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合集下载

二语习得研究汇总

二语习得研究汇总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对比分析: 用比较的方法来预测和预防学习者在语
言表达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偏误分析: “以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
第一节 对比分析
?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 ? 产生于上世纪50 年代,兴盛于60 年代 ? 初衷: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
学交叉重合。 ? 1. 与语言学交叉:反映了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学视
角(linguistic perspective ) ? 2. 与心理学交叉:反映了二语习得中的心理学视
角(cognitive perspective ) ? 3.与心理语言学交叉:是上述四个学科共同研究
领域的重合。 ? 共同领域远远小于各自的研究范围。
一、对比分析产生的背景
? 2、“母语负迁移”: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 作用问题。(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 干扰interference)
? 通过对比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不同之 处克服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
? 3、对比分析的理论依据: ? 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理论学
习得”
“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
? “语言能力”(competence ): ? 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
所依据的隐性语言知识。 ? “语言表达”(performance ): ? 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
内在语法的运用。 ? 区别: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
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 Ellis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广泛的学 科领域,由于界限的伸缩性已成为模糊的 研究领域。”
? 尽管如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仍然是一个 相对独立的学科。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指人们在学习或使用第二语言时的过程和方法的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于语言教学和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内容,分别是理论层面、过程层面和方法层面。

在理论层面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要涉及到不同的理论模型。

最早的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刺激和反馈来实现的。

后来发展出了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内在认知过程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在最近的研究中,社会构建主义理论也得到了关注,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参与社会互动来实现的。

在过程层面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关注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的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

这包括词汇习得、语法习得、语音习得等方面。

研究者通过观察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的表现来了解其习得过程,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和解释。

在方法层面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关注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学习第二语言。

其中,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被提出和研究。

例如,语言环境法强调学习者需要暴露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以便更好地习得第二语言。

交际法强调学习者需要通过交流和互动来发展语言能力。

而近年来,技术辅助语言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电脑辅助语言学习和移动设备上的语言学习应用程序。

综上所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一个多方面的领域,涉及到理
论、过程和方法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语言教学实践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王建勤2009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王建勤2009第一章
关于学习者的语言 系统、学习者习得 过程、学习者本身 的研究
观察、个案、实验 法;长于学习者语 言系统的描写
9
研究对象 学Leabharlann 归属 研究方法研究兴趣心理语言学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对学习者语言系统 关注不多;关注儿 童母语获得心理过 程和机制
语言学习者的语言 系统、习得过程、 习得机制
认知科学
应用语言学
心理学、实验心理 学
• 二语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心理学和心理语 言学的交叉和重合构成了三重关系:二语 习得研究的语言学视角和认知心理学视角 ;二语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交叉是上 述四个学科共同研究领域的重合。
• 二语习得研究的夸学科性质是尤其研究对 象决定的——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 程和习得机制——与语言学、心理学和心 理语言学相联系。
• 明确研究对象、创建理论假说、指明二语习得研 究的方向。
• 反应了语言学(乔姆斯基批判行为主义)对二语习得研究 的影响,二语教学领域以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 变。80年代,二语习得研究与二语教学研究逐渐分离。 13
二、二语习得研究发展的路径
• 1)20世纪50-60年代
– 二语习得研究与二语教学研究未分离;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比分 析”占主导。
– “目的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可 以是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以是第二语言、第三 语言或第四语言。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 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
•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 “第一语言”:是就语言习得的时间顺序而言的 。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大多数学 习者的母语是他的第一语言。
• 80年代后,人们不再青睐二语习得顺序。一个重要原因是 它只适用于英语,不适用于汉语。而且它孤立看待语素, 忽视语法是一套结构性体系。语法习得会受到第一语言的 影响。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要略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要略
• 1.2.3 SLA的研究方法 • 语言学家通常采用描写的方法分析和发现
母语者的语言系统的规律; • SLA研究者采取特定的描写方法分析发现
“学习者语言系统”的规律。 • 比如:偏误分析的方法、习得顺序研究、
学习策略研究等。
1.3 “SLA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 系
• 1.3.1 SLA与语言学的关系
2.1.2 Corder关于描写方法的分类
• 1. “前系统偏误” • 学习者不知道目的语规则,也不知道为什
么选择了某种规则形式; • 2. “系统偏误” • 学习者能够发现一些规则,但往往是错的,
学习者不能纠正错用的规则; • 3. “后系统偏误” • 学习者知道正确的目的语规则,但常出错。
2.1.3 关于学习者偏误的解释
1.2 “SLA研究” 的学科性质
• 1.2.2 SLA研究的目的 Cook(1993)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
目的有三: (1)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进行描
写; (2)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机制进行解
释; (3)第二语言学习者是怎样运用第二语言
的。
1.2 “SLA研究” 的学科性质
(4)中介语定义的基本含义
• (1)中介语是与学习者的语言表达相 关的言语行为系统;
• (2)中介语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系统; • (3)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而
不是彼此孤立的错误的混合体。
2.2.2 Selinker对中介语系统的描述
• 五个“中心过程”: • (1)语言迁移过程 • (2)训练造成的迁移过程 • (3)目的语规则泛化过程 • (4)学习策略 • (5)交际策略
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 1.1 与“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的概念 • 1.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的学科性质 • 1.3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家庭或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第一语言"是我们从小学会的语言,简称"一语",也叫"母语"(mother tongue)。

“第二语言”在掌握第一语言之后,人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的语言,简称“二语。

3、第二语言习得: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也称之为:第二语言习得。

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在非目的语国家(作为外语)来学习目的语。

也称之为:外语习得。

4、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Chomsky (1965)认为,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是一种“潜在的”而不是一种“明晰的”语言知识。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语言能力。

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母语者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由于各种非语言因素,不可能生成上面的句子。

母语者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所生成的语言仅仅是整个话语的一部分,而且这些实际生成的话语有些可能是不合语法的。

也就是说,这些实际运用的话语并不一定能够反映那种理想的语言能力。

5、corder和selinker文章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Corder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对语言教学、习得过程研究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意义。

Corder的观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待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偏误的看法和态度。

Selinker关于“中介语”理论假设的提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即“学习者的语言系统”。

这在当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6、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跨学科:1. 语言学与心理学的交叉构成了心理语言学;2. L2习得与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L2习得研究的语言学视角;3. L2习得与心理学的交叉反映了L2习得的认知视角;4. L2习得与心理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上述四个学科(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学、SLA)共同的研究领域。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概述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概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2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3 中介语研究§4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 5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6 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研究§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8 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9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10多元发展模式§11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母语VS目的语母语通常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本族语”。

一般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母语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目的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可指其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指他的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VS第二语言一语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二语指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一语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

二语的概念只强调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

习得acquisition VS学习learning(1)就语言获得的方式而言: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informallearning,类似于儿童母语的获得方式。

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formallearning,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2)就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而言:习得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subconscious learning。

学习指有意识的conscious语言知识的获得。

就语言获得的知识类型而言: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知识是隐性语言知识implicit knowledge,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知识是显性语言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习得与学习的关系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认为通过习得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分别属于不同的且互相独立的类型,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有接口观点:认为显性知识通过操练可转化为隐性知识。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促使学习者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第二语言习得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距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其成熟的标准有以下几项: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2.研究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展3.研究从理论假设发展为理论模式4.研究方法不断丰富一、母语与目的语母语:学习者所属种族与社团所使用的语言,也称“本族语”,通常又称为“第一语言”。

目的语:又称“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第一语言:出生之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注意移民及多民族家庭的情况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到和习得的语言,通常指其母语或本族语,是就语言习得的时间而言的。

第二语言:指第一语言之后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包含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第四语言或其他更多语言,是就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而言的,与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概念辨析:母语及本族语,第一语言及第二语言举例分析:海外华人,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地区的多民族通婚情况三、“习得”与“学习”克拉申(Krashen)的理论:“习得”与“学习”相对应,用来区分两种不同的语言获得的过程和方式。

成年人通过两种不同的、独立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即“习得” (acquisition)和“学习”(learning)。

“习得”与“学习”的概念及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区别,即语言获得的方式、心理过程和知识类型。

具体概念辨析“习得” (acquisition):获得方式——非正式的语言活动。

(informal learning)心理过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subconscious learning)知识类型——隐性语言知识。

(implicit knowledge)“学习”(learning):获得方式——正式的语言活动。

(formal learning)心理过程——有意识的语言获得。

(conscious learning)知识类型——隐性语言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习得”与“学习”的关系克拉申(Krashen):“习得” (acquisition)为隐性知识,“学习”(learning)为显性知识,二者是不同类型的知识,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整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整理

1.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或第四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比如,美国学生无论在美国学习汉语,还是在中国学习汉语,其目的语都是汉语。

如果他们同时在学习法语,那么法语也是他们的目的语。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母语对其目的语的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

2.第一语言:是我们从小就学会的语言,简称"一语",也叫"母语"。

第二语言:在掌握第一语言之后,人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的语言,简称“二语。

“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因此,“第二语言”自然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

3.第二语言习得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SLA这一术语也可以指一门学科,即研究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的学问。

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看做心理学的分支。

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4.外语习得是指人们学习外语的过程。

外语指外国的语言,属于第二语言,但第二语言却不一定都是外语,二者所指范围不同,第二语言与外语是包容关系,第二语言所指的范围比外语要广。

二语习得的环境也同外语习得的环境不同。

5.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二语习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诸多学科交叉的,有明确研究对象及一整套独立于普通语言学、一般语言习得理论的完整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独立学科,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应用语言学的前沿阵地和相关学科。

如外语教学法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

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的语言学界、语言教学界等领域普遍认可二语习得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a.研究对象不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以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

第二语言习得第11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认知模式

第二语言习得第11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认知模式

❖ Ellis(1994)认为,在信息加工模型里,第二语 言知识由以下知识组成:
❖ A. 控制性的外显知识。语言的规则和项目受到集 中注意,是正式地学会的,而且表达这些语言规 则和项目需要控制性处理。
❖ B. 自动化的外显知识。语言规则和项目受到集中 注意,是正式地学会的,这些语言规则和项目可 以通过自动化处理使用。使用起来比较容易和快 捷。
❖ 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习得方式 ❖ 陈述性知识的习得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对环境信息进行编码,具有被动性和接受 性;
❖ 另一种是对以往目标的结果进行存储,具有主动 性和建构性。
❖ 程序性知识的习得方式:类推。
❖ 首先,有一个需要解决的目标;
❖ 其次,学习者需要有能解决这个目标的事例。
❖ ACT模型的类推机制,是对已有事例进行抽象, 得出能在当前情况下应用的原则,并形成包含这 个原则的产出规则。
一、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概念
❖ (1)注意与信息加工的局限性 ❖ “注意”,在心理学中指信息加工的选择性。 ❖ 注意可以分成“集中注意” 和“分散注意” ❖ “集中注意”是指向学习者同时呈现两个或更多
刺激输入,学习者只对其中一个做出反应的情况。 ❖ 对集中注意的研究可以弄清楚学习者怎样有效地
选择某些刺激输入,而不是另外一些刺激。
❖ 针对成人的第二语言教学,不仅要提供有意 义的交际练习,还要给成人提供抽象的语言 规则的教学。
第二节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
❖ 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 model,简称ACT模型)于1983年提出。
❖ ACT模型是关于人的认知结构的模型,用以理解个 体认知活动的知识结构内部的运作过程。
❖ 该模型强调高级思维的控制过程,试图揭示思维定 向与思维转移的控制机制和控制原则。

(完整word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完整word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如何区分“母语”与“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环境”?答: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母语通常就是第一语言,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比如在美国出生的汉族儿童,他最先接触和习得的是英语,英语就是他的第一语言,而他的母语仍然是汉语。

第二语言指学习者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后习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第一语言就语言习得的时间顺序而言的。

第二语言习得环境跟时序无关,着眼于在哪儿学。

2.如何区分“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答:从习得方式和环境两方面区分。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naturalistic SLA)以交际的方式,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instructed SLA)以教学指导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

3.什么是语言能力?什么是语言表达?答:语言能力(competence)是一种反应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语言表达(performance)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有何不同?5.如何看待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关系?答:(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的关系:(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有人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看做心理语言学的分支,其实他们有诸多不同:6.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是什么?答:跨学科。

7.为什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学者把Corder和Selinker发表的文章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答:因为Corder 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和Selinker 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先后明确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研究对象,创建了相似的理论假说,指明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方向,为后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

成熟的标志: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与的领域越来越宽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最初的理论假设发展成为一系列的理论模式。

总之,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一、母语和目的语母语:通常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也称作“第一语言”。

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母语对其目的语的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由您最先接触和习得的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第二语言的概念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三、习得与学习这一对概念用来区分,两种不同的语言获得的过程和方式。

习得:类似于儿童母语的获得方式。

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与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四、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依据学习者语言习得环境来区分。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目的语在该国家是工人的交际工具。

外语习得,在课堂之外不作为交际工具。

五、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获得方式和环境。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

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是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六、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例:你过来了吗?你说对的。

第二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诞生那天起,就与语言学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2、区别:首先,就研究对象而言,母语者的语言系统;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其次,研究目的不同,第三,语言学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分析和解释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第六讲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六讲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一块较新的领域。

有的学者从科德1967年发表的《学生偏误的意义》一文算起,把该文和塞林克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一文看做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开端。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把以拉多于1957年发表的《跨文化语言学》为标志的对比分析研究,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

这样算来,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已有40年的历史。

上一章我们所谈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侧重从学习者的内部机制探讨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的。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除此之外,主要还包括三个方面。

(1)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这部分又先后出现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运用分析和话语分析几种模式,也就是从最初只是对目的语的研究发展到后几种模式对学习者中介语的研究。

(2)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研究学习者生理、认知和情感方面的个体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3)对语言习得外部因素、即语言习得环境的研究,包括课堂教学的环境和社会大环境。

本章主要介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1 对比分析的目的Deeply rooted in the behavioristic and structuralist approaches of the day, the CAI claimed that the principal barrier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first language system with the second language system, and that a scientific,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wo languages in question would yield a taxonomy of linguistic contrasts between them which in turn would enable the linguist to predict the difficulties a learner would encounter.2 Clifford Prator’s hierarchy of difficulty for grammatical structures of two languages in contrast: Level 0-Transfer. No difference or contrast is present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The learner can simply transfer (positive) a sound, structure, or lexical item from the native language to the target language.如英语和汉语都是“动词+宾语”的语序,因此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或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这一结构时,没有困难。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语⾔习得研究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研究⽅向:第⼆语⾔习得、语⾔教学理论、跨⽂化交际学、现代汉语研究第⼆语⾔习得概论系统介绍国内外第⼆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理论框架、理论模式和研究⽅法,分析当前这个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共分7节§1绪论1.第⼆语⾔习得研究的内涵、作⽤及其学科性质2.第⼆语⾔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3.第⼆语⾔习得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与理论框架4.第⼆语⾔习得研究发展的特点§2第⼆语⾔习得研究的语料分析⽅法1.对⽐分析2.偏误分析3.表现分析4.话语分析§3中介语研究1.内在⼤纲和习得顺序研究2.语⾔变异性研究3.母语对中介语的影响§4第⼆语⾔习得研究的理论模式1.先天论2.环境论3.交互作⽤论§5汉语作为第⼆语⾔的习得研究1.第⼆语⾔习得理论的介绍与探讨2.汉语学习者语⾔系统的描写3.语⾔学习者研究4.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6第⼆语⾔习得的研究⽅法参考⽂献1.《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语⾔⽂字应⽤》编辑部、《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主编(1994)《语⾔学习理论研究》,北京语⾔学院出版社。

2.王建勤主编(1997)《汉语作为第⼆语⾔的习得研究》,北京语⾔⽂化⼤学出版社。

3.靳洪刚(1997)《语⾔获得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王魁京(1998)《第⼆语⾔学习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学出版社。

5.Brown, Roger (1973) A First Language: the Early Stag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University Press.6.Cook, V. (1991)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Edward Arnold.7.Evelyn Marcussen Hatch (1978)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Book of Reading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Rowley, Mass.8.Rod Ellis(1985)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9.Rod Ellis(2000)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0.Stephen D. Krashen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Pergamon Press.⼯具书Jack C. Richards, John Platt and Heidi Platt (1998)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English-Chinese Vers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 绪论1.第⼆语⾔习得研究的内涵、作⽤及其学科性质1.1第⼆语⾔习得研究的内涵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三⾓框架: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越来越多的⼈关注三⾓框架过去不为⼈注意的⼀⾓--怎么学(语⾔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复习资料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埃利斯(1994)明确地将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的概念区分开来。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的目的语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

这种语言学习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简单地说,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这种语法是一种隐性的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包括:1)能指出哪些声音或语素的组合是母语中可能存在的,哪些可能是不存在的。

2)能区别符合语法的句子和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3)能区别出一些结构相同或相似,但实际意义却不同的句子。

4)能辨别出结构不同但意义有联系的句子。

5)能辨别出句子的歧义,即同一结构具有一个以上的释义。

6)能意识到句子之间的释义关系,即结构不同的句子具有相同的语义。

“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表现。

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理想的母语者根据“递归规则”生成无限递归的句子。

第二节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一、发展阶段(一)20世纪50-60年代:理论初创阶段(二)20世纪70年代:理论大发展阶段1.偏误分析2.中介语理论假设3.习得顺序研究4.监控模式5.文化适应模式(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熟阶段1.语言学视角2.社会语言学视角3.认知视角4.社会文化视角二、理论成熟的标志1. 调查研究的领域和涉及的领域扩大2. 由理论假设发展为理论模式3. 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的发展(一)80年代,汉语习得研究起步。

1984鲁键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1985年,第一界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1987年,吕必松“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评价: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乏系统研究、分析方法不够严谨、疏于解释和评价。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语言习得除了在理论上侧重从学习者的内部机制探讨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以外,主要还包括三个方面:A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如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运用分析和话语分析。

B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人因素的研究,研究学习者生理、认知和情感等方面。

C对语言习得外部因素,即语言习得环境的研究,包括课堂教学环境和社会大环境。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对我们的特殊意义:A我们是汉语的故乡人,对汉语习得规律研究责无旁贷B西方语言学理论取得了很多假说、成就,但这些研究是以西方语言为基础的,是否适用于汉语,有待于我们的研究。

C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大都以汉语为母语,无法亲身体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过程,感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

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的目的➢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始于4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弗赖斯,及其学生拉多。

➢拉多1957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指出:凡跟学习者的母语相似的项目,对他们就比较容易,而和他们母语不同的项目学起来就很困难。

教师应该把目的语和学生的母语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

对比分析还用于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体系进行比较,预测差异所造成的难点,从而在教学中采取预防性措施,建立有效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2、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步骤➢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语言结构进行客观、静态描写),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语言看成是习惯,习得第二语言就是克服旧习惯并形成一套新习惯)和迁移理论(在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就产生迁移理论)。

➢负迁移对学习产生两种干扰:一是阻碍性干扰,指目的语中需要学习的某一种语言项目是第一语言中所没有的,第一语言中所缺少的东西在学习时就要受到阻碍,如汉字的学习;另一是介入性干扰,即第一语言的某一语言项目虽然在目的语中没有,但在学习过程中要顽强地介入。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语言习得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距 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其成熟的标准有 以下几项: 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研究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展 研究从理论假设发展为理论模式 研究方法不断丰富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
共同关注:在某些领域,例如语言与语言获得就是其共同 关注的研究领域。 区别: 1、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心理学——揭示人类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心理学——揭示人类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二语习得——描写二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揭示习得机制 二语习得——描写二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揭示习得机制 2、研究范围: 心理学——人类个体的心理动机,心理过程,心理特性 心理学——人类个体的心理动机,心理过程,心理特性 二语习得——研究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程及学习者 二语习得——研究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程及学习者 自身 3、研究方法: 心理学——实验研究 心理学——实验研究 二语习得——描写研究 二语习得——描写研究
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与 发展的简要回顾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 二十世纪60年代末: 二十世纪60年代末: 1. Corder:《学习者偏误的意义》 Corder: 学习者偏误的意义》 2. Selinker:《中介语》 Selinker: 中介语》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的途径 1. 50-60年代:理论初创 50-60年代:理论初创 2. 70年代:理论大发展 70年代:理论大发展 3. 80年代中期至今:新兴研究领域与方法 80年代中期至今:新兴研究领域与方法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 80年代、90年代和90年代后 80年代、90年代和90年代后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表层上的对比分析受到学者质疑。
二、对比分析的基本内容
对比分析的理论阐述包含三方面:即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 分析方法及对比分析的两种观点。
1、基本假设是语言迁移。
(1)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分布,甚至文化迁移至 第二语言系统中去。
(2)正迁移与负迁移。
(3)差异(difference)&
常指其母语或本族语,是就语言习得的时 间而言的。 第二语言: 指第一语言之后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包 含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第四语言或其他 更多语言,是就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而言 的,与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具体概念及实例辨析
概念辨析: 母语及本族语 第一语言及第二语言 举例分析: 海外华人 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地区的多
第二章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对比分析: 用比较的方法来预测和预防学习者在语
言表达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偏误分析: “以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
第一节 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年代 初衷: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
language learning
“习得”与“学习”的关系
克拉申( Krashen):“习得” (acquisition) 为隐性知识, “学习”(learning)为显性知识, 二者是不同类型的知识,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 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其观点为“无接口观点” (non-in-terface position)和“强势观点” (strong version)
二语习得研究的跨学科性质由其研究对象 决定:
1. 涉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研究——语言学 2. 涉及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心理学 3. 包括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心理语言学

第二语言习得第4章 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第4章  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
④ 在语言教育中,巧妙地使用示范、练习与评价(强化) 等方法,对儿童达到语言目标有积极的意义。
⑤ 家庭和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水平 (缺乏语言交际环境的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要比正常 儿童推迟一年多)。
6/136
2)刺激—反应论的不足:
① 言语行为十分复杂,既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部因素,也有很 多难于观察、测量心理因素,不同于一般的动物行为,不能 只用“刺激-反应”来解释。
❖ 研究者:罗杰•布朗( Roger Brown)等,哈佛 大学
❖ 研究时间:1962年秋开始,持续5年
❖ 研究对象:3名美国儿童(其中一名因为搬家 离开了研究人员所在地,其语料只有10个月)
❖ 研究项目:儿童对14个英语语法语素( grammatical morpheme )的习得情况——在 什么阶段、如何学会这些语素的
18/136
Brown是怎么研究的?
❖ “平均句长”的概念 A. “句长”:儿童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
要指标,一般指儿童句子中语素的数量( 也有人用它来指词的数量)。如 She likes me中,共有4个语素,句长为4。 B. “平均句长”:取儿童某一阶段句长的平 均值,即得到平均句长。一般认为,与年 龄相比,平均句长更能代表儿童的语言发 展水平。
要养成语言习惯,强化非常重要。
4/136
❖ 3.评价
“刺激-反应论”虽然受到很多批评,但并非 一无是处,有很多合理的成分。它所说的儿童学 习语言的模仿、强化,都是有道理的。要掌握语 言也的确必须养成一定的习惯。
总的说来,刺激-反应论可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 过程中的某些现象。但用这种理论不能全部解释 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
❖ 一个个强制语境可以看成是一个个小测验,如果儿 童使用了正确的语素,就通过了测验;如果没有使 用语素或者使用了错误的语素,就没有通过测验。

第六讲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六讲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一块较新的领域。

有的学者从科德1967年发表的《学生偏误的意义》一文算起,把该文和塞林克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一文看做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开端。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把以拉多于1957年发表的《跨文化语言学》为标志的对比分析研究,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

这样算来,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已有40年的历史。

上一章我们所谈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侧重从学习者的内部机制探讨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的。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除此之外,主要还包括三个方面。

(1)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这部分又先后出现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运用分析和话语分析几种模式,也就是从最初只是对目的语的研究发展到后几种模式对学习者中介语的研究。

(2)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研究学习者生理、认知和情感方面的个体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3)对语言习得外部因素、即语言习得环境的研究,包括课堂教学的环境和社会大环境。

本章主要介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1 对比分析的目的Deeply rooted in the behavioristic and structuralist approaches of the day, the CAI claimed that the principal barrier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first language system with the second language system, and that a scientific,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wo languages in question would yield a taxonomy of linguistic contrasts between them which in turn would enable the linguist to predict the difficulties a learner would encounter.2 Clifford Prator’s hierarchy of difficulty for grammatical structures of two languages in contrast: Level 0-Transfer. No difference or contrast is present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The learner can simply transfer (positive) a sound, structure, or lexical item from the native language to the target language.如英语和汉语都是“动词+宾语”的语序,因此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或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这一结构时,没有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独立学科。

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已不仅仅限于语言学范畴,而是广泛借鉴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领域,大都借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

概括地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学科;语言学
一引言
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

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庸,为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1967年Larry Selinker在《语言迁移》这本专著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三大领域,即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二中介语研究
所谓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K. K. Selinker 认为,负责中介语建构的认知过程有五种,它们是:语言的迁移;训练的迁移;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第二语言交际的策略;目的语材料的过度泛化。

Selinker 认为,学习者形成的中介语知识系统实际上是一系列心理语法,学习者利用这些语法来解释和产生言语。

这些心理语法是动态的、易于变化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中介语知识系统包含了越来越复杂的心理语法。

Selinker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存在着语言石化现象。

它是指某些非目的语的语法、语音等长期存在于中介语中,并且不易改变的现象。

由于存在着语言石化现象,使得多数学习者不能完全获得目的语的语言能力。

KK中介语理论后来有所的发展,但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介语的三个特征方面:①中介语具有可渗透性,即组成中介语的规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受到来自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或形式的渗透。

②中介语具有可变性,即中介语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从一个阶段突然跳到下一阶段,而是不断的借助“假设-检验”手段,缓慢地修改已有的规则以适应目的语新规则的过程。

③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即中介语是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它具有一套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规则体系。

三学习者的内部因素研究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对第二语言的认识和语言的共性等一系列影响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因素和相关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的学习只是简单的模仿和习惯的养成。

儿童模仿他们能够听到的声音和话语,由此得到了父母的赞许并达到了成功的交际,这种模仿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受到大家的鼓励,他们继续模仿和练习这些声音和话语,直到养成了正确的语言习惯,学会了这种语言的
准确应用。

第二语言习得同第一语言习得相似,学习者所能接受的第二语言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持续不断地巩固和加强,是成功地掌握第二语言的关键。

行为主义的语言观乍一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通过长时间地观察,不难发现,学习者是在现有的语言基础上进行着有选择性地模仿。

语言学家Noam Chomsky(1959)认为行为主义观点的错误在于它忽视了语言学习过程中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习者不仅能够模仿语言,而且还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学习者面对着大量的正误混淆的信息,能够进行系统地分析,学习正确的语言。

学习者的大脑并不是空白一片,只能模仿语言,而是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语言习得机制是存在大脑中的一种想象出来的“黑盒子”,它储存着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言规则,即通常说的“普遍语法”。

语言习得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自然的语言输入,自然的语言输入触动语言习得机制,使得学习者能够有意识地比较输入的语言与内在语言的异同,从而发现所学语言的结构。

四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语言环境、第二语言的输入及其与习得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讨论语言环境之前要明确一下“学得”与“习得”这两个概念:“学得”一般指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而“习得”特指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前者非常注重语言形式,后者却不注重语言形式而注重意义;前者所经历的是一个从自觉到不自觉,最终达到自动化熟巧的过程,后者却是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学得”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形式,时刻注意纠正错误,反复演练强化的过程,发生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习得”则是通过接触语言环境,像儿童习得母语一样在各种有意义的互动活动中信手拈来。

实践证明,这种重知识传授轻语言交际训练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十分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的。

Ellis(1992)指出:“没能给学习者提供自然交际机会的教学活动,将会使学习者失去接触语言材料的主要来源,进而阻止习得的进行。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理想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能向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外语学习环境:它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沉浸”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能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纳要》,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

[2]李哲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评价,成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3)。

[3]戴曼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理论建设问题,北京:《国外语言学》,1997,(4)。

[4]桂诗春.认知与外语学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2-9.
[5]胡前乐.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近期发展述详[J].外语学刊,
1990,(5).
[6]S.D.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M].Longman,1985.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