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独立学科。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已不仅仅限于语言学范畴,而是广泛借鉴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领域,大都借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概括地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学科;语言学

一引言

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庸,为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1967年Larry Selinker在《语言迁移》这本专著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三大领域,即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二中介语研究

所谓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K. K. Selinker 认为,负责中介语建构的认知过程有五种,它们是:语言的迁移;训练的迁移;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第二语言交际的策略;目的语材料的过度泛化。Selinker 认为,学习者形成的中介语知识系统实际上是一系列心理语法,学习者利用这些语法来解释和产生言语。这些心理语法是动态的、易于变化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中介语知识系统包含了越来越复杂的心理语法。Selinker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存在着语言石化现象。它是指某些非目的语的语法、语音等长期存在于中介语中,并且不易改变的现象。由于存在着语言石化现象,使得多数学习者不能完全获得目的语的语言能力。KK中介语理论后来有所的发展,但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介语的三个特征方面:①中介语具有可渗透性,即组成中介语的规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受到来自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或形式的渗透。②中介语具有可变性,即中介语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从一个阶段突然跳到下一阶段,而是不断的借助“假设-检验”手段,缓慢地修改已有的规则以适应目的语新规则的过程。③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即中介语是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它具有一套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规则体系。

三学习者的内部因素研究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对第二语言的认识和语言的共性等一系列影响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因素和相关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的学习只是简单的模仿和习惯的养成。儿童模仿他们能够听到的声音和话语,由此得到了父母的赞许并达到了成功的交际,这种模仿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受到大家的鼓励,他们继续模仿和练习这些声音和话语,直到养成了正确的语言习惯,学会了这种语言的

准确应用。第二语言习得同第一语言习得相似,学习者所能接受的第二语言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持续不断地巩固和加强,是成功地掌握第二语言的关键。行为主义的语言观乍一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通过长时间地观察,不难发现,学习者是在现有的语言基础上进行着有选择性地模仿。语言学家Noam Chomsky(1959)认为行为主义观点的错误在于它忽视了语言学习过程中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习者不仅能够模仿语言,而且还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学习者面对着大量的正误混淆的信息,能够进行系统地分析,学习正确的语言。学习者的大脑并不是空白一片,只能模仿语言,而是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语言习得机制是存在大脑中的一种想象出来的“黑盒子”,它储存着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言规则,即通常说的“普遍语法”。语言习得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自然的语言输入,自然的语言输入触动语言习得机制,使得学习者能够有意识地比较输入的语言与内在语言的异同,从而发现所学语言的结构。

四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语言环境、第二语言的输入及其与习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讨论语言环境之前要明确一下“学得”与“习得”这两个概念:“学得”一般指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而“习得”特指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前者非常注重语言形式,后者却不注重语言形式而注重意义;前者所经历的是一个从自觉到不自觉,最终达到自动化熟巧的过程,后者却是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学得”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形式,时刻注意纠正错误,反复演练强化的过程,发生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习得”则是通过接触语言环境,像儿童习得母语一样在各种有意义的互动活动中信手拈来。实践证明,这种重知识传授轻语言交际训练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十分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的。Ellis(1992)指出:“没能给学习者提供自然交际机会的教学活动,将会使学习者失去接触语言材料的主要来源,进而阻止习得的进行。”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理想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能向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外语学习环境:它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沉浸”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能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纳要》,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

[2]李哲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评价,成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3)。

[3]戴曼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理论建设问题,北京:《国外语言学》,1997,(4)。

[4]桂诗春.认知与外语学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2-9.

[5]胡前乐.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近期发展述详[J].外语学刊,

1990,(5).

[6]S.D.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M].Longman,1985.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