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参:第二板块 中国近代史 专题八 两种模式的经济转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两种模式的经济转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科技文艺
[主旨解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建立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攀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科技、文艺、教育发展制订了长远规划,广大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贡献给国家科技文化事业,新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线索一:1949~1956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

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线索二: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

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1971年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

线索三:1978年至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

线索四: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技教育发展,中国的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迅猛的发展,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文学艺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具有阶段性、多样性、人民性的鲜明特点;教育发展经历了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到新时期教育的复兴,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线索1曲折探索——从半统制半市场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理清发展线索]
[深化历史理解]
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从革命性质来看,三大改造前是过渡时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2)从经济基础来看,三大改造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大改造后,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从生产关系来看,三大改造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我国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种剥削关系;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社会主义最典型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

通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3.中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一五”计划,立足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思想。

选择这一战略,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有其自身的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

(1)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有一个历史的传承过程。

中国走向现代化,是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从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再到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民族工业的举措,说明发展大工业生产,改变中国经济的落后状况,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条主线。

“一五”计划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正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新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的经济是从旧中国那里接过来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没有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到了1952年年底,尽管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时间得到相当的恢复,但是现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还只占43.1%,在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的产值只占35.5%。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十分落后和经济总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重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因此,要想大力发展轻工业,要使工业给农业以更大的支持,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迫切需要,就必须优先建立和发展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机械制造、能源交通等重工业。

(3)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依靠和学习苏联发展自己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之时,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对立的时期。

当时中国出于经济建设、外交便利及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也必然趋向于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

此外,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本身就对我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示范效应。

(4)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需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在政治上孤立新中国,在经济和技术上封锁新中国,致使新中国无法通过正常的国际经济交往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并取得援
助。

朝鲜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公开武装对抗。

在这种严峻险恶的国际环境下,新中国必须尽快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摆脱对外部的依赖,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国防上的现代化。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历史解释考查“一五”计划
1.(2016·全国甲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选A一是时间解释:“一五”计划期间;二是政策解释:压缩住宅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致力于工业化基础的建设。

2.(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选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A项正确。

3.“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工农业总产值计划由1952年的827.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1 249.9亿元,增长51.1%,平均每年增长8.6%。

工业总产值计划由1952年的270.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535.6亿元,增长98.3%,平均每年增长14.7%。

这一规定()
A.解决了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B.体现了经济发展急躁冒进的政策方针
C.与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D.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
解析:选D题中数据只是计划,尚未实行,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是正确的经济发展计划,而且材料中并未体现急躁冒进,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当时中国工农业的发展状况相符,故C项错误;1957年,“一五”计划是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执行,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故D项正确。

二、立足时空观念考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4.(2012·新课标全国卷)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

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解析:选D从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50年代末中国开展“大
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错误的探索,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D项正确。

5.(2017·临沂质检)1960年,黑龙江省基本建设投资达21.49亿元;1961年,基本建设仅投资7.32亿元,比1960年减少66.5%;1962年,又压缩到5.71亿元,比1961年又减少22%。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中共八大的推动D.国民经济的调整
解析:选D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60~1962年,“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故A项错误;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50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故B项错误;中共八大是1956年召开的,故C项错误;从1958年开始,由于在经济工作中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长达三年的严重困难局面,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故D项正确。

6.(2018届高三·淄博四校联考)1962 年9 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

这一规定()
A.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
B.符合当时国情,奠定“一五”计划的物质基础
C.恢复农民土地私有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部分调整
解析:选D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62年“一五”计划早已经结束,故B项错误;《条例》中的规定是对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但并未恢复农民土地私有制,故C项错误;针对三年经济困难,1960年冬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材料中的做法即为调整的重要内容,故D项正确。

7. 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售的九条办法》。

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 2 000万职工中,有67%回到农村。

这表明
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B.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进行调整
C.违背“一五”计划城镇化建设要求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见端倪
解析:选B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1959~1961年由于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使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开始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进行调整,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故C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见端倪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故D项错误。

线索2强国之梦——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
[深化历史理解]
1.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经济结构
(1)过渡时期:
①经济类型:国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②关系: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其余经济仍占很大比重,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其趋势是最终被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①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

②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3)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经济。

②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其他经济为辅助,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服务,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形成竞争格局。

2.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转变
3.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
(1)第一次变革——土地改革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第二次变革——农业合作化
国家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

(3)第三次变革——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但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4)第四次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之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虽然一度促进了农业发展,但这并不代表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史料实证考查改革开放
1.(2016·全国丙卷)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选A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而产量反而增加说明了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由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生产自主权。

2.(2016·海南高考)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

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
解析:选B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确定以广东和福建两省为基础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故B项正确。

二、立足历史解释考查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
3.(2017·全国乙卷)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解析:选C由题中关键信息“1990年”“计划与市场”可知,此时我国正处于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此可知C项正确。

材料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而不是肯定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模式而不是经济全球化问题,排除B项;该报告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目的在于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D项不是该报告的主旨,排除。

4.(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
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选B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

据此判断,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新经济政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5.(2012·新课标全国卷)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解析:选A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南方谈话重要史实来分析,南方谈话带来了一场思想解放,认识到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A项正确;B、C两项与题干所处的历史阶段不符;D项本身说法是错误的。

三、立足家国情怀考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6.(2017·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这里“汲取了中国传统农
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分别指()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解析:选A“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指的是一家一户的小农户生产,即个体经营;“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指符合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原则,也就是集体经济,故A项正确。

7.(2018届高三·江西九校联考)下表数据整理自《中国经济网》,以此为史料探究民生问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008~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表(单位:万人)
B.经济发展难以满足就业需求
C.城镇化过快增加了失业风险
D.保障就业乃改善民生之本
解析:选A从表格中可以看出2008~2013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而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变化并不大,2008~2013年也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据此可以得出发展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故A项正确。

线索3科教兴国——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理清发展线索]一、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二、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
三、现代中国教育的探索历程
[深化历史理解]
1.助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是科技发展的政治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

(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推动和需要是重要动力。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2.全面理解“双百”方针
(1)从含义上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2)从背景上看,“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和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3)从实质上看,“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与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

(4)从贯彻执行过程上看,“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干扰。

(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

“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发达。

3.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2)教育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国民经济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时空观念考查新中国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1.(2015·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

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

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当时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了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D项正确。

2.(2017·唐山模拟)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这一重要论断()
A.反映出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B.是对美国“新经济”模式的呼应
C.标志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D.说明中国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解析:选A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科技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映出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故A项正确;美国“新经济”模式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1995年,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需要科技发展的成就证明,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二、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2017·全国甲卷)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

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