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教材·2016-2017学年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 微试题)4.2种群数量的变化.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人教新课标)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 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最终相对稳定
【微探究】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多少?此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存在怎样的大小关系?
提示: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数量不再变化,所以增长率为0。
此时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相等的。
2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t3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型增长
B.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C.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D.t2时刻甲种群数量接近K/2
【名师提醒】增长率≠增长速率
(1)增长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率,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
甲为“J”型曲线增长率,乙为“S”型曲线增长率。
(2)增长速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增长量,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
下图为“J”、“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
3 [2014福建高考]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4 [2015新课标Ⅰ]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答案】(1)增长型、衰退性、稳定型1∶1∶1 保持稳定
(2)活动能力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考点】种群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解析】(1)种群的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幼年(0+ 1+ 2+)约400个,成年(3+ 4+ 5+ 6+ 7+ 8+)约400个,老年(9+ 10+ 11+ ≥12)约400个,故3个年龄组成的个体数的比例为1∶1∶1。
推知该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大特点。
【知识结论语】
1.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曲线为“J”型;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
2.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
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4.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因此种群的数量常常出现波动,在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