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典型例题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典型例题复习
1 .如图8—3所示,有一固定的圆筒形绝热容器,用绝热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
体,当活塞处位置a 时,筒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当活塞在外力作用下由位
置口移动到位置6的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减小
B .气体内能增加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 .气体压强增大
2.如图8—4所示,导热气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 不漏气,
活塞下挂一个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
现在把砂桶底 部钻一小洞,细砂慢慢流
出,并缓慢降低气缸外部环境温度,则 ( )
A .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一定增大
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可能降低
C .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内能一定减小
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一定增大
3.如图8-1中活塞将汽缸分成甲、乙两气室,汽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
且不漏气,以E 甲、E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
外拉的过程 ( )
A .E 甲不变,E 乙减小
B .E 甲增大,E 乙不变
C .E 甲增大,E 乙减小
D .
E 甲不变,E 乙不变
4.用Mo 表示液体和固体的摩尔质量,m 表示分子质量,ρ表示物质密度,V 表示摩尔
体积,V o 表示分子体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那么反映这些量之间关系的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有 ( ) A. B. C. D.
5.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电流的电能不可能全部变为内能
B . 火力发电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变为电能
C .热机中,燃气内能不可能全部变为机械能
D .在热传导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6、恒温的水池中,有一气泡缓慢上升,在此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会逐渐增大,不考虑气泡内气体分子势能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气泡对外界做功
B 、气泡的内能增加
C 、气泡与外界没有热传递
D 、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能结合在一起,这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压缩时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 )用打气筒向篮球充气时需要用力,这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
(D )液体易分开,但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8. 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带电量为 e ,d 夸克带电量为 e ,e 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
B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
C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
D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
1 .C 2.B 3.C 4.A 5 A 6 A D 7. B 8。
B
〖例14〗:一束复色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两束单色光a 和b ,若a 光可使锌板产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光不要可能使锌板产生光电效应 B、b 光的频率比a 光的低些
C、b 光的波长比a 光的大些 D、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b 光比a 光小些
答案:D
〖例15〗单色光从真空射入玻璃时,它的( ) A .波长变长、波速变小 B .波长变短、波速变大
C .波长变长、波速变大
D .波长变短、波速变小 答案:D
〖例16〗设λ1、λ2是两种单色可见光1,2在真空中的波长,若λ1>λ2,则这两种单色光相比( )
Vo V N A =V Vo N A =ρMo N A =A A N Mo N
=1-
32
A .单色光1的频率较小
B .玻璃对单色光1的折射率较大
C .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较大
D .单色光1的光子的能量较大 答案:AC 〖例17〗(2000年高考全国卷)A 与B 是两束平行的单色光,它们从空气中射入水中的折射角分别为r A 、r B ,若r A >r B ,则( )
A .在空气中A 的波长大于
B 的波长 B .在水中A 的传播速度大于B 的传播速度
C .A 的频率大于B 的频率
D .在水中A 的波长小于B 的波长 答案:AB 〖例18〗(2003全国高考)如图所示,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的单色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 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2,已知玻璃折射率为3,入射角为450(相应的折射角为240),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 点垂直于图面的轴线顺时针转过150,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 . 光束1转过150
B . 光束1转过300
C . 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0
D. 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0 答案:B 、C
〖例19〗一束白光从顶角为ϑ的一边以较大的入射角I
棱镜在入射角i 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D、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答案:B 〖例28〗(1999年高考上海卷)一束复色可见光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板
玻璃上,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 、b 两束平行单色光,如图
甲所示,对于两束单色光来说( )
A .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较大
B .a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C .b 光每个光子的能量较大
D .b 光的波长较大 答案:AD 〖例1〗(1997年高考全国卷)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
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
A .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 .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 .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 .屏上无任何光亮
〖例8〗现代光学装置中的透镜,棱镜的表面常涂上一层薄膜(一般用氟化镁),当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可以大大减少入射光的反射损失,从而增强透射光的强度,这种作用是应用了光的( )
A .色散现象
B .全反射现象
C .干涉现象
D .衍射现象 答案:C
〖例1〗(1995年高考全国卷)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
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
这时( )
A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答案:B
〖练2〗(2000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 .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 .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 .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答案:BD 10.如图14 - 6所示是光电管使用的原理图,当频率为v o 的可见
光照射到阴极K 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 )
A .若将滑动触头P 移到A 端时,电流表中一定没有电流通过
B .若将滑动触头P 逐渐由图所示位置向曰端移动时,电流表示数一定增大
C .若用紫外线照射阴级K 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D .若用红外线照射阴级K 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例3〗(2000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某金属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射出光电子,这光
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
A .随照射光的强度增大而增大
B .随照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C .随照射光的波长增大而增大
D .与照射光的照射时间无关 答案:BD
甲 乙
〖例4〗(1999年高考上海卷)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
A .延长光照时间
B .增大光的强度
C .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
D .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 答案:C
〖例5〗(1998年高考全国卷)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
三束光,分别照射到相同的金属板a 、b 、c 上,如图所示,已知金属板b 有光电子放
出,则可知 ()
A .板a 一定不放出光电子
B .板a 一定放出光电子
C .板c 一定不放出光电子
D .板c 一定放出光电子 答案:D
〖例6〗2004江苏: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他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
位位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 射线。
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内转换电子),Po 214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能将能量MeV E 416.10=交给内层电子,(如K 、L 、M 层电子,K 、L 、M 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Po 214原子的K 、L 、M 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MeV E K 323.1=,E L =1.399MeV ,E M =1.412MeV ,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 射线的能量为:
A 、0.013MeV
B 、0.017MeV
C 、0.076MeV
D 、0.093MeV 答案:A 、C 〖例12〗( 高考全国卷)在X 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 光在内的各种能量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
已知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U 、普朗克常数h 、电子电量e 和光速c ,则可知该X 射线管发出的X 光的( )
A .最短波长为eUh c
B .最长波长为h eU c
C .最小频率为h eU
D .最大频率为h
eU 答案:D 〖例16〗U 23892衰变为Pb 2068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过8次α衰变、6次β衰变
B.中子数少了22个
C.质子数少了16个
D.有6个中子变为质子 答案:ABD
〖例17〗(1998年高考全国卷)天然放射性元素Th (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Pb (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
A .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 .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D .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答案:BD
〖例18〗( 高考全国卷)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 1、x 2、x 3和x 4各代表某种粒子。
① U +n →Sr +Xe +3 x 1 ② H + x 2→He +n
③ U →Th +x 3 ④ Mg +He →Al +x 4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x 1是中子
B .x 2是质子
C .x 3是α粒子
D .x 4是氘核 答案:AC
〖例23〗(2000年全国高考卷第11小题)裂变反应是目前核能利用中常用的反应。
以原子核23592
U 为燃料的反应堆中,当U 俘获一个慢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可表示为 ( )
23592
U + n → Xe + Sr + 3n 235.0439 1.0087 138.9178 93.9154
反应方程下方的数字是中子及有关原子的静止质量(以原子质量单位u 为单位)。
已知1 u 的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02 MeV ,此裂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 MeV 。
答案:1.8×102 MeV
二、计算题
1.(10分)太阳现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 等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 +
释放的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根据目前
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聚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
核数目从现有数减少10%,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而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
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 核组成. (1)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 ,已知地球半径R = 6.4×1011m ,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10m /s 2,1年约为2.3×107s ,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 .
(2)已知质子质量m p = 1.6726×10—27kg , 质量m A =6.6458 × 10-27kg ,电子质量m e =0.9×10—30kg ,光速c = 3×108m/8,求每发生一次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3)又知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每秒通过的太阳辐射能W = 1.35×103W /m 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命.(估算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设T 为地球绕日心运动的周期,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①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② 由①②式联立解得:
以题给数值代入得:M=2×1030kg
(2)根据质量亏损和质能公式,该核反应每发生一次释放的核能为 代人数值,解得:ΔE=4.2×10-12J
(3)根据题给假定,在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的时间内,发生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的次数为: 因此,太阳总共辐射出的能量为:E=N ·△E
太阳辐射是各向同性的,则每秒内太阳向外放出的辐射能为:ε=4πr 2W 所以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的时问为: 由以上各式解得:
以题给数据代入,并以年为单位,可得:t=l ×1010年=1百亿年
2 .(10分)已知光子有动量,其动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h 是普朗克常量,λ是光的波,长.既然光子有
动量,那么光照射到物体表面被吸收或被反射时就会对物体有压力,叫做 “光压”·有人设想在遥远的宇宙探测中利用光压力作动力推动航天器加速,这样可以大 大减少航天器发射的自身的体积和重量的影响,在某个设计方案中,计划给探测器安上 面积极大,反射率极高的薄膜,并设法让它始终正对太阳.
(1)已知在地球绕日轨道上,每平方米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的功率为P0 = 1.35kW ,探测
器本身的质量为M =100kg ,薄膜面积为S=4×104m 2,那么探测器由地球发射到太空时,由于太阳光的光
压而得到的加速度将为多大?
(2)若探测器仅靠光压加速,那么每一天内增加的速度将是多大?
解:2 .(1)由E =hv 和 可得 E/P=C
设每秒照射到薄膜上光子个数为n 则,nE =P o S
由动量定理,当入射光全部被反射时,有F =n ·2P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得a =3.6 × 10-3m/s 2
(2)△υ=a △t =311m /s
H
11He 42
g R r T m r mM G 22
22)2(π=22''R m G g m R m G g m ==g R r T m M 222)2(π=2
)24(c m m m E A e p -+=∆%104⨯=m p M N εE t =W r mp c mA m mp M t e 22
44)24(1.0π⨯-+=λh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