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风带C.地形 D.河流10.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A.3、4 B.5、6C.7、8 D.9、10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

[全]高中地理(我国的山脉、我国的气候、夏季风)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我国的山脉、我国的气候、夏季风)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我国的山脉、我国的气候、
夏季风)考点详解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纬度与海拔的影响,我国自南向北主要分布着5种不同的气候,各种气候的特点、分布分别为:
①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南部。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大致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③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全年少雨,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较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⑤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干燥寒冷,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风坡的降水较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的高山地区。

风向的季节性差异,主要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具体的成因如下:
(1)夏季:西南季风+东南季风
①在夏季,印度北部为低压中心,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为高压中心(南半球为冬季);
②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即从澳大利亚吹向印度(东南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变为西南季
风;
③此时太平洋中部为夏威夷高压,风由太平洋吹向亚洲,同时向右偏转,即为东南季风。

(2)冬季: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①在冬季,亚洲中部发育着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北部为阿留申低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向右偏转,因此形成了西北季风;
②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为低压中心(南半球为夏季),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向右偏转,便形成了东北季风。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气候练习题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气候练习题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气候练习题一. 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气候季风明显B.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中国内陆地区属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D.中国西南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2. 以下哪个原因不是造成中国气候多样性的主要原因:A. 大陆地与海洋形成的气候差异B. 高山与平原形成的气候差异C. 气候带与季风带的叠加作用D.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差异3. 下列有关中国气候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 冬季北方地区寒冷,南方地区温暖B. 夏季北方地区炎热,南方地区高温C. 长江流域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D. 西藏地区气候寒冷,年降水量少4. 横断山脉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它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是:A. 阻挡了季风气流的南侵B. 加速了季风气流的南侵C. 形成了冷空气团的集结地D. 影响不大,只是地理标志性的山脉5.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中国气候的变化:A. 大气环流B. 地表形态和地表覆盖C. 上空气压变化D. 地球的自转二. 完成句子1. 中国的气候多样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西南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3. 北京地区夏季的气温较高,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 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5. 干旱气候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三. 简答题1. 解释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概念,并比较它们在中国的分布。

2. 中国气候的经纬度分布特点是什么?请给出具体例子。

3. 中国西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请解释其成因。

四. 论述题请论述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注意:本文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减字数。

为了版面整洁,本文不采用小节格式。

高二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

高二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

高二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中国的气候知识点中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多样的地形地貌,所以其气候也十分多样。

了解中国的气候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的自然环境。

在本文中,将重点讨论中国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中国的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非常丰富多样,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中国的气候分为几个主要类型。

根据气候分类的常用方法,可以将中国的气候分为寒地气候、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和热带气候四大类型。

1. 寒地气候寒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较长的冬季和相对较短的夏季是这一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

冬季非常寒冷,平均气温很低,并且降雪量较大。

夏季相对较短,气温适度。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是中国最常见的气候类型之一,包括北温带气候和南温带气候两个亚型。

北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南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南温带气候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较冷,夏季较热,降水充沛。

3.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

冬季较短而温暖,夏季长而炎热,同时降水充沛。

4.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特别潮湿,降水量较大。

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的气候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季风影响中国受到季风的影响非常明显,季风风系发达,带来了明显的季节交替。

夏季,季风从海洋上吹向内地,为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带来了高温和降水;而冬季,季风则从内陆吹向海洋,导致了寒冷干燥的天气。

2. 多山地形中国拥有众多的山脉和高原地区,这些地形对气候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青藏高原在中国西部起到了屏障的作用,使得中国北方相对干燥,南方相对湿润。

3. 多样的纬度中国横跨东经73度至135度,纬度跨度非常大。

纬度差异导致中国南北方气候差异显著,南方气候温暖潮湿,而北方气候寒冷干燥。

4. 气候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非常明显,不仅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还经常发生极端天气现象,如台风、干旱、洪水等。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 南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 季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海南岛、雷州半岛和 云南南部地区,全年高温,雨季 与旱季分明。
气候特点
01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 响,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
02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地势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到北、从东 到西有着明显的气候差异。
02
中国气候分区
东部季风区
气候特点
受季风影响显著,四 季分明,降水主要集 中在夏季,气温年较
差较大。
主要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 包括东北平原、华北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
原等。
农业发展
主要种植水稻、小麦 、玉米等作物,是中 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农业发展
以畜牧业为主,部分地区 发展河谷农业,主要种植 青稞、小麦等作物。
人口分布
人口稀疏,城市较少,经 济相对滞后。
西南高山峡谷区
01 气候特点
气候多变,垂直变化明显 ,降水充沛。
03 主要地形
以山地、峡谷为主,包括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
02 农业发展
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 水稻、玉米、烟草等作物 。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推 广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 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节水农业、节能技术 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浪费。
加强国际合作
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加强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06
中国气候研究展望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2中国的气候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2中国的气候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 (二十二 )中国的天气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图为我国某地域 1 月、 7 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 1~3 题。

1.造成甲、乙两地 1 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地域的主要要素是()A .纬度地点B.地形C.人为要素D.距海远近分析:由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甲、乙两地为山东半岛上的山地丘陵,进而得出正确答案为 B。

答案: B2.影响 7 月等温线散布的主要要素是()A .纬度地点、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要素、海陆差异D.纬度地点、人为要素分析:从图中得悉,7 月等温线散布沿山脉走向,且沿海地域和海岸线平行,所以影响7 月等温线散布的主要要素是地形和海陆差异。

答案: B3.以下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 .甲地、黄河口邻近B.石家庄邻近、黄海沿岸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分析:气温年较差的散布规律,一般是由沿海向内地渐渐变大,平原大于山区。

而石家庄距海较远且位于平原,气温年较差最大;黄海沿岸临海,受大海热容量的影响最大,气温年较差最小,联合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即可判气绝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一组是B。

答案: B(安徽卷 )下边为 1959~2009 年秦岭山地 1 月 0 ℃等温线地点变化图。

达成 4~5 题。

4.该地 1 月 0 ℃等温线的地点整体上()A .向亚热带地域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域偏移C.向低纬度地域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分析:正确读懂两条曲线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组的重点。

读图可知,1 月 0 ℃等温线整体上向北偏移,即向较高纬度的落叶阔叶林带偏移,说明天气在变暖。

答案: D5.依据图中等温线的地点及其改动可知()A.甲地为山岭、冬天均匀气温趋于降落B.乙地为山谷、冬天均匀气温趋于上涨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均匀气温高于乙地分析:甲地气温低于双侧,可判断是山岭,跟着天气变暖,冬天均匀气温趋于上涨。

乙地气温高于双侧,可判断是山谷,跟着天气变暖,冬天均匀气温趋于上涨。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22课时中国的气候讲义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22课时中国的气候讲义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 (2)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 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 解析:第(1)题,“暖湿气流”应由海洋吹向陆地,应为高压南 侧的东南方向。第(2)题,每年的 6 月中旬到 7 月中旬,雨带推移到 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 答案:(1)B (2)B
读图填绘·构建脑图 一、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气温分布特点 (1)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2)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
温度带
分布
A 热带
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岛南部
B
亚热带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 陵
2.我国气温年较差的地区分布 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因为冬季我国气温南高北低, 南北气温相差较大;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故气温年较差 从南向北越来越大。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与冬季气温最低地区及其成因分析 (1)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吐鲁番盆地。 成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 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 ②沙漠广布,升温快; 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2)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漠河。 成因:①纬度高,日照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②靠近冬 季风源地,加剧了严寒。
[拓展应用提升]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 系统。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 5~8 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 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解析:由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甲、乙两地为山东半岛上的山地丘陵,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解析:从图中得知,7月等温线分布沿山脉走向,且沿海地区和海岸线平行,所以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海陆差异。

答案:B
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解析: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一般是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变大,平原大于山区。

而石家庄距海较远且位于平原,气温年较差最大;黄
海沿岸临海,受海洋热容量的影响最大,气温年较差最小,结合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即可判断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一组是B。

答案:B
(安徽卷)下面为1959~20xx年秦岭山地1月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

完成4~5题。

4.该地1月0 ℃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解析:正确读懂两条曲线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读图可知,1月0 ℃等温线总体上向北偏移,即向较高纬度的落叶阔叶林带偏移,说明气候在变暖。

答案:D
5.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解析:甲地气温低于两侧,可判断是山岭,随着气候变暖,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乙地气温高于两侧,可判断是山谷,随着气候变暖,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由图可知,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而甲、乙两地的海拔是甲地高于乙地。

答案:B
读下图,完成6~9题。

6.连线PQ东南部属于(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横断山区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即可判断。

答案:C
7.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该地区地形地势的最佳写照
B.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形区相比,该地区冬半年的降水较多
C.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以热带季雨林为主
D.该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显著,冬暖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
解析:云贵高原地区冬半年由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阻挡而滞留演变形成昆明准静止锋,降水较多。

答案:B
8.下列自然资源中,不属于该地区优势资源的是( )
A.风能 B.水能
C.地热能 D.有色金属
解析:云贵高原因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壳不稳定,因此地热能丰富。

同时由于落差大,降水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该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富有锡矿等。

受地形的影响,风能资源较贫乏。

答案:A
9.造成连线PQ的东南部与西北部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矿产资源
解析:从图例可以看出,连线PQ东南部地区海拔在3 000米以下,而其西北部地区海拔大多在3 000米以上,且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较大,因此地形造成两地人口密度的不同。

答案:A
(20xx·××市高二检测)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10~12题。

10.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A.雨带停滞 B.冬季风势力强盛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解析: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形成这里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不前。

答案:A
11.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解析:雨带位于①时,我国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平原此时春旱严重;雨带位于②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雨带位于③时,正值7、8月份,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跃;雨带位于④时,华北、东北进入雨季,沙尘天气多发生在春季。

答案:A
12.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解析:图示该地冬季气温在0 ℃以下,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应为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高温降水少,蒸发旺盛;雨带来得晚,退得早,故南涝北旱。

答案:A
13.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

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解析:分析图中各地天气状况可知,该日南部沿海地区阴雨,江淮地区天气晴朗,北纬40°附近地区有沙尘天气,较高纬度的北方则有降雪天气,结合我国锋面雨带移动的规律可知,此时锋面雨带位于南部沿海一带,该日最可能出现在4月。

答案:B
二、综合题
14.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完成下列问题。

季风影响。

第(7)题,由于南方首先进入雨季,雨季最后结束,故雨季长。

答案:(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人口稠密地区与人口稀少地区
(2)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D E C
(4)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锋面
(5)伏旱梅雨
(6)C
(7)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15.读我国部分地区及其相关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地点①②③④⑤⑥⑦
海拔(m) 4 2 895 1 288 1 302 2 261 23 8
年降水量
559 966 61 1 536 372 2 045 975 (mm)
年均温(
12.2 6.6 11.7 17.2 5.5 24.1 24.3
℃)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以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