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名校推荐】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文言文练习 7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
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
2.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纵一苇之所如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③而又有何羡乎④虽一毫而莫取A.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虽然 B.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即使C.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即使 D.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虽然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6.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古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⑤驾一叶之扁舟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8.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终葬于先人之北,然后惟其所愿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托遗响于悲风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19分)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

”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

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

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10.对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B.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C.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D.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

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D.“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

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

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

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

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

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

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13.把文中加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5分)
⑵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5分)
古汉语语言现象文言句式之倒装句(二)
(三).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句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定语后置有以下两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又如:(2008年湖北卷)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

解析:本句中“陈氏族子之幼者”是定语后置,“幼”是“陈氏族子”的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译文: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

2.用“者”使定语后置。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又如:(2009年上海卷)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

解析:本句中“里人疾周者”是定语后置句,“疾周”是“里人”的定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译文:有憎恨沈周的乡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名单),于是(他)被传唤(去画壁)。

(四).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用“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放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此介词结构提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于”一般翻译为“在”“比”“向”“从”“被”等;“以”一般翻译为“用”。

例如: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又如:(2011年山东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解析:本句中的两个短句都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的语序为“勿以罪惧,勿以力止”,“以罪”做“惧”的状语,“以力”做“止”的状语。

译文: (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2009年湖北卷)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解析:本句中“被之以威”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的语序为“以威被之”。

译文: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
(2009年江苏卷)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解析: 本句中“无补于明之亡”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的语序为“于明之亡无补”。

译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呢?
参考答案
1、B(危坐:端坐)
2、A(“到,往”,BCD解释为“像”)
3、D(A“属”通“嘱”,劝人饮酒;B“冯”通“凭”,乘;C“籍”通“藉”)
4、B
5、C(①②都是名词作动词,③是名词意动用法,④是名词作状语)
6、C(都是介宾短语后置)
7、C(①③④⑥都是助词,的;②⑦⑧主谓间取消独立性;⑤助词,无义)
8、B(都表被动)
9、C(都是宾语前置句)
10.C
11.D (“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
12.B (“设譬引喻”错;异兽事件并没有提到听从他的意见)
13.翻译:
①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

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

②现在安静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为什么立刻(马上)做不吉祥的事呢?
附参考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

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

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

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

他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

”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

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判官。

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

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

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

”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

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

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

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

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这时,交趾贡纳一种奇怪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

”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

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

有关部门说有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

司马光说:“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所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

”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

仁宗身体不好,可国家的继承人还没有确定,天下的人都很忧虑却不敢说话。

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在并州听说后,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

到这时,司马光又对皇上当面说:“我过去在并州作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望陛下果断笃行。

”皇帝深思了好久,然后说:“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

”司马光说:“我说这个,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皇上如此开明,竟然接受了。

”皇上说:“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

”司马光退朝后没有听说有诏令,就又上书说:“我前面所说,心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立即(就)做不吉祥的事?那些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猝之间,拉拢他们所着重的和友善的。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能说得完吗?”皇帝大为感动,说:“将司马光的上书送到中书省。

”司马光见到韩琦等说:“诸公趁早商定,他日宫中半夜传出寸纸,把某人作为继承人,全国的人不敢违背。

”韩琦等双手作揖说:“不敢不尽力。

”不久,下诏让英宗负责宗正事务,英宗一再推辞,不肯答应,于是被立为皇子。

英宗又说自己有病,不肯入宫。

司马光说:“皇子推辞富贵,已经快一个月了,可见他比一般人贤惠得多。

然而,对父亲的召唤不答应,君王征召,却不肯应征,希望以臣下的道义来责备皇子,想必他一定会入宫。

”英宗果然接受了征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