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西行漫记读后感五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西行漫记读后感五篇范文
第一篇:中学生西行漫记读后感
另我震撼的是在基于当时的延安,在1938年,《西行漫记》的结束语,斯诺先生就预言,帝国主义反动派一定会被这个新生力量所埋葬。
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西行漫记》读后感,欢迎查阅。
《西行漫记》读后感1
很早就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西行漫记》这本书,但是好几年过去了,对于它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听说的阶段。
进期利用这次活动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这本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著作,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特地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
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
对于不了解红区的人来说,普通人在红区的生活状态,更能真实反映红区的状况,也更为可信。
同时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生存状况的描绘,作者在开篇提出的问题也一一得到了解答。
对斯诺而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反映主题,只是西方记者惯用的新闻表现手法。
但他笔下普通人的群像和生活状态,却在无意之中为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
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看似不加拣析全部写出,但从他们的身上,却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思想、道德趋向的光芒。
这些人可能彼此互不熟识,只是凭借当时共同的.社会舞台才得以彼此联系。
但通过对他们群体经验的描述,却可以清晰展现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如何由显入微地悄然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籍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
如此的叙述形态,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
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
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
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政党新闻的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
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正是这种唯一性和特殊性,使得《西行漫记》的成功在必然性之外,还蒙上了一层偶然性的神秘色彩。
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昔日的历史与今日的感动。
《西行漫记》读后感2
不久前,有一部卫视热播剧叫《红星照耀中国》,剧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本书启发了无数中国青年,轰动了海内外。
鉴于这一点,我趁着假期特地找来这本书阅读了一番。
这本书叫做《西行漫记》。
它的作者斯诺的姓名是中国人早已熟知的了。
他早年在美国从事过无数的职业,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
大学毕业后历经重重困难,来到中国成为了一名记者。
其后,他又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及道路的封锁,经过长途跋涉,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红区,采访并收集了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最终写成了《西行漫记》(别名:REDSTAR OVER CHINA)一书,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不得不说斯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徐徐翻开书页后,我彻底被震撼了。
国民党曾称中国共一产一党,称中国工农红军为赤匪。
那么这二万五千里长征,自然会被他们抹杀。
然而长征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中国共一产一党在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了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这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首壮大的史诗!
长征如同一座熔炉,锤炼出中国共一产一党坚强的领导核心——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同志重新回到了党和军队的领导岗位。
一旦有了坚强的舵手,再大的浪涛也不能阻挡中国革命的道路。
长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中国共一产一党独特的先进性——红军离去那一晚,当地群众自行组织,打着灯笼,拿着火把,护送红军北上。
二万五千里,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段传奇的胜利,更让整个中
华民族看到了曙光。
红军长征的胜利会师,功绩震烁神州,红星照耀中国。
这一群群衣衫褴褛的战士,传奇般的远征,以其执着和勇毅,为黑暗的世界点燃了一盏明灯!
长征精神是什么?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它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曾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主席说过:“只有在长征中纪念长征,在奋斗中继续奋斗,才能挺立精神的脊梁。
”
那么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继承并弘扬红军这种不怕牺牲,不怕困难险阻,顽强不屈的精神!以理想为魂,以信念为魄,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刻苦学习,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西行漫记》读后感3
在这个信息自动推送,碎片化快速阅读的时代,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慢慢地看一本书呢?
当你偶尔有整块时间的时候,是在刷剧,刷微博朋友圈,刷小视频,还是在购物车里挑挑拣拣呢?
为了缓解爆炸式信息过载带来的不适感,最近我花了一个多星期每天大概一小时的时间重读了《西行漫记》这本书——一个外国人写的中国红军早期革命纪实报道。
一、《西行漫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China),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今陕甘宁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的纪实报道,先后在当时的国内外报刊连载,后来集结成书。
书中描绘了当时的地理人情,刻画了很多朴实的红军形象,也描述了许多红军早期革命的历史事件。
跟我们历史教课书上的内容对比,就像是看一场电影大片那般畅快。
关于书名,还有些小的曲折,书名第一稿是用英文写的,翻译成中文时,为了在当时的白色恐怖背景下掩护身份、便于传播,才起名《西行漫记》。
二、这本书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第一,它附有大量当时拍摄的人物照片。
这是最珍贵的历史资料,因为这些照片无法重拍,无法修饰和篡改。
这些照片也是从其他书籍和渠道无法获取的。
在这些照片里,有党和军队的领袖,有普通士兵,还有很多普通的群众。
而奇妙的是,如果用当时的眼光来看,后来新中国的主席和开国元勋们,从照片上看跟普通士兵和群众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还没读书,光是浏览这些照片,就会让人游走于现实和历史之中,有着今夕是何夕的恍惚感,更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画面感。
第二,因为它的成书时间是1937年,它描写包括党和红军领导人在内的各色人物所用的语言,完全没有建国后书籍那种避讳政治领袖的语言风格,而是极其平实的语言,读来就像在看一幅幅素描画像。
比如,书中描写脱掉长裤乘凉和捉虱子的领导人,描写笑容憨厚的彭德怀和朱德,描写一个叫向季邦的小红军被人取外号“像鸡巴”的故事。
当你沉浸在这些故事当中,你会发现,那些开国领导人和革命先烈,也如我们普通人一样,在炮火冲天、战斗你死我活的革命岁月,他们也有狗血的儿女情长和生活的鸡零狗碎。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作为普通人,看罢这本书,会有一种超然应对现实各种困难的豪迈感在胸中油然而生。
第三,书中有多名新中国伟人和名人的独家自传。
写当年的伟人传记的书很多,但由伟人自述形成的自传,独此一家。
书中有朱德、彭德怀、徐海东这些大人物的自述传记,还有一些小人物的自述故事。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旁观伟人的历史境遇,洞悉伟人的成长心路历程,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如何过好这一生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三、这本能带给我们什么
第一,是勇气。
从作者写作此书的经历来看,作者可以说是一个
勇士。
1936年6月,国共内战正酣,日本全面侵华在即,西安事变尚未发生,读后感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报刊的记者,是一种怎样的历史担当和毅力,促使他不顾生命安全,深入红色区域,成为报道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个外国人呢?靠的不是勇气是什么?而从故事本身来说,促使党和红军从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到建立闽赣革命根据地,到五次反围剿,到两万五千里长征,再到建立稳固的陕甘宁边区,一路走来,屡败屡战并最终站稳脚跟的,是什么力量呢?那是千千万万革命先驱的勇气。
如果把自己代入那个历史年代,我们会有那般的革命战斗勇气吗?这是我们需要叩问自己的命题。
第二,是信念。
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领导人,本身已经有较好的家境,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为什么要放弃安稳的生活,辗转艰苦的山林河谷,冒着枪林弹雨坚持革命呢?再看那些普通红军战士,为什么甘愿吃苦,甚至像强度大渡河那样明知一定会牺牲仍然勇往直前呢?是信念,是为了全国人民得解放,过上太平日子的信念。
如今,我们已经享受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生活,我们心中,还有那种信念吗?
第三,是踏实过好生活的心境。
读书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回归自己的现实生活。
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些为革命殚精竭虑的伟人,跟我们一样是血肉之躯,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跟我们一样是个普通大众。
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
我们现在享受着他们的恩泽,只有踏实过好现实生活,不辱先人,不祸后代,才是对他们艰苦抗争岁月最好的告慰。
新中国的历史是由伟人和千万革命先驱书写的,但与此同时,他们给我们写好了历史蓝本,等待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去续写辉煌。
《西行漫记》读后感4
在家里书架的最上面,有一本封面早已泛黄的书,封面的颜色是已经褪色的橘黄色,一个吹军号的红军战士侧身像成为封面的主角,这本书就是《西行漫记》--一本我父亲小时候的书。
当我得知这次作业的时候,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个红军战士的侧影--尽管我还是在高一的时候读过它。
也许,曾经读过的这本书,还藏在记忆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刚读这本书,对它的名字感到很好奇,为什么叫《西行漫记》呢?难道不知道还有一本赫赫有名的《西游记》吗。
后来上网查资料得知这本书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其实应该是《红星照耀中国》,尽管《西行漫记》这名字更诗意,我还是觉得前者更贴切些。
细读这本书,仿佛跟随作者的足迹,来到1936年的陕甘宁边区。
年代的久远,让我们难免对有些文字感到生疏,可是这丝毫不妨害斯诺告诉我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
这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
通过他的描述,我看到了一个此前虽有所了解却并不熟知的延安根据地。
当面对误解和扭曲,红色中国的领导人敞开胸襟,热烈的欢迎这个远方而来的不速之客。
无拘无束的告诉他他们所知道的一切。
然后信任地通过这个青年,告诉全世界,在世界东方的战场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生的故事----在这里,西北的漫天黄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民主之风;滚滚的硝烟暂时退却,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革命气象。
斯诺仿佛是带着一张白纸来到中国,而他笔下的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直至本人,都好像是在那白纸上画下的绚丽墨卷。
这些此前国民党通缉令上的人物,突然之间活生生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坚定、执着、深邃而不乏快乐和幽默,让人迷醉。
这些红军领袖的个人魅力,也是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以各种形式去同情或追随共产党,并为之流血牺牲的原因之一吧!
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斯诺还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百姓。
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扎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
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反映出当时当时的社会情况,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
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
如此
的叙述形态,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
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
在书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
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
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他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书中记载了斯诺与共产党领导人及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热情。
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回想起《西行漫记》,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书中所体现的红军精神——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应是静止的,而是历久弥新的;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
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
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正是这种唯一性和特殊性,使得《西行漫记》的成功在必然性之外,还蒙上了一层偶然性的神秘色彩。
“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
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新时期新阶段,应当高举红军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在我们的学习中要坚持“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不怕吃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丰富我们的内涵,成为对社会的栋梁之才。
《西行漫记》读后感5
在这个信息自动推送,碎片化快速阅读的时代,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慢慢地看一本书呢?
当你偶尔有整块时间的时候,是在刷剧,刷微博朋友圈,刷小视频,还是在购物车里挑挑拣拣呢?
为了缓解爆炸式信息过载带来的不适感,最近我花了一个多星期每天大概一小时的时间重读了《西行漫记》这本书——一个外国人写的中国红军早期革命纪实报道。
一、《西行漫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China),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今陕甘宁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的纪实报道,先后在当时的国内外报刊连载,后来集结成书。
书中描绘了当时的地理人情,刻画了很多朴实的红军形象,也描述了许多红军早期革命的历史事件。
跟我们历史教课书上的内容对比,就像是看一场电影大片那般畅快。
关于书名,还有些小的曲折,书名第一稿是用英文写的,翻译成中文时,为了在当时的白色恐怖背景下掩护身份、便于传播,才起名《西行漫记》。
二、这本书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第一,它附有大量当时拍摄的人物照片。
这是最珍贵的历史资料,因为这些照片无法重拍,无法修饰和篡改。
这些照片也是从其他书籍和渠道无法获取的。
在这些照片里,有党和军队的领袖,有普通士兵,
还有很多普通的群众。
而奇妙的是,如果用当时的眼光来看,后来新中国的主席和开国元勋们,从照片上看跟普通士兵和群众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还没读书,光是浏览这些照片,就会让人游走于现实和历史之中,有着今夕是何夕的恍惚感,更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画面感。
第二,因为它的成书时间是1937年,它描写包括党和红军领导人在内的各色人物所用的语言,完全没有建国后书籍那种避讳政治领袖的语言风格,而是极其平实的语言,读来就像在看一幅幅素描画像。
比如,书中描写脱掉长裤乘凉和捉虱子的领导人,描写笑容憨厚的彭德怀和朱德,描写一个叫向季邦的小红军被人取外号“像鸡巴”的故事。
当你沉浸在这些故事当中,你会发现,那些开国领导人和革命先烈,也如我们普通人一样,在炮火冲天、战斗你死我活的革命岁月,他们也有狗血的儿女情长和生活的鸡零狗碎。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作为普通人,看罢这本书,会有一种超然应对现实各种困难的豪迈感在胸中油然而生。
第三,书中有多名新中国伟人和名人的独家自传。
写当年的伟人传记的书很多,但由伟人自述形成的自传,独此一家。
书中有朱德、彭德怀、徐海东这些大人物的自述传记,还有一些小人物的自述故事。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旁观伟人的历史境遇,洞悉伟人的成长心路历程,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如何过好这一生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三、这本能带给我们什么
第一,是勇气。
从作者写作此书的经历来看,作者可以说是一个勇士。
1936年6月,国共内战正酣,日本全面侵华在即,西安事变尚未发生,读后感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报刊的记者,是一种怎样的历史担当和毅力,促使他不顾生命安全,深入红色区域,成为报道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个外国人呢?靠的不是勇气是什么?而从故事本身来说,促使党和红军从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到建立闽赣革命根据地,到五次反围剿,到两万五千里长征,再到建立稳固的陕甘宁边区,一路走来,屡败屡战并最终站稳脚跟的,是什么力量呢?那是千千万万革
命先驱的勇气。
如果把自己代入那个历史年代,我们会有那般的革命战斗勇气吗?这是我们需要叩问自己的命题。
第二,是信念。
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领导人,本身已经有较好的家境,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为什么要放弃安稳的生活,辗转艰苦的山林河谷,冒着枪林弹雨坚持革命呢?再看那些普通红军战士,为什么甘愿吃苦,甚至像强度大渡河那样明知一定会牺牲仍然勇往直前呢?是信念,是为了全国人民得解放,过上太平日子的信念。
如今,我们已经享受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生活,我们心中,还有那种信念吗?
第三,是踏实过好生活的心境。
读书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回归自己的现实生活。
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些为革命殚精竭虑的伟人,跟我们一样是血肉之躯,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跟我们一样是个普通大众。
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
我们现在享受着他们的恩泽,只有踏实过好现实生活,不辱先人,不祸后代,才是对他们艰苦抗争岁月最好的告慰。
新中国的历史是由伟人和千万革命先驱书写的,但与此同时,他们给我们写好了历史蓝本,等待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去续写辉煌。
中学生西行漫记读后感
第二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很长时间没有认真地阅读一本课外的书了,明显感觉到了知识的匮乏和思维的浅薄。
借着这次机会,拜读了斯诺的大作《西行漫记》,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
埃德加斯诺在1928年来到了中国,接触到了文化领袖鲁迅和宋庆龄。
斯诺称“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
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千里迢迢越过战线到访陕甘宁边区,拜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亲身经历了中国的红色革命,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成长和成功,正如这本书的英文名字——《RED STAR OVER CHINA》,即红星照耀中国。
这本书让我很感兴趣的一点就是在西方人的视界里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是什么样的。
我们已经习惯了党内的各式宣传和鼓吹,习惯了中国大地上善变的政治政策,然而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记者目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