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第2-3章总体复习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汽车遇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为: s2 vt2 340m/s 0.4s 136m
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 s' s1 s2 170m 136m 34m
由图可知,汽车在受到两次信号之间的间隔时间是: t' 2.2s 0.5s 1.7s
则汽车的速度为:
v'
二、声音的传播
1、“介质”一握,传播已解 解答有关声音的传播问题时,紧握“声音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一点,然后结合 题中所述情景,明确问题所涉及的介质。特别注意的是真空不能传声。 例2.(2023上·内蒙古乌兰察布·八年级校联考期中)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曲 调婉转悠扬,文艺晚会上的歌声是由演唱者的声带 振动 产生的,然后通过 空气 传 入观众耳中。月球上,面对面的两个人交谈,也要使用无线设备,是因为声音不能 在 真空 中传播。
知识清单
②观察温度计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 ③温度计的 玻璃泡 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④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触 容器底 或 容器壁 ; ⑤读数时玻璃泡 不能 (能/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 面 相平 。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 (1)概念:物质从 固态 变成 液态 的过程。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 温度 。 (3)特点: 晶体: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 逐渐升高 。
(1)利用声呐测量海底深度; (2)测量两山间的距离;
(3)测量敌方潜艇的距离;
(4)测量障碍物(倒车雷达)、飞机(探测雷达)的距离。
2、隐含条件:
声音在空气中的声速一般应用340m/s。
3、易错点:
容易忽略声音传播的距离是所测量的距离的2倍,在分析计算两车追击和测速
时应着重注意每段距离对应的时间。
(1)汽车遇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2)汽车的速度; (3)根据图像分析:当汽车遇到第三次超声波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
三、声速的计算及回声测距
【解析】解:(1)有图乙可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信号到汽车遇到第一次信号的时间
为0.5s,则汽车遇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为: s1 vt1 340m/s 0.5s 170m (2)有图乙可知,测速仪第二次向汽车发出信号到汽车遇到第二次信号的时间为0.4s,
四、声音三大特性的辨别与实验探究
2、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 找准题眼,抓住根本 (1)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控制距离不变,改变振幅,观察响度的变化; (2)探究响度与距离的关系:控制振幅不变,改变距离,观察响度的变化。 例6.(2023上·上海·八年级校考期中)小华和小刚在“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 有关”的实验中,他们选用的琴弦规格已在下图中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为 Da=Dc=Dd<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张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 应选择琴弦 a、c (均填字母); (2)若选择琴弦a和b,可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 横截面积 的关系;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二、声音的传播
例3.(2023上·河北石家庄·八年级河北平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声音在某些介 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所示,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关于声速推断正确的是(ABD)
介质
空气( 空气( 0℃) 15℃)
知识清单
2.液化: (1)概念:物质从 气态 变成 液态 的过程。 (2)方法: 降低温度 和 压缩体积 。 (3)液化要 放热 (吸热/放热)。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1)概念:物质从 固态 直接变成 气态 的过程。 (2)升华要 吸热 (吸热/放热)。 2.凝华: (1)概念:物质从 气态 直接变成 固态 的过程。 (2)凝华要 放热 (吸热/放热)。
四、声音三大特性的辨别与实验探究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强弱
声音特有的品质
决定因素
日常用语表 述
发声体的振幅、距发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声体的远近及声音的
分散程度。 (1)声音的“粗细”、“ (1)声音的大小;
高低”;(2)“女高音” (2)“震耳欲聋
、“男高音”,唱歌时“ ”“轻声细语”“引
知识清单
(4)晶体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 , 继续吸热 。 (5)图像:
2.凝固: (1)概念:物质从 液体 的变成 固态 的过程。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 温度 。 (3)特点: 晶体:放出热量,温度 不变 ;非晶体: 放出热量,温度 降低 。
知识清单
(4)晶体凝固条件 温度到达凝固点 , 继续放热 。 (5)图象
【解析】教室里,老师使用扩音器讲课,是为了使声音大一些,所以扩 音器的作用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没有改变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也没有改变 声音的传播速度,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四、声音三大特性的辨别与实验探究
分析题意,理清思路 1、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1)材料:控制松紧、粗细、长短不变,改变材料,观察音调是否变化; (2)松紧:控制材料、粗细、长短不变,改变松紧,观察音调怎样变化; (3)粗细:控制材料、松紧、长短不变,改变粗细,观察音调怎样变化; (4)长短:控制材料、松紧、粗细不变,改变长短,观察音调怎样变化。 (5)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6)影响音调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其音调越 高。这类题注意音调和音色的区别,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而音色与声源 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人教版
专题02 第2-3章整体复习
主讲老师: 20XX.XX.XX
01 知识清单 02 方法模型归纳 03 巩固提升
第一部分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第二章 声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原因:物体的 振动 ; 2、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3、声音传播的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 波 的形式传播; 4、声速: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跟 介质 和 温度 有关。 5、听到声音的途径: 途径一:声波引起鼓膜振动→ 听小骨 等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感知声音。 途径二:声音通过头骨、 颌骨 →听觉神经→大脑引起听觉。
知识清单
三、声音的利用: 1、声能传递 信息 。如人们利用B超检查疾病;利用超声波探测工件是否有损伤; 利用声呐、倒车雷达定位和测距;利用次声波预测自然灾害等。 2、声能传递 能量 。如超声波碎石、清洗、除尘、洁牙、加湿;超声和次声武器。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乐音和噪声: (1)从物理学角度看: 乐音:发声体做 规则振动 发出的声音。噪音:发声体做 不规则振动 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一切妨碍人们正常 学习 、 工作 和 休息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4、计算公式:
s 1 vt 2
。
三、声速的计算及回声测距
例4.(2023上·重庆渝中·八年级重庆巴蜀中学校考期中)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 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在某次测量中,如图甲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 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三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每次间隔时间 相同。根据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乙所示是测速仪前两次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 况,s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超声波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求:
知识清单
2、噪声的来源: (1)自然界中 的噪声:雷声、火山爆发的声音; (2)生活中 的噪声:大型商场的喧闹声,深夜的练琴声; (3)电磁(电器) 噪声:电风扇、空调运行时发出的声音; (4)工业 噪声:工厂机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 (5)施工 噪声:推土机、挖掘机,重锤打夯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6)交通 噪声: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运行时发出的声音。 3、声音的等级:用 分贝(dB)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4、控制噪声的途径: (1)防止噪声 产生 ,在声源处 减弱噪声;(2)阻断噪声 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 减 弱噪声;(3)防止噪声 进入人耳 ,在 人耳处 减弱噪声。
s' t'
34m 1.7s
20m/s
(3)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三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每次间隔时间相同为1.8s,则第
三次发出信号的时间为第3.6s,则汽车从遇到第二次信号到测速仪向汽车发出第三次信号之
间,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s3 v't 20m/s3.6s 2.2s 28m
此时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为: s4 s2 s3 136m 28m 108m
三、声速的计算及回声测距
设当汽车遇到第三次超声波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s5,则有关系式
s5 108m s5 340m/s 20m/s
解得s5=102m,即当汽车遇到第三次超声波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102m。 答:(1)汽车遇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为170m;
(2)汽车的速度为20m/s; (3)当汽车遇到第三次超声波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102m。
这一句太高”等。
吭高歌”等
发声体的结构、 材料和发声方式
“闻其声而知其 人”、区分乐器 等
四、声音三大特性的辨别与实验探究 例5.(2023上·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中)教室里,老师
使用扩音器讲课,关于扩音器的的传播速度 C.提高声音的音调 D.改变声音的音色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同学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声带振动产生的。 [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中的。真空中不能传声,太空 环境是真空环境,故太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
2、声速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速度最大,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速度最小。 (2)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的影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 度如下:
一、声音的产生条件
例1.(2023上·河北沧州·八年级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不是探究 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C )
A.如图甲所示,敲击鼓面时,发现纸屑不断地跳动 B.如图乙所示,正在发声的扬声器上面的碎纸屑不断地跳动 C.如图丙所示,随着空气的不断抽出,闹铃的声音越来越小 D.如图丁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概念:物质从 液态 变成 气态 的过程。 (2)方式: ①蒸发: a.特点:在 任何 温度下,且只在 液体表面 发生的 缓慢 汽化现象。
知识清单
b.影响因素:液体 温度 、 液体表面积 、 液体表面上空气体流速 。 ②沸腾: a.特点:温度达到 沸点后,继续 吸热,且在液体 表面和内部 同时发生 的 剧烈 汽化现象。 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 温度 叫沸点。 c.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 高 ,气压越低,沸点越 低 。 d.水沸腾图象
空气( 水(常 20℃) 温)
软木
铜(棒)
v/(m•s﹣1) 331
340
346 1500 500 3750
A.声速大小与介质有关 B.声速大小与温度有关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D.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快
三、声速的计算及回声测距
解决回声测距问题的基本思路:
1、熟悉常见背景:
第二部分 方法模型归纳
一、声音的产生条件
抓“一点二法”,解声音的产生 1、“一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二法”: (1)转换法:把不易直接测量或观测的变量转换成其他变量进行间接测量和 观察的方法。在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中,通过观察到一些轻小物体的振动推测 得到发声体在振动,就用到了转换法。 (2)比较法:对两个现象进行比较,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 进一步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研究方法。例如,通过比较发声体和未发声体的区别, 确定发声体的特征,从而得出声音的产生条件。
知识清单
一、温度: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温度: (1)概念: 物体的冷热程度 ;
(2)单位: 摄氏度 ,符号为 ℃ ;
(3)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沸水的温度
为 100℃ 。
2.温度计:
(1)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
(2)使用方法:
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知识清单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 (1)概念:声音的 高低 。 (2)影响因素:与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有关。 (3)按 频率 把声分为声音、 超声波 、 次声波 。 2、响度: (1)概念:声音的 大小 。 (2)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 振幅 、 距发声体的远近 、 声音的分散程度 有关。 3、音色: (1)概念:声音的 品质 。 (2)影响因素:跟发声体的 材料 、 结构 和 发声方式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