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练习-茶文化赏析

合集下载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6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6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唐代的饮茶方式是煎茶。

尽管手续繁琐,但煎茶的过程只是澄清人们的内心和情感的过程。

这种喝茶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养成道德。

宋人将煎茶转变为战斗茶,这使文人在茶文化中的风采更加高贵。

到明清时期,它发展为品茶。

品鉴家,鉴赏家,显然更加注重喝茶的艺术享受。

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心是在五月底那红而深的时候。

洪宏和我是老朋友。

她和洪洪洪是一对兴趣和性质相似的师生。

我一起去了大梅沙,在湖南一家餐馆聚会。

在我的印象中,我是一个小巧玲珑,端庄端庄的女人。

当天,雷德深入广州。

之后,辛明邀请我在她的茶馆里喝几次茶。

尽管他们相距不远,但他们从未做到。

这不是因为忙,实际上总是浮躁,无法冥想。

这样的心态如何适合品茶?晚餐后空闲的星期六,散步并应邀去茶馆。

在电梯的右手边,您可以看到墙上遍布着各种各样的普er茶蛋糕,柔和的音乐从开着的门流出来。

虽然这是我的第一次访问,但我也知道这是新明的回县住所。

进入门,鑫明安静地坐在角落。

看到我们到了,我们起身互相问候。

环顾茶馆,虽然不大,但干净,整洁,井井有条,表明主人是一位有非凡品味和勤奋工作的女人,说到茶文化,我心中有很多宝藏。

有七八个煮茶的壶,大小和形状都不同。

它们都是从日本进口的,而且年龄很大。

煮茶锅是台湾产的,黑色,外观不同。

开水用不锈钢水壶不同于普通水壶,开水没有腥味。

我穿着中国长裙。

坐在案子前,我熟练地取出普'茶,一步一步地煮熟的茶和生茶,用特制的火烧开,将煮好的茶煮沸,不时介绍茶的优质品种。

普'好。

哪里,如何口味,如何识别,如何检查颜色...在我耳中,邓丽君的怀旧老歌缓缓流淌;目前,有装在精美的白色瓷杯中的鲜茶汤。

辛明,一个对茶文化有着独特研究的年轻女子,优雅,安静,知性,独立,阳光和快乐,因此在我眼前变得越来越丰满生动。

有优美的音乐,美丽的茶汤,美丽的朋友,令人窒息的幸福自发地出现。

我不想谈几次。

我只是看着茶杯和茶汤,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深呼吸...在我心里,有一种慢慢的感觉。

茶文化赏析

茶文化赏析

茶文化赏析一,中华茶文化与养生1、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中华医药学是一个丰富宝库。

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

古籍中有不少记载。

如《本草》、《药书》、《华佗食论》、《茶谱》等都记载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明目益思,除痰去疾,消炎解毒、益寿延年等20多项功效。

唐代大医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几乎神化了茶的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茶叶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和鉴定茶叶已知化合物共有500多种,并经过多种实验和临床证明,茶叶的药理作用还有减肥、降压、强心、补血、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癌、抗幅射等等。

最近,我国医药界又从绿茶中提取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茶色素,临床证明有调节血酯、抗凝促纤溶、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是茶药理研究又一重大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饮茶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

有人预言,茶叶将成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

因此,只要提倡科学饮茶的适量饮茶,可以说,茶对人体健康长寿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正是中华茶文化与养生关系密切的物质基础。

2、茶文化与养生:综上所述,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而贯穿中华茶文化的精神主流受到传统哲学思想影响,并与禅之兴起关系密切。

历代相袭而不易。

而中国的养生学历来把培养德行作为养生的第一要义。

如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曾把茶道与中国养生学精神之吻合。

明代顾元庆《茶谱》曾引《梦余录》记载:“大中三年东京一僧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云:性唯好茶”,善哉!据史书记载,公元九世纪中国茶传入日本。

日本建仁寺开祖,入唐前权僧正法印大和尚荣西著有《契茶养生记》一书。

称“茶也养生之仙药也”。

同样深刻阐明茶与养生的因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茶文化(中华茶道)与日本茶道有着本质不同,日本茶道源于我国唐代的径山文化,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明代中期,经绍鸥、利休等人总结和倡导,逐渐演变成为既具宗教哲理(所谓“和、敬、清、寂),又有着严格繁琐的程序的文化体系,被誉为“宗教的美学”。

精品文档18秋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精品文档18秋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周昉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A: 《调琴啜茗图卷》B: 《簪花仕女图》C: 《执扇仕女图》D: 《仕女图》正确答案:(单选题) 2: 下列选项中,那一项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A: 尊人B: 贵生C: 坐忘D: 无己正确答案:(单选题) 3: 红茶在哪一时期传入英国?A: 17世纪B: 16世纪C: 15世纪D: 14世纪正确答案:(单选题) 4: 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 三道茶B: 奶茶C: 酥油茶D: 盐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A: 李白B: 白居易C: 卢仝D: 元稹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是什么?A: 《大观茶论》B: 《神农本草》C: 《茶经》D: 《天工开物》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 宋朝D: 唐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8: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A: 《神农本草》B: 《大观茶论》C: 《周易》D: 《荈赋》正确答案:(单选题) 9: 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 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 发酵过度C: 发酵过轻D: 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茶道一词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A: 皎然B: 陆羽C: 卢仝D: 荣西禅师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呢?A: 《行香子》B: 《水调歌头》C: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D: 《试院煎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 100度沸水B: 80度左右C: 75度左右D: 85-90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15: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 陈文华B: 林治C: 周渝D: 吴振铎正确答案:(单选题) 16: 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

绿茶的特点是色泽翠绿,香气清新,口感鲜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绿茶的种类繁多,包括龙井、碧螺春、毛峰、毛尖等,每种绿茶都有其独特的品
质和特点。
绿茶的冲泡方法也非常讲究,需要掌握水温、时间、茶具等技巧,才能更好地品
尝到绿茶的独特风味。
红茶
红茶种类:祁
红茶特点:色
红茶制作工艺:
红茶功效:提
门红茶、正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茶壶:用于泡茶,有紫砂壶、瓷壶、玻璃壶等,具有保
茶杯:用于品茶,有瓷杯、玻璃杯、紫砂杯等,具有美
温、透气性好的特点。
观、实用、易清洗的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茶盘:用于放置茶具,有木质、竹质、陶瓷等,具有美
茶巾:用于擦拭茶具,有棉质、麻质等,具有吸水性好、
观、实用、易清洗的特点。
易清洗的特点。

茶道精神:茶道精神强调和谐、宁静、尊重、感恩等,对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形式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茶文化

茶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茶具、茶艺、
茶旅游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茶文化的礼仪和规范
茶具摆放:茶具的摆放要整齐有序,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泡茶礼仪:泡茶时要注意水温、时间、手法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敬茶礼仪:敬茶时要注意顺序、姿势、语言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品茶礼仪:品茶时要注意坐姿、表情、语言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第三章
中国茶的种类与特点
绿茶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抗辐射等功效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5-190801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5-190801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5交卷时间2019-08-01 11:10:32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50分)1.(5分)A 《神农本草》B 《周易》C 《大观茶论》D 《荈赋》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 茶之艺2.(5分) A 明代B 唐代C 宋代D 元代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 3.(5分)A 茶叶的特质B 形状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

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茶韵中的韵味是按照()而分的。

D 气味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6 茶之韵4.(5分)A 白毫乌龙茶B 冻顶乌龙茶C 安徽铁观音D 普洱茶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6 茶之韵5.(5分)A 阿根廷B 印度C 英国D 中国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D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8 茶之绎6.(5分)A 当代B 宋朝 "东方美人茶"实际上是()。

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

自从()开始,茶礼被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D 明清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D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7 茶之道7.(5分) A 王微的《杂诗》B 孙楚的《出歌》C 西晋杜育的《荈赋》D 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 8.(5分)A 北沙参B 莲子C 茶叶D 金银花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9.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

《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

(5分)A 《调琴啜茗图卷》B 《山窗清供》C 《事茗图》D 《兰亭序》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 茶之艺10.(5分)A 《执扇仕女图》B 《调琴啜茗图卷》C 《仕女图》D 《簪花仕女图》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 茶之艺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5分)1.(5分)A 大红袍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F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F
知识点:1茶之序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树最早原产于中国的云南和中原地区。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
TRUE
FALS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FALSE
知识点:2茶之源
3.
泡饮时,取茶叶入茶壶、茶杯,开水冲泡,留下茶渣不食,进入完全的”调饮法”。而清代则更加普及和发展了调饮法。()
知识点:6茶之韵
7.
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尊人和贵生、坐忘和无己的养生思想。()
TRUE
FALS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TRUE
知识点:7茶之道
8.
荣西带回了中国的饮茶文化和茶籽,后来又有最澄禅师来到宋朝时的中国学禅。()
FALSE
TRU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TRUE
知识点:3茶之饮
20.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只限于茶马互易。()
FALSE
TRU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FALSE
知识点:4茶之事
TRUE
FALS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FALSE
知识点:3茶之饮
4.
鸦片战争与绿茶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渊源。()
TRUE
FALS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TRUE
知识点:4茶之事
5.
《调琴啜茗图卷》,为宋代的周昉所画,周昉是宋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宋代饮茶之风已相当普及,从此画中的仕女听琴品茗可以反映出宋代茶饮之风的流行,说明品饮茗茶已成为当时贵族风雅生活的一部分。()

华师秋《茶文化赏析》在线习题

华师秋《茶文化赏析》在线习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 大红袍. 铁观音. 大叶乌龙. 正山小种标准答案:2. 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 印度阿萨姆红茶. 祁门红茶. 正山小种. 斯里兰卡高地红茶标准答案:3. 哪位古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 赵佶. 陆羽. 裴汶. 皎然标准答案:4. “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 朱元璋. 赵佶. 朱棣. 乾隆标准答案:5. 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85-90. 沸水. 80度左右. 75度左右标准答案:6. 荣西禅师写了一本茶学著作,是以下哪一部呢?. 《茶养生记》. 《茶录》. 《茶述》. 《问茶》标准答案:7. 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的画是哪一幅?. 《兰亭序》. 《山窗清供》. 《事茗图》. 《调琴啜茗图卷》标准答案:8. 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 李白. 白居易. 卢仝. 元稹标准答案:9.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呢?. 《行香子》. 《水调歌头》.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试院煎茶》标准答案:10. 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标准答案:11. 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 安徽. 安溪. 安阳. 鞍山标准答案:12.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 《神农本草》. 《大观茶论》. 《周易》. 《荈赋》标准答案:13. 西湖龙井的独特韵味是什么?. 香韵. 冷韵. 形韵. 雅韵标准答案:14. 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人是谁?. 玄奘. 最澄. 郑和. 皎然标准答案:15. 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 运送丝绸. 运送大米. 茶马互易. 运送金银标准答案:1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佛教认为的茶的三德呢?. 提神. 有益静思. 帮助消化. 让人忘记凡尘一切标准答案:17. “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哪一茶种所具有的醇厚的感觉?. 岭头单枞. 武夷岩茶. 罗汉沉香. 奇兰标准答案:18. 现在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 日本. 印度. 美国标准答案:19. 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谁?. 陆羽. 神农氏. 皎然. 李白标准答案:20.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 太平公主. 文成公主. 王昭君. 赵飞燕标准答案: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中国石油大学-茶文化赏析- 在线考试

中国石油大学-茶文化赏析-  在线考试
A、85-90
B、沸水
C、80度左右
D、75度左右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15.(2.0分) 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
A、三道茶
B、奶茶
C、竹筒茶
D、盐茶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16.(2.0分)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
D、金银花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7.(2.0分) 黑茶的干茶颜色是?
A、纯黑色
B、深褐绿色
C、灰色
D、紫黑色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8.(2.0分) 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
A、印度阿萨姆红茶
B、祁门红茶
C、正山小种
D、元朝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0分
29.(2.0分)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陈文华
B、林治
C、周渝
D、吴振铎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0分
30.(2.0分) 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白茶
D、黑茶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0分
37.(2.0分) “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出自哪部茶学著作,说法不正确?
A、《大观茶论》
B、《茶经》
C、《茶述》
D、《茶录》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0分
38.(2.0分) 关于白茶的形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娇女诗
B、杂诗
C、荈赋
D、出歌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0分
46.(2.0分) 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课程网上考试题库试题(带答案):茶文化赏析

课程网上考试题库试题(带答案):茶文化赏析

课程网上考试题库试题(带答案):茶文化赏析1《茶文化赏析》网上课程考试题库一、单选题1. 《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C)A. 北沙参B. 莲子C. 茶叶D. 金银花2.“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B)A. 《大观茶论》B. 《茶经》C. 《茶录》D. 《茶述》3.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B)A. 孙楚的《出歌》B. 西晋杜育的《荈赋》C. 王微的《杂诗》D. 晋宋时期的《搜神记》4.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明代5.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A)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B. 《谢木韫之舍人赐茶》C.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 《一字至七字诗?茶》6.《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A. 赵佶B. 李白C. 神农氏D. 陆羽7.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A. 明清时期B. 唐朝C. 宋朝D. 元朝 28.“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A)A. 朱元璋B. 赵佶C. 朱棣D. 乾隆9. 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D )A. 日本B. 韩国C. 英国D. 中国10. 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B)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11. 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C)B. 汉朝C. 唐朝D. 明朝12.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 A )A. 荼B. 槚C. 茗D. 茶13. 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 A )A. 药用B. 食用C. 饮用D. 药食同源14. 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C )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15. 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 B )A. 红茶B. 绿茶C. 白茶D. 黑茶16. 黄茶的最大特点是?( A )A. 黄汤黄叶B. 高香持久C. 绿叶红镶边D. 汤色清亮17. 黑茶的干茶颜色是?( B )B. 深褐绿色C. 灰色D. 紫黑色18. 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D )A. 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 发酵过度 3C. 发酵过轻D. 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19. 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 A )A. 调饮B. 煮茶C. 煎茶D. 吃茶20. 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 D )A. 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 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 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 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21. 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 C )A. 秦朝B. 魏晋时期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22. 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 C )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23.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 C )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 宋朝D. 唐朝24. 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 D )A. 茶叶用量B. 泡茶水温C. 冲泡时间D. 茶壶质地25. 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 D )A. 塑料杯B. 金杯C. 铁碗D. 玻璃杯26. 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C )A. 85-90B. 沸水C. 80 度左右D. 75 度左右27. 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A )A. 100 度沸水B. 80 度左右C. 75 度左右D. 85-9028. 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 C )A. 运送丝绸B. 运送大米C. 茶马互易D. 运送金银 429. 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 B )A. 1 条B. 2 条C. 3 条D. 很多条30.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 D )A. 秦朝B. 南北朝C. 明朝D. 唐朝31. 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A )A. 红茶B. 黄茶C. 绿茶D. 黑茶32. 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是什么?( C )A. 《大观茶论》B. 《神农本草》C. 《茶经》D. 《天工开物》33.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 A )A. 宋徽宗B. 明太祖C. 陆羽D. 皎然34. 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著作是哪一部?( B )A. 《大观茶论》B. 《茶经》C. 《齐民要术》D. 《梦溪笔谈》35. 《茶经》的作者是谁?( C )A. 宋徽宗B. 明太祖C. 陆羽D. 皎然3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是?( D )A. 致静B. 致清C. 导和D. 修身37.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 B )A. 《神农本草》B. 《大观茶论》C. 《周易》D. 《荈赋》38. 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谁?( C )A. 陆羽B. 神农氏C. 皎然D. 李白39. 《七碗茶歌》的作者是谁?( A ) 5A. 卢仝B. 李白C. 李商隐D. 皎然40. .周昉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 A )A. 《调琴啜茗图卷》B. 《簪花仕女图》C. 《执扇仕女图》D. 《仕女图》41. .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茶文化试题

茶文化试题

茶文化试题茶文化赏析解析一、单选题1、《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C)A.北沙参B.莲子C.茶叶D.金银花解析:本题考点是茶的起源。

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茶叶。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C。

2、“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B)A.《大观茶论》B.《茶经》C.《茶录》D.《茶述》解析:本题考点是《茶经》的特点。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茶经》。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B。

3、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解析:本题考点是唐代茶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唐代。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A。

4、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B)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解析:本题考点是茶字的起源。

茶字萌芽于汉朝。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B。

5、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A)A.荼B.槚C.茗D.茶解析:本题考点是茶字的演化过程。

茶字是由汉字荼演变出来。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A。

6、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A)A.调饮B.煮茶C.煎茶D.吃茶解析:本题考点是饮茶方式。

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调饮。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A。

7、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C)A.秦朝B.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本题考点是陶瓷茶具的特点。

唐宋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C。

8、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C)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唐朝解析:本题考点是紫砂茶具的特点。

宋朝出现了紫砂茶具。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C。

9、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D)A.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C.冲泡时间D.茶壶质地解析:本题考点是泡茶三要素。

泡茶三要素指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D。

18春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18春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A: 《大观茶论》B: 《茶经》C: 《茶录》D: 《茶述》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我国近代的茶文化复苏是在哪一时期?A: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B: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C: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D: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正确答案:(单选题) 3: 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A: 青茶B: 黄茶C: 绿茶D: 花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 陈文华B: 林治C: 周渝D: 吴振铎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哪一茶种所具有的醇厚的感觉?A: 岭头单枞B: 武夷岩茶C: 罗汉沉香D: 奇兰正确答案:(单选题) 6: 午子绿茶的茶韵是什么?A: 幽韵B: 雅韵C: 冷韵D: 岩韵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 皎然B: 卢仝C: 陆羽D: 赵佶正确答案:(单选题) 8: 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 宋朝D: 唐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9: 《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A: 北沙参C: 茶叶D: 金银花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哪一地区?A: 美洲B: 欧洲C: 西亚D: 中亚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南北朝C: 明朝D: 唐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A: 药用B: 食用C: 饮用D: 药食同源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 印度阿萨姆红茶B: 祁门红茶C: 正山小种D: 斯里兰卡高地红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自从哪个朝代开始,茶礼被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A: 唐朝B: 宋朝C: 明清D: 当代正确答案:(单选题) 15: 茶与茶文化向国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A: 公元三至四世纪B: 公元四至五世纪C: 公元五至六世纪D: 公元六至七世纪正确答案:(单选题) 16: 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A: 运送丝绸B: 运送大米C: 茶马互易D: 运送金银正确答案:(单选题) 17: 现在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A: 中国B: 日本C: 印度正确答案:(单选题) 18: 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正确答案:(单选题) 19: 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 黄汤黄叶B: 高香持久C: 绿叶红镶边D: 汤色清亮正确答案:(单选题) 20: “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茶文化鉴赏

茶文化鉴赏

茶文化鉴赏1、大观茶论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大观茶论》从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自问世以来,《大观茶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非常巨大,不仅积极促进了中国茶业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使得宋代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时期。

2、列举四个茶诗名称及其作者。

参考答案:晋代杜育的《荈賦》唐代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代卢仝的《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唐代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唐代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北宋苏东坡的《试院煎茶》南宋杜耒的《寒夜》3、简述黑茶是怎样产生的参考答案: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

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叶量过多、火温低,就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者是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就产生了黑茶。

4、简述清饮法和调饮法。

参考答案:清饮就是直接用沸水冲泡茶,在茶中不加其他任何调味品,追求茶的真香实味,品尝茶的原汁原味。

调饮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饮茶方式,即在茶中添加生姜、芝麻、盐、香料等佐料,煎煮后饮用。

粥茶法、煮茶法均属于调饮法。

5、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三个高峰期及其特征。

参考答案: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三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唐代、宋代及明清时期三个时期。

其特征为,唐代文化发达,宗教兴盛,特别是陆羽《茶经》的问世,终于使得茶文化在唐代成立,并在中晚唐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宋代时期,宋太祖设立茶事机关,茶仪已成礼制,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

点茶法即是在宋代这一时期成熟完善并得以流行开来。

明清时代,由于茶的“改团茶为散茶”及清饮泡茶法的形成与流行,从唐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到明朝的清饮泡茶法,乃是饮茶历史上划时代的大变革,到了清代,中国的茶文化发展更加深入。

饮茶更为平民化、更为普及,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6、茶与茶文化向国外传播过程。

参考答案: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地区。

南开14春学期《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14春学期《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14春学期《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答案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
A. 青茶
B. 黄茶
C. 绿茶
D. 花茶
-----------------选择:A
2. 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
A. 调饮
B. 煮茶
C. 煎茶
D. 吃茶
-----------------选择:A
3. 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
A. 秦朝
B. 魏晋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选择:C
4. 世界三大饮料是指?
A. 咖啡、可可、茶
B. 咖啡、可乐、牛奶
C. 茶、可乐、牛奶
D. 茶、纯净水、牛奶
-----------------选择:A
5.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呢?
A. 《行香子》
B. 《水调歌头》
C.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D. 《试院煎茶》
-----------------选择:D
6. 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
A. 明清时期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选择:A
7. 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
1。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4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4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4交卷时间:2016-03-12 15:10:22一、单选题1.(5分)∙A. 薛怀 ∙B. 皎然∙C. 陆羽 ∙D. 朱星诸得分:0知识点: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2.(5分)∙A. 玻璃杯 ∙B. 塑料杯∙C. 铁碗 ∙D. 金杯得分:5知识点:3 茶之饮《山窗清供》的作者是( )。

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5分)∙ A. 绿茶 ∙B. 黄茶∙ C. 红茶 ∙D. 黑茶得分:5知识点: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4.(5分)∙A. 白居易 ∙B. 元稹 ∙C. 卢仝 ∙D. 李白得分:0知识点: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 )。

(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5.(5分)∙ A. 《梦溪笔谈》 ∙B. 《茶经》∙C. 《齐民要术》 ∙D. 《大观茶论》得分:5知识点: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6.(5分)∙A.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B.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C.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D.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得分:5知识点: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7.(5分)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

我国近代的茶文化复苏是在( )。

∙A. 3条 ∙B. 很多条∙C. 2条 ∙D. 1条得分:5知识点: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8.(5分)∙A. 皎然 ∙B. 玄奘∙C. 最澄 ∙D. 郑和得分:5知识点: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9.(5分)∙A. 欧洲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 )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人是( )。

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 )。

∙B. 美洲 ∙C. 西亚 ∙D. 中亚得分:5知识点:8 茶之绎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10.(5分)∙A. 皎然 ∙B. 宋徽宗∙ C. 陆羽 ∙D. 明太祖得分:5知识点: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二、多选题1.(5分)∙A. 物质 ∙B. 行为《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

XXX《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XXX《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XXX《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满分答案XXX《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abc1.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A.秦朝B.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满分:2分正确答案:C2.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正山小种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满分:2分正确答案:C3.世界三大饮料是指?A.咖啡、XXX、茶B.咖啡、可乐、牛奶C.茶、可乐、牛奶D.茶、纯净水、牛奶满分:2分正确答案:A4.《山窗清供》的作者是谁?A.XXXB.XXXC.XXXD.皎然满分:2分正确答案:C5.茶韵中音韵是指什么?A.茶叶的声音B.泡茶的声音C.铁观音的观音韵D.乌龙茶的韵味满分:2分正确答案:C6.第一位把中国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是谁?A.XXXB.最澄C.皎然D.XXX满分:2分正确谜底:D7.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A.物质、行为、精神B.自身、他人、社会C.天、地、人D.你、我、他满分:2分正确谜底:A8.中华民族的“国饮”是指?A.水B.酒C.牛奶D.茶满分:2分正确答案:D9.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满分:2分正确答案:A10.“君不见,昔时XXX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XXX的哪首诗呢?A.《行香子》B.《水调歌头》C.《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D.《试院煎茶》满分:2分正确谜底:D11.以下哪位汗青人物与酥油茶有侧重大干系呢?A.太平公主B.XXXC.XXXD.XXX满分:2分正确答案:B12.茶道一词是由谁第一提出来的?A.皎然B.XXXC.XXXD.XXX满分:2分正确答案:A13.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明清时期B.唐代C.宋朝D.元朝满分:2分正确答案:A14.午子绿茶的茶韵是甚么?A.幽韵B.雅韵C.冷韵D.岩韵满分:2分正确谜底:A15.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A.塑料杯B.金杯C.铁碗D.玻璃杯满分:2分正确答案:D16.XXX写了一本茶学著作,是以下哪一部呢?A.《茶养生记》B.《茶录》C.《茶述》D.《问茶》满分:2分正确谜底:A17.我国乃至天下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周全引见茶的第一部专著是甚么?A.《大观茶论》B.《神农本草》C.《茶经》D.《天工开物》满分:2分正确答案:C18.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征吃茶品茗方式?A.客家人B.傣族人C.锡伯族人D.藏族人满分:2分正确谜底:A19.黄山毛峰茶所透出的茶韵是什么?A.岩韵B.幽韵C.冷韵D.雅韵满分:2分正确谜底:C20.哪位现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A.XXXB.XXXC.XXXD.皎然满分:2分正确谜底:C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1.现今吃茶品茗取水要点中,以下选项施法正确的选项是?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泡茶用水最好要“轻”满分:2分正确谜底:ABCD2.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的是?A.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B.茶马旧道增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C.茶马旧道增进了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明交流D.茶马古道扩张了内地的领土面积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3.目前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划分是?A.煮茶道B.点茶道C.抹茶道D.煎茶道满分:2分正确答案:CD4.世界三大饮料是指哪些饮品?A.牛奶B.咖啡C.XXXD.茶满分:2分正确答案:BCD5.以下哪一个朝代触及到了茶税?A.唐代B.秦朝C.元代D.明朝满分:2分正确答案:ACD6.《茶经》的特点以下有哪些?A.世界现存最早介绍茶的专著B.世界现存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C.天下现存最完整引见茶的专著D.从养生角度引见茶的专著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7.XXX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了怎样的茶道精神?A.清B.静C.和D.寂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D8.唐代时茶人XXX对茶性的总结有哪些?A.其性精清B.其味淡洁C.其用涤烦D.其功致和满分:2分正确谜底:ABCD9.紫砂茶具泡茶特点是什么?A.有特殊的香味B.泡茶无熟汤味C.能保真香D.传热慢不烫手满分:2分正确答案:BCD10.下列选项中《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是?A.XXXB.致清C.导和D.韵高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D11.下列艺术作品中,与茶有关的是?A.《萧翼赚兰亭图》B.《山窗清供》C.《事茗图》D.《仕女图》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12.下列选项中属于茶的别称的是哪些?A.槚B.蔎C.XXXD.荈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D13.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A.物资B.行为C.天地D.精神满分:2分正确答案:ABD14.以下哪一个选项属于XXX所指的茶的三德?A.提神B.XXXC.匡助消化D.让人遗忘凡尘统统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15.道家提出的与茶相关的养生思想有哪些?A.尊人B.虚无C.贵生D.无己满分:2分正确答案:ACD3、判别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1.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茶文化才得以逐步的恢复与发展。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茶文化赏析(麦课)》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5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茶文化赏析(麦课)》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5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茶文化赏析(麦课)》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神异记》等志怪小说集、孙楚的《出歌》、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左思的《娇女诗》、王微的《杂诗》是早期的涉茶诗。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哪几种观点?()A.三国说B.先秦说C.西汉说D.魏晋说参考答案:ABCD3.下列诗中,哪首写到了茶?()A.《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B.《饮茶歌诮崔石使君》C.《寒夜》D.《试院煎茶》参考答案:ABCD4.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

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尊人和贵生、坐忘和无己的养生思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A.大红袍B.铁观音C.大叶乌龙D.正山小种参考答案:D6.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A.荼B.槚C.茗D.茶参考答案:A7.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济源(今河南)人。

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马黛茶是韩国的一大特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9.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A.孙楚的《出歌》B.西晋杜育的《荈赋》C.王微的《杂诗》参考答案:B10.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发酵过度C.发酵过轻D.偶然发现的E.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参考答案:D11.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黄汤B.黄叶C.高香持久D.绿叶红镶边E.汤色清亮参考答案:A12.世界三大饮料是指哪些饮品?()A.牛奶B.咖啡C.可可D.茶参考答案:BCD13.《七碗茶歌》的作者是谁?()A.卢仝B.李白C.李商隐D.皎然参考答案:A14.《调琴啜茗图卷》,为宋代的周昉所画,周昉是宋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

考前练习-茶文化赏析

考前练习-茶文化赏析

1.简述饮茶的清饮法和调饮法。

答:调饮法与清饮法有着显著的区别,各有优势。

从饮茶历史总的看来,其发展的顺序是由调饮法逐渐过渡到清饮法。

在饮茶之风兴盛的唐代,人们在饮茶时普遍以佐料调味;到了现代,只有部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还继续沿用调饮的方式,而清饮法早已得到普及。

所谓“调饮法”,即在茶汤中加入糖或盐等调味品以及牛奶、蜂蜜、果酱、干果等配料,调和后一同饮用。

调饮法因地区和民族的不同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咸味调饮法有西藏的酥油茶和内蒙古、新疆的奶茶等;甜味调饮法有宁夏的“三泡台”;调味既可咸也可甜的饮茶法有居住在四川、云南一带山区少数民族的擂茶、打油茶等。

而“清饮法”就是不加入任何调料,单纯的茶汤,来品尝真正的茶味。

时至今日中国广大的汉族人民仍多采用此种饮法。

2 简要论述茶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答:中国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诸家精华而成。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的陆羽接受儒、道、佛诸家影响,并能够融合诸家思想于茶理之中。

把诸家精华与唐代文化的特色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在陆羽的笔下,饮茶决不象烹肉、熬粥一样,为食而食,为生而食,而是把物性与人性融合在一起。

”饮茶不只是一个物质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觉体悟的过程,强调在茶事之中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情操,养成茶人品格。

茶圣陆羽,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全力倡导和推行的茗饮方式,可令饮者能细心领略茶之天然特性;在茗饮中与清谈、赏花、玩月、抚琴、吟诗、联句相结合,旨在创造出一种清逸脱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儒与道、佛合掺互补,是古代士人精神上的生态平衡学。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支配其社会观念和伦理观念。

茶文化艺术作品赏析

茶文化艺术作品赏析

茶文化艺术作品赏析一、判断题1、《荈赋》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吟咏茶事的赋。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2、《荈赋》的作者是晋代著名文学家左思。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3、茶诗真正繁荣时期是唐代晚期。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4、唐代韦应物《喜园中茶生》的思想特点是“以茶育德”。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5、《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作者被誉为茶中“亚圣”。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6、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作者一连饮了七大晚茶。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7、《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提到“茶道“一词。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8、《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和卢仝”七碗茶诗“异曲同工。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9、宋代的诗人们创作了数百首的茶诗词作品。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0、黄庭坚是宋代文人茶客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1、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又称《斗茶歌》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undefined)12、耶律楚材代表了元朝士大夫嗜茶之习。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3、明朝时期的茶诗词数量数以千计。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4、清.郑燮也是一位爱茶之人,写过多达100多首茶诗。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5、中国真正以茶事为主题的散文佳作从晋代开始。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6、《叶嘉传》之”叶嘉“是茶叶的美称。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7、苏东坡是一个种茶、烹茶、品茶样样精通的著名茶人。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8、《煮茶梦记》体现了茶道古风要义。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9、《闵老子茶》是明张岱的茶散文之一。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20、唐.阎立本所作茶画是《茗园赌市》。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6(100分)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6(100分)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6(100分)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6(100分)交卷时间:2016-06-08 12:03:20 一、单选题 1.(5分)∙A. 15世纪 ∙B. 17世纪∙ C. 14世纪 ∙D. 16世纪纠错得分: 5知识点: 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2.(5分)∙A. 锡伯族人 ∙B. 客家人∙ C. 傣族人 ∙D. 藏族人红茶在( )传入英国。

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7.(5分)∙ A. 竹筒茶 ∙B. 盐茶∙ C. 奶茶 ∙D. 三道茶纠错得分: 5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8.(5分)∙A. 赵佶∙ B. 乾隆 ∙ C. 朱棣 ∙D. 朱元璋纠错得分: 5知识点: 1 茶之序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 )。

“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 )答案 D 解析9.(5分)∙ A. 紫黑色 ∙B. 纯黑色∙ C. 灰色 ∙D. 深褐绿色纠错得分: 5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 D解析10.(5分)∙ A. 《萧翼赚兰亭图》 ∙ B. 《事茗图》 ∙ C. 《调琴啜茗图卷》 ∙D. 《山窗清供》纠错黑茶的干茶颜色是( )。

下列选项中,描述唐太宗为了得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的书法真迹,派谋士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取真迹的故事的著名茶画是( )。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二、多选题 1.(5分)∙ A. 《仕女图》∙B. 《山窗清供》∙ C. 《萧翼赚兰亭图》∙D. 《事茗图》纠错得分: 5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C,B,D 解析2.(5分)∙ A. 儒家文化∙B. 佛家文化∙ C. 道家文化 ∙D. 伊斯兰教文化纠错下列艺术作品中,与茶有关的是( )。

中国的茶道精神融合了( )之精髓。

知识点: 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 A,C,B 解析3.(5分)∙ A. 韵高 ∙B. 导和∙ C. 致静 ∙D. 致清纠错得分: 5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C,D,B,A 解析4.(5分)∙A. 隋唐五代∙ B. 当代 ∙C. 宋代∙D. 明清下列选项中《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要论述茶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诸家精华而成。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的陆羽接受儒、道、佛诸家影响,并能够融合诸家思想于茶理之中。

把诸家精华与唐代文化的特色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在陆羽的笔下,饮茶决不象烹肉、熬粥一样,为食而食,为生而食,而是把物性与人性融合在一起。

”饮茶不只是一个物质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觉体悟的过程,强调在茶事之中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情操,养成茶人品格。

茶圣陆羽,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全力倡导和推行的茗饮方式,可令饮者能细心领略茶之天然特性;在茗饮中与清谈、赏花、玩月、抚琴、吟诗、联句相结合,旨在创造出一种清逸脱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儒与道、佛合掺互补,是古代士人精神上的生态平衡学。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支配其社会观念和伦理观念。

而道、佛两家所宣传的、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以及像闲云野鹤一般自然恬淡、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和清静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理境界,对士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他们以老庄和禅宗哲学思想为基础,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解脱,通过品茗、琴棋书画等修身养性方法加深涵养,以克制、忍让求得内心世界的平衡,保持感情与心理的和谐稳定。

内在心性上的澄澈虚静。

清心寡欲,就会表现为外在风度上的雍容大度,宽厚谦和,与人无争,怡然自乐,汰尽浮燥,归复天然。

茶适应了中国士人“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性格和追求。

茶使人产生一种神清气爽、心平气和的心境。

当某些人经过仕途的坎坷、人生的磨难以后,他会从茶的清醇淡泊中品味人生,返朴归真。

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

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道。

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澈,体道入微。

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舒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简述饮茶的清饮法和调饮法。

从茶汤的调味与否,可分清饮法和调饮法。

①清饮法是中国大多数地方的饮用红茶方法,工夫饮法就属于清饮。

即在茶汤中不加任何调味品,使茶叶发挥固有的香味。

清饮时,一杯好茶在手,静品默赏,细评慢饮,最能使人进入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欢愉、轻快、激动、舒畅之情油然而生,正如苏东坡比喻的“从来佳茗似佳人”,黄庭坚则咏茶是“味浓香水,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而卢仝的《七碗茶》诗,欣然欲仙的饮茶乐趣更是跃然纸上。

所以中国人多喜欢清饮,特别是名特优茶,一定要清饮才能领略其独特风味,享受到饮茶奇趣。

②调饮法是指在茶汤中加入调料,以佐汤黑的一种方法。

国国古时,团茶、饼茶都碾碎加调味品烹煮后饮用,随着制茶工艺的革新,散条的创制,饮茶方法也逐渐改为泡饮,并在泡好的茶汤中加入糖、牛奶、芝麻、松子仁等佐料。

这种方法以后逐渐传向各少数民族地区和欧美各国。

现在的调饮法,比较常见的是在红茶茶扬中加入糖、牛奶、柠檬片、咖啡、蜂蜜或香槟酒等。

所加调料的种类和数量,则随饮用者的口味而异。

也有的在茶汤中同时
加入糖和柠檬,蜂蜜和酒同饮,或置冰箱中制作不同滋味的清凉饮料,都别具风味。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茶酒,即在茶汤中加入各种美酒,形成茶酒饮料。

这种饮料酒精度低,不伤脾胃,茶味酒香,酬宾宴客,颇为相宜,已成为近代颇受群众青睐的新饮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