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合集下载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1、古代诗词鉴赏课上,教师讲到古人作诗常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举例进行说明。

下列适合的是()。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B.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C.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答案】 C2、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通假字的特点和作用,下列不合适的是()。

A.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D.居十日,扁鹊见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答案】 C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A.在他人的故事中,反省自己;在感慨唏嘘中,汲取正能量,以此来砥砺学行B.达成“在品文中、感受一代大师梁启超的风采,学习其爱国热情及做任何事都充满激情、积极投入的精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C.总结文本写作特点,重申文章思想内容,强化德育目标D.补充拓展梁任公语言特点、人物背景及人生态度,达到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答案】 A4、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

下列符合的是()。

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答案】 C5、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叙事(片段),按要求答题。

A.分组及布置组内任务时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B.写作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C.三个实践活动难度相当体现了教师一视同仁的教学原则D.第一组学生改写所需时间过长,会耽误全班的教学进度【答案】 B6、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A.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生发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迁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升学生思维品质B.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了有机联系,将读和说两种能力要求合理整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教师在讲解普希金时,提到他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并给学生举例说明了“多余人”的特点。

下列举例不恰当的是()。

A.《谁之罪》别尔托夫B.《当代英雄》毕巧林C.《罗亭》罗亭D.《钦差大臣》赫列斯达可夫【答案】 D2、阅读某教师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

教学时,许多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概念认知不清,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总有一些点顾及不到。

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以往的课堂形式,第一,它要求学生要有主人公意识,要有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发挥指导作用。

第二,综合性学习应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教师应协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索,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第三,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第四,综合性学习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健康的网络意识,充分开发并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对上述教学论文(片段)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综合性学习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活动,教师在旁边进行辅助指导B.综合性学习是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C.无论是跨领域学习还是跨学科学习,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D.网络资源丰富多元,网络教学方便快捷,学生和教师都可直接从中获益【答案】 D3、以下是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的两个不同问题。

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A.教师甲的提问更好,有方法,有方向,有要求,更具有针对性B.教师乙的提问更好,简练有效,针对性强,更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要点C.教师甲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解析,提问更有效D.教师乙的提问明确性更强,教师提供给学生鉴赏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分析、回答问题,不至于无的放矢,提问更有效【答案】 D4、在学习完契诃夫的《变色龙》后,学生对这种短小精悍但却哲理丰富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趁机为学生补充了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其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1、学生在读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时,想到梅花在古诗词中常代表高洁傲岸、不同流俗的美好品格,并搜集了一些示例。

下列正确的是()。

A.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B.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C.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林逋《山园小梅》)D.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答案】 C2、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引导学生理解“梧桐”在诗词中所代表的凄凉悲伤的意象。

下列学生整理的诗词名句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C.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D.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答案】 A3、学习复句的基本类型,教师选取了一些语句作为并列复句学习的例句,下列句子适合的是()。

A.他进入这个世界,便奉献给这个世界以真诚B.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观花C.她不是要人装傻,而是要人保留一份纯真D.不是鱼死,就是网破4、阅读《山中访友》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A.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通过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美.进入作品描写的意境B.强化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好习惯。

使之一步步深入课文.深刻体会作者理锯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心情:也融会贯通了人文主义教育C.意在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充满深情的对话式描写的D.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同,所以要表达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故这里训练表达,学生的合作不如独自完成要好【答案】 D5、阅读某高一教师在暑假时给学生布置的暑假作业,按照要求答题。

A.该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作业,做到了因材施教B.该教师分组依据学生考试成绩,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C.一组学生基础薄弱,假期作业可以帮助他们夯实基础、查漏补缺D.二组学生基础扎实,假期作业有助于他们拓宽阅读面、增加积累【答案】 B6、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古今异义”的用法,下列不合适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1、以下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自由写作”教学的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教师抓住学生生活中交往的情感需求,使学生有了作文的真实期待.适时切入了作文话题:介绍自己B.用比喻的形式介绍怎么写作文.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有欠考虑C.为学生提供检测材料.容易让学生形成形式化思维,不利于学生作文内容的丰富D.学生提出的问题欠缺深度.由此可见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把控失当【答案】 A2、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内容。

下列教师笔记中,不正确的是()。

A.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宽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B.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C.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对社会上出现的语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努力促进祖国语言文字健康发展D.学习任务群17:跨文化专题研讨——研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增进对人类文明史上多样文化并进的事实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答案】 C3、阅读《爱莲说》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A.语文教学要民主而有效,“民主”是将思考权和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效”是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上均有收获B.大多数人都能够根据文本分析得出答案的时候,教师可以不用再带着学生去理解分析C.通过不同的角度概括莲花的美德,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D.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答案】 B4、在学习《北京的胡同》时,教师为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出的“京昧儿”,播放了北京胡同的纪录片和老北京的小贩儿的吆喝声儿。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主题活动,鼓励学生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虚词。

下列学生所梳理的虚词“而”的用法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B.吾尝终日而思矣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答案】 B2、某教师上作文课时,搬来一把椅子坐在学生面前,然后拿出一支烟,慢腾腾地抽起来。

学生都看傻了,沉默不语。

三分钟后,教师熄灭烟头说:“请同学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当教师犯错时’。

”对这一情境创设的方式判断正确的是()A.形象的语言B.新奇的游戏C.模拟的行为D.真实的事物【答案】 C3、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师将“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人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A.教师对诗歌教学的目标要求理解不准确B.教师对诗歌教学应承担的任务认识不清C.教师认为分析人物形象是诗歌教学的任务D.教师认为体会情感是教学最重要的内容【答案】 C4、教学某版高中语文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教师设置了下面的导入:A.这段教学导入完全是传统套路的“开局”,方式陈旧,内容单一,使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B.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局”索然寡味,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C.这段教学导入意在让学生在进入课文前对人物背景有初步认知D.教学导入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故不能使用背景导入,而应使用激疑导入、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等富有趣味性的导入方式【答案】 D5、教学某版教材语文必修(3)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时,以下选项中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将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中的知识作为教学重点B.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不仅要注意说明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C.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D.讲解时要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避免枯燥的知识讲解【答案】 A6、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设置有“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专题,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以下不符合推荐要求的一项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60题)1、教师带领学生在名著导读课上学习了莫里哀的《悭吝人》,作品中叙述了一个守财奴、吝啬鬼的形象。

下列作品中也有刻画了吝啬人形象的作品是()A.《红字》B.《玩偶之家》C.《项链》D.《威尼斯商人》【答案】 D2、学习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后,学生对修辞手法的使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常见修辞手法的使用手法及其效果,以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的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用象征手法,极言鲁迅先生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力度)B.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用反复和对比手法,抒发了作者因为现实民族精神中缺少觉醒与振奋而悲愤的思想感情,也在对比中警醒人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C.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用比喻手法,借煤的形成比喻这样的事实,形象地指明了学生希望用请愿的方式实现推动反动社会变革所付出的代价之大和成效之小,对惨案的教训进行了总结)D.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用讳饰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不忍接受却又不能不说的事实带给作者的深切悲痛之情)【答案】 A3、某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谈及朱自清的散文有“抒情型”与“叙事型”的区分,以下不属于其“抒情型”散文的是()。

A.《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绿》C.《背影》D.《歌声》【答案】 C4、在进行“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这个综合性学习时,老师给大家讲几个以吝啬鬼形象出现的小说人物,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A.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B.泼留希金(《死魂灵》)C.严监生(《儒林外史》)D.聂赫留朵夫(《复活》)【答案】 D5、讲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学过的关于描写秋天的诗歌,下列不能表现秋悲凉清冷的特点的一项是()A.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B.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校本课程“阅读与感悟”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几篇以对比手法揭露“人性美丑”的外国文学作品。

下列作品中,适合的是()。

A.《茶花女》B.《苔丝》C.《巴黎圣母院》D.《红与黑》【答案】 C2、在古诗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下列适合的是( )。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C.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 B3、以下关于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B.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C.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D.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答案】 A4、某版教科书课文《故都的秋》后设有一道课后练习题:A.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B.引导学生研读文章语句.体会作者情感C.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线索.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D.引导学生展开对景物描写的细节分析.抓住文章主旨【答案】 D5、下面是某教师执教《故乡》一课的教学片段。

A.能够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阅读B.多渠道开发文章内容,多途径质疑、设疑C.能够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发现问题D.能够使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发现问题【答案】 B6、教学杜甫《月夜忆舍弟》一诗时,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能够表现游子思乡之情的古代诗词。

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A.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温庭筠《商山早行》C.李白《行路难》(其一)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案】 C7、语文课堂教学媒体的选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紧扣教学目标选用媒体,二是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50题)1、阅读下面的教学随笔片段,按要求答题。

A.课堂提问和练习都要着眼于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B.应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C.语文教学要巧于设疑引导学生思维D.倡导从课堂生成中开发动态的课程资源【答案】 B2、某版教科书《林黛玉进贾府》的“研讨与练习”后面有这样一部分内容——“《红楼梦》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这些内容属于教科书的什么系统()A.练习系统B.知识系统C.选文系统D.助读系统【答案】 D3、高三下学期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并系统梳理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学生发现其中大多数作品均出自小说集《呐喊》,以下小说人物不是出自《呐喊》的是()。

A.孔乙己B.祥林嫂C.阿QD.闰土【答案】 B4、在讲授高中第一册的《错误》一文时,老师问学生:诗中女子等待的心理如何,是否能模仿出当时人物的表情。

当即点到一位女生回答,这位女生很好地回答了前一个问题,对于再现人物的表情.她显示出了她的从容与率真,她如实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没有诗中女子那样的经历.所以我无法模仿人物的表情,如果我经历过,我想我会的。

”老师当场表扬了学生的“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学习精神,并指出不仅学习上要有这种诚实的学习态度,做人方面更应如此.还因自己没有顾及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出了这个难题向学生道歉。

该老师并不因为学生没有模仿出人物的表情而遗憾,相反,他为这位学生的直率叫好,同学们也为老师敢于及时纠正自身失误的态度叫好。

A.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演与预设,也无法预知出当时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B.这位女生的坦率是正确的。

因为文中女子那种在寂寞中等待、期盼亲人而不得相聚的惆怅、亲人久别的抑郁以及容颜的憔悴,又岂是不谙世事的十五六岁少女们所能再现出来的呢C.如果这是一堂公开课,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演,以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D.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层层呵护,循循指导,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就会转化成教学的亮点【答案】 C5、《鸿门宴》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有一题:“许多读者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的。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新学期伊始, 语文教师借秋景渐浓, 顺势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词, 下列学生回答不符合要求的是()A.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B.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C.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D.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答案】 B2.老师在讲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时,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判断句, 特地找出以下句子进行拓展, 下面选项中的句式不适合用来举例的是()A.浙江之潮, 天下之伟观也。

(《观潮》)B.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C.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湖心亭看雪》)D.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答案】 B3.教学《孔雀东南飞》时,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篇《新时代的孔雀东南飞》, 想象焦、刘二人穿越回21世纪的故事。

下列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 不正确的是()。

A.切换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让学生体会两人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B.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情况, 把握焦、刘二人爱情悲剧的性格特点C.鼓励学生去学习创新作文,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D.跨学科学习历史背景知识, 作业内容与新课程大语文观要求相符【答案】 D4.阅读《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节选), 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A.教师突破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角色定位B.创设了民主活跃的课堂, 实现了课堂效益最大化C.主体性教学可以淡化教师的作用、引发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D.教师肯定学生的发言、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答案】 C5.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 回答后面的问题。

A.多样性原则B.综合性原则C.灵活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答案】 C6.教师计划讲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这是一首表达爱国与思乡主题的诗歌, 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教学思路是()A.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体味诗中的思想感情B.让学生在把握诗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基础上, 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C.让学生在分析字句的基础上, 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D.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 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答案】 A7、某教师设计了“体会《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专题, 这一专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的()。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练习题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练习题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练习题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以下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800字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答案】 B2. 在阅读完高中选修课文《桥边的老人》后,有学生向老师反映对海明威的小说很感兴趣,让老师推荐几部海明威的其他小说。

以下老师的推荐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一项是()。

A.《永别了,武器》B.《老人与海》C.《百年孤独》D.《乞力马扎罗的雪》【答案】 C3. 依据语文新课标的表述,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B.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C.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背诵,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D.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答案】 C4. 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师安排学生整理“送别”主题的作品,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A.李白《渡荆门送别》B.李贺《雁门太守行》C.秦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D.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答案】 B5. 语文课堂教学媒体的选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紧扣教学目标选用媒体,二是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在学习《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教师打算放映其同名电影的视频资料。

下列选项中,对该教师的做法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课前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剪辑,课上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播放、讲解B.课上播放整部电影,边播放教师边讲解C.自习课播放整部电影,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习D.教师作为设备操作员、课堂的监督者,课上播放电影,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答案】 A6. (2018年真题)某女,40岁,近日因家事不和生气着急而导致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教学某版初中语文课文《雷电颂》时,教师指出其出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的第二场。

课后,教师为学生推荐了郭沫若的其他代表作品作为拓展阅读。

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A.《炉中煤》B.《地球,我的母亲》C.《天上的街市》D.《红烛》【答案】 D2、教师在班级里每个月会根据学过的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观点举行一次小型的辩论会,如“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和“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该教师的做法意在引导学生达成的目标,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B.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C.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D.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

恰当地应对和辩驳【答案】 B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A.“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有丰富的意蕴,同时又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能够抓住这一个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现了教师对戏剧精妙语言的准确把握B.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才更容易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新奇感,表现出对知识的新奇感,故也总是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品出个中滋味来C.找对语言点后.教师适时引入补充资料,体现了教师充分利用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D.若全让学生品味“三十年前”,则学生会因为资料的匮乏很难品出什么,而教师巧妙地引入“人物关系表”,恰当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链接的材料补充了文中的空白,为学生的理解搭了桥【答案】 B4、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后,教师对“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一要求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实施,理解错误的是()。

A.应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B.主要由教师自行设计和组织相关探究活动C.应强调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协调的能力D.应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进行跨学科学习【答案】 B5、学习多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举例总结文言词汇中“通假字”的用法。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附带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附带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教学文言文句式辨析课,教师安排学生总结一些定语后置的句子。

下列例句合适的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B.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D.昊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答案】 A2. 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A.寻找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新课改背景下必然的选择B.阅读策略关注的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C.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体验更有效D.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合理的教学策略,就能使阅读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答案】 D3. 以下是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的两个不同问题。

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A.教师甲的提问更好,有方法,有方向,有要求,更具有针对性B.教师乙的提问更好,简练有效,针对性强,更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要点C.教师甲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解析,提问更有效D.教师乙的提问明确性更强,教师提供给学生鉴赏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分析、回答问题,不至于无的放矢,提问更有效【答案】 D4. 阅读某教师的教学随笔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A.导入的作用在于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B.有效教学时间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时间C.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效率D.把握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答案】 A5. 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B.说明条理清晰明了C.借用场景渲染气氛D.讲究语言精确并恰当【答案】 C6. 学习完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后,学生对科幻小说产生了兴趣,教师借机向学生推荐其他科幻小说作品。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某次“写作”教学的主题研讨活动中,教师们特别讨论了“写作”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B.鼓励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意见C.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随意写作,字数随意D.设计写作情景,根据情景进行合理想象,表达自己的心声【答案】 C2、教学某版高中语文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教师设置了下面的导入:A.这段教学导入完全是传统套路的“开局”,方式陈旧,内容单一,使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B.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局”索然寡味,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C.这段教学导入意在让学生在进入课文前对人物背景有初步认知D.教学导入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故不能使用背景导入,而应使用激疑导入、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等富有趣味性的导入方式【答案】 D3、学习《兰亭集序》时,教师在课堂上亲笔撰写了一幅书法作品,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字体(行书),“大家说说,有我国‘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作品是什么?”(《兰亭集序》)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作品,让学生感知行书行云流水之美。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作品写了什么内容。

”对该教学行为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导入形式新颖,有助于展示教师的特长B.课堂上撰写作品,时间略长,导入稍显拖沓C.导入比较好地引入了教学内容D.丰富了课堂,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答案】 A4、教师在讲授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何陋之有?”一句时,提到了宾语前置的句法现象,并准备列举其他宾语前置的句子,引导学生掌握这类句式的特点。

下列不适合被选用的是()。

A.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C.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答案】 D5、在校本课程“阅读与感悟”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几篇以对比手法揭露“人性美丑”的外国文学作品。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新学期伊始,语文教师借秋景渐浓,顺势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词,下列学生回答不符合要求的是()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B.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答案】 B2、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下列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是()。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800字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答案】 B3、某版教科书课文《故都的秋》后设有一道课后练习题:A.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B.引导学生研读文章语句.体会作者情感C.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线索.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D.引导学生展开对景物描写的细节分析.抓住文章主旨【答案】 D4、教师带领学生在名著导读课上学习了莫里哀的《悭吝人》,作品中叙述了一个守财奴、吝啬鬼的形象。

下列作品中也有刻画了吝啬人形象的作品是()A.《红字》B.《玩偶之家》C.《项链》D.《威尼斯商人》【答案】 D5、学习完《雨巷》一诗,教师布置了两项作业:A.诗能养人,该作业就是让学生汲取诗歌营养的过程B.在初读感知、细品赏读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C.充分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D.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答案】 B6、教师在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朗读中的轻声现象。

为了让学生形象理解,特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她的嗓音很清亮”中的“清亮”B.“他这人心眼儿实在”中的“实在”C.“你这人真不地道”中的“地道”D.“那件事有眉目了吗?”中的“眉目”【答案】 D7、通过《再塑生命》,学生认识了海伦·凯勒,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表现女性人格魅力的文学作品,下列推荐不合适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阅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学生用颁奖词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强化了语言运用实践B.学生撰写的颁奖词并不十分确切,教师应系统讲授颁奖词撰写知识C.教师评价具体准确,有助于学生修正、完善学习成果D.教师要求学生撰写颁奖词。

不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偏移【答案】 A2、在古代诗词鉴赏课上,教师讲解诗词的题材内容分类时,了解到学生对咏史诗非常感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教师给出了一些示例,请学生说出与诗句相关的历史人物。

下列学生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

A.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B.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岳飞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D.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西施【答案】 B3、教师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时,先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了电视剧《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片段。

下列对该教师行为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在课堂上放映电视剧片段,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B.视频片段带来的直观体验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人物形象C.观看电视剧片段有利于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与故事情节D.在课堂上放映电视剧片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答案】 A4、古代诗歌鉴赏课上,教师指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所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同时请学生联想其他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案】 B5、阅读以下教学材料,回答问题。

A.教师抓住王熙凤出场时最具标识性的一句话“我来迟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王熙凤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形成这种性格特点的原因B.教师首段的发问一方面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又对学生的思维“着力点”进行了一定的限制C.生1的回答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属于无效回答,教师可直接忽略;生3和生4的回答是从作者塑造人物手法的角度给出的答案D.生5、生6、生7和生8的回答都是从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表现的必然性的角度给出的答案【答案】 C6、教师在教授《蜀道难》时,提到“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一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下列选项使用相同手法的是( )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在名著导读课上,教师与学生分享外国著名小说。

下列作品不适合分享的是()。

A.巴尔扎克《人间喜剧》B.席勒《阴谋与爱情》C.福楼拜《包法利夫人》D.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答案】 B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学建议中指出:“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B.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通C.选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都应该围绕核心素养D.教学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发挥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答案】 C3、某教材设有“文化名著研读”专题,教师向学生推荐“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A.《红与黑》B.《巴黎圣母院》C.《安娜·卡列尼娜》D.《死魂灵》【答案】 B4、阅读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A.教师应在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此学习方式B.合作学习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流于形式C.合作学习应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D.教师只要加强过程性指导,学生的讨论过程就不会脱离文本的中心和重点【答案】 D5、某教师设计了“体会《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专题,这一专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的()。

A.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语言文字应用D.文化论著研读【答案】 B6、某选修教材设置了“语言的艺术”选读专题,这一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所属的系列是()。

A.新闻与传记B.小说与戏剧C.诗歌与散文D.语言文字应用【答案】 D7、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表达的艺术”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强调语言得体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搜集表达得体的语句。

下列学生搜集的语句中,表达不得体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与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与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50题)1、阅读《牧鹅散记》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B.借多媒体显示强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清晰印象.并适时检验自己的思路及其表达.以便接下来自觉自为地有所矫正C.紧扣学习的重点、难点:品味科学小品准确生动的语言。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D.适度地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体验阅读文本、习得知识、积累语言、获得独自的见解,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答案】 C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发展独立阅读能力的基本目标,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A.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B.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够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C.学生要从细节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D.学生要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答案】 C3、阅读以下《滕王阁序》的备课案例(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A.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B.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C.设计难点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D.诗文阅读重点在于整体感悟、体会艺术效果【答案】 B4、教师教学《过秦论》时提及秦孝公有“并吞八荒之心”的雄心壮志,强调“八荒”所指的地域范围。

下列词语中,与“八荒”所指地域范围相差较大的是()。

A.六合B.四海C.海内D.中原【答案】 D5、为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组织学生策划并举办了一场“文学知识竞赛”。

在“快速抢答”环节中,主持人出示了以下内容,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并判断正误。

下列文学常识内容说法有误的是()。

A.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达.芬奇传》《米开朗基罗传》B.契诃夫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C.《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都是大仲马的作品D.《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正剧【答案】 A6、阅读某教师教学《过秦论》的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阅读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A.教师应在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此学习方式B.合作学习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流于形式C.合作学习应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D.教师只要加强过程性指导,学生的讨论过程就不会脱离文本的中心和重点【答案】 D2、某高中教师参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讨会后,制定了本班学生应达到的学业质量水平。

下列合适的是()。

A.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给出自己的评论B.能凭借语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隐含意思,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情感C.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探究文化问题的意识;对汉语、汉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较浓厚的兴趣,有主动积累、梳理、探究富有文化意蕴的语言材料的习惯D.在鉴赏活动中,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能具体清晰地阐释自己对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表现形式及作品风格的理解【答案】 B3、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每册书课内学习计划都包含“梳理探究”部分,并且每册有3个专题,其涉及面广泛,有的侧重对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

对该“梳理探究”部分的实施建议恰当的是()。

A.教师不必引导,布置给学生专题任务后大可放任学生自由学习B.这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全部背熟,并在此基础上大量延伸、拓展C.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统筹安排此部分每一个专题的教学任务D.教学中教师可删减或替换此部分的专题,为自主重设专题创造条件【答案】 C4、学生在作文中对“借代”的修辞手法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正确的例子来进行讲解,下列语句不合适的是()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 C5、教师在班级里每个月会根据学过的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观点举行一次小型的辩论会,如“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和“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该教师的做法意在引导学生达成的目标,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B.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C.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D.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

恰当地应对和辩驳【答案】 B6、教师在讲解鲁迅的《故乡》一文时,要求学生回忆《呐喊》中的人物形象,以下不正确的是()A.阿QB.祥林嫂C.孔乙己D.华老栓【答案】 B7、教师在讲授完《寡人之于国也》后,要求学生注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种句式的特殊性,并归纳同类用法的句子。

下列语句中,含有相同用法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佚之狐言于郑伯日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答案】 C8、阅读某教师设计的杜甫《登高》的导语,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A.抓住了《登高》一诗沉郁顿挫的特点,导语设计与诗歌风格一致,烘托了气氛B.这个设计没有回顾已有的知识,不符合导语设计的原则,不利于本节课对新知识的讲解C.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D.这个设计画面感强,能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也正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答案】 B9、讲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学过的关于描写秋天的诗歌,下列不能表现秋悲凉清冷的特点的一项是()A.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B.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C.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D.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答案】 C10、学习《故都的秋》后,教师安排学生课下收集描写景色的成语,下列不正确的是()A.云蒸霞蔚B.阳春白雪C.虎踞龙盘D.鸟语花香【答案】 B11、下面是某教师执教《故乡》一课的教学片段。

A.能够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阅读B.多渠道开发文章内容,多途径质疑、设疑C.能够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发现问题D.能够使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发现问题【答案】 B12、教学《登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律诗知识。

下列适合的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B.《送元二使安西》C.《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D.《春江花月夜》【答案】 C13、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教师结语:我们学习了本文精彩的情节、动人的细节,感受到人物生动的形象。

形象的塑造,还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PPT展示“草料场火光冲天。

天空中大雪纷飞,山神庙血流满地。

完成性格与命运蜕变的英雄提枪而东……”的画面)课文是小说中最具诗情画意的一部分,环境描写极具魅力,我们留待下节课学习。

对该教学环节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对下节课满含期待B.对本课时内容的概括,一语见地、简洁精当C.多媒体画面的插入,使结束语时间长。

显得拖沓D.教师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进行总结与延伸【答案】 C14、在教学完高中语文课文《氓》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A.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深刻理解《氓》的表现手法B.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诗经》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C.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扩大对《诗经》不同主题篇章的理解D.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比较阅读,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答案】 B15、学习《春》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给父母听,对喜欢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模仿本文的写景方法,尝试写夏景、秋景或者冬景。

根据兴趣选做其中一项。

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

A.体现该教师追求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理念B.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营造出民主的学习氛围C.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D.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答案】 D16、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导入时教师先以冯骥才《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发问:“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很不协调的一对,但作者写得很美。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对夫妻美在何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缺陷美”。

然后拿出维纳斯石膏塑像展示,以“探讨断臂的维纳斯到底美在何处”设疑,揭示课题。

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整个导入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B.可看出教师对课文特点和学生情况很熟悉,善于拿捏导入角度C.联系学生生活,于无疑处设疑,巧妙引入“缺陷美”,为揭题作铺垫D.教师直接展示断臂雕像,开门见山入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答案】 D17、教师计划讲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是一首表达爱国与思乡主题的诗歌,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教学思路是()A.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诗中的思想感情B.让学生在把握诗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C.让学生在分析字句的基础上,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D.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答案】 A18、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A.安排课前作业,课堂高效利用课堂作业,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对联教学深化了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教师和学生合作诵读,不仅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师生课堂同等的教学观念D.写作要求缺失,应在写作前强调写作要求,以利于学生写作的规范化,提高写作水平【答案】 D19、名著导读课上,教师用幻灯片为学生呈现了下面一段话,让学生利用知识积累完成填空。

A.吴承恩骆驼祥子诸葛亮坚毅B.施耐庵骆驼祥子关羽忍耐C.吴承恩茶馆诸葛亮机警果断D.罗贯中茶馆关羽勇敢无畏【答案】 A20、某教材必修(2)第一单元的选文为《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和《囚绿记》。

对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是()A.体会作品描述的美景,进入审美境界B.反复朗读优美的段落,提高鉴赏能力C.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构思,品味隽永的语言D.感受作品情感,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答案】 D2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初读阶段人情,侧重于整体感知,在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个人充分感知语言,尊重其阅读感受。

有利于学生进入诗词蕴含的深沉凝重、凄楚哀婉的情感氛围中B.再读阶段品情。

侧重于对诗词语言的揣摩品味,通过学生示范朗读、交流朗读体会来共同鉴赏、品味词人抒写的难以排遣的愁绪C.知人论世阶段,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到诗词情感的依托、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D.比较阅读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更形象深刻地感悟理解“词人境遇不同,诗情有别”“时代不同,精神迥异”的特点【答案】 C22、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专题。

下列作品适合选人的是()A.莎士比亚《奥赛罗》郭沫若《屈原》夏衍《春寒》B.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契诃夫《嫁妆》C.关汉卿《望江亭》曹禺《北京人》易卜生《玩偶之家》D.汤显祖《牡丹亭》莫里哀《伪君子》老舍《二马》【答案】 C23、在某教师在教学前幻灯片出示了以下文字:A.沈雁冰B.沈从文C.老舍D.夏衍【答案】 D24、学生自主研读“名著导读”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对外国文学作品流派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自主整理了相关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下列学生对表现主义流派作家及其作品的归纳中,有误的是()。

A.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B.卡夫卡《变形记》C.奥尼尔《琼斯皇》D.契诃夫《变色龙》【答案】 D25、文学阅读课上,老师为了考查学生的阅读识记能力,向学生出示了这么一段话: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最后要求学生完成填空题:这段描写是作家——在作品中——对人物进行的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

以下哪位学生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A.学生甲:海明威,《老人与海》,渔夫B.学生乙: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C.学生丙:雨果,《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D.学生丁:司汤达,《红与黑》,于连【答案】 C26、古代文学复习课上,为帮助学生识记相关文学知识,教师举出几组示例,要求学生找出作品内容与相关景物对应正确的一组。

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岳阳楼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黄鹤楼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华山【答案】 C27、阅读下面一节作文讲述课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