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无锡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音乐无锡景教学设计(通用7篇)
音乐无锡景教学设计音乐无锡景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无锡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无锡景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小调集萃》选自人音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本册教材按四个板块布局,第一板块以体现以美育人为指导思想组织内容;乐文化;第三板块围绕音乐相关姐妹艺术展开。
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为主,是继《沂蒙山小调》为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他们对中华民族音乐有学习了解的欲望。
但通过以往的学习,对汉族民歌有了解。
三、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赏析、比较、讨论、演唱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感受小调的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二)“知识与技能”目标1、欣赏《无锡景》、《沂蒙山小调》,初步了解小调的艺术特点;2、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无锡景》,学习用方言演唱片段,能够背唱一段歌曲;3、初步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知道方言和衬词在民歌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验感受小调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了解小调的艺术特点。
难点:用亲切柔和、自然流畅的声音唱出《无锡景》的曲折婉转、清新秀丽。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可积累一些小调歌曲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涵盖感受与欣赏、表现等领域的音乐综合课,在内容的选择上我将《无锡景》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来赏析、演唱,同时让学生对比欣赏《沂蒙山小调》,自主发现总结小调的艺术魅力。
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突出音乐特点、弘扬民族音乐”等课程理念,力求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具体来说,我认为本节课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一、以音乐要素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小调的音乐特点。
本节课把体验感受小调的独特魅力和韵味、了解小调的艺术特征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此,我在对两首歌曲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歌曲的语言、旋律、结构等方面去体验小调在叙事中抒情、曲调曲折细腻、分节歌的结构、格式固定等艺术特征;让学生发现、实践体验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巩固波音、倚音、一字多音的演唱;并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无锡景》细腻委婉的风格和吴侬软语的小调风味;《沂蒙山小调》热情豪放的风格及婉转悠扬的甩腔韵味。
无锡景-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无锡景-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是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音乐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本册教材是针对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包括中国音乐、西方音乐、音乐常识及音乐欣赏。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的主题为“音乐与文化”,其中涉及了中国传统音乐、中西方音乐文化比较、奏鸣曲和交响乐等内容。
本册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听、说、唱、写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时必须尽可能的贴合教材的特点,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到无锡市的特色文化地理资源。
2.让学生感受音乐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3.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打击乐节奏,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4.通过学习《曲江夜景》一曲,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古典音乐的韵律特点。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1.无锡景区介绍2.中国音乐的韵律特点3.打击乐乐器的演奏方法4.《曲江夜景》赏析2. 教学顺序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介绍无锡市的特色文化地理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无锡市的景点和名胜古迹等。
2.带领学生了解中国音乐的韵律特点,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之处,进而认识到音乐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
3.教师向学生演示基本的打击乐节奏,并分组让学生尝试演奏,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4.介绍《曲江夜景》的背景和特点,通过听取、模仿、合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曲子的韵律。
3.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无锡市的特色地理资源,进而感受音乐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2.带领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之处,进而认识到音乐与文化的联系。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打好基本节奏。
4.通过学习《曲江夜景》一曲,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典音乐的韵律特点。
4. 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受音乐与地域文化的联系,让他们能够通过音乐了解地方文化。
2.让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鼓励学生多加练习,争取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初中音乐_《无锡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题:《无锡景》教材:人音版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教学年级:七年级课型:唱歌课教学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江苏民歌的主要特点,理解装饰音(波音、倚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富有情感的演唱《无锡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情趣,加深对中国民歌中的小调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唱《无锡景》2、教学难点:掌握《无锡景》中装饰音、波音的基本特点,感受歌曲的特点,能准确把握其情感。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A)组织教学:学生听着《苏州好风光》走进课堂。
(B)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放松一下,老师为大家唱一首歌曲怎么样?生:……(唱完后)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演唱的是什么歌曲吗?生:《太湖美》。
(课件出示)师:那么它又是哪里的民歌呢?生:江苏民歌。
(课件出示)师:恩,不错,老师刚才演唱的正是江苏民歌《太湖美》。
那么老师再来考考你们,你们除了知道《太湖美》是江苏民歌外,还知道哪些江苏民歌呢?生:《茉莉花》、《杨柳青》、《紫竹调》……师:还有《姑苏风光》、《拔根芦柴花》、《水乡船歌》等(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带来的是一首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传唱的民间小调----《无锡景》,在学习之前,先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无锡的美好风光,让我们一起去看无锡。
(课件出示)(二)新授《无锡景》1、放眼望去--看无锡(课件出示视频)2、侧耳倾听--赏无锡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无锡美景可谓是美不胜收,让我们陶醉不已,其中还有一段非常优美的旋律萦绕在耳畔,那么同学们,还想不想再来欣赏一遍呢?生:想。
师:那好,在这里老师有两个问题:第一,歌曲分为几个乐句?第二?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来感受一下。
(出示乐谱,播放歌曲)师:歌曲欣赏完了,我想请同学们来回答刚才的那两个问题,首先歌曲分为几个乐句?生:4个师:(总结),很好,歌曲分为4个乐句,分别为“起、承、转、合”,(点击课件),是单乐段反复的分节歌形式。
初中音乐_无锡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无锡景【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无锡景》,学习用方言演唱片段。
2、了解小调的音乐特点。
3、积极参与音乐创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难点:体会吴侬软语的的小调风味【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点击课件2)同学们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大家听一听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乐曲有什么风格特点?教师演奏乐曲。
演奏完毕后,提问: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乐曲有什么风格特点?音乐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
刚才这段音乐也恰恰体现了江南人的性格特点:温柔含蓄。
总体来看江南歌曲具有婉转轻盈、含蓄细腻的风格,和北方的粗犷豪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江南名城景致如画,江南小调如江南山水般秀美细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江南,学唱一首江南民歌-----《无锡景》。
(点击课件3)二、学唱新歌(一)、音画结合,情境体验(点击课件3)学生欣赏全曲——《无锡景》。
(点击课件4)请大家在欣赏时思考两个问题:1、歌曲中唱到了无锡的哪些美景和特产?2、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点击课件5播放歌曲)欣赏完后提问:(点击课件6) A.歌曲中介绍了无锡的哪些美景和特产?B.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歌曲如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山水画卷。
唱出了无锡人的自豪和欣赏无锡美景时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
)(二).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是婉转流畅的还是高亢奔放的?(点击课件7)1、下面请大家伸出你的右手,跟随着音乐来感受一下乐曲流畅、细腻的特点。
大家有没有发现旋律线像什么?就如一条江南的小河,婉婉延延连绵不断,特别符合江南的地域特点:细腻流畅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歌曲旋律中哪两个音没有出现?歌谱有那几个音组成?生:12356五个音。
没有4、7师:只用五个音就创作了一首歌曲。
这是我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也称民族调式。
(点击课件8)民族调式也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无锡景》教学设计
(3)教师将逐一批改学生的节奏分析作业,并对学生分析节奏变化的能力进行评价。对于存在的问题,如分析不准确、语言描述不清等,教师将给出改进建议。
(4)教师将逐一批改学生的情感分析作业,并对学生分析情感表达的能力进行评价。对于存在的问题,如分析不准确、语言描述不清等,教师将给出改进建议。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记录在黑板或投影仪上,供全班交流学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无锡景》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有疑问,请随时提问。
学生学习效果
1. 掌握歌曲《无锡景》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地演唱这首歌曲,并在演唱过程中表现出江南地区的特色。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无锡景》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无锡景》。该单元以我国著名民歌《无锡景》为核心,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吴歌的音乐特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歌曲《无锡景》的学唱、江南地区民歌的欣赏以及吴歌音乐特点的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无锡景》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了解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地域文化认同感。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பைடு நூலகம்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2. 课程平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多媒体课件。
初中音乐_《无锡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第一课,民歌小调在整个小学音乐教材中并不陌生,从三年级的台湾小调《摇船调》、四年级的江苏小调《杨柳青》安徽小调《划龙船》、五年级的河南小调《编花篮》、四川小调《采花》,六年级的江苏小调《茉莉花》,都体现传统音乐民歌小调的重要性,都在弘扬传统音乐,弘扬传统文化。
而本单元《小调集萃》正是对民歌小调学习的进一步巩固和发扬,本课的《无锡景》的教材分析:《无锡景》是引领学生感受我国民族音乐——江南音乐魅力的一首歌曲,歌词描述了无锡的历史名胜和风土人情,呈现出一幅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这首小调旋律曲折委婉,清丽流畅,优美动听。
是一首典型的江南民歌小调,特点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点,并坚持艺术的原则。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和水平上分析: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音乐课对民歌和小调都有一定的积累和掌握,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有限,很多时候只是机械的唱歌,对于演唱地方色彩浓厚的小调在力度,速度,节奏变化上都不能很准确的把握。
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上分析:青春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音乐课上的互动中表现的很积极,非常适合小组合作,我就需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激发他们带着对音乐知识的无限求知欲来自发、自主、创新性的学习。
由于大部分学生处于变声期,所以,对于本课降B调的《无锡景》学生们在音高上很难达到原调,需要降调到F或者G调更适合学生流畅的、自信的演唱这首歌曲,也更好的表达出民歌《无锡景》的音乐情绪。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江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以及江苏民歌的主要特点。
2、了解装饰音在民歌中的作用。
2、了解民族五声调式“起、承、转、合”的创作结构。
3、了解歌词中衬词在小调中的作用。
(听起来亲切柔和、优美、耐人寻味。
极大的附和了“弘扬民族音乐”的新的教育理念。
初中音乐_无锡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无锡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2.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音乐的特点,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体会装饰音、衬词、方言、下行的旋律进行对表现歌曲风格的作用。
3.过程与方法: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听唱法、对比法体验江南民歌的韵味,用娇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体验歌曲委婉、细腻、柔美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装饰音的演唱技巧、一字多音的演唱。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团扇。
五、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民歌,人民之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口头传唱形成的,按体裁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调!大屏幕出示小调定义。
小调也叫小曲,旋律流畅细腻,常用衬词、衬句,我们小学六年级学过的歌曲《茉莉花》就是一首小调歌曲,还记得它是那个地区的民歌吗?答(江苏)。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小调歌曲,江苏民歌《无锡景》。
(二)、新授:《无锡景》1.初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中速、抒情地)除了谱面上给的抒情地,用自己话来总结。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无锡被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2.小声跟唱:边唱边思考,这样一座城市有哪些美景和特产?(梅园、惠泉山、太湖、第二泉等)真是美不胜收,曾迷倒过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
3.大声学唱: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调整坐姿,活动口腔)(表达了对无锡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学唱歌曲:(1)跟琴完整唱一遍第一段歌词。
(结合老师给出的换气记号。
)(2)放慢速度一句一句地教唱,先唱简谱后唱歌词。
(注意口型、抬笑肌、控制气息)(3)学生连起来唱第一段,注意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4)解决难点:装饰音上波音和前倚音的注意。
(5)跟原唱把2、3段歌词也唱一下,注意间奏。
5.处理歌曲:(1)歌词(一字多音、方言、衬词)使歌曲更加亲切、柔和的语调,突出了地方特色。
初中音乐教案《无锡景》
初中音乐教案|《无锡景》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
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曲《无锡景》的演唱,感受歌曲里江南民俗音乐的韵味美,初步培养起对江南音乐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识谱演唱的方式初步感受江南音乐的细腻婉转,富有感情地演唱。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编四至八小节富有江南特色的音乐旋律。
3.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识五声调式的结构。
能够用无锡方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所蕴含的江南风情。
二、教学重点能用无锡方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五声调式的结构,用无锡方言正确的发音演唱。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钢琴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歌曲《茉莉花》片段并思考:这首歌曲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是哪一个地区的民歌?(江苏民歌)引导学生了解江苏民歌,以及其擅长运用曲折柔婉的旋律、中速稍慢的节奏来表达含蓄内在的感情。
(二)新课教授1、简单介绍江苏无锡的民俗风情。
(历史人文、风光景色)2、欣赏歌曲《无锡景》(1)思考这首歌曲的音阶旋律特点是什么?(这首歌曲以级进为主,自然顺畅,渐进绵延,与含蓄内在的感情表达方式、柔婉优雅的风格特征相吻合。
)(2)再听一遍,并根据乐谱找出所出现的音共有哪些(共出现do-re-mi-sol-la五个音)根据找出的五个音,分析讲解五声音阶的结构特点。
3、学唱歌曲(1)跟随音频,用“啦”哼唱旋律。
第一次学唱时,学生跟随音频用“啦”轻声哼唱旋律,这一遍学唱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旋律有一个初步的把握,通过自己跟着旋律哼唱,掌握基本的旋律线条。
(2)学生跟随教师钢琴,加入歌词进行演唱。
初中音乐_无锡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无锡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2.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音乐的特点,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体会装饰音、衬词、方言、下行的旋律进行对表现歌曲风格的作用。
3.过程与方法: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听唱法、对比法体验江南民歌的韵味,用娇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体验歌曲委婉、细腻、柔美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装饰音的演唱技巧、一字多音的演唱。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团扇。
五、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民歌,人民之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口头传唱形成的,按体裁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调!大屏幕出示小调定义。
小调也叫小曲,旋律流畅细腻,常用衬词、衬句,我们小学六年级学过的歌曲《茉莉花》就是一首小调歌曲,还记得它是那个地区的民歌吗?答(江苏)。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小调歌曲,江苏民歌《无锡景》。
(二)、新授:《无锡景》1.初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中速、抒情地)除了谱面上给的抒情地,用自己话来总结。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无锡被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2.小声跟唱:边唱边思考,这样一座城市有哪些美景和特产?(梅园、惠泉山、太湖、第二泉等)真是美不胜收,曾迷倒过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
3.大声学唱: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调整坐姿,活动口腔)(表达了对无锡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学唱歌曲:(1)跟琴完整唱一遍第一段歌词。
(结合老师给出的换气记号。
)(2)放慢速度一句一句地教唱,先唱简谱后唱歌词。
(注意口型、抬笑肌、控制气息)(3)学生连起来唱第一段,注意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4)解决难点:装饰音上波音和前倚音的注意。
(5)跟原唱把2、3段歌词也唱一下,注意间奏。
5.处理歌曲:(1)歌词(一字多音、方言、衬词)使歌曲更加亲切、柔和的语调,突出了地方特色。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无锡景教案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无锡景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无锡景》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和学唱江苏民歌《无锡景》。
这首歌曲描绘了无锡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通过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展现了无锡的独特魅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在教学《无锡景》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民歌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对民歌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学习《无锡景》,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江苏民歌的认识,了解民歌中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同时,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易于学唱,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技巧。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文化理解和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学习《无锡景》,学生可以欣赏到江苏民歌的优美旋律和生动歌词,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歌曲中蕴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理解能力。
此外,在学唱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这有助于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他们了解民歌的基本特点,如旋律、节奏和演唱方法,并对民歌的音乐风格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在学习兴趣方面,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喜欢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学习民歌有较高的热情。
在学习能力方面,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会新歌的演唱。
在学习风格方面,他们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如模仿、合唱等,这种方式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和演唱《无锡景》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需要时间来适应和学习。
其次,歌曲中的一些方言词汇可能会对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最后,学生需要在合唱中保持音准和节奏的一致性,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无锡景》教案及反思
《无锡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2.学习并掌握歌曲《无锡景》的旋律和歌词。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无锡景》的演唱和欣赏。
2.教学难点:歌曲中个别乐句的演唱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件:展示无锡风景图片、歌曲旋律和歌词。
2.录音机、音响设备。
3.教学道具:三角铁、木鱼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无锡景》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美景吗?(二)新歌教学1.教师展示无锡风景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无锡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无锡景》,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歌词。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学生集体演唱,教师评价。
(三)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无锡景》歌曲,让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特点。
(四)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三角铁、木鱼等道具,引导学生为歌曲《无锡景》编创节奏。
2.学生分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创作成果,教师评价。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唱环节,教师耐心指导,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在歌曲欣赏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学生分享欣赏感受,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3.拓展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为歌曲编创节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展示创作成果,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不足之处:1.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歌曲的演唱和欣赏仍有困难,教师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
2.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拓展活动环节略显匆忙。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教师可以通过简化的旋律线条,引导学生逐步跟唱,并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拍手或摇摆来感受和加强节奏感。
初中音乐_无锡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无锡景【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无锡景》,学习用方言演唱片段。
2、了解小调的音乐特点。
3、积极参与音乐创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难点:体会吴侬软语的的小调风味【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点击课件2)同学们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大家听一听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乐曲有什么风格特点?教师演奏乐曲。
演奏完毕后,提问: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乐曲有什么风格特点?音乐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
刚才这段音乐也恰恰体现了江南人的性格特点:温柔含蓄。
总体来看江南歌曲具有婉转轻盈、含蓄细腻的风格,和北方的粗犷豪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江南名城景致如画,江南小调如江南山水般秀美细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江南,学唱一首江南民歌-----《无锡景》。
(点击课件3)二、学唱新歌(一)、音画结合,情境体验(点击课件3)学生欣赏全曲——《无锡景》。
(点击课件4)请大家在欣赏时思考两个问题:1、歌曲中唱到了无锡的哪些美景和特产?2、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点击课件5播放歌曲)欣赏完后提问:(点击课件6) A.歌曲中介绍了无锡的哪些美景和特产?B.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歌曲如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山水画卷。
唱出了无锡人的自豪和欣赏无锡美景时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
)(二).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是婉转流畅的还是高亢奔放的?(点击课件7)1、下面请大家伸出你的右手,跟随着音乐来感受一下乐曲流畅、细腻的特点。
大家有没有发现旋律线像什么?就如一条江南的小河,婉婉延延连绵不断,特别符合江南的地域特点:细腻流畅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歌曲旋律中哪两个音没有出现?歌谱有那几个音组成?生:12356五个音。
没有4、7师:只用五个音就创作了一首歌曲。
这是我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也称民族调式。
(点击课件8)民族调式也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
初中音乐教学课例《无锡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力分析 符。中速演唱歌曲。学生难以跟上要适当减速。
3、歌曲大量使用衬词衬句,要提醒学生倡导位,
通知注意歌曲中的装饰音。
教学策略选
我会用节奏训练法,先掌握节奏,根据机枪扫射的
择与设计 节奏,以及按车喇叭的节奏引起学生注意,然后把课本
的节奏运用到生活中来让我学生掌握节奏。
采用示范模范的方法,教学生学唱歌曲。
3、课本的衬词讲解,起到柔和之美,旋律婉转的
作用。
4、学唱歌曲,示范与模范相结合。
5、女生表演唱,起到细腻委婉的效果。
6、音乐特点与风格。
本课程我搜索的的资料都是关于无锡市展开的,首
课例研究综 先是搜索课中的风景区照片,让学生了解无锡的美丽风
述
景,了解歌曲创作都是围绕着观看的美景时有感而发。
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也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了解江苏
的地理位置,了解江苏歌曲的风格特点。 我是从了解无锡入手,让学生跟着走,认识无锡的
风景来认识无锡的音乐特点。歌曲的学习部分,主要是 女生齐唱,来突出小调的特点,学生也能更方便的了解。
最后是要了解歌曲中的乐理知识。来掌握歌曲演唱 时要主要的地方。
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示范模仿的教学方法,学习歌曲中的
乐理知识以及用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歌的体裁分类,掌握号子、山
歌和小调的音乐特点。
1、学生学习歌曲只注重学唱的部分,但是这首歌
曲,要柔和、细腻的演唱歌曲,注重歌曲的抒情性。
学生学习能
2、歌曲的节奏是重中之重,歌曲大量运用 16 分音
初中音乐教学课例《无锡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音乐
教学课例名
初中音乐教案_无锡景
初中音乐《无锡景》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江南小调《无锡景》,感受民族音乐特点,产生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学会方言演唱《无锡景》,乐意参与歌唱、互动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歌曲的江南特点。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用委婉细腻、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无锡景》,并能把握歌曲节奏及装饰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无锡景》能够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正确的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节奏及装饰音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用无锡方言向学生问好。
请学生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地方的方言?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1. 完整聆听《无锡景》思考:歌曲中描述了哪些无锡风景?2. 再次聆听《无锡景》,感受其情绪与速度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聆听《无锡景》,并请学生思考: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三)探究学习1. 聆听教师范唱《无锡景》第一段思考:歌曲共有几个乐句?歌曲中没有出现哪几个音?2. 轻声柔和的跟琴唱一字多音练声曲hi ya(一口气)3. 跟范唱不出声读第一段歌词,带上表情。
4. 跟钢琴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注意歌唱状态、咬字节奏。
5. 教师分别范唱带衬词和不带衬词的第一、二乐句,体会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6. 学生跟唱全曲,注意歌曲的音准、节奏、装饰音等。
(四)实践拓展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演唱,要求富有感情。
2. 邀请学生用方言进行演唱,体验方言演唱的特点和魅力。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如改变歌词、添加衬词等,展示创作才华。
(五)总结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小结,强调江南小调的特点及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尊重。
3. 布置课后作业:熟唱《无锡景》,了解更多关于无锡的民间音乐,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无锡景》的音准、节奏、感情等方面。
2. 学生对江南小调特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合作交流的表现。
初中音乐_无锡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无锡景》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唱时采用欣赏法、跟唱法,加强体验, 以乐动情,引起学生热爱江南,热爱江南音乐。
3.知识与目标:①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江南民歌旋律优美、娇甜软腻的特点唱出来。
②了解江南人文地理及江南音乐的特点。
能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无锡景》,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并尝试学唱吴侬软语,感受江南小调的独特韵味。
2、教学难点:音乐的节奏及装饰音(波音)的把握。
准确把握歌曲中出现的“呀”、“末”等衬词,表现出江苏民歌特有的风格。
教具准备:多媒体,音像资料,钢琴教学过程:一、音诗画朗诵导入配乐:同学们,都说诗因景而秀丽,景因诗而名重,在我国江苏,就有许多因诗而名重的地方,水韵江南不仅有优美的景色,还有曲折婉转的音乐,听,音乐响起来啦!笛声伴奏:诗画(在江苏无锡的一个茶亭里,游客面对着万顷碧波,憩息品茶,一位少女在音乐的伴奏下唱着《无锡景》,优雅清脆的的歌声为游客们助兴,也为迷人的太湖胜景增添了美色)师:这位少女在唱什么呢?生:无锡景师:①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重点在唱无锡的哪些景呢?②再来思考它是哪种音乐体裁呢?师:放伴奏范唱(普通话版本三段)师:歌曲听完了,第一个问题,你都听到了无锡的哪些景色?生:梅园、太湖、惠泉山、天下第二泉(惠泉山),我们因为看到了一个景点,也是作品的出处,著名二胡作曲家华彦钧,阿炳的作品《二泉映月》补充:汽油船是一种交通工具。
师:它是属于哪种体裁呢?生:对,江南小调。
师:你的音乐感知能力真棒!那你的依据是什么?生:委婉、柔和(秀美、细腻)师:那什么是小调呢?我们一起通过大屏幕来了解知识点讲解简介小调(出示幻灯片)小调又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通过民间艺人整理加工处理完成,流行于城镇和集市的民间独唱,对唱或歌舞小曲,往往是人民在茶余饭后演唱的歌曲。
《无锡景》教学设计
《无锡景》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无锡景》是一首历史悠久的江南民歌,旋律曲折婉转、清丽流畅,属于典型的江南小调,歌曲中的波音、前倚音与一字多音体现了其细腻委婉的小调风味。
而旋律的曲折婉转则加大了学生演唱的难度.
学生通过七年级上期的学习,积累了一定音乐基础知识,对民歌有一定理解与表现能力。
本课将通过演唱歌曲、体会江南小调风格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接触民歌小调这类音乐并尝试表现歌曲。
对七年级下期的孩子来说,在一节课40分钟内,能唱会这首歌曲实属不易,因此本课教学内容以唱会、唱好第一段歌词为主,在此基础上如有时间可通过欣赏方言版进一步体会江南小调特点。
二三段歌词留作课后练习,调式等知识点可放入下一课时讨论。
【课型】唱歌综合课
【教学条件】钢琴、多媒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提升歌唱技能,巩固上波音、前倚音、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划旋律线、跟唱、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这首小调“起承转合”的结构之美,体会江南小调流畅细腻的风格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歌小调的兴趣及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体会小调音乐风格,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主要学习第一段)。
【教学难点】据之前多数学生反馈,预设
..为:①第四乐句音准,②一字多音,③装饰音。
【教学过程】。
初中音乐无锡景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无锡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无锡景区作为教学主题,帮助学生了解无锡景区的文化特色以及音乐与景点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激发学生对无锡景区的兴趣,推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无锡景区的文化背景和特色;2. 分析音乐与景点的联系;3. 学习传统民歌和舞蹈,欣赏相关音乐作品;4. 组织学生创作与无锡景区相关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学生对无锡景区的文化背景和特色的认识;2. 学生对音乐与景点的联系的理解;3. 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培养。
四、教学流程1. 导入(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无锡景区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引起学生对无锡景区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与目标。
2. 学习分析(30分钟)学生集中学习一首与无锡景区相关的传统民歌,并对歌曲进行分析和欣赏。
通过分析歌曲中的旋律、节奏、歌词等要素,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与景点之间的联系。
3. 集体讨论(20分钟)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无锡景区的认识和想法,探讨音乐与景点的联系,同时提出自己的创作点子。
4. 创作实践(40分钟)学生们根据讨论的内容,组织小组进行音乐创作实践。
可以选择创作与无锡景区相关的歌曲、舞蹈或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排练。
5. 展示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音乐作品,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们的创作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发挥创造力,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导入阶段的思考和讨论情况,以及在创作实践环节的表现和展示。
2. 学生创造力:评估学生的创作内容和创意程度,包括歌曲的曲调、歌词和舞蹈的设计等。
3. 学生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分工情况、合作氛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评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包括对旋律、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2.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音乐的特点,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体会装饰音、衬词、方言、下行的旋律进行对表现歌曲风格的作用。
3.过程与方法: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听唱法、对比法体验江南民歌的韵味,用娇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体验歌曲委婉、细腻、柔美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装饰音的演唱技巧、一字多音的演唱。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团扇。
五、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民歌,人民之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口头传唱形成的,按体裁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调!大屏幕出示小调定义。
小调也叫小曲,旋律流畅细腻,常用衬词、衬句,我们小学六年级学过的歌曲《茉莉花》就是一首小调歌曲,还记得它是那个地区的民歌吗?答(江苏)。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小调歌曲,江苏民歌《无锡景》。
(二)、新授:《无锡景》1.初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中速、抒情地)除了谱面上给的抒情地,用自己话来总结。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无锡被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2.小声跟唱:边唱边思考,这样一座城市有哪些美景和特产?(梅园、惠泉山、太湖、第二泉等)真是美不胜收,曾迷倒过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
3.大声学唱: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调整坐姿,活动口腔)(表达了对无锡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学唱歌曲:(1)跟琴完整唱一遍第一段歌词。
(结合老师给出的换气记号。
)(2)放慢速度一句一句地教唱,先唱简谱后唱歌词。
(注意口型、抬笑肌、控制气息)(3)学生连起来唱第一段,注意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4)解决难点:装饰音上波音和前倚音的注意。
(5)跟原唱把2、3段歌词也唱一下,注意间奏。
5.处理歌曲:(1)歌词(一字多音、方言、衬词)使歌曲更加亲切、柔和的语调,突出了地方特色。
(2)结构:一段体四句式“起承转合”,就像诗歌里面的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符合我们语言和歌曲的“抑扬顿挫”。
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画旋律线。
旋律线像波浪,江南成为水乡,可以想象成小桥流水,一样的柔美。
(3)跟伴奏完整演唱:起立演唱,(注意情感、口型、气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互动:(俗话说:“民歌好不好,方言少不了,有人说拉长的方言就成了民歌”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玩抖音,大多是对口型,在抖音上学了一句苏州方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老师抖一个,让学生体验“杀鱼啊-提刀,虾呀-鱼酥啊”虽然有些恶搞,但是一下就抓住了江南方言的那种轻柔的语调,它以“软、糯、甜、媚”著称,叫“吴侬软语”6.欣赏方言版《无锡景》听那几个字发音有写不同?老师出示拼音,一句一句教唱,“我”(we)、有(yu)、段(du)、“唱”(cang)用到了下滑音等把握方言版有趣,有戏曲的感觉,那是因为有写职业艺人和半职业艺人的传唱使得这首歌曲与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我们山东也有一首著名的小调《沂蒙山小调》,会唱吗?听过吗?小声跟唱,思考歌曲情绪?速度?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 沂蒙山:革命老区,现在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2.绍歌曲创作背景:《沂蒙山小调》歌曲诞生与1940年的抗战时期,是反对“黄沙会”而创作的歌曲。
后经改编成为歌颂你沂蒙山风光的《沂蒙山小调》。
3.分析歌曲:(1)结构:一段体四句式“起承转合”, 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画旋律线。
旋律线像山--沂蒙山。
(如果说江南民歌有水的灵动,北方民歌就有山的厚重。
)(2)有趣的创作手法:观察前一句的结束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有什么特点?(相同)好像是一条鱼咬着前面一条鱼的尾巴,这种创作手法叫鱼咬尾。
(3)歌词:衬词有没有?(哎,那个)地方特色音有没有?(草地儿、谷子儿)一字多音?(哎)(4)处理歌曲:第一段,“哎”要推上去,突出山东人的朴实、豪爽的性格特点,儿化音要唱的轻巧的一点,注意结束句,换气记号,自由延长记号,渐行渐远的感觉。
(5)完整跟伴奏4、共同点:《无锡景》和《沂蒙山小调》都是小调,有什么共同点?5、小调的特点。
(四)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貌和文化会蕴育不同色彩的音乐,正因为如此,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要去听它的民歌,流行歌曲只在一段时间内流行,但是我们的经典民歌永不过时,谢谢大家!下课!《无锡景》学情分析初一年级学生心理、生理日渐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加强。
对知识的获取范围扩大。
在音乐上不局限于流行音乐的赏析,对民族民间音乐也有所热衷。
本课是让学生通过音乐了解江南美景——无锡,了解江南小调的柔美韵律,了解方言色彩浓厚的民间小调所带有的韵味,进而增强对博大民族音乐的崇敬之情,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
《无锡景》效果分析在教学步骤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心理、态度精心设计,使教学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激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采用了音乐综合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
在课前准备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老师的范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加深印象,感受到了江南民歌的柔美。
教师多种方式的练唱,教及时纠正和鼓励都能使学生更快速的学唱和大胆的表现,与学生都抖音互动环节,孩子们很高兴,调动了学习方言的积极性,愉快地学习。
做为一名音乐教师,为使下一代接受"美育"熏陶,端正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民族音乐教育。
音乐教师任重道远,关键在坚持不懈潜移默化,关键在于结合新的音乐课标,不断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适应教学形势的需要。
《无锡景》教材分析《无锡景》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小调歌曲,是本单元学唱歌曲的重点学习曲目。
它以歌唱风光景物为内容,不仅反映人们对乡土的热爱,还弘扬了家乡的历史、景物、民俗、风情、极具人文价值。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极具“北方官话”特点的浓郁的山东小调民歌,内容以歌颂沂蒙山的自然风光和幸福生活为主。
上述一南一北两首小调特点突出,实为小调佳作,朗朗上口,易唱易学。
《无锡景》评测练习评价是检验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评价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歌唱、欣赏、感受、设问、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投入。
目标明确、具体、适切,符合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实际。
我在这节课中采取的是综合评价方式,不是看学生这首歌唱到什么程度,而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看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否对民歌产生了兴趣,上完这节课是不是很快乐,余兴未尽,是否真正做到也在乐中陶情,情中激趣,趣中学乐,乐中审美,美中提高,我想,这也是每一个音乐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无锡景》教学反思对于我来说,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课前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师本人都是一种提高和补充,但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最后的演唱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例如:走音现象,节奏出现不稳定现象、情感不充分表现不够理想等等,歌曲本身的难度是一方面的原因,学生在演唱方法和表现力方面的欠缺仍然是主要原因,今后要多加练习。
第二,教与学在互动方面还应该更多样化一些丰富一些。
第三,对于学生的引导可以再巧妙一些,老师讲解的太多太细反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各环节衔接可以再巧妙处理。
在课前准备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老师的范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加深印象,感受到了江南民歌的柔美。
教师多种方式的练唱,教及时纠正和鼓励都能使学生更快速的学唱和大胆的表现,与学生都抖音互动环节,孩子们很高兴,调动了学习方言的积极性,愉快地学习。
课后改进:1.课上学唱简谱环节对于七年级孩子来说,这样密集的音符一下唱会有些难度。
2.方言版部分只做了解感受体验就好,不用占用太多时间3.《沂蒙山小调》学唱部分,有些走音,如果跟琴唱会更好。
《无锡景》课标分析《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在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对本课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根据教材的内容与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据新课标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2.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音乐的特点,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体会装饰音、衬词、方言、下行的旋律进行对表现歌曲风格的作用。
3.过程与方法: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听唱法、对比法体验江南民歌的韵味,用娇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