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种群的理解和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种群的理解和应用

种群

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群特征:

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即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使用范围:某些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种群。

取样方法:

2.标志重捕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

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N:M=n:m

可得

适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出生率和死亡率(通常以a‰表示)

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新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

a.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

b.出生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大

迁入率<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⑴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2、性别比例: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

⑴雌雄相当型:

多见于高等动物。

(2) 雌多雄少型:

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

(3) 雌少雄多型:

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种群特征与种群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③量的计算:t年后种群的数量为Nt=N0 λt

(N0为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1为年均增长率.)

J型增长种群

增长速率:越来越大!

增长率:保持不变(λ-1 )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 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量.此时出生率=死亡率

K值:环境容纳量

S型增长种群,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

S型增长种群:

增长速率:先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增长率:逐渐减小(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出生率减小,死亡率增大)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VS“S”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存在环境阻力:

自然条件(现实状态)——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种内竞争不断加剧,捕食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 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