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1 写事要有点波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1 写事要有点波澜

【教学目标】

1、体会叙事时波澜起伏的效果;

2、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教学设想】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皆惊),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蟠桃献至亲(叫好)。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

袁枚在《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

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人认为有宁静柔和之美,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游鱼的沉浮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那么如何让平静的水面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呢?

2、什么是写出事件的波澜?

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

3、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⑴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客观性)

⑵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阅读心理)

二、教学内容

一)兴波澜,生变化都有哪些方法?

阅读文章如欣赏名山,其引人入胜处在山之起伏连绵;一言以蔽之,叙述性文章必须做到“尺水兴波”――即写出事情的波澜才能避免引人入睡,方法主要有制造悬念,运用抑扬,巧设伏笔,设计巧合,铺陈误会,着力突转等。

1、顺逆法

伊莉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到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

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紧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1)巴布别妻携弟非洲打猎.(顺笔)

巴布不幸身亡。(逆笔)——第一个波澜2)伊莉娜要求邮回丈夫尸体。(顺笔)

却得到一个“狮尸”。(逆笔)——第二个波澜3)伊莉娜再索夫尸。(顺笔)

弟回电;“巴布在狮腹内。”(逆笔)——第三个波澜

2、情节突转法

1)《警察与赞美诗》

苏比在麦迪生广场那条长凳上坐卧不安。冬天已经近在咫尺了。

其中最舒服的莫过于到某家豪华餐厅好好地大吃一顿,然后声称自己身无分丈,没钱付账,这样就可以安安静静、不声不响地被交到警察的手里。

但是,苏比的脚刚迈进餐厅的门就被扔了出来。在第六大街的拐角处,一家灯火通明、陈设别致的大玻璃橱窗非常引人注意。苏比捡起一块鹅孵石往那块大玻璃窗砸去。但警察甚至根本就没把苏比看成一个证人。砸橱窗的人应该早就溜之大吉了。苏比心里十分恼火,但也只能拖着脚步走开了。两次了,都失算了。

街的对面,有一家不怎么招眼的餐厅,苏比走了进去,白吃了一顿,但等来的是两个侍者干净麻利地把苏比架出来,扔在又凉又硬的人行道上,左耳朵贴在地上。警察只是笑了笑,就沿着街走开了。

一位衣着简朴但讨人喜欢的年轻女人正站在橱窗前面,苏比的下一个计划是装扮成一个下流、讨厌的“小流氓”,而且他的对象文雅娴静,又有一位忠于职守的警察近在眼前,这足以使他相信,警察的那可爱的双手很快就会抓在他的胳膊上,而他也很快就能在那个小岛上的安乐窝里度过这个冬天了。

但那女人像一根常青藤攀附着一棵大橡树一作依偎着苏比。苏比懊丧不已地从警察身边走过去。看来,他的自由是命中注定的了。

苏比站在人行道上扯着他那破锣似的嗓子,像醉鬼一样胡闹。他又是跳,又是吼,又是乱

骂,用尽了各种办法来搅得天翻地覆。又没用,人们当成他是在庆祝什么。

苏比看到雪茄烟店里有一位衣冠楚楚的人正对着冒着火光的打火机点烟。那人在走进商店的时候,将一把绸伞靠在门边。苏比跨进了店门,拿起绸伞,急急匆匆地退了出来。点烟的人赶忙追了出来。可结果他人说伞是捡来的。

最后,苏比来到了一个异常幽静的拐角处,苏比停了下来。那儿有一座样式古老的古雅的教堂,风琴师正在练习星期天的赞美诗。悦耳动人的音乐飘进苏比的耳朵,深深地吸引了他,使得他一动不动地靠在螺旋形的铁栏杆上。此时此刻,苏比敏感的心情同古老的教堂潜移默化地交融在一起,使他的灵魂突然之间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刹那间,这种崭新的想法让他兴奋不已。一股强烈而迅速的冲动激励着他去面对坎坷的人生。他要把自己拉出泥潭,他要征服那已经征服了自己的恶魔。他要在社会上做个有所作为的人。他要——

苏比突然感到有一只手按在了他的胳膊上。他猛地扭过头去,只看见一个警察的那张胖乎乎的脸。“你在这儿干什么?”那个警察问道。“什么都没干。”苏比说。“那跟我来。”警察说。“在岛上监禁三个月。”警庭法官第二天早上宣判说。

小结: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2)《谁烧“阿房宫”》

从前,有位县督学来到县立中学视察工作。他一进校门,便见到该校的壁报上写有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督学的文学底子很厚,看到杜牧的诗句,油然想起他的《阿房宫赋》,于是顺口问起了学生:“你们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

学生们一脸惶恐,不住地摇头:“不是我烧的,不是我烧的!”

看到眼前的窘迫情景,督学啼笑皆非。他立即来到校长室,对校长指责道:“贵校学生国文程度低落,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

校长心平气和地说:“本校学生一向诚实,既然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督学非常气恼,他万万没有想到鼎鼎的校长居然不知道阿房宫是怎么一回事!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呈文,给教育局长,禀明原委。

不久,督学收到局长复函:“烧掉就算了,再拨经费重建阿房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