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核心素养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角的度量
1.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和射线,角的认识及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
“角的认识”在教材中是分三个阶段编排的。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或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定义,学习角的度量。
(2)课件演示,说说这是一条什么线,它有什么特征?
(3)指导学生用三角板或直尺画一条直线。
(4)引导学生说说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关系。
4.认识角。
(1)出示课件:学生自学,明确角的概念,分析角的组成。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分别叫做角的两条边。
(3)老师介绍表示角的符号和记法。
2.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思政育人目标:帮助学生了角的大小与 生活中的事物息息相关。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把有关角的知识分了三个阶段编排,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前后又有连贯性。老师要树立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理顺学科教学总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课时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因为它直接指导和影响着具体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尽管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少,课时也不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老师同样需要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注意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2、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授课时间:
1.同学们自由交流。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活动意图
教师创设生活中有关线条的美丽图片,激发、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探究新知
1.认识线段。
2.认识射线
3.认识直线。
4.认识角
1.认识线段。
(1)师:拿出一条线,用手拉直,在黑板上画出一条3厘米的线段。引导学生观察所画的线段,说出线段的特征。
(2)介绍用字母表示线段的方法。
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数的计算、形的研究,贯穿始终的恰恰是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抓住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前面提到的“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渗透猜想和验证的方法。
3.教学准备:课件卷尺、课前测量的相关数据
4.学习活动设计:直尺,三角板
环节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引入公顷概念。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同学们,你觉得今天穿的衣服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2.人们用线条创造了美,给大家以美的享受,你们有兴趣走进线的王国,去研究各种线条以及由线组成的角吗?
学生活动:
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教材中的许多结论,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以及量角和画角的步骤等都没有直接给出,而是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的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①情境与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②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
③思维与表达: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④交流与反思: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2.学习重点难点:建立射线的概念。使学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学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正因为如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都能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的生活经验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日常生活中的牛角、羊角,甚至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角”等时常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干扰。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找一找生活中的线段。
2.认识射线。
(1)让学生在刚才画的3厘米长的线段上保持左端不动,将右端无限延长。
(2)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直画下去的情景,然后老师课件演示。
(3)这是一条什么线呢?有什么特征?
(4)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看作是射线呢?你会画射线吗?
3.认识直线。
(1)刚才我们把线段向一端延伸得到一条射线,要是我们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会是什么样?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单元名称
角的度量
1.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和射线,角的认识及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
“角的认识”在教材中是分三个阶段编排的。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或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定义,学习角的度量。
(2)课件演示,说说这是一条什么线,它有什么特征?
(3)指导学生用三角板或直尺画一条直线。
(4)引导学生说说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关系。
4.认识角。
(1)出示课件:学生自学,明确角的概念,分析角的组成。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分别叫做角的两条边。
(3)老师介绍表示角的符号和记法。
2.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思政育人目标:帮助学生了角的大小与 生活中的事物息息相关。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把有关角的知识分了三个阶段编排,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前后又有连贯性。老师要树立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理顺学科教学总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课时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因为它直接指导和影响着具体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尽管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少,课时也不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老师同样需要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注意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2、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授课时间:
1.同学们自由交流。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活动意图
教师创设生活中有关线条的美丽图片,激发、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探究新知
1.认识线段。
2.认识射线
3.认识直线。
4.认识角
1.认识线段。
(1)师:拿出一条线,用手拉直,在黑板上画出一条3厘米的线段。引导学生观察所画的线段,说出线段的特征。
(2)介绍用字母表示线段的方法。
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数的计算、形的研究,贯穿始终的恰恰是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抓住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前面提到的“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渗透猜想和验证的方法。
3.教学准备:课件卷尺、课前测量的相关数据
4.学习活动设计:直尺,三角板
环节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引入公顷概念。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同学们,你觉得今天穿的衣服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2.人们用线条创造了美,给大家以美的享受,你们有兴趣走进线的王国,去研究各种线条以及由线组成的角吗?
学生活动:
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教材中的许多结论,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以及量角和画角的步骤等都没有直接给出,而是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的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①情境与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②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
③思维与表达: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④交流与反思: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2.学习重点难点:建立射线的概念。使学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学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正因为如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都能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的生活经验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日常生活中的牛角、羊角,甚至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角”等时常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干扰。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找一找生活中的线段。
2.认识射线。
(1)让学生在刚才画的3厘米长的线段上保持左端不动,将右端无限延长。
(2)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直画下去的情景,然后老师课件演示。
(3)这是一条什么线呢?有什么特征?
(4)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看作是射线呢?你会画射线吗?
3.认识直线。
(1)刚才我们把线段向一端延伸得到一条射线,要是我们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会是什么样?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