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先秦秦汉时期的政治文明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根据史料3概括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提示 封建等级观念和反对理性、经验守旧的思想等长期存在。 (4)宗法制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依然能找到,请举例说明。 提示 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亲疏等现 象;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习俗;家谱、宗祠、家庙等社会遗存。
史论归纳 一、宗法制与宗法观念——家国情怀的源头
(1)政治: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打破了贵 族世袭制,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新兴的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封建统 治的重要支柱,秦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经济: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 济的发展。 (3)军事: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 六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史纵与横》 读史指导 (1)史料1是图片史料,为周代世系略图。解读史料时要把握图片中不同 身份之间的关系以及“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等信息。
(2)史料2属于文献史料,武则天和狄仁杰等主要围绕王位继承进行争论, 理解“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 不祔姑”是关键。①是指新死者附祭于先祖。 (3)史料3属于现代评论史料。②说明宗法制虽然不存在了,但其对后世 的影响还很大。③中“亲贵合一”强调国家政权与血缘家族组织紧密 结合,官制具有浓重的宗法血缘性,“裙带作风”是指因血亲、姻亲和 密友关系而获得政治、经济上的利益。
政 (1)夏朝时期,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商代政治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治 (2)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3)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衰落,官僚政治兴起,郡县制出现,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 (4)秦朝,完成国家统一,首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初步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5)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建立“中朝”,实行察举制、刺 史制度
合作探究 主题一 凸显贵族政治特色的分封制
史料呈现
史料1 ①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
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
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②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
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
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
归纳总结 归纳宗法制的要点
教材补遗 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 上的由贵族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是春 秋战国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变革。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血缘关系 基础之上的贵族政治必然会随着分封制的衰落和血缘关系的淡化及王 室式微而渐趋崩溃。
考纲呈现
考点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 考点二 秦汉封建政治制度的建商朝的政治制度 1.商代贵族以① 血缘关系 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
实体。 2.② 神权 和王权紧密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
行决策。
二、西周的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一战灭商后建立周朝。
史论归纳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封地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居富庶地区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 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的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 向联系。
——《新唐书·狄仁杰传》 史料3 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②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 …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则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
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 性特征是③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了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 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的又一特 色。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时空定位
专题概览
阶段特征
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 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中 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思想 (1)先秦时期,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技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 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发展的基础 (2)秦汉时期,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如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文 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传入与传播
问题思考 (1)史料1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 史料1体现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 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 (2)根据史料2分析宗法制的特点。 提示 史料2中武则天迫于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的压力,不 得不做出“还尔太子”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的特 点。
分封对象 诸侯权力 诸侯义务
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对周天子定期③ 朝贡 ,提供军赋和力役
(1)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局限:后来出现诸侯国之间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削 弱。
图解历史 分封制的实质
误区警示 对“封建”的准确理解 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实行经济 剥削与政治统治的社会形态。
考点集训
1.(2018课标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 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 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 )
问题思考 (1)据史料1,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 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形成二元体制。 (2)史料2反映了分封制的哪些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 样的统治策略。 提示 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地,或 居于战略要地。 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1.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等 级、巩固统治的制度,主要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家族制和族外婚制等。 2.宗法观念:指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宗族(家族)观念,以“尊祖、敬宗”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为主要内容,强调“忠孝”及“亲亲尊尊” “男女有别”的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 3.区别与联系:宗法观念是由宗法制度派生的,是宗法制度在意识形态方 面的反映,但其也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宗法制度瓦解后,宗法观念并没有 消亡,而是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今天。
(1)经济: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 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 (2)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3)政治: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 制。 (4)社会习俗:“塞私门之请”;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行“分异”令。
二、辩证分析宗法制的社会价值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 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 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 近亲疏,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 识相违背。
(1)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具有较强的号 召力,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西周后 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了诸侯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 (2)对后世的影响 a.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b.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c.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 山西省简称晋等。
第1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政治文明 考纲要求
(1)商朝的政治制度:①王位世袭制;②王权的神秘色彩 (2)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①分封制;②宗法制 (3)商鞅变法(△选修1) (4)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秦始皇(△选修4);②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 点;③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5)汉朝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①中外朝制度;②刺史制度;③察举制
2.西周的“礼乐制度” (1)含义 a.礼:指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是维护等级制 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b.乐:指服务于“礼”的音乐、舞蹈等。据 说礼乐制度自周公制定后,任何人都不能修改。周王有权惩罚违反礼乐 制度的贵族。 (2)地位:礼乐制度作为贵族的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必不 可少的工具。
经 (1)先秦时期,生产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经营方式从集体劳作向个体农耕发展,小农经济 济 逐渐成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手工业和商业上“工商食
官”的限制被打破,私营工商业得到发展,“抑商”政策逐渐确立 (2)秦汉时期,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 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2)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其领地内则为大宗, 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3)从诸侯到卿大夫、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结果: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⑤ 诸侯 —卿大夫— 士”的等级。 4.特点:⑥ 嫡长子继承制 是核心;等级森严;强调血缘关系。 5.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 切地结合在一起;是巩固分封制和加强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工具。
主题二 血缘维系的宗法制
史料呈现 史料1 周代世系略图
史料2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 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 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①祔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 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 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在中国传统文献中,“封建”即“封邦建国”,指的是分封制;而在日常 生活中,“封建”则成为思想保守、拘于传统的代名词。由此可见, “封建”一词在中国不同时期因历史环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含义,我们 使用时应充分了解语境。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1)周天子以④ 嫡长子 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
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2 西周分封形势图 西周分封示意图
读史指导 (1)史料1是文献史料,解读时要抓住史料的每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语,提取 有效信息。史料1中①体现了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 的不同;②说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国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后世产生了较 大影响。 (2)史料2是图片史料,解读时要注意图中的文字说明。根据史料2中的 康叔、召公奭、姜尚、微子启等的身份,总结分封的对象;根据图中异 姓封国、同姓封国的地域分布概括出诸侯国的分布特点。
四、商鞅变法(△选修1)
(1)政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瓦解。 (2)经济: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⑦ 井田制 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 逐步形成。 (3)思想:出现“⑧ 百家争鸣 ”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 革和文化发展。 (4)阶级: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社会变革,各国先后进行变法。 (5)其他条件:秦国国君的大力支持;商鞅的个人才能和主观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