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课例

合集下载

冀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名师培训课例29.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案例

冀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名师培训课例29.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案例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动态变化,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设计一系列由பைடு நூலகம்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自主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能够准确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几何图形变换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图形变换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采用多媒体教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明白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
5.作业小结与针对性辅导: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完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同时,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晋宁五中陈艺佳教学目标:通过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复习,巩固和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切线长定理的运用,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切线长定理。

教学难点:运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切线长定理的解题。

一﹑旧知回顾〈一〉、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它描述了黄昏日落时分塞外特有景象。

请观察图中日落的情景, 根据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回顾一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根据日落的情景填出下列表格规律总结:•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根据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个数•(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填空:考题再现1、(2007福建)如图,把太阳看成一个圆,则太阳与地平线a的位置关系是(填相交、相切、相离)2、已知⊙O的直径是11cm,点O到直线a的距离是5.5cm,则⊙O与直线a的位置关是___ _;直线a与⊙O的公共点个数是____.3、已知:圆的半径等于10厘米,直线a和圆有唯一的公共点,则圆心到直线a的距离是厘米《二》:切线的判定定理问题1:如图点A是⊙O上一点,OA是⊙O的半径,AB⊥OA垂足为A,则AB是⊙O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问题2:如图AB是⊙O的切线,点A是⊙O上的一点则AB ___ OAA B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三》切线长定理如图,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线段PA,PB叫做点P到⊙O的PA PB。

连接OP,则∠APO___ ∠BPO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如图:(1)AB、AC、BC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是D、E、F,请找出图中相等的线段(1) (2)(2)移动AC到如图所示的位置,请找出图中相等的线段。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点、直线、圆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2)掌握点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巩固点、直线、圆的基本性质;(2)运用位置关系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点、直线、圆的基本性质;(2)点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1)点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判定;(2)运用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回顾点、直线、圆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2)引导学生通过图形直观理解点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2. 知识梳理:(1)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相离;(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相切、圆与圆相交、圆与圆相离。

3. 典例分析:(1)分析点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运用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1. 判断题:(1)点A在直线BC上。

(对/错)(2)直线AB与圆O相切。

(对/错)(3)圆O1与圆O2相交。

(对/错)2. 选择题:(1)点P在直线AB上,点Q在直线CD上,则点P与点Q的位置关系是(A. 相交B. 平行C. 异面D. 无法确定)。

(2)直线EF与圆O相交,则直线EF与圆O的位置关系是(A. 相切B. 相离C. 相交D. 平行)。

五、课后作业1. 请总结点、直线、圆的基本性质及其位置关系;(1)已知点A在直线BC上,点D在直线BC外,求证:直线AD与直线BC 的位置关系;(2)已知圆O的半径为r,点P在圆O上,求证:点P到圆心O的距离等于r。

六、教学拓展1. 利用多媒体展示点、直线、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导航、建筑设计等;2. 探讨点、直线、圆的位置关系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课例(样本)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课例(样本)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课例1.教学实录老师:现在我先给每位同学封个官(学生一脸惊讶)-----“船长”,可不是个“傀儡船长”哟,待会儿是要你下命令的(学生一脸好奇,充满着期待)。

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过程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km 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为30km 的圆形区域。

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 处,为了使轮船不会受到台风的影响,这艘轮船是否需要改变航线? (学生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个个瞪大了眼睛,有磨拳擦掌之势)老师:别着急,请各位“船长”先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可归结为什么数学模型来解决?(独立思考后,各小组迅速展开讨论,很快,有了结果)3组:只要判断航线所在直线与圆形区域所在圆有无公共点就可以了!若有,轮船则需要改变航线,否则,不需要。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直线与圆有无公共点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初中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众学生:相交、相切、相离。

(老师板书: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老师:在初中,我们怎样判断?学生1:利用弦心距d 与半径r 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学生2:若r d <,直线与圆相交,若r d =,直线与圆相切,若r d >,直线与圆相离。

老师:很好!那么我们如何用现在的知识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请大家看屏幕(多媒体展示),为节省时间,1、4、7、10组解1题,2、5、8组解2题,3、6、9组解3题,看哪一组最先算出正确结果,并写在黑板上。

(学生一脸迷惑,但还是立即投入计算)解方程组:1.⎩⎨⎧=-++=-+.04204322y y x y x 2. ⎩⎨⎧=-++=-+.04203222y y x y x 3. ⎩⎨⎧=-++=-+.0420322y y x y x (很快有三个小组(4、8、6)的学生代表板书出结果,并等待其他小组基本完成)1.⎩⎨⎧==,11y x 或⎩⎨⎧-==.22y x ;2.⎩⎨⎧==.11y x ; 3.无解。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课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课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课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及应用,尤其是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似及锐角三角函数等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转化”数学思想的运用,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二、教材分析圆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中乃至整个中学教学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又比较广泛,它是初中几何的综合运用,又是在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作铺垫的知识,解题及几何证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圆的切线性质的应用以及切线的判定,尤其是辅助线的做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情景引入――基础知识重温――相关类题演练――归纳概括总结――综合知识应用”,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对同类的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归纳,形成比较系统的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中考命题分析1.主要考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圆的切线性质的应用以及切线的判定;2.值得关注的是圆与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的综合以及开放探究题。

知识要点再现相关练习例1.已知⊿ABC中,∠B=90°,若AB=BC=4 ,以B为圆心的⊙B的半径为r,请回答:(1)当r=2.5时,⊙B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如何?(2)当⊙B与直线AC相切时,求⊙B的半径为r的值。

(3)若⊙B与直线AC相交所截的线段MN长为2,求⊙B的半径r 。

例2.已知:垂直⊿ABC为⊙O内接三角形,直线EF与⊙O相切与点A, 求证:∠ABC=∠CAF.例3.如图,⊙O的直径等于8,OA⊥OB,,OA=45,OB=25.求证:AB与⊙O相切。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考复习教案)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考复习教案)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考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导入1.1 复习点、直线、圆的基本概念1.2 复习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1.3 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相离第二章:点的几何性质2.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2 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的位置关系2.3 点在圆上、圆内、圆外的判定第三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1 直线与圆相交的条件3.2 直线与圆相切的条件3.3 直线与圆相离的条件第四章:圆的方程与性质4.1 圆的标准方程4.2 圆的半径、直径与弦的关系4.3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五章:点、直线与圆的综合应用5.1 点在圆上、圆内、圆外的判定与应用5.2 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应用5.3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实际例子分析第六章:复习与巩固6.1 复习点、直线、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6.2 复习点与直线、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6.3 解答学生疑问,巩固知识点第七章:中考题型分析7.1 点在圆上、圆内、圆外的判定题型7.2 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题型7.3 点、直线与圆的综合应用题型第八章:中考模拟试题8.1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项选择题8.2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填空题8.3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答题第九章:错题解析与反思9.1 分析学生在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方面的常见错误9.2 讲解典型错题,引导学生反思9.3 提高学生对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0.2 鼓励学生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加强对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10.3 展望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信心第六章:点的几何性质(续)6.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6.2 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6.3 点在圆上、圆内、圆外的判定与应用的例题解析第七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续)7.1 直线与圆相交的条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7.2 直线与圆相切的条件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7.3 直线与圆相离的条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八章:圆的方程与性质(续)8.1 圆的标准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8.2 圆的半径、直径与弦的关系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8.3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位置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九章:点、直线与圆的综合应用(续)9.1 点在圆上、圆内、圆外的判定与应用的综合例题解析9.2 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应用的综合例题解析9.3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实际例子分析与拓展第十章:中考复习策略与建议10.1 中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复习策略10.2 中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解题技巧与方法10.3 对学生中考复习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建议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复习导入中的点、直线、圆的基本概念和位置关系的复习,是整个教案的基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理解和掌握后续内容的前提。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教案

24.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
城关中学梁静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环节安排】
_D
图24.2-18
连接OC如图图24.2-18
【当堂达标自测题】
一、填空题
1.OA 平分∠BOC ,P 是OA 上任意一点(O 除外),若以P 为圆心的⊙P 与OC 相切,那么⊙P 与OB 的
位置位置是(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相交或相切
2.一个点到圆的最小距离为4cm,最大距离为9cm ,则该圆的半径是( ) A .2.5cm 或6.5cm B .2.5cm C . 6.5cm D .5cm 或13cm 二、选择题
3.如图2
4.2-15:PA 切⊙O 于A ,PB 切⊙O 于B ,OP 交⊙O 于C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PO=∠BPO
B :PA=PB
C :AB ⊥OP
D :C 是PO 的中点
4.菱形的对角线相交于O ,以O 为圆心,以点O 到菱形一边的距离为半径的⊙O•与菱
形其它三边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相离
C .相切
D .无法确定 图24.2-15 三、解答题
5.如图24.2-16,P 为⊙O 外一点,PO 交⊙O 于C ,过⊙O 上一点A 作弦AB ⊥
PO 于E ,若∠EAC=∠CAP ,求证:PA 是⊙O 的切线.
图24.2-16
6. PA ,PB 是⊙O 的切线,点A ,B 为切点,AC 是⊙O 的直径,∠ACB =70°. 求∠P 的度数.
6.如图24.2-17已知⊙O 中的弦AB=CD ,求证:AD=BC.
图24.2-17。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2.通过解答涉及直线与圆的有关问题,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了解、认识常规证明的分析方法和一些常规辅助线的添法;了解开放探究性、运动型问题的基本分析思路;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的运用.教学难点:运用直线和圆位置关系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的解题技巧.教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采用导学案题组复习,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互查反馈题组,回忆复习本节课的内容,然后由“题组训练——构建知识框架——基础训练——错题警示—考题再现——拓展应用—检测达标”的方式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小题组练习、考题再现、拓展应用层层推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动脑、动手、动口,展开小组合作和互动式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前准备:老师:导学案、多媒体课件学生:导学案、练习本、课本(九年级下册)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 明确考试要求师:同学们,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中考中经常和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扇形阴影面积等内容相联系,我们今天就来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首先请同学们了解一下中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1.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切线的概念.2.掌握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并能综合运用解决有关证明计算.3.了解三角形的内心.预计2013年会在选择题中考查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的试题,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在解答题中仍以证明切线及求线段的长为重点.设计意图:直接导入,了解中考要求及题型,为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作好准备。

师:拿出导学案,完成题组一,并说明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题组一:自主完成 互查反馈2.已知Rt △ABC 的斜边AB =6cm ,直角边AC =3cm ,以点C 为圆心,半径分别为2cm 和4cm 画两个圆,这两个圆与AB 位置关系是 ;当半径为 cm 时,AB 与⊙C 相切。

初中数学复习教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初中数学复习教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初中数学复习教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 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

2. 掌握判断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3. 能够应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一、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概念介绍1. 直线和圆的相离2. 直线和圆的相切3. 直线和圆的相交二、判断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方法1. 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2. 利用直线的斜率和圆的半径判断三、实际问题应用1. 求直线与圆的交点2. 求直线与圆的切点3. 求直线与圆的距离四、巩固练习1. 判断给定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 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求直线与圆的交点、切点或距离。

五、总结与评价1. 总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 评价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及提高空间。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概念及判断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概念及判断方法。

2. 练习题库: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辅导书: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复习教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内容:六、直线和圆的交点求解1. 直线与圆的交点性质2. 求解直线与圆的交点方法七、直线和圆的切点求解1. 直线与圆的切点性质2. 求解直线与圆的切点方法八、直线和圆的距离求解1. 直线与圆的距离公式2. 求解直线与圆的距离方法九、实际问题应用举例1. 求解直线与圆的交点、切点或距离的实际问题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步骤及方法十、总结与评价1. 总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2. 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及提高空间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直线和圆的交点、切点及距离的求解方法。

初中数学_初中数学:九年级《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初中数学:九年级《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本节课是中考前的第一轮复习课,主要以系统知识、训练考点为主。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切线的性质、判定等内容已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考虑本节课的内容是中考中的必考内容,部分学生利用本节课的相关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有不足,尤其是合情推理的严谨性、规范性、计算的正确性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均有一定的缺陷,因此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拟采用“课前复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例题解析----尝试联系----总结提升—限时作业”的教学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力争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准备:(复习学案)§4.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点聚焦(1)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关系,会用三角尺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2)*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选学)(3)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考点链接一、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种,若圆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点P在圆内 <=>d r 点P在圆上<=>d r 点P在圆外 <=> d r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种:当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直线叫圆的割线,当直线和圆有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直线叫做圆的切线;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2、设Q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直线l与Qo相交<=>d r,直线l与Qo相切<=>d r;直线l与Qo相离<=>d r3、切线的性质和判定:⑴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名师提醒:在圆中遇到切线时,常连接圆心和切点,得垂直关系】⑵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且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名师提醒:在切线的判定中,当直线和圆的公共点标出时,用判定定理证明。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精选5篇)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今天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㈠知识教学点⒈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⒉初步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关系定理及其运用。

㈡能力训练点⒈通过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直观演示,培养学生能从直观演示中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⒉在7.1节我们曾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⑴点P在⊙O上OP=r⑵点P在⊙O内OP<r⑶点P在⊙O外OP>r初步培养学生能将这个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互相对应的理论迁移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上来。

㈢德育渗透点在用运动的观点揭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着的,并且在变化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⒈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直线和圆相切的关系,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关系。

⒉难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关径大小关系的对应,它既可做为各种位置关系的判定,又可作为性质,学生不太容易理解。

⒊疑点:为什么能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九圆的关径大小关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为解决这一疑点,必须通过图形的演示,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必转化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关径的大小关系来实现的。

三、教学过程㈠情境感知⒈欣赏网页flash动画,《海上日出》提问:动画给你形成了怎样的几何图形的印象?⒉演示z+z超级画板制作《日出》的简易动画,给学生形成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印象,像这样平面上给定一条定直线和一个运动着的圆,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着若干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如果从数学角度,它的若干位置关系能分为几大类?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画一画互相研究一下。

3.6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3.6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掌握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相关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理解并掌握相离、相切和相交三种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及其性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包括相离、相切和相交三种情况。这些关系在几何图形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圆形花坛周围的道路设计,了解直线与圆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在讲授理论部分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切线的判定方法掌握得不够扎实,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调和巩固。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十分积极,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不过,我也观察到在小组讨论时,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会在后续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学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学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学教案
标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

2. 掌握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及应用。

难点:根据条件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实例引入,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问题,比如篮球运动员投篮时,球的运动轨迹就是一个抛物线,而篮球框是一个圆形。

那么如何确定球是否会进入篮筐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知识。

2. 新课讲解:
(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2) 判断方法: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

3. 练习巩固: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 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
设计一些相关的题目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课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课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课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及应用,尤其是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似及锐角三角函数等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转化”数学思想的运用,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二、教材分析圆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中乃至整个中学教学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又比较广泛,它是初中几何的综合运用,又是在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作铺垫的知识,解题及几何证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圆的切线性质的应用以及切线的判定,尤其是辅助线的做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情景引入――基础知识重温――相关类题演练――归纳概括总结――综合知识应用”,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对同类的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归纳,形成比较系统的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中考命题分析1.主要考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圆的切线性质的应用以及切线的判定;2.值得关注的是圆与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的综合以及开放探究题。

知识要点再现相关练习例1.已知⊿ABC中,∠B=90°,若AB=BC=4 ,以B为圆心的⊙B的半径为r,请回答:(1)当r=2.5时,⊙B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如何?(2)当⊙B与直线AC相切时,求⊙B的半径为r的值。

(3)若⊙B与直线AC相交所截的线段MN长为2,求⊙B的半径r 。

例2.已知:垂直⊿ABC为⊙O内接三角形,直线EF与⊙O相切与点A, 求证:∠ABC=∠CAF.例3.如图,⊙O的直径等于8,OA⊥OB,,OA=45,OB=25.求证:AB与⊙O相切。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设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了解圆的切线的概念。

3.掌握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性质。

(二)过程目标:1.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通过让学生发现与探究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

(三)感情目标:1.通过图形可以增强学生的感观能力。

2.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有无进入暗礁区这题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有一定难度,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日出是怎么样的?屏幕上出现动态地模拟日出的情形。

(把太阳看做圆,把海平线看做直线。

)师:你发现了什么?(希望学生说出直线与圆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这里,我可以直接问学生,你觉得直线与圆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直线与圆三种不同的位置图。

(如图)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希望学生回答出有第一个图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第二个图有一个公共点,而第三个有两个公共点,如果没有学生没有发现到这里,我可以引导学生做答)二、讨论知识,得出性质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已知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分别是相离、相切、相交时,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有什么关系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让学生讨论之后再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离时,dr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时,d=r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时,d知识梳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图形公共点d与r的大小关系相离没有r相切一个d=r相交两个d三、做做练习,巩固知识抢答,我能行活动:1、已知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直线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1)d=4.5cm(2)d=6.5cm(3)d=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让个别学生答题)师:第一题是已知d与r问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下面这题是已知d与位置关系求r,那又该如何做呢?请大家思考后作答:2、已知圆心和直线的距离为4cm,如果圆和直线的关系分别为以下情况,那么圆的半径应分别取怎样的值?(1)相交;(2)相切;(3)相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案例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案例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和圆的基本概念;2.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部分:1.引入话题: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幅图,你们能看出来图中的几何图形吗?(教师出示一张有直线和圆的示意图)学生们回答:这个图中有直线和圆。

2.教师解释:是的,这个图中的几何图形就是直线和圆。

请问,你们知道直线和圆有什么不同吗?学生们回答:直线没有弯曲,只有两个端点;圆是一条封闭的曲线,没有端点。

3.教师总结:非常好,在几何学里,直线和圆是我们常见的几何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正文部分: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a.教师示意:现在请看我出的例子,假设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圆,它们之间有几种可能的位置关系呢?(教师出示一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圆的示意图)学生们回答:有四种位置关系。

b.教师解释:非常好,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四种,分别是相离、相切、相交和包含。

我们来依次了解一下这四种情况。

2.相离:直线和圆不相交,也不相切。

a.教师示意: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情况,直线和圆完全没有交集。

你们能举个例子吗?学生们回答:比如,一条垂直于圆心的直线。

b.教师解释:非常好,你们举的例子是正确的。

这种情况下,直线和圆实际上是相离的,它们没有任何交点。

3.相切:直线和圆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a.教师示意:这种情况下,直线和圆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也就是说直线和圆只有一个交点。

你们能举个例子吗?学生们回答:比如,一条经过圆心的直径。

b.教师解释:非常好,你们举的例子是正确的。

这种情况下,直线和圆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4.相交:直线和圆有两个交点。

a.教师示意:这种情况下,直线和圆有两个交点,也就是说直线和圆相交于两个点。

你们能举个例子吗?学生们回答:比如,一条没有经过圆心的任意直线。

b.教师解释:非常好,你们举的例子是正确的。

这种情况下,直线和圆有两个交点。

5.包含:直线和圆的关系是包含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案例设计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案例设计
问题3如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与半径 的大小关系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比较 与 的大小,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师巡视,督促自学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直线 和⊙O相交 d<r
直线 和⊙O相切 d=r
直线 和⊙O相离 d>r
4.例题讲解
例1.已知⊙O的直径为10.
(1)如果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4,那么直线l与⊙O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整体思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自主探究,讨论归纳→得出新知→尝试练习→感知新知
典例分析→应用新知→归纳方法,知识升华→课堂练习
问题预设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问题1
通过何种方法可以确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2.图示与数值之间有何种关系
3.三条线段相比较你有和发现
(一)复习提问
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请大家回忆一下点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10.知识应用结合前知,有一定的困难要小组先讨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在哪?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
给出一段太阳东升西落的视频,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进入学习状态.观察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其周边与地平线有几个交点?
我们对刚才的景象进行数学的抽象不难发现,直线和圆在相对运动过程中会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请大家观察直线与圆处在不同位置关系时有哪些不同点(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问题)
生:点在圆上,点在圆外,点在圆内.
师:如何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
生: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比较.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
(1)当d>r时,点在圆外.
(2)当d=r时,点在圆上.
(3)当d<r时,点在圆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课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及应用,尤其是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似及锐角三角函数等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转化”数学思想的运用,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二、教材分析圆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中乃至整个中学教学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又比较广泛,它是初中几何的综合运用,又是在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作铺垫的知识,解题及几何证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圆的切线性质的应用以及切线的判定,尤其是辅助线的做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情景引入――基础知识重温――相关类题演练――归纳概括总结――综合知识应用”,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对同类的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归纳,形成比较系统的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中考命题分析1.主要考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圆的切线性质的应用以及切线的判定;2.值得关注的是圆与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的综合以及开放探究题。

知识要点再现相关练习例1.已知⊿ABC中,∠B=90°,若AB=BC=4 ,以B为圆心的⊙B的半径为r,请回答:(1)当r=2.5时,⊙B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如何?(2)当⊙B与直线AC相切时,求⊙B的半径为r的值。

(3)若⊙B与直线AC相交所截的线段MN长为2,求⊙B的半径r 。

例2.已知:垂直⊿ABC为⊙O内接三角形,直线EF与⊙O相切与点A, 求证:∠ABC=∠CAF.例3.如图,⊙O的直径等于8,OA⊥OB,,OA=45,OB=25.求证:AB与⊙O相切。

AOF BCO例4.(2009陕西)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B=AC ,过点A 作AP ∥BC ,交BO 延长线于点P ,(1)求证:AP 是⊙O 的切线;(2)若⊙O 的半径R=5,BC=8,求线段AP 的长。

归纳:由例3和例4的证明过程可以看出,若证切线,有两条思路:①如果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没有确定,常常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证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②如果已知直线过圆上某一点,则可以作出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半径;.类题演练:(2009兰州)如图,以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AB 经过O ,且与小圆相交于A 点、与大圆相交于点B ,小圆的切线AC 与大圆相交与点D ,且OC 平分∠ACB , (1)试判断BC 所在直线与小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试判断线段AC 、AD 、B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AB 为⊙O 的直径。

C 为⊙O 上一点,∠BAC 的平分线交⊙O 于点D ,过D 点作EF ∥BC 交AB 延长线于点E ,交AC 延长线于点F , (1)求证:EF 为⊙O 的切线;(2)若sin ∠ABC=54,CF=1,求⊙O 的直径。

PB真题实练1.(2009年湘西自治州)14.O ⊙的半径为10cm ,弦AB =12cm , 则圆心到AB 的距离为( ) A . 2cmB . 6cmC . 8cmD . 10cm2. (2009年潍坊)已知圆O 的半径为R ,AB 是圆O 的直径,D 是AB 延 长线上一点,DC 是圆O 的切线,C 是切点,连结AC ,若30CAB ∠=°, 则BD 的长为( ) A .2RB .3RC .RD .32R思考题(开放题):已知,如图,BC 是以线段AB 为直径的⊙O 的切线,AC 交⊙O 于点D ,过点D 作弦DE ⊥AB,垂足为点F,连接BD 、BE.(1)仔细观察图形并写出四个不同的正确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添加其他字母和辅助线,不必证明);(2)∠E=30︒,CD=332,求⊙O 的半径r.课堂小结 一、知识要点:1.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定义 2.切线的性质与判定 二、知识应用: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方法1.如果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没有确定,常常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证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CF EAO BD径;2.如果已知直线过圆上某一点,则可以作出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半径。

【教学片段实录】师:上面我们复习了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带着这些知识点来看下面的几道例题。

(投影例1,三个问题逐条投影)生:(经过短时间的计算,大部分学生可以迅速的给出答案)师:非常好,看来这个问题没有难倒同学们,那么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一个问题(投影例2)生:(思考中,看起来似乎有点纠结)师:大家觉得这道题的难点在哪里?生:三角形在哪里不固定。

师:既然位置不固定还能证明出结论,说明应该是与位置无关了,我们从问题入手看看有没有突破点呢?我们要如何证明图中两个似乎没用任何关系的角相等呢?生:(已经有同学小声的说要做辅助线)师:没关系,知道方法的同学可以大声点说出来。

生:可以做辅助线。

师:很好!但是辅助线做在哪里啊?辅助线做完有什么作用?依据是什么呢?生:过A点做直径,连接另一个端点与点C,∠ABC=∠AB’C,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师:再下面呢?如何连接要证明的两个角相等?生:∠ABC=∠AB’C,利用切线的性质和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的性质,可证明∠ABC=∠AB’C=∠CAF。

师:很好,思路也很清晰,那么下面我们就把这道题目在学案上解答出来,要注意的是辅助线做法写清楚,证明的格式要完整。

(学生动笔完成练习,教师简单巡视,较短时间)师:大部分同学完成的非常好,前面我们练习的两道题目主要是针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尤其是相切时的性质,下面我们来看这部分的一个难点,也就是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我们利用下面两题来复习证明切线的方法,请看题!(投影例3,教师读题,学生边看边思考)师:根据我们复习过的判定切线的方法,同学们认为应该哪个方法比较适合呢?生:(有争议,有的同学说连切点与圆心,有的同学说过圆心做直线的垂线,人数上差不多)师:(请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思路,再请不同意见的同学也说说自己的看法)生1:根据判定定理,切点与圆心的半径,证明半径垂直与直线,则直线是切线。

生2:因为没用确定有没用公共点,所以要用切线的定义来证明,圆心做直线的垂线,证明垂线段的长度等于半径。

师:听了刚才两位同学的想法,大家觉得谁比较有道理呢?生:(认同第二个同学的人数增加了,但是还有同学很迷茫,没用想通,认为图中已经有画出公共点了,怎么会没有呢。

)师:我们仔细的来看看题目,大家其实可以看出,在题干中根本没用确定直线和圆有没有公共点,即使图中看上去似乎有也不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显然不能当它有,既然还没有,那我们自然不能去连接它,所以我们要转个方向来看,用定义法就不必用到这个点,也就是证明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切线,我们来看看证明过程。

(投影过程,简单解释和提醒易错的地方)投影例4师:我们看看例4,它的条件与例3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用什么方法证明?生:有公共点,可以用判定定理来证明。

师:很好,但是老师还想知道如何区分这两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生:主要是看看有没用公共点,有就用判定定理,没有就用定义。

师:太好了,我们解决了今天最硬的一块骨头!让我们来试试这个窍门好不好用吧!生:(摩拳擦掌的准备做下面的练习)【教学反思】数学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要复习的内容都是学生早知道的。

不必转弯抹角,应当直接了当地进入主题,点明复习目标。

并指明复习内容在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地位和作用。

这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始点。

教师在提出复习目标时应注意:第一,目标要全面,既要注意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落实,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第二,目标要准确,即针对性要强;第三,目标要具体。

教师在提出单元复习目标后,对于每一课时应有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甚至可以具体到题组或题型。

例如在复习“直线形与圆”时,我将知识要点整理成基本题组,让学生课前完成,这样做复习目标明确,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效果很好。

数学复习课的另一个特征是回忆。

回忆,应尽最大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

常用的办法如独立默写、同桌互说、启发得结果等。

但回忆往往造成知识不系统、不完整,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梳理。

例如复习“切线长定理”及相关结论时,学生印象较深的只是定理本身,而对基本图形的识别和相关结论的回忆则显得把握不住重点。

教师在处理时设计这样一道多结论的开放题加以梳理。

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在多“想”上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过早的把结论告诉学生,而采取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

上例中,即使基础很差的学生,稍加思考也能说出二、三个正确结论。

这样可以扩大参入面,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

必要时,教师进行分类提示。

(投影)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求异,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间的沟通是否顺畅。

沟通是数学复习课鲜明的特征。

因为新授课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点分化,把握单个知识点的本质属性,一般很少也不可能同后继知识发生关联。

复习课中,正好就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沟通起来。

这就是所谓知识的泛化。

沟通不同于知识间的简单联结,而是知识本质上的融合。

因此,沟通不仅有异中求同,而且也有同中求异,是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沟通,选题应具有层次性。

一是题目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一些难题可以增设一些“台阶”;二是选题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层次,更须定准的“难度”,恰当的难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

复习课上沟通的目的不仅仅是求同与求异,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因此,选题要有思考性。

思考性强的习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本单元无论在教案的设计还是在教学过程中,都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在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反馈与调节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练习的准确度的掌握来反馈信息,教师及时调整教法,分层指导。

媒体的选择与组合,主要是在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时引入文字或动画,不扎花架子,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

在教学中,始终以思想方法统领,注重知识的梳理与沟通。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训练能力,体验情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