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第 I 卷
一、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常常出现“内重外轻、强干弱枝”或“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现象。

以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或机构设置中,不能反映上述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B.周初分封制C.东汉晚期州刺史D.唐朝晚期节度使2.康熙帝在位后期,撰写奏折的人员己扩展至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

雍正帝进一步扩大奏折的使用范围,撰写奏折的人不仅包括高级官员,而且包括一部分中下级官员。

这一做法
A.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C.避免了官员内部的斗争D.显示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3.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联邦党人主张新宪法赋予总统庞大的权力,反联邦党人则认为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的立足点分别是
A.行政效率———公民权利B.人性本能———道德自律
C.天赋人权———中央集权D.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4.南宋学者陈傅良说:“自国初以行举,诱致偏方之士,而聚之中都”,“愿仕于本朝。

由是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以此得人。

”这反映出,宋代
A.官员的政治素养高B.科举制冲击了门第观念
C.官员选拔标准宽松D.科举选拔官员公平公正
5.唐代科举制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诸科;明朝时经义、诗赋、策论虽并同为科举考察对象,但将经义置于统摄地位。

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B.儒学统治地位逐步确立
C.官僚政治角色发生变化D.科举取士程序走向完善
6.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德国制定的《民法典》与19世纪的法国《民法典》、奥地利《民法典》一道,成为“罗马法的遗产”在现代世界相当大一部分地区发挥作用的表现。

据此说明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B.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影响深远
C.为近代欧洲确立了行为规范D.不断地改变欧洲发展的方向
7.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从理论上看,包含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如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等。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西方政治制度趋同B.宪政体制已臻于完善
C.民权得以充分实现D.法律夯实了民主基础
8.拿破仑占领德国后,德国文人努力从历史中挖掘德意志人的文化特性,希望以此激励分裂的德意志重新统一起来,再现神圣罗马帝国的强盛。

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A.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觉醒B.摧毁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C.推动了德国文化的大众化D.打击了教会的神权统治
9.明清时期,朝延推行“改土归流”后,鄂西土家族地区广增学校,“士习诗书”、“寒俭之家,亦以子弟诵读为重”,贵州遵义县新舟沙滩出现黎、郑、莫等家族绵延数代义人辈出的“沙滩文化”现象;一些地方还设立贞节牌坊表彰守节的妇女。

由此可见,“改土归流”后
A.国家改变对少数民族的治理方式B.儒学教育推动当地社会重学风气
C.当地与内地文化一体化进程加快D.当地树立了更加文明进步的习俗
10.有学者称:他(马丁路德)所要求的是教会必须专注于传扬上帝的话语,教会应当认识到自身是上帝话的工具而不是救赎的通道。

因此,在失去属灵权威之后,教会自然更不应该掌握世俗性的司法和政治权力,那么中世纪教会对政治权力和治理的介入和干预也就失去了基础。

下列选项与该学者观点一致的是
A.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B.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权力的并立
C.基督教会的救赎作用不可替代D.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11.1853年,为了镇压太平军,江苏最早出现了“就地筹饷”的厘金制度,后来很快遍行全国。

“厘金”由地方掌握,上交中央的只占20%。

厘金中以百货厘最早、范围最大,一切日用所需之物,无一不在被征之列。

这一制度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取消。

厘金制度
A.瓦解了政府统治基础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了经济社会秩序D.规范了地方税收制度
12.1990年后,城市居委会职能不断扩大,“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

到2000年,在城市,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了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

这一变化侧面反映了
A.城市化加快产生新的治理问题B.行政管理逐渐与基层自治分离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13.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评价道:“19世纪崇高伟大的文明大厦,也从此在战火中灰飞烟灭。

若不认识战争,就无法了解20世纪这短暂历史的本质,因为战争是这个时代的印记。

要谈这段历史起始之时天下大乱的年代,就得从头说起,从那弥漫世界31年的战乱讲起。

”以下是这“31年的战乱”所引起的共同历史影响有
①殖民体系逐步瓦解及民族意识盛行②建立“福利国家”完善社会保障
③和平主义、集体安全理念得到推广④欧洲普遍衰落催生新的国际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航海家库克在他的日记中曾提到:“对于这些可怜的人来说,如果他们不曾知道我们在生活变得舒适的膳宿和艺术方面具有优越性,情况可能会好的多……要回到他们较不完美的古老发明创造中去
可能已为时已晚,这些发明创造他们已看不起,并已停止使用,因为我们的已经被引进。

”作者意在说明
A.殖民侵略冲击了殖民地原有的社会环境B.殖民者对自身的文化技术优势充满信心
C.殖民地人民认为必须抛弃本国传统文明D.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应以平等互利为前提15.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

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全过程)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

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

这表明
A.两河流域人比较重视农业发展B.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D.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国家
A.中国航天科技发展领先世界B.政府大力支持推动科技的创新
C.中国科技普及工作成效显著D.航天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第 II 卷
二、非选择题
17.(14分)民法是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

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

政府派员分赴各地调查民商事习惯,并强调:“中国幅员广远,各省地大物博,习尚不同。

使非人情风俗洞激无遗,恐创定法规,必多窒碍。

”至1910年,《大清民律草案》完成。

共分五编,前三编主要是以日本公布的民法为蓝本,同时对德国、瑞士的民法有所参考,采纳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
过失致人损害应予赔偿等近代民法基本原则。

后两编(亲属和继承)虽也采纳了一些西方新制,但更注重的是中国固有的礼教民俗。

——摘编自李启成《中国法律史讲义》材料二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

1979年,第三次启动编纂民法的工作。

由于当时制定一部完备的民法典条件还不具备,立法机关按照“成熟一个通过一个”的思路,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

1999年和2004年,“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

2002年,第四次民法典起草工作开始,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

2015年,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启动,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修改已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情况作出新规定。

2020年,民法总则与民法典各分编合并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

——摘编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1)据材料一,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编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历史背景(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21世纪初中国加速民法典编撰的主要原因(6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率先在美洲开发出规模较大的银矿,为了攫取更多财富,西班牙于16世纪下半期占领菲律宾并在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

同时邻近的中国的手工业品却物美价廉,可以通过转卖美洲来获取巨利,于是菲律宾殖民当局开始大力从事对华转口贸易,又因殖民当局对华人商旅、货物采取保护和优待措施,这促使中国商人纷纷移垦经商,这样一来,来自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明前期由于铜钱分量重,原料价格高,又不便携带;宝钞由于不能兑现且无限量发行,导致其丧失合法地位,使得民间白银买卖迅速发展。

明政府不断进行徭役折银征收的改革,至嘉靖时期,盐、茶课已基本折银,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将一条鞭法作为通行的赋役制度推行全国,标志着国家正式承认白银的合法地位。

直到1934年美国政府实施《购银法案》,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才被迫于1935年废除银本位。

——摘编自黄达《金融学》
材料二 1816年,英国通过法案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导致全球长期而持续的白银贬值,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效仿,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

在金本位制度下,银行的发行额要受到自己本身黄金储备的限制,很少出现纸币发行过量导致货币贬值的现象,这保证了英镑的相对稳定。

汇率
的稳定为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方便了英国对外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由于在金本位体制下黃金自由进出口,因此当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英格兰银行就会输出黄金,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抑制国内物价的继续.上扬。

但是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摘编自陈梁《论近代英国金本位制度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时期中国银本位制度形成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9世纪后实行金本位制的积极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20世纪前期中国银本位与英国金本位制度衰落的共同因素(8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中期,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诞生。

为了将日本变为“遏制共产主义的防波堤”,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颁布文件,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

与紧盯军方订单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不同,日本企业致力于打造利用晶体管的大众化民生用品,如晶体管收音机等电子消费产品。

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与通产省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组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

从此时起,日本集成电路产业迅猛发展,以半导体芯片为核心的电子产品深受美国消费者欢迎,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电子产业。

1986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

随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先后两次与美国签订半导体协议。

通过协议,美国剥夺了日本半导体存储器生产经营的自由,同时规定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一倍。

1993年,美国在世界半导体市场占有率方面重新夺魁,还强化了微处理器等高附加价值尖端产品的优势。

而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半导体市场被评价为“不再重要”。

——摘编自冯昭奎《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与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组成“巴黎统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

1956年,我国将半导体作为急需发展的最新技术列入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

此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半导体人才。

1958年,我国第一枚晶体管试制成功。

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

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很大进展,逐渐引起美国的不满,中美半导体领域的贸易摩擦不断。

——王龙兴《集成电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二):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原因,并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进程的特点(4分)。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5 BBABC 6-10 ADACD 11-15 CACAA 16. B
17.(1)特点:借鉴西方法律;重视结合国情,实地调查;强化礼教民俗。

(任答两点给4分)背景:清末新政的影响;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知识分子的倡导。

(任答两点给4分)
(2)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需要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积累财富、人民利益和各方面权利平等需要保护等,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任答三点给6分)
18.(1)背景: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扩大;巨额贸易顺差使大量白银流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货币的弊端,使白银在民间获得迅速发展;赋役制度改革,推动白银合法地位的确立。

(任答三点给6分)
(2)积极影响:促使英镑成为世界货币,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利于稳定汇率,保障国际收支平衡;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任答两点给4分)
共同因素:经济危机的冲击;战争的影响;美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力扩大。

(任答两点给4分)19.(1)原因:政府的大力扶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升级;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相结合;引进技术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美国的支持;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任答三点给6分)
影响:重创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影响日本科技现代化的发展;维护了美国企业的垄断利润,确保了美国在半导体市场的绝对优势;为美国对后发国家的高科技发展采取限制政策提供了先例。

(任答两点给4分)
(2)特点: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长期遭受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大致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期起步;从封闭、半封闭发展到融入全球化潮流;虽经历曲折,但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从适应国家计划需要转向服务于市场经济需求;受政治环境和政策影响较大。

(任答两点给4分)20.(10分)参考示例1
论题: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体现传统政治的变迁。

阐述: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从汉代以来,古代官员都有严密的品级,按照职级大小领取俸禄,体现了中国古代官僚体制设计的严密性,按品发放俸禄,调动了官员为皇权服务,追求品级升迁的积极性;早在汉代就存在吏的收入较低、难以维持生计的问题,皇帝有意改革,因为直接接触百姓的低级官吏待遇低,就会造成贪腐问题,但到清代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封建体制的根源决定的;宋代扩大科举的规模,大量知识分子进入文官队伍,同时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政策,因此文官的地位在高工资上表现出来,清代对一些武官的俸银还减半,沿袭了古代重视文治的治国特色。

总之,古代官员工资是一个经济待遇问题,
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参考示例2
论题:中国古代官员俸禄的发放形式折射了古代经济的变迁。

阐述:战国至秦朝,主要就是按照粮食折算的俸禄,到了魏晋南北朝至唐初,逐步出现了货币化的趋势。

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总体是在不断发展的,用货币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粮食。

唐开元以后,出现了完全的货币工资制,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盛世局面,也折射出当时物价较为稳定。

宋代发钱,元代支付纸钞,体现了古代货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趋势,清代发放白银,说明当时白银已经成为法定货币,商品经济更为发达。

总之,官员俸禄的形态变迁是一部活的经济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