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中.伤(zhōng)澄澈酝酿.(liàng)咄咄逼人
B.缥.缈(piāo)陛下抖擞.(sǒu)人声鼎沸
C.忙碌.(lǜ)静谧充沛.(pèi)浑为一谈
D.蜷.伏(quán)苛刻笨拙.(zhuó)花枝招绽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
B.瘫痪尴尬烂慢蛛丝马迹
C.点缀搏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
D.荫蔽折散祷告恍然大悟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B.刚刚挨了老师的批评,现在又丢了自行车,真是祸不单行。

C.早晨登上高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极目远望,心安理得。

D.走进世博园,看到栩栩如生的鲜花,令人流连忘返。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

“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
小夜曲呢……”
B.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C.那一夜,在几百公里外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震动。

D.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生命也不可重复,你只有一个人生。

②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我不相信他会对其他生命负责。

③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④所以一个人根本的责任就是要对你唯一一次的人生负责。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①③④②
7、根据提示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乙)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
列③;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④。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

②凌:欺侮;忽:轻视。

③同列:同辈。

④鸱枭(chī xiāo):两中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C.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D.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明.:
(2)广.:
(3)疾.:
(4)恶.:
3.翻译下列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甲)文强调“________”是学习的前提,(乙)文则告诉我们“________”是学习的目的。

(用原文中的字词填空)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小葱青青
白的雪,青的葱,红红的是她的小手。

她总是这么静静地站着。

低着头,眼睛朝下看。

扎两条小辫,穿一身红底蓝花的棉袄、棉裤。

一双黑布棉鞋羞涩地卧在白雪中。

脸蛋儿红红的,那双小手也是红的。

看不到那双眼。

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
白白的雪轻轻地盖在小街和屋顶上,只有那小葱是青青的。

说不清什么时候起,这个小集市上有了她。

她的小葱总是那么嫩,那么青,像她自己一样。

她从不吆喝,从不抬价。

换了别人,这样好的葱,一定会放声叫好,定要编出许多诸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等等诱人的词句。

她极少说话。

说,也是奶声奶气的几个字“要多少”、“几斤几两”、“几毛几分”。

只有她说话的时候,才偶尔看对方一眼。

啊,这眼睛真美!它不光清澈,还蕴含一丝忧伤,但忧伤中分明显露出善良和期望。

小镇上的人都吃她的小葱。

没有人跟她讨价还价,连老太太都如此。

姑娘太小,那双手太小。

她是集市上的小妹妹,大家都爱护她。

菜主们常对镇上人说,我的葱不如小妹妹的,买她的吧。

镇子上哪来恁好的葱?没有人一下子买好多。

大家都知道,她的小葱天天有,一年四季都不断,价格也好。

啊,天真冷。

她把两只小手放在嘴边,用热气哈一哈。

然后,给一位大姐姐称葱,帮大姐姐放在篮子里。

她依然不说话,朝下看。

地上的雪真白,只是没有太阳,要不,它会耀眼的。

“小妹妹,给钱。

”大姐姐把钱递给她。

她轻轻地摇摇头。

“为啥?”大姐姐一怔。

“大姐姐,俺……”她抬起头来,目光在大姐姐的脸上扫了一下,迅速落在左胸那枚“吉阳镇中学”的校徽上,声音有些激动,也带着几多憧憬。

“俺娘说,等过两年,弟弟初中毕业了,就让俺继续上学。


“……”
“大姐姐,俺不要钱。

俺知道你是老师,常来买葱,俺想求您帮俺看看这个,这是俺看弟弟的书做的作业。

”说着,她迅速从菜篓底下拿出两个用塑料包着的小本子,递给老师。

女教师接过本子,一下惊呆了。

本子上工工整整写着初中作业。

她不知说什么才好。

“小妹妹,多大啦?你是哪村的?”
“俺今年15岁啦。

住杏树湾,俺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正上初中呢!”
“爹娘呢?”
“爹病了。

两年前,爹从城里卖菜回来,天黑路滑,跌到沟里腿断了,不能动了。

娘在家侍候爹,还管园子。

爹好的时候,俺也上学哩!”
女教师嘴唇动了几下,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只是眼圈发红、发潮。


一下子将小妹妹搂在怀里,紧紧地握住那两只小手。

冰凉的小手。

她想把她暖热,永远地热下去。

“好妹妹,你来我班里上学吧!”
“不……俺不上。

俺还要卖菜呢。

俺上了弟弟就上不成了。

俺娘说……”
女教师把小妹妹搂得更紧了。

太阳出来了。

那雪更白。

那葱更青。

……
两年后,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学校。

临走前,她给女教师送去一篮子小葱。

葱洗得真干净,扎得整整齐齐。

多嫩的小葱呀!
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
啊,小葱青青……
1.“太阳出来了。

那雪更白。

那葱更青。

”下面是对此处景物描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纯景物描写,写出了天气的变化。

B.既衬托小妹妹纯真的心灵,也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C.为了衬托女教师当时的心情。

D.为了突出雪样纯洁、葱样青嫩的小妹妹。

2.小妹妹临走前送一篮小葱给老师的原因是()
A.小妹妹家境不好,经济困难。

B.女教师总买小葱,送她备用。

C.小葱是她们相识的媒介,对双方来说有特殊的感情和意义。

D.小葱虽小,但是自己劳动所得,礼轻情重。

3.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是()
A.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

B.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

C.“她”取出作业本给女教师看。

D.女教师要“她”上学,而“她”毅然谢绝,女教师把“她”搂得更紧了。

4.本文贯穿情节发展的线索是()
A.白白的雪B.红红的手
C.青青的小葱D.静静的“她”
2、军装
周海亮
①1937年。

南京。

②天空不见一丝蓝色,废墟般的城市里,烧焦的残肢断臂随处可见。

子弹和炮弹编织成密集的网,城在网中,毫无还手之力。

③第一波日本人很快扑进了城。

他们就像在丛林里狩猎,动作越来越熟练,神色越来越悠闲。

突然一排轻飘飘的子弹从一栋摇摇欲坠的楼房里射出,几个日本兵猛然栽倒。

④躲在楼房里的,是最后一支战斗着的守军,只有三十多个人,只有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命令。

(A)三十多个人挤在狭小的建筑物里,就像被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

他的左边挤着强子,右边挤着死去的连长。

强子的手里紧攥着一挺机枪,那机枪严重变形,弯弯扭扭,好像一根天津麻花。

机枪“哒哒哒”地响起来,子弹激起远处的尘烟,切断日本人的喊叫。

他认为强子是一名出色的机枪手,一名合格的士兵。

⑤可是他呢?他是兵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他参军没几天,他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军装。

他跟连长说过,连长说,哦,寻一杆枪给他,就指挥士兵摞沙袋去了。

那些沙袋摞得很高,摆成了怪异的阵式。

连长说他们的防线坚不可摧。

可是当战斗打响,那些沙袋,霎时同兵的尸体一起飞上了天。

⑥他跟连长说过三次。

他说他得有一身军装,有军装,才有兵的样子。

连长终于恼了,他说那你随便从哪个死人身上扒下一套!他试了试,终于没敢。

他想那样的话,那些死去的战友,就不再是兵了。

他们战死了,却不再是兵,他不能这么干。

……他在死人的缝隙里坚守,就像坚守在隆隆战车前的螳螂。

后来他们撤进了城,躲进那栋随时可能坍塌的小楼。

连长说,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咱们就可以散了——追上队伍,或者回家。

然后弹片划过,他的脑袋仅剩一半了。

他用仅剩一半的脑袋冲他微笑,他的笑容凄惨并且绝望。

⑦日本人迅速将他们包围,他们腹背受敌。

甚至有日本士兵冲进屋子,他的枪筒几乎捅进日本人的嘴巴。

子弹清脆地击穿日本人的后脑,那是他的最后一颗子弹。

拖着血丝的子弹飞向天空,天空与天空之间,尸体,尸体,尸体……他们
跑向广场,他们知道战斗结束了。

突围的过程异常惨烈,三十多个人,也许仅剩他一个。

⑧广场上挤满了人,老人,女人,医生,孩子,学生,士兵……士兵们慌慌张张将枪扔掉,又慌慌张张地脱掉自己的军装。

有人将军装埋进花坛,那些花儿全都失去了头颅;(B)有人将军装投向烈焰,它们很快燃烧,如同一面面战败的旗子,却裹起阵阵腥风。

脱掉军装的士兵马上挤进人群,缩着脖子,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他们试图用参军以前的职业来救回自己的性命。

⑨军装染上鲜血。

军装熠熠生辉。

军装五彩斑斓。

军装坚硬如铁。

军装躺在地上,缩在火焰里,沦为尘土,或者化为青烟。

一座城沦陷了,一起沦陷的,还有军装。

⑩他跑过去,泪飞如雨。

他从火焰里抢出一套军装,动作迅疾滑稽。

那是一套几乎全新的军装,没有枪眼,没有鲜血,没有褶皱,甚至没有灰尘。

他将军装抖开,浓重的草绿色刺伤他的眼睛。

他向火焰跪下,向城跪下,向废墟跪下,向军装跪下。

他说,我还是兵。

⑪仍然有人胡乱地脱着自己的军装。

他却胡乱地往身上套着陌生的军装。

一模一样的军装,几个小时以前,它们还在战壕里并肩作战。

连日本人都愣住了,他们赶过来,端起枪,眯起眼,却忘记扣动扳机。

终于他穿戴整齐,他甚至有时间整理一下衣襟,然后他“啪”的一声立正,向火焰和废墟行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

⑫枪响,军装上多出两个圆圆的小洞。

他号叫着伸手去捂,牙齿将舌头咬断。

⑬他想捂住的不是鲜血,而是军装上的洞。

1.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小说的情节。

开端:南京失守,日军扑进了城,射杀每一个活动的目标。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广场上的士兵将军装脱掉,他却从火中抢出一套穿在身上。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⑥段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3.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我选________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⑧~⑪段运用了对比与衬托的写法,请选择其一,结合文意表述作用。

1.发展:最后一支战斗着的三十多个守军顽强地阻击日军,突围后只剩下了他一个。

结局:日军枪响,他临牺牲还号叫着伸手去捂军装上的枪洞。

2.插叙。

交代了这支守军的经历,突出了他们的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也表明了他对拥有一身军装的渴望,为下文他从火中抢出一套军装穿在身上的情节埋下伏笔。

3.示例:A 将挤在一起的三十多个人比作“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他们处境的危险,突出了他们不怕牺牲、精诚团结的精神品质。

4. (示例一)对比:将众多士兵与他对军装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他对军装和国土的热爱与崇敬,赞美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示例二)衬托:用日军发愣的表现衬托他的精神之伟大,甚至令敌人侧目。

四、写作题(40分)
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请以《那一刻,我________》为题作文。

文题二:声音无处不在,风声、雨声、笑声、歌声、电话那头的叮嘱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

请以《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为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B
A
B
C
C
B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D
2.(1)明确、坚定 (2)增长(3)怨恨(4)厌恶
3.(1)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2)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学习。

4.静;求益

【答案】
1.B
2.C
3.D
4.C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