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综合专题复习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综合专题复习题
1、如图,A,B,C三棵树在同一直线上,若小明正好站在线段的AC中点Q处,BC=
2BQ.
(1)填空:AQ==AC,AQ﹣BC=.
(2)若BQ=3米,求AC的长.
2、如图,已知线段60
AC CD DB=,AB=,点C、D分别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满足::3:4:5点K是线段CD的中点,求线段AK的长.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D平分AOF
∠、
∠=︒,求COB
⊥于点O,150
∠,OE CD
∠的度数.
BOF
4、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15
AC cm
=,
3
5
CB AC
=,D,E分别为AC,AB的中
点,求DE的长.
5、如图,已知射线OC在∠AOB内,OM和ON分别平分∠AOC和∠BOC.
(1)若∠AOC=50°,∠BOC=30°,求∠MON的度数.
(2)探究∠MON与∠AOB的数量关系.
6、如图,点B、O、C在一条直线上,OA平分BOC
∠,90
DOE
∠=︒,OF平分AOD
∠,36
AOE
∠=︒.
(1)求COD
∠的度数;
(2)求BOF
∠的度数.
7、已知:如图,120AOB ∠=︒,过点O 作射线OP ,若OM 平分AOP ∠,ON 平分
BOP ∠, AOP α∠=.
(1)如图1,补全图形,直接写出MON ∠= ° ; (2)如图2,若4BOM BON ∠=∠,求α的值.
8、已知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1)如图,若点C 在线段AB 上,6AC cm =,4CB cm =,求线段MN 的长; (2)若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 CB acm +=,试求MN 的长度,并说明理由;
(3)若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AC BC bcm -=,猜测MN 的长度,写出你的结论,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B
A
O
P
图1
B
A
O
P
M
N
图2
9、如图,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将一直角三角板MON 的直角顶点放在O 处. (1)如图1,将三角板的一边ON 与射线OB 重合,过点O 在三角板的内部做射线OC ,使2NOC MOC ∠=∠,求AOC ∠的度数;
(2)如图2,将三角板绕点O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到图2的位置,过点O 在三角板MON 的内部作射线OC 使得OC 恰好是MOB ∠的角的平分线,此时AOM ∠与NOC ∠满足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0、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a 和b ,且a ,b 满足等式2(9)|7|0a b ++-=,
p 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的数为x .
(1)a = ,b = ,线段AB = .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3PA PB =?若存在,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若M ,N 分别是线段AB ,PB 的中点,试求线段MN 的长.
11、如图1,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 =2BC ,则称点C 是线段AB
的内二倍分割点;如图2,如果BC =2AC ,则称点C 是线段BA 的内二倍分割点.
图1 图2
例如:如图3,数轴上,点A 、B 、C 、
D 分别表示数-1、2、1、0,则点C 是线段AB 的内二倍分割点;点D 是线段BA 的内二倍分割点.
图3
(1)如图4,M 、N 为数轴上两点,点M
所表示的数为-2,点N 所表示的数为7.
图4
(2)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30,点B 所表示的数为20.点P 从点B 出发,以2个单
位每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 ②求当t 为何值时,P 、A 、B 三个点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内二倍分割点.
12、已知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用a 、b 表示,且21
(100)|10|02
ab a ++-=.P 是数
轴的一动点.
(1)在数轴上标出A 、B 的位置,并求出A 、B 之间的距离;
(2)数轴上一点C 距A 点24个单位的长度,其对应的数c 满足||ac ac =-,当P 点满足
2
=时,求P点对应的数
PB PC
(3)动点M从原点开始第一次向左移动1个单位,第二次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第三次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第四次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点M能移动到与A或B重合的位置吗?若能,请探究第几次移动是重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3、数轴上线段的长度可以用线段端点表示的数进行减法运算得到,例如:如图①,若点A,
B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的数为a,()
<,则AB的长度可以表示为AB b a
b a b
=-.
请你用以上知识解决问题:
如图②,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A点,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C点.
(1)请你在图②的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
(2)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①当2
t=时,求AB和AC的长度;
②试探究:在移动过程中,34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
AC AB
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14、阅读理解:若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2倍,我
们就称点C是【A,B】的好点.
(1)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好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A,B】的好点,但点D【B,A】的好点.(请在横线上填是或不是)知识运用:
(2)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4,点N所表示的数为﹣2.数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
(3)如图3,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当经过秒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
15、对于数轴上的A,B,C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到另外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n(n是大于1的整数)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另外两个点的“n倍和谐点”.
例如: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4,此时点B是点A,C的“2倍和谐点”;
(1)若点A表示数是-1, 点C表示的数是5,点B1,B2,B3,依次表示-4,1
,7各数,其
2
中是点A,C的“3倍和谐点”的是;
(2)点A表示的数是-20,点C表示的数是40,点Q是数轴上一个动点.
①若点Q是点A,C的“4倍和谐点”,求此时点Q表示的数;
①若点Q在点A的右侧,且点Q是点A,C的“n倍和谐点”,用含有n的式子直接写出此时点Q所表示的数.
参考答案
1、如图,A,B,C三棵树在同一直线上,若小明正好站在线段的AC中点Q处,BC=
2BQ.
(1)填空:AQ=CQ=AC,AQ﹣BC=BQ.
(2)若BQ=3米,求AC的长.
【解答】解:(1)∵O是线段AC的中点,
∴AQ=CQ=AC,
AQ﹣BC=CQ﹣BC=QB,
故答案为;
(2)∵BQ=3米,BC=2BQ,
∴BC=2BQ=6米,
∴CQ=BC+BQ=6+3=9(米),
∵Q是AC中点,
∴AQ=QC=9(米),
∴AC=AQ+QC=9+9=18(米),
∴AC的长是18米.
2、如图,已知线段60
AB=,点C、D分别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满足::3:4:5
AC CD DB=,点K是线段CD的中点,求线段AK的长.
【解答】解:设3AC x =,则4CD x =,5DB x =, 60AB AC CD DB =++= 34560AB x x x ∴=++=.
5x ∴=.
点K 是线段CD 的中点. 1
102
KC CD ∴==.
25AK KC AC ∴=+=.
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AOF ∠,OE CD ⊥于点O ,150∠=︒,求COB ∠、BOF ∠的度数.
【解答】解:OE CD ⊥于点O ,150∠=︒, 90140AOD ∴∠=︒-∠=︒, BOC ∠与AOD ∠是对顶角,
40BOC AOD ∴∠=∠=︒. OD 平分AOF ∠, 40DOF AOD ∴∠=∠=︒, 180BOF BOC DOF ∴∠=︒-∠-∠
1804040100=︒-︒-︒=︒.
4、如图,已知点C 为AB 上一点,15AC cm =,3
5
CB AC =,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求DE 的长.
【解答】解:
15AC cm =,3
5
CB AC =
, 3
1595
CB cm ∴=⨯=,
15924AB cm ∴=+=.
D ,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
1122AE BE AB cm ∴==
=,1
7.52
DC AD AC cm ===, 127.5 4.5DE AE AD cm ∴=-=-=.
5、如图,已知射线OC 在∠AOB 内,OM 和ON 分别平分∠AOC 和∠BOC . (1)若∠AOC =50°,∠BOC =30°,求∠MON 的度数. (2)探究∠MON 与∠AOB 的数量关系.
【解答】解:(1)∵OM ,ON 分别平分∠AOC 、∠BOC , ∴
.
∵∠AOC =50°,∠BOC =30°, ∴∠COM =25°,∠CON =15°,
∴∠MON =∠COM +∠CON =25°+15°=40°. (2)∵OM 和ON 分别平分∠AOC 和∠BOC , ∴
,
∴=
即:.
6、如图,点B 、O 、C 在一条直线上,OA 平分BOC ∠,90DOE ∠=︒,OF 平分AOD ∠,36AOE ∠=︒.
(1)求COD ∠的度数; (2)求BOF ∠的度数.
【解答】解:(1)90DOE ∠=︒,36AOE ∠=︒, 903654AOD DOE AOE ∴∠=∠-∠=︒-︒=︒,
点B 、O 、C 在一条直线上,OA 平分BOC ∠, 1
180902
AOB AOC ∴∠=∠=⨯︒=︒,
5490144COD AOD AOC ∴∠=∠+∠=︒+︒=︒.
(2)OF 平分AOD ∠, 1
54272
AOF ∴∠=⨯︒=︒,
90AOB ∠=︒,
902763BOF AOB AOF ∴∠=∠-∠=︒-︒=︒.
7、已知:如图,120AOB ∠=︒,过点O 作射线OP ,若OM 平分AOP ∠,ON 平分
BOP ∠, AOP α∠=.
(1)如图1,补全图形,直接写出MON ∠= ° ; (2)如图2,若4BOM BON ∠=∠,求α的值.
解:(1)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直接写出MON ∠= 60 ° ;
B
A
O
P
图1
B
A
O
P
M
N
图
2
(2)∵ OM 平分AOP ∠,AOP α∠=, ∴1
2
AOM α∠=
, ∵120AOB ∠=︒, ∴11202
BOM α∠=︒- 120BOP α∠=-︒. ∵ON 平分BOP ∠,
∴1202
BON α-︒
∠=
∵ 4BOM BON ∠=∠, ∴11201204()2
2
αα-︒
︒-=⋅.
解得
144α=︒.
8、已知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1)如图,若点C 在线段AB 上,6AC cm =,4CB cm =,求线段MN 的长; (2)若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 CB acm +=,试求MN 的长度,并说明理由;
(3)若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AC BC bcm -=,猜测MN 的长度,写出你的结论,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解答】解:(1)6AC cm =,点M 是AC 的中点,
0.53CM AC cm ∴==,
4CB cm =,点N 是BC 的中点,
0.52CN BC cm ∴==, 5MN CM CN cm ∴=+=,
∴线段MN 的长度为5cm ,
(2)1
2
MN a =,
当C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则存在1
2
MN a =,
(3)当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时,如图:
则AC BC >,
M 是AC 的中点,
1
2
CM AC ∴=
, 点N 是BC 的中点, 1
2
CN BC ∴=
, 11
()22
MN CM CN AC BC b ∴=-=-=.
9、如图,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将一直角三角板MON 的直角顶点放在O 处. (1)如图1,将三角板的一边ON 与射线OB 重合,过点O 在三角板的内部做射线OC ,使
2NOC MOC ∠=∠,求AOC ∠的度数;
(2)如图2,将三角板绕点O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到图2的位置,过点O 在三角板MON 的内部作射线OC 使得OC 恰好是MOB ∠的角的平分线,此时AOM ∠与NOC ∠满足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答】解:(1)2NOC MOC ∠=∠, 1
903021
MOC ∴∠=︒⨯
=︒+, 9030120AOC AOM MOC ∴∠=∠+∠=︒+︒=︒.
(2)2AOM NOC ∠=∠,
令NOC ∠为β,AOM ∠为γ,90MOC β∠=︒-, 180AOM MOC BOC ∠+∠+∠=︒,
9090180γββ∴+︒-+︒-=︒, 20γβ∴-=,即2γβ=, 2AOM NOC ∴∠=∠.
10、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a 和b ,且a ,b 满足等式2(9)|7|0a b ++-=,
p 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的数为x .
(1)a = 9- ,b = ,线段AB = .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3PA PB =?若存在,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若M ,N 分别是线段AB ,PB 的中点,试求线段MN 的长.
【解答】解:(1)由2(9)|7|0a b ++-=,得 90a +=,70b -=.
解得9a =-,7b =.
线段7(9)16AB b a =-=--=;
(2)当P 在AB 上时,PA PB AB +=,即3PB PB AB +=, 即4PB =, 74x -=,
解得3x =;
当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PA PB AB -=, 3PB PB AB -=, 8PB =, 7815x =+=;
(3)当P 在AB 上时,如图1;
,
点M 、点N 分别是线段AB ,PB 的中点,得 182MB AB =
=,1
22
BN PB ==. 由线段的和差,得
826MN MB NB =-=-=;
当P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
点M 、点N 分别是线段AB ,PB 的中点,得 182MB AB =
=,1
42
BN PB ==. 由线段的和差,得
8412MN MB NB =-=+=.
综上所述:MN 的长为6或12. 故答案为:9-,7,16.
11、如图1,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 =2BC ,则称点C 是线段AB 的内二倍分割点;如图2,如果BC =2AC ,则称点C 是线段BA 的内二倍分割点.
图1 图2
例如:如图3,数轴上,点A 、B 、C 、
D 分别表示数-1、2、1、0,则点C 是线段AB 的内二倍分割点;点D 是线段BA 的内二倍分割点.
图3
(1)如图4,M 、N 为数轴上两点,点M
所表示的数为-2,点N 所表示的数为7.
图4
(2)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30,点B 所表示的数为20.点P 从点B 出发,以2个单
位每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
②求当t为何值时,P、A、B三个点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内二倍分割点.
【解答】(1
(2)①则线段BP
②当P在线段AB上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如果P是AB的内二倍分割点时,则AP=2BP,
所以50-2t = 2×2t,
解得t=25
3
;
如果P是BA的内二倍分割点时,则BP=2AP,所以2t=2(50-2t),
解得t=50
3
;
当P在点A左侧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如果A是BP的内二倍分割点时,则BA=2PA,所以50=2(2t-50)
解得t=75
2
;
如果A是PB的内二倍分割点时,则PA=2BA,所以2t-50=2×50,
解得t=75;
综上所述:当t 为
253
,
503,75
2
,75时,P 、A 、B 中恰有 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内二倍分割点。
12、已知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用a 、b 表示,且21
(100)|10|02
ab a ++-=.P 是数
轴的一动点.
(1)在数轴上标出A 、B 的位置,并求出A 、B 之间的距离;
(2)数轴上一点C 距A 点24个单位的长度,其对应的数c 满足||ac ac =-,当P 点满足2PB PC =时,求P 点对应的数
(3)动点M 从原点开始第一次向左移动1个单位,第二次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第三次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第四次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点M 能移动到与A 或B 重合的位置吗?若能,请探究第几次移动是重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根据平方与绝对值的非负性:|10|0a -=,21(100)02
ab +=:得10a =,
20b =-,故点A 表示10,点B 表示20-
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则|||10(20)|30AB =--= (2)||ac ac =-,100a => 0c ∴<,又||24AC = 14c ∴=- 6BC =
①P 在BC 之间时,点P 表示6-, ②P 在C 点右边时,点P 表示2.
(3)第一次点M 表示1-,第二次点M 表示2,依次3-,4,5-,6⋯则第n 次为(1)n n -
点A表示10,则第10次M与A重合;点B表示20
-,点M与点B不重合.
13、数轴上线段的长度可以用线段端点表示的数进行减法运算得到,例如:如图①,若点A,
B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的数为a,()
<,则AB的长度可以表示为AB b a
b a b
=-.
请你用以上知识解决问题:
如图②,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A点,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C点.
(1)请你在图②的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
(2)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①当2
t=时,求AB和AC的长度;
②试探究:在移动过程中,34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
AC AB
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解答】解:(1)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2)①当2
-,B点表示的数为5,C点表示的数为12,t=时,A点表示的数为4
AC=--=.
∴=--=,12(4)16
5(4)9
AB
②34
-的值不变.
AC AB
当移动时间为t秒时,A点表示的数为2
t+,
t--,B点表示的数为21
t+,C点表示的数为36
则(36)(2)48
=+---=+,
AB t t t
=+---=+,(21)(2)33
AC t t t
343(48)4(33)AC AB t t ∴-=+-+
12241212t t =+--
12=
即34AC AB -的值为定值12.
∴在移动过程中,34AC AB -的值不变.
14、阅读理解:若A 、B 、C 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 到A 的距离是点C 到B 的距离2倍,我们就称点C 是【A ,B 】的好点.
(1)如图1,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 到点A 的距离是2,到点B 的距离是1,那么点C 是【A ,B 】的好点;又如,表示0的点D 到点A 的距离是1,到点B 的距离是2,那么点D 不是 【A ,B 】的好点,但点D 是 【B ,A 】的好点.(请在横线上填是或不是)知识运用:
(2)如图2,M 、N 为数轴上两点,点M 所表示的数为4,点N 所表示的数为﹣2.数 0或﹣8 所表示的点是【M ,N 】的好点;
(3)如图3,A 、B 为数轴上两点,点A 所表示的数为﹣20,点B 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 从点B 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 停止.当经过 5或7.5或10 秒时,P 、A 和B 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
【解答】解:(1)如图1,∵点D 到点A 的距离是1,到点B 的距离是2,
根据好点的定义得:DB =2DA ,
那么点D 不是【A ,B 】的好点,但点D 是【B ,A 】的好点;
(2)如图2,4﹣(﹣2)=6,6÷3×2=4,
即距离点M4个单位,距离点N2个单位的点就是所求的好点0;
∴数0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
4﹣(﹣8)=12,﹣2﹣(﹣8)=6,
同理:数﹣8所表示的点也是【M,N】的好点;
∴数0或﹣8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
(3)如图3,由题意得:PB=4t,AB=40+20=60,P A=60﹣4t,
点P走完所用的时间为:60÷4=15(秒),
分四种情况:
①当P A=2PB时,即2×4t=60﹣4t,t=5(秒),P是【A,B】的好点,
②当PB=2P A时,即4t=2(60﹣4t),t=10(秒),P是【B,A】的好点,
③当AB=2PB时,即60=2×4t,t=7.5(秒),B是【A,P】的好点,
④当AB=2AP时,即60=2(60﹣4t),t=7.5(秒),A是【B,P】的好点,
∴当经过5秒或7.5或10秒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
故答案:(1)不是,是;(2)0或﹣8;(3)5或7.5或10.
15、对于数轴上的A,B,C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到另外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n(n是大于1的整数)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另外两个点的“n倍和谐点”.
例如: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4,此时点B是点A,C的“2倍和谐点”;
(1)若点A表示数是-1, 点C表示的数是5,点B1,B2,B3,依次表示-4,1
,7各数,其
2
中是点A,C的“3倍和谐点”的是;
(3)点A表示的数是-20,点C表示的数是40,点Q是数轴上一个动点.
①若点Q是点A,C的“4倍和谐点”,求此时点Q表示的数;
①若点Q在点A的右侧,且点Q是点A,C的“n倍和谐点”,用含有n的式子直接写出此时点Q所表示的数.
【解答】
(1)B1,B2;
(2)① 设点Q表示的数为x,
①. 如图,当点Q1在点A,C之间,且靠近点A时,4AQ1=Q1C.
则4[ x-(-20)]=40-x,
解得x=-8.
所以点Q1表示的数为-8.
①.如图,当点Q2在点A,C之间,且靠近点C时,4Q2C=AQ2.
则4(40-x)=x-(-20),
解得x=28.
所以点Q2表示的数为28.
①. 如图,当点Q3在点A左侧时,4Q3A=CQ3.
则4(-20-x)=40-x,
解得x=-40.
所以点Q3表示的数为-40.
①. 如图,当点Q3在点C右侧时,4CQ4=AQ4.
则4(x-40)=x-(-20),
解得x=60.
所以点Q4表示的数为60.
综上所述,若点Q是点A,C的“4倍和谐点”,此时点Q表示的数-40,-8,28,60.
① -20+60
1
n+(或2040
1
n
n
-+
+
),40-60
1
n+
(或4020
1
n-
n+
),40+60
1
n-
(或4020
1
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