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分析
提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失业现状,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中国特色三方面探讨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键字:失业;现状;原因
一、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及特征
(一)现状。
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
从建国至今,我国历经了两次失业高峰。
第一次发生在1979年,失业群体主要是返城知青,当年失业人员达560万人,失业率为5.4%;第二次发生在1993年,失业人员多为国有企业职工,当年登记失业人员为420.1万人,失业率为2.6%。
之后,失业率逐渐增长,来势汹涌。
到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失业人数已达800万人。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失业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失业人口结构不断变化。
(图1,图2)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05年底,我国公开的城镇失业人口达839万人,失业率为4.2%,与2004年基本持平。
总体看来,我国的失业人口从1995年的519.6万增加到2005年的839万人,失业率从1995年的2.9%增加到2005年的4.2%。
失业人口、失业率都在不断地增加与提高。
截至2007年6月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8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虽然从2004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下降,但是它不能说明我国失业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就业压力巨大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问题之一。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
1、经济高增长与失业率高增长并存,就业弹性系数开始下降。
目前,我国出现了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与较缓慢的就业增长的矛盾。
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
但自九十年代以来,这种效应逐步缩小。
2、失业人数逐年增多,失业率逐年提高。
从绝对数来看,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的数量已由1997年的576.8万上升到2005年的839万,增加了262.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9万人。
尤其是2000年以后,失业人数陡增,2003年后增幅虽逐渐平缓,但仍保持着增进的趋势。
从失业率来看,从1997~2000年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大概在3.1%左右,但也从2000年后开始迅速上升,到2003年达
到4.3%,而后开始逐渐平滑,每年以一定比率增长。
3、知识型失业出现并普遍化。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由1996年的93.7%下跌至2005年的72%,且从2001年开始,呈逐年下降趋势。
高校的扩招,高学历的劳动力不断增加,使原来基本均衡的供求关系被打破。
人才资源的积压、浪费也使我国的失业问题变得更加棘手、更加复杂。
二、我国失业原因探析
(一)劳动力供给
1、人口数量。
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口自然增长过快,人力资源严重供过于求,这是造成目前失业人口增加的直接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我国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1995年为8.07亿人,2000年为8.5亿人,2010年将为9.70亿人,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约9.97亿人,比1995年增加了近2亿人。
以2000年为例,我国净增劳动年龄人口为1,171万人,按照78%的参与率计算,大约有910万人需要就业,按照当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多也只能增加就业机会640万个。
2、劳动力素质结构。
劳动力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文盲人口比例持续明显下降。
2000年文盲人口比例为6.7%,与1982年相比累计下降16.1%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数由4.61年提高到7.11年。
但是,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高,相当部分人很难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3、年龄结构。
我国的年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构成比较年轻,青年人过早离开学校进入就业加剧了劳动力之间的竞争。
第二,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过高,人为地加剧了就业竞争。
第三,我国妇女就业参与率过高,大大超过了经济发展阶段。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总人口就业率高,形成了巨大规模的劳动力供给。
(二)劳动力需求
1、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是我国失业问题的直接原因。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市场失灵问题开始出现。
二元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两个市场由于劳动力素质不同、劳动力价格不同很难沟通,导致结构性失业问题明显。
2、产业结构转型。
目前,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由工业化初中期向中后期过渡,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没有提高,导致原有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新的就业机会尚未出现。
第一产业由以前的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渠道之一变为排斥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开始大量释放劳动力;第二产业由原来的“短缺经济”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的“关、停、并、转、破”使得下岗失业人数急剧增加;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虽有所上升,但由于经济重型化严重,不仅制约了普通劳动力的就业容量,也压制了对知识劳动者的吸纳能力。
3、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由于广泛采用节省劳动型技术而减少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增长又通过刺激需求增长产生了新的工作岗位,这种需求效应往往通过跨企业或跨部门间带来互补性。
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劳动力的重新分配过程,关键问题是由于技术进步所摧毁的旧工作岗位是否多于或少于它所创造的新工作岗位。
4、经济增长。
从1980年前后,我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产生了大量的新增就业机会,GDP每增长1%,就业增长率相应增长了0.31个百分点,属于“高经济增长,高就业增长”的类型。
但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就业年增长率降到1%左右,属于“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的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资本增长率大大超过劳动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增长率,我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属于“资本驱动型”。
我国最丰富的是劳动力资源,最短缺的是资本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劳动力这一资源,节约资本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我国的工业化路线是资本密集产业,这样,经济高增长、资本高投入就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使就业压力突现出来。
5、经济周期。
我国目前尽管仍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已开始出现。
在经济扩张阶段,我国的就业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其原因是,由于投资的带动,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充足,不仅使企业隐蔽失业减少,而且往往还可以扩招一些正式和临时的工人。
同时,随着投资增长,建筑业需要从农村招收大量的建筑工人,从而也减少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但是,在经济紧缩阶段,投资下降,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正式工人下岗,大量从农村招来的临时工和建筑工人又纷纷回到农村,此时,隐性和显性的失业都会增加。
(三)中国特色的问题
1、历史原因。
建国后,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必然影响我国近期和未来的经济发展。
薄弱的经济基础,必然制约着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待业人口。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劳动力偏差。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对我国现有的经济、社会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平等的城乡发展结构严重阻滞了劳动
力的合理流动与配置。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高达61.9%,其中从事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比重达45.1%,而在GDP产业构成中,非农产业构成之和已达到85.5%。
这就造成了城乡劳动力结构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严重不符,二者偏差达29%以上。
3、隐性失业显性化。
随着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一方面在那些新兴产业、采用新技术的领域、新的经济成分中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采用旧技术的领域、旧的经济成分中不断摧毁大量的旧的工作岗位。
当摧毁旧工作岗位调动数量和速度远远超过创造新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时,引发了大规模的“下岗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