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5、3的倍数的特征
第1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例1,完成教科书P9“做一做”和P11“练习三”中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2、5的倍数,促进数感的发展。

2.了解奇数与偶数,能准确判断奇数与偶数。

3.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活动,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教学准备
课件,每名学生一张百数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设疑导入
1.复习回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
师:关于倍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能举例说说吗?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举例表述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并能说出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知道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并举出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重点回顾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为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打基础。

2.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关于倍数的知识,真棒!关于倍数的知识,我还知道很多,不信的话,你们可以考考老师。

你们随便说一个自然数,老师都能快速判断它是不是2或5的倍数。

学生报数,教师快速说出是不是2或5的倍数,同时让学生运用除法知识进行验证。

师:老师厉害吧!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快速判断出来吗?(想)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考教师的游戏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快速又准确地进行判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1.课件出示教科书P9例1。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学生随便报数时,教师可以说:“报大一点的,再报大一点的。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

学生自主活动,找出5的倍数圈起来。

2.集中展示,交流汇报。

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大家仔细观察××同学圈的,有不同的意见吗?
【学情预设】学生不一定都能很完整地将5的倍数都圈出来,教师以其中一份作品为例,跟同学们一起补充完整。

师:现在都圈出来了吧?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学情预设】有的同学发现圈起来的数都在同一列,即第5列和第10列,有的同学发现圈起来的数个位数字都是0或5。

3.由具体到抽象,理解5的倍数的特征。

(1)举例验证,观察发现。

师:我们观察发现的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或者5。

100以内的数是这样的,其他数也是这样的吗?
师:请同学们与同桌合作,举出一些更大的、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看它们是不是5的倍数。

【学情预设】同学们举出三位数、四位数或更大的数,用除法验证是不是5的倍数。

师:验证了吗?你举出的是什么数?是不是5的倍数?
(2)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

师:我们通过圈一圈、举例等方式发现了哪些数是5的倍数,怎样的数才是5的倍数呢?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课件呈现并板书)
【设计意图】借助百数表,让学生通过找一找、圈一圈、议一议等活动,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

同时让学生体验合情推理的一般过程,即仅仅通过100以内的数还不够,可以通过举例来验证规律,当所有非零的数都符合这一特征时,就可以概括出基本的特征,完善学生的认知。

三、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
1.猜想。

师: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猜想一下,什么样的数会是2的倍数呢?
【学情预设】预设1:由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数字是0和2的整数是2的倍数。

预设2:因为4是2的倍数,学生猜想个位数字是0、2和4的整数是2的倍数。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此处是本节课的重点,可以鼓励学生举出个位数字是5或是0的五位数、六位数等不同的数进行验证。

【教学提示】
针对学生的各种猜想,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让学生说说自己猜想的依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培养学生的思考、类推能力。

2.验证。

(1)借助百数表观察验证。

师:大家的猜想都很有道理,到底是否正确呢?继续来观察百数表,将表中2的倍数涂上红色。

(2)课件出示百数表。

(3)学生在自己的百数表上给2的倍数涂上红色。

【学情预设】根据在百数表中找5的倍数的经验,学生能很快在百数表中涂出2的倍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一找、涂一涂,初步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

(4)交流比较,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

师:谁来说说,你涂的数有哪些特征?
学生汇报,课件将个位是0、2、4、6、8的数变红。

师: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跟你刚才的猜想一致吗?
【学情预设】预设1:涂色的数与自己的猜想不一致,通过涂色丰富了对2的倍数的特征的认识。

预设2:涂色的数与自己的猜想一致,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

师:2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可以像刚才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一样,举出更大的数,验证你的发现。

【学情预设】通过猜想、涂色、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课件演示,学生完全能归纳出2的倍数的特征。

也许学生表述的语言不是很规范、全面,只要学生的表达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课件同时展示)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既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2的倍数的特征,理解更深刻。

四、做一做,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教科书P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9“做一做”。

师: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你们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吗?(会)做一做教科书上P9的“做一做”。

2.评价反馈。

学生汇报,课件显示答案。

3.发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师:做完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发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课件呈现并板书)
4.解疑释惑。

师:现在明白了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很快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了吧?
【设计意图】运用2、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既巩固2、5的倍数的特征,又渗透2和5的公倍数的特征。

五、认识奇数和偶数
1.学生自学教科书P9。

师:我们认识了2、5的倍数的特征,请将教科书P9的空填完,并认真读一读例1。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对于2的倍数的特征,主要是建立感性认知,所以要让学生观察、交流、比较,在具体的活动中感知。

2.自学情况反馈。

师:从教科书中,你学到了些什么?
【学情预设】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还知道了什么是偶数和奇数。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偶数和奇数。

师:偶数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双数”,奇数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单数”。

师小结: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板书)
3.判断、举例,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1)让学生举出几个偶数、几个奇数。

(2)教师说几个数,请学生迅速判断它是偶数还是奇数。

【设计意图】偶数和奇数的概念是约定俗成的,不存在要自主探究,只要学生知道就行。

而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知道了双数和单数,所以在这里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认识偶数和奇数,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举例、判断的方式加深对偶数和奇数的理解,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要好。

六、即时演练,反馈评价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1“练习三”第1题。

(1)学生自主读题,厘清题意。

(2)要求学生用两种不同的符号在教科书上标出奇数和偶数。

(3)交流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学生交流后,课件呈现正确结果。

【学情预设】此题是对奇数和偶数概念的巩固,学生都能比较轻松地解答。

【设计意图】巩固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正确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1“练习三”第2题。

(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完成。

(2)汇报交流,课件呈现完整答案。

当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追问:你怎么想的?为什么?
【学情预设】(1)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两位数的最高位不能为0,所以这个数只能是55。

教师可以追问:50行吗?为什么?(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0。

(3)2的倍数和5的倍数都有很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要使它最小,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应该尽可能小,那就是100。

3.课件出示习题。

(1)学生独立思考每个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为什么。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想法。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教学提示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奇数、偶数、2的倍数的特
◎教学笔记征、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

七、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课件完整地呈现本节课的核心要点。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先根据观察,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再根据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
5的倍数,奇数和偶数的认识也是如此。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与习惯,所以在教学中
涉及解决问题,都是尽可能让学生不仅说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怎么想的。

这也导致本节
课的时间很紧张,今后在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不同的想法,想法相同的就不重复,节
省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

▷作业设计
三、按要求写数。

1.□□两个数位上的数相同,并且是奇数。

2.8□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是5的倍数中最大的两位数。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的三位数。

四、用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三位数。

1.偶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奇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5的倍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1.7 7(答案不唯一) 2.0 3.9 5 4.9 9 0
四、1.250,520,502
2.205
3.250,520,205
4.250,520
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例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及P11“练习三”中第3~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或写出3的倍数,促进数感的发展。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理、概括等活动经历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概括等能力,积累活动经验。

3.通过主动参与探究、质疑问难等过程,获得探索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一张百数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揭示课题
1.回顾旧知识。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的?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归纳:找出倍数——观察比较——发现特征。

2.揭示课题。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3的倍数的特征相对于2、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不容易观察发现,生活中也找不到情境介入,通过回顾2、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历程,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的探究流程,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帮助。

二、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1.猜想。

师:我们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猜一猜,3的倍数的特征会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理由。

【学情预设】按照一般的思维惯性,可能很多学生会猜测个位上是0和3的数是3的倍数,或个位上是0、3、6、9的数是3的倍数。

2.制造冲突,激发探究意识。

师:猜测是否正确,我们举例验证就行。

师:快速计算,根据你们的猜测,看看10、23、36、49这几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除法计算,会发现10、23、49并不是3的倍数,36是3的倍数。

师:计算发现了什么?你们的猜测正确吗?
【学情预设】学生发现,根据猜测举出的数中,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好像跟个位数字无关。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数,验证同学们的猜测,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积极的探究需求。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对于学生的各种猜测,只要合理就行,不要急于判断。

3.利用探究经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师:看来把2、5的规律直接迁移过来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经历探究过程,自主去发现。

(1)借助百数表,找出3的倍数。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2。

师:请同学们拿出百数表,在表上用红色涂出3的倍数。

学生自主涂色。

【学情预设】学生有前面涂色的经验和有序思考的习惯,在此会逐步涂出3的倍数。

少数不能全部涂出来的同学,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相互指导。

(2)交流展示学生涂出的作品。

以其中某一个同学的作品为例,引导学生完善,涂出所有3的倍数,并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呈现所有3的倍数。

(3)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师:横着看,圈出3的倍数中的前10个数,个位上分别是哪些数字?(课件呈现)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3的倍数跟个位数字无关,只看个位不行。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快找出前10个3的倍数,发现个位上的数有1~9和0,发现3的倍数只看个位不行。

【设计意图】前面验证猜想时已经感受到了3的倍数与个位数字无关,在此,进一步借助百数表,让学生直接感受到3的倍数的特征跟个位数字无关,减少受到2、5的倍数的特征的干扰。

师:横着看不行,还可以怎样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相互讨论。

学生活动,组内讨论、交流。

【学情预设】有的竖着看,有的可能是斜着看。

如果学生说到竖着看,就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辨析发现竖着看行不通。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发现?是怎么发现的?
师:根据大家的发现,你能说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学情预设】学生从涂色的部分很快就能发现斜着看第一斜行:3,12,21,30;第二斜行:6,15,24,33,42,51,60…十位依次加1,个位依次减1,各斜行中的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不变,发现3的倍数各位上的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充分借助课件的涂色,降低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的难度,让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对比、类推,不断地尝试、校正,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跟各数数位上的数字和有关,继而初步感知3的倍数的特征,同时积累探索活动的经验。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提醒学生,一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就是它本身。

【教学提示】
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

(4)深化理解,强化认识。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举几个数试一试,看是不是3的倍数。

学生举例,其他同学一起计算验证。

师:你们现在知道了3的倍数的特征吗?是怎样的?
学生表达,教师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举例验证任意多位数是不是3的倍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同时从特殊到一般,经历归纳推理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三、实践应用,深化理解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做一做”。

(1)判断哪些数字卡片摆出来的数是3的倍数。

师: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来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情预设】学生有的可能一个一个地试除,有的可能直接求出两个数的数字和,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摆出来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跟数字的顺序无关,而是跟组成数的数字和有关,直接求出数字和就行。

(2)师:在每个数后面加上一张卡片,使这个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分组讨论,全班集中交流展示。

【学情预设】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特别是58、47这两个数,本身不是3的倍数,要引导学生交流思维,发现规律,按规律补充卡片,将所有的可能都考虑到。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第一问学生很容易解答,但是第二问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答案不唯一,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既是降低探究难度,也是智慧合作共享,感悟思维方法。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1“练习三”第3题。

(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圈出来。

(2)全班集中交流展示,课件呈现完整答案。

【学情预设】这题是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巩固练习,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计算每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和是不是3的倍数即可。

3.课件出示教科书P11“练习三”第4题。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读一读,说出的数要符合哪些条件?
【学情预设】预设1:既是3的倍数,又是偶数。

预设2:既是5的倍数,又是奇数。

(2)学生独立思考,列举符合条件的数。

(3)汇报交流,提炼思维方法。

【学情预设】预设1:3的倍数的偶数,个位数字必须是偶数,可以先确定个位数字,再根据各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的特征确定其他数位上的数字。

预设2:5的倍数的奇数,个位数字只能是5,个位数字是5的数一定既是5的倍数,又是奇数,所以只要个位数字是5的数都符合条件。

4.课件出示教科书P11“练习三”第5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组内交流。

(3)全班集中评价。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不仅仅是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提炼思维方法。

【学情预设】每个方框里填1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对学生而言并不是很难,
◎教学笔记但是要将所有的填法找出来,需要严谨的思维。

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
法,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发散题,一是让学生掌握这类题的思考方法,二是培养学生思维
的发散能力,养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教学反思
前面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节课学习来说,有一定的负迁移,恰好与学生的认知产
生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但是3的倍数的特征非常抽象,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涂色,通
过观察涂色,才能发现规律。

我在思考,如果百数表中的涂色不给学生这么明显的暗示,学
生是否能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我们该如何从数学本质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
寻规律?
▷作业设计
三、在下面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把符合条件的所有数字都填
在横线上)
1.21□,□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9□,□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0□,□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1.0,3,6,9
2.1,4,7
3.1,4,7
4.2,5,8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13“练习三”中第6~12题、“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会准确判断2、5、3的倍数。

促进数感的发展。

2.知道2、5、3倍数的特征及奇数与偶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感悟同时是2、5、3中任意两个数的倍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这些特征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说生活中的数学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2、5、3的倍数的特征,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知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买东西时,知道是否算错了钱数等生活问题,让学生自由表达。

如果学生无法找到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教师可以直接介绍。

师: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我们数学书的页码,摊开书,左边的页码都是偶数,右边的页码都是奇数。

(让学生翻开书看看)如果老师说看奇数页的内容时,你们会看书的哪一边啊?(书的右边)
师:你们到电影院看电影时,观察过座位号吗?有什么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P13“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图。

师:大型电影院、文化宫、报告厅等地方,每次参与的人比较多时,为了控制人流,就会设单双号。

看看,座位号是多少的该从双号入口进?老师是6排39号,该从哪个入口进?
师:从图中,你还知道了哪些地方用到了奇数、偶数知识?
【学情预设】街道两边的门牌号;体育课时报数,单数出列……
师:这些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基础训练,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习题。

师:哪些数涂的是绿色?你是怎么想的?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现在小型电影院很少设单双号,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介绍。

学生口答,教师点击课件呈现答案。

【学情预设】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只需看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否是0,2,4,6,8即可。

2.课件出示习题。

师:哪些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口答,课件呈现答案。

【学情预设】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课件依次出示教科书P12“练习三”第8题里的3道小题。

师: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对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不对,学生直接说出3的倍数的特征,或者举例说明。

师: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

对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对。

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不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就是奇数。

或者,个位上是1,3,5,7,9的数除以2都得不到整数商,所以是奇数。

师:在全部整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对吗?说说理由。

【学情预设】对。

因为所有的整数,个位数字要么是0、2、4、6、8,要么是1、3、5、7、9,所以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或者,因为所有的整数要么是2的倍数,要么不是2的倍数。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掌握2、3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落实基本的概念。

三、综合应用,巩固提升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2“练习三”第7题。

(1)分析解答。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读出数学信息:妈妈买了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每枝10元,郁金香每枝5元。

妈妈给营业员阿姨100元钱,找回了13元。

判断找回的钱对不对。

(2)师:营业员阿姨找回的钱对吗?
同桌间相互交流,并说明理由。

【学情预设】没有告诉妈妈买的马蹄莲和郁金香的具体数量,有些学生可能不知道怎么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不需要具体的数量,根据付钱的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预设1:100-13=87(元),马蹄莲10元一枝,不管买几枝马蹄莲,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郁金香每枝5元,不管买几枝郁金香,买郁金香的钱一定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加起来的数个位上也一定是0或5,和一定是5的倍数,而87不是5的倍数,所以找回的钱不对。

预设2:100-13=87(元),马蹄莲10元一枝,10是5的倍数,买马蹄莲的钱一定是5的倍数,郁金香每枝5元,5也是5的倍数,所以不管买几枝马蹄莲和郁金香,总价钱一定是5的倍数。

而87不是5的倍数,所以找回的钱不对。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结合图文,完整、有序地读出数学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