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腾冲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该金字塔相符()
①草②树③昆虫④兔⑤鸟⑥狼
A.②→③→⑤B.①→④→⑥
C.①→③→⑥D.③→④→⑥
2.春小麦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水分胁迫下,春小麦光合作用存在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两种类型,程度分别用气孔限制值(L s)和非气孔限制值(C i/g s,C i为胞间二氧化碳,g s为气孔导度)表示。

下图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雨养春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在2个关键生育期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两个时期中小麦光合作用限制的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同时存在
B.灌浆期中午存在午休现象,气孔和非气孔因素限制都很显著
C.较为幼嫩的抽穗期叶子对不同环境因素的改变响应迟钝
D.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气孔因素限制,可有效提升该地春小麦产量
3.将一盆置于密闭透明容器内的绿色植物放在黑暗环境(温度适宜)中,t1时刻给予充足的光照,t4时刻再补充一定量的CO2,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在培养的过程中实时检测装置内O2的释放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不考虑其他生物的
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0~t1,该密闭装置内O2的含量应持续下降
B.t3时刻,该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C.t3~t4,CO2浓度是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D.t4~t5,该绿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大
4.下列有关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不考虑突变),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女患者远远多于男患者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女儿均患病,男患者的儿子可能患病
5.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污染
B.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繁殖,又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C.制作果醋和泡菜的主要微生物是原核生物,但呼吸类型不完全相同
D.发酵过程中所有材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免杂菌污染
6.研究发现,某种水稻害虫的基因X发生突变后产生了抗药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导致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B.基因X的突变导致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发生了改变
C.基因X的突变为害虫的进化提供了方向
D.农药的使用使基因X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7.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去核的卵母细胞可作为核受体,去核的受精卵不可
B.绵羊的乳腺细胞可作为核供体,其成熟的红细胞不可
C.细胞质可调控同源细胞核的发育,不可调控异源细胞核
D.核移植可用显微注射技术,不可用电脉冲细胞融合技术
8.(10分)下列有关群落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演替方向
C.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时间短
D.生态学家高斯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实验,最后结果是只有大草履虫存活,原因是大草履虫捕食了双小核草履虫
二、非选择题
9.(10分)已知果蝇的伊红眼对紫眼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长翅对残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纯合伊红眼长翅果蝇和纯合紫眼残翅果蝇杂交,所得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如下结果:伊红眼长翅:伊红眼残翅:紫眼长翅:紫眼残翅=134:13:13:36;上述亲本的反交实验结果也是如此。

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控制伊红眼和紫眼的等位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
A.两对等位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
B.两对等位基因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两对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能发生了自由组合
D.两对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2)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基因型和比例是AB:Ab:aB:ab=6:1:1:6。

③雌雄配子________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果蝇设计一个简单的杂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4分)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如图为某农村因地制宜设计的生态农场模式图,基本实现了绿色无污染生产。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含有的食物链:_________。

(2)生活燃料燃烧产生的CO2 进入大棚的意义是_____。

(3)研究设计人工生态系统,能实现能量的______________,从而大大提高_____。

(4)受环境影响,农田不同地段同种农作物生长情况不同,能否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____________(能/不能),解释原因:_____。

(5)图中沼气发酵后沼渣可以肥田,说明物质可循环利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__________。

这种循环具有全球性,也叫_____________循环。

11.(14分)利用的诱导体系能够高效地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胰岛B细胞的分化。

据此回答有关该研究工作的问题:
(1)将胚胎干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向培养液中加入诱导物,两周后镜检发现培养的细胞呈胰岛样细胞的变化,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上述细胞是否具有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图甲表示所得实验结果。

据此分析干细胞诱导成功,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内移植实验:将细胞移植到患糖尿病的小鼠体内,测小鼠血糖,结果如图乙所示。

该实验是否支持胰岛索释放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细胞移植时,需用同一品系的小鼠进行移植,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胰岛组织中,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具有
____________,从而共同维持机体血糖浓度的稳态。

(5)指出本研究在实践方面的一个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科研人员在一晴朗的白天,检测了自然环境中某种绿色开花植物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点时叶绿体内五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E点。

(3)在光照强度为800μE·m-2·s-1时,上午测得光合速率数值高于下午测得的数值,据此可推断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有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为验证这一推断,科研人员以该植物长出幼果的枝条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果实等器官并被利用)
①将长势相似,幼果数量相同的两年生树枝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用一定浓度的______(填“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或“2,4-D”)进行疏果处理,乙组不做处理;
③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两组枝条上相同位置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和比较,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A
【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营养级的生物,即第二营养级生物数量最多,其次是第三营养级,而生产者数量最少。

【题目详解】
A、在②→③→⑤这条食物链中,昆虫的数量最多,其次是鸟,最后是树,与题图相符,A正确;
B、在①→④→⑥这条食物链中,草的数量多于兔,与题图不符合,B错误;
C、在①→③→⑥这条食物链中,草的数量多于昆虫,与题图不符合,C错误;
D、在③→④→⑥中起点是昆虫,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不符合食物链的写法,食物链必须从第一营养级开始,且位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必须是生产者,D错误。

故选A。

2、C
【解题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由图可知,两个不同发育时期中气孔限制值在一天中的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但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点不同,两个不同发育时期中非气孔限制值开始快速上升的时间点也不同。

【题目详解】
A、由图可知,上述两个时期中小麦光合作用限制的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同时存在,A正确;
B、灌浆期中午非气孔限制值有一段是升高的,此时气孔限制值也较高,说明灌浆期中午存在午休现象,气孔和非气孔因素限制都很显著,B正确;
C、抽穗期在上午时气孔限制值较灌浆期升高的更快,且最大值也高于灌浆期,说明较为幼嫩的抽穗期叶子对水分胁迫的环境因素的改变响应相对灵敏,C错误;
D、气孔因素限制可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合速率,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气孔因素限制,可有效提升该地春小麦产量,D正确。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B
【解题分析】
0-t1时刻,没有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给予光照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不断有氧气释放,在密闭的容器中,CO2的量不断减少,所以光合作用不断降低,所以在t4时刻补充CO2光合作用速率上升。

【题目详解】
A、t0~t1时刻,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O2的含量应持续下降,A正确;
B、t3时刻,该植物氧气释放速率最大,所以光合作用强度最大,B错误;
C、从曲线图中看出在t4时刻,补充CO2后光合作用速率上升,所以t3~t4时刻,光合作用速率不断下降的原因是缺少CO2,C正确;
D、t4~t5,该绿色植物氧气释放速率不断增加,所以其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大,D正确。

故选B。

【题目点拨】
本题需要考生明确这是在密闭容器中完成的实验,CO2的含量是一定的,所以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进而发生这个曲线的过程。

4、D
【解题分析】
常染色体遗传病,由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表现为交叉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Y染色体上的遗传表现为全男遗传。

【题目详解】
与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A错误;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C错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男患者的儿子可能患病,D正确。

故选:D。

5、B
【解题分析】
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的真核生物;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且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且是原核生物。

【题目详解】
A、果酒制作过程中不能反复冲洗葡萄,以免葡萄皮上的酵母菌丢失,A错误;
B、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给目的菌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繁殖,又可抑制杂菌的生长,B正确;
C、制作果醋和泡菜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醋酸菌、乳酸菌,它们都是原核生物,但呼吸类型不同,醋酸菌是好氧菌,乳酸菌是厌氧菌,C错误;
D、传统发酵的操作过程中进行消毒处理,但没有进行灭菌处理,D错误。

故选B。

6、A
【解题分析】
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
(3)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题目详解】
A、基因突变一定导致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正确;
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发生改变,B错误;
C、自然选择为害虫的进化提供方向,C错误;
D、农药的使用将抗药性变异筛选出来,D错误。

故选A。

7、B
【解题分析】
1.哺乳动物的卵细胞体积小,核移植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

1981 年,科学家首次完成了小鼠卵移核实验。

实验分两步:第一步,将小鼠囊胚内细胞团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受精卵中,将重组细胞培养到发育为囊胚;第二步,将此早期胚胎植入同步孕鼠子宫中。

结果,诞生了由重组细胞克隆而来的鼠仔,而且发育为能生育的成年小鼠。

2.体细胞羊的克隆成功证明了:(1) 高度分化细胞经过一定技术处理,也可回复到类似受精卵时期的功能;(2) 在胚胎和个体发育中,细胞质具有调控细胞核(包括异源的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题目详解】
A、由分析可知,去核的卵母细胞可作为核受体,去核的受精卵也可以作为核受体,A错误;
B、绵羊的乳腺细胞可作为核供体,而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当然不能供核,B正确;
C、细胞质既可以调控同源细胞核的发育,也可以调控异源细胞核的发育,C错误;
D、核移植既可用显微注射技术,也可用电脉冲细胞融合技术,D错误。

故选B。

8、A
【解题分析】
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题目详解】
A、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A正确;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错误;
C、冰川泥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时间短,C错误;
D、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在一起是竞争关系,结果是大草履虫被淘汰,只有双小核草履虫存活,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9、AD 1 随机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雌雄个体分别与纯合紫眼残翅的异性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正反交所得子代均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伊红眼长翅∶伊红眼残翅∶紫眼长翅∶紫眼残翅=6∶1∶1∶6
【解题分析】
分析题干: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伊红眼长翅:伊红眼残翅:紫眼长翅:紫眼残翅=134:13:13:36,伊红眼:紫眼=(134+13):(13+36)=3:1,长翅:残翅=(134+13):(13+36)=3:1,故可知控制伊红眼和紫眼的等位基因、长翅和残翅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由于未出现9:3:3:1的类似的比例,说明控制眼色和翅型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题目详解】
(1)AB、据上分析可知,控制伊红眼和紫眼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但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 错误;
CD、两对等位基因连锁且出现了跟亲本不一样的性状,这是两对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C错误,D正确。

故选AD。

(2)①据上分析可知,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基因型和比例是AB:Ab:aB:ab=6:1:1:6。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可采取测交实验验证,即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雌雄个体分别与纯合紫眼残翅的异性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正反交所得子代均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伊红眼长翅∶伊红眼残翅∶紫眼
长翅∶紫眼残翅=6∶1∶1∶6,则可证明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基因型和比例是AB:Ab:aB:ab=6:1:1:6。

【题目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求考生利用逐对分析法分析表现型比例,其次掌握验证配子的种类的方法,难度中等。

10、农作物→人,农作物→禽畜→人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多级利用能量利用率不能农作物物种单一,不能构成群落,所以不能称为群落的空间结构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都不断地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生物地球化学
【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农作物属于生产者,发酵池中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其余生物为消费者。

【题目详解】
(1)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故图中食物链有:农作物→人,农作物→禽畜→人;
(2)生活燃料燃烧产生CO2的进入大棚后可以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3)研究设计人工生态系统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4)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空间,农作物物种单一,不能构成群落,所以不能称为群落的空间结构;
(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这种循环又叫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题目点拨】
本题以生态农场模式为背景,综合考查食物链、能量流动、群落结构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要求考生能熟记相关知识,并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1、细胞分化调节血糖浓度,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少支持防止出现免疫排斥拮抗作用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胰岛B细胞分化,为糖尿病的细胞治疗提供了一条可能的新途径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据图甲分析,高浓度糖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低浓度糖时,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据图乙分析,与正常血糖相比,移植组的血糖浓度最终恢复稳定到正常值,而未移植组血糖浓度仍较高,说明了诱导实验成功。

(1)胚胎干细胞诱导为胰岛样细胞的过程为细胞分化。

(2)据图甲分析可知,通过控制培养液中的葡萄糖的浓度来测定胰岛素的分泌量,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说明干细胞诱导成功。

(3)要检验胰岛B细胞有没有分化形成,需将该细胞移植到胰岛细胞被破坏的(也可以是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体内,
再测定血糖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从结果图可知,移植组的血糖浓度最终恢复稳定到正常值,而未移植组血糖浓度仍较高,说明了诱导实验成功。

在进行细胞移植时用同一品系的小鼠目的是防止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实验失败。

(4)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两者属于拮抗关系,共同调节血糖浓度的稳定。

(5)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胰岛B细胞分化,为糖尿病的细胞治疗提供了一条可能的新途径。

【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糖调节的机理,能够根据图甲中的不同浓度的血糖条件下的胰岛素分泌量,以及图乙中移植组、未移植组血糖含量的变化,判断诱导是否成功。

12、光照强度大于抑制2,4-D 甲组枝条上叶片的光合效率低于乙组
【解题分析】
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

【题目详解】
(1)A→B段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逐渐增加,因此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2)C点与E点相比,光照强度相同,光反应阶段产物量相同,但C点光合速率较高,说明CO2的还原过程生成的有机物的速率大于E点,即C点生成五碳化合物的速率大;
(3)在光照强度为800μE·m-2·s-1时,上午测得光合速率数值高于下午测得的数值,据此可推断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起抑制作用;
②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原则,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功能,有两重性,因此甲组用一定浓度的2,4-D进行疏果处理,乙组不做处理;
③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有抑制作用,由于甲组进行了疏果处理,叶片产生的有机物运输会发生障碍,故预期结果为甲组枝条上叶片的光合效率低于乙组。

【题目点拨】
明确实验设计的变量与对照原则,并能结合题干信息中的光合作用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