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外类文阅读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8课《木兰诗》课外类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编次、编入)当行(征发的队伍当中)。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佘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当户.理红妆 _______________
(2)双兔傍.地走 _______________
(3)长而益.精 _______________
(4)木兰乃易.男装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幅连环画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根据(甲)文的内容重新排序,并将正确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项是( )
A.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B.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C.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D.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文中画线句“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是(乙)文所表达的主旨。

《木兰诗》中与此句表达意思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是中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女英雄,现在却有人认为她是女神,还有人认为她是女汉子,对此你更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见解。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后,完成下列习题
新木兰辞
咣当复咣当,木兰在书房。

不闻读书声,唯闻东西响。

拾起碎茶杯,问女何所想。

女儿无所想,心中堵得慌。

硕士毕业后,工作无处寻。

应聘三十家,个个不让进。

细细问原因,嫌是女儿身。

决意女扮男,只身闯深圳。

东市剪长发,西市买西装,南市练举止,北市学粗腔。

旦辞爹娘去,暮色下车忙,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车站人流闹嚷嚷。

旦辞车站去,暮坐办公室,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白领手机叮当响。

白天步履匆,夜晚加班忙。

全国各地跑,业务节节上。

同事喜合作,领导频表扬。

总部见总裁,总裁走上前。

肩膀拍三拍,奖赏十万元。

总裁问所欲,木兰不贪钱与权,愿还女儿身,业绩超以前。

上司闻她回,满脸是迷茫。

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

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

开我公司门,坐我电脑旁。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东风习习来,满室飘清香。

出门看客户,客户皆惊忙。

交往一两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这首《新木兰辞》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7.作为一个硕士生,在家乡无用武之地,只能离别家乡,闯荡异乡,这其中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当今社会在用工制度上存在怎样的弊端?
8.倒数第二段“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

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

”两句中,你能揣测一下“女士”和“男士”的心态分别是什么吗?
9.木兰的成功经历证明了什么?(请用戏曲《花木兰》中那句著名的唱词来回答)在当今就业艰难的情况下,木兰不仅成功就业,而且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这给你以什么启示?(请用成语或警句、俗语来回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选自《木兰诗》)(乙)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选自《石壕吏》)10.请你从《木兰诗》中找出与《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句式相同的句子。

11.《木兰诗》中写了木兰征途中的“夜色”,《石壕吏》中也写了“夜色”,它们在诗中各起什么作用?
12.请分析“木兰从军”和“老妪应征”各自的缘由,并分别写出作者对这两件事的态度。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
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①。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②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注释)①踟蹰:徘徊不前的样子。

②盈盈:仪态端庄美好。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日出东南隅.
(2)但坐.观罗敷
(3)罗敷年.几何
(4)东方千余.骑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2)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15.本文第一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罗敷的美?采用了什么方法?
16.本诗因塑造了罗敷的美丽形象,而成为千古传颂的佳作,你认为在罗敷身上有哪些品格让人难忘,值得称颂?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歌
(唐)韦元甫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

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
叹重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欲.闻所戚戚(________)
(2)有子复尚少.(________)
(3)朔.风裂人肤(________)
(4)易.却纨绮裳(________)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2)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19.诗中画线句已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内容相对应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说说你对“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中“喜”“悲”的理解。

21.同为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与《木兰诗》相比,本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八十始.得归
(2)采葵持作羹.
(3)兔从狗窦.入
(4)不知贻.阿谁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2)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4.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25.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参考答案
1. (1)门 (2)贴着,沿着 (3)更加 (4)改换
2.②④③①
3.D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答女神、女汉子均可,关键是要言之成理。

若答木兰是女神,应结合【甲】文中“木兰是女郎”来回答。

若答木兰是女汉子,应围绕【乙】文中表现木兰勇武刚强、屡立战功等方面的内容来组织语言。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户:门。

易:改换。

2.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然后对照甲文中的句子,可看出①对应的是“火伴皆惊忙”,②对应的是“开我东阁门”,③对应的是“对镜帖花黄”,④对应的是“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据此即可排序为:②④③①。

3.D项,正确的朗读节奏为: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故选D。

4.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与提取。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意思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

与甲文中的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一致的,雄兔与雌兔涉及到男女的性别。

5.解此类开放性试题:要紧扣文章的主旨;要紧密联系实际谈感想和认识,要真切,从生活中来;要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态度要正确、鲜明;如木兰是女神。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作为女子应有的爱美的情状。

【点睛】
译文:
甲文,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

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

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打开闺房东面的门,坐在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当着窗子整理像乌云一样柔美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

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乙文,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

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正碰到
皇帝招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

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替父亲出征。

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共十余年,多次建立功勋,屡建奇功。

哈!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6.木兰女扮男装,只身闯深圳,大获成功。

7.因为木兰是女儿身,各个单位都不接收她;在用工制度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重男轻女。

8.女士: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不想被木兰比下去;男士:暗自给自己鼓劲、加油,力争赢得木兰的好感、青睐。

9.“谁说女子不如男”。

事在人为。

有志者,事竟成。

【解析】
6.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时应根据: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

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

仔细阅读原文可知,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木兰,主要情节是“只身闯深圳”,结果是“业务节节上”“领导频表扬”,可据此进行概括。

7.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

从“硕士毕业后,工作无处寻。

应聘三十家,个个不让进。

细细问原因,嫌是女儿身”可知硕士生闯荡异乡的原因是用人单位“嫌是女儿身”,即用工制度的性别歧视。

8.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想象的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联系前后文,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象,想象要与主旨相符,不能不着边际,还要注意用第一人称。

女士打扮的目的是不让木兰把自己比下去,男士则是为了赢得木兰的好感。

9.启示类是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

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

从木兰的经历可知,只要是自己努力,女子也会成就一番事业,正如戏曲《花木兰》中的经典名句所说“谁说女子不如男”。

10.示例一:旦辞黄河去。

示例二:旦辞爷娘去。

示例三:暮宿黄河边。

示例四:暮至黑山头。

11.《木兰诗》中的“夜色”与下文“不闻”“但闻”的内容相关,所以它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为:烘托木兰离家远征,思念亲人的心情。

而《石壕吏》中的“夜色”与文中吏捉人、吏之怒、妇之苦的情状相关,所以它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为: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意思对即可)
12.同是“从军”“应征”,但木兰从军的原因是:家无长兄,代父从军。

老妇应征的原因是:家中老翁已逃走,男人已被征尽,老妇被迫应征。

作者各自的态度是:前者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爱国精神进行了热情的赞美,后者表现了作者对战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差吏抓人的凶暴气焰的无情揭露。

【解析】
【分析】
甲文选自:《乐府诗集》作者:郭茂倩年代:北宋
甲文译文: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

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乙文选自:《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年代:唐
乙文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们连夜赶回军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10.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注意关键字“旦”和“暮”即可。

11.本题考查从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写作背景来分析即可。

《木兰诗》中的“夜色”烘托木兰离家远征,思念亲人的心情。

而《石壕吏》中的“夜色”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12.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

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作者各自的态度是:前者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爱国精神进行了热情的赞美,后者表现了作者对战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13.方位,角落因年龄多
14.(1)秦家有一位美丽的女子,自称为罗敷。

(2)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

15.从环境、器物、服饰、众人反应这些方面来描写罗敷的美。

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16.罗敷是一个勤劳美丽,聪明机智,不慕权势,坚贞不屈,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劳动女子形象,这些性格让人难忘、称颂。

【解析】
【分析】
选自《宋书·乐志》作者:沈约年代:南朝
参考译文: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

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

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

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

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

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

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

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

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

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

”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

”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

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

他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

(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


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坐”在这里是“因为”的意思。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如:“好”“名”“盈盈”“冉冉”。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是从正面描写了罗敷的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是通过人们的表现侧面突出了罗敷的美。

16.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

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第一段的描写突出了罗敷的美丽;第二、三段,诗人的笔墨从写容貌转为表现性情,通过罗敷与使君的对话,她抗恶拒诱、刚洁端正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得不全或流于表面。

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

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17. (1) 想要 (2) 年少,年纪小 (3) 北方 (4) 更换
18.(1) 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

(2) 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

19.厉兵秣马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20.“喜”是因为木兰在沙场征战多年后,终于回到父母身边,父母见到木兰,十分高兴;“悲”是喜极而悲,久别重逢,父母的喜将过去的思念、担忧之悲,全融化了。

21.《木兰诗》的结尾以兔作喻,委婉含蓄地对木兰进行讴歌和赞美;《木兰歌》结尾是直抒胸臆,以议论语句直接表达对木兰功绩的评价和赞美。

【解析】
17.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诗歌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易”:更换。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欲”在现代汉语中有“想要”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点睛:文言实词意义推断。

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

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
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

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18.试题分析: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屯”“颜貌”“殊”等字词的翻译。

19.试题分析:一问,考查对文中成语的积累。

可从“秣马备戎行”提取“秣马”,与“厉兵”组成“厉兵秣马”这个成语。

二问,考查在内容上相契合的两句诗。

《木兰歌》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内容相对应的一句诗是“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两句所表达的内容相同。

20.试题分析:考查诗句中词语的表现力。

要准确答出对“喜”“悲”的理解,就要首先理解全诗,扫清文字障碍,疏通诗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喜”的是木兰于回到父母身边,父母见到木兰,十分高兴;“悲”的是喜极而悲,久别重逢的激动。

21.试题分析:比较阅读。

两首诗歌结尾方式的不同之处。

两首诗同样是对木兰功绩的评价和赞美,但一个委婉含蓄,一个直抒胸臆。

方法不同,作用一致。

22.(1)才 (2)菜汤 (3)洞 (4)给
23.(1)远远看去,那就是你的家,那边松树、柏树很多,坟墓一大堆。

(2)走出门外向东望去,(心情极其悲痛,)眼泪就流了下来,沾湿了我的衣裳。

24.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25.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解析】选自:《乐府诗集》作者:不详年代:两汉
参考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同乡的人(,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同乡的人说:)“远远看去,那就是你的家,那边松树、柏树很多,坟墓一大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去,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着野生的葵菜。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熟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门外向东望去,(心情极其悲痛,)眼泪就流了下来,沾湿了我的衣裳。

2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羹: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